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在充滿活力,日益開放的今天,許多人都接觸過一些比較經典的好詞好句吧,積累好詞好句,了解每個詞的用法,在摘抄過程中增加閱讀量。究竟什么樣的好詞好句才是好的好詞好句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史記好詞好句,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史記好詞好句 1
好詞
1) 白虹貫日:聶政之刺韓傀也,白虹貫日。《史記魯仲連鄒陽列傳》
2) 變化有時:去就有序,變化有時。《史記秦始皇本紀》
3) 拔劍論功:高帝悉去秦苛儀法,為簡易。群臣飲酒爭功,醉或妄呼,拔劍擊柱,高帝患之。《史記劉敬叔孫通列傳》
4) 不絕如帶:方呂后時,諸呂用事,擅相王。劉氏不絕如帶。《史記袁盎晁錯列傳》
5) 敗軍之將:臣聞……敗軍之將,不敢語勇。《史記淮陰侯列傳》
6) 百金之士:百金之士十萬。《史記馮唐列傳》
7) 不經之談:無傳無經之談,無聽毀譽之語。其語閎大不經。《史記孟子荀卿列傳》
8) 不可奈何:上哭甚悲,謂袁盎曰:吾不聽公言,卒亡淮南王。’盎曰:不可奈何,愿陛下自寬。’《史記淮南衡山列傳》
9) 不可勝計:且三秦王為秦將,將秦子弟數歲矣,所殺亡不可勝計。西漢司馬遷《史記淮陰侯列傳》
10) 不可勝言:騫曰:為漢使月氏,而為匈奴所閉道。今亡,唯王使人導送我。誠得至,反漢,漢之賂遺王財物不可勝言。’《史記大宛列傳》
11) 北面稱臣:君主宜郊迎,北面稱臣。《史記酈生陸賈列傳》
12) 鞭墓戮尸:及吳兵入郢,伍子胥求昭王。既不得,乃掘楚平王墓,出其尸,鞭之三百,然后已。《史記伍子胥列傳》
13) 白馬素車:子嬰即系頸以組,白馬素車,奉天子璽符降軹道旁。《史記秦始皇本紀》
14) 本末相順:本末相順,終始相應。《史記禮書》
15) 不名一錢:竟不得名一錢,寄死人家。《史記佞幸列傳》
16) 變名易姓:乃乘扁舟浮于江湖,變名易姓。《史記貨殖列傳》
17) 避面尹邢:漢武帝同時寵幸尹夫人與邢夫人,詔二人不得相見。尹夫人向武帝請求見邢夫人。相見后,尹夫人“乃低頭俯而泣,自痛其不如也”。見《史記外戚世家》。
18) 不鳴則已,一鳴驚人:此鳥不飛則已,一飛沖天;不鳴則已,一鳴驚人。西漢司馬遷《史記滑稽列傳》
19) 卑論儕俗:今拘學或抱咫尺之義,久孤于世,豈若卑論儕俗,與世沉浮而取榮名哉。《史記游俠列傳》
20) 補漏訂訛:王板《史記》之外,并博考他書所引,為之補漏訂訛,手鈔成帖。清葉廷琯《吹網錄鈔輯史記正義》
好句
1、疲倦的月亮躲進了云層休息,只留下幾顆星星像是在放哨。
2、歲月,是一首詩,一首蘊含豐富哲理的詩,歲月是一峰駱駝,馱著無數人的夢想。
3、我,要融化在粉紅的桃花瓣里,拭去整日在你心頭的牽掛。
4、倘若希望在金色的秋天收獲果實,那么在寒意侵人的早春,就該卷起褲腿,去不懈地拓荒、播種、耕耘,直到收獲的那一天。
5、月亮斜掛在天空,笑盈盈的,星星擠滿了銀河,眨巴著眼睛。
6、一輪圓月升起來了,像一盞明燈,高懸在天幕上。
7、月亮睜大眼睛,和藹地望著村落和田野,極像一只擦亮的銅盤。
8、圓月漸漸升高,她那銀盤似的臉,流露著柔和的笑容。
9、明凈似的圓月,已經被遠方藍藍的高山托上天空。
10、月亮,圓圓的,像紡車,紡著她浪漫的遐思。
11、夜,靜極了,玉盤似的滿月在云中穿行,淡淡的月光灑向大地。
12、一輪杏黃色的滿月,悄悄從山嘴處爬出來,把倒影投入湖水中。
13、滿月像個黃黃的燈籠,從東方天邊挑起在天空。
14、夜晚,滿月升起來了,一片寧靜隨著銀霧般的月光灑在大地上。
15、月亮漸漸升高,她身著白色的紗衣,嫻靜而安詳,溫柔而大方。她那銀盤似的臉,透過柳梢,留下溫和的笑容。
