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群走網>實用文>活動方案>幼兒音樂活動方案
幼兒音樂活動方案
更新時間:2023-06-25 12:32:36
  • 相關推薦
幼兒音樂活動方案(集合15篇)

  為了確定工作或事情順利開展,時常需要預先開展方案準備工作,方案指的是為某一次行動所制定的計劃類文書。那么問題來了,方案應該怎么寫?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幼兒音樂活動方案,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幼兒音樂活動方案1

  音樂技能

  節拍演奏

  學習階段

  模仿 穩定節拍、樂句感受

  早上好

  詞曲:陳蓉

  ●教師請孩子圍坐成一圈。教師雙手舉過頭頂用“Br-”歌唱第一小節SOL的音高,讓孩子一起跟著做。教師放下雙手,心中默唱《早上好》,并用雙手在雙腿上演奏穩定節拍。至第六小節處,再次把雙手高高舉起并演唱“Br”,請孩子模仿教師的發聲。教師將雙手放下,演奏穩定節拍至最后一小節處,雙手指向孩子并歌唱 “你好”。

  默唱

  首先默唱的方式能夠幫助孩子建立樂句的感覺,同時考驗教師對樂句的把握。《早上好》中包含兩個樂句,教師只在第一、第六小節處歌唱并做動作,以更好地表現樂句的句讀。

  穩定節拍

  穩定節拍也成基本拍,是節奏學習的基礎,掌握穩定節拍能幫助孩子在學習節奏型組合時有穩定的速度感覺,并且感知不同節奏組合中的時值長短變化。

  預示

  穩定節拍的學習需要教師帶動小班孩子用自己的雙手在膝蓋上跟著演奏。因此,教師演奏穩定節拍時的動作需要鮮明,拍擊膝蓋時雙手抬高來預示孩子使用雙手至膝蓋之間的空間距離來感受穩定節拍。

  仔細觀察孩子的反饋情況。當孩子基本跟上后,教師開始演唱全曲。孩子邊跟著教師做動作,邊聆聽教師的演唱即可。在第五小節處加入拍手的部分,觀察孩子在第五小節的拍手節奏。

  觀察

  觀察是評估教學的最佳手段之一。時刻觀察孩子的反饋能夠幫助教師了解孩子接受和掌握知識的程度。

  聆聽歌唱

  學習音樂,孩子必須具備良好的'聽覺。能夠學習聽辨,才能正確掌握歌唱、演奏等技能。因此,小班的孩子無需立即學習歌唱,而是學習聆聽,聆聽良好的音色、正確的音準。這里對教師歌唱的音準及樂句的穩定節拍等也都有要求。

  拍手

  我們可以把第五小節看做兩個樂句中的“休止符”,用拍手將它們表現出來。在《從頭到腳玩音樂》中我們介紹過聲勢,聲勢分為身體打擊樂和嗓音打擊樂,而拍手屬于身體打擊樂中的基本元素之一。

  ●再次完整地演唱歌曲并做動作,告訴孩子在最后一小節處一起說“你好”,并雙手指著教室里面的其他伙伴。

  ●告訴孩子這次向教師問好,歌唱到“你好”處孩子都指向教師,向教師問好。

  ●再次完整地演唱全曲,并要求孩子向今天穿紅衣服的孩子問好。

  ●向所有的樂器問好。

  ●啟發孩子還可以向什么問好。

幼兒音樂活動方案2

  一。設計意圖:《小老鼠打電話》是一節音樂活動,選自大班主題活動五《什么聯絡你我他》中。在日常生活中,幼兒經常會與同伴,朋友打電話,以電話的形式進行交流,有時一不小心往往就會撥錯號碼,就如歌曲中的小老鼠一樣,居然把電話打給了一只貓。在設計本節課過程中,我注重了幼兒的生活性,情節性,游戲性,讓幼兒參與到活動中去,充分運用感官,形體動作來感知和體驗歌曲。

  二。活動目標:

  1、體驗歌曲詼諧幽默的情趣,學會有節奏地說對話。

  2、理解歌曲內容,學習看圖譜演唱歌曲。

  3、知道做事要細心,不能粗心大意。

  三。活動準備:《打電話》歌曲、《小老鼠打電話》音樂圖譜、貓和老鼠頭飾

  四。活動過程:

  一。聽歌曲《打電話》入場

  1、剛才歌曲中的兩個小娃娃在干什么呢?小朋友們打過電話嗎?都給誰打過電話呢?如果你想邀請你的朋友來家里玩,你打電話時會怎樣說呢?老師引導出:喂,喂,你好呀,請你快到我的家。(用圖來表示)師幼共同練習打電話。(用輕柔,有禮貌的聲音學說)

  2、想一想,你的朋友接到你的電話會怎樣說呢?引導:好,好,知道了,馬上就到你的家。(用圖表示)師幼共同聯系接電話(干脆,有節奏的聲音學說)

  3、師幼共同聯系接打電話。師打電話,幼兒接電話。然后互換,幼兒打電話,老師接電話。男孩打電話,女孩接電話。

  二。聽說有只小老鼠也想打電話呢?我們一起來看看吧。(圖片)

  觀察提問:

  1、小老鼠在干什么?

  2、手里拿的什么呢?

  3、電話本有什么用處呢?

  三。小老鼠到底是怎樣打電話的?我們一起來聽聽吧。(放音樂)

  提問:1.歌曲中的小老鼠在干什么?(出圖譜一)

  2、小老鼠打電話找朋友干什么?(出圖譜二)

  3、小老鼠是怎么知道朋友的電話號碼的?(出圖譜三)

  4、小老鼠撥得電話號碼是多少?(出圖譜四)

  5、小老鼠對朋友怎樣說的?朋友是怎樣回答的?

