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都接觸過很多優秀的名言吧,名言是歷史文化精華的積淀,對后人有重要的指導意義和警戒作用。為了幫助大家積累更多名言,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教育家名言,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教育家名言1
1、教學必須從學習者已有的經驗開始。——杜威
2、培養教育人和種花木一樣,首先要認識花木的特點,區別不一樣情景給以施肥澆水和培養教育,這叫“因材施教”。——陶行知
3、得不到別人的尊重的人,往往有最強烈的自尊心。——馬卡連柯
4、建國君民教學為先。——《禮記·學記》
5、教育技巧的全部訣竅就在于抓住兒童的這種上進心,這種道德上的自勉。要是兒童自我不求上進,不知自勉,任何教育者就都不能在他的身上培養出好的品質。可是僅有在團體和教師首先看到兒童優點的那些地方,兒童才會產生上進心。——蘇霍姆林斯基
6、美育者,應用美學之理論于教育,以陶養感情為目的者也。——蔡元培
7、不能把小孩子的精神世界變成單純學習知識。如果我們力求使兒童的全部精神力量都專注到功課上去,他的生活就會變得不堪忍受。他不僅僅僅僅應當是一個學生,并且首先應當是一個有多方面興趣要求和愿望的人。——蘇霍姆林斯基
8、教育的實質正是在于克服自我身上的動物本能和發展人所特有的全部本性。——(前蘇聯)蘇霍姆林斯基
9、要想學生好學,必須先生好學。惟有學而不厭的先生才能教出學而不厭的學生。——陶行知
10、任何人都應當有自尊心自信心獨立性,不然就是奴才。但自尊不是輕人,自信不是自滿,獨立不是孤獨。——徐特立
11、不憤不啟,不啟不發。——孔子
12、一味地挖苦貶低,會導致孩子的反抗,反對父母,反對學校,或者反對整個世界。——布魯諾
13、如果不去加強并發展兒童的個人自尊感,就不能構成他的道德面貌。……教育技巧的全部訣竅就在于抓住兒童的這種上進心,這種道德上的自勉。——蘇霍姆林斯基
14、荷蘭著名數學教育弗賴登塔爾指出:“反思是重要的數學活動,它是數學活動的核心和動力。”
15、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擇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
16、我們應當“使每一個學生在畢業時候,帶走的不僅僅僅是一些知識和技能,最重要的是要帶走渴求知識的火花,并使它終生不熄地燃燒下去。”——蘇霍姆林斯基《給教師的提議》
17、兒童不是用規則能夠教得好的,規則總是會被他們忘掉的。……習慣一旦培養成功之后,便用不著借助記憶,很容易地自然地就能發生作用了。——洛克
18、我以為好的顯示不是教書,不是教學生,乃是教學生學。——陶行知
19、山東大學校長展濤先生說:“應當讓學生學簡單的數學,學趣味的數學,學鮮活的數學。”
20、沒有自我教育就沒有真正的教育。這樣一個信念在我們的教師團體的創造性勞動中起著重大的作用。——蘇霍姆林斯基
21、讀史使人明智,讀詩使人聰慧,演算使人精密,哲理使人深刻,倫理學使人有修養,邏輯修辭使人善辯。——培根
22、做教師的只要有一次向學生撒謊撒漏了底,就可能使他的全部教育成果從此為之毀滅。——盧梭
23、中國教育之通病是教用腦的人不用手,不教用手的人用腦,所以一無所能。中國教育革命的對策是手腦聯盟,結果是手與腦的力量都能夠大到不可思議。——陶行知
24、因為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根本一壞,縱然使你有一些學問和本領,也無甚用處。——陶行知
25、教育能開拓人的智力。——賀拉斯
26、學校沒有紀律便如磨坊沒有水。——夸美紐斯
27、“先生不應當專教書,他的`職責是教人做人;學生不應當專讀書,他的職責是學習人生之道。”。——陶行知
