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為了確保我們的努力取得實效,常常需要預先制定方案,方案一般包括指導思想、主要目標、工作重點、實施步驟、政策措施、具體要求等項目。那么制定方案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保護母親河活動方案,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保護母親河活動方案1
活動目標:
1、讓幼兒了解黃河現狀,引導幼兒珍愛每一顆樹木。
2、讓幼兒了解砍伐樹木對生態的影響。
活動準備:
1、準備教具:錄像帶《黃河的現狀》;大型沙盤。
2、學具:枯樹葉、樹枝若干;彩色圖紙等。
活動過程:
1、幼兒觀看錄像:《黃河的現狀》
老師:現在生活在黃河岸邊的人越來越少了,這是因為我們的母親河了,它為什么會變呢?
幼兒看錄像:人們任意砍伐樹木,泥土流入黃河,最后發洪水,造成水災。引導幼兒說出造成水災的原因-----砍樹,使幼兒了解到砍樹對生態的惡劣影響,明白人與自然密不可分,人類首先要熱愛大自然、保護大自然,大自然才會愛我們。
2、通過實物和投影,幫助幼兒理解樹木與水土流失的關系。
(1)利用大型沙盤制作的黃河模型,演示水與泥土的關系。
(2)請幼兒動手操作,往光禿禿的“黃河”岸邊倒入水,觀察泥土隨著水慢慢地流失,感受水與泥土的'關系。
老師與幼兒歸納小結:水倒的越快越猛,泥土流走得越快越多。
(3)利用投影教學片《樹根、泥土與河流的關系》幫助幼兒理解水土流失現象。
幼兒觀看投影教學片。教師和幼兒邊觀看投影邊總結樹根與泥土、泥土與河流之間的關系:砍了樹,泥土就會被沖掉,我們把這種現象叫“水土流失”。
請幼兒說說“為什么沒有了樹,容易發生水災”,進一步鞏固、強化幼兒關于水土流失的經驗。
(4)為黃河“種樹”。
老師:為了減少水土流失,避免水災,我們應該在黃河邊干什么?(種樹)
利用活動區中的六個沙盤進行分組教學:能力強的幼兒,用彩色紙做立體小樹,并在沙盤上種植;能力中等的幼兒,利用枯樹枝和樹葉做小樹,并在沙盤上種植;能力差的幼兒,用做好了的小樹直接種植。
鼓勵幼兒,種好“樹”后,教師和幼兒一起在“黃河”邊合影留念。
活動延伸:
在區角活動中,引導幼兒在中國地圖上找到黃河方位(從青藏高原流出,注入渤海),請幼兒在小地圖中畫黃河。
保護母親河活動方案2
一、主題來源
人與自然是人類永恒的主題,環保意識必須從娃娃抓起根據意大利瑞吉歐的經驗,教育應重視兒童自身的探索和研究活動確立了《母親河的故事》的教育主題,《保護母親河奉獻一份愛》是其中的分支教學活動。在孩子們懵懵懂懂的眼神中,我敏銳地抓住這一富有時代感和挑戰性的題材,始終圍繞著體現幼兒的“六性”,即生活性、挑戰性、共生意識性、主動性、互動性、整合性,重注幼兒自身的探索與研究,使孩子們學習的'動力源源不斷。
二、主題目標
1、激發幼兒熱愛大自然、保護環境的意識。
2、了解黃河的現狀及產生的原因,理解樹木與水土流失之間的關系。
三、主題結構網絡圖
四、主題活動設計
活動設計(一)偉大的黃河
活動目標:
1、通過一些課件和圖片了解黃河的知識
2、讓幼兒知道要學會保護環境
活動準備:
1、讓幼兒了解有關黃河的知識:黃河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是我國的第二大河黃河的含沙量居世界之最等。
2、帶領幼兒積攢一些廢品,如報紙、飲料罐等。
3、準備教具:錄像帶《偉大的黃河》
活動過程:
1、觀看錄像,激發幼兒熱愛黃河的情感和保護黃河的決心。
(1)錄像《偉大的黃河》
引導幼兒回憶已學過的有關黃河的知識,感受到母親河的雄壯美;通過欣賞祖先時代黃河的地肥水美、綠樹成蔭、人們在船上悠閑地捕魚等畫面,激發幼兒體驗我們祖先生活在黃河流域的幸福快樂。
2、捐種樹木,為黃河獻出一份愛。
老師:我們的母親河正在受難,很多大哥哥、大姐姐都行動起來了,我們小朋友應該怎么做呢?
