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作為一名優秀的導游,常常需要準備導游詞,導游詞事實上是一種對旅游景點進行歷史的、文化的、審美的解讀的文體。那么寫導游詞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北京故宮導游詞,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北京故宮導游詞1
你們好!歡迎你們來到故宮風景區,我來自紅領巾旅行社,我叫王加冕,希望在我的帶領下,大家可以玩的愉快。
大家請看我身后,這就是故宮,這里曾是明清兩代的.皇宮,它又叫紫禁城。這里共有24個皇帝在里面居住,它規模宏大,占地72萬平方米,建筑面積15萬多平方米,有房屋9999間半,是世界上最大最完美的古代宮殿建筑群。
游客們,現在請跟我一起游覽故宮吧!大家請看,這是太和殿,是“三大殿”之首。殿高35.05米,寬63米,面積2380平,又稱金鑾殿,是明清兩代皇帝即位、誕辰以及春節、冬至等慶典均在這里舉行。
這里是中和殿,在太和殿之后,也是“三大殿”之一。高27米,每邊21米,各三間,面積580平方米。這里是皇帝閱覽奏章和祝辭的地方。再往前,就是保和殿,也是“三大殿”之一。高29米,面積1240平方米。這里把舉行三年一次的殿試由太和殿移至這里舉行。
親愛的游客們,故宮里的宮殿雄偉壯觀,多不勝數,大家可以去細細游覽,現在大家自由活動,兩小時后在大門口集合,大家要注意安全。
北京故宮導游詞2
各位游客你們好,這次由我帶領你們去北京故宮,我叫孔繁鷺,希望我能帶給大家最好的服務。不過現在我要提幾點要求:
1、要保管好自己的貴重物品;
2、如果迷路,請馬上給我打電話不要離開;
3、一定要保護環境。好了,我的要求提完了,請您自覺遵守,謝謝合作!
首先我給大家做一簡要介紹,故宮位于北京中心,舊稱紫禁城,是明、清兩代的皇宮,是當今世界現存規模最大、最雄偉、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宮殿。至少已有近580年歷史了。故宮規模宏大,東西寬為753米,南北長達961米,總占地面積達72萬平方米,大約一共有一萬間宮室。
各位游客,現在展現在我們眼前的.就是氣勢雄偉的古代宮殿故宮。大家看著四面就是宮墻,四周都是高大的城門,南為午門,北為神武門,東為東華門,西為西華門。
現在請大家跟我一起去故宮中最大的宮殿太和殿看看吧!這里是皇帝上朝的地方,再看那邊,中間的是漢白玉雕刻的"雙龍戲珠",兩邊是漢白玉臺階;臺階的左邊是一只烏龜,右邊是一只仙鶴,這象征著延年益壽。
我再給大家介紹介紹其他殿吧!現在我們來到了中和殿,中和殿是為帝王去太和殿途中學禮儀之地,保和殿呢?它是由多根紅色巨柱支撐著,每根柱上都刻著一條栩栩如生的巨龍,十分壯觀,我們再來看看文華殿吧!他是明代皇太子的讀書處。乾清門是故宮中外朝和內延的分界處,由此向北就是延。
好了,這次游覽結束,希望你們再次觀賞我國的其它景物并且祝你們玩的愉快!
北京故宮導游詞3
大家好,我是山水旅游公司的導游小呂,你們也可以叫我呂導,因為故宮很大,所以大家一定要跟緊了千萬別掉隊,不然就會迷路了哦!
