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時光如流水般匆匆流動,一段時間的工作已經結束了,我們又迎來一個新的工作階段,要定下新的目標了,想必現在的你有必要寫一寫策劃書了。寫策劃書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校園活動策劃書案例,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校園活動策劃書案例1
前言:
隨著人們生活節奏的不斷加快,人們的飲食生活也被深深打上了時代的烙印。因為方便面給大家提供了很大的便利,所以成為了很多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食物組成部分。提起方便面,很多人立刻就會想到康師傅這個臺灣品牌,康師傅方便面在中國幾乎是家喻戶曉的。“康師傅”塑造了一個可愛的動畫人物圖樣,以講究健康美味的美食專家的形象在中國市場建造了“康師傅”食品王國。大學生是方便面的重要消費群體,我們通過對產品市場的綜合調查分析,以提高康師傅方便面在中原工學院的市場占有率為主要目的做了一整套營銷策略方案。
一.市場分析
1.銷售環境分析
大學生是方便面的重要消費群體。就我們學校而言,學校周一到周五實行封閉式管理,學生的活動范圍基本都是在校園里,我們食堂條件單一,且吃飯時間集中。同學們在厭倦了食堂那永遠不變口味的食物和擠食堂搶飯的煩惱時自然會選擇實惠方便的方便面。
2.自我刨析和銷售比較
康師傅方便面品質精良、湯料香濃,碗裝面和袋裝面一應俱全,更重要的是它有一個“康師傅”的名字。頂新國際集團董事長魏應交曾說:“許多人認為‘康師傅’的老板姓康,其實不是。‘康’意為我們要為消費者提供健康營養的食品。‘師傅’在華人中有親切、責任感、專業成就的'印象,這個名字有親和力。用‘康師傅’這個品牌反映了我們的責任心。”
康師傅是國內的方便面品牌,根據我們在中原工學院南校區的市場調查問卷得知,很多人在買方便面時首選是康師傅,購買原因:
一是因為品牌效應。
二是因為好吃。
而校園外全國近期內的市場調查是這樣的數據:
冠軍:康師傅的市場綜合占有率保持在34%以上。亞軍:統一。
第三位:華龍。第四位:日清。第五位:農心。第六位:福滿多。第七位:華豐。第八位:今麥郎。
第九位:好勁道。
第十位:公仔。
雖然“統一”、“今麥郎”、“白象”、“好勁道”等品牌也因為味道和價格差距等特點在校園內市場中各領風騷,但“康師傅”這一中國的的方便面品牌還是占據了方便面市場的半壁江山。
3.消費者分析
學生一般都離不開方便面,而學生一般又會在什么情況下選擇方便面呢?
根據我們的調查得知:
懶。很多同學忙于學習,懶得去吃飯或者下課晚時看到食堂吃飯的人太多,會選擇吃方便面。
窮。學生本身屬于消費群體,吃方便面省錢。
整天用電腦的人。學生中有很大一部分喜歡游戲或者學習電腦軟件。這部分人對著電腦就不愿意離開,很多時候會選擇方便面這種快餐式的飲食。
形單只影。不喜歡單獨去食堂吃飯的人,會選擇方便面。
真的很喜歡吃方便面的人。
既然這些人會更多的選擇方便面,那我們怎么樣才能更抓住這些人的注意,讓他們在買方便面時更多的購買方便面呢?
4.競爭對手的分析
根據對其他品牌的調查我們得知,學生選擇白象方便面的原因是因為它,選擇好勁道和福滿多的原因是這兩種面價格定位在中低檔,那相對與因為價格便宜而選擇以上這幾款方便面的情況,那基本都把價位定格在中高檔的統一,今麥郎,康師傅這幾個品牌競爭是相當激烈的,康師傅吸引學生群體的特點就是面筋斗,滑溜,味香,品牌大,包裝好看,價格適中。且康師傅推出各種口味的方便面時做了很全面的市場調查和分析,調查后知道,中國人最喜歡的面條口味是牛肉味,第二、第三是排骨和雞肉口味,第四才是海鮮口味。確定牛肉味后,經過不斷改進,請上萬人試吃,才終于生產出適合大眾口味的產品。所以康師傅的紅燒牛肉面是跟所有品牌比較都是無敵的。再看統一和今麥郎,它們面和料也很具特色,銷售緊跟我們之后。那么,我們的特色在什么地方呢?而我們又怎么讓這些強化特點促進康師傅的銷售呢?