(1)“愛心箱”活動。
老師主動奉獻愛心:五元錢一顆樹,二百元錢一畝林,老師捐種十棵樹,希望我們的母親河不再難受。鼓勵幼兒回家與父母商量。
(2)“省錢”活動。
引導幼兒說出少吃一次肯德基,少買一個玩具,少穿一件新衣,少作一次的士等。
(3)“廢品收集箱”活動。
出示“廢品收集箱”。引導幼兒收集廢報紙、飲料罐等賣錢,捐錢種樹。
活動延伸:
老師要教育幼兒愛護大自然,要從保護環境做起,請幼兒把這段時間積攢的廢品丟入收集箱。
保護母親河活動方案3
一、活動目標
1、通過活動了解無錫水資源的狀況,學習用辨證的方法看待水資源的豐富與有限。
2、培養學生正確的資源觀。
3、初步懂得合理利用和保護水資源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從而形成節約用水習慣。
4、培養學生的調查、分析、研究的能力。
二、活動方式
基本活動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延伸活動以集體探討和小組探究相結的方式進行舉一反三采取學生做一做,查一查,說一說的方式進行。在整個過程中,教師始終處于“導”的地位,把活動主陣地還給學生,讓學生在活動中體會、感受,逐步內化,從而由外到內,由淺入深的教育。
三、活動準備
1、到無錫的母親河走一走,看一看,初步感知太湖的現狀。
2、查找有關文字資料。
四、活動過程
(一)、導入
煙波浩淼的太湖和盛產魚蝦的清澈太湖水,是我們無錫人的驕傲,也是優美動聽民歌的吟唱主題。"太湖美,美就美在太湖水,……水是豐收酒,湖是碧玉杯"從前到過太湖的人們,特別是北方人,無不被這里的江南湖光山色所征服所陶醉,留下深刻的印象。感嘆"上有天堂,下游蘇杭"的不虛,羨慕當地人民生活的美好和安逸。但是曾幾何時,太湖及其周圍的某些地區卻來了個大變樣。近十年來,太湖地區是我國經濟發展速度最快的地區之一,隨著沿湖地區工、農業的蓬勃發展,無錫的母親河——太湖,起了哪些變化呢?
(二)交流匯報基本活動“留心觀察”的結果。
(學生暢所欲言,教師利用多媒體展示一組太湖水被污染的圖片)
活動A組:我們組的同學在剛放假的時候到太湖邊走了走,看了看,發現有些地方出現了藍藻,吹來的湖風夾雜著一些難聞的腥味。
活動B組:現在有些工廠對無錫的水資源狀況還沒有引起重視,廠里的污水隨便排放在小河里,而這些河流與太湖是相通的,不就直接污染了太湖嗎?(學生出示太湖污染的照片)。
活動C組:上次我跟爸爸到單位去,聽他們單位里的人說,太湖流域水資源不足,今后無錫人吃水都要成問題了。
活動D組:我們小組沿太湖的農村走了一趟,和村上幾位八十幾歲高齡的老爺爺、老奶奶聊天,聽他們講,以前太湖的水可清澈了。他們淘米、洗菜都在湖中,口渴了,舀了一勺水直接飲用。看著現在的湖水,我們真懷疑老人們說的是不是真的,可見太湖水近幾年來的污染是相當嚴重的。
1、教師利用多媒體,幫助學生展示調查的結果?
①文字資料:太湖水質污染嚴重,1995年全年平均已無Ⅱ類水,Ⅳ類水以上面積占總面積36%,東太湖與湖心區最好,藻類生物量為3.5~4.5mg/l,而五里湖、梅梁湖最差,全年超Ⅴ類水,藻類生物量為3.5~4.5mg/l。
②目前從太湖的水質環境狀況來看,有機污染的主要來源是工業排放。從富營養化狀態來看,氮過剩,磷為控制條件。而磷的來源,工業污水占一半以上,而生活污水占近四分之一。
③太湖流域本地水資源量不足,多年平均降水1140mm,河川年徑流141億m3,人均僅456m3(全國為2300m3,全世界為7600m3),畝均632m3(按聯合國的劃分,人均少于1000m3為缺水區,人均小于500m3為水危機地區).太湖流域北靠長江,平水年過境水量占流域水資源總量的70%.在現狀水平情況下,考慮引用過境水,全流域中等干旱年仍缺水8.65億m3,特別干旱年缺水22.21億m3.
④太湖及其兩岸是中國著名的魚米之鄉。這里的水原來可以直接飲用。近20年間,由于發展經濟沒能很好地兼顧環境保護,80%以上水域水質惡化,整體水質下降了一個半等級,水污染從原來的中心城鎮及其周邊擴散到幾乎整個流域,污染情況非常嚴重。
師導:太湖美,美就美在太湖水,太湖曾多么令無錫人驕傲和自豪。
2、教師播放多媒體教學課件(內容太湖美,魚蝦肥的場景)。
3、學生談看后的感想、體會。
(意圖:讓學生在活動中充分感受和認識到環境污染的嚴重性和危害性,以及保護環境的必要性和緊迫性。)
學生甲:太湖的'魚蝦可真肥,可是現在我都不敢吃里面的鯉魚了,媽媽上菜場買魚,總要問魚販子,魚是不是在魚塘養殖的,若是在太湖里捕撈的,媽媽準不買了,因為太湖里的魚有一股子柴油味。
學生已:記得我在一年級的時候,爸爸還經常帶我去太湖里游泳,可現在已幾年沒去了,太湖里的水太臟了。
師導:我們都是無錫的小公民,通過同學們的走訪活動,深切感受到我們人類賴以生存的水在逐漸的減少,漸漸地遠離我們。我們的母親河——太湖,也不例外下面我們活動小組分頭活動討論關于“水”的問題。
(三)延伸活動
1、多媒體出示議題:
①地球上的水,絕大部分分布在哪里?如果船舶在海洋世上遇難,漂流到荒島上的人,首先要尋找什么,為什么?人們日常生活和生產用水,主要來自哪里?
