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為了確保事情或工作科學有序進行,常常需要提前進行細致的方案準備工作,方案是從目的、要求、方式、方法、進度等都部署具體、周密,并有很強可操作性的計劃。怎樣寫方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活動方案5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活動方案 篇1
“小燕子,穿花衣,年年春天來這里”,熟悉的童謠唱出少年兒童對美的渴望,對美好生活的向往。然而當城市里的少先隊員因為每天要穿著統一的校服、班服而不能天天穿花衣時時著新衣而苦惱抱怨時,來自我區11所民工子弟學校的另外1.5萬余名孩子卻正向他們投去羨慕的眼光——同樣佩戴著紅領巾,但卻因為經濟條件的限制無法擁有一身校服。
為引導廣大少年兒童積極參與到“創首善之區,建幸福鹿城”的工作進程中,大力倡導“和諧包容關愛”的社會新風尚,借由本次活動讓城區少年兒童為民工子弟設計校服,讓他們在充分發揮聰明才智和審美創意的過程中實現換位思考,對不同身份的同齡人多些理解多些關懷,團區委特制定以下活動方案。
一、活動時間
本月下旬起,至12月24日。
二、活動主題
為“小候鳥”圓一個校服夢
三、活動安排
(一)宣傳造勢
1、媒體宣傳:市級主流新聞媒體以新聞形式報道此次活動;
2、網絡宣傳:鹿城青年、銀泰官網及官方微博平臺發布活動信息;
4、商場宣傳:隨銀泰報紙廣告、網站、微博、賣場宣傳本次活動。
(二)作品征集
2、參加對象:鹿城區各小學在校生(不限制戶籍)
3、參賽要求:
(1)必須為原創作品;
(2)春秋裝校服設計稿,要求長袖長褲;面料以棉質為主;
(3)設計款式適合小學生年齡特點,分男女款,設計風格統一,色調協調一致;
(4)在注重設計作品美觀性的'同時,充分考慮服裝的實用性;
(5)畫紙:參賽作品畫紙指定規格為a3紙大小(42cm×29cm)
(6)信息(在畫紙下方寫明):
·參賽者的全名、性別、出生日期、學校名稱、班級。
·參賽者家長的全名、聯系電話。
·有指導老師的,請寫明指導老師的全名、聯系電話。
(7)形式:蠟筆畫、彩色鉛筆畫、水彩畫等均可。
(8)其他:除繪畫作品外,參賽者需提交作品闡述,要寫在畫稿的正面。
(9)每人僅限1件作品參賽。
4、參賽方式:免費參加;12月13日前上交大隊部。
5、咨詢方式:活動組委會辦公室設鹿城團區委辦公室z及溫州銀泰百貨b1f總服務臺z
(四)作品發布
1、發布時間:12月24日下午(如遇雨天,活動順延)
2、發布地點:溫州銀泰百貨北廣場
3、發布形式:獲獎作品制作成衣,以小模特走秀形式發布
4、獎項設立:
一等獎(1名):價值5000元銀泰卡+榮譽證書
(作品將由溫州銀泰出資制作成衣贈予鹿城區指定民工子弟學校)
二等獎(1名):價值2000元銀泰卡+榮譽證書
三等獎(1名):價值1000元銀泰卡+榮譽證書
優秀獎(7名):價值500元銀泰卡+榮譽證書
活動方案 篇2
一、活動背景:
暖陽行敬老服務隊倡導老吾老以及人之老,踐行愛老敬老助老的社會責任,提高老人的生活質量,豐富老人的精神文化生活。特別是敬老院里的.孤寡老人,更需要社會的關愛,服務隊用實際行動讓中華民族的美德傳承。
二、活動目的:關愛孤寡老人,弘揚志愿服務精神。
三、活動主題:走進敬老院,為孤寡老人送溫暖
四、活動時間:20xx年3月7日
五、活動地點:xx敬老院
六、前期準備:
1、人員招募:活動負責人提前發布活動通知,招募志愿者10人;
2、募集物資:30人的餃子(餃皮、肉、調料),20雙夏天的拖鞋,40條大短褲,及生活日用品(毛巾、洗衣粉、香皂、洗發水、牙膏、牙刷等)。
七、活動負責人:XXX 志愿者群號:XXX
八、活動費用:車費自理
九、活動流程:
1、所有參與的志愿者于上午八點半在辦公室簽到集合,領取活動物資;
2、上午九點出發前往佛門敬老院,約十點到達敬老院;
3、上午十點至十二點,志愿者打掃院內衛生、個人清潔、陪伴老人聊天、準備餃子等;
4、十二點左右陪伴老人一起吃餃子,親情陪護;
5、下午兩點,活動結束,人員返回,活動物資送回協會。
十、活動要求:
1、參加此次活動的人員請準時到達指定位置集合,要聽從指揮,不要以自我為中心,不要擅自離開,若中途要急于離開,要先向負責人說明原由,方能離開;
2、要注意自身的形象,體現志愿者的風貌。女生盡量不要披發,不要穿高跟鞋;
3、注意文明用語,要有耐心、細心、誠心、愛心
4、各參加人員要注意自身以及老人的安全,積極地主動的與老人交流。
活動方案 篇3
活動目標
1、了解討糖是外國小朋友過萬圣節的一種方式
2、通過制作討糖袋,提升孩子的手工技能
3、體驗“不給糖就搗蛋”的活動樂趣,激發手工創作的興趣
活動準備
造型各異的討糖袋材料包
活動過程
1、出示討糖袋
提問:外國的小朋友每年的10月31日都會提著這個袋子過節,知道這是用來裝什么的'嗎?
