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小班活動策劃1
一、活動背景
一次午餐后的休息時間,我讓幼兒自由看圖書,看到有的幼兒把圖書卷起來當話筒、當望遠鏡、當槍玩。于是,我受到啟發,何不做一些“話筒”給孩子們玩,讓孩子們在玩中獲得一些粗淺的科學知識。這樣就產生了科學活動“有趣的傳聲筒”的方案設計。我用薄的硬紙板卷成一些“話筒”,有的是空心的,有的里面塞了一些紙團,讓每個幼兒通過游戲傳話,探索空心和實心的話筒傳出的聲音是不是一樣的,這樣為幼兒的探索活動創造了寬松的環境,使每個幼兒都有機會參與嘗試,支持、鼓勵他們去發現問題、解決問題。
二、活動目標
1、通過操作,感知空心的傳聲筒傳出的聲音清晰、響亮,實心的傳聲筒傳出的聲音模糊、不響亮。
2、通過活動,激發幼兒的求知欲、好奇心,喜歡玩科學小游戲。
3、學習與同伴協作活動,增進同伴間的關系。
三、活動準備
1、空心傳聲筒人手1個。
2、實心傳聲筒人手1個。
3、音樂樂曲。
四、活動過程
(一)激發幼兒玩紙棒的興趣
1、引導幼兒觀察紙棒的外形特征
。ǔ鍪炯埌簦⿴煟豪蠋熡眉埥o你們做了個玩具,你們看一看,它是什么樣子的?
幼A:它是長長的。
幼B:它是圓圓的。
2、鼓勵幼兒任意玩紙棒游戲
師:你們每人拿一根紙棒當玩具,讓老師看看,你們是怎樣玩的?
幼:很有興趣地拿起紙棒玩,有的把它當馬騎著跑;有的把它當望遠鏡;有的把它放在地上滾……
3、總結幼兒游戲的`玩法
師:你們玩得開心嗎?請幾位小朋友來玩給大家看。
幼A:放在地上滾。
幼B:當望遠鏡玩。
幼C:拿在手里拍。
。ㄔu析:幼兒的科學教育重在激發幼兒的認識興趣和探究欲望。通過觀察紙棒的外形特征,并讓幼兒根據自己的意愿和興趣來玩紙棒,既體現了自主選擇、主動參與,又為每個幼兒提供了探索的空間,使幼兒以自己的探索方式產生對紙棒游戲的興趣,為下面的活動作了鋪墊。)
(二)引導幼兒把紙棒當“傳聲筒”,自由結伴玩游戲
1、啟發幼兒玩“傳聲筒”游戲
師:小朋友很聰明,會玩許多紙棒的游戲,老師這里還有一個游戲,你們想學會玩嗎?
幼:想!(齊聲高呼)
師:請××小朋友上來和老師一起來做這個游戲。老師用紙棒的一端對準他的耳朵,用嘴巴對準紙棒輕輕說一句話,你聽到了嗎?
幼××:聽到了。
師:其他小朋友聽到了嗎?
幼:沒有。(齊聲說)
師:請××小朋友把剛才老師對你說的話告訴大家。
幼××:老師叫了我的名字××。
2、幼兒自由結伴玩游戲
師:小朋友,你們想做這個游戲嗎?
幼:想。(齊聲說)
師:請你們每人拿一根紙棒,去找一個好朋友,一個對著紙棒輕輕說話,另一個用小耳朵聽,然后再交換,聽聽你的好朋友說了什么話?活動時要互相謙讓,相互
合作好。
幼:自由結伴開始活動,有的幼兒在邊聽邊笑,有的幼兒邊聽邊點頭……
師:你聽到好朋友說什么了嗎?
幼A:××說星期天到常熟去。
幼B:××說媽媽給他買了新玩具。
。ㄔu析:開始部分幼兒對紙棒已充滿了興趣,經過老師的示范,而且對著紙棒說些“神奇”的悄悄話,幼兒的好奇心倍增,致使幼兒能在教師的引導下,主動探索新的玩法。而且,在活動中自由選擇同伴共同游戲,培養了幼兒合作學習的意識和能力,使其分享探索的經過和結果。)
(三)將傳聲筒換成實心的,引導幼兒再次探索
1、幼兒再次玩傳聲筒
師:剛才玩的游戲,你覺得開心嗎?用剛才的方法我們再來玩一次。
幼:有的幼兒在搖頭,有的幼兒在大聲說:聽不清,聽不清……
師:你聽到好朋友說的話嗎?
幼A:聽不清楚。
幼B:不知道她在說什么。
2、鼓勵幼兒尋找原因
師:為什么剛才傳話聲音很清楚、很響亮,而這次傳話的聲音不清楚呢?(鼓勵幼兒觀察兩根紙棒的不同之處)
幼A:哎呀,這根里有紙團。
幼B:剛才那一根是空的。
師:剛才,小朋友發現有的紙棒里有紙團,有的紙棒是空心的。那我們拿著兩根紙棒再找好朋友做游戲,感受一下兩根紙棒傳出聲音的不同。
幼:自由結伴游戲,有的幼兒不時把兩根紙棒當望遠鏡看……
總結
師:你們能將你們的發現告訴老師嗎?
