- 相關推薦
時間過得太快,讓人猝不及防,我們又將接觸新的知識,學習新的技能,積累新的經驗,此時此刻需要為接下來的工作做一個詳細的計劃了。好的計劃是什么樣的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活動計劃7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活動計劃 篇1
第二課堂活動是課堂教學的延伸,不僅能開闊學生視野,增長知識,使學生學到許多課本中學不到的知識;還可以激發學生的潛能,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能力,將所學知識用于實踐中,提高學生的合作與動手實踐的能力。因此,本學期將繼續開展此項活動,特制定計劃如下:
一、指導思想。
認真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發展學生特長,培養學生綜合能力,促進學生全面發展,豐富校園生活,提煉學校特色,推動我校教育教學工作的開展。
二、活動內容與形式。
1、第二課堂活動要面向全體學生,班主任老師根據學生興趣愛好和實際情況,將學生分配到相應活動小組,由科任教師組織活動。
2、活動組有:水墨畫、奧數、電子小報、剪刻、球隊等。活動時間為每周三下午二、三節課,每節課30分鐘,中間休息10分鐘,3:20活動結束,學生回班級準備放學。
三、保證措施。
1、學校將對第二課堂活動統籌安排,宏觀調控,具體布署。
2、教導處將在每周活動中,對各活動組進行檢查評比,將評比成績納入教師個人量化考核中。
3、班主任老師要精心組織,引導學生投身于第二課堂活動中,科任教師要認真組織活動,使學生在活動中學有所得。
四、活動的具體實施。
(一)校本教材,收集成冊。
將教師假期編寫的'各活動組校本教材收集成冊,教導處檢查驗收后請校長審批。會后,請各編寫組長將校本教材收齊后交到教導處。
(二)統籌安排,有效調控。
對第二課堂的活動組重新調配,統籌安排,定好時間、地點、人員、輔導教師及活動內容。各活動組教師要根據學生實際情況,精心準備,認真設計活動內容,開展符合學生身心發展特點的各類活動。豐富學生的課余生活,發展學生特長,力爭使每個學生在活動中都能有自己的一技之長。
(三)落實常規,有序開展。
1、嚴格執行學校的課堂常規,科任教師在活動開始前三分鐘進入課堂,課堂中要認真上課,上足課時課節,不得提前上下課。
2、任課教師要認真制定活動計劃,填寫活動記錄,期末做好活動總結。
3、在活動開始時,任課教師要認真清點人數,對于缺席學生及時與班主任老師聯系,不讓學生流失課堂。
4、班主任老師和科任教師要高度重視課前和課后的組織,課前由班主任老師組織學生按活動組站好隊,由負責的小隊長帶隊進入活動組;課后由科任老師組織學生按班級站好隊列隊回班級,教導處將在課前和課后進行檢查,課前哪個班級秩序過亂扣相對應班主任的分數,課后組織過亂則扣活動組老師的分數。同時在課間休息時,活動組老師要組織好學生活動。
5、教導處在第二課堂活動時將適當開展第二課堂推門聽課活動,為減輕教師壓力和負擔,在活動中短時間聽課,并在聽課過程中考查學生的學習成果,綜合評定后納入教師個人考核中。
(四)特長競賽,促進發展。
本學期,將以第二課堂活動為基點,以激勵學生,發現人才為目標,在期末開展一次第二課堂“校園才藝擂臺賽”活動,對各活動組表現突出的學生給予嘉獎,從而進一步激發學生對第二課堂的熱愛,獲得積極參與學習的動力,促進學生的長足發展。