  四。這首歌曲的`名字叫《小老鼠打電話》老師唱一遍。幼兒聽琴聲跟唱一遍。幼兒唱一遍(前奏間奏處點頭)

  五。小老鼠的朋友到底是誰呢?老師扮演貓表演

  提問:小老鼠見到貓會怎樣?幼兒學一下害怕的表情。請個別幼兒表演害怕的表情。重點練習吱—喵—嘭。

  六、朋友怎么會是貓呢?老師出圖譜直接唱最后兩句。幼兒聽琴聲練習最后兩句。

  七、幼兒完整演唱歌曲一遍。加動作表演唱歌曲一遍。

  八、幼兒帶頭飾表演歌曲(放音樂)

  九、小結:這首歌曲中的小老鼠太粗心了,打錯了電話號碼把貓請來了,你說可笑不可笑啊,所以小朋友打電話的時候,一定要仔細,千萬別打錯吆,尤其是119,110,120這些緊急電話不能隨便亂打,不然就給自己找麻煩了。

  十、一起到院子做“貓捉老鼠”的游戲結束。

幼兒音樂活動方案3

  貓和老鼠是天敵。幼兒百看不厭的動畫片《貓和老鼠》中的老鼠,機智勇敢,聰明幽默,不畏強敵,使幼兒的興趣和好勝心得到了極大的滿足。《老鼠畫貓》這首歌曲詼諧、生動,旋律和節奏都適合大班幼兒歌唱,符合幼兒認知特點。活動關注快樂的情感體驗,為孩子學唱、樂唱歌曲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活動目標

  1.通過聽聽、說說、畫畫、唱唱等活動形式,借助圖譜學唱、樂唱歌曲。

  2.豐富幼兒對歌曲的感知與表達,進一步培養幼兒的傾聽和音樂表現能力。

  3.感受音樂活動帶來的快樂情感,體驗與他人合作的樂趣。

  活動重、難點

  活動重點:運用聽聽、說說、畫畫、唱唱等多元手段,幫助幼兒學習、演唱歌曲。

  活動難點:這首歌曲的歌詞沒有鮮明的前后關系,幼兒易將歌詞顛倒,借助形象圖譜,幫助幼兒記憶歌詞,

  活動準備

  動畫PPT,紙若干張,畫筆人手一支,大老鼠頭飾各一個,圖譜一組,音樂《老鼠畫貓》等4首。

  活動過程

  一、創設情景,引出新歌。

  1.鼠媽媽帶領鼠寶寶去找食物。(ppt糧倉定格。)

  鼠媽:寶寶們,快到媽媽的身邊來!(神秘狀)告訴你們一個好消息——我發現一個好大的糧倉!走,咱們去找糧食吧!(音樂1起e)

  2.遇見一只兇狠的大野貓,使老鼠覓食行動受到阻礙。(ppt惡貓出現。)

  鼠媽:不好,野貓來了,趕緊躲起來!(ppt野貓趕走。)

  鼠媽:“哎呀呀,好痛!那只壞野貓,眼睛要是再小點就不會發現咱們了,它的爪子再少一點,該多好啊!”

  二、音畫一體,學唱歌曲。

  1.初步感受歌曲旋律

  (1)“老鼠們”遇見危險搬家。

  鼠媽:看來這里一點兒也不安全,還是跟媽媽回家吧!(ppt老鼠家,回家音樂起。)

  鼠媽:寶貝兒,我們終于到家了。練聲曲:小老鼠們好!你好你好,媽媽你好!怕不怕野貓?害怕害怕,我們都害怕;讓我們睡一覺,睡覺睡覺,好好睡一覺……(ppt老鼠做夢,蟲兒飛音樂起。)

  (2)“鼠媽媽”引出“老鼠畫貓”:

  鼠媽(驚訝狀):“寶寶們,快醒醒,媽媽告訴你們一個好消息:我剛才做了一個很美的夢,夢見那只討厭的大野貓它變了。你們猜猜看,它會變成什么樣子呢?”

  鼠寶:眼睛變得小小的;

  鼠寶:爪子變少了!

  鼠寶:變得和我們一樣了……(鼓勵“鼠寶寶”自由議論,大膽表達想法。)

  2.聽聽、說說理解歌詞

  (1)熟悉歌詞。

  鼠媽:真是媽媽的乖寶寶,你們的'心思和媽媽是一樣的。你們來聽一聽我夢到的貓到底是什么樣的?(鼠媽清唱一遍歌詞,寶寶傾聽。)

  (2)感受歌曲。

  鼠媽:“這首歌曲的名字叫《老鼠畫貓》。你們聽了《老鼠畫貓》,感覺怎么樣?”

  鼠寶:真好玩,很好聽,很有趣……

  (3)回憶歌詞,理解歌詞。

  鼠媽:媽媽夢見的貓到底什么樣子?

  鼠寶:眼睛變得小小的。

  鼠媽:變得小小的就怎么樣?

  鼠寶:胡子往上翹。

  鼠媽:貓的胡子是用來干什么的?

  鼠寶:貓的胡子是用來丈量老鼠洞的。

  鼠媽:真聰明!貓的胡子往上翹了,就不能準確地測量我們老鼠洞了。

  鼠媽:還有哪里發生了變化?

  鼠寶:小腿變短了,牙齒一個也不能要……

  (引導幼兒結合自身的生活經驗、科學常識,發表觀點,大膽交流、表述。)

  3.畫畫、唱唱學習歌曲

  幼兒結伴,自主作畫。

  鼠媽:這樣的貓,你們喜歡嗎?那我們也來畫一畫。聽好媽媽的要求:5只小老鼠合畫一只貓。一定要聽清歌詞,畫出歌曲中貓的樣子(ppt老鼠畫貓,歌詞音樂起。)

  慢唱歌曲,進行繪貓。

  鼠媽:你們真是能干的寶寶,一會兒就將貓畫出來了。我們來看看,你們畫的貓是不是歌曲中貓的樣子!(用歌聲邊指畫邊點評)嗯,你們畫的貓和歌曲中的貓還真像!媽媽也想來畫一畫這只貓呢!好,你們來說歌詞,媽媽來畫貓(引導幼兒放慢速度說歌詞,老師根據內容描繪貓的樣子,)

  鼠媽:你們說得真好,媽媽畫得怎樣?我們互相鼓鼓掌吧!

  根據回應,出示圖譜。

  鼠媽:是的,這樣善良、可愛的貓,才是我們老鼠家族喜歡的貓。(邊唱邊出示圖譜)“小老鼠,來畫貓……”接下去,怎么畫?哪位小老鼠能用歌曲中的話說一說,唱一唱?(根據寶寶回答,出示相應圖譜,鼠媽媽和鼠寶寶進行回應歌唱。)

  傾聽歌曲,驗證圖譜。

  鼠媽:看,我們通過回憶歌詞的方法將圖譜一一請出來了。那圖譜擺放的順序是不是正確?用什么方法來檢驗?

  鼠寶:聽音樂。

  鼠媽:好,那我們聽一遍音樂,檢查一下圖譜!(播放音樂,幼兒傾聽,進行圖譜檢驗和調整。)

  鼠媽:現在圖譜擺放正確么?我們一句一句地來唱一唱。(逐句學唱歌曲。)

  鼠媽:請問最后一句話唱了幾遍?

