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主題活動策劃 篇1
活動目標:
1.欣賞故事,基本了解內容,分享小動物們滾雪球做房子的樂趣。
2.學習故事中的對話語言,感受同伴間相互關愛的情感。
3.愿意嘗試合作表演簡單的故事情節。
活動準備:
配套磁帶、PPT。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
師:小朋友們,你們知道現在是什么季節嗎?
幼:冬天。
師:冬天的天氣很冷,大家都要穿上厚厚的衣服,戴上圍巾手套和帽子,活動起來一點也不方便。有很
多人都不喜歡冬天,冬天雖然冷,但也有令人高興的地方。你們看(播放雪景圖片)多美麗的雪景!
下雪了,小朋友們可以玩什么呢?(播放圖片堆雪人)
師:原來冬天有這么多好玩的事情。你們喜歡冬天嗎?今天老師還給大家帶來了一個有趣的故事。請小
朋友們豎起耳朵認真聽故事!
二、教師播放PPT有感情地分段講述故事,欣賞故事《雪房子》,初步了解故事內容。(第1段)
師:你們看看,圖上有什么?小松鼠在做什么?
師:小松鼠用雪球做什么?我們來聽聽這個故事。
1.教師邊講述故事第1段邊提問:
師:小松鼠用雪球在做什么?
幼:做雪房子。
師:小松鼠在雪球上開了一扇門,鉆了進去,它是怎么說的?
2.教師邊講述第2-3段邊提問,重點指導幼兒學習故事中的對話。
師:你們看誰來了?小白兔對小松鼠說了什么呀?動腦筋想一想。那小松鼠是怎么回答的呢?(教師可
引導幼兒:冬天天氣好冷啊,我想進你的雪房子,好嗎?教師繼續講故事2-3段)
師:小白兔想住進雪房子,它是怎么對小松鼠說的?(教師可模仿小白兔、的語氣、動作來表演,讓幼
兒一起來學一學。)
師:小松鼠有沒有立刻答應小白兔?它是怎么回答的小白兔的呢?(教師可模仿小松鼠的語氣、動作來
表演,讓幼兒一起學一學。)
師:雪房子變大了,小松鼠是怎么說的呢?(教師可模仿小松鼠的語氣、動作來表演,讓幼兒一起學一
學。)
3.出示圖片,教師邊繼續講故事邊提問第4-5段。
師:這次是誰想住進雪房子?小熊是怎么對小松鼠說的?(教師可模仿小松鼠的語氣、動作來表演,讓
幼兒一起學一學。)
師:小松鼠又是怎樣回答小熊的呢?
師:雪房子變大了,小松鼠是怎么說的呢?
3.教師繼續邊講故事第6段邊提問。
師:小松鼠、小白兔、小熊都住進了雪房子,雪房子怎么了?它們怎么說了什么?它們怎么做的使雪房
子寬敞了?
4.教師繼續講故事7-8段.
三、教師播放配套光盤,幼兒完整地欣賞一遍故事。
師:小朋友們,讓我們一起完整地欣賞一遍這個好聽的故事吧。
四、總結:
小朋友們,故事聽完了,誰來告訴我。是誰幫助了小白兔,又是誰幫助了小熊,你們覺得小松鼠做的對不對,如果你的朋友有了困難,你應該怎么做呢?你是怎樣幫助朋友的?
師:小結:這個故事告訴我們,要互相關心朋友、愛護朋友,發現朋友有困難了,我們要主動幫助他們。
五、活動結束。
小朋友們,你們想不想親手造一間雪房子?等下大雪的時候,我們一起去造一間雪房子吧。
教學反思:
故事《雪房子》中的一個雪,明顯地說明了冬天的一個季節性特征!堆┓孔印愤@則故事淺顯易懂,情節重復又有變化,故事中的小動物都是幼兒非常熟悉和喜愛的,以及敘述過程中小松鼠和小動物的富有情趣的對話,很受孩子們的歡迎,能使幼兒在聽故事的過程中能夠充分發揮想象力,邊聽邊思考,體驗小動物們滾雪球做房子的樂趣。其實在上課之前,我還有點擔心的,因為今天的語言活動內容是故事《雪房子》,可是我們這個地方今年還沒下過雪,即使見過下雪,也是孩子記憶中的'事了,孩子缺少這方面的經驗,所以我想活動開展起來還是有點難度的,怎么辦呢?我便試著和孩子們聊玩雪,沒有想到,孩子們對雪的玩法竟然各抒己見,而且興趣昂然,很容易就激發了孩子們聽故事的興趣經過思考,我在講故事的時候,就想了一些辦法,首先我通過不斷地變換角色來充分吸引幼兒的眼球,我一會兒扮演小松鼠,一會兒扮演小兔和小熊,再加上語氣和表情的變化,孩子們果真聽得津津有味。這次活動給了我很大的啟發,我覺得要想讓孩子成為活動的主體,角色扮演和動作體驗是個非常好的途徑,本節活動就是最好的驗證,通過師幼互動讓孩子充分體驗作品帶來了快樂,從而懂得同伴間互相幫助、互相關愛的情感。
主題活動策劃 篇2
一 活動主題: 暢想陜鐵,舞動管理
二 活動目的:
三 主辦方:陜西鐵路職業技術學院管理工程系
承辦方:管理工程系學生會
贊助方:策劃之家、大學生精英論壇
四 活動對象:管理工程系全體師生
五 嘉 賓:校領導,其他系領導及老師
六 活動地點:文體中心 八 活動流程:
1、準備宣傳單(務必要有報名方法時間和聯系方法)和要發的通知(通知要有時間地點,請求在班上宣傳等信息,);
2、發通知和晚會策劃案給大一各班負責人和部門負責人處;