現存,我來介紹故宮,故宮是在1987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委員會列為世界文化遺產。故宮是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最完整的古代木結構建筑群。在故宮實景拍攝的獲奧斯卡獎的電影《末代皇帝》,就是取材于清未歷史。
大家往這邊走,看,這就是著名的午門了,它是故宮的正門,位于故宮的.南北軸線,來,大家看這里的介紹牌,可以更加了解午門。 好了,現存我們來到的是太和殿,它高35.05米,面積是2377平方米。太和殿是明清二兩皇帝舉行大典的場所。皇帝的登基大典都在這里舉辦。
各位游客請往這邊走,這就是養心殿,它建于明嘉靖十六年,是皇帝讀書、學習及居住為一體的多功能建筑哦!游客朋友們,現在是自由活動時間,兩小時后在午門集中,自由活動的時候不要亂扔垃圾哦!不然會破壞這里的環境。好了,解散。
北京故宮導游詞4
親愛的朋友們:
大家好!我姓張,就是你們今天的導游。希望我們可以一同度過這美好的時光。
首先,展現在我們眼前的是北京古建筑物——故宮。這大門旁有兩尊石獅子。這一只是母獅它的一只獅掌下是一只環顧四周的小獅子,代表子孫代代;那一只是公獅,它的左掌下是一顆龐大的繡球,代表統一與權力。
好,我們繼續往前走。哦,這就是當年的朝廷,上面的龍椅是當年皇帝坐在上面處理朝政的。這龍椅旁的兩把椅子俗稱太妃椅,是當年皇帝的東、西兩妃“陪椅”,也叫“陪同椅”。
那是后花園。走,我們一起去瞧瞧吧!這池里種的是芙蓉花,當年皇帝經常在這池邊吟詩作畫。那是大理菊,瞧瞧,有白的、紅的、藍的.、黃的……真是太美了!希望你們大家不要隨便采摘哦!
好了,我的講解已經結束了,希望大家給予大力的支持與幫助。感謝您的觀光。請您把這份快樂與享受分給更多人吧!再見。
北京故宮導游詞5
大家好,歡迎大家來到北京。北京有許多名勝古跡,今天我帶領大家參觀是著名故宮。我是大家導游,我姓胡,大家可以叫我胡導,但大家請放心,我決不會給大家“胡導”。這位是我們司機師傅,也姓胡。所以,本次參觀就由我們“二胡”組合來為大家服務。
我們現在正在去故宮路上,借著這點時間,我先給大家介紹一下故宮。故宮是我國現存最大最完整皇宮,在世界上堪稱最為壯麗古代建筑群,已有近600年歷史。故宮是我國明、清兩代24個皇帝皇宮。故宮建筑布局分為外朝和內廷。外朝是皇帝舉行大典和召見大臣主要場所,內廷是皇帝處理日常政務和后妃及幼年皇子居住游玩地方。故宮共有宮殿9000多間,雕梁畫柱,金碧輝煌,非常華麗威嚴。
好,現在我們已經到達停車場,請大家跟隨我進入故宮。在進門之前,我要提醒大家:面對我們祖先留下這些珍貴文物時,要格外珍惜,不要損壞。
最后,祝大家本次參觀玩開心。
北京故宮導游詞6
大家好!
我叫朱××,是大伙的導游,大伙可以叫我朱導。
我們今天來到的地方是大家都知道的世界上最著名的歷史古跡-北京故宮歷史博物館。
故宮博物館始建于1406年,建成于1420年,是明清兩朝的皇宮,又稱紫禁城,在北京城中心。占面積72萬多平方米,宮殿有樓閣9900余間。是明、清兩代皇帝的住所。城四周各設一門,南面的正門是午門,北門叫神武門,東門叫東華門,西門叫西華門。據說,造就故宮就召集了全國著名的工匠23萬人左右,民夫100萬人,由此可以知道故宮多少大,有多少壯觀。故宮整個院落分為兩大部分,即“前朝”和“后寢”。“前朝”是皇帝舉行盛大典禮的地方,以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及東西兩側的文華殿及武英殿為主。“后寢”是皇帝及后妃、未成年的子嗣們居住的地方,主要以乾清宮、交泰殿、坤寧宮及東西六宮為主。