  鼠寶:兩遍。

  鼠媽:(出示反復記號)這是什么符號?(反復。)表示在符號里面的歌詞要重復唱一遍。這兩遍唱得有什么不一樣?

  鼠寶:(茫然)

  鼠媽:那再聽我來唱一遍。(清唱兩遍最后一句。)

  鼠寶:第一遍唱的,第二遍說的。

  鼠媽:你的耳朵真靈,那聲音發生變化了嗎?

  鼠寶:第一遍睡大覺,聲音高,后來聲音低……

  鼠媽:你真是太棒了!(出示老鼠睡覺圖2)最后一幅“我們可以睡大覺”第一遍聲音要揚上去,第二遍聲音要滑下來。另外,當我們重復第二遍的時候,要用說的方法念歌詞。好,我們來試著唱一唱最后一個長句。(指著圖譜,進行清唱。)

  根據圖譜,幼兒學唱。

  鼠媽:好,現在我們要聽著伴奏音樂,看著圖譜,大聲完整地將這首歌唱出來。(伴奏音樂起。)

  鼠媽:你們覺得自己唱得怎樣?有沒有歌唱起來比較困難的地方?

  嘗試合作演唱歌曲。

  鼠媽:你們喜歡這首歌嗎?為什么?下面,我們換一種方法來演唱:我只唱前面兩幅圖,這幅圖由這邊的小老鼠接唱,這幅圖由你們來接唱,最后一個長句你們一起合唱。這么有趣、幽默的歌,你們一定要用快樂、高興的心情去演唱哦。(伴奏音樂起。)

  三、情境再現,游戲收場。

  1.善良、可親的夢中之貓登場,引導幼兒根據歌曲內容盡情表現歌曲。

  鼠媽:看,誰來了?哈哈,我們夢里的貓真的變了,不再兇狠可怕,變得善良、可愛了。我們圍著它一起唱歌、游戲吧!(ppt善良貓,伴奏音樂起。)

  2.結束退場。

  鼠媽:寶寶們,今天開心嗎?和媽媽一起去外面做游戲吧!(在《老鼠畫貓》的音樂聲中結束。)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始終以音樂游戲貫穿始終,幼兒在情境中以老鼠的角色參與,通過多媒體引入老鼠覓食一回家一夢境一畫貓一唱貓等一系列的情境,讓孩子樂于游戲,樂于歌唱,習得音樂的表現能力,并運用多通道參與原則,借助形象圖譜,幫助幼兒記憶歌詞,通過情境表演、夢境想象等策略,豐富幼兒對歌曲的感知與表達,進一步培養幼兒的傾聽和音樂表現能力。

幼兒音樂活動方案4

  中班音樂活動:《母雞咯咯叫》

  教學目標:

  1、學習有彈性的聲音表演叫鳴聲。咯咯 嗒︱咯咯 嗒︱

  2、培養幼兒對音樂的喜愛,鍛煉幼兒的創編思維。

  3、原有的基礎上加入樂器響板,進行表演。

  活動準備:

  咯咯 嗒︱咯咯 嗒︱樂譜一條、鋼琴、母雞頭飾、大灰狼圖片。響板每人2塊

  活動過程:

  一、教學組織。

  教師放音樂《小小蛋兒把門開》,讓幼兒聽音樂做小雞動作進入活動室。

  二、導入

  1、剛才我們唱的是什么歌曲?里面的小雞長大了會變成什么呢?(幼兒自由回答)

  2、今天我們來說說母雞,你們見過嗎?

  3、它怎么叫的呢?(自由回答)

  三、今天老師用另外一種叫法來讓小朋友學學。并出示樂譜: 咯咯 嗒︱咯咯 嗒︱(配上響板)

  1、請幼兒從椅子下面取出響板學一學。

  2、我們還可以換一種方法叫,教師引導幼兒創編不同的.聲調,并加上響板來表演。

  比如開心了:●● ˉ︱●● ˉ︱(響板敲的響)

  傷心:●● ~︱●● ~︱(輕輕的敲)

  找窩:●● 、︱●● 、︱(時快時慢,表現出焦急的樣子)

  生蛋:●● ↓︱●● ↓︱(表現出沒有力氣的那種)

  兇:●● ∧︱●● ∧︱(敲的有力)

  3、個別幼兒上來進行表演。

  三、在原有的聲調上加入動作和響板的聲音:

  找窩→要生蛋了→生蛋中→生完蛋開心的叫。(重復表演幾次)

  四、情景表演

  1個月過去了雞寶寶出生了,于是雞媽媽出去給小雞找食物了,便把雞寶寶留在家里。突然來了一只大灰狼,把雞寶寶偷走了。等媽媽回來一看,寶寶不見了就傷心的哭了起來。它決定去找雞寶寶。

  (1)、提問:你們愿意幫助我一起去找寶寶嗎?

  (2)、路上會很辛苦的會碰到許多的困難,你愿意幫忙嗎?

  (3)、在尋找的過程中,表現出著急的樣子,并遇到了很多的困難。

  (4)、找到了大灰狼打死了它并救出了雞寶寶。

  五、慶祝

  “為了感謝你們救了我的寶貝,現在我邀請你們來參加我的慶祝舞會。”

  (1)、在播放音樂前雞媽媽說一段感謝的話。

  (2)、播放音樂,教師和幼兒共舞。(配上響板,烘托氣氛)

  (3)、慶祝會結束后播放音樂離開活動室

幼兒音樂活動方案5

  活動準備

  音樂、玫瑰花一只

  活動目標

  積極參加邀請舞表演,體驗新疆舞的魅力。

  在邀請舞程中,會調控空間位置,不和朋友碰撞。

  在學跳新疆舞基本動作的基礎上,初步學會根據音樂的變化跳邀請舞。

  活動過程

  一、教師示范舞蹈吸引幼兒興趣。

  1、 律動入室(做新疆舞蹈托帽動作進入活動室)

  師:小紅帽們剛剛老師進入活動室做了什么動作?你知道這個動作來源哪個民族?

  剛才音樂的節奏特點是怎么樣的?表達了一種什么心情?

