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為了保障事情或工作順利、圓滿進行,預先制定方案是必不可少的,方案是在案前得出的方法計劃。制定方案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活動方案5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活動方案 篇1
一、基本情況分析
小班的幼兒多數是剛剛從父母的懷抱中來到這個陌生的幼兒園,因為陌生,給了幼兒太多的不安全感,幼兒常常會出現哭鬧等情緒,如果這種情緒不及時消除,不僅對幼兒自己的學習生活有很大影響,還直接影響了其他幼兒的情緒。這時,只有游戲才能給他們帶來快樂,消除幼兒的消極情緒,讓他們暫時忘記對爸爸媽媽的思念。小班幼兒,年齡大多數在三歲左右,其游戲水平多停留在獨自、平等游戲階段;這個時期幼兒的身體的大、小肌肉活動正由遲鈍、笨拙的動作向靈巧、穩定等動作方面發展;幼兒對活動的規則意識也比較差,動手能力薄弱,手指不靈活,思維比較局限,同伴之間的交流較少。
小班幼兒大多數尚無活動區活動經驗,對于該階段的幼兒來說,活動區是一個非常新鮮有趣的活動,他們很愿意進入活動區活動,但往往不清楚該怎樣做,于是,容易出現到處亂竄的現象。每個孩子由于家庭教育和環境的不同,孩子的需求也不同,個體差異造成孩子在學習、動作和心理發展上有很大差別,區域活動要適合每個孩子的不同特點,教師適時、適度、適量地投放不同層次活動材料是關鍵。
二、區域活動的總目標:
1、讓幼兒喜歡參與區域活動,感受區域活動給自己帶來的樂趣。
2、創設一個幼兒喜歡的、自由的、開放的環境,引導幼兒自主地進行活動,培養幼兒積極主動、活潑開朗的個性,促使幼兒樂意和他人交往,學習互助、合作和分享。
3、通過適宜的情境化的環境設置,發展幼兒的基本動作,培養幼兒的生活自理能力和動手能力,激發幼兒參加活動的興趣,使幼兒在與環境的互動中感受美并體驗活動的快樂。
4、熟悉各個區域里的活動內容與方法,增進幼兒之間的相互交流交往,促進幼兒社會性發展。
5、在看看、玩玩、做做中能發現問題并及時解決問題,學會在生活中主動探索。
三、區域內容設置:
1、常規區域活動材料投放:
(一)美工區:
各類印章、各種彩色紙張、顏料、大盤的橡皮泥、各種小瓶盤、彩筆油畫棒等;
(二)建構區:
百變拼插、小大型木塊(各種形狀的)、插子、工具;各類大紙箱兩套,小紙箱三套。
(三)娃娃家:
A、自制小沙發、小茶幾、電視機,墊子、各種塑料水果、蔬菜,小型餐具,布娃娃,花瓶、花,桌子,小椅子、梳妝臺及一些相關物品、墻上有小朋友自已帶來的全家福照片等;
B、孩子每人從家里帶來一、二種自己最喜歡的玩具,大多是毛絨小動物和車類玩具。
(四)圖書角:
各類圖書近百本、繪本故事若干。
(五)操作區:
A、瓶蓋、扣子、珠子、橘子、各種種類、繩子、毛線、蛋糕盤、布條以及玉米皮、小剪刀、膠水、乳膠等若干材料。
B、系扣棉墊、系鞋帶的鞋墊等材料。
(六)益智區:
A、不同形狀的餅干,不同小動物及不同形狀的盤子,七巧板等。
B、海綿、木頭、彈簧、塑料制品、紙杯、皮球等。
C、迷宮、智慧屋計數器等。
2、主題區域:
主題一:次一:我會用小勺
次二:會變的玩具
次三:小風車
主題二:次一:一袋小圓糖
次二:一只小小老鼠
次三:毛毛蟲撓癢癢
主題三:次一:彩色泡泡
次二:小手摸一模
次三:安靜看書
主題四:次一:涂涂畫畫
次二:抱娃娃
次三:小食品
主題五:次一:捏蘿卜