28、誰要是自我還沒有發展培養和教育好,他就不能發展培養和教育別人。——第斯多惠
29、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裴松之
30、人類教育最基本的途徑是信念,僅有信念才能影響信念。——烏申斯基
31、每當我們給個人一種影響的時候,而這影響必定同時應當是給予團體的一種影響。——馬卡連柯
32、教師之為教,不在全盤授予,而在相機誘導。——葉圣陶
33、當教師把每一個學生都理解為他是一個具有個人特點的具有自我的志向自我的智慧和性格結構的人的時候,這樣的理解才能有助于教師去熱愛兒童和尊重兒童。——贊科夫
34、要做人民的先生先做人民的學生。——毛澤東
35、一生的生活是否幸福平安吉祥,則要看他的處世為人是否道德無虧,能否作社會的表率。所以,修身的教育,也成為他的學校工作的主要部分。——裴斯泰洛齊
36、教師個人的范例,對于青年人的心靈,是任何東西都不可能代替的最有用的陽光。——烏申斯基
37、兒童團體里的輿論力量,完全是一種物質的實際能夠感觸到的教育力量。——馬卡連柯
38、每一個決心獻身教育的人,應當容忍兒童的弱點。——(前蘇聯)蘇霍姆林斯基
39、發現千千萬,起點是一問。智者問得巧,愚者問得笨。——陶行知
40、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禮記·學記》
41、誰要是自我還沒有發展培養和教育好,他就不能發展培養和教育別人。——第斯多惠
42、學校要求教師在他的本職工作上成為一種藝術家。——愛因斯坦
43、今一切事業,須從科學上解決;而一切學問,須從事實上研究。——黃炎培
44、教師是過去和未來之間的一個活的環節。它的事業,從表面來看雖然平反,卻是歷史上最偉大的事業之一。——烏申斯基
45、首先是教師品格的陶冶,行為的教育,然后才是專門知識和技能的訓練。——馬卡連科
46、三人行必有我師。——孔子
47、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摘自:勵志名言geyanw
48、教育的藝術不在傳授,而在鼓舞和喚醒。
49、教育的目的在于能讓青年人畢生進行自我教育。——哈欽斯
50、學校沒有紀律便如磨坊沒有水——夸美紐斯
51、使學生對一門學科有興趣的最好辦法勢必使之知道這門學科是值得學習的。——布魯納
52、教師必須具有健康的體魄,農人的身手,科學的頭腦,藝術的興味,改革社會的精神。——陶行知
53、教育植根于愛。——魯迅
54、知教育者,與其守成法,毋寧尚自然;與其求化一,毋寧展個性。——蔡元培
55、人的內心里有一種根深蒂固的需要。——蘇霍姆林斯基)總想感到自我是發現者研究者探尋者。在兒童的精神世界中,這種需求異常強烈。但如果不向這種需求供給養料,即不進取接觸事實和現象,缺乏認識的樂趣,這種需求就會逐漸消失,求知興趣也與之一道熄滅。——蘇霍姆林斯基
56、見賢思齊,見不賢而內自省。——孔子
57、讀史使人明智,讀私詩人靈秀,數學使人周密,自然哲學使人精邃,倫理學使人莊重,邏輯學使邏輯修辭學使人善辯。——培根
58、我愛我師,我更愛真理。——亞里士多德
59、一個好的教師,是一個懂得心理學和教育學的人。——(前蘇聯)蘇霍姆林斯基
60、我以為好的先生不是教書,不是教學生,乃是教學生學。——葉圣陶
61、先生不應當專教書,他的職責是教人做人;學生不應當專讀書,他的職責是學習人生之道。——陶行知
62、教學必須貼合人的天性及發展的規律。這是任何教學的首要的最高的規律。
63、教育不能創造什么,但它能啟發兒童創造力以從事于創造工作。——陶行知
64、教學的藝術不在于傳授本領,而在于關于激勵喚醒鼓舞。第斯多惠
65、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禮記·學記》
66、教人者,成人之長,去人之短也。唯盡知己之所短而后能去人之短,唯不恃己之所長而后能收人之長。——魏源
67、發明千千萬,起點是一問。人力勝天工,只在每事問。——陶行知
