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舍己從人,大賢之量;推心置腹,群彥所歸。下面這篇文章是小編為你整理的一些曾國藩語錄句子 ,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1、困心橫慮,正是磨練英雄之時。
2、口腹不節,致疾之因;念慮不正,殺身之本。
3、馭將之道,最貴推誠,不貴權術。
4、居心平,然后可歷世路之險。
5、士有三不斗:毋與君子斗名,毋與小人斗利,毋與天地斗巧。
6、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敗;天下古今之才人,皆以一傲字致敗。
7、只是一個見小,便使百事不成,亦致百行盡墮。
8、常存一不敢為先之心。
9、天下無容易的境況,天下無困難的境況;終身有快樂之處,終身有憂愁之處。
10、凡是專注于一樁事業的人,必定有自己的心得,也必定會有疑惑之處。
11、陳岱云每天用工很多而且嚴格,可謂愛惜分陰的人,而我則疲沓不振作。
12、若是遇到棘手的時候,請從耐煩兩個字上痛下功夫。
13、一旦焦躁,則好心緒必定減少,辦事則必不能妥善。
14、先哲說利益不十倍不變法,我說人員不十倍不改變舊制。
15、心有所專宗,而博觀他涂,以擴其識,亦無不可;無所專宗,而見異思遷,此眩彼奪,則大不可。——《曾國藩書信》。
16、大約勤字、誠字、公字、厚字,皆吾輩之根本,刻不可忘。——《曾國藩書信》。
17、事事順吾意而言者,此小人也,急宜遠之。——《曾國藩書信》。
18、其帶勇之人,概求吾黨血性男子,有忠義之氣,而兼嫻《韜鈐》之秘者,與之共謀。——《曾國藩書信》。
19、營中無事,以勤操為第一要義。操隊伍則臨陣不至散亂,操槍炮則臨陣不至早放。——《曾國藩書信》。
20、凡用兵最重氣勢二字。兵勇之力,須常留其有余,乃能養其銳氣,縮地約守,亦所以蓄氣也。——《曾國藩書信》。
21、口腹不節,致疾之因;念慮不正,殺身之本。——《曾國藩家書》
22、若人無眾寡,事無大小,一一恭敬,不敢懈慢,則身體之強健,又何疑乎?——《曾國藩家書》
23、藥雖有利,害亦隨之,不可輕服。——《曾國藩家書》
24、精神愈用而愈出,不可因身體瘦弱,過于保惜;智慧愈苦而愈明,不可因境遇偶拂,遽爾摧沮。——《曾國藩家書》
25、靜坐自我妄為,讀書即是立德。——《曾國藩家書》
26、買書不可不多,而看書不可不知所擇。——《曾國藩家書》
27、至于兄弟之際,吾亦惟愛之以德,不欲愛之以姑息。教之以勤使,勸之以習勞守樸,愛兄弟以德也;豐衣美食,俯仰如意愛兄弟以姑息也。姑息愛之,使兄弟惰肢體,長驕氣,將來喪德虧行。是即我率兄弟以不孝也,吾不敢也。——《曾國藩家書》
28、子侄除讀書外,教之掃屋,抹桌凳,收糞鋤草,是極好之事,切不可以為有損架子而不為也。——《曾國藩家書》
29、風盛衰在氣象。氣象盛,則雖饑亦樂,氣象衰,則雖飽亦憂。——《曾國藩家書》
30、吾則不忘落市街賣菜籃情景,弟則不忘竹山場拖碑車風景,昔日苦況,安知異日不再嘗之?——《曾國藩家書》
31、凡親族鄰里來家,無不恭敬款按,有急必周濟之,有訟必排解之,有喜必慶賀之,有疾必問,有喪必用。——《曾國藩家書》
32、如能救焚拯溺,何難噓枯回生。——《曾國藩家書》
