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為了保障事情或工作順利、圓滿進行,時常需要預先制定方案,方案屬于計劃類文書的一種。你知道什么樣的方案才能切實地幫助到我們嗎?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夏至節氣活動主題方案,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夏至節氣活動主題方案1
活動目標
1、了解夏天最突出的季節特征。
2、能夠與同伴一起暢享夏天里的快樂,對接下來的主題活動充滿期待。
活動準備
1、表現春夏秋冬四季的圖片各一張,《夏天真快樂》教學掛圖。
2、四季圖卡1套。
3、幼兒學習資源第4~5頁。
活動過程
1、互動討論——現在是什么季節。
(1)分別出示春夏秋冬四季的圖片,教師簡單介紹每個季節的基本特征。
(2)教師提問:你認為現在是什么季節?為什么?
(3)幼兒發表自己的意見并說明理由。教師小結。
2、找夏天。
(1)引導幼兒回顧生活經驗,說一說從哪里感受到了夏天。
(2)操作幼兒活動資源包中的材料:在特征比較明顯的卡片中,把屬于夏天的.圖片找出來。
3、夏天里的快樂。
(1)教師請幼兒欣賞幼兒學習資源⑥第4~5頁,并介紹在接下來的主題活動中會有哪些好玩的活動,激發幼兒對主題活動的興趣。
(2)請幼兒結合生活經驗說一說夏天里還有哪些好玩的事情,自己最喜歡夏天的什么,還希望和爸爸媽媽、老師一起做哪些有趣的事情。
夏至節氣活動主題方案2
活動目標
1、了解夏至節氣時影子是最短的這一特點。
2、了解影子長短、大小變化的規律。
3、進行手影表演,鍛煉手部肌肉。
活動準備
手電筒、手影表演視頻
活動過程
1、介紹夏至節氣知識
據說夏至是最早被確定的節氣,因為先人采用土圭測日影,發現在這一天同樣時間太陽照射下的影子長度最短。這是為什么呢?原來是因為地球是個球形,表面是由弧度的,太陽直射點的變化造成了太陽高度角的變化。夏至這一天,太陽直射點達到北回歸線,是最接近我們的時候,所以這一天太陽高度角最大,同樣時間太陽照射下的影子也就最短。
2、做實驗證明光照角度和影子長短、大小之間的'關系
——小朋友們觀察過我們的影子嗎?有什么發現?
——影子是我們的好伙伴,總是跟在我們身后,但它也很調皮,常常會變化自己的長短、大小,小朋友們知道它是怎么做到的嗎?
(1)將鉛筆豎在桌上,手電筒先從側面照射,請小朋友們觀察影子的長度,逐漸將手電筒太高,觀察影子長度的變化,讓小朋友們發現光照角度越小影子越長,光照角度越大影子越短。
(2)將手電筒固定在桌上,向墻面照射,手在墻面和手電筒之間來回移動,觀察影子的大小變化,讓小朋友們發現物體離光源越近影子越大,離光源越遠影子越接近物體實際大小。
3、觀看手影表演
(1)——影子真是太調皮了!不過他卻是我們的好伙伴,有這么一群人和影子的關系非常好,還能讓影子來表演節目呢!
(2)教師播放手影表演視頻
4、進行簡單的手影表演
(1)小朋友們,看了這些哥哥姐姐們影子的表演,你們想不想來試一試呀?只要好好了解影子,你們也能成為很好的朋友哦。
(2)展示幾個手影動作,請小朋友們練習
(1)教師請幾個小朋友上臺來用手影表演一個故事,要注意動物的大小
5、活動結束
夏至節氣活動主題方案3
設計思考
端午節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設計并組織有關端午節的主題教育活動,是為了讓幼兒更好地了解端午節,感受端午節豐富的文化內涵,激發初步的愛國主義情感,豐富以下主要經驗:
①農歷五月初五是端午節,端午節也是一家人團聚的日子。
②端午節有吃五黃、掛五端以驅毒避蟲的習俗。“五黃”指黃豆做的粽子、咸鴨蛋黃、雄黃酒、黃魚和黃瓜;“五端”指菖蒲、艾草、石榴花、蒜頭和龍船花。
③端午節有賽龍舟的習俗。
④端午節有特別的食品——粽子,它是多種形狀、多種口味的。
⑤端午節有許多傳說、故事、兒歌,如:有關屈原的傳說等。
活動目標
(1)知道農歷五月初五是端午節,進一步了解端午節的'來歷及風俗習慣,如:賽龍舟、掛五端、吃五黃、佩香包等。
(2)積極參與調查、交流、制作、討論等活動,用多種方式表達自己對節日的經驗與感受,不斷豐富主題教育環境。
(3)具有較強的集體意識,體驗與同伴及弟弟、妹妹們齊心協力迎接挑戰的快樂。
(4)通過參加節日環境創設,感受參與節日慶祝活動的樂趣。
