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活動策劃 篇1
敞開心扉1 “初識之美”
游戲1:棒打薄情郎
活動目標:消除大家的生澀感,讓成員進一步認識彼此,使隊內氣氛和諧融洽;
活動準備:學生名單,棒子(用報紙卷成)
游戲規則:
(1)全體成員圍圈而坐,輪流介紹自己的名字、興趣、個人志向等個人資料。每個人都專心去記其他成員的資料。
(2)輔導員根據卡片內容說出一個成員的特點或名字,這個成員的左右兩個同學必須馬上站起來,如果沒有站起來,輔導員要給他一棒。
(3)依此類推,直到大家熟悉互相的姓名為止;
游戲2:分組游戲:報數
活動目標:消除成員的緊張感,加強團隊協作,培養班級團體凝聚力
活動準備:秒表2個,計時老師兩名
游戲規則:
⑴全班同學分為4組,每組10人同學
⑵教師示范學生1-10報數,要求簡短、有力、清晰
⑶分組比賽,報數時間短者為勝。備注:可多重復幾次
游戲3:分組游戲:一穿而過
活動目標:消除成員的緊張感,加強團隊協作,培養班級團體凝聚力
活動準備:每班呼啦圈(可供一人穿過)大小2條、計時老師2名
游戲規則:
先將一個呼啦圈套在一個同學的手上,然后所有同學手拉手圍成一圈。從套著呼啦圈的同學開始,所有人要讓呼啦圈通過并且身體回到原位。在游戲過程中,可以語言為工具溝通,在呼啦圈通過的過程中相互拉著的手不能放開,也不能脫開手動呼啦圈。
注意事項:呼啦圈的傳遞方式可以改變。
游戲懲罰:輸的隊伍集體合唱一首歌或者每人做10個俯臥撐。如果贏的隊伍愿意和輸的隊伍共同接受懲罰,則,每人完成3個俯臥撐。(鼓勵學生共同接受懲罰)
游戲結束后,領導者要引導學生思考,感受團隊的重要性,讓學生分享自己的方法和感受。
敞開心扉2 “合作之美”
游戲1:烏龜與烏鴉
游戲規則:
(1)每個人的右手張開,手心向下。左手食指伸出,擺一字形。放在左手邊那個人的 左手下。(2)輔導員閱讀文章《烏龜與烏鴉》,當喊道烏龜時,左手要盡量逃離左手邊同學的右手,右手去盡量抓住右手邊同學的左手。
活動結束后,班主任進行引導和分享。
游戲2:心有千千結
游戲規則:每組成員手牽手圍成一個大圈,每個看清自己左邊和右邊的人員,并要牢牢記住人員與方向。在組長的指令下,各圈人員在自己的圈內任意走動數步,當聽見口令“停”時,全場保持當時的位子不要改動。 每個人在自己的圈內尋找在走動前自己原來身邊左右手牽的人,并重新牽起手來。(要點:左右手方向不能錯) 每個團隊在手不能松開的前提下,無論用什么方法還原成開始時的圓圈。同時計時開始。比比哪個團隊最快解開結。
參與游戲的成員必須為偶數個,最先解開手鏈的小組獲勝。游戲接受要進行分享:過程中發生了什么?怎么去解決的?用什么方法解開的.結?活動中的感受和生活、溝通中的關聯。
游戲3:坐地起身
游戲規則:先請團隊中兩個成員做示范,背對背坐在地上,然后手挽手,手不能接觸到地板,通過互相協作站起身來。完成后,再加入一個人,慢慢地全體成員都加入到游戲中,一起去體會團隊協調合作的過程。
該游戲看似簡單,實則挺有難度,人越多越不容易做。游戲結束后,成員要進行分享。
烏龜與烏鴉
森林里的池塘邊住著一只小烏龜,他有一雙烏溜溜的大眼睛。有一天,烏龜在外面玩,突然看見一只烏黑羽毛的烏鴉在天上飛,邊飛邊喊:“兄弟,快跑,巫婆來了!”烏龜連忙把頭縮進殼里,烏鴉則躲進了池塘邊的茅屋。
