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為了確保事情或工作能無誤進行,通常會被要求事先制定方案,一份好的方案一定會注重受眾的參與性及互動性。那么應當如何制定方案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小學綜合實踐活動方案,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非物質文化遺產小學綜合實踐活動方案 1
一、活動主題:
非物質文化遺產
二、活動背景:
目前,洋節日在中國倍受青睞和熱捧,而民族傳統節日因缺乏必要的認知和深入的了解,造成了不少人對中華悠久的傳統節日逐步淡漠,或是把節日簡單的與食品畫上等號。端午節就是吃粽子,中秋節就是吃月餅此次活動從挖掘中華傳統節日深刻的內涵入手,進一步引導師生、家長了解和感受中華傳統節日文化,更好地繼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美德,提高全體師生的愛國意識,增強民族自豪感。
三、活動目的:
1、通過本次活動,讓學生在多種活動形式中多角度多側面地了解端午節的由來、習俗和相關的故事傳說,加強對民族文化的認同與喜愛,激發學生的愛國熱情與民族感情。
2、指導學生圍繞端午節開展實踐性活動,學習運用各種手段去收集、選擇、組合信息。培養學生有計劃地做事,能與他人互相協調合作的能力。
3、在親自參與端午民俗活動中學會包粽子、做香囊等方面的技巧,學會生活生存的本領,體驗勞動的樂趣。
四、活動時間:
20xx年xx月xx日x月x日。
五、活動內容:
1、節日環境的創設:各班級以端午情懷為主題出好一期黑板報,x月x日前完成。大隊部利用周一升國旗時間開展以端午節為主題的國旗下講話。
2、端午知識大搜集:農歷五月初五,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端午節,它是中華民族古老的傳統節日之一,不同民族、不同地區有不同的風俗習慣,也產生了許多有關端午節的民謠、詩詞。端午假期時間,3年級學生回家搜集有關端午的童謠、詩詞。45年級同學做好社會調查活動,調查了解端午這一節氣的相關知識、端午節的由來、屈原的故事、屈原的詩詞、端午節的習俗等,并制作一份以端午節為主題的`手抄報,x月x號前每班擇優上交x份于政教處。
3、端午民俗體驗活動:
(1)全體同學以我向奶奶學一技為主題,學習包粽子的方法,在學習的過程中,嘗試用各種豆物作為佐料包粽子,并品償不同地方、不同的風格、不同特色的粽子。開學后利用班會時間組織同學交流了解的有關粽子的知識,談談包粽子的感受。
(2)全體同學參與掛艾蒿活動。我們當地有端午節掛艾蒿的習俗,全體同學在端午節早晨與家長一起采集艾蒿,并了解掛艾蒿傳說的由來。35年級同學將艾葉曬干后親手縫制一串香囊。
四、活動要求:
端午節主題活動是我校引導學生做一個有道德的人的又一次實踐體驗。各班級根據實際情況,做出班級端午節活動方案,將方案上傳到班級博客中。同時各班及要積極落實活動方案,組織學生做好各項活動。活動結束后按時上交各種活動資料。
非物質文化遺產小學綜合實踐活動方案 2
一、指導思想
非物質文化遺產是我國寶貴的財富,它與我們生活密切相關,又是世代相傳的優秀傳統文化,強調的是以人為核心的技藝、經驗及精神。其形式多樣,在美術、書法、音樂、舞蹈、戲曲、技藝、醫藥、禮儀、民俗等各個文化領域,處處表現出悠久的歷史淵源和鮮明的個性,給人以多層次、立體的和豐富的感受。通過本次活動,以豐富多彩、積極向上的校園文化藝術活動為載體,讓學生們在感知、體驗中了解當地的歷史文化,激發愛國愛家鄉的熱情。在傳統民間文化的滋養中,培養對傳統民間文化的興趣,提升文化自豪感和自信心。
二、活動時間
周末 9:00——16:30(活動時間待議)
三、活動地點
校內操場、運動場
四、活動內容
活動分為兩個階段進行:
(一)宣傳學習階段
結合校園文化建設工作,更進一步加強非物質文化遺產進校園活動的宣傳力度,在活動開始前形成人人知、人人愛、人人學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良好氛圍。
1.認真學習非物質文化遺產知識讀物、校內宣傳專題專欄,提高師生對文化知識和“非物質文化遺產進校園活動”的了解和認識。在活動前激發學生們學習優秀文化的熱情,形成良好的學習條件。