3、到各宿舍派發宣傳單,動員學生的積極性,鼓勵他們積極參加,詳細介紹本晚會并讓他們咨詢。
4、網絡宣傳,定時到本系各相關q群發信息,并讓所有人都收到本晚會的信息(包括晚會當天還要提醒同學們去看晚會)。
5、海報宣傳(包括前期準備宣傳和晚會開始的宣傳)。
1、 節目的收集,定期和各班各部門負責人聯系,請求他們加大力度宣傳和動員,各委員要及時了解身邊同學報名情況;另外還要請校大學生藝術團和各協會的參與。
2、 考慮到節目不夠的情況,文藝部要想出不少于三個節目;
4、 各節目的排練,文藝部要派人跟蹤指導,登記好他們所要的音樂,及時發給編輯部制作和準備,他們所要道具服裝也要盡力幫忙準備(原則上他們自己準備);
5、 12月9日前,節目策劃小組要定出晚會的節目單包括互動環節的'節目,并模擬出晚會的情景,主持稿也要發給主持人,同時向師兄師姐報告并請求指導;
6、 12月18日(幾點?),大彩排,在少俱樂部一樓,邀請師兄師姐,要求跟正式演出效果一樣,包括燈光、音樂等要跟上;
7、 總結彩排,修改細節,同時現場布置方案也要出來;
嘉賓的邀請:1、學院領導和學生會團總支干部
3、具體細節要及時問學院輔導員老師。
3、現場布置:晚會當天中午開始,根據布置方案進行。(包括商家宣傳海報)
主題活動策劃 篇3
活動背景:
優良學風是激勵學生奮發向上、努力成才的無形而強大的精神力量,也是提高育人質量的重要保證。作為剛剛進入大學的大一新生,在自律方面難免會有一些欠缺,為了激發我院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在全院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促進學風建設,在我院領導的指導和支持下,電氣信息工程學院學生會于本學期第14、 15周對本院大一學生開展“學風督察”活動。
活動目的:
鼓勵廣大學生勤奮學習、繼承我院的優良學風,為同學們創造良好的學習氛圍,促進我院學風建設的深入開展,體現出電氣信息工程學院良好的'學習風氣。
活動主題:
倡學習風氣 促學風建設
活動時間:
20xx年12月1日—12月13日
活動地點:
科學校區電教樓各班的上課教室
主辦單位:
電氣信息工程學院分團委
承辦單位:
電氣信息工程學院學生會
前期準備:
1、由學習部在11月27日召開大一各班班長會議,介紹此次活動。
2、聯系學生會宣傳部,出板進行宣傳。
3、提前和學生會其他部門聯系進行協商,由學習部主辦,其他部門進行配合,共同把活動辦好。
活動形式:
1、各班安排班委;負責上課前點名記錄工作,其順序如下,每系共兩班,每周一、三、五 ,一班檢查二班到勤情況,二、四、六二班檢查一班,到下周一班和二班互換過來;活動共進行兩周。
2、每天各班負責人選出一節課進行檢查工作,對點名情況進行詳細記錄,分遲到,未到,請假三類。嚴禁替人答到,如有發現,雙方均按違紀處理。
3、學生會負責檢查監督工作,由學習部進行不定期突擊檢查。學生會每周到科學校區檢查兩次,每周每班至少檢查一次。
4、每周六學習部負責對本周記錄情況進行收集整理,并對大一、各班評出優、良、差三個等級,然后交于宣傳部出板公布。
5、活動結束后對表現好的班級頒發獎狀以示獎勵。
注意事項:
1、學習部各成員和臨時突擊隊員不能提前通風報信,如有此類現象,在出板時進行通報批評。
2、學生會學習部負責此次活動策劃組織工作,學生會其他各部門及各班班委按照活動方案嚴格執行工作安排,學生會成員以及大一各班班委要互相配合工作。
3、在突擊檢查的時候,盡可能讓各班班委做好配合工作,保持良好的檢查秩序。
活動經費:
公交車費96元(4次*4人*6元=96元)
榮譽證書7元(7張*1元=7元)
共計103元
主題活動策劃 篇4
一、活動目標:
結合環保主題,激發學生愛校園、講衛生的情感,并要求學生從我做起,從小做起,增強集體意識,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
二、活動準備:
1、確定活動主持人男女各一人,并自編主持詞。
2、學生準備節目
三、活動過程:
1、主持人上場組織活動。
吳詩怡:大家好,今天我為大家主持節目
仲司琦:我們的主題是——
周寶巖:講衛生,勤勞動,
李思婷:愛護校園,從我做起。
吳詩怡:講衛生是一種好習慣,我們人人都要保護環境,愛護校園。
周寶巖:如果不講衛生,后果會很嚴重。
仲司琦:咦,快看哪,那里有四位同學在朗誦講衛生的詩歌呀。
李思婷:那我們去看看吧
。1)童謠朗誦《講衛生》
我們都是好兒童,大家都要講衛生。
果皮紙屑不亂扔,不喝生水少零食。
每天刷牙是早晚,勤換衣服常洗澡。
飯前便后洗手臉,特別冬天是關鍵。
身體健康人人盼,愛護校園你最棒。
個人物品擺整齊,保護公物全靠你。
做個衛生好少年,老師家長都喜歡。
學好本領為祖國,長大要把重任擔,重任擔!