68、一個壞的教師奉送真理,一個好的教師則教人發現真理。——第斯多惠
69、好讀書,不好讀書;好讀書,不好讀書──徐謂
70、善歌者使人繼其聲,善教者使人繼其志。——《禮記·學記》
教育家名言2
1、沒有自我教育就沒有真正的教育。這樣一個信念在我們的教師集體的創造性勞動中起著重大的作用。——蘇霍姆林斯基
2、教育者的個性、思想信念及其精神生活的財富,是一種能激發每個受教育者檢點自己、反省自己和控制自己的力量。——蘇霍姆林斯基
3、追求理想是一個人進行自我教育的`最初的動力,而沒有自我教育就不能想象會有完美的精神生活。我認為,教會學生自己教育自己,這是一種最高級的技巧和藝術。——蘇霍姆林斯基
4、任何人如果不能教育自己,也就不能教育別人。——蘇霍姆林斯基
5、自我教育需要有非常重要而強有力的促進因素——自尊心、自我尊重感、上進心。——蘇霍姆林斯基
6、道德準則,只有當它們被學生自己追求、獲得和親身體驗過的時候,只有當它們變成學生獨立的個人信念的時候,才能真正成為學生的精神財富。——蘇霍姆林斯基
7、要使孩子們從小就懂得和領會到:他的每一步、每一個行動都會在他身邊的人——同志、父母、教師和“陌生者”的精神生活引起反響。只有當他不給別人帶來災難,不欺負和擾亂別人時,才能成為一個生活得平靜而又幸福的人。——蘇霍姆林斯基
8、抽打自己的鞭子要掌握在自己的手里,在漫長的人生道路的每一步上,都要經常鞭策自警,萬不可以為有過一兩次抽打就可以沿途平安了。“自新應似長江水,日夜奔流無歇時。”——魏書生
9、生命短促,只有美德能將它留傳到遼遠的后世。——莎士比亞
10、兒童需要管教和指導,這是真的,但是如果他們無時不刻和處處事事都在管教和指導之下,是不大可能學會自制和自我指導的。——林格倫
教育家名言3
1、熱愛孩子是教師生活中最主要的東西。——蘇霍姆林斯基
2、沒有愛,就沒有教育。——蘇霍姆林斯基
3、精神空虛,思想枯竭,志趣低下,愚昧無知等,絕不會煥發和孕育出真正的愛。——蘇霍姆林斯基
4、讓每一個學生在學校里抬起頭來走路。——蘇霍姆林斯基
5、要尊重兒童,不要急于對他作出或好或壞的評判。——盧梭
6、愛,首先意味著奉獻,意味著把自己心靈的力量獻給所愛的人,為所愛的人創造幸福。——蘇霍姆林斯基
7、教師的愛是滴滴甘露,即使枯萎的'心靈也能蘇醒;教師的愛是融融春風,即使冰凍了的感情也會消融。——巴特爾
8、教育植根于愛。——魯迅
9、只有愛才是最好的教師,它遠遠超過責任感。——愛因斯坦
10、錯誤在所難免,寬恕就是神圣。——波普
教育家名言4
智仁勇三者是中國重要的精神遺產,過去它被認為天下之達德,今天依然不失為個人完滿發展之重要指標。《陶行知》
教育工作中的百分之一的廢品,就會使國家遭受嚴重的損失。《馬卡連柯》
我確實相信:在我們的教育中,往往只是為著實用和實際的目的,過分強調單純智育的態度,已經直接導致對倫理教育的損害。《愛因斯坦》
學校的目標始終應當是:青年人在離開學校時,是作為一個和諧的`人,而不是作為一個專家。《愛因斯坦》
學校的目標應當是培養有獨立行動和獨立思考的個人,不過他們要把為社會服務看作是自己人生的最高目標。《愛因斯坦》
師也者,教之以事而喻諸德也。《禮記》
在教師手里操著幼年人的命運,便操著民族和人類的命運《陶行知》
因為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根本一壞,縱然使你有一些學問和本領,也無甚用處。《陶行知》
教師的職務是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學生的職務是千學萬學,學做真人。《陶行知》
教育家名言5
1、所謂健全的人格,內分四育,即:(一)體育,(二)智育,(三)德育,(四)美育。學校教育注重學生健全的人格,故處處要使學生自動。
2、美育者,與智育相輔而行,以圖德育之完成者也。
3、德育實為完全人格之本,若無德則雖體魄智力發達,適足助其為惡,無益也。
4、人的健全,不但靠飲食,尤靠運動。