  2、提問帶入活動。

  師:小紅帽們,我們到奶奶家去玩嘍! 幼兒聽舞蹈音樂《送你一朵玫瑰花》邊做托帽動作走成雙圓圈。

  二、學習新疆舞的基本動作。

  1. 教師示范動作:學習新疆舞基本動作,前后點步、踮步,托帽、搖頭等動作

  師:讓我們一起來學一學新疆舞的基本動作。

  這叫什么步?(踮步)

  放在音樂中那個地方呢?(前奏、交換舞伴)

  這個舞步可以用在什么地方呢?(托帽、搖頭、前后點步,可以用在于舞伴跳舞時)

  還有哪些新疆舞的動作呢?(幼兒自由創編)

  2.幼兒聽音樂學跳邀請舞《送你一朵玫瑰花》

  (1)師:我們已學了許多新疆舞的動作,現在我們再來聽音樂做一做好嗎?

  自己先想想看音樂做什么動作最好看,最喜歡哪個動作,你覺得你還可用什么比較漂亮的'動作來表現?

  (2)教師示范邀請舞。

  師:看一看你們跳的跟老師跳的一樣嗎?

  想不想一起來學一學?(幼兒學跳)

  (3)示范舞伴的交換。

  ①、教師先與一名幼兒示范后再讓全體幼兒練習。

  ② 、幫助幼兒掌握每到換舞伴這一難點時,教師就用語言提醒外圈幼兒橫跨一點。

  ③、練習較熟練后讓內外圈的幼兒對換。

  (4)聽音樂嘗試交換舞伴。

  (5)幼兒聽音樂跳邀請舞、教師在旁觀察。

  (6)教師小結跳舞的不足之處,再一次跳邀請舞。

  (7)聽音樂不在老師的提醒下完整跳舞。

  三、邀請老師一同跳邀請舞。

  師:讓我們邀請班上的其他老師一同和我們跳舞吧!

幼兒音樂活動方案6

  目標:

  培養音樂的節奏感。

  準備:

  小蝌蚪頭飾若干,青蛙頭飾一個。

  玩法:

  幼兒戴上小蝌蚪頭飾,跟著音樂邊唱歌邊做簡單的動作,如游來游去,扭一扭,轉一轉等。唱到“小小蝌蚪游游游”,幼兒蹲下用手蒙住眼睛,老師戴上青蛙頭飾在活動室一角躲起來。唱到“媽媽媽媽在哪頭”,幼兒作尋找的.樣子。歌曲結束后,青蛙媽媽叫兩聲“呱呱”,小蝌蚪循聲跑到媽媽身邊,說:“媽媽找到了,媽媽找到了!”

  延伸:

  可以讓個別能干的幼兒當青蛙媽媽。

幼兒音樂活動方案7

  動作建議:

  1、A段八拍一個樂句,樂句的前四拍是4下剪的動作,后四拍則變一個造型。

  2、教師在B段中的示范動作盡量要優美。用教師自己的體態去感染孩子。

  3、教師B段音樂中,做前、后、左轉、右轉吊線暗示,教師鼓勵幼兒理解后應盡快按暗示的方向變化身體位置和姿勢。

  教學活動建議:

  【活動目標】

  1、感受樂曲的歡快氣氛,體驗與同伴一起合作扮演角色“放風箏”的快樂。

  2、通過觀察教師的示范,掌握B段音樂老爺爺收放風箏的動作。

  3、傾聽音樂,根據音樂的變化完整表現出放風箏的情景。

  【活動準備】

  1、音樂《放風箏》、風箏圖片的PPT

  2、幼兒有過放風箏的經驗

  【活動過程】

  1、故事導入:

  從前有一位老爺爺特別愛扎風箏,他扎的風箏啊栩栩如生、造型各異。

  (播放PPT,幼兒觀察)

  老師出示四只不同種類的`風箏圖片。“讓我們一起來看看老爺爺都做了哪些風箏呢?”

  2、感受A段音樂,學習變風箏造型。

  過渡語:你們看哪些風箏來了?它是怎樣出來的。

  (1)教師根據音樂變風箏造型,幼兒觀察并發現教師變造型的規律。

  指導語:老師的風箏是怎樣變出來的的?

  (2)幼兒邊聽音樂邊按節奏變風箏造型。

  3、感受A、B段音樂,初步表現放風箏的情景。

  (l)繼續講述情境:你們猗猜后來風箏們飛上天了嗎?可是沒有老爺爺的線他們怎么飛得起來呢。不過就在這時老爺爺回來了,他不但沒有生氣,還帶著這些風箏在天上自由自在飛翔,這些風箏都很聰明,老爺爺風箏線往哪邊扯,他們就往哪邊飛。他們飛啊飛直到,天黑才砸家呢。

  (2)傾聽音樂,幼兒當風箏,教師當老爺爺,師生一起坐在座位上隨音樂節奏自由模仿風箏向不同方向飛的動態。

  4、和幼兒一起玩放風箏的游戲,完整表現放風箏的情景

  (1)教師當老爺爺,師生一起玩放風箏游戲1-2遍。

  (2)教師引導幼兒發現按節奏、飛得有美感的“風箏”,并請其示范。

  (3)請個別幼兒上來當老爺爺放風箏。

  (4)重點練習如何當老爺爺來指揮風箏飛舞。

  (5)幼兒兩兩合作,一人當老爺爺,一人當風箏玩游戲。

  引導幼兒評價:合作得怎樣?動作是否優美、是否有節奏、是否看了主人的指揮

  5、出示中國龍的圖片,引導幼兒如何集體合作變中國龍風箏。

  過渡語:今天老爺爺扎了一條巨龍風箏,你們能把這個大家伙變出來嗎?

  (1)引導幼兒討論:如何變成一條龍,如何飛起來。

  (2)教師當老爺爺,放飛“中國龍”。

  大班音樂:包餃子

  活動目標:

  1、積極參與活動,能創造性地用肢體動作表現搟面皮、包餃子、煮餃子等過程中“餃子”的不同造型。

  2、遵守游戲規則,體驗在音樂活動中的樂趣。

  重點

  對音樂作品的理解感知的基礎上嘗試創編搟面皮、包餃子、煮餃子

  難點

  在韻律活動中合拍的運用身體的各個部位表演動作。

  活動準備:

  已有知識經驗,圖片,《喜洋洋》音樂,

  活動過程:

  一、圖片談話,引出課題

  “小朋友你們看,這是什么?哇!是一盤香噴噴、熱騰騰的餃子呀!”

  你們吃過餃子嗎?那有誰知道做餃子的過程是怎樣的?

  (搟餃子皮、包餡兒、煮餃子)。

  二、播放音樂,讓幼兒完整欣賞《喜洋洋》曲子。

  老師帶來了一首好聽的曲子,講的就是做餃子的事情。

  1,聽聽有幾段,什么時候開始變化的?