幼A:空心的傳出的聲音清楚。
幼B:有紙團的傳不出聲音。
幼C:有紙團的傳出的聲音不清楚。
師:小朋友們真能干,原來空心的紙棒傳出的聲音響亮、清楚,而有紙團的紙棒傳出的聲音不清楚,因為紙團堵住了傳出來的聲音。老師給紙棒取了個名字叫“傳聲筒”。
幼:傳聲筒。(齊聲說)
。ㄔu析:這一部分是本課的重點,在活動中有的幼兒用眼觀察,有的幼兒用手拍打,有的幼兒用嘴吹紙棒,他們能運用各種感官,動手動腦,探究問題,并在探索中解決問題,尤其再次玩空心和實心的紙棒時,幼兒情趣高漲,雖然有的幼兒較活躍,但他們都體驗著發現的樂趣,激發了他們對科學活動的興趣。)
4、拓展延伸
師:小紙棒能變成“傳聲筒”,但它還有許多神奇的玩法,你們想去發現嗎?
(播放音樂)
幼:自由探索交流。
五、總評
小小的紙棒在小朋友手中變得很神奇,也很有魔力,是活動良好的開端。在整個活動過程當中,我始終堅持“活動在前,認識在后”、“發現在前、結論在后”、“嘗試在前、引導在后”的原則,幼兒始終在玩中感知科學現象,在玩中發現問題,是非常適合小班幼兒年齡特點的。因此,幼兒在活動中玩得很主動、很開心,確實有所發現、有所發展。而且,在活動中,讓每個幼兒都積極主動地參與活動,教師盡量以鼓勵為主,
幼兒盡量以體驗為主,避免了因個體差異出現的矛盾和問題,增強了每個幼兒的自信心,并在活動中樂意與同伴交往,學習互助、合作和分享,使每個幼兒的心理得到了滿足,為他們帶來了探索的成功和喜悅。
小班活動策劃2
建高樓 (小班)
活動目標
1。 培養幼兒認真細致做一件事,并把事情做完的態度。
2。 鼓勵幼兒嘗試用各種方法堆高,激發幼兒對嘗試活動的興趣。
3。 通過操作,讓幼兒懂得運用各種材料來堆高,堆穩。
活動準備
1。 掛圖:圖一,小長頸鹿開心地住在小房子里;圖二,小長頸鹿沒房子住哭了。
2。 大小各不同的積塑,紙筒,紙盒(大小不同),小籃子,托盤,各種罐子和瓶子,紙杯,紙皮……
活動過程
1、故事導入活動,引起幼兒活動的興趣。
故事內容:小長頸鹿住在小房子里很快樂,后來小長頸鹿長大了,小房子住不下了,沒有房子住哭了。
1) 小長頸鹿沒房子住哭了,你們說怎么辦呢?
2) 我們一起建一間高高的房子讓小長頸鹿住好嗎?
2、介紹游戲材料,鼓勵幼兒嘗試用各種材料堆高。
教師 ⑴你們看老師這里有很多可以建房子的`東西,它們有什么?
、颇銈兡苡眠@些東西建一間高高的房子嗎?那我們現在就一起做好嗎?
3、幼兒操作,教師巡回指導。
1) 幼兒可以自己建房子也可以幾個小朋友一起做。
2) 注意拿了材料找個舒服的地方去建房子,不要都擠在一起。
4、小結。
1) 剛才你是用什么東西來建房子的?
2) 老師剛才看到有個小朋友怎么也建不成高高的房子,他是這樣建的,你們看房子為什么會倒?(樓底部太小,不平。)
3) 我們怎樣建房子才又高又穩?(樓底要平和寬,建的時候要輕拿輕放。)
啟發幼兒用托盤,紙皮等輔助材料來建房子。
5、鼓勵幼兒再一次進行嘗試,并用多種材料來建房子。
1) 提醒幼兒行走時要注意,手腳放輕點,以免碰到房子而使其到掉。
2) 重點引導幼兒如何利用輔助材料建高樓
6、評價結束活動。
小班活動策劃3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理解因果復句,學會用“因為……所以……”來表達。
2、培養幼兒大膽提問,陳述理由,說明原因的能力。
活動準備
小女孩大笑(圖一)、小兔帶傘出門(圖二)、小男孩吃冰淇淋吹電風扇(圖三)、啄木鳥啄蟲(圖四)、老爺爺拄拐杖(圖五)大圖各一套,有關小圖片若干!耙驗椤浴弊挚ㄒ粡。
重點:學會說因果復句。
難點:表達時能正確使用關聯詞。
活動過程:
。、(出示圖一)圖上小朋友在干什么?為什么笑?