16、月亮像一個新娶來的媳婦,剛剛從東天邊上來,就又羞答答地鉆進樹葉子里藏起來。
17、月亮像飽經風霜的老人,不緊不慢地梳理著白花花的月光。
18、月亮像一個含羞的少女,一會兒躲進云間,一會兒又撩開面紗,露出嬌容,整個世界都被月色浸成了夢幻般的銀灰色。
19、月亮是那么明亮,把大地照得一片雪青,樹木房屋街道都像鍍上了一層水銀似的。
20、門外西邊的林梢,掛著的上弦月已經變成一片金色的.西瓜,不再是一條彎彎的眉毛。
21、清晨,殘月像一塊失去了光澤的鵝卵石,拋在天邊。
22、一枚新月好像一朵白色梨花,寧靜地開放在淺藍色的天空中。
23、夜空掛滿了星星,月亮像一只釣魚的小船,仿佛航行在寬闊的銀色的長河里。
24、月亮像一張弓,彎彎地掛在天空。
25、一鉤新月從遠處的林子里升了起來,它那樣白凈,就像剛煉過的銀子似的。
26、一彎新月像一把銀打的鐮刀,從黑黝黝的山峰上伸了出來。
27、一彎新月升起來了,像只玉琢的香蕉嵌在天幕上,漾著碧輝。
28、一彎新月宛如一葉小舟,翹著尖尖的船頭,在深夜的靜湖中劃行,給我送來一片情思。
29、一彎新月高高掛在墨藍色的天空,清澈如水的光輝普照著大地。
30、新月如一只金色的小舟泊在疏疏的枝椏間。
史記好詞好句 2
好詞
1) 安于故俗,溺于舊聞:常人安于故俗,學者溺于所聞。以此兩者居官守法可也,非所與論于法之外也。《史記商君列傳》
2) 安枕而臥:使布出于上計,山東非漢之有也;出于中計,勝敗之數未可知也;出于下計,陛下安枕而臥矣。《史記黥英列傳》
3) 百步穿楊:楚有養由基者,善射者也,去柳葉百步而射之,百發而百中之。《史記周本紀》
4) 補敝起廢:存亡國,繼絕世,補敝起廢,王道之大者。《史記太史公自序》
5) 不避湯火:壯士在軍,攻城先登,陷陣卻敵,斬將搴旗,前蒙矢石,不避湯火之難者,為重賞使也。《史記貨殖列傳》
6) 彬彬有禮:叔孫通定禮儀,則文學彬彬稍進。《史記太史公自序》
7) 北鄙之音:紂為朝歌北鄙之音,身死國亡……夫朝歌者不時也,北者敗也,《史記樂書》
8) 兵挫地削:疏屈平而信上官大夫,令尹子蘭,兵挫地削,亡其六郡。《史記屈原賈生列傳》
9) 卑諂足恭:彭祖為人巧佞、卑諂足恭,而心刻深。《史記五宗世家》
10) 暗度陳倉:八月,漢王用韓信之計,從故道還,襲雍王章邯。邯迎擊漢陳倉,雍兵敗,…《史記高祖本紀》
11) 安堵如常:諸吏人皆安堵如故,民爭獻牛灑。《史記高祖本紀》
12) 案堵如故:諸吏人皆安堵如故,民爭獻牛灑。《史記高祖本紀》
13) 安堵如故:諸吏人皆安堵如故,民爭獻牛灑。《史記高祖本紀》
14) 案甲休兵:方今為將軍計莫如案甲休兵,鎮趙撫其孤。《史記淮陰侯列傳》
15) 按轡徐行:壁門士吏謂從屬車騎曰:將軍約,軍中不得驅馳。’于是天子乃按轡徐行。《史記絳侯周勃世家》
16) 安土息民:安土息民,以待其敝。《史記秦始皇本紀》
17) 必操勝券:常執左券,以責于秦韓。西漢司馬遷《史記田敬仲世家》
18) 不成三瓦:物安可全乎?天尚不全。故室為屋,不成三瓦而陳之。《史記龜策列傳》
19) 不得要領:騫從月氏至大夏,竟不能得月氏要領。《史記大宛列傳》
20) 百二河山:秦,形勝之國,帶河山之險,懸隔千里,持戟百萬,秦得百二焉。《史記高祖本紀》
21) 百二山河:秦,形勝之國,帶河山之險,縣隔千里,持戟百萬,秦得百二馬。《史記高祖本紀》
22) 變風易俗:向使秦緩其刑罰,薄賦倒斂……變風易俗,化于海內,則世世必安矣。《史記平津侯主父列傳》
23) 不甘后人:而廣不甘后人,然無尺寸之功以得封邑者,何也?西漢司馬遷《史記李將軍列傳》
24) 悲歌擊筑:高漸離擊筑,荊軻歌“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登車不顧而去。《史記刺客列傳》
25) 悲歌慷慨:于是項王乃悲歌慷慨。慷慨獨悲歌,鐘期信為賢。《史記項羽本紀》
