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高中積累的優(yōu)美佳句1
1、人的一生注定會遇到兩個人,一個驚艷了時光,一個溫柔了歲月。——張愛玲
2、不必過于在意人與人之間一些表面的情緒,摯交之人不需要,泛交之人用不著。——蘇芩
3、我們要有最樸素的生活,與最遙遠的夢想。即使明日天寒地凍,路遠馬亡。——《被窩是青春的墳?zāi)埂?/p>
4、少年與愛永不老去,即便披荊斬棘,丟失怒馬鮮衣。——莫峻
5、愿所有夢見過遠方的人,心有驚雷,生似靜湖。——蔡崇達
6、他發(fā)現(xiàn)了人類行為的一大法則,自己還不知道——那就是,為了要使一個大人或小孩極想干某樣事情,只需要設(shè)法把那件事情弄得不易到手就行了。(《湯姆·索亞歷險記》)
7、現(xiàn)在不是去想缺少什么的時候,該想一想憑現(xiàn)有的東西你能做什么。——海明威
8、她那時候還太年輕,不知道所有命運贈送的禮物,早已在暗中標(biāo)好了價格。——茨威格
9、既然一切都是自己的抉擇,就請,扛起你該扛的責(zé)任,微笑面對。——加措活佛
10、保持對不同論述的.警惕,才能保持自己的獨立性。——柴靜
11、獅子和螞蟻一樣偉大,小草和人類一樣重要。——鄭淵潔
12、只要你見性志誠,念念回首處,即是靈山。——《西游記》
13、即使現(xiàn)在形單影只,明日依舊充滿希望,你已化為一陣和風(fēng),輕撫我的臉龐。——宮崎駿《哈爾的移動城堡》
14、我也愿學(xué)習(xí)蝴蝶,一再的蛻變,一再的祝愿,既不思慮,也不彷徨;既不回顧,也不憂傷。——林清玄
15、一生或許只是幾頁,不斷在修改和謄抄著的詩稿,從青絲到白發(fā),有人還在燈下。——席慕蓉
16、從容不迫的舉止,比起咄咄逼人的態(tài)度,更能令人心折。——三毛
17、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團火,但路過的人只看到煙。——梵高
18、不管你曾經(jīng)被傷害得有多深,總會有一個人的出現(xiàn),讓你原諒之前生活對你所有的刁難。——宮崎駿
19、越是試著忘記,越是記得深刻。——宮崎駿《天空之城》
20、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諸葛亮
21、認清這個世界,然后愛它,就這么一輩子,下一世你可能就不在這個世界了,有些煩惱,丟掉了,才有風(fēng)輕云淡的機會。——宮崎駿
高中積累的優(yōu)美佳句2
1、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后,則近道矣。――《大學(xué)》
大意:世上的事物都有本末始終,明確它們的先后次序,那就接近事物發(fā)展的規(guī)律了。
2、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大學(xué)》
大意:古時候想要使天下人都發(fā)揚光明正大的德行,就先要治理好自己的國家;想要治理好自己的國家,就先要管理好自己的家庭;想要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就先要修養(yǎng)自己的身心;想要修養(yǎng)自己的身心,就要先端正自己的心志;想要端正自己的心志,就先要證實自己的誠意;想要證實自己的誠意,就要先豐富自己的知識;豐富知識就在于深入研究事物的原理。
3、君子有諸己而后求諸人,無諸己而后非諸人。――《大學(xué)》
大意:君子對于優(yōu)點,要自己身上擁有以后再去要求別人;對于缺點,要自己身上沒有以后再去批評別人。
4、所謂誠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惡惡臭,如好好色,此之謂自謙。故君子必慎其獨也。――《大學(xué)》
大意;使意念真誠的意思是說,不要自己欺騙自己。要像厭惡腐臭的氣味一樣,要像喜愛美麗的女人一樣,一切都發(fā)自內(nèi)心。所以,品德高尚的人哪怕是在一個人獨處的時候,也一定會謹慎。
5、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中庸》