過了一會兒,烏龜見周圍沒什么動靜,探出頭來一看,才發現剛才烏鴉看到的既不是巫婆,也不是巫師,而是烏云。
這時天空烏云密布,眼看就要下大雨。好心的烏龜把烏鴉請到屋里避雨,可是烏鴉看到烏龜家滿地污泥,烏漆抹黑,就喋喋不休數落烏龜,烏龜聽了很生氣就罵烏鴉無理取鬧。后來,烏鴉把烏龜家弄得烏煙瘴氣,烏龜不得不把烏鴉趕到屋外,弄得烏鴉嗚嗚大哭。
敞開心扉3“信任之美”
游戲1:天氣預報
游戲規則:當班主任說到“小雨”的時候,全班同學手指相互敲擊;“中雨”的時候,全班同學兩手輪拍大腿;“大雨”的時候,全班同學大力鼓掌;“暴雨”的時候,全班同學跺腳。 游戲2:過障礙;
游戲規則:
(1) 全體成員分為AB兩組,每組各選出一名盲人。
(2) 將盲人的眼睛蒙上,站在起點上,A組成員幫B組布置障礙(可用椅子桌子等放在路
中間形成障礙)。
(3) 小組內的其他成員在不接觸盲人肢體的任何一個部位的情況下,指導盲人通過障礙。
(4) 統計盲人碰到障礙的次數和到達對岸的時間,最先通過障礙的小組獲勝。
(5) 團體分享(盲人的感受,小組內其他成員的感受)
可以換一個盲人,增加或降低障礙難度再進行一次。游戲結束后要記得分享感受。盲人的眼睛可以用膠布粘合。
游戲3:信任背摔
游戲規則:
(1)接任的人首先雙腳做右弓步,雙手伸出,手掌掌心向上交疊放在對方鎖骨上(要注意五指并攏、拇指不能向上),一組的兩個人要將腳和膝蓋貼緊,腰挺直,抬頭斜向上45度看背摔者。
(2)背摔者爬到桌子上,將手前伸、內翻、相扣、翻轉抵住下顎。
(3)令背摔者站在站臺上進行以下動作:腳跟并攏、膝蓋繃直、腰挺直、含胸、低頭、手抵住下顎,準備背摔
(4)背摔者轉過身背對接任的人,保持膝蓋繃直、腰挺直向后倒,接任的人借助背摔者。 這個項目的危險性大,所以一定要端正自己的態度,保持極高的警覺性,一絲不得懈怠,以保證隊友的安全;如身體存有異常的(如:脊椎錯位…),可告知組長視傷病程度決定參加與否;隊員熟記動作要領后,檢測一下每一組“人床”的力量,必須堅實有力方可通過。隊長組織其他隊員喊名字及隊訓給做背摔隊員充電以示鼓勵;所以隊員進行項目前都要將身上的尖銳物品(如:眼鏡、發卡、手表鑰匙、戒指等)放在一邊,做完項目后再收回去。
活動策劃 篇2
一、活動主題
就業幫扶 真情相助
二、活動時間
20xx年1月上旬至2月中旬
三、活動領導小組
組 長:
副組長:
成 員:
各鄉鎮街人力資源社會保障事務所所長。
辦公室設在Xx區就業服務局就業促進科。
四、工作目標
廣泛宣傳、走訪到位、登記認定、幫扶到位。
五、援助對象
(一)符合認定條件的就業困難人員;
(二)殘疾登記失業人員;
(三)最低生活保障家庭中有勞動力能力并處于失業狀態的人員;
(四)本地區確定的困難家庭離校未就業畢業生、因病致貧家庭成員、退役士兵、失地人員、戒毒康復人員、刑滿釋放人員等其他援助對象。
六、工作目標
( 一)宣傳到位。使轄區內需求就業援助的對象知曉國家、省和市各類就業扶持政策及其申報流程和具體經辦機構;使招用就業困難人員、殘疾登記失業人員等援助對象的用人單位了解相關優惠政策和具體辦理程序。
( 二)走訪到戶。對轄區內符合條件的就業困難人員、殘疾登記失業人員等援助對象開展全面普查和上門走訪,摸清人員底數,進行實名登記,詳細掌握他們的就業狀況和就業需求,納入就業信息監測體系和殘疾人就業職業培訓信息管理系統。