26) 變古亂常:晁錯為家令時,語曰:變古亂常,不死則亡’,豈錯等謂邪!《史記袁盎晁錯列傳論》
27) 兵貴先聲:兵固有先聲而后實者,此之謂也。西漢司馬遷《史記淮陰侯列傳》
28) 變故易常:好變故易常者亡,昔陽氏之君,自伐而好變,事無故業。《史記逸周書》
29) 杯羹之讓:今不急下,吾烹太公。《史記項羽本紀》
30) 不寒而栗:是日皆報殺四百余人,其后郡中不寒而栗,滑民佐吏為治。《史記酷吏列傳》
好句
"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 —— 這是《史記》的寫作目的,體現了司馬遷希望通過歷史探究自然與人的'關系,通曉歷史變遷,形成獨特的史學觀點。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 出自《史記·李將軍列傳》,比喻為人真誠、善良,自然能感動他人,無需多言,人們也會自然而然地敬仰他、追隨他。
"士為知己者死,女為悅己者容。" —— 語出《史記·刺客列傳》,表達了人愿意為理解、賞識自己的人赴湯蹈火,女性則為欣賞自己的人打扮,反映了忠誠與美的追求。
"富貴不歸故鄉,如衣繡夜行,誰知之者!" —— 出自《史記·項羽本紀》,項羽表達成功后不回故鄉炫耀一番,就像穿著華麗的衣服在夜晚行走,無人知曉,顯示了對名聲和認可的渴望。
"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 —— 描述張良的智謀,出自《史記·高祖本紀》,意指在軍帳內策劃戰略,就能決定千里之外戰場的勝負,強調智慧和策略的重要性。
史記好詞好句 3
好詞
破釜沉舟:出自《史記·項羽本紀》,形容做事決心極大,不留后路。
四面楚歌:同樣出自《史記·項羽本紀》,形容處于孤立無援、被敵人包圍的境地。
約法三章:出自《史記·高祖本紀》,指劉邦攻入咸陽后,與百姓約定的簡單法律,以示寬政。
鴻門宴:《史記·項羽本紀》中記載的一次宴會,后來用以比喻不懷好意的宴會或危機四伏的場合。
指鹿為馬:出自《史記·秦始皇本紀》趙高之事,比喻故意顛倒黑白,混淆是非。
臥薪嘗膽:雖非直接出自《史記》,但與《史記》記載的'越王勾踐故事相關,形容人刻苦自勵,發憤圖強。
毛遂自薦:出自《史記·平原君列傳》,比喻自告奮勇,自我推薦。
完璧歸趙:出自《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形容將原物完整無損地歸還給主人。
胯下之辱:出自《史記·淮陰侯列傳》,講述韓信年輕時忍受的侮辱,后用來比喻能忍辱負重。
一飯千金:出自《史記·淮陰侯列傳》,形容受人恩惠極小而回報極豐。
好句
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史記。陳涉世家》
不可勝言:騫曰:為漢使月氏,而為匈奴所閉道。今亡,唯王使人導送我。誠得至,反漢,漢之賂遺王財物不可勝言。’《史記大宛列傳》
百二山河:秦,形勝之國,帶河山之險,縣隔千里,持戟百萬,秦得百二馬。《史記高祖本紀》
安堵如常:諸吏人皆安堵如故,民爭獻牛灑。《史記高祖本紀》
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 ——司馬遷 《史記》
必操勝券:常執左券,以責于秦韓。西漢司馬遷《史記田敬仲世家》
【史記好詞好句】相關文章:
史記好詞好句01-13
好詞好句05-16
經典的好詞好句12-15
經典好詞好句11-23
《背影》好詞好句11-27
好詞好句摘抄11-04
語文好詞好句11-08
好詞好句摘抄02-06
高中好詞好句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