仲司琦:感謝四位同學,不僅給我們帶來了精彩的節目,而且教給我們不少保護環境愛衛生的金點子。
周寶巖:同學們,你們一定也有不少金點子吧?趕快給我們說說吧。
。2)金點子競答
(同學們發言。)
吳詩怡:看,大家的金點子又多又棒,往小處說,不亂丟果皮紙屑、不帶零食到學校、不破壞公物是保護環境,往大了說,不使用塑料袋、節約用紙、不殺害野生動物、不亂扔廢電池是保護環境。眾人拾柴火焰高,在大家的幫助下我們又學會了這么多保護環境愛衛生的好方法。
周寶巖:可是在生活中,還是有些同學不太愛護環境衛生,下面這個故事就發生在一個不講衛生的孩子和一位清潔工叔叔之間,請欣賞小品《環境保衛戰》,表演者:陶宇軒?文墨
。3)小品《環境保衛戰》
仲司琦:好一個有趣的小品,兩位同學賣力的演出給我們帶來的歡樂,而歡樂的背后似乎有些不少與眾不同的東西。
李思婷:是啊,小品的最后,文墨潔工叔叔深深地鞠了一躬,是什么讓文墨有了這樣的`轉變呢?
。4)小組討論與交流
。ㄍ瑢W們小組交流,代表發言)
仲司琦:張小小的紙片,就能將校園變成大大的垃圾場;一人撿一張小小的紙片,就能還環境一個潔凈明亮。愛護校園對于我們個人而言,其實就是舉手之勞。
李思婷校園是每一個講衛生的四好少年光榮的使命,沒有做不到,只有想不到,讓我們從我做起,從小做起。請同學們和我一起呼號:講衛生,勤勞動,愛護校園,從我做起!
吳詩怡:快樂的時光總是特別短暫,我們的主題班隊會即將接近尾聲,相信同學們也和我一樣意猶未盡,那么就讓我們再欣賞一首美妙的樂曲,在樂曲中省思過去,展望未來。
周寶巖:平誠芬表演手風琴獨奏《小白船》,讓我們乘坐著這艘幸福的小白船向“一個講衛生、勤勞動的四好少年”這個光榮的目標出征!
。5)手風琴獨奏《小白船》
主題活動策劃 篇5
活動背景及準備:
一、主題活動的產生背景:
雨過天晴的一個戶外活動時間,幾個小朋友圍蹲在種植角的花壇邊熱烈地說著什么,旁邊還站著幾個孩子在認真地聽,老師好奇地走過去,原來他們在花壇邊發現了幾只蝸牛,有的試著去觸摸蝸牛的觸角、有的試著去抓蝸牛硬硬的殼……正在討論著關于蝸牛的事情,見到老師,就興奮地大叫:“老師,這里有好多蝸牛!边@時引來了更多的小朋友,他們都迫不及待的瞪著大眼睛看著,并且紛紛討論起蝸牛來……
新《綱要》中的科學領域提出了以下目標:“對周圍事物、現象感興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欲;能運用各種感官,動手動腦、探究問題;能用適當的方式方法、交流探索的過程和結果……可見,幼兒科學教育是幼兒主動探索、發現的過程,而不是被動接受知識的過程。幼兒好奇、好問、對任何事物好探個究竟。正如杜威所說:兒童有調查和探索的本能。
孩子們的科學探究就應從身邊的事物開始,讓他們感到科學并不遙遠,科學就在身邊。因此,我就及時抓住幼兒生活中的一個偶發性的關注點,設計了一個主題探索活動——蝸牛。通過在幼兒一日生活中的各個環節的貫穿,讓幼兒在已有的知識經驗的基礎上進一步去探索和發現。
二、主題活動目標:
1、初步了解一些關于蝸牛的常識,培養幼兒關心、愛護小動物,知道蝸牛與人類和動植物關系。
2、樂意嘗試飼養蝸牛,探索蝸牛的飼養方法。
3、充分感受蝸牛的外形特征,并能用繪畫、制作等方式來表征。4、有積極參與活動的興趣,能細心觀察蝸牛多方面的特征,提出問題,多方面尋求答案。
三、環境布置:
1、建立蝸牛飼養角