次二:小魚的家
次三:小雞家的門簾
主題六:次一:裝飾手套
次二:方便面
次三:做冰糖葫蘆
四、具體措施:
1、教師一開始就要向幼兒介紹各活動區的內容、材料和使用方法,幫助他們建立起活動規則,促使他們自覺遵守這些規則。
2、 在區域活動中幼兒可以自由選擇玩什么,根據自己的'能力,意愿,興趣愛好,選擇活動內容,體驗游戲中帶來的快樂和成功。
3、 在活動中,教師應有計劃的創設適宜的教育環境和條件,通過活動過程中的指導,影響幼兒的行為,激發幼兒對周圍環境的興趣,在游戲中得到快樂。
4、 在創設時,就要考慮盡量滿足幼兒認知、情感、社會性、語言、動作技能等多方面發展的需要。有計劃地將教材中的學習內容、生活內容、游戲內容、運動內容有機滲透到區域活動之中,與區域活動有機結合,將教育要求巧妙地融于區域活動中。
5、在劃分區域時一定要考慮幼兒人數及各個區域的有限空間,開展一些貼近生活的游戲,不能過于擁擠。將一些動靜差別較大的活動區分開來,有些區活動量小,需要安靜,而有些區則比較熱鬧,容易喧嘩,因此這兩類活動區最好離得遠些,以滿足各自的需要。
6、 在劃分好區域后,就要教師去收集適當的活動區材料,材料的選擇直接決定幼兒能學到什么樣的經驗,所以教師就要適時的提供新材料。
7、 在區域活動過程中利用隨機教育分層次個別輔導、小組等方式幫助孩子,使孩子積極主動地活動,滿足每個孩子發展的需要。
8、教師的主要任務就是觀察幼兒的活動情況,根據幼兒需要及時調整活動區,了解幼兒的發展水平,有針對性地進行指導。
活動方案 篇2
活動設計背景:班里有一些學生的嘴不怎么干凈,經常說一些下流話,說什么誰和誰是一對……我想了個辦法讓說得最多的學生專門管哪些學生說下流話,說的同學要處罰。沒想到大事不好,每天他盡找哪些人在說什么,儼然成了密探,弄得人心慌慌。我覺得這對這名學生沒有好處,就讓他改為專找學生中的優點,或許能對他產生一些幫助。
一、活動主題:解決班級的人際交往關系,促進班級的健康成長。
二、活動目標:
1、幫助參加者學習發現別人的優點,并欣賞,促進相互肯定與接納;
2、促進參加者正確認識自己,悅納自己,增強自信心,提升自尊感。
三、活動時間與地點:下午第2節,約40分鐘,本班教室。
四、活動準備:
1、工作紙1(有背景圖的'信箋)每人一張,紙箱2個。2、積塑每組5塊。
3、小組分享提綱(工作紙2)每人一份。4、評價表每人一份。
五、活動指導者:本人,助理:另一位老師
六、活動程序:
1、熱身:時間10分鐘游戲:遙控拼積塑:指導者和助理給29名參加者抽簽(每人抽一張工作紙1,圖案和顏色相同的為一個小組。)分成6個小組,每兩個小組又編成一個競賽小隊。共3個競賽小隊。一個競賽小隊中的一個組,背著另一組先將自己桌上的5塊積塑拼成任意形狀,然后,通過語言描述給同隊中的另一組,另一組聽到描述后即開始擺放。另兩隊亦然。5分鐘后,哪一隊擺放圖形最相似,就算哪一隊為勝者。
2、主題活動20分鐘
(1)、參加者填寫工作紙:用“腦力激蕩”法:每個參加者寫上自己(a)的名字,寫完后按順時針方向傳給下一位,讓別人寫自己的優點,直到傳過一圈,到參加者(h)寫完時,停止傳動。紙上就有7個優點。
(2)、稱贊別人活動:從正面對黑板的人起,按順時針方向,每人輪流說出手上拿到的同學的優點,被稱贊的人站起來,由別人說出他的優點及欣賞之處,說者態度要誠懇,不能毫無根據地吹捧。
3、團體分享20分鐘
(1)、被稱贊者要說出哪些優點是自己以前察覺的,哪些是不知道的。
(2)、參加者討論怎樣用心去發現他人的長處?怎樣做一個樂于欣賞他人的人?