5、對于學生的希望:一、自己尊重自己。二、化孤獨為共同。三、對自己學問能力的切實了解。四、有計劃的運動。
6、要有良好的社會,必先有良好的個人,要有良好的`個人,就要先有良好的教育。
7、殊不知有健全之身體,始有健全之精神;若身體柔弱,則思想精神何由發達或曰,非困苦其身體,則精神不能自由。然所謂困苦者,乃鍛煉之謂,非使之柔弱以自苦也。
8、知教育者,與其守成法,毋寧尚自然;與其求劃一,毋寧展個性。
9、體育可以幫助人們經受對體力和腦的鍛煉。
10、教員之教授,職員之任務,皆以圖諸君求學便利,諸君能無動于衷乎自應以誠相待,敬禮有加。至于同學共處一堂,尤應互相親愛,庶可收切磋之效。不惟開誠布公,更宜遵義相助,蓋同處此校,毀譽共之。同學中茍道德有虧,行有不正,為社會所訾詈,已雖現行矩步,亦莫能辯,此所以必互相勸勉也。
11、囊括大典,網羅眾家;思想自由,兼容并包。
12、若無德,則雖體魄智力發達,適足助其為惡。
13、純粹之美育,所以陶養吾人之,使有高尚純潔之習慣,而使人我之見、利已損人之思念,以漸消沮者也。
14、教育是幫助被教育的人,給他們能發展自己的能力,完成他的人格,于人類文化上能盡一分子責任;不是把被教育的人,造成一種特別器具,給抱有他種目的人去應用的,……教育是要個性與群性平均發達的。
15、黃炎培各級教育,應于訓練上一律勵行勞動化,使青年心理上確立尊重職業之基礎,且使獲得較正確之人生觀。
16、純粹之美育,所以陶養吾人之感情,使有高尚純潔之習損,而使人我之見、利己損人之思念,以漸消沮者也。蓋以美為普遍性,決無人我差別之見能參入其中。……美以普通性之故,不復有人我之關系,遂亦不能有利害之關系。
17、美者,循超逸之快感,為普遍之斷定,無鵠的而有則,無概念而必然者也。
18、美育者,應用美學之理論于教育,以陶養感情為目的者也。
19、與其守成法,毋寧尚自然;與其求劃一,毋寧展個性。
20、美育者,應用美學之理論于教育,以陶養感情為目的者也。美育者,與智育相輔而行,以圖德育之完成者也。
教育家名言6
墨子是躬行實踐的教育家,在教育方法上有重大貢獻。
一、指出教與學是不可分的統一體。他把教與學比作和與唱,唱而不和,是不教也,智多而不教,功適息。
二、教師要發揮主導作用。他以撞鐘為例,說:扣則鳴,不扣亦鳴。要求教師不要處于待問后對的被動地位,應主動向學生提出問題,做到不扣亦鳴。
三、提出量力所能至的自然原則。他要求教師根據學生的自然發展安排教學程序,做到深其深,淺其淺,使學生能淺者求淺,深者求深,這說明墨子已經看到教學是一個由淺入深的認識過程。可以說,墨子是中外第一個提出量力性原則的人。
四、強調學以致用。他說:士雖有學而行為本,意思是學習的目的在于行。而且,他還認為判斷一個人行為的好壞,必須把行為動機的志和行為效果的功結合起來。
1.兼愛。
【譯文】不分等級,不分遠近,不分親疏地愛天下所有的人。
2.非攻。
【譯文】反對侵略戰爭,維護人類和平。
3.尚賢。
【譯文】不分貴賤地推薦、選拔、使用德才兼備的人。
4.尚同。
【譯文】政令、思想、言語、行動等要與圣王的意志相同一。
5.節用。
【譯文】反對奢侈浪費,主張勤儉節約。
6.節葬。
【譯文】反對厚葬久喪,主張薄葬短喪。
7.非樂。
【譯文】反對奢靡的音樂活動,提倡節約人財物力。
8.非命。
【譯文】反對命運之說,主張強力從事。
9.天志。
【譯文】天是有意志的最高主宰,天的意志是興利除害。
10.明鬼。
【譯文】辨明鬼神的存在,鬼神能揚善懲惡。
11.興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
【譯文】興天下的.利益,除天下的禍害。
12.兼相愛,交相利。
【譯文】既愛自己也愛別人,與人交往要彼此有利。
13.夫愛人者人必從而愛之,利人者人必從而利之,惡人者人必從而惡之,害人者人必從而害之。
【譯文】愛別人的,別人也必然愛他,利于別人的,別人也必然利于他,憎惡別人的,別人也必然憎惡他,殘害別人的,別人也必然殘害他。