2.做好校內宣傳活動,營造學習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氛圍。充分利用校園廣播站、黑板報、宣傳欄、宣傳橫幅、國旗下演講等形式,介紹與本次校園活動內容相應的非遺基本知識,為活動的正式開啟做好充分的.宣傳準備。
(二)活動展示階段
學生們在家長的帶領下以“課外活動”的形式參與活動,具體安排如下:
1.感受非遺
(1)活動地點:校內操場
(2)活動形式:非遺展示活動
(3)具體內容:
圖片.png
2.體驗非遺
(1)活動地點:校內操場
(2)活動形式:非遺體驗活動
(3)具體內容:
圖片.png
3.非遺創作
(1)活動地點:校內操場
(2)活動形式:非遺創作活動
(3)具體內容:
圖片.png
五、活動人員的安排
家長可以根據自身時間安排攜帶孩子選擇上午或下午參加活動,并提前告知學校參與活動的時段,教師及工作人員按照工作表按時出勤。
六、活動工作安排
(一)活動計劃制定
與學校共同制定活動計劃,安排活動場地、時間;負責選定非遺進校園項目,組織非遺對外交流小組,負責與校外傳承人溝通交流工作;負責落實校內活動進程把控;與校外媒體單位做好對外宣傳、推廣工作。
(二)校內宣傳推廣
負責編印設計非物質文化遺產校園宣傳冊、宣傳畫以及相關非遺材料;負責宣傳欄非遺主題活動的策劃;負責非遺活動動員講話的安排;負責校內宣傳物品的制作。
(三)傳承人
負責從事非遺項目的生產、創作,提供高質量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作品及成果;負責制定非遺進校園主題活動計劃,制定活動開展內容;配合做好宣傳推廣活動,積極參與展覽、演示、教育、交流等活動。
非物質文化遺產小學綜合實踐活動方案 3
一、活動主題
非物質文化遺產走進大連大學民間泥塑
二、活動時間
20xx年4月底-5月初
三、活動對象
大連大學在校全體師生
四、活動承辦
大連大學知行文化社
五、活動地點
教學樓(詳情見海報)
六、活動形式
本活動主要以講解為主,經過老師的講解,參加活動的同學將有機會親自接觸并參與制作,活動的過程中還會有文娛表演以及趣味問答等活動。
七、活動流程
1.宣傳準備工作
1)時間待定,由宣傳部設計并制作宣傳板、條幅,由活動前一周在全校范圍內宣傳。
2)時間待定,由辦公室制作邀請函,向全校各學院發函,邀請參加活動。
3)時間待定,由組織部申請租用教室
(要求:由于考慮到參賽人數較多,建議多借個大教室)
2.現場活動(時間待定)
1)時間待定,各社團代表以及社員入座;
2)時間待定,活動正式開始。
3)主持人入場,介紹嘉賓和活動大致流程。
4)開場PPT展示,帶領大家一同了解泥塑文化。
5)串場文藝表演。
6)到場的講師為大家講解簡單的泥塑技巧以及其制作的方法
7)串場文藝表演2
8)現場互動環節,共10題,由主持人向現場觀眾出題作答,答對贈送小禮品,每題由一次二次回答的'機會。
9)臺下的社員與講師進行互動,并上場體驗和講師一起制作小泥人。
10)串場文藝表演3
11)小泥人制作結束,合影留念
12)由嘉賓對活動進行點評
13)由社長為講師頒獎,合影留念。
14)觀眾有序退場,組委會清理會場。
非物質文化遺產小學綜合實踐活動方案 4
一、活動背景
國務院決定從2006年起,每年6月的第二個星期六為“中國文化遺產日”,這充分體現了黨和國家對保護文化遺產的高度重視和戰略遠見,有助于提高人民群眾對文化遺產保護重要性的認識,增強全社會的文化遺產保護意識。文化遺產日,為中國大陸文化建設重要主題之一,目的是營造保護文化遺產的良好氛圍,提高公眾對文化遺產保護重要性的認識,動員全社會共同參與、關注和保護文化遺產。當今的時代背景下,非物質文化遺產蘊涵著豐富的歷史資源、文化資源、經濟資源、教育資源、科學資源,是世界各民族傳統文化的珍貴記憶,對于人類生存與發展具有獨特的價值與意義。在國際組織的相關文件中,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重要性做了直接或間接的描述。千姿百態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是人類文明的基石,是文化多樣性的體現,是國家和民族賴以生存在的基礎和人們象征,是人們進行創造的源泉,是人類社會可持續發展的保障,具有無以替代的`重要作用,從而形成了多維度、多層次的價值體系。
