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君子之仕也,行其義也。下文是小編特地為大家收集的孔子句子,大家快來看看吧。
1、回也,其心三月不違仁,其馀則日月至焉而已矣。
2、顏淵喟然嘆曰:"仰之彌高,鉆之彌堅,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誘人,博我以文,約我以禮;欲罷不能,既竭我才,如有所立卓爾,雖欲從之,末由也已。"
3、禮之用,和為貴。孔子
4、子曰:"克己復禮為仁。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5、君子欲訥于言而敏于行。
6、未知生,焉知死?
7、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共之。
8、君子欲訥于言而敏于行。
9、君子之道四焉,強于行義,弱于受諫,怵于待祿,慎于治身。
10、子曰:"吾嘗終日不食,終夜不寢,以思,無益,不如學也。"
11、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12、君子懷德,小人懷土。君子懷刑,小人懷惠。
13、憤不啟,不悱不發。舉一隅而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
14、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
15、恭而無禮則勞,慎而無禮則葸,勇而無禮則亂,直而無禮則絞。
16、一個人心術要正,行為要端。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
17、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而從之,擇其不善而改之。
18、唯女子與小人,為難養也。近之則不孫,遠之則怨。
19、君子坦蕩蕩,小人常戚戚。
20、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后君子。
21、天下之至仁者,能合天之至親也。
22、巧言亂德。小不忍,則亂大謀。
23、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
24、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誘人,博我以文,約我以禮。
25、不學禮,無以立。
26、見利思義,見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為成人矣。
27、可與言而不與之言,失人。不可與言而與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28、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29、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
30、富而可求也,雖執鞭之士,吾亦為之。如不可求,從吾所好。
31、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32、事君盡禮,人以為諂也。
33、不知也。知其說者之于天下也,其如示諸斯乎?
34、能行五者于天下為仁矣。"請問之。曰:"恭、寬、信、敏、惠。恭則不侮,寬則得眾,信則人任焉,敏則有功,惠則足以使人。
35、過,則匆憚改。
36、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悅,不亦君子乎?
37、學如不及,猶恐失之。
38、子曰:"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
39、道千乘之國,敬事而信,節用而愛人,使民以時。
40、子曰:人而無恒,不可以作巫醫。
41、子曰:施,取其厚;事,舉其中;斂,從其薄。
42、子曰:如不可求,從吾所好。
43、子曰:不學詩,無以言。
44、用之則行,舍之則藏,唯我與爾有是夫。
45、伯夷、叔齊不念舊惡,怨是用希。
46、君子有三戒:少之時,血氣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壯也,血氣方剛,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氣既衰,戒之在得。
47、克己復禮為仁。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48、孔生而知之者上也,學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學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學,民斯為下矣!
49、事父母幾諫,諫志不從,又敬不違,勞而不怨。
50、不患無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為可知也。
51、不然;獲罪於天,吾所壽也。
52、君子欲訥于言而敏于行。
53、逝,往也。言君子可使往視之耳,不肯自投從之。
54、躬自厚而薄責于人,則遠怨矣。
55、子謂于產。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養民也惠。
56、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
57、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
58、不憂慮別人不了解自己,但要憂慮自己不了解別人。
59、不能正己,焉能正人。
60、信近于義,言可復也。恭近于禮,遠恥辱也。因不失其親,亦可宗也。
61、天生德于予,桓雎其如予何?
62、不知命,無以為君子也;不知禮,無以立也,不知言,無以知人也。
63、仁者不憂,知者不惑,勇者不懼。
64、不遷怒,不貳過。不憤不啟不悱不發。
65、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
66、士志于道,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不學禮,無以立。
67、三人行,需有我師焉。
68、人之過也,各于其黨。觀過,斯知仁矣!
69、參乎,吾道一以貫之。"曾子曰:"唯。"子出,門人問曰:"何謂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70、子曰:"誰能出不由戶?何莫由斯道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