2、環境創設:(1)主題墻創設供幼兒布置(2)活動區環境創設
四、家長工作:
1、家長收集蝸牛的圖片、資料等。
2、家長助教:蝸!顒訉嵗
活動一:我見過的蝸牛
。ㄒ唬┱勗挘骸澳阋娺^蝸牛嗎?”設計思路:孩子們都見過蝸牛,對蝸牛有一定的印象,我想通過這一活動,了解孩子對蝸牛有多認識,從孩子已有經驗入手,循序漸進地展開對蝸牛的探索。 老師:“你在哪里看到過蝸牛?你看到的蝸牛是怎么樣的”肖:“我在橋頭公園見過許多蝸牛!笔Y:“我在奶奶家門前的樹上看到很多蝸牛,奶奶抓了一只,它的頭很粘,把奶奶的指甲當樹葉吃,一碰到危險就躲進殼里,奶奶手上癢癢,它有四個觸角,一碰就縮回去,不碰就伸出來!辈埽骸霸谖壹覙窍禄▓@里見過蝸牛,還有許多蝸牛的空殼。”毛:“那蝸牛上哪兒去了呢?”方:“它長大了,脫殼了唄。”師:“你們見過的蝸牛是什么樣子的?”林:“我養過兩次蝸牛,我發現蝸牛的眼睛有四個,很嚇人!标悾骸安粚Γ挥袃芍谎劬!别骸八鼪]有眼睛,靠觸角看東西!泵骸邦^的下面有個嘴巴。”梁:“它的肚子上有粘液!标悾骸巴馄艔睦霞夷脕斫o我的,身子藏在殼里面,殼上有一圈一圈的線,有四個觸角!睆垼骸霸谙掠甑臅r候蝸牛很多,它喜歡潮濕的地方,愛喝水!睅煟骸澳銈冋f的都非常好,那我們到戶外去看一看,找一找吧!
。ǘ┳轿伵:⒆觽冊谡務摰阶约阂娺^的蝸牛之后,對蝸牛的生活環境有了爭議,有的說在樹上,有的說在草叢里,還有的說在水里,到底蝸牛生活在哪里呢?我和孩子們商量后決定,回家后和爸媽一起去抓蝸牛,第二天,他們都興奮地談起了自己抓蝸牛的經歷…… 廖:“我和爸爸一起去抓的,我拿一根小棍子,還有手電筒,我用棍子刨開沙地,里面有蝸牛。”夏:“爺爺帶我去后院的沙地,使勁地挖,挖了好久也沒有看到蝸牛!绷_:“我在外婆家的陽臺上找到了蝸牛,很陰涼有土的地方,才有蝸牛!笨。骸班従幽棠谈嬖V我,在墻角有蝸牛,我就撿到了一只!痹u析:在幼兒對蝸牛產生強烈的好奇心之后,我們組織了這次活動。通過開放式的提問,圍繞大家感興趣的蝸牛進行信息的交流,旨在進一步激發幼兒對蝸牛的探索;顒又校變旱幕卮鸱秶容^廣,有“蝸牛的空殼”,“眼睛有四只”,“有觸角”,還有“喜歡潮濕”“喜歡喝水”“有粘液”等等,從蝸牛的外形到習性都有涉及到。如:有的說蝸牛是“二只眼睛”,有的說“四只眼睛”等等還有通過課后的延伸活動——捉蝸牛,讓孩子們親身去經歷體驗后談論的話題就更豐富生動,同時孩子們也初步了解到蝸牛喜歡居住的環境。但是,可以看到幼兒對蝸牛的認識是表面的、零碎的、粗淺的,甚至是有爭論性的。通過商量,覺得抓蝸牛、飼養蝸牛是最好的辦法,引出下一個生成活動《飼養蝸牛》。本次活動層層深入,在幼兒已有知識經驗的基礎上,找出問題,在老師的幫助下,幼兒帶著希望弄清楚的問題進入下一個活動。
活動二:飼養蝸牛
設計思路:孩子們把捉到的蝸牛拿來了,裝的器具有礦泉水瓶,一次性杯子,小金魚缸等,后來發現,有些蝸牛爬出來了,于是孩子們想到了要給蝸牛安家,以及怎樣飼養蝸牛。我們試圖讓幼兒通過自主的探索,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
。ㄒ唬┪伵槭裁磿莱鰜恚吭缟舷热雸@的孩子在飼養角地上,桌上發現了蝸牛,從而引發下面的討論:特:“老師,快來看,蝸牛爬出來了!鄙辏骸靶〗痿~缸里的蝸牛沒有爬出來啊!毙Γ骸澳俏覀兌及盐伵7旁谟猩w子的地方吧,這樣它就跑不出來了!