(五)作品收集,材料歸檔。
在學期末時,教導處將對第二課堂各活動組進行成果評定,檢查驗收教師活動教案,將活動組中的學生作品分類收集,形成第二課堂資源庫。
總之,為了讓我們的學生學有所得,才有所長,全體教師應通力合作,扎實開展每次活動,讓我們的第二課堂活動更具實效,彰顯學校特色。
活動計劃 篇2
一、活動開展的指導思想
素質教育的全面實施,培養學生的個性能力、發展學生的技能、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越來越顯得尤為重要。為使學生身體素質和實際生活能力不斷得到提高,本學期體育興趣小組活動使學生在活動中使學生體育技能得到鍛煉和提高,不斷拓寬他們的知識面,陶冶情操,使身心得到健康發展。使興趣小組活動成為課堂教學的延續和補充,使學生從被動的學習活動中解脫出來,使他們的個性特長得到充分發揮出來。
二、活動目標和任務
1、通過本學期活動,教給學生“認識生活、豐富生活、表現生活”的能力,給學生提供有效的生活和學習空間。
2、使學生在體育活動中得到無窮的樂趣,為學生未來成長提供一個起跑線。
3、通過活動,放飛學生的理想,弘揚學生的個性。
4、掌握一些體育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和方法。促進學生身體機能、身體素質和基本活動能力的全面發展。
5、在活動中,教育學生注意安全,陶冶美的情操,培養學生文明行為。
6、在活動中,進行集體、關心伙伴、團結協作的集體主義教育,培養學生嚴格的組織紀律、勇敢頑強的精神,朝氣蓬勃的作風。
三、活動開展的措施
1、結合學校現有的條件和學生年齡特點,有計劃地組織學生參加各項體育活動,使學生從思想上認識到鍛煉身體的重要性。
2、使學生充分認識到體育鍛煉是促進身體機能正常發育的`有效途徑。
3、掌握體育鍛煉的知識和技巧,養成良好鍛煉身體的習慣。學會科學的調節,科學地鍛煉。
4、在活動中注意發展學生的特長,因人而異,將各項運動落到實處。
5、通過教師示范引導,學生揣摩領悟,使各項動作都做到位,真正做到既鍛煉身體,又發揮特長的目的。
四、體育興趣小組的參與形式
本學期在體育興趣小組的活動中,充分體現活動的特點,面向全體學生,本著統一性和自愿性原則,以多種形式相結合,鼓勵有體育愛好的學生積極主動參加,以培養學生的能力,激發學生參與體育活動的熱情,使體育興趣活動開展得如火如荼。
活動計劃 篇3
一、指導思想
新《綱要》中指出:“幼兒園應為幼兒提供健康、豐富的生活環境和活動環境,滿足他們多方面發展的需要,使他們在快樂的童年生活中獲得有益身心發展的經驗”,而區域活動正符合這一要求。依據區游戲中心教研組工作意見以及我園研究實際發展情況,我們該怎樣利用和挖掘材料的教育價值?我們該為幼兒提供怎樣的區域活動材料?這些問題值得我們深思。由于區域劃分的內容比較多,各個年齡階段的要求也不盡相同,因此,最終我組將形成多種有益于幼兒全面發展的、富有豐富教育意義的、適合幼兒園開展的生活化游戲探索系列,以有價值的研究成果推動園內游戲的發展。本學期教研組將重點研究小班生活區材料的選擇、制作和投放。
二、主要任務和工作重點
1、圍繞小班生活活動的內容和要求,明確培養目標,考慮材料對本年齡段幼兒的.適宜性,研究與開發生活區的游戲材料。
2、通過活動,了解材料的分類,圍繞目標進行教育價值判斷,掌握設計技巧。
3、學習區域活動管理的相關經驗,通過現場實踐操作,掌握生活區域的設置方法。
4、收集、整理小班生活區材料,為后期實踐提供資源。