二、活動目的
我國是一個歷史悠久的文明古國。在漫長的歲月中,我國各族人民共同創造了寶貴的文化財富,包括以物質形態存在的具有歷史、藝術、科學價值的不可移動文物和可移動文物,以及歷史文化名城(街區、村鎮)等;也包括以非物質形態存在的世代口頭傳說、傳統表演藝術、民俗活動、禮儀節慶和手工技藝等,其種類繁多、形式之多樣、內容之豐富,為世界少有。中華民族的這些文化遺產以獨特的方式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各族人民的思想觀念,以強大的民族凝聚力和激揚向上的活力維系著中華民族五千年文明歷史綿延不斷,這是中國文化之魂,是民族精神之根,是我國的世界上引以為榮的寶貴財富,所以我們應當視其為傳家寶,世世代代傳承并光大下去。為了讓我校同學認識和學習非物質文化遺產,領悟到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魅力,成為自覺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公民,以“宣傳、認識、保護、弘揚”民族民間文化藝術,以提高當代大學生自身素質為目的的“非物質文化遺產走進校園”系列活動,掀起我校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熱潮。
三、活動意義
1、文化遺產教育青年:強調它的精神意義,設法使公眾成為這一天的主人,成為主動的參與者,使國家文化遺產日成為全民的文化遺產日,使國家舉措轉化為每一公民自覺的文化行為。
2、遺產日是一個純文化的主題日,所有活動都應是公益活動。文化機構的工作要在遺產日充分發揮作用,積極進行遺產內涵與保護意識的普及工作。教育界利用這一天,培養下一代人的中華文化的情懷。
四、活動主題
“讓文化遺產融入現代生活”
五、物資需要
1、多媒體教室一間,文化遺產知識的光碟及多媒體。
2、桌椅若干張、宣傳板、橫幅若干(盡量多),音響兩個、麥克風兩個、瓶裝飲水一箱(招待重要人士)
六、宣傳形式
以海報、圖片展覽及學校廣播等形式進行宣傳。
七、活動內容
1、非物質文化遺產主題講座
講座內容: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溯源、歷史的發展興衰,不同地方的風俗習慣形成的不同以及當代大學生如何宣傳、認識、保護、弘揚民族民間文化藝術。
講座時間:6月6日上午10點
講座地點:a302
講座對象:全專業學生,歡迎更多愛好者前來。
2、問卷調查
通過問卷調查了解當代大學生對文化遺產是否有了解和認識。
非物質文化遺產小學綜合實踐活動方案 5
一、活動背景
為文化遺產日,按照國家文物局要求,展開以“讓文化遺產活起來”為主題的宣傳活動。住建部、文化部、財政部、國家文物局等中央各部門和市政協等最近一直在關注和推動傳統村落保護利用工作,宣傳活動以傳統村落的保護利用為重點。
二、宣傳口號
保護遺產,留住鄉愁
三、活動地點
主會場設在房山區水峪村(新公布的全國歷史文化名村)。
四、組織機構
主辦單位:市委宣傳部、市政協文史學習委、市文物局、市文化局、市旅游委、市農委、市規劃委、市住建委、市財政局、市檔案局、房山區政府等
協辦單位:北京市文物保護協會
各區縣文化委員會
各世界文化遺產地
協辦媒體:中國文物報、北京日報、北京晚報等
五、活動規模
主會場約100人
六、主會場活動思路
擬邀請國家文物局、市政府、市政協文史委、市委宣傳部等領導出席,邀請市屬相關委辦局及區縣文化委員會、傳統村落負責人(屆時請市農委代為通知)、房山區有關領導和部門(屆時請房山區文化委員會代為通知)、新聞媒體。活動主要內容為:
1、水峪村非物質文化遺產“女子中幡”展示
2、展示北京市傳統村落保護利用成果
3、啟動北京市傳統村落公益攝影大賽
4、展示傳統村落書畫家作品和水峪村文化遺產傳承人的.感人故事
5、北京市傳統村落保護利用工程啟動(宣布領導小組專家組成立,宣布水峪村修繕工程開工)
(活動后,交流傳統村落保護利用經驗,組織與會人員和各郊區縣實地考察交流水峪村保護利用情況)
七、其他宣傳
1、聯合北京市文物保護協會組織開展一系列宣傳活動,活動主要內容為專題講座、文物鑒定等。