大家請看,這座建筑物就是午門,午門又稱五鳳樓。明代,每年正月十五,午門都要懸掛燈賜食百官。到了清代,這個活動就取消了,此外,國家凡有征戰凱旋時,皇帝都要在此接受獻俘典禮,皇帝親征也從午門出駕。關于戲曲舞臺上“推出午門斬首”的說法,實際上是明代朝廷命官犯罪在午門廷杖,好,我們再往前走。
現在我們已來到了太和殿廣常這是銅香爐,這里一共有18個,代表清朝18個剩東西兩側各有一只銅制的仙鶴和龜,是代表長壽的象征。看,現在展現在我們眼前的是太和殿,是整座紫禁城內級別最高的建筑,只有皇帝舉行盛大典禮時才使用,象征皇權的至高無上,。太和殿俗稱金鑾殿,太和殿正面有12根大柱,東西約63米,高35米。整個大殿雕梁畫棟,一條條巨龍蜿蜒盤旋在大紅柱子上,這些龍姿態不一,刻畫的栩栩如生。整個宮殿也非常豪華富貴。殿內有2米高的平臺,上面雕刻著9條金龍的寶座。后面有金漆圍屏,前面有御案。殿頂形式為最高等級的重檐廡殿頂,就連大殿正脊上的吻獸也是我國目前最大的,總之處處顯示“第一”。
看完了太和殿,我們再來看中和殿。大家請看!中和殿是皇帝在大典前等待吉時、稍事休息的地方。下面,請大家跟我來一起參觀當時的國宴廳--保和殿。各位朋友,這座大殿是故宮前朝三大殿中的最后一座大殿,叫保和殿。這座大殿被稱為清代的國宴廳及科舉考常
現在我們來到了乾清宮,這是皇帝在紫禁城中居住和處理日常政事的地方。乾清宮分為中殿、東暖閣及西暖閣三個部分。正殿是皇帝處理日常政務、臨時按見大臣的地方,殿中設有皇帝寶座及御案,正中掛著一塊“正大光明”匾,那是清朝皇帝的祖訓,作為治國、修身、平天下的基本準則。東、西暖閣是皇帝晚上住宿的地方。
現在請各位隨我去參觀交泰殿。各位請看,這座四角攢尖頂的'大殿叫交泰殿,這座建筑是明清兩朝皇后過生日時舉行壽慶活動的地方。在大殿后墻匾額上有“無為”二字,那里是康熙皇帝的御筆,意思是希望后代能夠以德制國,施以仁政,以圖國家長治久安。
各位朋友,現在我們來到了紫禁城的后花園--御花園,這里是帝后們的休閑娛樂的場所。大家可以在此拍照留念。等一會兒大家可以在這座名字叫堆秀山的假山前拍照留念。
故宮博物院還珍藏著近百萬件以明清宮廷文物及宮中舊藏為主體的歷代傳世珍品,像世界知名的《清明上河圖》《五牛圖》。現在,故宮的一些宮殿中設立了綜合性的歷史藝術館、繪畫館、分類的陶瓷館、青銅器館、明清工藝美術館、文房四寶館、珍寶館、鐘表館和清代宮廷典章文物展覽等,大家照相完后就可以分別進到這些館里面去參觀,但要記住一定要遵守故宮博物館的各項規定,保護好這些珍貴的文物,要注意以下事項:
1.不準破壞文物.在墻上亂圖亂畫.
2.不準破壞環境及隨地吐痰.
3.要注意安全,迷路了要即使打電話和我聯系
下午四點要在午門集合,現在解散。
很高興今天能為大家講解,那么接下去的時間就交由你們各自安排。另外,請愛護我們的文化遺產,不要隨意破壞他們,謝謝。
北京故宮導游詞7
各位朋友,大家好!歡迎來到故宮,我是今天的小導游,跟我一起去參觀一下故宮吧!
大家現在看到的是故宮的正門。它叫午門。午門又稱五鳳樓。遠遠望去,五座崇樓在樓頂展翅飛翔,既雄偉又壯觀,大家可以親身體驗一下哦!