(5)體驗節日的快樂氛圍。
主題活動實施概況
1、我知道的端午節
語言、社會集體
2、包粽子
藝術集體
3、自制香包
藝術分組
4、折紙粽
藝術分組區域
5、熱鬧的賽龍舟
語言、社會集體
6、龍舟競賽
健康、社會集體
7、一起過端午
綜合、大帶小活動
環境創設
(1)園內大廳布置“賽龍舟”的場景;
(2)班級中陳列幼兒收集的與端午節有關的物品,懸掛艾草、粽子、鴨蛋、香包等;
(3)各班以端午節為主題更換主題墻飾,展示幼兒參與端午節活動的全過程及在活動過程中的發現、收獲與體驗:
①中、大班可以以“我的調查”、“我的發現”等為標題展示幼兒端午節活動進展情況,如:有關端午的問題以及對端午的傳說與習俗方面的調查資料等;
②小班則可以以“我們在端午節里”為題展出幼兒的活動情況;
(4)區域中提供與主題相關的操作材料,如:
①圖書角:提供有關端午節的圖書、圖片,供幼兒欣賞、閱讀;
②體育角:提供“賽龍舟”游戲所需的竹竿、彩條、紙棍、小旗等,供幼兒游戲;
③動手區:中、大班提供紙、線等材料供幼兒嘗試包粽子、縫香包、編鴨蛋網,小班提供油泥讓幼兒嘗試自制綠豆糕、鴨蛋。
(5)家長園地:介紹主題活動中須請家長配合的內容、主題活動進展情況等資源利用。
夏至節氣活動主題方案4
活動目標
1、了解夏至吃面食的習俗
2、了解面食的制作過程
3、能自主完成用橡皮泥模仿面團做面食的活動,鍛煉手部肌肉和控制力
活動準備
和面、揉面視頻,簡單的面食制作方法視頻,橡皮泥
活動過程
1、介紹夏至新麥收獲,人們要在夏至這一天吃面食的傳統習俗。
2、談話引入
——小朋友們知道哪些食物是面食嗎?
——那你們喜歡吃面食嗎?喜歡吃哪一種面食呢?
——有的小朋友喜歡吃面條,有的喜歡吃面包,其實包子外層的皮、餃子皮它們都是面食呀,他們的形狀是不是都不太一樣啊?但其實它們都是面粉做成的,為什么面粉能有這么多形狀呀,我們看看一看在大哥哥手里面粉是怎么一步步變身的吧。
3、教師播放和面、揉面的視頻,并講解
——請一位小朋友要復述一下面粉變成面團需要那些步驟?(要加水然后朝一個方向攪拌,最后用手把它揉成團)
——真棒,現在我們已經有面團了,就是我們的`橡皮泥,現在請小朋友們動動小手,把面團捏成你喜歡的面食的形狀吧。
4、幼兒自主動手捏橡皮泥,教師對需要幫助的孩子進行指導,并鼓勵孩子做出如包子皮、餃子皮之類比較有難度的作品。
5、請幼兒展示自己的作品,教師對能做出優秀作品的幼兒獎勵。
6、活動結束
夏至節氣活動主題方案5
活動目標:
1、了解夏天的太陽曬在身上很熱,知道要在涼快的地方活動。
2、培養幼兒敏銳的觀察能力。
3、體驗明顯的季節特征。
4、初步培養幼兒用已有的生活經驗解決問題的能力。
5、探索、發現生活中的多樣性及特征。
活動準備:
此活動在有太陽的日子開展。
活動重點難點:
活動重點:知道躲避夏天太陽的方法。
活動難點:知道夏天的太陽曬在身上很熱。
活動過程:
1、感受夏天的太陽。
(1)幼兒在太陽下走走,提問:“在太陽下走走,你感覺怎樣?”(幼兒說說自己的感受)
(2)摸一摸,哪些地方是熱的?
“除了頭發是熱的外,還有哪些地方也是熱的.?”(引導幼兒再去摸摸)
“為什么這些地方是熱的?”(幼兒討論)
(3)教師小結:夏天,太陽曬得到的地方都會是熱的。
2、找找陰涼的地方:“找一找,什么地方很陰涼?”
3、想一想怎樣躲避太陽:“除了在樹蔭下、高樓下,我們在戶外走路時怎樣躲避太陽?”(撐傘、帶涼帽等)
夏至節氣活動主題方案6
活動目標:
端午節是中國的四大節日之一,同學們對端午節的印象只是吃粽子、掛香包、看劃龍船,從來沒有深入去認識端午節,本活動的設計主要是引導學生深入的去認識端午節。整個活動設計先從端午佳節的習俗切入,讓學生去尋找端午節的起源故事,動手做香包,以及認識端午節是詩人節,詩人寫了很多贊頌端午的詩歌;進而讓學生在吃粽子之余,關心一下自己,如何讓自己吃得更健康,在看劃龍船之余,也能體會一下團體同心的重要性。
活動準備:
賽龍舟錄像,各種香袋及做香袋的材料,有關端午節的詩歌
活動過程:
一、全體立正、各小隊整隊
二、各小隊長向中隊長報告人數,中隊長向中隊輔導員報告人數
三、出旗、奏樂、敬禮
四、唱隊歌
五、主題活動開始:
(一)端午奇緣話習俗。(可以通過上網、查閱書籍等方式了解。)
學生暢所欲言,只要跟端午有關的知識和風俗都可以說,以幸大轉盤的形式隨機上臺介紹,也可回答下面的問題。
1、五月初五是什么節日?(端午節)
2、那么,你們知道端午節的來歷嗎?
