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群走網>好句>小學六年級語文句子排序的方法及步驟
小學六年級語文句子排序的方法及步驟
更新時間:2024-04-18 08:55:16
  • 相關推薦
小學六年級語文句子排序的方法及步驟

  在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收藏過自己喜歡的句子吧,句子的組成部分,包括主語、謂語、賓語、定語、狀語、補語六種。你知道什么樣的句子才能算得上是好的句子嗎?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小學六年級語文句子排序的方法及步驟,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小學六年級語文句子排序的方法及步驟1

  一、認真閱讀材料,明確體裁和中心。

  做句子排序題,首先要認真閱讀語段,明確體裁,把握語段特點。其次,明確材料的中心。思考語段是圍繞什么中心展開的。抓住了中心,就抓住了要害。中心句常在段首,有時在段尾,極少在中間。然后,我們可以根據“中心句”或“總領句”來確定首句或尾句。對于描寫性語段,一般要從描寫對象、描寫內容、描寫角度、描寫順序、事物特點、段落結構等方面入手。

  二、理清思路。

  不同體裁的文章,思路也會有所不同:記敘文的句序常常以時間、空間或事情的發展過程(起因、經過和結果)為順序;議論文的句序,常常把觀點放在前面,把材料句放在中間,把總結句放在后面,結構形式為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說明文同議論文一樣,往往把事理句放在前面,把材料句放在后面,因為材料是用來說明事理的,材料的內部又遵循一定的順序(時間、空間、邏輯)。

  理清思路,有利于從整體上理順句序。一段寫景的順序由觀察的角度決定,是俯視、仰視、平視,是從遠到近,還是從上到下,是移步換景還是定點觀察。寫景的句子常用比喻、擬人等修辭手法,常采用整散結合的句式,講究押韻、平仄、對稱。

  三、抓語言標志,把握句子間的'邏輯關系。

  從局部看,句與句之間往往呈現出并列、承接、解說、對比、遞進、轉折、因果、總分等邏輯關系。而這些關系往往體現在一些語言標志上。

  ①關聯詞語的呼應,或并列、或轉折、或條件、或假設、或遞進、或因果……

  ②暗示性詞語的使用。“同時”表示并列,位在后;“與此同時”“與此相反”“反過來說”,表示相反、相對關系,中間不可插入別的詞語;“首先”“其次”“再次”,表示主次輕重的順序,不可倒置;“過去”“現在”與“將來”,表示時間先后;“總之”“綜上所述”“由此看來”,表示要提出結論;“諸如此類”,表示綜合……

  ③有指代意義的詞語。有指代意義的詞語往往緊跟在所指代的內容后面。

  ④句子之間的過渡、對應關系(內容上、形式上),也往往體現語言順序的一致性。⑤陳述對象前后一致。抓住這些語言標志,可以把握句與句之間的邏輯關系,有利于盡可能多地確定出必然相連接的句子。

  在給句子排順序感到比較困難時,我們還可以先將意思上有緊密聯系的句子組合成句子“單元”,化零為整;然后按照這段話的思路和層次把句子“單元”進行組接整合,從而完成排序。

  四、聯讀語感檢驗。

  在完成前面三步之后,將初步排成的段落連起來讀一讀,看語意是否連貫,有沒有感覺不對的地方,如果有,給予調整,直到感覺流暢為止。

小學六年級語文句子排序的方法及步驟2

  一、時間的順序

  在有的題中,幾個句子雖然被打亂了,但是可以明顯找到關于時間的詞語,如:早上、中午、下午;幾天前、昨天、今天、到了晚上等,這些詞語就是明顯告訴了我們句子排列的順序,只要結合這幾個時間詞語便可以正確排列句子。

  例:

  ( )華羅庚教授是一位自學成才的著名的數學家。

  ( )20歲那年,他得了傷寒病,一躺就是半年,病好后,一條腿殘疾,但他毫不泄氣,繼續向科學城堡進攻。

  ( )他14歲開始自學數學,每天堅持自學10小時,從不間斷。

  ( )1932年,22歲的華羅庚應清華大學數學系主任熊慶來的邀請,到清華大學工作。

  ( )從19歲起,華羅庚開始寫數學論文。

  ( )在清華期間,他看了更多的數學書,并開始學習外文。由于他肯下苦功,進步很快,25歲時,華羅庚就成了著名的數學家。

  排列這段話時,我們可以抓住“14歲”、“19歲”、“20歲”、“22歲”、“25歲”這些表示年齡的詞,也就是以時間順序來排列句子,那問題就迎刃而解了,正確的排列應是:1、4、2、5、3、6。