2、組織全市各區縣文委和有關文博單位加大宣傳力度,積極張貼、懸掛相關宣傳旗幟、標語、海報等,免費發放宣傳材料,舉辦專題展覽、講座等宣傳咨詢活動,鼓勵社會各界了解文化遺產、關心文化遺產。
3、通過網絡、報紙等媒體進行宣傳,聯合中國文物報等開設遺產日宣傳專欄,晚報設立宣傳專版。
非物質文化遺產小學綜合實踐活動方案 6
20xx年北京聯合大學第x屆非物質文化遺產知識競賽由北京聯合大學教務處、應用文科綜合實驗教學中心、應用文理學院、北京聯合大學文化遺產研究所聯合主辦。為配合此次競賽,由北京聯合大學應用文理學院與北京聯合大學文化遺產研究所共同成立專門的組委會,負責競賽的宣傳、組織與后期的評獎等各項工作。
一、競賽目的
為了提高我校學生綜合素質、培養創新精神、促進我校校園文化建設,傳播非物質文化遺產基本知識,關注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與傳承的熱點問題,梳理國家有關政策法規,增強大學生參與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積極性,現決定舉辦第x屆北京聯合大學非物質文化遺產知識競賽(以下簡稱“競賽”)。
二、競賽主題與內容
競賽主題:非物質文化遺產及其活態傳承;
主要內容:
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基本理論(概念、分類體系、學科定位);
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與傳承的現狀與問題;
國內非物質文化遺產領域的熱點問題;
國外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成功經驗;
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的價值與現狀
三、參賽條件
1.本次競賽參賽者為在校本科生。
2、學生以個人為單位參賽,自愿報名,不限專業。
四、組織方式
1、本次競賽分為初賽(筆試)與復賽(現場搶答與案例分析)兩個環節,最終比賽成績以初賽成績(50%)+復賽成績(50%)相加而得,以成績排名確定最終獲獎名單。
2、所有參賽學生統一填寫報名表回執,發送至xxx,經組委會統計后統一組織初賽筆試。報名截止日期20xx年5月13日。
3、初賽形式:所有參賽學生完成指定的筆試試卷(閉卷)。筆試成績75分以上者為優秀,成績前30名者自動進入復試環節。
4、復賽形式:
① 現場非物質文化遺產知識問題搶答;
② 具體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現狀的案例分析;
③ 專家提問。
復賽的具體安排待后續通知。
五、競賽時間:
初試:20xx年5月21日上午9:00-10:30;
復試:20xx年6月11日(文化遺產日)上午9:00-11:30
六、頒獎儀式方案:
頒獎擬定20xx年6月11日(具體時間擬根據領導嘉賓時間進行調整)
1、頒獎嘉賓
頒獎儀式將邀請學校領導及部分非遺保護專家參加,屆時還將邀請一些非遺傳承人到場表演。
2、獎項設置
競賽設一等獎5名,二等獎10名,三等獎15名,紀念獎30名。
說明:獎項按答卷成績從高到低排序設置。獎品由學校教務處、團委提供。
3、專家講座
結合20xx年文化遺產日主題,請有關專家就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與傳承問題進行講座。
七、獲獎支持:
獲獎者優先參加由北京聯合大學文化遺產研究所舉辦的研究生論壇。
八、競賽聯系人:
九、媒體支持:
北京教育電視臺、北京人民廣播電臺、我愛競賽網、172校園活動網、光明日報、中國文化報、北京晚報、中國文化傳媒網、中國社科網、中國文物網等
非物質文化遺產小學綜合實踐活動方案 7
一、活動主題
文化遺產與全面小康
二、活動時間
20xx年5月18日——7月15日
三、活動地點
全區各鎮、街、場、區級相關文化部門
四、活動內容
(一)“守望家園“xx區20xx非物質文化進校園啟動儀式
時間:20xx年6月1日
地點:xx區樓塔鎮巖山小學
(二)跨湖橋文化“十大之最”圖片展
時間:20xx年6月1日——6月5日
地點:xx跨湖橋遺址博物館一樓大廳
(三)《探秘彩陶王國——新石器時期馬家窯文化珍品展》開幕式
時間:20xx年6月6日上午10:00整
