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為保障事情或工作順利開展,預先制定方案是必不可少的,方案是從目的、要求、方式、方法、進度等都部署具體、周密,并有很強可操作性的計劃。我們應該怎么制定方案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活動方案5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活動方案 篇1
內容提要:本案所述的感恩,不僅感恩親情,也感謝師恩,還感謝社會上所有為自己成長和發展付出的人,同時感謝自然,感謝國家,感謝時代。本方案旨在通過感恩班會活動,使學生懂得感恩之心,化感恩為學習的動力,今后回報他人,回報社會。
背景描述:當前,受到社會風氣的影響,眾多獨生子女對親情漠視,淡然地對待父母,只索取,不奉獻,缺乏自理能力,沒有責任感。
為了加強學校德育工作,根據學校工作意見,我們五一班決定開展一次“感恩之心”的主題班隊活動。
一、指導思想
認真落實學校關于加強學生思想教育工作的意見精神,堅持以學生為本的教育原則,全面落實《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和《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若干意見》及《中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讓學生懂得回報家長,回報老師,回報他人,回報社會的重要意義,從而把感恩之情化為強烈的責任感,并付之于服務社會的實際行動,培養關懷他人,服務社會,忠于祖國、道德高尚的有用之才。
二、 目標要求
1、引導學生了解感受父母之愛、教師之愛以及博大的社會之愛,體驗愛的圣潔、無私和偉大。
2、幫助學生學會理解關心父母、老師,樹立回報意識和奉獻意識,以實際的行動報答父母老師,努力學習,回報社會。
3. 提高學生的品德修養,幫助他們逐步形成良好個性和健全人格。
4. 培養學生感恩的價值觀,真正促進學生的主體性的發展,激發學生的自我要求。
三、主要內容
感恩教育是道德品質教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開展感恩教育,側重于感恩父母,感恩師長,感恩社會,感恩他人,感恩自然。
四、活動準備:
事先布置學生查找與“感恩”有關的資料;確定本次主題班會的主持人、重點發言的學生;準備好感恩卡、小品道具。
五、 活動過程
(一)情境導入 主題音樂----《奉獻》(主持人登場)
(二)暢所欲言,話感恩
1.爭先恐后,我搶答。
2.妙語連珠,名人言。
3.情深理透,講感恩。
(三)各顯神通,演感恩。
1.小品:《十三歲的禮物》
2.小型辯論賽。
3.獨唱:《長大后我就成了你》
4.詩朗誦:《感激》
(四)真情涌動,來感恩。
我們要學會感激——感激我的父母,因為他們給了我寶貴的生命 ;我們要學會感激——感激我的老師,因為他們給了我無窮的知識;我們要學會感激——感激我的朋友,因為他們給了我克服困難的力量 ;我們要學會感激——感激我周圍的一切,因為他們給了我和諧健康的成長空間。
(五)情到深處,唱感恩 合唱:《感恩的`心》(同學一起做手語)
(六)師總結。
在這次“滴水之恩,當涌泉相報” “感恩” 主題班會 的過程中,我能感覺到你們對這次活動的積極參與,你們都在竭盡全力想靠自己的行動去打動別人。你們的節目都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辯論會非常精彩,手語小合唱也非常感人。聽你們講述自己感恩的故事,看你們用手語表達自己感恩的心情,作為老師的我心里也涌起一份真實的感動。我突然感覺,你們這些曾經在我眼里長不大的孩子竟是如此獨立,如此懂事,如此的真、善、美!
六、 德育成果
通過這次的班會活動的開展,廣大同學對感恩有了深刻的認識。有許多家長反映,自己的小孩以前一向對父母很不耐煩,現在態度開始有所轉變,開始學會照顧父母,學會聆聽父母的教訓,開始學會將心比心。
七、 活動方案反思
誰說他們是一群只貪玩不懂事的孩子,當這堂班隊課進行的時候,當學生一個個站起來表達他心中對他人的感激之恩的時候,我看到了他們身上一顆顆善良、寬容的心。
不足之處,學生對感恩的理解還不夠廣泛,沒有延伸開來,形式過多,一堂課的時間不夠消化。
活動方案 篇2
一、活動意義:
為了普及學校體育運動,豐富校園文化,增強學生體質;提高運動技術能力,增進學生運動興趣;增強班級凝聚力,特舉辦**年萬杰朝陽小學部跳繩比賽。
二、競賽時間10月19日—10月23日
三、競賽地點教學樓前操場
四、競賽內容
(一)、一分鐘短繩:一至五年級各班全體同學參加比賽。
(二)、集體三分鐘分鐘長繩:一至五年級各班全體參加。
五、競賽規則
(一)、一分鐘短繩:
1、方法:雙腳起跳身體騰空后,跳繩自雙腳后沿身體額狀軸旋轉360度為一周計算為一次,如未完成,則計算為一次失敗。
2、限時一分鐘,中斷可繼續,一分鐘結束時的總次數為個人最后成績。
3、全班所有學生成績相加取平均值為本班的最后成績。
(二)、五分鐘長繩:
各班班主任與副班主任兩個人甩繩,剩余同學全部排隊依次參與比賽,一個同學跳過記一次成功,以五分鐘內跳出的總次數作為該班成績。
六、競賽獎項
單人獎:各年級一分鐘短繩前三名分別為一、二、三等獎。
優勝獎:各班一分鐘短繩平均成績與五分鐘長繩成績相加,完成個數最多班級獲得優勝獎。
優秀獎:各班一分鐘短繩平均成績與五分鐘長繩成績相加,完成個數第二的'班級獲得優秀獎。
機動獎項:根據比賽的實際情況,由學部校長指定!