( 三)幫扶到人。根據就業援助對象的.不同需求,依托人
資源社會保障服務平臺和殘疾人就業服務機構,分類提供崗位息、政策咨詢、職業指導、職業介紹、技能培訓、創業扶持等針對性的公共就業服務,抓好跟蹤回訪,提升援助服務效果。
七、活動內容
(一)各街道、社區設置政策咨詢點,組織相關人員在轄區內發放各類就業政策宣傳資料,制作宣傳板報,在各居民區(小區)顯著位置張貼以就業困難人員登記認定條件、援助活動具體內容、專場招聘時間地點以及就業扶持政策等為內容的宣傳單,努力使未就業的援助對象獲得更具針對性的重點幫助,確保已就業的援助對象切實享受政策扶持以穩定就業。
(二)廣泛征集適合就業困難人員的崗位信息。通過組織開展專題招聘會、送崗位進社區等形式將就業崗位送到就業援助對象手中,重點幫扶安置就業困難人員。對特別就業困難人員和殘疾失業人員通過提供崗位適配服務,推薦就業等方式,實現人本服務,使就業困難人員得到有效安置。我局定于20xx年1月15日、1月22日分別在山前街道鄭州社區、新安街道吉安社區舉辦2場“20xx年就業援助月專場招聘會”,提供一定數量崗位用于招聘安置就業困難人員。
(三)進一步加大政策落實力度,幫助符合條件的援助對象全面落實各項就業扶持政策。確保將更加積極的就業政策通過周到細致的服務,真正落實到每戶需要幫助的家庭。
(四)進一步完善轄區內就業困難人員(以常住地為準)基礎信息和援助信息。一是登錄信息系統查詢并導出轄區內尚未接受過就業援助的就業困難人員信息;二是通過上述走訪了解對原分類錯誤的人員信息進行修改和重新分類;三是利用信息系統,對轄區內尚未接受過就業援助的人員開展即時援助并記錄援助情況。
(六)做好跟蹤回訪工作。社區要對援助對象及時進行服務跟蹤和定期回訪,聽取援助對象的反饋意見,對援助效果不理想的進一步調整完善援助方案,搞好援助后續服務。
八、活動安排
(一)摸底普查階段(20xx年1月4日至206年1月15日)
各街道、社區工作人員在轄區內進行全面普查,摸清各類就業困難人員的情況和就業需求, 對新產生的就業困難人員要及時認定,對不再具備就業困難人員條件的要及時調整、更新相關臺帳和數據庫,以援助協議的方式實施“一人一策”。
(二)援助實施階段(20xx年1月15日至1月31日)
各街道、社區工作人員為符合條件的就業困難人員進行登記認定,開展“一對一”的就業指導和就業服務,落實相關政策。收集一批適合就業困難人員的崗位信息,開展送崗入戶,確保未就業的援助對象獲得更具針對性的重點幫扶以及時就業。
(三)總結評估階段(206年1月31日至2月15日)
就業援助月活動結束后,各勞動保障事務所要將活動開展情況認真總結,區就業服務局形成書面材料,做好數據統計,對活動效果進行總結評估。
活動策劃 篇3
活動日期:端午節,也就是農歷五月初五。活動地點:**
活動目的:端午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通過端午節來進一步了解中國的傳統節日,用心去體驗我國的傳統節日中蘊涵的意義。端午節的來源之一是紀念屈原,我們也要通過端午節來懷念屈原——這位可歌可敬的愛國詩人。
活動內容:
1. 了解端午節的由來
具體內容如下:
(1)農歷五月初五是什么節日?(端午節)
(2)那么,你們知道端午節的來歷嗎?