(3)、說說活動的感受。
(4)、指導者作小結。
附分享提綱:
1、我有一個優點,是我以前沒注意到的。如:
2、我聽到別人稱贊我時的感覺是(至少三個):
①
②
③
3、當我真誠地稱贊別人時,看到被稱贊者愉快的樣子,我的感覺是:
①
②
③
活動方案 篇3
一、主題名稱:
快樂五一,美食分享
二、設計意圖
為了讓孩子們在幼兒園度過最后一個難忘、愉快、有意義的“五一”勞動節,給孩子的節日抹上更美的色彩,增添更甜美滋味,享受快樂童年,并讓孩子們了解到健康飲食。我們大班組精心設計了“制作美食、品嘗美食,享受快樂童年”的“五一”主題美食節活動。
三、主題目標:
家長展現廚藝、幼兒參與操作、現場品嘗、共同分享
四、活動形式:
本次活動家長不來園參加活動,只需準備食材。活動時間為4月31日下午3:00~5:00,地點在幼兒園大禮堂。
1、倡議每個家長帶一份自制精美的特色美食來園分享。2、在活動啟動后,以班級為單位每班家長分六組進行制作材料準備,倡儀家長報名自已擅長的美食區域類別,先報先定。(食材需準備6人份的制作材料和工具)
五、活動準備:
1、各班提前發通知給家長,做好溝通;對幼兒進行美食制作講解。年級組準備環境創設和第一個環節的小實驗材料,與小班中班做好溝通。2、各班根據活動通知家長準備食材,每班選出5名家長當天2:00—3:00來園做配合工作。3、制作食品分類牌(年級組負責)。4、活動前一天進行環境布置。5、幼兒用圍裙。
需園里提供的`材料:一次性桌布50個、盤子500個、叉子500個、一次性透明杯子500個、長竹簽200根、沙拉醬和番茄醬各5瓶。
家長準備:
一、每個家庭準備一份自制精美小吃于當天帶來幼兒園和小朋友分享(內容自選)。
二、每位幼兒在準備食材的6項中選擇一種食品準備材料,用于幼兒當天制作,并于當天上午帶來園。(食材需準備6人份的材料和工具)
六、活動流程:
1、觀看小實驗,了解飲料的制作過程。
2、自己動手制作美食。
3、邀請小班和中班的弟弟妹妹一起分享美食。
備注:
幼兒制作美食分類:
1、創意飯團組
制作主料:熟米飯(大米和糯米)
制作輔料:水果類或蔬菜類等做飾物、花生米,肉松、紫菜、海鮮醬、番茄醬。
2、春卷組
主料:豆腐皮、醬肉絲、胡蘿卜絲、黃瓜絲。
3、三明治組:
主料:切片吐司面包、火腿腸、生菜、奶酪片、西紅杮、千島醬
4、蔬菜沙拉組:
主料:熟土豆塊、鹿茸菜、紫甘藍、西紅柿、紅腰豆、藍莓、七彩椒等,千島醬或沙拉醬。
5、清補涼:
主料:棷奶、綠豆、紅豆、糯米團、花生、薏米、葡萄干等。
6、壽司組:
主料:熟米飯、紫菜、黃瓜條、胡蘿卜條、火腿條、肉松或其它。
工具:竹簾
活動方案 篇4
一、指導思想:
堅持面向全體學生,人人參與的宗旨,有效利用學校體育資源,推進學校體育工作的'發展,樹立健康第一的思想,積極貫徹“每天鍛煉一小時,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輩子”的現代健康理念,以形式多樣的體育活動為載體,蓬勃開展“陽光體育活動”,培養學生合作、自信、果敢、完全、公平競爭及團隊精神等良好品質,發展學生個性特長,促進學生在身體、心理及社會適應能力等方面健康和諧的發展,提高團結協作,發展個性,增強創新意識和創造能力,加強校園精神文明建設,推動我校體育文化和體育運動向更高水平發展。
二、領導小組:
組長
副組長z
成員:教育處老師、各年級組長、各班班主任、全體體育教師
三、參加對象:
全體師生
四、活動時間:
11月30日—12月14日
五、活動內容
1、眼保健操比賽(全體學生參加)
2、廣播操比賽(非畢業年級參加)
3、晨跑展示暨比賽(全體學生參加)
4、師生田徑運動會(含定向越野場地賽)(非畢業年級參加)
六、活動日程安排