大意:天賦予人的品德叫做“性”,遵循事物本性就叫做“道”,使人修養(yǎng)遵循道就叫做“教”。
6、博學(xué)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中庸》
大意:廣泛地學(xué)習(xí)知識,詳細地詢問事物發(fā)展的原因,慎重地加以思考,明確地辨別是非,踏實地去實踐。
7、自誠明,謂之性;自明誠,謂之教。誠則明矣,明則誠矣。――《中庸》
大意:由于誠懇而明白事理,這叫做天性;由于明白事理而做到誠懇,這是教育的結(jié)果。真誠就會明白事理,能夠明白事理也就能夠做到真誠了。
8、上不怨天,下不尤人。故君子居易以俟命,小人行險以徼幸。――《中庸》
大意:對上不抱怨老天,對下不責(zé)怪別人。所以,君子處在安全的地位而等待天命,小人則冒險以期僥幸成功。
9、好學(xué)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恥近乎勇。――《中庸》
大意:好學(xué)不倦就接近明智了,努力行善就接近仁義了,懂得恥辱就接近勇敢了。
10、喜怒哀樂之未發(fā),謂之中;發(fā)而皆中節(jié),謂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中庸》
大意:喜怒哀樂沒有表現(xiàn)出來的時候,叫做“中”;表現(xiàn)出來以后符合節(jié)度,叫做“和”。“中”,是人人都有的本性;“和”,是大家遵循的原則。達到“中和”的境界,天地便各在其位了,萬物便生長繁育了。
11、學(xué)而時習(xí)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論語》
大意:學(xué)習(xí)知識而又能經(jīng)常去復(fù)習(xí)、練習(xí),不也是很令人高興的事么?有朋友遠道而來,不也是令人快樂的事么?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生氣,不也是品德上有修養(yǎng)的人嗎?
12、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xí)乎?――《論語》
大意:我每天多次地進行自我反省:為別人辦事竭盡全力了嗎?和朋友交往誠實守信嗎?老師傳授知識用心認真地復(fù)習(xí)了嗎?
13、巧言令色,鮮矣仁!――《論語》
大意:花言巧語、假裝和善的臉色,這樣的人很少有仁德的!
14、君子務(wù)本,本立而道生。――《論語》
大意:君子致力于根本,根本的東西確立了,仁道也就產(chǎn)生了。
15、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論語》
大意:知道的就是知道,不知道的就是不知道,這就是對待事物的正確態(tài)度。
16、學(xué)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xué)則殆。――《論語》
大意:只讀書而不思考就會感到迷惘,無所收獲;只是思考而不讀書,有時就會空想,疑惑不解。
17、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論語》
大意:君子在人際交往中能夠與他人保持一種和諧友善的關(guān)系,但在對具體問題的看法上卻不必茍同于對方。小人習(xí)慣于在對問題的看法上迎合別人的心理、附和別人的言論,但在內(nèi)心深處卻并不抱有一種和諧友善的態(tài)度。
18、君子喻于義,小人喻于利。――《論語》
大意:君子看重的是道義,小人看重的是利益。
19、敏而好學(xué),不恥下問。――《論語》
大意:聰明而喜愛學(xué)習(xí),向地位、學(xué)識不如自己的.人請教,并且不感到恥辱。
20、三思而后行。――《論語》
大意:每件事情都要經(jīng)過多次考慮,然后才去行動。
21、知者樂水,仁者樂山。知者動,仁者靜。知者樂,仁者壽。――《論語》
大意:智慧的人喜愛水,仁德的人喜愛山。智慧的人活躍,仁德的人沉靜。智慧的人快樂,仁德的人長壽。
22、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伞衿渖普叨鴱闹洳簧普叨闹(D―《論語》