(3)學生講述端午節的起源故事。
(4)一起收看端午節各地的風俗習慣視頻
2.包粽子
(主持人):**,在端午節吃粽子是端午節的習俗之一,粽子的味道不用說了,是十分美味的。但并不是每個人都會包粽子的'。今天我們就自己動手一起來包粽子,看誰的手兒最巧,包的粽子最漂亮。
材料:糯米、去皮綠豆、肉粹、粽葉、粽繩。
方法:
1. 將粽葉折成漏斗形
2. 在漏斗形的粽葉里放入適量的糯米、去皮綠豆以及肉粹。
3. 用大拇指和食指按住粽葉的兩邊把那個比較長的粽葉向糯米這邊壓成一個三角形。
4. 將粽葉包好后用準備好的繩子把它綁緊。
5. 蒸煮。
三)詩歌朗誦
(主持人):**,你們有誰知道端午節也是什么節?不知道吧,告訴大家端午節也是詩人節,詩人寫了很多贊頌端午的詩歌,下面請看詩朗誦表演。
第一:xx朗誦。
第二:小組朗誦。
第三:女生齊誦。
第四:男女朗誦。
第五:大家齊誦
(詩歌內容附后)
四)觀看賽龍舟錄像。
(主持人):**,你們到過汨羅江嗎?看過“龍舟競賽”嗎﹖端午節賽龍舟不單是傳統慶祝活動,也是一項國際體壇盛事!端午節起源于詩人屈原因不滿朝廷腐敗而投汨羅江自盡,敬重他的村民便以喧天的鑼鼓聲把江中魚蝦嚇走,而同時又把粽子拋進江中喂飼魚蝦,以免它們啄食屈原的軀體。
賽龍舟可以說是端午節的高潮。龍舟長10米多,以龍頭和龍尾作裝飾,船身還特意雕上麟狀花紋,唯妙唯肖;每只龍舟可容納20至22人, 二人并肩而坐,在船首的鼓手和船尾的舵手引領下,以及圍觀人群的吶喊聲中劃向終點。現在,我讓我們一起加入這一行列。
(播放賽龍船慶端午的視頻。)
(主持人):看了剛才的錄像,我們來談談自己的想法吧!
**踴躍發表自己的觀點。
七.吃粽子
請評委根據粽子的樣式,口感評價。并且評出最佳包粽子大王;最好吃的粽子;以及最會吃粽子大王。
八、領導講話:
**,今天的端午節過得很有意義。**高興地看到同學們心靈手巧的一面,感受到學生的參與的熱情,強烈的表現欲望以及作為一名新時代的少年對信息、資料的搜集能力。同時也非常感謝家長對我們活動的熱情參與。通過本次活動,我們近距離接觸了端午節,對它有了更深的認識。
七、活動結束
活動策劃 篇4
一.活動依據
(1)群體理論
社會心理學關于群體的研究表明:在團體中可以滿足成員的心理需求,包括獲得歸屬感與安全感、滿足社會交往的需求、滿足自我確認的需求、滿足自尊的需求、增加自信心和力量感等同時團體成員間的相互信任、相互作用,團體的凝集力會更強,也將能更好發揮的團體的效能。
(2)人際關系理論
人際關系理論表明:要信任他人必須要先學會開放自己,接納他人,袒露自己的情感、思想、情緒、感受和意見,愿意和別人分享資源和觀念;要能與他人有效的溝通、建立親密的關系,自己應先令人覺得可信、值得信賴、靠得住。
(3)合作與競爭
合作與競爭是人們生存和發展的基礎,是人在成長和發展過程中必須具備的基本要素,而合作之間有競爭,競爭之中有合作,兩者相輔相成,協調發展,才能促進學生能力的發展。但是,不論是競爭還是合作,都是以學生個人能力作為起點的,能力在競爭與合作中既是上級目標又是起點。在體驗式學習中要求學生在活動中溶于團體,吸取集體的智慧和力量成為競爭的強者,體驗式學習既是個人自主的活動又是群體的共同活動,需要學習、模仿和借鑒他人之長處和好的經驗,而群體性項目需要通力合作才能獲勝。