。、(出示“因為……所以……”字卡)剛才小朋友回答得不錯,老師還帶來了漢字朋友,認識嗎?“因為……所以……”(認讀字卡)你能把它說進圖片嗎?(教師作示范:因為老師獎給小女孩一朵紅花,所以她笑了。)
總結:剛才小朋友說得真好,因為是說明事情的原因,所以是說明事情的結果。
。、(出示圖二)這么多小朋友都想用“因為……所以……”來回答到圖片中,好的',老師這里還有圖片呢,請聽清問題:小兔為什么拿著雨傘出門?
。、(出示圖三、四、五)請幼兒提問并回答。
。、游戲:問一問,答一答
規則:兩個小朋友一組,各挑一張小圖片后坐好,其中一人先提問另一人答,然后交換。
幼兒自由練習,教師巡回指導。
請一組幼兒上臺講述。
請幼兒兩人一組(可另找圖片)一問一答說給聽課老師聽,并有聽課老師獎勵紅花。
活動延伸:
啟發幼兒用“因為……所以……”說一句話。
反思:
重點和難點的突破。本活動學習因果復句,看似一句話很簡單,但在具體操作中,幼兒往往忘記了關聯詞,因此能正確使用“因為……所以……”是本活動的重點和難點。我是這樣來突破的:一方面設計了漢字朋友“因為……所以……”字卡;另一方面在時間上作了科學安排,重點的學習放在第2環節上,使幼兒在第1環節中興趣激起來了,精神最飽滿的狀態下引出重點用“因為……所以……”表達。接下來的環節都起鞏固句型的作用。
遵循由易到難、循序漸進的原則。在圖片的出示中,先簡單的(一個小朋友在笑),然后稍復雜的(小兔拿著傘出門,)接著更復雜的(小男孩吃冰淇淋吹電風扇、啄木鳥啄蟲、老爺爺拄拐杖三幅圖一起)。在提問設計中先教師提幼兒答,再幼兒提幼兒答,最后幼兒兩人結伴選圖一問一答。
整個活動幼兒學得興趣濃厚,發言熱烈,重點和難點掌握很好。同時大膽提問能力獲得了提高。但在陳述理由上還不夠精彩,得好好斟酌。
小班活動策劃4
活動目標:
1、學習理解兒歌內容,喜歡朗誦兒歌。
2、掌握國旗的主要特征,懂得尊敬國旗。
活動準備:
國旗一面,國歌磁帶,錄音機。
活動過程:
1、出示國旗。
師:小朋友們看,老師手里拿的什么?這是國旗。(學習詞語:國旗)誰能告訴我國旗是什么顏色的?(紅色的)上面有什么?(五角星)有幾個五角星呢?我們一起來數數。國旗上有五顆金星,我們叫它五星紅旗。(學習詞語:五星紅旗)
2、學習兒歌。
師:老師這里有一首關于國旗的兒歌,你們想聽嗎?(想)
教師示范朗誦兒歌。
師:這首兒歌好聽嗎?你們想學嗎?那老師要問你們幾個問題:
⑴什么紅?(國旗紅)
⑵國旗升起來的時候是怎樣的?(學習詞語:紅彤彤)
、鞘裁戳?(金星亮)
、冉鹦氰傇谑裁瓷厦妫浚ń鹦氰傇诩t旗上)
師:小朋友們真棒,現在跟老師一起把兒歌念一遍好嗎?(帶領幼兒邊拍手邊完整地念一遍兒歌)
師:我現在要來比比是男小朋友念得好聽還是女小朋友念得好聽。(分組念兒歌)
3、組織幼兒談話。
師:小朋友們真厲害。那吳老師又有問題想問問你們了,你們在什么地方見過國旗呢?(天安門、學校、商店、電視里等等)那你們知道什么時候會升國旗呢?(天安門廣場每天早晨舉行升旗儀式,學校每周一早晨會舉行升旗儀式。)
4、告訴幼兒國旗是國家的標志,我們都應該尊敬國旗。
師:國旗是國家的標志,每個國家的國旗都是不一樣的,每個國家的人民都很尊敬國旗。五星紅旗是我們中國的國旗,我們也應該尊敬五星紅旗,每當舉行升旗儀式的時候,不同的人就用不同的方式表現對國旗的尊敬,比如解放軍會行軍禮,戴上紅領巾的少先隊員會行隊禮。在升旗的時候會放國歌(豐富詞語:國歌)讓我們一起起立學一學解放軍行軍禮吧!
(放國歌)集體練習行軍禮和行隊禮。
師:可是我們既不是解放軍也不是少先隊員,那我們應該行什么禮呢?讓老師告訴你們吧,我們普通人在升旗的時候只要行注目禮就行了。跟老師一起立正,眼睛看著國旗慢慢升起來。
(放國歌)集體練習行注目禮。
5、教師跟幼兒一起朗誦兒歌《國旗紅》,活動結束。
師:這節課我們學到了好多知識呀,還記得剛才和老師一起念的兒歌嗎?讓我們再念一遍吧!