2、示范制作
出示材料及工具,進行簡單介紹
用安全針穿線,拼縫不織布討糖袋,再用不織布散片裝飾討糖袋。
3、幼兒制作
幼兒制作討糖袋。老師或家長進行安全制作的提示,并幫助有困難的幼兒完成討糖袋的制作。
4、小結
萬圣節前夜,孩子們都可以帶上討糖袋,舉辦一場討糖大轟趴,因為“不給糖就搗蛋!”,這一天可以獲得很多很多糖果,但是我們不能一直一直吃糖果,要記得保護牙齒。
活動方案 篇4
設計意圖:
鳥不僅是人類的朋友還是自然界的重要成員。在主題活動“大樹和小花”中,小鳥是大樹的朋友,再則正值4月1日國際愛鳥節,又迎來愛鳥周,為了讓幼兒認識小鳥、喜歡小鳥,有觀察小鳥的興趣,特在主題活動中生成幼兒活動:小鳥你好,以此帶動孩子了解鳥與人類的關系,知道鳥是人類的朋友,積極的參與愛鳥行動中來,有愛鳥、護鳥的情感。
活動目標:
1、通過讓幼兒制作鳥窩、標志牌等各種活動,激發幼兒對鳥類的熱愛,并知道小鳥是人類的好朋友。
2、發展幼兒的想象力、動手能力及合作能力。
3、培養幼兒愛鳥、護鳥的情感及初步的環保意識。
活動準備:
1、通知幼兒如家中有飼養小鳥的`,在周三這天帶來幼兒園分享。
2、通知家長和幼兒一起在家尋找廢舊材料制作鳥窩于周三帶來。
3、照相:各班自備
活動過程:
一、看鳥
1、積極利用家長資源,許多家長利用休息日帶孩子去花鳥市場、公園看鳥,豐富孩子對鳥類的感性認識,讓孩子飼養一些小鳥,體驗飼養的過程,了解鳥的生活習性,豐富孩子對動植物與人類關系的認識,使鳥成為孩子的朋友。
2、周三上午將孩子們從家中帶來的小鳥共同放置在“鳥的王國”,在這一天讓孩子分享各種常見的鳥,讓他們去飼養、觀察,了解鳥與人們生活的關系,從小樹立愛鳥、護鳥的意識。
3、收集各種鳥類的圖片與音像資料,孩子們在觀看、交流、分享中,了解了鳥的生活習性,使鳥成為了孩子們的朋友。
二、做鳥窩
制作鳥窩:
1、出示一只無家可歸的可憐的小鳥,引出課題。
2、組織幼兒討論,如何保護小鳥,愛護小鳥。
3、發動孩子和家長一起利用廢舊材料制作鳥窩。
鳥窩展:帶領幼兒參觀各班的鳥窩作品,地點:各班教室 時間:周三上午第三個活動
三、送鳥窩
將制作的鳥窩送到幼兒園內的大樹上,給小鳥安個家。
活動時間:周三下午
四、成立愛鳥、護鳥小衛隊
班里成立了愛鳥、護鳥小衛隊,到小班和大班,喊著口號向大家宣傳愛鳥護鳥的環保活動;
準備:一句愛鳥口號和一個“護鳥標示牌”
活動時間:周三下午,掛完鳥窩后
五、班級區域創設
建構區
積木、自制的花、草、裝飾物等、樹葉
能用圍攏、堆高的方法為小鳥做一個家,并能用輔助物進行裝飾。
表演區
小鳥的頭飾、大樹、小草等背景物
幼兒帶頭飾邊“飛”邊介紹自己扮演的鳥的名稱、生活習性、本領等。
活動方案 篇5
一、活動目的
“滴水之恩,涌泉相報”,小學感恩活動方案。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父母、老師和身邊的朋友不知給予了他們多少的愛。然而很多孩子已經習慣于接受,而不知道付出,不知道回報。因此學校將全方位實施“感恩”教育,盡全力營造“感恩”文化,讓孩子們在“知恩、感恩、報恩”的系列活動中養成孝敬父母、尊敬師長、關心他人、熱愛學校、回報社會的崇高道德風尚。
二、活動主題
學會感恩 與愛同行
三、活動時間
11月25日--12月2日
四、活動流程
1、“學會感恩與愛同行”主題隊會
以班級為單位,圍繞“學會感恩、愛心永恒”主題,按照學生特點,組織關于親情、感恩教育的主題隊會,具體內容可自行安排。
2、尋恩、感恩、報恩實踐活動
尋恩,讓學生學會觀察,不斷尋找身邊人的恩德,用文字記錄這些恩德,即是尋恩。感恩,是感受到恩德,感動于恩德,用心體味,用行動回報。報恩,報答恩情。用多種方式去報答身邊人的恩情。(如:幫父母做力所能及的.家務活、給父母洗腳、到敬老院實踐活動、去社區清理垃圾等。建議中隊輔導員指導以小隊為單位活動)
3、作品呈現方式
(1)一、二年級制作感恩書簽。
(2)三---五年級閱讀一本有關歌頌父愛、母愛、師愛的書,并完成一篇讀后感。
4、作品要求:
(1)體裁不限,圍繞中心,可以是記敘文、散文、議論文、詩歌等。
(2)作品必須是自我原創,不得抄襲、套改。
(3)參賽作品必須注明作者姓名、班級。
(4)評選辦法:學校組織教師評委評選出一、二、三等獎。
5、作品上交時間:
(1)感恩書簽贈送給老師,老師們夾在書本中表示接受孩子的愛。
(2)讀后感于11月30前每班送交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