七、賽裁判安排
裁判長:衣龍濤
副裁判長:闞偉閻寶金
計算成績:
一分鐘短繩計數老師(10名):參賽年級正負班主任老師以外的老師選調擔任。
三分鐘長繩計數老師:趙薇、于騫
平均成績計算:闞偉、劉克祥
寫獎狀:衣龍濤
計時員:閻寶金
頒獎人:周校長
活動方案 篇3
今年9月10日是我國第xx個教師節,為發揚光大尊師重教傳統,進一步推進師德建設,弘揚尊師重教的良好風尚,激勵廣大教師熱愛教育事業,開展主題為“學會感恩師生同樂”系列活動。同時通過這次活動加強師生交流,增進師生感情,改善師生關系。
一、活動時間:20xx年9月9日至14日(教師節一周)
二、活動內容:金秋9月,教師節踏著輕盈的步子緩緩而來,老師,是最值得我們尊重和感恩的人。他們時刻情系祖國未來,心聯學子之心。教師節到了,學生以何種方式來慶祝這個節日才更有意義呢?其實同學們的一句問候、一份心意、一次進步就是給老師最好的禮物,在教師節來臨之際,隊部建議各班按以下幾種方式祝賀:
1、9月10日清晨組織全體同學參加升旗儀式以及頌揚教師的國旗下講話。(由六年級二班負責)
2、一、二年級學生用畫筆畫下“我心中最美的.老師”,每班上交兩幅作品。
三、四年級組織制作手抄報,每班上交三幅作品,五六年級制作賀卡,每班上交三幅作品,讓每位同學寫上深情的問候和祝福的話語,獻給每位教師。
3、以教師節為主題,更換班級黑板報。
4、進行有關教師節的紅領巾廣播站播放廣播。(由六二班負責)
活動方案 篇4
一、活動方案的目的意義
美術課外活動是美術教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課堂教學的補充和繼續。組織課外美術興趣小組是開展課外活動的一種形式,它作為發展學生的愛好特長,培養全校和班級的美術骨干,推動全校的美術學習、美術活動以及為培養美術人才打好基礎的一個重要方面,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觀察、理解能力和欣賞、評述能力,還能激起學生的求知欲望和創作興趣。
二、活動方案的具體目標
通過興趣小組的活動,使學生的美術特長得到更好的發展,進一步了解美術的基本知識,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創新思維能力,提高學生的審美觀。
三、活動方案具體內容和活動步驟
(一)活動內容:
1、使學生了解一些簡單的美術常識知識。
2、以兒童畫為主,以手工制作為輔,以創作裝飾畫、自作畫為主進行教學。
3、給學生自己創作作品的時間和空間。
(二)活動步驟:
1、組織健全美術興趣小組。
參加成員堅持自愿報名,輔導員篩選,確保參加學員的水平,激發學生的責任感和榮譽感。精心制定活動計劃,保證興趣小組的深度、
廣度和密度。
小組活動主要有三方面:⑴重視基礎訓練,對素描、色彩、速寫、工藝美術,抓住難點強化訓練,解決課堂中難以解決的問題。⑵指導學生參加與校園環境布置,重點輔導學生設計藝術節、運動會的徽標,設計海報、黑板報、墻報,學習布置會場、美術展覽等等,邊學邊實踐,邊干邊提高。⑶指導學生從事美術創作,培養學生觀察與熱愛生活的習慣,以校園中的好人好事以及豐富多彩的活動為主旋律,創作出內容積極向上,催人奮進,有較高藝術品味的作品來。
2、經常開設美術知識講座。
優秀的美術作品對于學生在認識上、思想教育上、審美能力上都起著積極的作用。隨著社會的發展,客觀事物的審美屬性日益突出,缺乏審美能力和美術素養的現代人,將不可避免出現困惑和缺憾。通過美術鑒賞和美術知識與技能技巧的教學,可以培養學生健康的審美觀念和審美能力,陶冶情操,完善人格,把學生引向健康成長的道路。我們經常舉行美術知識講座,諸如《世界名畫欣賞》、《世界風景畫欣賞》、《中國服飾欣賞》、《全國美展欣賞》等等,通過多媒體觀看全新的各類美術圖像,同時還觀看錄像、放幻燈,或三五成群地圍坐在一起翻看大畫冊,邊看邊議,暢談感想。
3、定期舉辦學生作品展覽。