教學反思:
在決定上這節課之前被很多老師告知有點難度,造成較大的心理壓力,不過既然選擇了,能做的只有盡量讓整個活動順利進行了;顒咏Y束后,孩子們學習兒歌的情況還是較好的,上課時的情緒也較積極。當然不足的地方還有很多:首先,由于本課的教學準備比較簡單,所以在這一環節我在課前沒有做到充分準備,為了幼兒能夠更加直接的`感知舉行升旗儀式的場面,在練習集體行注禮的時候我應該和孩子們一起做行禮的動作,那樣孩子們的表現應該會更棒;其次,在組織幼兒談話這一環節中,我忽略了兩邊的幼兒,沒有面向全體孩子,使得一部分幼兒失去了回答問題以及得到表揚的機會;最后,由于情緒緊張的原因,在講解某些細節的時候言辭不夠緊湊嚴謹,這種錯誤其實是不應該發生的,我會努力改掉這些毛病,多向老教師學習,讓自己的教學水平能更上一層樓。
小班活動策劃5
活動目標:
1、在活動中探索制作小青蛙的順序,培養幼兒對自制玩具 的興趣。
2. 發展幼兒在美工活動中的探索和操作能力。
活動準備:紙筒(半成品);漿糊;青蛙頭像(舌頭)人手一份;圖示;毛巾等
重難點:探索制作小青蛙的順序,對自制玩具的興趣。
流程:引出內容------思考材料與制作步驟------嘗試制作------體驗成功-------延伸活動
活動過程:
一.導入
1.今天,老師請來了一位小客人。它在哪兒呢?它在老師的口袋里。會是誰呢?我們大家拍手歡迎。 “我來了,我來了”教師出示作品并唱歌:“呱呱,我是一只小青蛙”。(引起幼兒關注的興趣。) 2。大家喜不喜歡這只小青蛙?為什么?(因為這只小青蛙很可愛;會說話...........)滕老師知道你們一定很喜歡做這只可愛的會說話的小青蛙。
二、思考和討論
1、我們先來想一想,做一只小青蛙需要一些什么材料呢?(幼兒觀察后回答)
2、小朋友觀察的`真仔細,對了,我們制作小青蛙就需要這些材料。那么,材料都有了,我們就要開始制作了。
3、但是每做一件事情都是有先有后的,所以我們想一想先做什么,再做什么呢?(幼兒討論)(老師把小朋友討論的結果用圖畫按順序表示出來)
三、嘗試操作
1、對,先拿一個紙筒,要把這個紙筒折成什么形狀呢?(m型)
2、要折成這個形狀,是怎樣折成的,大家一起來試一下。
3.大家折好了嗎?老師請一位小朋友來說一說,她是怎么折的?你們和她折的方法是否一樣的。把小手伸進去試一試,能不能一張一合的。
青蛙的大嘴巴已經做好了,接下去應該做什么呢?小朋友們一定要一邊看好圖示,一邊擺一擺,想好了,再粘貼?纯凑l做的小青蛙最可愛。
四、體驗成功
1、小朋友來試一試手里的小青蛙會說話嗎?(呱呱)
2、如果你是一只小青蛙,你會是一只怎么樣的小青蛙呢?(幼兒回答)小青蛙們再來說一說美麗的春天。
活動結束:
1、春天真美麗,小青蛙出來玩了,看看還有那些動物也來了?(出示其他的小動物制作)
2、這些小動物和剛才做得小青蛙有什么一樣的地方?
3、原來它們的嘴巴都可以一張一合,好像會說話。回去再做更多會說話的小動物,這樣表演故事的時候就可以派上用處了。
小班活動策劃6
活動目標:
1、鞏固幼兒對圓形、三角形、正方形的認識。
2、復習5以內的數數。
3、訓練幼兒思維的靈敏性,提高動手能力。
活動準備:
1、三種圖形(圓形、三角形、正方形)硬紙片,火柴棒、糨糊、彩紙、木棍等。
2、“看看數數”圖片
活動過程:
用圖形制作玩具。
1、用圓形紙做車輪、降落傘和小陀螺。用一根火柴做軸,兩端各穿一圓形紙片(穿在圓形紙片的中心點)即成一幅車輪。把一根火柴穿在一張圓紙片的中心,兩手搓火柴棍,使勁往上拋后,會徐徐降落,就像一頂降落傘;倒過來讓火柴頭接觸桌面,用手捻火柴棍,即會旋成小陀螺。
2、用正方形做風車。將正方形的'四個角分別對角撕開,間隔取一角向中心疊壓,固定在一小棍的頂端即成。
3、用三角形紙制作小動物頭。將等腰三角形的的中間部位畫上動物的眼睛、嘴巴,即成動物頭。
4、做練習“看看數數”。
活動結束:
小朋友一起吃點心,互相探討。
小班活動策劃7
活動目標
1、通過剪、粘貼等手工活動,發展幼兒小肌肉群的靈敏性,體驗美工活動的樂趣。
2、感受與爸爸、媽媽共同動手制作的快樂。
活動準備
卡紙、剪刀、電光紙、雙面膠、及時貼、彩筆。
活動過程
一、富于情節的故事導入
老師:“今天小朋友的'爸爸媽媽都來和我們一起過元旦,小朋友們高興嗎?”