  曲子是ABA的形式,第三段和哪段是一樣的?

  三、分別學習三段曲子的動作及創編。

  1,把自己變成一個小面團,把自己身體部位和餃子一樣桿的薄薄的。

  先請個別幼兒上來表演,幼兒集體學習。

  2,餃子皮變薄了后,張開餃子要包餡兒。

  (張開餃子皮,包起來)

  先請個別幼兒上來表演,幼兒集體學習。

  多表揚,有創意的,和別人動作不一樣的小朋友。

  3,餃子包好了還要。。(煮)

  餃子在鍋里煮的時候好像在干什么呢?

  先請個別幼兒上來表演游泳的餃子,幼兒集體學習。

  先請個別幼兒上來表演跳舞的餃子,幼兒集體學習。

  如果老師倒一碗冷水進去,會怎么樣?

  四、播放歌曲完整表演創編的舞蹈進行游戲。

  請幼兒牽手,圍成一個小鍋子。

  不能黏在一起,餃子會破掉、(聲明紀律)

  破了的餃子,老師會把它撈起來放回碗里。

  五、活動延伸

  回到教室和其它好朋友一起分享,如何做餃子。

幼兒音樂活動方案8

  活動目標:

  1、理解歌曲內容,初步學習用甜美的聲音歌唱,表現春雨與種子之間親密的關系。

  2、借助種子發芽生長的圖示為線索來記憶歌詞,學習歌曲的演唱。

  3、注意聽琴聲,體驗隨音樂用歌聲、動作表達的快樂。

  活動準備:

  1、磁帶和錄音機

  2、種子發芽生長圖譜,有序地介紹了種子喝水、發芽、出土、長大的四個過程。

  3、春雨頭飾一個。

  活動過程:

  一、幼兒初步理解歌曲內容。

  1、教師出示“種子發芽生長”圖:“春天來了,小朋友聽,沙沙沙,噢!春雨沙沙!”

  2、教師邊指圖,邊朗誦一遍歌詞,然后提問幼兒:“種子說了什么?”幼兒回答后,教師根據幼兒的回答情況用語言、動作將歌詞做適當的解釋,幫助幼兒理解。

  (1)哎呀呀,雨水真甜:兩手心向下,手指相對、伸平,放在下巴下,同時頭部左右晃動表示“種子”開心喝水。

  (2)哎呀呀,我要發芽:兩手握拳,食指伸出、指腹相對,同時食指上下曲伸表示“種子”要發芽。

  (3)哎呀呀,我要出土:兩手心相對、手腕相靠,手指自然彎曲,放在頭頂上,同時頭部左右晃動表示“種子”發芽要出土。

  (4)哎呀呀,我要長大:兩手臂向上伸直、手心相對,表示“種子”發出的芽要長大。

  3、幼兒看圖示及教師的動作暗示,朗誦部分歌詞:“哎呀呀,雨水真甜;哎呀呀,我要發芽;哎呀呀,我要出土;哎呀呀,我要長大。”

  師:我們一起來學學種子說話吧。

  二、欣賞歌曲,完整感知歌曲甜美的.意境。

  提問:請小朋友仔細聽聽春雨和種子唱的歌有什么不一樣?

  1、教師有感情的清唱歌曲《春雨沙沙》一遍。

  提問:春雨是怎么歌唱的?種子是怎么歌唱的?

  師小結:春雨落下來是細細的,輕輕的、柔柔的;小種子很著急,很調皮,唱的歌是快樂的。

  2、完整欣賞音樂一遍,感受歌曲甜美的意境。

  提問:這首曲子有什么感覺?我們怎么樣把歌曲唱得好聽?

  師小結:這首歌曲就像春雨帶給我們的感覺一樣,甜甜的,我們唱的時候也要用甜美的、溫柔的聲音來唱。

  三、幼兒逐步學唱歌曲,感受用歌聲、動作表達歌曲的快樂。

  1、幼兒看圖示及教師的動作暗示,輕聲隨音樂跟唱歌曲一遍。

  師:讓我們跟著琴聲一起用甜甜的聲音來唱歌吧。

  2、幼兒看圖示及教師的動作暗示,隨音樂大方地表演唱,注意表現“春雨”和“種子”的不同歌唱特點。

  師:請小朋友坐在位置上邊唱邊做動作,表演一下這首歌吧。“春雨”的聲音應該是怎樣的?(柔和、溫柔)“種子”的聲音應該是怎樣的?(活潑、跳躍)

  3、幼兒記憶歌詞的順序,出示脫離圖示,嘗試自己表演唱。

  師:挑戰一下,我把圖拿走,你們能唱好嗎?來試試吧!

  四、表演歌曲,分角色演唱,表現歌曲中“春雨”和“種子”的親密關系。

  1、師生表演唱。

  師:讓我們一起來表演一下“春雨沙沙”吧。

  2、男女生表演唱。

  五、結束:

  師:春雨和種子是好朋友,春雨輕輕地喚醒了種子,一會兒我們一起到幼兒園的小公園里去聽一聽小樹、小花和小草是怎么歌唱的吧!

幼兒音樂活動方案9

  活動目標:

  1、對音樂活動感興趣,在唱唱玩玩中感到快樂。

  2、在教師的語調、體態動作暗示下,嘗試邊唱邊按歌詞內容做動作,學習按樂句變換做動作。

  3、理解并遵守游戲規則,知道小花狗叫過“汪汪”后,“肉骨頭”才能逃回自己的座位。

  活動準備:

  1、“小花狗”頭飾3個,“肉骨頭”胸飾數量與幼兒人數相等。

  2、音樂磁帶、錄音機。

  活動過程:

  一、出示小客人導入活動,集中幼兒注意力。

  1、今天我們班來了一位小客人,聽聽它是誰?汪汪!(教師清唱歌曲。)

  2、教師提問,引導幼兒回憶歌曲內容。

  (1) 歌里唱的是誰?小花狗在做什么?

  (2) 歌里還唱到了什么是我們沒有說到的?我們再仔細聽一聽。

  (教師再次范唱。)

  (3) 師幼一起完整朗誦歌詞,熟悉歌詞的內容、順序。

  二、幼兒按歌詞內容創編動作。

  1、教師逐句唱歌,引導幼兒分句創編動作。

  小花狗是什么樣子的?誰會用動作表示?“蹲在大門口”怎樣做動作?“兩眼黑黝黝”怎樣做動作?“想吃肉骨頭”怎樣做動作?