現在大家看到的是太和殿,是末代皇帝舉行登基大典禮的地方。太和殿高35米,東西長64米,南北寬33米,總面積為2377平方米。這頂皇椅金碧輝煌,刻著無數條龍,代表著大清皇帝的威嚴和權勢。皇椅前放著一張也刻著龍的板凳,是為了讓皇帝舒服,給皇帝擱腳用的。現在大家可以盡情地拍照留念,不過只給大家10分鐘時間哦。
現在咱們來到的是刻著龍的石板上。石板上有各式各樣的龍,有的蜿蜒盤旋,有的兩條龍互相纏繞在一起,千姿百態。
大家跟著我,繼續走,現在來到的是御花園。里面有用石頭拼湊成的一尊石像。看上去兩只眼睛目不轉睛地盯著你,可恐怖了!用石頭堆積成的一座小小的山上長著一簇草,十分引人注目!御花園里有許多綠色的草木,對眼睛近視的人特別好哦!這兒的花,有的'含苞欲放,有的爭奇斗艷,有的還只有一兩片花瓣。御花園里還有“送星”,讓人看了眼花繚亂。這里還有瀑布呢,大家一定會想起李白的一句詩:“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雖然它不是那么長,但也挺好看的。現在大家可以敬請參觀,30分鐘后我們集合。
好了,各位親愛的朋友,故宮參觀完了,大家覺得美嗎?歡迎大家再次來故宮參觀。
北京故宮導游詞8
來自世界各地的朋友們:
大家好!歡迎大家來北京故宮游玩,我是你們的導游,我姓林,叫我林導好了。希望我的服務能讓您們多一份快樂,也希望您們玩得開心,玩得盡興,玩得滿足。
首先,我給大家介紹一下故宮,故宮又稱紫禁城,是明清兩代木結構建造群,它始建于明永樂四年(公元1460年),共有二十四位皇帝先后登基。紫禁城占地七十二萬多平方米,共有宮殿九千多間。它是一座長方形的大城池,東西寬七百五十三米。南北長九百六十一米。有五十三米寬的護城河環繞,構成了城中城。 我們現在的位置時北京故宮的太和殿。故宮最吸引人注目的是三大殿。太和殿時最富麗堂皇的建筑,是皇帝舉行大曲的地方;太和殿俗稱金鑾殿,位于紫禁城的主軸線最顯要的位置。它原稱奉天殿,后來,改成皇極殿,再改為大和殿。非常的有意思!中和殿時皇帝去大和殿舉行大曲前,稍事休息的'地方。位于大和殿后,保和殿時每年的除夕皇帝賜宴外藩主公的場所。
接下來我們來看看故宮三大宮:乾清宮、慈寧宮、坤寧宮,是皇帝處理日常政務和帝后及其年幼子女居住的地方,這幾個字的意思就是乾清宮。大家游覽故宮應注意,一是欣賞豐富多彩的建筑藝術,二是觀賞被陳列于室內的文物。紫禁城標志著我們祖國悠久的文化傳統,顯示五百多年前的匠師們在建筑上的卓越成就。 大家聽了這些,一定對故宮充滿了期待,今天的講解就到這里。
現在大家自由活動,下午四點來這里集合。請大家不咬亂扔垃圾,保管好自己的財物,最后祝大家玩得開心!
北京故宮導游詞9
歌曲“金瓦金鑾殿,皇上看不見,一朝出了五門口,一個名子兩只手!”游客朋友們大家好,我們今天參觀的景點是北京故宮。
故宮是北京十大旅游景點之一。據說天上有紫薇星垣,是天帝的居所,皇帝以天帝之子自居,因此稱自己的宮殿為紫薇宮。皇宮又是百姓的禁地稱禁城,故名紫禁城。今天我們稱紫禁城為故宮意為過去的皇宮。故宮是我國文物收藏最多的博物館。來故宮游覽當然要欣賞豐富多彩的建筑藝術和陳列于室內的珍貴文物了。
接下來就讓我們欣賞一下它的建筑藝術。
重重的殿宇,層層的閣樓,千門萬戶的宅院,撲朔迷離的小巷……仿佛永遠也轉不完的故宮,最初建有9999.5間房屋。古人認為天帝居住的天宮為一萬間,皇帝身為天子需自我克制不能超越天帝,于是少建半間。
故宮布局左右對稱,城墻四面各設城門一座,南面的午門,北面是神武門。外朝以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三大殿為中心,可謂是天白燦爛,暗夜肅穆。而文華,武英兩殿為側翼,是皇帝舉行朝會的地方,稱為前朝。北半部以乾清,交泰,坤寧三宮為中心,東西又有妃嬪居住的六宮,再向外東側是奉先殿和皇極殿,西側是養心殿,雨花閣,慈寧宮等,最后一部分是御花園,這部分整體被稱為是“后寢”或“內廷”是皇帝處理日常政務,祭祀和居住的地方。