。ǘ┪桂B蝸牛蝸牛的家建好了,接著孩子們就把自己的早餐:包子、蛋糕等喂給蝸牛。發現蝸牛不喜歡吃,那可怎么辦呢?雨:“這些蝸牛不喜歡吃,要摘一些嫩樹葉才行。”諸:“我看還需要從家里帶點青菜比較好。”劉:“那蝸牛很餓怎么辦?” 陳:“那我到廚房里拿一些青菜、蘿卜來,先喂它吃點吧,要不它就要餓死的!保ㄈ┣逑次伵N伵o曫B好幾天了,孩子們發現蝸牛的家越來越臟了。李:“老師,蝸牛太臭了,怎么辦?”王:“蝸牛吃得太多了,拉了很多小便和大便,所以很臭!笔妫骸拔胰ソo它洗個澡!碧兀骸肮饨o蝸牛洗澡還不行,還應該給它的家洗一洗! 蝸牛有了舒適的家,從此,幼兒每天早上來園的第一件事就是給蝸牛洗澡,然后便長時間的觀察蝸牛的行動。 評析:《新綱要》在教育內容與要求中指出:要“從不同的角度促進幼兒情感、態度、能力、知識、技能等方面的發展”。情感和態度是幼兒發展的最重要的方面,因為積極的情感和態度是個體持續發展的內在動力。在飼養的過程中,幼兒自主的探索、發現問題,從而解決,給蝸牛找了一個適合它生活的家。從中不僅獲得許多相關的信息和經驗,更寶貴的是滋長了對動物的關愛之情。當蝸牛不喜歡吃這些食物時會發愁:“那蝸牛很餓怎么呀”,怕蝸牛臟,就給它“洗澡”,為了保持讓蝸牛干凈,每天早上來園的第一件事就是給蝸牛洗澡。在幼兒和蝸牛之間,幼兒對它的關心、愛護、善待和幫助,形成一種溫馨的心理環境,也是幼兒能持續并且主動精心飼養蝸牛的內在動力,從它律階段跨躍到了自律階段。
活動三:蝸牛的秘密
。ㄒ唬⿲ξ伵5膯栴}疑惑設計思路:經過一段時間的飼養、觀察,孩子們對蝸牛產生了越來越濃厚的興趣,想知道更多的有關蝸牛的秘密。毛:蝸牛為什么沒有腳爬得慢?蛇也沒有腳卻爬得那么快?琴:我覺得有腳,但長什么地方?黃:蝸牛在哪里生出來的?為什么在爬的時候會有一條白色的線?方:蝸牛觸角有什么用?它上面有眼睛嗎?有嘴、鼻子嗎?是什么樣子的?池:為什么蝸牛還沒有鉆出來,它的殼先動?為什么大、小蝸牛的殼不同?大蝸牛的殼是尖的,小蝸牛的殼是扁的?葉:為什么蝸牛喜歡生活在殼里?還喜歡藏在潮濕的草里。佑:為什么蝸牛能粘在樹上,是不是腹部有吸鐵石,還是有吸盤?慧:小蝸牛在媽媽的肚子里什么樣的?它有殼嗎?林:我覺得它在媽媽肚子里沒有殼的,蝸牛是怎樣脫殼的.?評析:這是探索蝸牛前的一次談話,想了解孩子到底想知道蝸牛的哪些問題,孩子們的提問,和積極的探索欲,大大出乎我的意料。孩子們各種各樣的問題,說明他們對蝸牛的認識在逐漸深入,從利用感官了解蝸!治鑫伵:推渌挛镏g的聯系,“是不是腹部有吸鐵石”、“為什么會有白線”,并和蛇比較走路的快慢等等。
(二)觀察蝸牛(孩子們抓來蝸牛以后,都迫不及待地圍住蝸牛,在仔細的觀察。)池:“蝸牛的殼動了一下,可是它的身體還沒有出來。”顏:“你們不要碰它,要不然它就不敢出來了!苯埽骸八挠|角出來了,我碰它,它就縮回去了!泵骸鞍パ剑蠋煟伵A骺谒!绷郑骸安粚,那是它的鼻涕!毙ぃ骸澳銈兌颊f不對,我媽媽說那是沾液,它是用來做門的。”方:“它有四個觸角,兩個長的,兩個短的!绷郑骸翱,蝸牛開始走路了,它的觸角在不停的動!背浚骸八孟裆咭粯釉谧呗贰!绷郑骸斑像船!辩鳎骸八涝谖沂稚细杏X涼涼的!绷海骸拔乙瞾碓囋嚒!背桑骸八哌^的地方有濕濕的印子,你快來看啊?”揚:“老師,我在喂它吃葉子,你快來看啊?”(她的叫聲,引起了孩子對蝸牛食物的興趣,有的孩子用樹葉來喂它,有的用菜葉來喂它,一個孩子說明天要拿紅蘿卜來喂它,另一個孩子說蝸牛沒有牙齒的,它咬不動紅蘿卜。) 師:“那我們明天就試試吧!
(三)胡蘿卜上奇怪的洞觀察與探索:星期六早上,小朋友迫不及待地把自己帶來的已切開的胡蘿卜放在裝有蝸牛的透明罐,星期一早上,孩子們都圍到飼養角,結果發現小胡蘿卜片不見了,而大胡蘿片上有許多洞,洞是怎么來的呢?他們議論紛紛:一幼兒說:“因為蝸牛爬的時候是螺旋型,所以吃東西時也轉著圈吃,胡蘿卜上就會有洞了。”正在這時,有個小朋友發現一只小蝸牛正往胡蘿卜的洞里鉆,她大聲叫起:“你們快來看啊,小蝸牛在洞里吃胡蘿卜啦!”其他的小朋友都圍攏過來,一個小朋友說:“胡蘿卜這么硬,它肯定有牙齒的!薄皩,媽媽說查過資料了,蝸牛的牙齒是長在舌頭上的,有一萬多顆牙齒呢!