  2、師幼共同整理動作,并分句練習邊唱歌邊做表演動作。

  我們邊唱歌邊把剛才學的動作做出來。

  3、教師帶領幼兒共同邊演唱歌曲邊做動作。教師用表情、體態強調每句句首歌詞重音,并運用動作提示幼兒一拍一下地按樂句做動作。

  三、幼兒學玩音樂游戲“小花狗”。

  1、介紹游戲玩法與規則。

  教師:“小花狗”站在場地的'前邊,“肉骨頭”蹲在場地中間的空地上。大家一起邊唱歌邊做動作。唱完歌以后,“小花狗”“汪汪”叫兩聲,“肉骨頭”迅速逃回“家”。(空座位)

  2、 教師扮演“小花狗”。幼兒扮演“肉骨頭”,練習2--3次。

  3、幼兒戴頭飾,完整地玩音樂游戲。

  (1)師幼共同回憶游戲的玩法與規則:教師扮演“小花狗”,幼兒扮演“肉骨頭”,佩戴頭飾玩游戲1--2次。

  (2)在教師的提示下,2--3名幼兒扮演“小花狗”,教師與其它幼兒共同扮演“肉骨頭”,佩戴頭飾玩游戲1--2次。

  (3)請幼兒送肉骨頭給小花狗吃,和小花狗說再見!

幼兒音樂活動方案10

  一、幼兒園音樂教育的目標與原則

  (一)《綱要》中的藝術領域目標及解讀

  1、能初步感受并喜愛環境、生活、和藝術中的美。

  2、喜歡參加藝術活動,并能大膽表現自己的情感和體驗。

  3、能用自己喜歡的方式進行藝術表現活動。

  《綱要》的這種表述使我們對幼兒園音樂教育的基本理念有了一個新的認識:幼兒音樂活動以幼兒為本,強調主動性,改變幼兒被驅使進行音樂活動的被動地位;強調幼兒音樂教育對兒童自身的影響作用、對幼兒發展的促進作用;改變使音樂成為技能訓練和表演的功能。這是必須深入領會并在實施中進行貫徹的基本理念。

  幼兒園音樂教育活動目標:

  第一層次目標--藝術教育終極目標

  第二層次目標--音樂教育總目標

  第三層次目標--各年齡段音樂教育目標

  第四層次目標--具體音樂教育目標

  (二)幼兒園音樂教育的基本原則

  1、"以美感人"--以"審美"為核心的幼兒音樂教育

  用美好的音樂感召幼兒,引導幼兒感受和體驗生活環境和音樂中蘊含的美,熏陶自己心靈世界的美,插上想象的翅膀,進入音樂美妙的境界。

  2、"以樂施教"--以游戲為手段的"愉悅性"的幼兒音樂教育

  讓幼兒與音樂一起玩,在快樂的游戲中自主探索音樂的奧秘,學習并大膽嘗試用個人喜愛的方式來抒發和交流自己的思想和感情。

  3、"以情動人"--以幼兒作為"教育主體"的幼兒音樂教育

  在幼兒喜愛的音樂活動中激發幼兒智慧與靈感,滿足幼兒活動與交往的需要,健全幼兒的人格,提升幼兒的生活質量。

  二、幼兒園音樂教育活動的內容

  幼兒園音樂教育活動內容多樣,形式豐富,主要包含以下方面:

  1、歌唱活動

  2、韻律活動

  3、音樂欣賞活動

  4、打擊樂器演奏活動

  三、幼兒園音樂教育活動的組織結構

  1、"三段式"結構:即把音樂活動分為開始部分、基本部分和結束部分,這種組織結構在很長一段時間里被幼兒園音樂教育活動所普遍采納,是一種比較傳統的音樂活動組織結構。一般在開始和結束部分通常是安排復習性質的活動內容。開始部分最常見的程序是律動進教室-練聲-復習歌曲或韻律動作,結束部分最常見的程序是復習韻律活動、歌表演或音樂游戲。基本部分就是安排新授活動。

  2、"一桿子式"結構:既沒有明顯的三部分劃分界限,而是圍繞新內容來組織安排活動結構。突出主題,激發兒童興趣為導入目的,遞進式的進入到新作品的感受和學習活動。這種組織結構目前在幼兒園的音樂活動中運用得較多。

  四、幼兒園音樂教育活動設計及教學方法

  ※幼兒園歌唱活動教學

  (一)幼兒園歌唱活動的價值與目標

  幼兒園歌唱活動的主要目標是指導幼兒學習用自然、好聽的聲音正確演唱歌曲,嘗試用歌聲表達自己的思想、抒發情感體驗。歌唱活動中幼兒的自主表現、情感體驗的抒發與正確歌唱技能與方法的指導同樣是必不可少的。

  (二)有關歌唱的簡單知識和技能

  1、姿勢:正確的歌唱姿勢是指無論是站著還是坐著唱歌,都應保持身體和頭部的正直、放松;兩臂自然下垂或放在腿上;兩眼平視,兩肩放松;口型保持長圓形,嘴唇的動作要求自然,正確的歌唱姿勢,可以使幼兒在歌唱時保持最佳的.氣息通道狀態,有利于用美好自然的聲音唱歌。

  2、呼吸:呼吸是歌唱的動力。歌唱時有氣息的支持,才能保持或延長歌聲,歌唱中正確的呼吸方法應該是自然地吸氣,均勻的用氣。

  3、發聲:正確的發聲方法是使歌聲優美、動聽的最基本要求。要使兒童學會用"自然美好"的聲音來唱歌就必須用一定的發聲技巧。對于幼兒來說,首先要告訴幼兒的是用自然的聲音歌唱--下巴放松、嘴巴自然打開、不大聲喊叫,也不過分的克制音量。

  (三)新授歌曲活動的設計與組織

  模式一:示范--模仿--練習的模式

  1、引出主題。

  2、范唱新歌。

  3、幫助幼兒分析理解和記憶歌詞。

  4、用全曲帶唱的方式幫助幼兒初步掌握新歌。

  5、在必要時用教唱的方法幫助兒童掌握新歌中的難點。

  6、采用各種不同的演唱組織形式,不斷調動幼兒的積極性,幫助幼兒在反復練唱的過程中逐步掌握新歌。

幼兒音樂活動方案11

  [活動內容]小狗抬花轎

  設計意圖:

  《小狗抬花轎》的歌詞淺顯易懂,旋律歡快流暢,是一首生動活波,富有情趣,并深愛孩子們喜愛的歌曲,因此,我選擇了這道兒歌讓幼兒的表現力、肢體作表達對音樂的理解,同時使幼兒的表現力、相象力和創造力能得到充分發展,使幼兒想說、敢說、積極說。

  [活動目標]

  1、在理解和感知歌曲內容的基礎上,初步學習歌曲。

  2、嘗試用肢體動作和語言表現對音樂的理解。

  3、樂于與同伴合作表現,體驗參與音樂活動樂趣。

  [活動重難點]

  重點:3難點:2

  [活動準備]

  圖片、頭飾、課件

  [活動過程]

  一、出示花轎圖片,引起課題。

  師:看,這是什么?在哪見過?