細心的您在參觀這些宏偉的建筑會發現宮殿的垂脊上有一列小獸,其用途首先是為了固定脊瓦,使脊瓦不至脫落,另外還有裝飾的作用,同時也是地位的象征。
這些小獸的最前面都有一位騎著鳳凰的仙人,然后依次排列的是龍,鳳,獅子,天馬,海馬,狻猊,押魚,獬,斗牛,小獸的后邊還有一個垂獸殿后。
并不是每座宮殿上都有如此多的小獸,其中太和殿最多,九個小獸的后面還多了一個行十,再加上前導的仙人騎鳳,殿后的垂獸,太和殿上的.小獸共有十二個,是所有宮殿中小獸最多的。其他宮殿的小獸總是保持單數。乾清宮是皇帝的正寢地位僅次于太和殿。因此,乾清宮的小獸是九個。坤寧宮是皇帝大婚的洞房,有七個小獸,東西六宮是后妃們居住的場所,有五個小獸,其他的一些宮殿有的是三個,有的是一個,有的甚至沒有。
如此浩繁的建筑,在600年里任憑風雨滄桑,主次的分明,左右的對稱,秩序的井然,從未有過一絲一毫的改變。巧奪天工的設計,從大殿的排序到門戶墻壁上的每一處裝飾可謂是殫精竭慮,使這諾大的宮殿如一首跌宕起伏的華麗樂章,彈奏不息。
除了精巧的建筑外,故宮更是一座珍藏無數珍奇的寶庫:上至商周,下至清末的彩陶,玉石器,青銅器,名家書法繪畫,瓷器,琺瑯,文房四寶及竹木牙雕工藝品等可謂是玲瑯滿目。
故宮它融合著中國最古老最智慧最精彩的建筑與歷史,那一磚一瓦一件一物仿佛都在傾訴著明清兩朝帝王的奢華生活。建筑的奇妙,器物的精美,深沉的氛圍,穿梭其中,每踏一步仿佛都在踏著六百年的故事,六百年的塵煙,六百年的浩瀚。
北京故宮導游詞10
大家好!我是本次導游趙虹杰,大家一定都知道的故宮吧?沒錯!故宮是享譽世界的歷史遺產,是明、清兩代的皇宮,也是世界現存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被譽為世界五大宮之首。它位于市中心,舊稱紫禁城。接下來就讓我帶大家去游覽一番吧
由進入,穿過一片青磚鋪地的廣場,便到達紫禁城的正門午門。故宮有4個門,正門名午門,東門名東華門,西門名西華門,北門名神武門。午門俗稱五鳳樓,穿過午門,有廣闊的大庭院,在3萬多平方米開闊的庭院中,有五座精巧的漢白玉拱橋通往太和門。到了太和門,就進入了故宮的外朝,故宮的建筑依據其布局與功用分為外朝與內廷兩大部分。外朝以太和、中和、保和三大殿為中心,是皇帝舉行朝會的地方,也稱為前朝。過橋經過太和門便是雄偉的`太和殿。這座殿堂有著一段曲折的故事,聽說它被天火焚毀過三次,也修好過三次,而且更神奇的是整座宮殿的建造居然沒有一顆釘子!內廷以乾清宮、交泰殿、坤寧宮后三宮為中心,兩翼為養心殿、東、西六宮,繞過內廷,我們最后來到了御花園,御花園里栽滿了奇花異草。一路走來,會聞到一陣陣淡淡的花香。是封建帝王與后妃居住所。
游覽故宮,可以從進,也可以由后門神武門進經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穿過乾清門,便進入內廷,內廷分中路、東路和西路三條路線。如果是半日游,這三條路線只能游一條,一般可走中路。走中路可看乾清宮、交泰殿、坤寧宮、嬪妃所住的地方和御花園。一般來說,用半天時間游故宮,比較吃力,想要知識更廣,大家就再細細去游賞吧!
北京故宮導游詞11
大家好,我是今天你們大家這次旅游的導游。我姓曾,大家可以叫我曾導。
現在你們面前的是“外朝”的大門——太和門。故宮分“外朝”和“內廷”兩大部分。穿過這扇門,就可以看到故宮三大殿中的最大的一個——太和殿。繞過太和殿,就可以看到中和殿和保和殿。這些就是故宮的三大殿。
看完三大殿,你前面的就是“內廷”的大門——乾清門。這扇門是“外朝”和“內廷”的交點,乾清門以南為“外朝”,以北為“內廷”。穿過這扇門,就可以看到乾清宮。乾清宮后面有交泰殿和坤寧宮。這三座宮殿就是“內廷”中的.主要部分。“內廷”的東西翼還有東六宮和西六宮,是宮妃們住的地方。
好了,現在請大家自由參觀。
北京故宮導游詞12
各位游客:你們好!