3、學生生動地講述端午節的起源故事。(各種起源故事附后)
(二)外來學生說說自己家鄉過端午的習俗。(班上7位外來學生)
(三)做香袋比賽。
(主持人):同學們,佩香袋是端午節的習俗之一,每到那一天,小朋友的`脖子上掛上了媽媽為自己做的各式的香袋,心里樂滋滋的。今天,我們就自己動手做香袋,看誰的手最巧,做的香袋最漂亮。將自己做好的香袋送給媽媽或長輩。
活動前準備:
1、材料:碎布、棉花、香料粉、絲線(或中國結細線)。
2、工具:剪刀、針、縫衣線。
3、將碎布畫上自己喜歡的形狀,如:圓形、三角形、桃形、動物形等。
4、剪下相對的兩片。
5、做法:
(1)用線將三邊從反面縫合,留下一邊。
(2)翻過來,塞入沾有中藥店買回來的香料粉的棉花。
(3)將最后一邊縫合,再加長繩裝飾即完成。
學生動手做香包,然后進行評比。
(四)與詩共舞
(主持人):同學們,你們有誰知道端午節也是什么節?不知道吧,告訴大家端午節也是詩人節,詩人寫了很多贊頌端午的詩歌,下面請各小隊表演詩朗誦。
(每一小隊自行準備,形式可以自主創設)
(五)觀看賽龍船慶端午的錄像。
(主持人):同學們,你看過"龍舟競賽"嗎﹖端午節龍舟競渡不單是傳統慶祝活動,也是一項體壇盛事!端午節起源于詩人屈原因不滿朝廷腐敗而投江自盡,敬重他的村民便以喧天的鑼鼓聲把江中魚蝦嚇走,而同時又把粽子拋進江中喂飼魚蝦,以免它們啄食屈原的軀體。
龍舟競渡可說是端午節的高潮。龍舟長10米多,以龍頭和龍尾作裝飾,船身還特意雕上麟狀花紋,唯妙唯肖;每只龍舟可容納20至22人,二人并肩而坐,在船首的鼓手和船尾的舵手引領下,以及圍觀人群的吶喊聲中劃向終點。現在,我讓我們一起加入這一行列。(播放賽龍船慶端午的錄像。)
(主持人):看了剛才的錄像,想談談自己的想法嗎?
隊員們踴躍發表自己的觀點。
六、輔導員講話:
同學們,今天的活動搞得非常成功,在此向你們表示祝賀。老師高興地看到同學們參與的熱情,強烈的表現欲望以及作為一名新時代的少年對信息、資料的搜集能力。通過本次活動,我們近距離接觸了端午節,對它有了更深的認識,老師相信今年的端午節大家一定會過得特別有意思。到時候我們再一起來包粽子,表達一份我們對屈原的懷念。
七、呼號。
八、退旗、奏樂、敬禮。
九、宣布活動結束。
夏至節氣活動主題方案7
活動時間:
20xx年6月3日第十四周星期一
活動地點:
xx班
活動對象:
xx全體學生
主持人:
xx
一、活動目標:
1、通過本次班會主題了解我國的傳統節日---端午節的相關歷史背景,傳承中華文化。
2、利用本次班團會讓學生在端午節到來之前做相關的準備工作,參加一些有正面影響力的傳統節日比賽和習俗,跟父母學習節日粽子、涼糕等的由來及做法。
3、通過一系列活動、小品等培養學生組織能力、上臺表演的能力以及語言情感表達的能力。
二、活動準備:
1、準備一些相關的端午節的歷史故事。
2、準備一些經典、有意義的描寫端午節經典詩詞。
3、制作活動的`PPT及互動環節的小游戲。
三、活動程序:
班會主題——主持人介紹——閱讀歷史故事——分析故事背景——朗讀詩詞——互動游戲——學生討論——總結歸納
四、具體活動過程:
見PPT資料
五、活動總結:
1、由班主任老師總結歸納這次我們的傳統節日——端午節主題班會。
通過本次班團會的開展,重在引導學生感受傳統文化魅力,讓學生在誦讀中了解傳統文化知識,認同端午、喜愛端午、過好端午,在感受傳統文化中培養愛國情懷,傳承千年文化代代相傳。
【夏至節氣活動主題方案】相關文章:
夏至節氣活動主題方案06-22
夏至節氣活動方案06-27
夏至活動的主題策劃方案04-12
夏至主題活動策劃05-01
夏至活動方案04-09
夏至節氣經典句子03-11
夏至節氣的句子10-25
夏至節氣文案03-21
夏至節氣說說0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