二.活動目標
(1)以游戲的方式加強同學們對心理知識的了解,消除彼此間的隔閡。
(2)合理安排活動環節,積極調動活動氛圍,使班級每個成員融入活動,以便于讓同學們感受到與他人分享的樂趣,增加彼此的信任度,增強班級凝聚力。
(3)考慮一切突發因素,以便于做出相應措施,使活動井然有序的進行。
設計思路:部分學生不善于與他人溝通,缺乏交際能力,對心理知識不太了解,希望通過本次活動加深他們能對心理知識的了解,促進他們彼此間的了解,加強彼此間的溝通,增強班級凝聚力,真正達到彼此間心靈的交流。更能通過這次活動放松同學心情,勞逸結合,.
三.活動對象:
學院各班級全班學生。
四.活動主題:
團結、協作、和諧
五.活動目的:
通過本次活動緩解同學們的學習壓力,聯絡同學之間的感情,同時增強大家的團隊合作精神,以及各種解決困難的能力,從而提高班級凝聚力。
六.活動基本內容:
(1)縮小包圍圈
(2)無家可歸
(3) 心有靈犀猜成語
(4) 占領陣地
(5)人椅
(6)大團圓
七、具體活動安排:
1. 縮小包圍圈(10min)
活動目的.:活躍氣氛,啟動團體。
活動操作:讓大家圍成一圈,告訴大家要完成一項很困難的任務,在此之前,大家需要做些放松活動,熱一下身,組長引導大家伸懶腰,體轉運動,體側運動等。等大伙覺得熱身可以了,指導大家緊緊圍在一起,將手搭在隔壁人的肩上,然后告訴大家要完成的任務就是向圍成的圓圈中心走三大步。走完一步要給大家一些鼓勵,直至完成。完成游戲氣氛會很活躍,讓大家休息一下,組長介紹什么是團體輔導和本次輔導的目的,并適當解決成員疑惑。
活動討論:無
2. 無家可歸(10min)
活動目的:讓大家體會家的溫暖,引導大家把班級當成一個家。
活動操作:再讓大家圍成一圈,并且手牽手,請一兩個人談談和大家手牽在一起的感受。然后手分開,組長介紹游戲規則,當叫到幾個人一組時,就要和其他人迅速手牽手圍成一組,落單的人要表演節目(可以唱歌,講笑話,實在不行就要做鬼臉拍照)。游戲結束時請落單的和沒有落過單的人談談感受。
活動討論:為什么我們需要一個家?我們班怎么才能成為一個家?
3. 心有靈犀猜成語(20min)
活動目的:將活動推進高潮,活躍氣氛。
活動過程:以5個人為一組。第一個人面向主持人,其余的背對主持人。第一個看完成語后用肢體動作(但不能說話)向同伴提示,第二個人向第三個提示,以此類推。(紙片A4、成語)。 最接近答案的組獲勝。
活動策劃 篇5
一、 徐州工程學院青年志愿者協會由志愿從事社會公益事業的學生組成的全校性志愿服務組織,我校青協的宗旨是:愛心、責任、夢想,我們協會的目標是通過組織和指導徐州工程學院志愿者服務活動,立足校園、服務社會。我校協會在宗旨的指導下,開展一系列的志愿服務、支教下鄉、創業創新、愛心助殘、、創業助教、環保行動、勵志演講等青年志愿者的活動,我們已經樹立了良好的青協口碑、有著美好的志愿形象、完善的志愿服務,我們還希望不斷加強與貴校在各個方面的交流與合作,我希望貴校能夠給予指導并相互扶持,一起發揚中國青年志愿者協會的"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愿精神!