歡迎你們來到北京旅游,我是你們的導游DAVID。
山頂洞人文化遺址位于房山區周口店龍骨山上,距市區50公里,是聞名世界的古人類遺址,素稱“北京人之家”。
“北京人”是生活在距今約25-60萬年前的早期人類,他們曾在龍骨山的石灰巖洞穴里居住留下了大量遺物、遺跡和骨骼化石,特別是大量的用火證據,證實了“北京人”當時已能用火取暖、熟食和嚇退野獸,為研究人類進化提供了生動而力的實證,除“北京人”遺址外,在這里還發現了距今約10萬年前的“新洞人”化石和約2萬年前的“山頂洞人”化石及其它脊椎動物化石遺址,構成了一個天然的生物史和人類史“博物館”。
中國華北地區舊石器時代晚期的人類化石。屬晚期智人。因發現于北京市周口店龍骨山北京人遺址頂部的山頂洞而得名。1930年發現,1933~1934年中國地質調查所新生代研究室由裴文中主持進行發掘。與人類化石一起,出土了石器、骨角器和穿孔飾物,并發現了中國迄今所知最早的埋葬。地質時代為晚更新世末,據放射性碳素斷代,年代為距今18865±420年。
山頂洞分為洞口、上室、下室和下窨。洞口向北,高約44部分米,下寬約5米。上室在洞穴的東半部,南北寬約8米,東西長約14米。在地面的中間發現一堆灰燼,底部的石鐘乳層面和洞壁的一部分被燒炙,說明上室是山頂洞人居住的地方。在上室文化層中發現有嬰兒頭骨碎片、骨針、裝飾品和少量石器。下室在洞穴的西半部稍低處,深約8米。發現有3具完整的人頭骨和一些軀干骨,人骨周圍散布有赤鐵礦的粉末及一些隨葬品,說明下室是葬地。下窨在下室深處,是一條南北長3米、東西寬約1米的裂隙。發現了許多完整的動物骨架,推測它們是在人類入居以前,偶然墜入這個天然"陷阱"之中的。
在山頂洞堆積中發現的脊椎動物化石共54種,其中哺乳動物有48種,大多數屬華東、內蒙古和東北地區的現生種,絕滅動物只有洞熊、最后斑鬣狗和鴕鳥3種,僅占動物總數的12.1%。由此表明山頂洞是晚更新世末的洞穴遺址。
山頂洞的人類化石共代表8個男女老少不同的個體。由頭骨縫的愈合程度和牙齒的生長情況看,其中5個是成年人,包括男女壯年和超過60歲的老人,1個是少年,1個是5歲的小孩,1個為嬰兒。
山頂洞人的體質已很進步。頭骨的最寬處在頂結節附近,牙齒較小,齒冠較高,下頜前內曲極為明顯,下頦突出,腦量已達1300~1500毫升。這些特征和現代人相一致。男性身高約為1.74米,女性為1.59米。
關于山頂洞人的種族,德國體質人類學家魏敦瑞曾認為老年男性頭骨的測量指數很像西歐的化石智人,如克羅馬農人,但根據形態觀察,又可確定是原始的蒙古人種。女性頭骨之一屬于美拉尼西亞人類型;另一具則屬于愛斯基摩人類型。甚至認為這些不同種族的成員組成了一個家庭。中國古人類學者的研究認為,老年男性頭骨幾乎所有的面骨測量指數都和現代的或化石的蒙古人種相近,而遠于西歐的化石智人。從形態方面觀察,頭骨的許多特征,如鼻骨較窄,有鼻前窩、顴骨突出并且較直,以及有下頜圓枕等,都屬于蒙古人種的特征。女性頭骨之一,由于人工變形,不能作分析種族的正常依據。但其面骨部分的主要測量數值和指數,都接近現代的或化石的蒙古人種,其相似程度大于與現代美拉尼西亞人相似的程度。所有的`形態特征也都更接近于蒙古人種。另一具女性頭骨的測量結果表明,她是與愛斯基摩人、美洲印第安人和中國人有密切聯系的原始蒙古人種的代表。她比以上兩具頭骨具有更為顯著的蒙古人種的典型形態特征。
山頂洞人代表原始蒙古人種,但個體之間尚有一些差別,表明當時蒙古人種正在形成之中,一些形態細節尚未充分形成。但有的學者認為,種族形成的時代比山頂洞人要早得多。