  二、方位順序

  如果是介紹一個地方、一個空間或者一個物件時,有時會出現上面、下面、左邊、右邊、中間等方位的詞語,那么這些方位詞就是我們排列句子的依據,我們可以根據先上后下,先左后右,先中間后兩邊,從里到外等順序排列句子。

  例:

  ( )一聽到這熟悉的叫聲,我就猜準它一定生蛋了。

  ( )我高興地把蛋揀在手里,還熱乎乎的呢。

  ( )跨進屋門,果然,一個鵝蛋似的雙黃蛋躺在雞窩里。

  ( )一天下午,我參加學習小組后回家,老遠就聽到我家的那只老母雞“咯咯噠”、“咯咯噠”地在房子里叫個不停。

  這段話,我們可以抓住“屋外”和“屋里”兩個不同地點,對句子進行排列,順序是2、4、3、1。

  三、事情發展的順序

  如果是寫事的,就會有描寫事情起因的詞語,如開始、后來、最后等提示,也許會先介紹事情的起因,然后是事情是怎么發展的,最后的'結果等,自然我們就可以按照事情發展的順利來排列了。

  例:

  ( )他想,這是誰丟的,真不講衛生。

  ( )他看見地上有一團白白的東西。

  ( )忽然,他看見有幾個小同學在打掃操場,爭做好事。

  ( )下課了,張良在操場上玩。

  ( )他連忙回頭,不好意思地拾起剛才看到的那一團白紙。

  ( )想著,他就若無其事地走開了。

  ( )走近一看,原來是一團廢紙。

  從這段話中,我們可以看出,敘述了張良在操場上看到了一團廢紙,經過思想斗爭,最后拾起了那團廢紙的過程,層次清楚。

  在排列時,我們可按事情發展的順序排列排列為4、2、6、1、7、5、3。

  四、參觀的順序或地點轉換的順序

  如果是游記、參觀之類的文章,就會有一個參觀的順序,先看到了什么,接著是什么,有時是過渡句中有意暗示我們,諸如“看完了某處,我們又來到了某處”之類的話語,這就是排列順序的方法。

  總結:句子排序的知識量很大,不是幾個套路就能全部通關。做好這類題目,家長還可以提示孩子通過抓關聯詞的方法,關聯詞語所代表的語義關系在語段中是邏輯關聯的,在句子拆分以后,我們可以通過關聯詞語來找到它的上下句。

小學六年級語文句子排序的方法及步驟3

  將排列錯亂的句子整理成一段通順連貫的話,這是一項綜合訓練能力,可以訓練我們對句子的理解能力、表達能力,及寫作能力。下面小編為大家帶來了小學六年級語文句子排序的方法及步驟,供大家參考。

  一、訓練句子排列五步驟

  在語文練習中,常常要求將順序錯亂的段落(句子)排序,而小朋友往往出錯較多。

  排列句子是對小朋友從句到段(篇)的過渡訓練,能培養大家讀寫思維、綜合運用的能力。李老師今天分五個步驟和小朋友一起來討論排列句子的方法:

  一、粗讀知大意。將句子粗略地讀一遍,了解整個句子的意思。如:誰做什么?誰怎么樣?說了件什么事?介紹了什么……這樣能使我們把握住排列時的總方向。

  二、細讀找順序。仔細地讀幾遍,根據其意找出是按什么順序寫的(如事情的發展順序、時間順序、方位順序)。仔細地尋找句子中相關的詞語來確定順序。

  三、精讀巧排列。我們讀句子時,要理解每句話的意思,從而來巧妙排列。

  (一)巧,就是找句子中是按什么順序寫的,找出相關詞語。

  (二)巧,就是從句子中間尋找它們之間有聯系或相同的詞語。

  四、朗讀細審定。我們要將排列好的句子朗讀幾遍,邊讀邊想:句子大意是否通暢、順序是否正確、是否還有其它排列方法?