校園活動策劃書案例2
(一)、基本情況簡介
改革開放后,尤其是進入20世紀90年代中期以后,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逐步確立,特別是實行高等教育成本分擔制度改革以后,高等教育部分費用由個人、家庭負擔,于是高校貧困生問題日益突出。
為此,黨中央、國務院下大力氣構筑完善高校貧困生資助體系,如,建立貧困大學生助學基金,設立國家助學貸款……各高校、社會各界也以多種方式資助貧困生。應該充分肯定,我國高校貧困生助學工作做出了相當大的努力,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相對于日益擴大的貧困生需求,目前我國高校貧困生助學工作及其體系仍存在著許多問題與不足,尚未建立起足夠強有力的、穩定有效的工作機制,因而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在我校,貧困大學生問題相對明顯。為此,我校,院整合個各方資源,從我校實際出發,相繼制定一系列“獎,助,補,減,免”措施,意在幫助一些貧困學生解決經濟方面的問題,幫助其順利完成學業。
同時,在我市范圍內,我們特舉辦此次活動,意在在全社會倡導“互相幫助,共獻愛心,”讓社會關注貧困大學生,幫助貧困大學生。
(二)、活動的目的:
我們本著“互相幫助,共獻愛心”幫助和關心貧困大學生,共求發展這一目的。
同時,我們堅持“以人為本”原則,我們堅持我們此次活動的口號“共獻一點愛,同享一片天”,我們堅信,通過此次活動,在全社會樹立關心愛護貧困大學生這一特殊群體,支持,幫助他們順利完成學業的意識。
(三)、活動時間:
xx年11月
(四)、活動開展地點:xx市
活動協調中心:xx科技大學
(五)、活動主題:
《共獻一點愛
同享一片天》
(六)、參與人員安排:
可供調動人力資源:xx大政法學院全體學生
組織人員安排:xx大政法學院社工系部分學生
(七)、救助對象:
根據學校有關學生工作規定和要求,在進一步明確了貧困大學生教育救助的對象和救助標準的基礎上,對已核實的貧困大學生根據其自身情況給予一定的補助,主要針對以下:
1、著重于農村貧困學生
2、對家庭多子女在讀生給予補助
3、對家庭存在特殊情況的在讀生予以一定補助(如,單親等)
4、對家庭無可靠經濟來源的貧困學生予以一定補助
(八)活動意義:
1、對貧困大學生同學來說,從一定程度緩解當前面臨的問題。一方面,通過有效捐款及其它方式在經濟上幫助他們,幫助他們解決現實性的問題;另一方面,加強同學間的互助互幫意識,讓他們以正確的態度融入科大這個大家庭,從思想上引導和解決精神層面上的問題。從而激發他們學習的積極性,和上進性。
2、對我們而言,通過自身參與活動,進一步在實踐中了解本專業的相關知識,在實踐中鍛煉自己。了接當前我們國家的基本國情。更重要的是激發我們的助人意識和責任意識。
3、對社會而言,其意義是多方面的。
首先,通過加大宣傳活動力度,營造人人關心參與救助貧困大學生的良好氛圍,倡導捐資助學活動,愛心奉獻,引起全社會參與。在我市倡導和樹立愛護和幫助貧困大學生,關注大學生教育問題的新風尚。
其次,從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推動我市和諧社會的建設。
(九)、活動具體實施方案:
在明確此次活動的目的及其重要意義之后,從實際出發我制定以下方案予以具體實施:
〈一〉、從工作主體類型上,主要以個人為主。
1、統一安排,開展廣泛的宣傳工作,目的在于讓更多的人參與進來。
具體在宣傳方式選擇上,我認為應當開展雙向方法。一方面,深入
被救助同學中去,做思想工作,使其能夠轉變認識,從思想上走出困窘,樹立正確的態度,以方便后面工作的'開展。另一方面,立足校園,走向社會,加大宣傳力度,在全社會營造這種氣氛,力所能及的幫助貧困大學生。
可以,通過散發宣傳單,制作相關的宣傳標語,橫幅等。
2、面向大眾,心懷愛心。倡導募捐。
在很多時候,募捐或許已經被形式化地看作籌集錢款,而忽略了其中一個重要的意義,宣傳的作用。我想這兩個只要運用得當,往往有時會取得雙重的功效。我們可以在市區繁華地段多設點,合理操作,必將引起社會的廣泛關注的。
〈二〉、適當成立互助小組開展活動,以小組為主開展活動。