三、活動形式與要求
1、圍繞教研內容和計劃,以實踐操作和集中研討為主要形式,研究小班生活區材料的制作與投放。
2、認真完成組內布置的制作任務,為研討提供相關素材,同時加強自我學習,不斷豐富關于區域材料制作、投放等方面的知識經驗,提高專業素養。
3、準時參加教研活動,活動時間下午14:00~17:00。認真參加每次的活動不缺席,有事請假。
四、觀摩活動具體安排
時間 主要內容 活動地點
10.21 1、學習本學期計劃
2、學習小班生活活動的內容與要求 香山路幼兒園
11.18 1、交流制作的游戲材料
2、圍繞材料進行評價 香山路幼兒園
12.2 理論學習:區域活動的管理 香山路幼兒園
12.16 分組現場實踐操作 香山路幼兒園
12.30 1、總結
2、材料的收集、整理 香山路幼兒園
活動計劃 篇4
活動一:掃墓
一、活動目標
利用清明節掃墓的契機,進行革命傳統教育,繼承先烈遺志,珍惜幸福生活,爭做文明幼兒。通過本次活動培養孩子們的愛國情懷,發奮學習的精神,使幼兒受到愛家鄉、愛祖國的教育。
二、活動地點:
烈士陵園
三、活動時間:
20xx年4月x日上午
四、參加人員
活動對象:大班年級
外出人員配備:
一、每班2名教師、1名保育員、1名行政人員、1名實習生
二、校醫隨行,帶好藥箱
三、2名保安護送幼兒
五、活動準備
話筒、花圈、錄音機、人手一朵小白花
六、活動程序
一、全體師生步行前往烈士陵園
二、儀式開始
主持人清明掃墓致辭
小朋友們!你們知道現在我們站在哪里嗎?(烈士陵園)
你們看,這塊高大的石碑上寫著“革命烈士永垂不朽”,在這塊石碑后面安歇的烈士(介紹一下烈士),他們雖然離開了我們,但是他們的貢獻永遠被我們所銘記,他們的精神永遠激勵著我們,他們的靈魂永垂不朽!而將來,建設、保衛祖國和家鄉的重任就落到了我們小朋友的身上,等你們長大了把我們的國家建設得更加繁榮、富強!每個小朋友都很有志氣,我們從小努力學好本領,長大了一定能成為一個有用的人,是不是?
三、幼兒代表獻花圈
為了表示對烈士們的崇敬與懷念,每年的清明節期間,我們都要來烈士陵園掃墓,今天我們xx幼兒園的'大班年級組的老師小朋友聚集在這里緬懷革命烈士,下面,請小朋友代表敬獻花圈。
四、默哀3分鐘
讓我們一起向革命烈士表示由衷的致敬,全體默哀3分鐘。禮畢!我們小朋友還親手做了禮物要送給烈士們,下面請老師和小朋友依次獻花。
五、近前瞻仰紀念碑、參觀烈士塔、敬獻小白花
六、清明掃墓活動結束,集合隊伍
七、注意事項
①穿著整潔,行為大方。
②不準在烈士紀念碑下嬉戲打鬧。
③要以崇敬的心情參加活動,了解烈士事跡。
④講衛生,不準在烈士陵園里亂吃零食,亂丟垃圾。
⑤不要亂跑,不破壞綠蔭草地。
活動二:寒食節
一、活動目標
使幼兒了解寒食節的來歷,感受寒食節與其它節日在氣氛上有何不同。通過歷史事件、歷史人物,教育幼兒學習古人舍己為人、不爭功名的精神。
二、活動準備
不同節日的代表物品:月餅、新年樹、花燈、白花、紙盒。
三、活動過程
一、介之推與寒食節的故事
介之推是春秋時代晉國的忠臣,又名介子推,作為不慕虛名,不計報酬的晉國國君晉文公的忠厚臣僚,留下了很多故事,被民間社會廣為傳頌。如“割股奉君”、“功不言祿”、“功成身退”。傳說文公為哀悼介子推,下令全國介子推被焚的三月五日為火禁日,禁止煙火,僅食寒食,并從此形成了中國古代一個著名的節日“寒食節”。雖然寒食節的真正起源并非來自于此,但將紀念介子推作為寒食節起源的說法卻更為流行,甚至后來寒食節逐漸被清明節取代,許多人又把紀念介子推作說成清明節的起源。
二、討論
①寒食節是怎樣來的?
