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躬自厚而薄責于人,則遠怨矣。作者:孔丘 出處:論語下文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論語句子,歡迎大家分享借鑒。
1、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論語·為政》
2、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為絢兮。《論語》
3、子曰:"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
4、子曰:"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后君子。"
5、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6、仁遠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7、不遷怒,不貳過。《雍也》
8、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
9、不患人之不已知,患不知人也。《學而》
10、自古皆有死,民無信不立。——《論語顏淵》
11、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
12、富而可求也,雖執鞭之士,吾亦為之。如不可求,從吾所好。
13、不遷怒,不貳過。——《論語·雍也》
14、先行其言,而后從之。
15、可與言而不言,失人;不可與言而與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16、"臨之以莊則敬,孝慈則忠,舉善而教不能則勸。"
17、往事已不諫,來者猶可追。
18、子曰:"君子有九思:視思明,所思聰,色思溫,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問,忿思難,見得思義。"
19、德不孤,必有鄰。
20、若由也,不得其死然。
21、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小人反是。出處:《論語》
22、無伐善,無施勞。——《論語·公冶長》
23、弟子入則孝,出則弟。出處:論語學而第一
24、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出處:《論語》
25、歲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出處:論語子罕
26、有顏回者好學,不遷怒,不貳過。出處:論語
27、誦《詩》三百,授之以政,不達;使之四方,不能專對;雖多,亦奚以為?
28、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29、發奮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
30、敏而好學,不恥下問。出處:《論語》
31、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出處:論語
32、有顏回者好學,不遷怒,不貳過。譯文:顏回這個人很好學。為人不遷怒他人,不重復犯(同樣的)錯。出處:論語
33、子曰:"鄉愿,德之賊也。"出處:論語
34、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遠。出處:論語
35、執德不弘,信道不篤,焉能為有?焉能為亡?
36、不敢暴虎,不敢馮河;人知其一,莫知其他。《論語述而》:暴虎馮河,死而無悔者,吾不與也。
37、可與言而不與言,失人。不可與言而與之言,失言。
38、子曰:不在其位,不謀其政。示例:職早就打算一個主意,想去回藩臺去,又因為是
39、日中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貨,交易而退,各得其所。《論語子罕》子曰:吾自衛反魯,然后樂正,《雅》、《頌》各得其所。
40、子夏曰:仕而優則學,學而優則仕。
41、飽食終日,無所用心,難矣哉!
42、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
43、成事不說,遂事不諫,既往不咎。—— 論語
44、文質因其宜,繁約適其度。—— 論語
45、飽食終日,無所用心,難矣哉!不有博弈者乎?為之,猶賢乎矣。
46、如果具有臧武仲的智慧,孟公綽的清心寡欲,卞莊子的勇敢,冉求的多才多藝;再用禮樂增加文采,就可以算完人了。
47、子曰:"務民之義,敬鬼神而遠之,可謂知矣。
48、葉公問政。子曰:"近者說,遠者來。"
49、驥不稱其力,稱其德也!
50、夫子時然后言,人不厭其言;樂然后笑,人不厭其笑;義然后取,人不厭其其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