幼兒:“高興!”
教師:“小朋友們都很高興,小豬貝貝也十分的高興,它學會魔術了!小朋友想知道是怎么回事嗎?”
幼兒:“想!”
教師:“現在老師給小朋友們講一個《魔術帽》的故事!薄
二、活動前手指游戲。
在手工活動前教師帶領幼兒及家長一起進行手部的活動——《手指歌》。
家長和孩子們很開心的做著手部活動,很多家長都不知道在做手工前還需要做手部的活動,家長們紛紛說等著在家里也要經常和孩子做這個手指游戲。
三、剪一剪,做一做
教師講事先準備好的材料放于桌上,家長和孩子們開始一起制作《魔術帽》
1、做帽子
家長在教師的指導下畫好帽形,剪好。和孩子合作將帽子粘好。
2、做帽穗
幼兒輔助家長將帽穗剪好粘上。
3、裝飾帽子
家長負責用及時貼剪下圖形,幼兒自由設計裝飾帽子。在此環節中,孩子自己動手揭開及時貼,自由設計粘貼,家長只起輔助作用。
4、作品展示
帽子做好后家長和幼兒拍照留念。
四、親子游戲《小鞭炮》
在活動的最后,為了進一步感受新年的快樂,家長和孩子一起做了這個游戲。
準備動作:幼兒蹲下,雙手握住腳踝,把頭埋在雙腿間;
玩法:
。1)第一、二句幼兒先蹲下來,按照準備動作做好姿勢,媽媽拍手說兒歌;
。2)媽媽用手撫摸幼兒的頭,并做點鞭炮的動作;
。3)幼兒待媽媽做完動作后,慢慢放松身體,用力向上跳,并發出"嘭"的聲音。
游戲開始時,教師注意提醒幼兒從蹲到跳的動作過程中,不宜過猛、過快,跳起時要注意安全,別撞著旁邊的幼兒。
活動結束
附兒歌:
小鞭炮,小鞭炮,
嘭嘭一響真熱鬧,
媽媽趕快點一點,
[page_break]
嘭嘭嘭嘭跳的高。
小班活動策劃8
一、活動時間:x月17日上午
二、參加對象:小一班全體家長和幼兒
三、活動地點:小一班教室
四、活動目的:
1、通過家長開放日,讓家長幼兒在幼兒園的生活學習實況,根據班級幼兒的實際情況,引導家長(從幼兒的聽指令、回應、學習習慣、同伴交往與老師的互動等方面進行關注
2、通過這次活動展示家長能夠通過幼兒的表現與上學期比較發現幼兒進步的地方與不足,并在下階段與老師一起共同幫助孩子改進,從而達到家園共育的目的`。
五、活動準備:
熱情地歡迎家長參與班級活動,做好相關的教學活動準備、凳子準備,教具準備
六、活動過程:
。ㄒ唬┤雸@接待:7:45~8:00(幼兒進行桌面自主游戲)
活動目標:
1、能夠主動和老師同伴問好。
2、老師與幼兒進行簡單交流。
。ǘ﹨^域活動8:00~8:30(重點指導:喵喵DIY)
活動目標:
1、愿意選擇各種材料進行粘貼、涂色、玩色等活動,體驗活動帶來的快樂情緒體驗。
2、能夠自主選擇操作材料進行游戲,喜歡操作,專注有一定的堅持性。
(三)區域小結、點名8:35~8:45
活動目標:
1、幼兒愿意用簡單地語言描述自己玩區域的情況如:(我和誰一起玩了什么,怎么玩的?)