1、成立互助小組,以小組聯系被救助同學,開展面對面交流,主要負責解決被救助同學在日常中所面臨的實際性問題,具體負責,及時掌握被救助同學的相關信息,這在一定程度上既可維護他們的尊嚴,又可以有效的幫助他們。
2、小組在做好救助同學工作的同時,也可以發揮其另一方面的作用,聯系學校,聯系社會,運用自身和學校所掌握的社會資源和一切可以動員的力量為被救助同學及時有效的提供幫助。比如,小組可以聯系社會和企業愛心人士。既避免了被救助同學直面他們時的尷尬局面,又能幫助他們,不失為一種好方法。
綜合和參考社會工作中的小組工作方法和原理,我認為不妨一試,在這個互動的過程中遵循“被救助者――愛心小組――提供幫助者”這一模式。既可以雙向互動,顧及被救助者尊嚴,又能及時為他們提供幫助。有時被救助者可以通過小組與這些愛心人士建立關系,形成一種長效機制。則能更好的幫助他們,實現我們的預期目的。同時也可發揮了小組的作用。
〈三〉、在貫穿以上方法時,更重要的是要重視長效機制的建設。
通過學校,小組或社會為貧困學生提供其實現自身價值的平臺,讓他們在受助的同時,實現自身的發展,達到我們活動的預期目的。
比如,學校適當提供貧困大學生業余工作崗位,或通過小組在校外為他們尋求方便的工作等等。
〈四〉、建立快速信息通道,及時反饋有關貧困生政策的相關信息。讓更多的貧困生同學及時了解國家,學校在貧困生方面的相關新政策。更好更快的尋求幫助,解決自身問題。比如,校內貧困生相關政策及時公示,國家相關政策及時公示等等。
〈五〉、建立和完善貧困生相關情況管理機制。
在已有的基礎上,強化管理。主要是管理貧困學生相關情況,建立檔案,落實救助金發放,管理各方錢款,完善監督機制。比如,設立基金專門管理機構,管理各方捐款,做好貧困生清查等工作。
從管理上細化職責,構件一整套的長效運作機制。為以后的貧困生相關工作的開展奠定基礎。
校園活動策劃書案例3
活動主題:中文系男女混合制籃球賽
一、主辦和承辦單位
中文系學生分會文體生活部主辦
中文系籃球隊承辦
我愛競賽網贊助
二、活動目的
為加強系部班級之間的團結與交流,豐富我系學生課外活動,促進各班同學們之間的交流和相互聯系,增強同學們體育鍛煉的意識和同學之間的`團結,以組織籃球比賽的形式為平時缺乏體育鍛的同學們創造運動機會,提供展現個人、集體風采的舞臺。
三、比賽時間
20xx年11月24日―20xx年12月1日
四、比賽地點
東區大籃球場
五、組隊形式
以大班為單位參賽,13、14級每班必須參加,12級自愿報名參加
六、比賽辦法
1、比賽分為小組賽以及決賽,其中小組賽中取各小組第一進入決賽,決賽將采取循環制。
2、小組賽計分辦法為勝一場積兩分,負一場積零分。
3、小組賽或決賽階段循環賽中,若各班所勝場數相當,則按失分多少決定勝出者
七、比賽賽程
詳見《賽程安排》
八、比賽規則策劃
1、賽制類型:比賽共四節,其中一、三節為女生上場,二、四節為男生。每隊要求至少五名男生、五名女生,賽前將名單報至記錄員處。每隊設隊長一名。
2、時間設定:采用12分鐘制,每一節過后無休息,半場休息5分鐘,暫停每隊全場累計不得超過3次,每次不得超過一分鐘。比賽除規定休息時間外,其余時間不停表。
3、球服要求統一,考慮到具體情況,屆時體育部將通知各隊應著服裝的顏色,一般分為淺色(淺色以白色為主)和深色(深色可為藍色,紅色,黃色等),如各班有統一球服,應盡量穿著統一球服。
4、違例:此處所說的違例包括走步,二次運球,腳踢球等,男生違例情況以一般的規則為準,如女生違例,則可稍作放松,盡量保證比賽連貫性。
5、犯規:犯規按照一般規則處理,投籃時對方犯規須罰籃。在判罰尺度上對男生會比對女生嚴一些,對于男生有進攻“三秒”的犯規。
九、比賽獎勵
1、前三名頒發獎金,每個小班分別附獎狀一張。
第一名:80元
第二名:60元
第三名:40元
2、另設“優秀組織獎”一名,頒發獎狀。
中文系學生分會文體生活部
20xx年10月25日
【校園活動策劃書案例】相關文章:
校園活動策劃書06-30
校園清潔活動策劃書10-30
開展校園活動的策劃書03-31
有關校園活動的策劃書03-29
校園活動策劃書模板04-25
校園環保活動策劃書05-31
最美校園活動策劃書05-16
校園文明活動策劃書09-12
校園尋寶活動策劃書1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