②現在人們為什么過寒食節?為了紀念誰?
三、游戲
摸箱:將不同節日的代表物品放入有蓋的紙盒里,請幼兒從中摸出一件,說出名稱及屬于哪個節日。
連線:將節日及代表物品的字卡貼在黑板上,讓幼兒連線。
活動三:踏青活動
可以根據園所的具體情況,根據不同級部孩子們的年齡特征,以園內活動和園外活動兩種方式來開展接下來的活動。
一、小班級部——和春姑娘對話
郊外踏青是清明節的主題之一。如果幼兒園沒有條件組織孩子們去郊外,那么把地點放在幼兒園也是很好的選擇。
春天到了,幼兒園的花草樹木是不是也煥發新顏了呢?老師們不妨組織孩子們與校園里的植物來一次美麗的邂逅吧!
一、以愛護花草樹木為主題,帶孩子們一起認識花草、樹木,引導孩子們要愛護植物,保護大自然。
二、請孩子們選擇一棵植物作為自己的守護對象,為并將提前做好的“愛心卡片”送給它,從此成為它的守護天使吧!
三、全身心感受春天的變化和大自然的美麗吧,和小朋友們一起聊一聊春天帶來的快樂心情。
二、中、大班級部——放飛心情和希望
春風和煦,又快到了風箏飛滿天的時節了,讓我們帶孩子們一起與風箏來一場約會。
一、老師們利用手工課的時候帶孩子一起動手做紙鳶,請家長朋友幫忙準備所需要的材料,或者也可以直接準備空白的小紙鳶。
二、你心中春天是什么樣子?你有什么希望和夢想?老師引導孩子根據這些主題說出自己的看法,裝飾自己的風箏。
三、帶孩子們走出教室,去操場快樂放風箏。
活動計劃 篇5
一、活動主題:《溝通理解合作》
二、活動目的:
1、通過本次活動讓家長了解孩子在學校的學習和生活情況,使家長切實感受到孩子在校的點滴進步,感受到學校的的辦學的嚴謹和育人氛圍,展示學校實施素質教育和辦學成果。
2、對于低年級的學生,良好的習慣教育是最重要的,家長的正確引導十分重要。通過家長開放日引導家長積極配合學校與老師做好學生的教育工作。
三、活動準備:
1、提前告知家長開放日的時間,便于家長安排時間。
2、節目排練。
3、家長會流程表、簽到表。
4、《父母改變孩子改變》精彩語錄摘選,人手一張。
四、活動過程:
1、8:20家長簽到。
2、8:30~9:10禮儀課堂展示。
3、9:20~10:00語文課堂展示。
4、10:20~11:00學生匯報演出。
5、11:05教師與家長交流。(集體——個別)
交流內容:
①小結半學期當中孩子的學習和表現情況。
②對于家長的配合工作提出表揚和需要加強配合的事項。
③本學期的.工作重點:學生的書寫習慣、姿勢、作業情況;重視孩子的閱讀習慣的養成和語言表達能力的培養。(重點配合)
④安全紀律方面。
⑤個別家長交流。
活動計劃 篇6
活動目的:
通過有趣的游戲體驗和互動,使學生們開心快樂,培養學生的團隊意識、競爭意識、合作交流能力和創造能力。
活動時間:
6月1日
活動地點:
學校操場
主要負責人:正、副班主任
參加人員:全班師生
活動內容:
1、游戲:時代列車
游戲規則:
(1)每隊8人,至少3位女選手。
(2)出發時的姿式:每位隊員將自己的左腳伸向后面隊員下垂的左手,后面的隊員將左手抓住前面隊員的`左腳脖子,右手搭在前面隊員的右肩。
(3)排首選手手拿紅旗高高舉起;排尾選手將腳向后彎曲,形成一列火車。
(4)排首選手站在起點線后,聽到發令聲后,帶隊向前跳動。若中途火車“脫節、斷裂”,則必須退到起點重新接好后才能繼續比賽。
(5)時間與名次:以隊尾一人過終點線計時。用時少者勝出。
2、游戲:一元五角
游戲規則:
(1)班里同學,每個女生代表“一元”,每個男生代表“五角”。
(2)參加人數不受限制。
(3)參加者一男一女分隔開圍成一個大圓圈,主持人說開始,大家就手拉手圍著圓圈走。