2、老師對區域情況進行整體評價(針對出現的情況)
(四)生活活動:喝豆漿、點心8:45~9:00
活動要求:
1、有序入廁,不擁擠,能用肥皂洗手,并把手擦干。
2、安靜地完自己的一份點心,輕輕地把杯子放到指定處。
。ㄎ澹┻\動會開幕式9:00~10:00
活動目標:
1、能夠精神飽滿、兩兩手拉手有序入場,大聲喊出班級的運動口號。
2、學習安靜觀看開幕式表演,不大聲說話、推擠。
(六)教學活動10:10~10:30
語言活動:小蛇多多
活動目標:
1、觀察畫面,了解小蛇多多吃的幾種水果,并用語言加以描述。
2、在閱讀中進一步感知常見水果的外形特征。
(七)餐前談話:10:35~10:45安全用電器
。ò耍┗顒幽繕耍
1、知道一些簡單的家用電器及名稱。
2、知道電器不能玩,有一定的安全自我保護意識。
。ň牛┎颓吧罨顒、午餐:11:00~11:30
活動目標:
1、幼兒安靜地吃完自己的一份飯菜,不浪費,不挑食。
2、用餐完主動把餐具放到指定位置,并用毛巾擦嘴。
小班活動策劃9
小班音樂活動:小手爬
活動目標:
1、理解歌詞內容,較合拍地做律動《小手爬》。
2、在教師問題的引導下,學習仿編歌詞和動作。
3、能較積極地參與仿編活動,體驗活動的'快樂。
活動準備:幼兒已有合拍做動作的經驗。
活動過程
一、 復習律動《拍手點頭》
1、集體復習,教師與幼兒隨著音樂做動作。
2、仿編,“拍拍小手點點頭很快樂,我們拍拍小手還可以干什么呢?”(教師可請仿編出新內容的幼兒當小老師,帶大家做新動作。)
二、教師示范。
1、教師以較慢的速度邊唱邊示范。
2、幼兒說說小手先爬到哪里?后來又爬到哪里?
三、幼兒學做律動。
1、和著教師的歌聲,一拍一下地拍手。
2、跟著教師邊唱歌邊拍手。
4、教師與幼兒以較慢的速度邊唱邊做動作。
四、 幼兒仿編律動。
“小手向上爬,還能爬到什么地方?小手向下爬,又爬到了什么地方?”
1、教師與幼兒一起做幼兒仿編的新動作。
2、幼兒做小老師帶大家做仿編的新動作。
五、 復習活動。
“喵!小花貓發現小老鼠了,我們都來做可愛的小花貓吧!“邊唱歌邊表演《咪.咪小花貓》然后走出教室。
小班活動策劃10
設計意圖:
小班幼兒剛入園,對新鮮事物感興趣,尤其對橡皮泥特感興趣。但由于年齡小,動手能力有限,所以選了做棒棒糖這個簡單的素材,讓幼兒在學習過程中初步了解泥工活動中團圓、揉、捏等基本技能。通過幫小兔做棒棒糖,體會幫助別人的快樂,培養幼兒助人為樂的情感。
活動目標:
1、初步了解團圓、揉、捏等泥工的基本技能。
2、通過活動,培養幼兒的動手能力和口語發展能力。
3、體會幫助別人的快樂,培養幼兒助人為樂的情感。
活動準備:橡皮泥、皺紋紙、棉簽棒、玩具小兔一只、棒棒糖、小紙盒一個。
活動過程:
一、談話引出課題。
1、 老師將玩具小兔放身后,嘴里發嗚嗚嗚哭聲吸引幼兒注意力。“小兔,你為什么哭呀?”“我把媽媽送給小動物們的`棒棒糖弄丟了,怎么辦呀?”(勾起幼兒的同情心)。
2、“我們班小朋友最能干了,我們來幫助小兔好嗎?”
二、制作棒棒糖。
1、出示棒棒糖,讓幼兒觀察其外型特征,剝開糖紙再看看是怎樣包裹的。
2、教師示范講解:先將橡皮泥揉、捏,使其變軟,然后放在手心團圓,團圓后插在棉簽棒上,再將準備好的皺紋紙包上,注意要將“糖”放在紙的中間,包攏后左手捏著紙的收
攏處,右手輕輕轉動一下棉簽棒,使包裹“糖”的紙不容易散開。
3、講解過程中讓幼兒跟說“揉、捏、團圓”等詞。
4、幼兒制作。教師巡回指導,重點輔導能力較差的幼兒。
5、邊觀察邊出示幼兒作品,說說哪些做的好哪些沒做好,應注意些什么。
三、結束部分。
1、要求完成了的幼兒把棒棒糖送到小兔身邊的小盒子里,并對小兔說:“小兔,給你棒棒糖”。
2、分享成功的喜悅、感受助人的快樂。
今天,我們用能干的小手幫小兔解決了一個難題,小兔很感謝你們、很開心,你們開心嗎?現在,小兔要把棒棒糖送到森林里小動物們的手中去了,我們一起來跟小兔說聲再見吧!