14.無言而不應,無德而不報,投我以桃,報之以李,即此言愛人者必見愛也,而惡人者必見惡也。
【譯文】沒有什么話不答應,沒有什么恩德不報答,你把桃子投給我,我用李子回報你。這就是說,愛人的必定被人愛,而憎惡別人的必定被人憎惡。
15.愛人不外己,己在所愛之中。《大取》
【譯文】愛別人并不是不愛自己,自己也在所愛之中。
16.若使天下兼相愛,國與國不相攻,家與家不相亂,盜賊無有,君臣父子皆能孝慈,若此,則天下治。故圣人以治天下為事者,惡得不禁惡而勸愛?故天下兼相愛則治,交相惡則亂。
【譯文】若使天下的人都彼此相愛,國與國不互相攻打,家與家不互相爭奪,沒有盜賊,君臣父子都能忠孝慈愛,這樣天下就太平了。圣人既然以治理天下為己任,怎么能不禁止人們互相仇恨而不勸導彼此相愛呢?所以,天下人能彼此相愛才會太平,互相仇恨就會混亂。
17.天下之人皆不能相愛,強必執弱、富必侮貧、貴必敖賤、詐必欺愚。凡天下禍篡怨恨其所以起者以不相愛生也。
【譯文】天下的人都不相愛,那么強大的一定會壓迫弱小的,富有的一定會欺侮貧窮的,顯貴的一定會輕視低賤的,詭詐的一定會欺騙愚笨的。天下一切禍亂、篡位、積怨、仇恨等之所以會發生,都是由于互不相愛引起的。
18.愛人非為譽也,其類在逆旅。《大取》
【譯文】愛人不是為個人沽名釣譽,就像旅店接待客人一樣,是為了與人方便。
19.愛眾眾世、與愛寡世相若。兼愛之有相若。愛尚世與愛后世,一若今之世人也。《大取》
【譯文】愛世間多數人和愛世間少數人相同。兼相愛就是這樣。愛上世之人和愛后世之人,都像愛今世之人一樣。
20.天欲人相愛相利,而不欲人相惡相賊也。《法儀》
【譯文】天希望人們互相愛護、互惠互利,而不希望人們互相厭惡、互相殘害。
教育家名言7
1、教育是知識創新、傳播和應用的主要基地,也是培育創新精神和創新人才的搖籃。——江澤民
2、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江澤民
3、我們發現了兒童有創造力,認識了兒童有創造力,就須進一步把兒童的創造力解放出來。——陶行知
4、教師在培養民族創新精神和創造型人才方面肩負著特殊的使命。——江澤民
5、要解放孩子的頭腦、雙手、腳、空間、時間,使他們充分得到自由的生活,從自由的生活中得到真正的教育。——陶行知
6、手腦雙全,是創造教育的`目的。中國教育革命的對策是使手腦聯盟。——陶行知
7、想像力比知識更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像力概括著世界的一切,推動著進步,并且是知識進化的源泉。嚴格地說,想像力是科學研究的實在因素。——愛因斯坦
8、提出一個問題往往比解決一個更重要。因為解決問題也許僅是一個數學上或實驗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問題,卻需要有創造性的想像力,而且標志著科學的真正進步。——愛因斯坦
9、中國留學生學習成績往往比一起學習的美國學生好得多,然而十年以后,科研成果卻比人家少得多,原因就在于美國學生思維活躍,動手能力和創造精神強。——楊振寧
10、知道事物應該是什么樣,說明你是聰明的人;知道事物實際是什么樣,說明你是有經驗的人;知道怎樣使事物變得更好,說明你是有才能的人。——狄德羅
教育家名言8
1、學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禮記學記》
2、有健康的身體,才有健康的精神。洛克
3、學為人師,行為世范。
4、教也者,長善而救其失者也。《禮記學記》
5、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孔子
6、學而不厭,誨人不倦。孔子
7、腳踏實地做事,頂天立地做人。
8、凡學之道,嚴師為難。《禮記學記》
9、教學的藝術不在于傳授本領,而在善于激勵、喚醒和鼓舞。第斯多惠
10、生產勞動和教育的`早期結合是改造現代社會的最強有力的手段之一。馬克思
11、凡為教者必期于達到不須教。葉圣陶