  二、欣賞圖片,熟悉理解歌詞

  師:老師今天帶來一個很有趣的.故事,要講給小朋友

  們聽,小朋友們要豎起小耳朵仔細聽,待會兒老師要問小朋友問題噢!教師邊放圖片,邊講故事。

  師:有幾只小動物抬呢?(八只小狗抬花轎)

  師:花轎里坐著誰?心情怎樣?從哪里看出來呢?(老虎坐

  轎把扇搖)

  師:“哎呦”?咦,好像是小狗的聲音,怎么了呀?我們現在去看看?

  觀察圖片,請幼兒說說小狗怎么了?(一只小狗跌一跤,老虎狠狠踢一腳)

  原來,小狗不小心跌了一跤,差點弄翻了轎子,老虎很生氣,踢了小狗一腳,小狗生傷心。

  三、請幼兒幫小狗想一個方法戰勝老虎。

  四、在傾聽、理解的基本上學唱歌曲。

  1、教師清唱,幼兒欣賞。

  2、隨音樂師生同唱。

  3、邊看圖片邊唱,幫助幼兒記憶歌詞。

  4、幼兒隨音樂唱,并跟隨老師做動作。

  五、活動結束

  今天我們學了一首兒歌,小朋友們都特別棒,并且還幫小狗想了好多辦法戰勝老虎,小狗特別高興,讓老師帶小朋友們到樓下做游戲。幼兒們邊唱兒歌邊“開小火車”走出活動室。

  附:小狗抬花轎

  八只小狗抬花轎,老虎坐轎把扇搖。

  一只小狗跌一跤,老虎對它踢一腳。

  小狗氣的汪汪叫,老虎卻在睡大覺。

  小狗抬轎到山腰,想個辦法真正好。

  一二三,往上拋。

  老虎摔了一大跤。

幼兒音樂活動方案12

  活動目標

  1、體驗歌曲中一條魚的孤單和三條小魚的快樂,引導幼兒知道和好朋友在一起玩是快樂的。

  2、初步感受三段歌曲的不同速度。

  活動準備

  1、《魚兒好朋友》的歌曲磁帶。

  2、小魚的頭飾若干。

  3、盛水的魚缸,實物金魚三條。

  活動流程

  1、教師出示盛有一條魚的魚缸:你們看,魚缸里有什么?小魚長的什么樣子?他是怎樣游泳的?請小朋友學一學小魚游泳的樣子。

  教師與幼兒一邊做魚游泳的動作一邊提問:你覺得一條小魚在魚缸里快樂嗎?(不快樂)那小魚會怎樣呢?引導幼兒理解第一段歌詞。

  教師用孤獨、苦惱的表情演唱“一條魚,水里游,東游西游找朋友”。

  2、小魚怎么了?我們應該怎么做?引導幼兒說出應該給他找個朋友,并請幼兒幫忙在魚缸里再投放一條小魚,讓孩子們觀察兩條魚在魚缸里魚兒的動作會有什么變化,并啟發幼兒大膽想象并用簡單的動作和表情表現出來。

  3、引導幼兒說出第二段歌詞內容并理解:兩條魚,水里游,搖搖尾巴點點頭。教師在教幼兒演唱時要表現出高興地表情。

  4、現在魚缸里有兩條小魚了,如果我再放上一條會怎樣呢?教師要表現出比較神秘的樣子,引起幼兒的興趣。

  請幼兒投放第三條魚,讓幼兒觀察并鼓勵他們用合適的動作和表情來表現。教師引導幼兒用歡快的語調演唱第三段歌詞:三條魚,水里游,快快樂樂做朋友。

  5、播放音樂磁帶,教師帶領幼兒用不同的速度和表情表演唱歌曲。

  為三名幼兒戴上頭飾,按照三段歌曲的內容幼兒依次出場,表演小小音樂劇“魚兒好朋友”,提醒幼兒注意表情和動作,以此鞏固幼兒對歌曲的熟悉和理解。

  6、教育幼兒在生活中多和好朋友一起玩,知道好朋友之間互相團結,互相幫助,這樣才會生活得很快樂。

  活動反思

  本節活動課所達到的效果不但讓孩子們學會了演唱歌曲,而且讓他們知道了好朋友之間要互相團結,互相幫助的道理。在活動的.過程中,孩子們對老師出具的小金魚非常感興趣,極力的模仿小金魚游泳的樣子,提高了他們的模仿力和觀察力。但是在幼兒與老師一起演唱歌曲時,少數孩子對音樂的情緒和速度不能很好的把握,致使整個歌曲平淡無奇,這需要在以后的教學中慢慢的滲透,是整個作品變得豐滿起來。

幼兒音樂活動方案13

  活動內容:音樂

  欣賞:瑤族舞曲(大班)

  活動目標:

  1.能通過欣賞音樂,感受樂曲的意境。

  2.聽辯樂曲的ABA結構,并能根據結構的不同用相應協調的動作表現出來。

  3.嘗試進行樂器演奏,感受合作表演的快樂。

  活動準備:

  1.經驗準備:幼兒有相關舞蹈動作的經驗學習。有樂器演奏的經驗。

  2.物質準備:音樂、自制PPT、葫蘆絲、音符圖譜、三角鐵、雙響筒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引起幼兒興趣。

  國慶節好多小朋友都去外地玩了。有去浙江龍游石窟的,有去江蘇南通的,還有去湖南長沙的。我們的中國真大呀!有那么多好玩的地方。

  今天老師要帶你去一個感受一個美麗的.地方,是哪里呢?一起來看一看哦!