小班活動策劃11
晨間活動:野趣——跨欄(7:45——8:20)
目標:
1、學會跨高低不同的兩種欄架。
2、樂于挑戰,體驗跨欄的樂趣。
生活活動:小便洗手,拿茶杯。(8:20——8:25)
目標:
學習有序的進行,不推擠,輕拿輕放茶杯。
晨間談話:我喜歡的動畫片(8:25——8:35)
目標:
1、完整說出自己喜歡的動畫片名字,并知道其中的主要人物。
2、培養幼兒安靜傾聽的習慣。
生活活動:吃點心(8:35——8:50)
目標:
愉快地吃完自己的'一份點心。
早操:(8:55——9:05)
目標:
1、愉快參與早操,有節奏地做操。
2、聽老師口令迅速變換隊形。
教學活動:(9:15——9:35)
語言:數小雞
目標:
1、學習兒歌,感知并練習發音:雞、西、米、七、里。
2、體驗與老師、同伴一起邊朗誦兒歌邊表演的快樂。
戶外活動:好玩的輪胎(9:40——10:10)
目標:探索輪胎的不同玩法,體驗成功的快樂。
自主生活活動:(10:10——10:20)
目標:
1、學習自己系褲子,用正確的方法洗手。
2、認識不同的水果,知道水果營養好。
區域活動:(10:20——10:50)
目標:
1、能認真參加區域活動,根據自己的喜好進行選擇。
2、能自覺遵守活動規則。
重點指導:益智區
餐前準備:(10:50——11:00)
目標:
1、安靜聽故事。
2、自己整理衣物。
進餐:(11:00——11:30)
目標:
1、自覺吃完自己的一份飯菜,不挑食。
2、學會自己整理餐具等。
小班活動策劃12
活動目標
1、通過欣賞樹葉歌,感受童謠的意境美。
2、在有趣的活動中幫助幼兒正音:陰、團、藏。
活動準備
1、活動之前,觀察過人影,對影子知識有初步的了解。
2、多媒體課件制作:動態的擬人化太陽、樹葉(一片樹葉、一團樹葉)、小朋友、小樹。
活動過程
1、觀看多媒體課件,感受理解童謠的`意境。
(1)幼兒觀看之后說說畫面內容。
。2)老師重點指導幼兒發準“陰”“團”的音。(集體、個別)
(3)輔助問題:太陽公公出來后,小樹葉有變化嗎?
2、學念童謠。
。1)通過游戲向幼兒介紹兒歌名字。
。2)老師完整示范。(注意語速要慢,重讀個別字的發音)。
。3)邊看多媒體邊跟著老師朗讀兒歌。
。4)鼓勵幼兒為多媒體畫面配音(表演兒歌)。
活動結束:
進行戶外游戲。
小班活動策劃13
一、活動目標:
1.讓幼兒在與大自然的接觸中感受人與自然和諧的重要,增強環保意識。
2.讓幼兒感受春天的氣息,加強親子間及師生的情感交流。
3.通過組織幼兒外出活動,知道要跟著老師、家長及同伴,不能擅自離開群體,增強孩子們的團隊意識及安全意識。
二、活動時間:
20xx年3月24日。
三、活動地點:
漳浦地質公園、石雕園。
四、組織人員:
老師及家委會成員共同組織、制定活動方案。
五、參加對象:
小班全體小朋友和老師,學生家長陪同。
六、出發前準備:
1.著裝:穿輕便鞋子、適量的衣服。
2.食品:少量零食、飲料,水果削皮切塊放進保鮮袋。
3.生活用品:垃圾袋、毛巾、餐巾紙、照相機等。
4.交通工具:聯系旅行社車輛全程接送。
七、春游過程:
1.出發前先對孩子進行安全教育,聽從老師及家長的指揮,不能隨意離開群體。
2.尋找、觀察春天的.景色。
(1)摸一摸草地,感受春天嫩綠的草地。
(2)觀察樹芽的顏色,形態。
(3)找一找植物花開,說一說是花的顏色。
3.幼兒分享食物,教育孩子不隨便亂扔瓜皮紙屑,養成講衛生的好習慣。
4.清理場地,整理幼兒物品,清點幼兒的人數。
八、安全保障措施:
1.加強管理和監督措施。老師及家長共同負責幼兒出游的安全工作,確保幼兒出游安全。
2.班級老師對幼兒進行春游活動安全教育,增強幼兒安全防范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
3.春游活動時要做到井然有序,教育幼兒不擁擠、不追跑、不打鬧。
4.注意言行文明,愛護花草樹木,不隨地亂扔垃圾,保護環境。
小班活動策劃14
目標:
1、用對應的方法體會物體數量的多與少(4個物體以內)
2、愿意用語言與別人交流,喜歡應答
材料:廚具、小餐具、橡皮泥、各種蔬菜、水果等
策略:
1、讓幼兒動手擺弄廚具、餐具,用對應的方法體會物體數量的多與少
2、通過角色扮演、情景設置,促進幼兒間的交流,喜歡應答
建構區
目標:
1、通過感知、操作來比較2~3個物體間常見量(如大小、長短、厚薄等)的差別
2、發展幼兒想象能力,讓幼兒進行延長、圍攏搭建,為小動物們搭家
材料:木質積木、自制輔材
策略:
1、在幼兒搭建時,教師以游戲者身份參與游戲,引導幼兒對積木進行比較,感知常見量間的差別
2、出示搭建圖例,教師進行示范搭建,讓幼兒學習圍攏、延長兩種搭建方式
3、出示建筑物圖例供幼兒參考,拓展幼兒思維,讓幼兒發揮想象力進行搭建
美勞區
目標:
1、初步養成有序擺放和安全使用工具、材料的良好習慣
2、運用簡單的`圖形和自己喜歡的顏色大膽的、有意識的表現熟悉的事物
材料:橡皮泥、顏料、膠、彩筆、白紙、瓶蓋、畫好形狀的輪廓圖等
策略:對創作中遇到問題的幼兒及時給予指導,提醒幼兒工具用完后放回原位
插接區
目標:
1、進一步感知體驗“1”和“許多”以及它們的關系
2、會使用簡單的數學詞匯和語言,如有關多少的詞“一樣多”“少”“許多”“1個”等
材料:各種插接、鏈接玩具
策略:在幼兒搭建時,教師以游戲者身份加入,通過交流,引導幼兒學會數學詞匯
圖書區
目標:
1、有愛護圖書的意識,初步學習收放圖書
2、愿意用語言與別人交流,喜歡應答
材料:幼兒感興趣、喜愛的圖畫書
策略:
1、教師陪同幼兒一起看書,與幼兒交流,促進幼兒與幼兒、幼兒與教師間的交流
2、看書過程中,教師不撕書、不折書,看完后將書整齊放回書架中,為幼兒做好榜樣
表演區
目標:
1、學唱六度范圍內(C1-A1)五聲音調的歌曲,能大膽表現歌曲的內容、情感
2、從優美動聽和形象鮮明的歌曲、器樂曲與舞蹈音樂等作品中獲得美的感受,初步理解其內容和情感,嘗試以自由律動參與欣賞,或用語言、表情、動作表達自己的感受
3、認識幾種樂器,通過自由探索與嘗試學習敲擊方法,表達自己的情感
材料:各種曲風音樂、多種樂器、收音機、服裝、話筒等
策略:教師以小觀眾角色參與幼兒活動,激發幼兒參與熱情
益智區
目標:關注周圍的事物和現象,對它們感興趣,有好奇心,喜歡探索
材料:拼圖、套筒、萬花筒等
策略:讓幼兒大膽探索與嘗試,從中發現規律與方法,必要時教師進行引導
小班活動策劃15
一、活動目標:
1、嘗試運用交替的規律給圖片排序。
2、借助自身的特征來排隊,體驗交替排隊的規律和方法。
二、活動準備:
視頻展示儀、小圖片人手8張(共5類圖片)、操作紙(畫好紅旗和線條)、教具8張(西瓜和菠蘿圖片)
活動重點:幼兒根據不同的圖片進行交替排序。
難點:幼兒想出用各種動作來交替排序。
三、活動過程:
(一)西瓜和菠蘿排隊。
1、在視頻展示儀上展示出西瓜和菠蘿,師:看,這里有什么水果?
2、啟發幼兒給他們排排隊。師:這些水果放得太亂了,誰愿意給他們排排對?(個別幼兒上前操作)師:排得不直怎么辦?
3、引導幼兒觀察認識操作紙上的`標記
師:白紙上畫了什么?(紅旗、橫線)我們可以從小紅旗這里開始圖片排隊,把圖片排在紅色的線條上,這樣看上去就很整齊了。
。ǘ┙o自己的好朋友圖片排隊
1、交代操作要求。師:在桌上的小盒子里放著一些小圖片,我們也去給他們排排隊,記住要從小紅旗那里開始排。教師觀察幼兒操作,發現其中交替排序的例子。
。ㄈ⿲W習交替排列
1、請運用交替排列方法的幼兒將自己排列的圖片展示給大家看,并請幼兒說說自己的排法。
2、教師對交替排列的方法進行小結。
3、請能力強的幼兒將教師的教具進行交替排序。教師將交替排序的圖片先后順序進行交換,讓幼兒進一步明確交替排序的方法。
4、幼兒再次操作,全體幼兒運用交替排序的方法給圖片排隊。
5、展示評價幼兒的操作結果
引導幼兒自己發現和糾正排列過程中的錯誤。
(四)小朋友排排隊
教師分別請出兩組幼兒(男女各四人),分別站成兩排。
1、請男隊和女隊間隔排序,把兩組的幼兒排成一排。
2、引導幼兒運用不同的動作來排序,如:一個幼兒站一個幼兒蹲,又一個幼兒站一個幼兒蹲等。
3、集體玩交替變化動作排序。
【小班活動策劃】相關文章:
小班活動策劃04-21
小班音樂活動策劃05-29
小班游戲活動策劃04-20
小班半日活動策劃05-02
小班美術活動策劃04-28
小班親子策劃活動方案04-18
小班愛牙日活動策劃方案通用12-09
小班親子活動策劃方案04-11
小班主題活動策劃方案0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