1、11月30日(周一)晨,體育節暨陽光體育冬季長跑啟動儀式(項目負責)
2、12月1日(周二)—12月4日(周五),眼保健操比賽(項目負責z)
3、12月10日(周四)課間操時間,廣播操比賽(天雨順延)(項目負責z)
4、12月11、12日(周五、周六),晨跑展示比賽暨田徑運動會(天雨順延)(項目負責)
5、12月14日(周一),體育節總結表彰暨閉幕式(項目負責)
七、工作要求
1、請上述相關活動的項目負責人在11月26日(周四)下午3:00前拿出相關項目的具體方案,并通過數字平臺發給周樹明匯總并印發。
2、請各項目負責人按既定方案調度好相關人員,按時推進工作。
3、上述第2、3、4項活動結束后,請項目負責人及時把比賽結果反饋到教育處陶谷楊老師處匯總。
4、請全校師生積極配合,聽從體育節領導小組的調度安排,不誤時、不誤事。特別是田徑運動會期間,辦公室將對所有老師進行嚴格考勤。
活動方案 篇5
一、主題提出背景
21世紀是人類最大限度地運用其得天獨厚的智慧,發揮人類獨具的自由創造能力,提升自身生命的質量和價值的時代。本世紀最偉大的發現,不是宇宙空間探索或別的,而是人類對自我的發現。同時,高科技發展的時代,使我們淡漠了人與人的關系,使得人們沒有很好地相互認識,故認識他人也顯得尤為重要。
高中時期正是確立自我意識最為關鍵的階段,對剛進入高一的新生特別重要,同時,對他人也有了一定的`關注意識,懂得如何正確認識自己與認識他人對高中新生的身心發展有很大的幫助。
二、活動目的
1、高一新生正確認識自我,確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規劃自己的人生之路,做好高中階段學習的思想準備。只有正確認識自我,才能更好地應對人生道路上的各種機遇和挑戰。
2、認識他人,才能理解,關懷他人,才能獲得良好的友誼與增強自身的情商,這是人際交往的基礎。
三、活動對象
高一(3)班全體同學
四、活動地點
本班教室
五、活動準備
1.要求同學在節假日的時候準備好材料,將材料準備成書面形式,通過這些材料來展示自己的觀點。通過篩選,討論決定正反雙方辯手的名單。
2、將班級分成兩個不同的方陣,分別支持不同的觀點。
3、向辯手介紹整個辯論賽的具體流程,使得每個辯手知道自己應該做什么,在哪個方面應該加強。
4、每方派出一名學生作為計時員,為對方即時,時間到就要提醒對方辯友。
5、選出一名學生作為此次辯論賽的主持人,主要負責整場辯論賽的具體流程,起到貫穿的作用。
6、在賽前將辯手席、觀眾席布置好。
7、邀請本班語文科任老師出席點評。
六、主題班會過程
主持人介紹辯題及參賽選手:
正方觀點:人為自己而活更快樂
反方觀點:人為他人而活更快樂
正方辯手: 反方辯手: 一辯:陳津 一辯:齊鋮潔 二辯:孔若顏 二辯:伍龍展 三辯:肖磊 三辯:謝雨松 四辯:毛鑰埕 四辯:林湘耀
主持人:張誠堯
立論階段
(一)正方一辯開篇立論,3分鐘
(二)反方一辯開篇立論,3分鐘
駁立論階段
(三)反方二辯駁對方立論,2分鐘
(四)正方二辯駁對方立論,2分鐘
質辯環節
(五)正方三辯提問反方一、二、四辯各一個問題,反方辯手分別應答。每次提問時間不得超過15秒,三個問題累計回答時間為1分30秒。
(六)反方三辯提問正方一、二、四辯各一個問題,正方辯手分別應答。每次提問時間不得超過15秒,三個問題累計回答時間為1分30秒。
(七)正方三辯質辯小結,1分30秒。
(八)反方三辯質辯小結,1分30秒。
自由辯論
(九)自由辯論 雙方各8分鐘。(此處穿插觀眾提問時間5分鐘) 總結陳詞
(十)反方四辯總結陳詞,3分鐘。
(十一)正方四辯總結陳詞,3分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