山頂洞人的石器數量很少,總共25件,都不具代表性。砍斫器只有3件,用砂巖礫石打制而成。刮削器都是用燧石或脈石英石片制成的,其中一件凹刃刮削器制作較精致。兩極石片(或稱兩端刃器)多為脈石英,兩端有石屑剝落的痕跡。這種石片在北京人遺址中發現很多,山頂洞人沿用了同樣的方法制作工具。骨角器中最有代表性的是骨針,針身保存完好,僅針孔殘缺,殘長82毫米,針身微彎,刮磨得很光滑,針孔是用小而細銳的尖狀器挖成的,它是中國最早發現的舊石器時代的縫紉工具。還有1件赤鹿角,枝叉被截去,表面經過刮磨,尖頭殘缺。有人推測可能是做矛頭使用的。
山頂洞人的裝飾品非常豐富,有穿孔的獸牙、海蚶殼、小石珠、小石墜、鯇魚眼上骨和刻溝的骨管等。穿孔獸牙最多,有125枚,除1枚虎門齒外,馀者為獾、狐、鹿、野貍和小食肉類動物的犬齒,均在牙根部位兩面對挖成孔。有的因長期佩帶,孔眼已磨光變形。其中5件出土時呈半圓形排列,可能是成串的項飾。穿孔海蚶殼3個,在鉸合部以下處磨穿成孔。制作得最精巧的是7顆小石珠,原料為白色石灰巖,形狀不規則,大小相近,最大的直徑為6.5毫米,孔眼由一面鉆成,珠表面被染成紅色。它們都散布在頭骨附近,可能為頭飾。石墜系用天然的橢圓形黃綠色巖漿巖小礫制成,兩面扁平,其中一面經人工磨過,在中央對鉆成孔。還發現1件鯇魚的眼上骨和4件骨管。前者在邊緣處鉆一小孔,局部染成紅色;后者用鳥骨制成,管體光滑,有摩擦痕跡,表面有短而深的橫溝,多少不等但排列一樣,顯然是為了接系其他飾物特意刻出來的。
山頂洞人所處的自然環境和現在當地的情景相似。山上有茂密的森林,山下有廣闊的草原。虎、洞熊、狼、似鬃獵豹、果子貍和牛、羊等生存于其間。山頂洞人以漁獵和采集為生,在遺址中發現了大量的野兔和數百個北京斑鹿個體的骨骼,應是他們狩獵的主要對象。在遺址里還發現鯇魚、鯉科的大胸椎和尾椎化石,說明山頂洞人已能捕撈水生動物,把生產活動范圍擴大至水域,這標志著人類認識和利用自然界的能力的提高。
山頂洞人的石器雖然不典型,但骨器和裝飾品制作得十分精美。他們掌握了鉆孔技術,不僅會一面直鉆,而且能兩面對鉆。在鯇魚的眼上骨和直徑只有3.3毫米的骨針上鉆出細孔,表明技術已相當熟練,制造鉆孔工具的技術已達到相當水平。山頂洞人掌握了磨制技術。盡管這種技術僅用于制造裝飾品,但卻為以后新石器時代磨制工具的出現打下了基礎。山頂洞人還懂得用赤鐵礦粉末染色的方法,這使得裝飾品更加鮮艷美觀。鉆孔、磨制和染色技術,都是以前時期所沒有的,這些新技術的運用顯示出人類生產技能的提高,也使生活內容更加豐富。骨針的出現意味著當時已會縫紉。縫綴起來的獸皮既可搭蓋住所,抵御風寒,也可掩護身體。而裝飾品的出現,則表明山頂洞人已經有了審美觀念。山頂洞人將死者埋葬在下室,說明他們已經有了原始的宗教信仰。有人認為尸體上及周圍的赤鐵礦粉象征血液,人死血枯,加上同色的物質,是希望死者在另外的世界中復活。
山頂洞人也使用火。根據他們已經掌握的摩擦和鉆孔技術來推斷,山頂洞人能夠人工取火
北京故宮導游詞13
各位游客:大家好!
我是流星旅行社的導游,我有幸可以陪大家一起去參觀,我感到特別高興,希望能跟大家一起度過這一段美好時光。
秦兵馬俑在我國西安臨潼出土,今天我要帶你們去參觀這一大奇跡。
我們現處的是1號坑,也是3個俑坑中最大的一個。坑內大約有8000個俑。它東西長230米,北南寬62米,總面積為14260平方米。你看,那一排排一列列的兵馬俑多整齊呀!看這氣勢,真像秦始皇當年統領大軍,南北征戰呀!