舉辦美術展覽,交流、回顧、總結學習成果,為同學們提供表現自己實力,增強自信心的舞臺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教師要精心指導,嚴格把關。學生大膽構思,不拘一格,精心繪制,多出佳作,
在校內展出以起到示范作用。對于一些才華出眾、個性鮮明的同學,提供條件為他們舉辦聯展和個展,努力培養出色的藝術人才。
4、舉行美術繪畫比賽。
美術比賽能夠有效地提高學生的素質和能力。我們舉行了速寫、美術字、墨板報設計、簡筆畫、記憶畫等比賽,通過訓練比賽,大大促進了學生快速、準確、熟練的技能。
四、采取的措施:
(1)輔導員要認真負責,把它看成是學校教育的組成部分,使小組活動開展得生動、活潑、豐富。
(2)做好組織工作。
(3)安排好活動時間和活動地點。
(4)訂立必要制度,抓好思想工作。
手工制作活動方案
興趣是一個人走進成功大門的鑰匙!發現和培養學生的興趣是非常重要的,激發學生的興趣愛好可以發展學生的潛能,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課外手工興趣小組,在于培養學生對手工的興趣、愛好、增長知識、提高技能、豐富學生的課余文化生活,為今后培養手工人才起著積極推動的作用。為了給愛好手工的同學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現將本學期手工小組的活動安排制定如下:
一、活動目的:
通過手工興趣小組活動,了解手工的.基本知識,讓學生感知到手工制作的創新性,有強烈的創作欲望,從而使學生的手工特長得到更好的發展,促進學生個性化發展。
二、活動要求:
1.組織學生按時參加活動,并保持室內清潔。
2.周五下午第一節課后進行活動,小組成員必須準時到達。
3.小組成員應嚴格遵守紀律,不準在室大聲喧嘩,不準做與學習無關的事。
4.每次老師布置的作業,學生都應按時完成。
5.愛護教室內的設施和用品。
三、活動內容:
手工制作小組現有19名學生,主要是三五年級學生,他們的動手能力,自控能力,接受能力較差,因此本學期的教學內容以折紙為主,了解一些簡單的手工常識知識,同時穿插一些其他的手工制作。
四、方法措施:
1.在實踐的過程中,針對學生的進步不斷鼓勵:你真棒!從而堤高兒童的自信心。并通過動手實踐操作,使學生深刻意識到“我真棒”!
2.啟發式教學:“看一看”首先讓學生自己提前自學手工內容。“想一想”在自學的基礎上對遇到的困難多思考。“說一說”說出自己制作的方法,并做到條理。“做一做”通過動手實踐,讓每位學生都學會制作。“樂一樂”在制作過程中使每位學生都懷有快樂的心情。
3.要加強學習與交流,積極自學與手工制作相關的專業理論知識和實際操作能力,提高自身素質。
4.做好組織工作,輔導學生時要精心指導。
5.要充分利用家長資源,鼓勵多出家庭手工作品。
6.注意階段性材料、總結性材料的積累,注意及時總結回顧與反思,過程材料要歸檔。
7.學期末舉辦作品展覽,在過程教育中要注意搜集留存作品。
五、預期成果:
在學期末爭取每位學生掌握折紙的基本知識,能把自己平時制作的作品進行整理并展示。
活動方案 篇5
制作意圖:
使廢舊物再次利用,制作成讓幼兒可操作的玩具,讓幼兒對數學的分成、組成等產生興趣。
教育價值:
具有可操作性、可更換性,培養幼兒的數學興趣
選用材料:
泡沫、電線、塑料板、電池、即時貼。
制作方法:
應用了物理學上的并聯方法
操作方法:
用小屋兩邊的'電線去接觸相對應的兩邊小孔,如果答案正確就會發出響聲。反之,就不會發出響聲。
應用地點:
幼兒園活動區域或家庭游戲中操作。
適用年齡段:
4歲到6歲幼兒
【活動方案】相關文章:
活動的方案04-29
活動方案04-29
活動方案(精選)08-22
活動方案[精選]08-27
(精選)活動方案08-29
[經典]活動方案08-30
[精選]活動方案09-08
(精選)活動方案09-25
活動方案【精選】09-12
活動方案(精選)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