(四)蝸牛與動植物和人類的關系設計思路:孩子們在喂養蝸牛的過程中,經常發生這樣的爭執,蝸牛到底是我們的朋友還是敵人,于是我及時抓住這一契機,引導孩子們探討蝸牛與動植物和人類的關系。特:“我發現蝸牛喜歡吃菜葉,還喜歡吃豆角。”林:“蝸牛喜歡吃胡蘿卜,還有黃瓜。”王:“那些都是蔬菜,蝸牛喜歡吃蔬菜!毙ぃ骸皩α耍伵O矚g吃農民伯伯辛辛苦苦種出來的蔬菜,是害蟲。”欣:“蝸牛是害蟲,專吃樹葉!睆垼骸拔伵kS便大便,污染環境。”岳:“蝸牛專吃植物的葉子,植物就沒有辦法給我們制造氧氣,我們就沒辦法呼吸了,它是害蟲。”黃:“鴨子就喜歡吃蝸牛,我媽媽小時候養過鴨子,就去抓蝸牛,把蝸牛的殼打爛喂鴨子吃,蝸牛的營養很高,鴨子吃了就長得很快,就會下蛋了!泵骸皶险f蝸牛的蛋白質很高,吃了營養好,還不會長胖的哦!”張:“我還要告訴你們,爸爸說蝸?梢杂脕碜鱿窗l水,還可以用來做沐浴露,用它洗澡,皮膚會很好,就像我一樣,白白的。”翔:“蝸牛還是很有名的菜,胖的人不管吃多少,都不會再長胖的哦!痹u析:幼兒通過觀察、感知、思考、交流,進行探索和發現。并讓孩子們帶著問題去觀察、探索蝸牛,在解決了問題的基礎上,又發現了新的問題。在發現——解決——發現——解決的循環中,幼兒對蝸牛的了解越來越深入,思維活動非常活躍,解決問題的能力也逐漸增強,語言表達能力以及自信心等都有較大的提高。由于幼兒已經從不同的渠道知道了很多有關蝸牛的知識,所以,在活動中,他們滔滔不絕地將自己獲取到的蝸牛的知識與同伴交流、分享,并從中體驗解決問題帶來的快樂。在這里,教師是支持者、引導者,不斷根據幼兒的反應作出調整、修訂,使后一活動是前一活動的發展,而幼兒的認識和發展是一種自然的發展。
活動四:主題墻布置——蝸牛樂園
設計思路:在把蝸牛放回大自然后,大家非常想念蝸牛,常常有孩子問:“不知道蝸牛過得好不好”?“不知道它們爬到哪里去了”?“不知道它們會不會餓”?“它們會不會冷哦”?如何來紀念蝸牛?孩子們各抒己見,爭先恐后地獻計獻策,最后決定,布置一個《蝸牛樂園》。林:“我們可以用報紙做蝸牛的殼!狈剑骸拔覀冞可以用水彩筆和油畫棒來畫蝸牛!绷郑骸拔矣孟鹌つ嗄笪伵!!泵骸拔矣冒櫦y紙搓成一條條再把它卷起來,不就成了蝸牛的殼了嗎?”李:“蝸牛喜歡生活在草地里,我們給它們畫些小草吧!睋P:“還要畫一些泥土,因為它喜歡潮濕的地方!碧兀骸拔覀冞要給它畫些樹葉,這是它喜歡吃的!毙。骸拔伵O矚g爬高,我們給它做個滑滑梯吧。”高:“我們再給蝸牛做個小房子,這樣它就不冷了。”毛:“蝸牛身上不是有殼嗎,它冷了就會縮到殼里去的,不用做房子!苯處熀秃⒆觽円黄鸢阎黝}墻布置好之后,小朋友提出要給主題墻取個好聽的名字,孩子們紛紛議論,最后討論決定取名為——蝸牛樂園。
評析:主題墻的創設過程中,其實也是總結和反思的過程、交流和共享的過程,也是結合新知識、新理解、新能力的展示過程。從主題墻的構思、設計、制作,到最后的命名,都需要運用幼兒已往的知識經驗以及新的知識、新的能力來進行。幼兒在寬松和諧環境中,表現出越來越多的自信心和合作精神,他們敢于發表自己的見解,敢于嘗試,更學會了珍惜自己和別人的勞動成果,學會了分享。
※家長助教:設計思路:在每一次的主題探索活動中,家長都非常支持,都能主動地幫助我們收集有關資料,積極參與親子活動,并為我們的工作提出很多建議,使我們家園合作更密切,師生互動也更自然、順暢。
評析:在整個的觀察探索活動中,通過有專業知識的家長生動有趣的講解,孩子們對蝸牛的了解更加清晰,同時也加深了家長與我們的溝通,提高了本次活動的成效。
※主題活動小結與反思:主題活動的探索分成四個階段,第一階段讓孩子談自己印象中的蝸牛,第二階段飼養蝸牛,第三階段探索蝸牛的秘密,第四階段主題墻——蝸牛樂園。整個活動的進行,都是圍繞著孩子發現、關注的問題層層展開,步步深入,鼓勵孩子大膽嘗試,勇于表達,激發了孩子的探索熱情,在不斷地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他們體驗到了探索的樂趣和成功的喜悅。通過一系列活動的開展,孩子們各方面的能力都有了顯著的發展和提高。語言表達方面:能大膽表述自己的觀點和意見,敢于提出問題,敢于質疑,并且能圍繞一個中心展開討論,同時也學會了傾聽別人的觀點和經驗。動手操作方面:在主題墻或是區角的創設中,孩子們都能開動腦筋,出謀劃策,積極參與,并利用廢舊材料制作出各種各樣的蝸牛,充分調動了他們參與的熱情和想象、創造的能力。