  二、觀察PPT、欣賞音樂,感知音樂。

  1.完整欣賞音樂一遍,教師根據音樂的樂段進行相應的語言描述,幫助幼兒欣賞感知音樂。

  2.出示葫蘆絲,教師吹奏一段《瑤族舞曲》的旋律,感知葫蘆絲的音色美。知道這是中國特有的民族樂器。

  3.欣賞A段音樂,感受音樂的柔和美。

  4.欣賞B段音樂,感受音樂的歡快美。

  5.欣賞第三段音樂,聽辨第三段和第二段的區別。感知音樂ABA的結構形式。

  三、聽音樂看圖譜,嘗試用動作表現音樂。

  1.聽A段音樂,根據音樂節奏創編相應的動作。

  2.聽B段音樂,根據音樂節奏創編相應的動作。

  3.聽第三段音樂,根據音樂節奏創編相應的動作。

  4.完整跟音樂進行動作的表演。

  四、選擇合適的樂器,嘗試進行配器演奏。

  1.選擇適合A段音樂的樂器,并根據圖譜進行演奏。

  2.選擇適合B段音樂的樂器,并根據圖譜進行演奏。

  3.嘗試進行跟音樂合奏。

  五、集體合作表演,結束活動。

  幼兒集體進行合作表演,結束活動。今天我們一起欣賞了這么美的《瑤族舞曲》,以后有機會大家一定要去瑤族做客呀!

  活動延伸:

  1、引導幼兒在表演區跟著《瑤族舞曲》的音樂表演舞蹈和樂器演奏。

  2、請家長和幼兒一起收集少數民族的相關資料,供大家分享學習。

幼兒音樂活動方案14

  中班音樂活動:有趣的音符

  活動目標

  1認識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和休止符。知道它們的名稱,符號和特點。

  2能根據音符的符號拍出節奏,并創作節奏。

  3復習高音譜號和低音譜號。

  活動準備

  教學卡片(高音譜號,低音譜號,二分音符,四分音符,休止符)

  小狗卡片若干個,小音符每人一份,紙,膠水,小星星若干個,音樂磁帶,錄音機一臺。

  活動過程

  1律動:如果感到幸福你就拍拍手

  “小朋友,你們想聽著音樂跟老師做游戲嗎?那請小朋友輕輕地站起來,小嘴巴不說話。”(邊聽音樂,邊跳邊拍手)

  2認識全音符,二分音符和四分音符。根據音符拍出節奏。

  (出示高音符號和低音符號)“小朋友你們認識它們是誰嗎?對了它們是高音媽媽和低音爸爸。它們帶來了一些好朋友,我們看看帶來了誰?(出示小狗)這只黃色的小狗它喜歡叫一聲,看看還有誰?這只紅色的小狗喜歡叫兩聲。還有一個小狗來了,這只藍色的小狗不喜歡叫的,所以它不出聲。好。我們拍著手一起來學一下小狗叫。先在小朋友來看一下老師把小狗換一下位置,先在多了什么呀?好,我們來拍一下。黃色的小狗帶來了它的好朋友音符寶寶(出示四分音符)這個黃色的音符寶寶和黃色的小狗一樣,喜歡出一聲(師拍一下手)它的名字叫做四分音符;紅色的小狗也帶來了它的好朋友,紅色的音符寶寶,它和紅色小狗一樣喜歡出兩聲,它的名字叫二分音符;藍色的小狗也一樣帶來了好朋友藍色的音符寶寶,這個藍色的音符寶寶也和藍色小狗一樣不喜歡出聲,它的名字叫休止符;這些音符寶寶都能拍出好聽的.節奏,現在請小朋友伸出小手跟老師拍一拍。

  節奏

  我看看哪個小朋友拍得好,愿意出來表演一下(請若干幼兒出來拍節奏,給于表揚)

  (出示所有符號)高音媽媽和低音爸爸要帶著音符寶寶回家了,我們來跟它們說再見(高音媽媽再見,低音爸爸再見,二分音符寶寶再見,四分音符寶寶再見,休止符寶寶再見。

  3游戲:摘星星

  小朋友想不想和老師一起玩游戲?那老師要請坐得好不說話的小朋友來玩摘星星的游戲,看看小星星背后藏了些什么?

  (師先示范游戲玩法,再請幼兒進行游戲)游戲玩法:聽音樂《閃爍的小星星》做動作,到音樂結束時,伸手摘星星,讀出星星背后音符的名字和知道它的節奏。

  4操作:好聽的節奏

  請幼兒把自己桌面上的小音符粘在白紙上組成一個節奏,然后拍出自己所創作的節奏

  5小結,結束活動。

幼兒音樂活動方案15

  活動目標:

  1、學唱歌曲,感受樂曲歡快的氣氛。

  2、體驗節日的快樂。

  活動準備:

  1、小鑼、小鼓若干;音樂;

  2、有玩小鑼、小鼓的經驗。

  活動要點:

  一、引出主題:

  說說我們怎樣慶祝新年?在新年里小朋友們會干什么?

  二、玩鑼鼓:

  出示鑼鼓,提問:這是什么?怎么玩?

  以“咚咚鏘”的旋律為背景音樂。

  1、請幼兒個別幼兒上來敲敲小鼓。

  2、兩人自由結對地進行敲打。

  3、幼兒邊玩邊念兒歌。

  三、學唱歌曲:

  1、跟著老師敲出的節奏進行念兒歌

  2、幼兒拍出節奏

  3、隨歌曲音樂,用拍腿和跺腳來表示鑼和鼓的節奏。

  4、學唱歌曲

  引導幼兒跟著老師歡快的演唱。

  還可以分成小鼓、小鑼兩組進行演唱。

  5、表現歌曲,體驗過節的`快樂。

  (鼓勵幼兒邊唱邊模仿敲鑼打鼓的動作)

  活動提示:

  1、活動之前有玩鑼鼓的經驗,會正確的敲打方法。

  2、在會唱歌曲后,隨歌曲按節拍分別敲打小鑼、小鼓或合奏。

  3、可以在活動區內創設,聽音樂,打出節奏。

  附歌曲:

  咚咚鏘

  (甲)我敲小鼓咚咚,(乙)我敲小鑼鏘鏘,(齊)咱們兩個

  312∣36∣36∣3633∣60|▏

  ˙˙˙˙

  一起敲,咚鏘咚鏘咚鏘咚咚鏘。

久久一级2021视频,久久人成免费视频,欧美国产亚洲卡通综合,久久综合亚洲一区二区三区色
又紧又爽又深精品视频一区二区 | 亚洲成a人v欧美综合在线 | 特级国产午夜理论不卡 | 亚洲日韩Av一区二区三区中文 | 天堂亚洲AⅤ在线观看 | 一级少妇女片试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