大意:三人一路同行,其中一定有可以做我的老師的人,選擇他們好的地方向他們學(xué)習(xí),不好的地方自己如果有就要改正。
23、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論語》
大意:三軍的統(tǒng)帥可以被奪去,卻不可以強使一個男子漢的志向改變。
24、歲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論語》
大意:如果不是天氣寒冷,就不會知道松樹、柏樹是最少落葉的。
25、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論語》
大意:智慧的人不會迷惑,有仁德的人不會憂愁,勇敢的人無所畏懼。
26、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
大意:尊敬自己的長輩,從而推廣到尊敬別人的長輩;愛護自己的兒女,從而推廣到愛護別人的兒女。
27、惻隱之心,仁之端也;羞惡之心,義之端也;辭讓之心,禮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孟子》
大意:同情心就是施行仁的開始;羞恥心就是施行義的開始;辭讓心就是施行禮的開始;是非心就是智的開始。
28、故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孟子》
大意:所以上天要把重任降臨在某人的身上,一定會先使他心意苦惱,筋骨勞累,使他忍饑挨餓,身體空虛乏力,使他的每一行動都不如意,這樣來激勵他的心志,使他性情堅忍,增加他所不具備的能力。
29、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孟子》
大意:行仁政的人幫助他的人就多,不行仁政的人幫助他的人就少。
30、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天下之通義也。――《孟子》
大意:腦力勞動者統(tǒng)治別人,體力勞動者被人統(tǒng)治;被統(tǒng)治者養(yǎng)活別人,統(tǒng)治者靠別人養(yǎng)活;這是天下的共同原則。
31、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孟子》
大意:金錢和地位不能使自己迷惑腐化,貧苦窮因、地位低下不能改變自己的志向,權(quán)勢武力不能讓自己屈服變節(jié),這就是真正的大丈夫。
32、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魚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孟子》
大意:魚是我所想要的,熊掌也是我所想要的,如果這兩種東西不能同時得到,那么我寧愿舍棄魚而選取熊掌。生命是我所想要的,正義也是我所想要的,如果這兩樣?xùn)|西不能同時得到,那么我寧愿犧牲生命而選取大義。
33、玩人喪德,玩物喪志。――《尚書》
大意:玩弄人會喪失德行,玩弄物會喪失抱負。
34、敖不可長,欲不可從,志不可滿,樂不可極。――《禮記》
大意:傲慢不可滋長,欲望不可放縱,志向不可自滿,享樂之情不可無盡。
35、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xué),不知道。――《禮記》
大意:美玉不雕琢,不能成為好的器具;人不學(xué)習(xí),就不會明白道理。
36、差若毫厘,繆以千里。――《禮記》
大意:開頭雖然只有毫厘的差別,到后來卻錯到千里那么遠了。
37、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周易》
大意:天道剛健,君子以天為法,故而自強不息。大地的氣勢寬厚和順,君子就要效法大地的包容,增厚美德,容載萬物。
38、積善之家,必有余慶;積不善之家,必有余殃。――《周易》
大意:積累善行善德的家族,這個家族的福報不會斷絕,家族的后代也會享受福報。常常做不善之事的家族,這個家族會經(jīng)常發(fā)生災(zāi)禍,甚至連累后代。