解決問題方面:孩子們在主動探索的過程中,他們好奇地提出各種各樣的問題,表現出強烈的探索欲望,并在實踐活動中通過探索、嘗試并加以驗證。溝通合作方面:在主題探索活動中,給孩子提供了一個寬松、和諧、平等支持的良好氛圍,形成了積極的師生互動、生生互動、家園互動,孩子們的溝通、合作意識有了很大的提高。隨著教育理念的更新,我們試圖構建科學教育的新模式。首先要從幼兒科學教育的目標著手,尤其強調以下三個方面:
(1)注重有益于幼兒終身發展的價值。
。2)注重幼兒的主動性和創造性。
(3)注重并優先考慮幼兒的情感態度、幼兒探索知識的過程和方法比知識的多少更重要。(注:劉占蘭的《幼兒科學教育》)。其次要進行幼兒科學教育的組織策略的改革。教師在組織幼兒活動的時候,心里要裝著孩子,要知道孩子喜歡探索什么、能探索什么、怎么探索,科學教育必須以幼兒主動探索和學習為根本,為孩子創造探索的環境和機會,讓幼兒完全從被動學習中走出來,真正成為活動的主人。隨著課程改革的深入,同時對教師的要求又上了一個新臺階,教師不再只是課程的實施者而是生成者和創造者、建構者。在類似《蝸!愤@樣的活動,不但需要教師較全面地了解掌握有關蝸牛的一切知識,更重要的是教師要有較高的教學技能,尤其是良好的“引導”技巧,在幼兒的自主活動過程中達到預定的教學目標。
※參考文獻:教育部基礎教育司組織編寫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 江蘇教育出版社 馮小霞 《幼兒園課程》 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王志明 《學前兒童科學教育》 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王鳳玲 《學前心理學》 中國審計出版社 江蘇幼兒教育自學考試教材編寫組 《幼兒園教育活動與研究》 蘇州大學出版社 饒 曉 萊
主題活動策劃 篇6
為隆重紀念建黨91周年,鞏固落實保持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成果,激發全公司廣大黨員以更加飽滿的熱情投入到經營管理工作中,促進公司又快又好發展,公司在七一前后開展七個一活動慶祝黨的生日。(具體時間安排附后)
1、召開一次民主生活會和組織生活會。各黨支部分別召開一次黨員領導干部民主生活會和一次專題組織生活會,結合干部作風建設年活動,緊密聯系今年以來思想和工作實際,認真查找、深刻剖析突出問題,共慶生日、共話發展、共商大計。
2、為黨員上好一堂黨課。通過收看現代遠程教育直播課堂、邀請市黨校講師開展輔導講座、公司領導班子成員上黨課、觀看黨課光盤等多種形式,為黨員上好一堂黨課,向黨員講解黨的基本知識、當前的熱點難點問題和黨的重大決策部署,進一步激發廣大黨員的'工作熱情,增強加快發展的決心和信心。
3、開展一次主題實踐活動。結合作風建設年活動,開展送溫暖、送法律、送文化、送健康活動,認真組織黨員干部開展技術創新、法律咨詢、義務勞動、幫助困難職工等活動;
4、結合7月7日學習節組織一次專題大討論活動。要根據公司今年的工作目標,認真組織一次學先進、促發展,建設新大展專題大討論活動,制定討論方案,通過召開動員會、座談會、報告會等多種形式,在全公司內營造建設學習型企業,爭創學習型員工的濃厚氛圍。
5、表彰宣傳一批先進典型。對全公司涌現出的先進黨組織和優秀員進行表彰獎勵,大力宣傳,以激勵全公司黨員干部奮發向上、開拓進取,在各項工作中再創佳績、再立新功;
6、開展一次企業制度、企業文化建設知識競賽活動。企業文化是企業內功,是企業發展的核心動力,企業想要長期處于不敗之地,就必須創立一套適合自己企業員工的價值
觀,創立一種正確的企業文化來迎合客戶、供應商、政府以及一些地區組織的不同要求
7、開展慶七一演講征文活動。為營造濃厚的慶祝氛圍,動員和激勵廣大黨員干部扎實工作,開拓進取,全身心的投入到公司發展建設中來,同時也為選拔參加工商聯組織的7。1演講比賽,在全公司黨員中開展以保持先進性,為黨旗添光彩為主題的演講征文比賽。