地點:xx跨湖橋遺址博物館
(二)《探秘彩陶王國——新石器時期馬家窯文化珍品展》
時間:20xx年6月6日——9月6日;
地點:xx跨湖橋遺址博物館
(三)專題講座
坎座名稱:《青海彩陶賞析》
主講:中國青海柳灣彩陶博物館館長、研究員王國林
時間:20xx年6月6下午2:30時
地點:xx跨湖橋遺址博物館二樓報告廳
(四)專題講座
坎座名稱:《原始瓷》
主講:浙江省考古研究所原所長、研究員陳元甫
時間:20xx年6月9下午2:30時
地點:xx博物館一樓報告廳
(六)《山棲越魂——柴嶺山商周土墩墓考古發掘成果展》暨考古報告首發式
時間:20xx年6月9日上午10:00時
地點:xx博物館
(七)xx區全國第三次文物普查成果圖版展、博物館館藏精品圖版展、館藏錢幣展
時間:20xx年6月9日——7月8日
地點:xx博物館
(九)《舟行天下——中國古代船舶知識圖片展》
時間:20xx年6月6日——7月6日
地點:xx跨湖橋遺址博物館一樓
(十)義務鑒定文物、文物咨詢、有獎知識問答等系列宣傳活動
時間:20xx年6月9日10:00—15:00時
地點:xx博物館
整個活動全部對外免費開放,歡迎社會各界、市民群眾前往參觀。
非物質文化遺產小學綜合實踐活動方案 8
一、活動目的
開展非物質文化遺產進校園活動,旨在讓大學生在感知、體驗中了解商丘本地的歷史文化,激發愛國愛家鄉的熱情,在傳統民間文化的滋養中,培養對傳統民間文化的興趣,提升文化自豪感和自信心,也是為了讓多種民間藝術走進校園,將不同的藝術精品和非遺保護成果展現在廣大師生面前,突出民俗,突出特色,突出原生態,展示商丘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最新成果,讓廣大師生在不同文化元素的融匯、交流中,得到藝術的'熏陶和美的享受。
二、活動宗旨
通過豐富多彩的文化遺產保護宣傳展示,普及文化遺產保護知識,宣傳《中華人民共和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法》、《河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條例》,增強全社會的保護意識,營造全民共同參與保護文化遺產的良好氛圍,為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質、建設中華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園、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增強文化的自覺、自強,促進經濟社會協調發展做出積極貢獻。
三、活動主題和口號
1、主題:讓文化遺產融入現代生活
2、口號:保護文化遺產,創造美好生活;為文保員點贊,向守護者致敬;文化遺產無價寶,需要你我呵護好。
四、主辦單位
黨政工作綜合辦公室、公共藝術教學部、團學活動發展中心
五、活動內容、時間及場地安排
1、非遺成果展
以圖文方式介紹和展示我市國家、省、市、縣四級非遺代表性項目,讓廣大學生進一步了解我市豐富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和傳統文化。
時 間:6月12日-14日
地 點:智博廣場
責任單位:黨政工作綜合辦公室、公共藝術教學部
六、活動要求
1、周密部署,精心組織。各有關單位、各部門要高度重視文化遺產日宣傳工作,確保文化遺產日活動安全順利開展,在不影響正常教學秩序的基礎上,盡可能的號召全校師生廣泛參與,感知、體驗文化遺產的魅力。
2、傳播理念,積極引導。各有關單位、各部門要充分利用文化遺產宣傳平臺,借助傳統媒體和新興媒體,傳播文化遺產保護理念,弘揚優秀傳統文化。努力使文化遺產日主題和文化遺產保護理念深入人心,激勵公眾自覺參與文化遺產保護實踐。
非物質文化遺產小學綜合實踐活動方案 9
一、指導思想
以《中華人民共和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法》、《山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條例》為指引,切實加大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力度,著力提高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意識,充分發揮非物質文化遺產在傳承民族文化、增強民族凝聚力、促進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建設方面的重要作用。
