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為了確保事情或工作有序有力開展,常常需要預先準備方案,方案是有很強可操作性的書面計劃。那么優秀的方案是什么樣的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中班音樂活動方案雨聲,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活動內容及簡要分析: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中曾指出要“要引導幼兒接觸周圍環境和生活中美好的人、事、物,豐富他們的感性經驗和審美情趣,激發他們表現美和創造美的情趣。”本次活動正是來自于孩子們的日常生活,前段時間正值春雨季節,為幼兒提供了充分的觀察“雨"、了解“雨”這一自然現象的機會。幼兒是喜愛的,他們熱衷于觀察雨,更喜歡去感受雨,然而孩子們的這種喜愛是無意識的,如何將幼兒天生的好奇轉化為有目的的觀察?如何讓幼兒感受到自然現象的神奇與美麗?讓幼兒在認識“雨”這一自然現象的同時,激發出幼兒感受美與表現美的愿望和熱情,成為本次活動的看點。
參與活動的對象分析:
此次教學活動在中班進行,幼兒年齡為四歲左右。在以往的教學活動中,幼兒有過記錄天氣預報、記錄月相等相關的活動經驗,因而對于“雨”的觀察,幼兒的目的性更明確一些。另一方面,幼兒在記錄“雨況”上也有了一定的經驗,能較好地會繪圖的方式記錄下自己觀察到的現象。
對此班幼兒而言,本次活動的難點在于幼兒要用語言和動作來表現自己對雨的感受,要從藝術的角度去感受雨的美妙,而這種自然與藝術的結合對此班幼兒來說是缺少相關經驗的。可以預見的是,在具體活動中幼兒應該可以用傾聽的方式去感受和理解“雨”、理解音樂,但幼兒很可能因為沒有嘗試過而不知道如何用自己的語言和動作去表現,或者因為不自信而羞于表現。
設計指導思想:
此次活動的特點在于將自然現象與藝術相結合,引導幼兒去感受去表現。那么如何讓幼兒在感受到到真實“雨”的現象的同時,又真實地感受到音樂帶來的藝術享受呢?只有運用現代教育技術才能達到我們的目的。
現代教育技術的運用是為了提高學習效率。在此活動中教師自制課件,場景逼真,雨聲真實、樂曲生動,能夠直接作用于幼兒的多種感官,給幼兒一種耳目一新之感,使表現的內容更充實、更形象生動、更具吸引力,激發幼兒的學習和表現的興趣,也因此在活動中獲得愉快與滿足。
教學目的:
1、認識日常生活中不同的雨,嘗試從音樂的角度去感受雨聲。
2、能對雨聲進行聯想并嘗試用圖畫和動作去表現自己對雨聲的感受。
3、體驗音樂聯想和用身體動作表現自然現象的快樂。
教學準備:
知識經驗準備:
了解雨的自然現象,有意識地觀察人與物在雨中的表現。
物質材料準備:
自制課件(一、“風中的樂曲”音樂。二、雨聲、“雨中的樂曲”音樂、雨的動畫。)
三塊畫布(畫上簡單的自然景物)、幼兒人手一份油畫棒。
活動過程設計及分析:
一、音樂表演,引入活動。
伴隨“風中的樂曲”的音樂,教師帶領幼兒象風中的樹葉“飄進”活動室里,輕輕地落坐在地板上。
二、感受雨聲。(難點)
1、傾聽雨聲
老師:樹葉寶寶們,剛才風姑娘告訴我們:要下雨了!讓我們來聽一聽下雨時的聲音吧。
提問:聽到的雨聲一樣嗎?分別是什么雨?聽到不同的雨聲有什么不同的感受?(引導幼兒用語言表達自己聽到的小雨、大雨和雷雨,及聽到雨聲的感受。)
2、傾聽雨聲的音樂。
以“小雨點唱歌”的故事引導幼兒傾聽雨聲的音樂,說說“是什么雨在唱歌?”聽到小雨點的歌聲有什么感受?(引導幼兒從音樂的感覺去傾聽雨聲,學習用溫柔、抒情、活潑、歡快、有力等詞語來表達。)
三、舞蹈表現雨聲(重點)
1、傾聽音樂“雨中的樂曲”,用動作去表現雨聲。
老師:小雨點又要唱歌了,我們是雨中的小精靈,是小朋友、小樹葉、花、草、鳥、魚,讓我們隨著小雨點的歌聲一起來舞蹈吧!(集體表演,鼓勵幼兒自由想象,大膽表現)
2、引導幼兒相互觀看同伴的表演。(分組表演,教師參與,模仿幼兒有創造性表現的動作)
【中班音樂活動方案雨聲】相關文章:
中班音樂活動方案04-24
中班音樂活動方案(15篇)04-24
中班音樂活動方案15篇04-24
中班音樂活動方案吹泡泡01-18
中班音樂活動方案美麗的蝴蝶03-06
中班音樂活動方案熊跳舞03-06
中班音樂活動方案(匯編15篇)06-02
中班音樂活動方案集合15篇05-25
中班音樂活動方案集錦15篇05-09
幼兒園中班音樂活動方案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