(4)主持人大聲說出一個金額,參加者在最短的時間內找到朋友抱在一起組成主持人要求的金額。沒有找到朋友和組合數字不正確的遭到淘汰。
(5)經過幾輪,最后站在一起的一個小組獲勝,獲勝組人數控制在三至四人以內,如果超過這個人數還要加賽。
活動計劃 篇7
為進一步深入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若干意見》,加強和改進學生思想道德建設,幫助廣大學生牢記父母的養育之恩、老師的教誨之恩和社會的關愛之情,增強他們的愛心和社會責任感,提高廣大青少年思想道德素養。經學校德育領導小組研究,決定在全校開展“感恩教育校園行”活動,特制定實施方案如下:
一、目的意義:
培養學生成為具有感恩意識的人,讓學生懂得自己的成長離不開老師、家長的付出,社會的關愛與扶持,體會自己的成長離不開老師、家長的關愛,懂得人與人之間要相互扶持,對別人為自己的付出知道感恩。感恩活動要堅持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學生和知行相統一、教育管理相結合的原則,把感恩之情化為強烈的責任感,并付之于服務社會的實際行動,培養關心他人、服務社會、忠于祖國、道德高尚的有用之才。
二、指導思想:
以《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若干意見》精神為指導,堅持以下幾個原則:
(1)堅持與培育“四有”新人的目標相一致、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相適應、與法律規范相協調、與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相承接的原則。
(2)堅持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學生的原則。
(3)堅持知與行相統一的原則。強調實踐育人,注重養成教育、體驗教育。
(4)堅持教育與管理相結合的原則。強調培養學生的感恩意識要與各項管理有機融合。
需要完成培養學生的感恩意識的“四項主要任務”是:
(1)從增強愛國情感做起,弘揚和培育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感恩意識。
(2)從確立遠大志向做起,樹立和培育正確的理想信念。
(3)從規范行為習慣做起,培養良好道德品質和文明行為。
(4)從提高基本素質做起,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三、組織領導:
各專業班級在學校德育組的領導下,為切實抓好該項工作,成立“感恩教育”活動實施領導小組:我校高校長、許校長任總指揮,全面監督和協調我校“感恩教育校園行”的活動;政教處王主任,全面負責各項“感恩”活動實施的.領導、組織、安排、檢查、督促。
各班主任:負責本班“感恩”活動的落實。
各任課教師:結合學科特點,配合班主任做好工作。
四、具體措施:
1、感恩他人實踐活動:
(1)走進社區,為居民、孤寡老人等做好事;
(2)走進自然,親近自然,開展“中學生走進生活綜合實踐活動”。
(3)請在本月之內做幾件感恩他人(父母、老師、朋友、同學等)的事件,把事情的全過程記錄下來,并寫份心得,在全班開展感恩事跡比賽,凸顯“感恩他人,升華自我”主題。