39、君子學(xué)以聚之,問以辯之,寬以居之,仁以行之。――《周易》
大意:君子以學(xué)習(xí)來積累知識,以多問來明辨是非,以寬容待人,以仁心行事。
40、二人同心,其利斷金。同心之言,其臭如蘭。――《周易》
大意:兩人同心,像刀那樣鋒利,可以切斷金屬。同心的話,像蘭花那樣幽香。
41、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周易》
大意:行不通時就得變,變了之后就會豁然開通,行得通則可以長久。
42、天下同歸而殊途,一致而百慮。――《周易》
大意:天下人要歸同一個地方,只是道路不同;達到同一個目的,只是思慮多種多樣。
43、善不積,不足以成名;惡不積,不足以滅身。――《周易》
大意:不積累善行達不到成名,不積累惡行達不到滅身。
44、見善則遷,有過則改。――《周易》
大意:見善就向他學(xué)習(xí),有過就改。
45、居上位而不驕,在下位而不憂。――《周易》
大意:處在尊貴的位置上不要驕傲,處在低下的位置上不要憂慮。
46、君子藏器于身,待時而動。――《周易》
大意:君子懷才以等待施展的時機。
47、多行不義,必自斃。――《春秋左傳》
大意:多行不義的事情,必定會自我招致滅亡。
48、度德而處之,量力而行之。――《春秋左傳》
大意:忖度德行如何,以便決定自己怎樣處理事情;估量自己的力量大小,從而決定該怎樣行動。
49、人誰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春秋左傳》
大意:哪個人沒有犯過錯誤呢?有了過錯但能夠改正,就是最大的好事。
50、居安思危,思則有備,有備無患。――《春秋左傳》
大意:處于安樂的環(huán)境中要保持警惕,要想到可能出現(xiàn)的危險,想到了就有防備,有了準(zhǔn)備就會免遭禍患。
高中積累的優(yōu)美佳句3
1、真正的平靜,不是避開車馬喧囂,而是在心中修籬種菊。——林徽因
2、只要春天不死,生命就不死,就會有迎春的花朵年年歲歲開放。——《平凡的世界》
3、影響大眾想象力的,并不是事實本身,而是他擴散和傳播的方式。——《烏合之眾》
4、那就是我們頭頂?shù)男强蘸臀覀冃闹械牡赖侣伞!档?/p>
5、上帝會扼住你的喉嚨,但不會讓你窒息。——森山洋執(zhí)導(dǎo)的日本動漫《MegaloBox》
6、沒有人值得你流淚,值得讓你這么做的人不會讓你哭泣。——狄更斯
7、我笑,是因為生活不值得用淚水去面對。——顯克維支
8、去掉那些形容詞,剩下的就是事實了。——《殺死一只知更鳥》
9、我不相信手掌的紋路,但我相信手掌加上手指的.力量。——畢淑敏
10、一定要愛著點什么,恰似草木對光陰的鐘情。——汪曾祺
11、生活的悲歡離合遠在地平線之外,而眺望是一種青春的姿態(tài)。——北島
12、千人之諾諾,不如一士之諤諤。——《史記》
13、于常人而言,只要尚未失去記憶,便能在夢境與故人重逢。可對于佐助來說,他只能在夢中見到尚且在世之人,也許就連何日便是死別亦不甚確定。——谷崎潤一郎《春琴抄》
14、休對故人思故國,且將新火試新茶。詩酒趁年華。——蘇軾
15、不懂得傳統(tǒng)的人正如沒有地圖的旅行者,不可能遠行。——北島
16、對自己生命的來源和基礎(chǔ)渾渾噩噩,便是最大的蒙昧和無知。——周國平
17、欲買桂花同載酒,終不似、少年游。——劉過
18、人類的生命,不能以時間長短來衡量,心中充滿愛時,剎那即為永恒!——尼采
19、縱有千古,橫有八荒;前途似海,來日方長。——梁啟超
20、沒有什么會被忘記,也沒有什么會失去。宇宙自身是一個廣大無邊的記憶系統(tǒng)。如果你回頭看,你就會發(fā)現(xiàn)這世界在不斷地開始。——珍妮特·溫特森《守望燈塔》
21、取之有制,用之有節(jié)則裕;取之無制,用之不節(jié)則乏。——張居正
【高中積累的優(yōu)美佳句】相關(guān)文章:
高中佳句積累02-11
高中好句積累12-15
關(guān)于高中佳句02-23
高中好句好段積累02-10
高中積累好句好段06-14
關(guān)于高中佳句 9篇02-23
關(guān)于端午節(jié)的優(yōu)美佳句03-11
高中好句好段積累9篇02-13
好句的積累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