主題活動策劃 篇7
每年的十二月初八是臘八節,民間流傳著吃“臘八粥”的傳統,為了讓幼兒感受臘八節的習俗和快樂,幼兒園開展了“甜甜的臘八節”主題活動。
孩子們通過聽聽、看看、吃吃,過了一個熱熱鬧鬧的臘八節,感受著濃濃的年味和傳統習俗文化帶來的快樂,充滿了對新年的美好期待,更讓孩子們從小懂得要做一個勤勞的人。
活動來源:
每年農歷的十二月俗稱臘月,十二月初八(臘月初八)既是臘八節,習慣上稱作臘八;臘八節在我國有著很悠久的傳統和歷史,是我國民間的.傳統節日之一。臘月初八,我國人民有吃臘八粥習俗,臘八粥也叫“七寶五味粥”。為了讓寶貝們了解吃臘八粥的由來,我們開展了本次活動—— 臘八粥的故事
活動目標:
1、知道農歷十二月初八是我國的傳統節日——臘八節,了解臘八節的來歷和習俗。
2、通過故事,培養幼兒要做一個勤勞的人“感知勤勞和懶惰”。
3、 知道制作臘八粥的主要材料,初步嘗試用語言表達自己的認識與感受。
活動準備:各種臘八粥的相關圖片、制作臘八粥的各種材料及臘八粥故事的視頻
活動過程:
一、活動導入,了解臘八節吃臘八粥
1、我們每天的早餐都會吃些什么呢?(牛奶、雞蛋、花卷、餅干、雞蛋餅、面條、包子、粥)
2、那你們都吃過什么樣的粥呢?(肉松粥、八寶粥、皮蛋粥、肯德基粥)
3、觀看圖片,說說粥里面有哪些東西?(強調臘八節、臘八粥)
(小結:這是我們臘八節時吃的臘八粥,粥里面有紅棗、桂圓、紅豆、綠豆、花生、葡萄干、栗子、蓮子)
二、欣賞故事
1、哪一天是臘八節?
2、故事告訴我們什么呢?
3、臘八粥里面都有什么呢?
(重點突出:勤勞的人)
三、介紹臘八粥的各種佐料、谷物
老師向幼兒逐一介紹臘八粥的各種佐料、谷物。簡單了解這些谷物的形狀、顏色以及對人體的幫助。
活動延伸:臘八節除了有好聽的故事,還有一個好玩的兒歌,我們一起來聽一聽。
過了臘八就是年
小孩兒小孩兒你別饞,
過了臘八就是年;
臘八粥,喝幾天;
哩哩啦啦二十三;
二十三,糖瓜粘;
二十四,掃房子;
二十五,凍豆腐;
二十六,炸羊肉;
二十七,宰公雞;
二十八,把面發;
二十九,蒸饅頭;
三十晚上熬一宿;
大年初一扭一扭。
活動反思:
節日活動是很好的教育資源,我們國家的節日豐富多彩,但有些節日,我們的孩子了解的并不多,甚至根本不知道。通過本次活動,讓幼兒初步了解臘八節的由來及習俗,認識了一些有關制作臘八粥的材料,并幫助幼兒從小樹立要做一個勤勞人的意識。如果可以讓幼兒參與制作及品嘗那就更好了!
主題活動策劃 篇8
活動主題:心往一處想,力往一處使。
活動背景:
當前班級團結意識、意識不強,同學之間常以宿舍為單位,三五成群;一點小事可能引發一場爭吵; 班級活動不能積極參與,同學們馬上要面臨畢業找工作的問題,在社會上在企業里更需要一種集體意識,團結合作。
因此無論于現在還是將來,都非常有必要進行一場有關于增強班級凝聚力的主題班會。
活動目的`:
防微杜漸,又能未雨綢繆
增強同學們集體意識、班級凝聚力;
心往一處想,力往一處使
同心協力,力創班級和諧。
主策劃:李紅梅
副策劃:張西朋
活動對象:11物流二班全體成員
活動時間:20xx年4月
活動地點:經管系多媒體教室
活動流程:
1. 投球游戲(具體游戲及規則見后附)
2. 主持人統計游戲結果(PPT展示)
3. 同學們互動,得出結論(提問或自由回答為什么會出現這種結果)
4. 引出本次主題班會的主題(PPT)
5. 主持人講述同心協力,班級和諧凝聚的重要性
6. 引用實例,講述故事,在故事中親身體會(故事見后附)
7. 提問階段(自由言論)在本次班會中學到了什么,應該怎么做。
【主題活動策劃】相關文章:
主題活動策劃(精選)07-11
主題活動策劃【經典】07-20
主題活動策劃[精選]07-21
【精選】主題活動策劃07-21
主題活動策劃(經典)08-18
主題活動策劃04-02
主題活動策劃【精選】07-16
主題活動策劃(精選)07-17
(精選)主題活動策劃07-15
[精選]主題活動策劃0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