2、以班級活動為載體進行宣傳教育:各班主任結合學生實際,開展好豐富多彩的教育活動。各班充分利用班會課,對學生進行宣傳教育、檢查評比。充分利用班集體的力量,對表現積極、突出的學生要及時表彰,樹立班級學習的榜樣;為學生提供健康有益的精神食糧,觀看愛國影片,唱優秀歌曲,講道德故事一系列教育活動,為凈化學生的心靈提供有效載體
3、結合學科特點進行宣傳教育:在教育教學中,各任課教師要充分利用學科特點,充分挖掘教學中的內容,創造性地、有針對性地開展教育活動。在活動中把知識與技能、態度與情感緊密結合。
4、家校結合,齊抓共管:家庭教育是學生成長的重要內容。培養學生的感恩意識必須堅持家校結合,要求家庭教育配合學校做好該項工作。
五、活動實施方案:
“感恩”活動主要包括是:感謝祖國;感謝父母;感謝老師;感謝他人。因此在全校組織學生觀看:感謝祖國;感謝父母;感謝老師;感謝他人和自己的視頻,樹立起全體學生的感恩意識。然后在各班級開展以下活動:
(一)、四個“感謝”活動:感謝祖國培養我,感謝父母養育我,感謝老師教育我,感謝他人幫助我。
1、感謝祖國培養我:愛國是國家興旺發達的動力,愛國是中華民族團結的基礎,愛國是全體國民的神圣職責,愛國是當代民眾的精神需求,愛國是振興中華民族的旗幟,愛國是中華民族和平發展的必由之路。
收集“祖國之最”、祖國的世界之最以及祖國的自然風貌,人文景觀、經濟發展、科技進步,軍事強大、文化繁榮等有關文字、圖片資料。
2、感謝父母養育我:如果感恩之心能從小養成,長大后就一定會知恩圖報,孝敬自己的父母。不懂得感恩,就失去了愛父母的感情基礎。而連自己的父母都不愛,將來又怎么可能去愛事業、愛國家、愛別人?
(1)、各班級組織全體學生開展主題為“算算親情賬,感知父母恩”的班會。算算親情賬:算一算自己進入龍源后,平均每天學習了多少小時,又浪費了多少時間,并對自己入學來的學習等方面的收獲作出自我評價。將自己的雜費、生活費、交通費、零花錢等支出加起來,算出家長為自己的投資。
(2)、布置愛心家庭作業。利用大休時間為家里做四件家務:打掃衛生、疊被、洗碗、洗衣物
(3)、開展“孝心”活動《我為父母捶捶背》
(4)、開展“爸爸、媽媽,你們辛苦了”主題一封家書活動,要求每一位在校學生以此為題,給父母寫一封家信,
3、感謝老師教育我:老師教給了我們知識,教給了我們做人的道理,老師是我們人生路上的領路人。
(1)、征集感謝老師的格言。
(3)、開展《我愛我師》征文活動,
4、感謝同學幫助我:同學是學子們心中最純也是最真的朋友。朝夕相處,心有感謝,也許從沒表達。通過活動,使同學們學會感謝同學,學會表達對同學的感謝之情。
(1)、開展“我為同學做一件好事”活動,相互感恩,相互尊重。
(2)、開展“今天我值日”活動 ,你感覺到了嗎?培養感恩意識。
(3)、回憶對自己幫助較大、恩情較大的1—3個同學,然后把他們對自己的幫助恩情通過一封信、電話等通訊工具表達自己的感恩心情。
(二)活動評比
1、各班級出一期專題黑板報,寫出感恩心語。
要求: 主題圍繞“感恩教育”
2、各班級學生每人出一份感恩教育手抄報
題目圍繞“感恩教育”,內容包括 “感謝祖國”、“感謝父母”、“感謝同學”等方面。
3、有條件的班級可圍繞“感恩教育”主題進行朗誦或演講,把他們的感恩事跡在全校推廣,營造濃厚的“感恩教育”氛圍,帶動更多的學生來參與到“感恩教育”中來。 ”
【活動計劃】相關文章:
活動計劃07-20
活動計劃(經典)07-20
校慶活動計劃02-22
春游活動計劃05-26
活動計劃【必備】07-20
活動計劃[熱門]07-20
實用的活動計劃07-20
活動計劃(優)07-20
(集合)活動計劃07-20
活動計劃【薦】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