二、活動主題
讓文化遺產融入現代生活
三、活動目的
本著“非遺傳承,人人參與”的宗旨,通過深入社區、鄉村、校園,舉辦形式多樣的展覽、展演、講座、咨詢等活動,充分展示近年來我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取得的豐碩成果,讓人民群眾了解、認知xx豐富多彩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提高人民群眾自覺參與非遺保護工作的意識。
四、活動時間
20××年6月6日—6月15日
五、活動安排
(一)非遺成果圖片展:制作非物質文化遺產宣傳版面,“文化遺產日”期間在部分社區巡回展出,用文字、圖片的形式立體地展示我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成果。
(二)非遺保護宣傳:“文化遺產日”期間在市文化活動中心和主要廣場向群眾發放文化遺產宣傳資料和科學普及讀物,讓群眾了解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相關知識。
(三)媒體宣傳:“文化遺產日”活動期間,在xx信息港和xx電視臺開辟專版宣傳我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成果。
(四)“xx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專題講座:組織非遺專家針對全市代表性傳承人開展非遺傳承保護知識講座。
(五)xx市剪紙傳承人培訓班:邀請xx剪紙代表性傳承人對全市剪紙愛好者進行培訓。
(六)非遺傳承人報告會:組織“舜的傳說”代表性傳承人苑鳳廷、“禿尾巴老李的傳說”代表性傳承人李治國分別到諸馮學校、南湖中心校進行傳承主題報告會。
(七)非遺傳承人講座:組織xx派古琴代表性傳承人姜燕到明誠學校講授古琴知識,xx東路大鼓傳承人王桂東到百尺河中心校進行xx東路大鼓表演講座。
(八)迎接全國文化遺產日——xx派古琴雅集。組織xx派古琴傳承人和古琴愛好者舉辦古琴雅集,提升古琴彈奏技巧。
(九)征文評比:“我眼中的非遺”xx市中小學征文比賽評比和頒獎。
(十)xx剪紙優秀作品展:征集xx剪紙傳承人、愛好者的剪紙作品,在“文化遺產日”期間集中展示。
(十一)xx茂腔《非常媽媽》展演:利用“文化遺產日”前后各五天時間,在青少年宮劇院舉辦xx茂腔《非常媽媽》展演活動。
六、活動要求
各鎮街、市屬重點園區文化站要積極鼓勵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參與宣傳和展示活動,組織相關人員參加“xx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系列講座、報告會等。
非物質文化遺產小學綜合實踐活動方案 10
一、活動宗旨
通過豐富多彩的文化遺產保護宣傳展示,普及文化遺產保護知識,展示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所取得的優秀成果等。
二、活動主題
非遺保護--傳承發展的'生動實踐
三、宣傳口號
傳承非遺--在生活中弘揚 在實踐中振興
保護傳承非遺 展現生活智慧
活力社區 活態非遺
振興中國傳統工藝
四、時間安排
6月10日
五、活動內容
1、制作《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中華人民共和國非遺法》和《河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條例》、“二十四節氣”知識體系宣傳版面和宣傳標語,舉辦商丘市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圖片展覽。
2、傳統舞蹈類項目展演。
3、組織傳統美術--剪紙作品進校園展覽。