②無錫的旅游口號是“無錫充滿溫情和水”無錫不缺水嗎?
③你能為太湖做些什么呢?
④對于治理太湖你有什么好建議?
2、學生分小組想一想、議一議
3、知識的延伸
(我們無錫對于治理太湖有什么新舉措,作為一個無錫人,你對太湖都了解哪些呢?)
4、帶領學生上網查找有關資料,對母親河有深入的認識。
①太湖流域總面積36900平方公里,深受太湖污染之苦的包括中國最大的城市上海和經濟發達的江蘇、浙江兩省部份地區。這里人口僅占中國的8.3%,但國內生產總值卻占全國的五分之一。
②太湖的綜合治理措施應包括三方面的內容:
(一)污染源控制措施
點源控制措施包括:①工、礦企業及大型旅游設施的污水達標控制;②城鎮
生活污水處理廠;③河道污染物沉淀設施;④地下卵石槽凈化設施;⑤前置庫;⑥農村人、畜糞尿沼氣化設施。
面源控制措施包括:①土壤凈化資源的開發利用;②陸域低洼地區的生物處理措施。國內外研究表明,受到污染的自然水體,在蘆葦地區或水草區域滯留時間超過70小時,其脫磷和脫氮率都可達到70%以上;③水土保持措施。坡耕地流失的水土中含有多樣營養鹽類,應避免其直接入湖。
(二)湖泊生態修復措施;
1.在湖濱建設水生帶。
2.對湖內生態進行規劃和管理。目前東太湖水草旺盛,形成了較獨特的生
態系統。
(三)流域人類活動管理措施。
1水源涵養林的管理。對于太湖西、南部入湖河流的水源地要保護原有林地,并根據規劃逐步恢復涵養林,以保持水源清潔,減少洪水形成的水土流失。
2對于水土流失的控制管理。除對水土流失嚴重的溝谷進行整治,控制水土流失外,要對25度以上坡地嚴格執行退耕還林。
3土地開發利用的管理。太湖流域是雨量較充沛的區域,土地內的各種污染物容易被沖淋入湖。因此,應當盡可能增加雨水在流域內的滯留時間。在有條件的地方多修建水塘、水田,保留一定的洼淀用于培植蘆葦和滯留雨水。對土地利用方式進行合理規劃。
4對家庭有機垃圾進行管理。提倡使用農家肥,對家庭食物殘渣、糞尿等漚制農家肥,減少化肥用量。
5對合理使用化肥進行指導。由于化肥施肥方法不當,約有50%肥料流入湖中。因此需要加強研究與指導,減少化肥的流失量。
6禁止在流域內使用含磷洗衣粉。太湖流域已明令禁止使用含磷洗衣粉,但應加強對生產、銷售環節的管理,加強對居民宣傳、教育、監督是十分重要的。
7.加強對湖內漁業生產的管理。湖泊內魚類種群與數量對湖泊內生態系統
影響較大,因此要對漁業捕撈量、禁捕魚種,捕撈方式進行管理。同時要嚴格控制引入外來魚種,以免引起生態失衡。控制或禁止網箱養魚,大量投放餌種成為湖內污染源。
B、無錫對于“生活污水”、“工業廢水”的污染將有新舉措,7月28日的無《無錫日報》消息:今年將建三大污水處理項目,今年投資1.7億元,建設蘆村污水廠三期10萬噸,城北污水廠管網續建9公里,新開濱湖新城污水廠一期5萬噸.
四)舉一反三;行動起來,為保護環境做貢獻
1、回憶你所見過的環保宣傳的宣傳卡、廣告等、說說你認為較好的宣傳卡或廣告好在哪里?
2、請同學們自己動手制作環保宣傳卡。
3、寫環保征文。(好的環保征文片段)
(意圖:啟發、鼓勵學生展開充分的想象,讓學生在想象的空間里自由馳騁,最大程度地發展其創造力、想象力,在想象中升華環保意識,樹立環保責任感。)]
(五)活動結果
1、展示好的宣傳卡。
2、播放vcd(內容為無錫太湖及周邊地區的美景),全班齊唱《太湖美》。
【保護母親河活動方案】相關文章:
保護母親河活動策劃12-19
保護母親河02-18
保護母親河口號12-04
保護母親河作文04-05
保護母親河作文06-07
保護母親河作文[優秀]02-20
保護牙齒活動方案04-25
(推薦)保護母親河作文39篇09-05
保護地球活動方案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