將軍俑身材魁梧,頭頂戰冠,身披鎧甲。那威風凜凜的'樣子,一看就知道剛打完一場勝仗。武士俑一般高1。8米,體格強健,手握兵刀,全副武裝。那么騎兵呢?別急,騎士俑更威風,因為它騎了匹馬呢!好了,今天的瀏覽到此結束,祝你們今天好,明天好,現在好,年年好,來點掌聲好不好?
北京故宮導游詞14
它坐落于北京市中心,為明、清兩代的皇宮,是明代皇帝朱棣,以南京宮殿為藍本,從大江南北征調能工巧匠和役使百萬夫役,歷經14年(公元1407—1420年)時間建成的。平面呈長方形,南北長961米,東西寬753米,占地面積72萬多平方米。城墻環繞,周長3428米,城墻高7.9米,底部寬8.62米,上部寬6.66米,上部外側筑雉牒,內側砌宇墻。城墻四角各有一座結構精巧的角樓。城外有一條寬52米、長3800米的護城河環繞,構成完整的防衛系統。宮城辟有四門,南面有北京故宮,又名紫禁城。午門,為故宮正門,北有神武門(玄武門),東面東華門,西為西華門。
故宮由外朝與內廷兩部分組成。外朝以太和殿(金鑾殿)、中和殿、保和殿三大殿為中心,東西以文華殿、武英殿為兩翼,是皇帝處理政事、舉行重大慶典的`地方。內廷以乾清宮(皇帝臥室)、交泰殿、坤寧殿(皇帝結婚新房)為中心,東西兩翼有東六宮、西六宮(皇紀宮室),輔以養心殿、奉先殿、齋宮、毓慶宮、寧壽宮、慈寧宮以及御花園等,是皇帝平日處理政務及皇帝、皇后、皇太后、紀嬪、皇子、公主居住、禮佛、讀書和游玩的地方。總體布局為中軸對稱,前三殿、后三宮坐落于全城中軸線上,氣勢雄偉,豪華壯觀,為我國現存的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也是世界上別具一格,輝煌壯麗,并具中國古典風格和東方格調的建筑物和世界上最大的皇宮。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了滿清統治,結束了20xx多年的封建王朝,但被廢帝博儀仍居住在故宮后半部分。1912年將外朝辟為“古物陳列所”。1924年11月5日馮玉祥部將鹿鐘麟把博儀驅逐出宮。1925年10月10日成立故宮博物院。
它的特產有:白煮肉、鴨掌、刷羊肉、烤鴨、灌腸、豆汁……
北京故宮導游詞15
各位游客,北京故宮是中國明清兩代的皇家宮殿,舊稱為紫禁城,位于北京中軸線的中心,是中國古代宮廷建筑之精華。
現在展現在我們面前的就是氣勢雄偉的古代宮殿故宮了。大家看,這四面墻就是宮墻了,而且宮墻四面者建有高大的城門,南為午武門,東為東華門,西為西華門,宮墻四門的角樓都是風格獨特,造型綺麗的。
再來看看文華殿。它是明代皇太子讀書處。乾清門是故宮中外朝和內廷的`分界處,由此向北便是內廷。朝清宮是明、清皇帝住的地方。大家知道嗎?《還珠格格》這部電視劇就是故宮拍的。
現在我們來到了紫禁城的后花園--御花園,這里是帝后們的休閑娛樂的場所。大家可以在這座名字叫堆秀山的假山前拍照留念。
現在請各位隨我去參觀交泰殿。各位請看,這座四角攢尖頂的大殿叫交泰殿,這座建筑是明清兩朝皇后過生日時舉行壽慶活動的地方。
游客們,接下來的時間就讓你們游賞吧,但要記住哦,垃圾請不要亂扔,以免破壞這美麗又雄偉的世界遺產。
【北京故宮導游詞】相關文章:
北京故宮導游詞11-25
北京故宮的導游詞03-07
“北京故宮”導游詞03-06
北京故宮導游詞11-24
北京故宮的導游詞03-07
的北京故宮導游詞07-14
關于北京故宮導游詞12-30
【薦】北京故宮的導游詞02-11
【精】北京故宮導游詞03-18
北京故宮導游詞【熱】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