二、活動背景:
背景一:在徐州高校中,中國礦業大學、江蘇師范大學、徐州醫學院、徐州工程學院四所高校是徐州優質人才資源發源地,由于四所高校的地理位置相對較偏,使得相互間的交流和合作并沒有深入進行,我們知道在南京有著名的大學城,有十幾所大學坐落其中,大學與大學之間聯系非常緊密,但是這些并不重要,只要我們四所高校齊心協力,距離是不能阻隔我們彼此交流的心!所以,徐州工程學院青年志愿者協會在這種形勢下,誠摯邀請貴校一起打破陌生、向著更深入、更親密的兄弟關系而努力!
背景二:徐州聾啞兒童學校(徐州特殊教育中心)是蘇北最大的有關聾、啞、盲等智障兒童類學校,全校學生400多人,來自江蘇、安徽、山東、山西各個地方的聾啞兒童,學歷層次包括幼兒園、小學生、初中生、高中生等。該校有以下光榮經歷:20xx年8月20日由美國商會和徐州市特教局、徐州市特殊教育專業委員會聯合舉辦,由徐州市特殊教育中心承辦,組織召開了國際特殊教育暑期教師培訓會;20xx年9月5日獲得全國“兩基"工作先進單位稱號,并受到國務院的表彰獎勵。
三、活動時間:
20xx年10月31日(下周三)下午2:00到5:00.
活動地點:
徐州市特殊教育中心(徐州市聾啞兒童學校)
(徐州九里區,37路終點站、其校辦公室周主任:)
四、活動參與人員:
徐州工程學院青年志愿者協會全體志愿者、中國礦業大學青年志愿者協會、江蘇師范大學青年志愿者協會、徐州醫學院青年志愿者協會。若條件允許會邀請徐州報業傳媒集團的記者、徐州市慈善總會領導、徐州市紅十字會領導以及我校領導出席本次活動。
五、活動性質:
本次活動由徐州工程學院青年志愿者協會倡議并邀請中國礦業大學青年志愿者協會、江蘇師范大學青年志愿者協會、徐州醫學院青年志愿者協會參加的一次徐州市級的`公益活動。
六、活動方案:
我校:(會以分組的形式)
將在編制中的志愿者分成若干小組,然后每組帶8到10個兒童,然后各自組織各自小組的活動!
七、活動內容:
我們為小朋友準備了一些冬季保暖用品、零食便當、兒童玩具、貼心小禮物、開心小游戲、童真小兒歌,還有一顆熱忱的心!
八、合作流程:
貴校接受邀請后,可根據自己協會的原則和時間安排,在周日之前給我們一份你們活動的策劃安排,屆時將由我們一起商量具體活動細節事宜。我們的電話將為您一路敞開!咨詢請聯系:
徐州工程學院青年志愿者協會實踐部長xx:、郵箱
徐州工程學院青年志愿者協會外部總接待孫xx:,郵箱
九、注意細節:
1、請貴校注意天氣變化,若因天氣原因可延期舉行。
2、請貴校做好前期宣傳活動,有必要做好記者團拍照留念活動,屆時將會有我們四大高校的全體成員合影。
3、請貴校做好來回程乘車事宜。
4、請貴校保持樂觀微笑,期待我們一起牽手走進聾啞兒童學校!
我們徐州工程學院青年志愿者協會全體志愿者祝愿貴校桃李滿天下!
【活動策劃】相關文章:
活動策劃團日活動策劃04-19
活動策劃團日活動策劃15篇04-19
活動策劃團日活動策劃(15篇)04-19
活動的策劃04-04
經典活動策劃04-20
(精選)活動策劃08-04
活動策劃[經典]07-27
活動策劃(精選)07-25
活動策劃(經典)08-07
[經典]活動策劃0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