33、凡將相無種,圣賢豪杰亦無種,只要人肯立志,都可做得到的。——《曾國藩家書》。
34、君子之立志也,有民胞物與之量,有內圣外王之業。——《曾國藩家書》。
35、君子欲有所樹立,必自不妄求人知始。——《曾國藩日記》。
36、誠者,不欺者也;不欺者,心無私著也;無私著者,至虛者也。是故天下之至虛,天下之至誠者也。——《曾國藩家書》。
37、君子多思不若養志,多言不若守靜,多才不若蓄德。——曾國藩
38、家中無論老少男婦,總的習勤勞為第一義,謙謹為第二義。勞則不佚,謙者不傲,萬善皆從此生矣。
39、居高位者,以知人曉事二者為職。——清·曾國藩
40、國家之強,以得人為強。——曾國藩
41、米已成飯,木已成舟,只好聽之而已。——曾國藩
42、既有定識,又有定力。——曾國藩
43、尖酸語稱快一時,當之者終身怨恨。——曾國藩
44、有其功,必有其效。——曾國藩
45、遇詭詐人變幻百端,不可測度,吾一以至誠待之,彼術自窮。——曾國藩
46、君子出則忠,入則孝,用則知,舍則愚。——曾國藩
47、不可輕率評譏古人。——曾國藩
48、儉以養廉,譽洽鄉黨;直而能忍,慶流子孫。——曾國藩
49、有才干,定要表現之。——曾國藩
50、見人有得意事,便當生歡喜心。見人有失意事,便當生憐憫心。皆自己真實受用處。忌成樂敗,何預人事,自壞心術耳。
51、貴視其所舉,富視其所興,貧視其所不取,窮視其所不為。
52、靜坐然后知平日之氣浮;守默然后知平日之言躁;省事然后知平日之費間;閉戶然后知平日之交濫;寡欲然后知平日之病多;近情然后知平日之念刻。
53、口腹不節,致疾之因;念慮不正,殺身之本。 ——曾國藩
54、兵為民之衛,民無兵不固 ——曾國藩
55、從人可羞,剛愎自用可惡。不執不阿,是為中道。尋常不見得,能立于波流風靡之中,最為雅操。 ——曾國藩
56、須先立堅卓之志。 ——曾國藩
57、二十年來治一怒字,尚未清磨得盡,以是知克己最難。 ——曾國藩
58、辦大事者胸懷要寬,肚量要大,能忍善忍。
59、未來不迎,當時不雜,過往不戀。——曾國藩
60、大約軍事之敗,非傲即惰,二者必居其一;巨室之敗,非傲即惰,二者必居其一。
61、且茍能發奮自立,則家塾可讀書,即曠野之地,熱鬧之場亦可讀書,負薪牧豕,皆可讀書,茍不能發奮自立,則家塾不宜讀書,即清凈之鄉,神仙之境皆不能讀書。何必擇地?何必擇時?但自問立志之真不真耳!
62、一曰慎獨則心安;二曰主敬則身強;三曰求仁則人悅;四曰習勞(辛勤勞動)則神欽(神靈欽佩)。
63、術字亦有不可少處,但必不得已而后用。專意利人而用,謂之圣賢。可不必用而用,專意利己而用,謂之奸雄。
64、人有過喜談之,存一恕心者少。己有過惡,聞之漫無悔心者多。若以恕己之心恕人,是謂大公,以責人之心責己,是謂大勇。
65、小屈以求大伸,圣賢不為。松柏生來便直,士君子窮居便正。若曰在下位遇難事,姑韜光忍恥,以圖他日貴達之時,然后直躬行通。此不但出處為兩截人,即既仕之后,又為兩截人矣。
66、天下無易境,天下無難境;終身有樂處,終身有憂處。
67、長笛不吹山月落;高樓遙吸海云來。
68、隨時以法言巽語相規,為諸君導迎善氣;斯民當火熱水深之后,賴良吏默挽天心。
69、長吏多從耕田鑿井而來,視民事須如家事;吾曹同講補過盡忠之道,凜心箴即是官箴。
70、有油水的地方常常最滑,爬起來站穩都難。
71、不怕群眾罵你,就怕群眾不找你。