  五、品讀活運用。最后我們要有感情地朗讀,找出作者按順序來表達主要內容的方法以及表達的思想感情。此外,可根據這種方法來仿寫,想想是否還有比這種順序來表達主要內容的其它更好的方法。這樣將讀與寫有機地聯系起來,從而真正掌握排列句子的方法。

  二、怎樣排列順序錯亂的句子

  把排列錯亂的句子整理成一段通順連貫的話,能訓練對句子的理解能力、有條理表達能力和構段能力。這樣的'練習一般可按五步進行。

  第一步,仔細閱讀每句話或每組句子,理解它們的主要內容;

  第二步,綜合各句的意思,想想這些話主要說的是什么內容;

  第三步,想想全段的內容按什么順序排列好,即找出排列順序的依據,如,是按事情發展順序,還是時間順序,或方位,還是“總分”等;

  第四步,按確定的排列依據排列順序;

  第五步,按排好的順序仔細讀兩遍,看排得對不對,如發現有的句子排得位置不對,就進行調整,直到這段話排得通順連貫為止。

小學六年級語文句子排序的方法及步驟4

  一、按事情發展的順序排列

  有些錯亂的句子,我們在排列時,應仔細分析句與句之間的聯系。常見的錯亂句子,往往敘述了一件完整的事,或者活動的具體過程。那么,我們就可以按事情發展的順序來排列。如:

  ()他想,這是誰丟的,真不講衛生。

  ()他看見地上有一團白白的東西。

  ()忽然,他看見有幾個小同學在打掃操場,爭做好事。

  ()下課了,張良在操場上玩。

  ()他連忙回頭,不好意思地拾起剛才看到的那一團白紙。

  ()想著,他就若無其事地走開了。

  ()走近一看,原來是一團廢紙。

  從這段話中,我們可以看出,敘述了張良在操場上看到了一團廢紙,經過思想斗爭,最后拾起了那團廢紙的過程,層次清楚。在排列時,我們可按事情發展的順序排列排列為4、2、6、1、7、5、3。

  二、按時間先后順序排列

  對一些錯亂的句子,我們可以找出表示時間概念的詞語,如,早晨、上午、中午、下午等詞,然后按時間先后順序進行排列句子。例如:

  ()華羅庚教授是一位自學成才的著名的`數學家。

  ()20歲那年,他得了傷寒病,一躺就是半年,病好后,一條腿殘疾,但他毫不泄氣,繼續向科學城堡進攻。

  ()他14歲開始自學數學,每天堅持自學10小時,從不間斷。

  ()1932年,22歲的華羅庚應清華大學數學系主任熊慶來的邀請,到清華大學工作。

  ()從19歲起,華羅庚開始寫數學論文。

  ()在清華期間,他看了更多的數學書,并開始學習外文。由于他肯下苦功,進步很快,25歲時,華羅庚就成了著名的數學家。

  排列這段話時,我們可以抓住“14歲”、“19歲”、“20歲”、“22歲”、“25歲”這些表示年齡的詞,也就是以時間順序來排列句子,那問題就迎刃而解了,正確的排列應是:1、4、2、5、3、6。

  三、按先總述后分述的順序排列

  有這么一個習題:

  ()有桉樹、椰子樹、橄欖樹、鳳凰樹,還有別的許多亞熱帶樹木。

  ()初夏,桉樹葉子散發出來的香味,飄得滿街滿院都是。

  ()小城里每一個庭院都栽了很多樹。

  ()鳳凰樹開了花,開得那么熱鬧,小城好像籠罩在一片片紅云中。

  根據這段話的特點,“小城里每一個庭院都栽了很多樹”這句話是個中心句,其他三句話都是圍繞著這句話來說的。顯而易見,我們可按先總后分的順序來排列句子。排列的順序為:2、3、1、4。

  四、按空間推移的順序排列

  所謂空間推移,就是由地點的轉移,表達出不同的內容。排列時,要十分注意,不要與其他的方法相混淆。譬如:

  ()一聽到這熟悉的叫聲,我就猜準它一定生蛋了。

  ()我高興地把蛋揀在手里,還熱乎乎的呢。

  ()跨進屋門,果然,一個鵝蛋似的雙黃蛋躺在雞窩里。

  ()一天下午,我參加學習小組后回家,老遠就聽到我家的那只老母雞“咯咯噠”、“咯咯噠”地在房子里叫個不停。

  這段話我們可以抓住“屋外”和“屋里”兩個不同地點,對句子進行排列,順序是2、4、3、1。

【小學六年級語文句子排序的方法及步驟】相關文章:

談小學語文句子教學的方法02-21

語文學習方法總結11-19

語文教學方法總結01-03

語文學習方法的學習總結11-16

語文學習方法的精髓總結03-11

小學語文六年級教學總結03-08

小學六年級語文述職報告01-10

小學六年級語文說課稿11-08

小學語文六年級教育教學總結04-29

久久一级2021视频,久久人成免费视频,欧美国产亚洲卡通综合,久久综合亚洲一区二区三区色
日本一道综合久久久 | 午夜网站在线进。 | 制服丝袜亚洲经典中文字幕 | 日韩欧美自拍中文字幕 | 亚洲欧美日韩在线码 | 午夜性色福利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