4、振興傳統工藝,舉行傳統手工技藝類現場互動展示。
5、組織東方民間文化收藏館舉辦民間民俗文化精品展以及商丘非物質文化遺產泥塑作品展;組織東方民間文化收藏館和李秀山泥塑作品展示館對外免費開放。
非物質文化遺產小學綜合實踐活動方案 11
一、活動背景
我國偉大的教育家陶行知說過;先生不應該專教書,他的責任是教人做人;學生不應該專讀書,他的責任是學習人生之道。;在學校一直追求分數的同時,素質教育必要性越來越突顯。今天,隨著東西方文化沖突的加深、社會道德的衰退,以及責任、義務意識的淡薄,特別是信息膨脹、網絡對青年的影響越來越大的社會轉型期,不少青年不但在文化素養方面;營養不良;,且不同程度地表現出浮躁、迷茫等心態。面對這些問題,各類教育機構開始重視并試著解決。北京師范大學教育學院徐梓教授認為:;國學經典教育就是通識教育、博雅教育和素質教育。;我們深切體會國學教育的重要性,通過國學經典教育,讓同學們在青少年時期培養起良好的人文素養、心理品質、道德品質和人生修養,增強自我調控能力和社會適應能力是當務之急。
二、活動主題:品味經典,傳承國學文化
三、主題活動方案
(一)國學系列活動之一書畫比賽
活動目的和內容:通過書法和國畫比賽讓學生感受國學文化的熏陶。比賽結束后可以展覽出來優秀作品,其中穿插漢服解說,讓人產生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讓同學們在玩的過程中了解國學,熱愛國學。
活動時間:20xx年5月25日星期一
活動地點:展覽廳
(二)國學系列活動之二經典誦讀
活動目的和內容:我國有著悠久的文化傳統習俗,我們作為祖國的一份子我們驕傲我們自豪。身為大學生的我們更應該了解國學,走進國學。所以我們開展了;經典誦讀;活動。在這一活動中,請同學們朗誦并闡述中華文化之精髓,讓同學們感悟的同時也能夠更好的認識自己,給自己一個真實的定位。并且切實的將國學中的精髓應用到我們的學習生活中,使我們能夠更好的適應大學、適應社會。
活動時間:20xx年6月
活動地點:各班級、大報告廳
(三)國學系列活動之三國學影視鑒賞
活動目的和內容:此活動采用廣大學生最能接受的方式觀看國學影視作品。用最直觀的畫面與聲音的交錯,增加國學系列活動的渲染力度,讓學生群體產生共鳴。
活動時間:20xx年6月7月的星期六
活動地點:小報告廳
(四)國學系列活動之四國學講座
活動目的和內容:本活動我們會邀請專家和有該專業特長的老師進行國學講座。目的在于讓廣大學生體會到國學文化的'重要性,和國學的歷史淵源,以及國學文化的趣味性,從而促進師生積極學習,快樂學習,以達到學習國學的目的。
活動時間:20xx年7月10日
活動地點:大報告廳
(五)國學系列活動之五外出參觀
活動目的和內容: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本活動主要讓學生走出學校,到附近有國學氛圍的景點去參觀,感悟國學的氛圍,近距離了解國學。
活動時間:20xx年7月5日星期天
活動地點:校外
四、活動意義:通過兩個月的國學系列活動,使同學們更加了解國學,參與國學活動,從而真正的體會國學的內涵,在弘揚中國傳統文化,揚時代新風同時也增強了校園的學術氛圍。
五、主辦單位:清遠市第一中學
六、活動的相關要求
1、成立國學系列活動小組:
國學小組負責這次活動的總體策劃,落實工作進度。本小組由校團委、學生會、社團聯合、文學社主要負責人組成。國學小組組員應該細心工作,虛心接受廣泛同學和相關單位的建議和意見,各盡其職,懷著一顆不求最好只求更好的心態工作。
2、宣傳工作重如泰山
(1)以展板、海報、橫幅、傳單、電影票等全方位覆蓋
(2)充分利用校園廣播站和網絡來沖擊同學們的視覺和聽覺
(3)利用學校的電子滾動欄和大屏幕,做到將宣傳融入生活與學習
【非物質文化遺產小學綜合實踐活動方案】相關文章:
參觀綏寧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長廊05-04
非物質文化遺產走進大學社團活動策劃12-12
小學綜合實踐活動方案05-25
小學綜合實踐的活動方案05-16
小學綜合實踐活動方案05-09
小學綜合實踐課活動方案10-09
(精)小學綜合實踐活動方案03-14
綜合實踐活動方案04-03
綜合實踐活動方案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