72、身體雖弱,卻不過于愛惜;精神越是用還越精神;陽氣越提越盛;每天做事越多,晚上睡覺時越快活。如果存一個愛惜精神的念頭,想進又想退,奄奄沒有中氣,決難成事。 ——曾國藩 《曾國藩家書》
73、以舉世皆可信者,終君子也。以舉世皆可疑者,終小人也。——曾國藩
74、少年經不得順境,中年經不得閑境,晚年經不得逆境。曾國藩人生三境說。——曾國藩
75、居高位者,以知人曉事二者為職——曾國藩
76、治生不求富,讀書不求官,修德不求報,為文不求傳,譬如飲酒不醉,陶然有余歡,中含不盡意,欲辨已忘言。——曾國藩
77、人之制性,當如堤防之治水。常恐其漏壞之易。若不顧其泛濫,一傾而不可復也。 ——曾國藩
78、任事者當置身利害之外,建言者當設身利害之中。 ——曾國藩
79、處事貴熟思緩處,熟思則得其情,緩處則得其當。 ——曾國藩
80、寡言者可以杜忌,寡行者可以藏拙,寡智者可以習靜,寡能者可以節勞。 ——曾國藩
81、委罪掠功,此小人事;掩罪夸功,此眾人事;讓美歸功,此君子事;分怨共過,此盛德事。 —— 曾國藩
82、靜坐然后知平日之氣浮;守默然后知平日之言躁;省事然后知平日之費間;閉戶然后知平日之交濫;寡欲然后知平日之病多;近情然后知平日之念刻。 —— 曾國藩
83、凡遇事須安詳和緩以處之,若一慌忙,便恐有錯。蓋天下何事不從忙中錯了。故從容安詳,為處事第一法。
84、予人一分面子,人必予兩分面子。傷人一分面子,人必損十分面子。為人處世,面子不可不慎。
85、曾國藩倡導的洋務運動,開創了中國近代史上的許多第一:第一家軍工廠,制造出中國第一艘輪船,經辦起中國第一家大型多功能近代化工業基地,建立中國第一個翻譯館,派出中國第一批留學生,從而贏得洋務運動之父的美譽。
86、自立立人,自達達人,莫問收獲,但問耕耘。
87、凡畏人,不敢妄議論者,謙謹者也;凡好譏評人短者,驕傲者也。
88、遇疾惡太嚴之人,不可輕意在他前道人短處,此便是澆油入火,其害與助惡一般。——曾國藩
89、聞謗而怒者,讒之隙也。見譽而起者,佞之媒也。絕隙去媒,讒佞遠矣。——曾國藩
90、事到手且莫急,便要緩緩想。想得時切莫緩,便要急急行。處天下事,只消得安詳二字,兵貴神速,也須從此二字做出。然安祥非遲緩之謂也,從容詳審,養奮發于定之中耳。——曾國藩
91、欲為君子,非積行累善,莫之能致。一念私邪,一事悖戾,立見其為小人。故曰:"終生為善不足,一旦為惡有余。"
92、君子有高世獨立之志,而不與人以易窺,有藐萬乘卻三軍之氣,而未嘗輕于一發。君子欲有所樹立,必自不妄求人知始。古人患難憂虞之際,正是德業長進之時,其功在于胸懷坦夷,其效在于身體康健。圣賢之所以為圣賢,佛家之所以成佛,所經皆在大難摩難之日,將此心放得實,養得靈,有活潑之胸襟,有坦蕩之意境,則身體雖有外感,必不至于內傷。
93、責己者當知天下國家無皆非之理。故學至于不尤人,學之至也。
94、立品之道,內剛外柔;肥家之道,上遜下順。反面不行以接物,不嚴不行以馭下。
95、鄉間無伴侶,實是第一恨事。
96、天下事未有不由費力中來,而可大可久者也。
97、行事不行任心,措辭不行任口。
98、不貪財,不失信,不自是,有此三省,自然人皆恭順。
99、國度之強,以得工錢強。
100、凡事須每日檢核,一日姑待厥后調停,則難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