12、凡是教師缺乏愛的地方,無論品格還是智慧都不能充分地或自由地發展。盧梭
13、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陶行知
14、只有能夠激發學生去進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蘇霍姆林斯基
15、一切學科本質上應該從心智啟迪時開始。盧梭
16、人類教育最基本的途徑是信念,只有信念才能影響信念。烏申斯基
17、見賢思齊,見不賢而內自省。孔子
教育家名言9
1、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孔子
2、動人以言者,其感不深;動人以行者,其應必速。——李贄
3、身教重于言傳。——王夫之
4、對所學知識內容的興趣可能成為學習動機。——贊
5、發現千千萬,起點是一問。智者問得巧,愚者問得笨。——陶行知
6、不憤不啟,不啟不發。——孔子
7、使學生對一門學科有興趣的最好辦法勢必使之知道這門學科是值得學習的。——布魯納
8、凡為教,目的在于達到不需要教。——葉圣陶
9、我以為好的顯示不是教書,不是教學生,乃是教學生學。——陶行知
10、在你發怒的時候,要緊閉你的嘴,免得增加你的怒氣。
11、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
12、傲不可長,欲不可縱,志不可滿,樂不可極。
13、思則有備,有備無患。
14、教師的職務是‘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學生的職務是‘千學萬學,學做真人’。——陶行知
15、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16、我們唯一不會改正的缺點是軟弱。
17、年輕就是無限的可能。
18、再長的.路,一步步也能走完,再短的路,不邁開雙腳也無法到達。
19、教之而不受,雖強告之無益。譬之以水投石,必不納也,今夫石田雖水潤沃,其干可立待者,以其不納故也。——張載
20、教師不替學生說學生自己能說的話,不替學生做學生自己能做的事,學生能講明白的知識盡可能讓學生講。——魏書生
教育家名言10
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
性相近也,習相遠也。
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后君子。
道聽而涂說,德之棄也!
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
法語之言,能無從乎?改之為貴。提手與之言,能無說。
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
恭、寬、信、敏、惠:恭則不侮,寬則得眾,信則人任焉,敏則有功,惠則足以使人。
乎?繹之為貴。說而不繹,從而不改,吾末如之何也已矣。
見得思義。
見善無不及,見不善如探湯。
君子謀道不謀食,君子憂道不憂貧。
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色厲而內荏,譬諸小人,其猶穿窬之盜也與!
生而知之者,上也;學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學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學,民斯為下矣!
【教育家名言】相關文章:
愛的教育家長感言04-20
隆美爾名言01-26
高爾基的名言02-15
孝道名言02-10
熟能生巧的名言02-08
霍金的名言02-28
羅丹的名言04-02
紀伯倫名言03-03
俾斯麥名言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