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作為一位兢兢業業的旅游從業人員,通常需要用到導游詞來輔助講解,導游詞是講解當地的基本情況,介紹風土人情的文章。怎樣寫導游詞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故宮導游詞,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故宮導游詞1
各位游客:
大家好。今天我們游覽的是沈陽故宮。大家都知道沈陽是“一朝的發祥地,兩代帝王都”滿韻清風,歷史氣息濃郁。沈陽著名的建筑有“一宮兩陵”而這一宮就是我們面前的這座雄偉建筑——沈陽故宮。沈陽故宮初建時叫“盛京宮闕”,清遷都北京后又稱“陪都宮殿”、“留都宮殿”,并被譽為“國初圣跡”。它始建于1625年(后金天命十年)建成于1636年(清崇德元年),是清太祖努爾哈赤和清太宗皇太極營造和使用的宮殿,1643年清世祖福臨當年也是在這里即位稱帝,改元“順治”。所以沈陽也可以說是“一朝發祥地,三代帝王都”。沈陽故宮占地面積6萬多平方米,全部建筑100余所,500多間,按其布局可分為東路、中路和西路三部分。東路就是我們面前所看到的這部分建筑,它是努爾哈赤時期所建,具有濃郁的滿族特色。東路的建筑主要包括大政殿和十王亭,大家看到廣場中間的那個八角殿就是大政殿,大政殿又叫“大衙門”、“篤恭殿”,是努爾哈赤聽政辦公的地方。大政殿外高18米,下有1.5米高須彌座式臺基,周圍繞以雕刻精美的青石圍欄。是一座八角重檐攢尖頂亭子式建筑,殿頂是黃琉璃瓦鑲綠剪邊,正中為寶瓶火焰珠攢尖頂,(寶瓶為佛教法器,被視為神圣之物,火焰珠為如意珠,據說得此珠者可以滿足各種欲望。)重檐上下各有八條五彩琉璃垂脊,垂脊上各站著一個蒙古力士,面側對寶頂,腿略彎曲,側身牽引,象征著“八方歸一”。兩旁分列的10個亭子就是十王亭,從整體建筑布局上看,大正殿居中。兩旁分列10個亭子,從北向南,呈八字形展開,在視覺上使大正殿更為深遠,這種空間處理方式在中國宮殿建筑中僅此一例。十王亭又稱“八旗亭”,有的游客可能會想八旗亭(東邊為左翼王亭、鑲黃旗亭、正白旗亭、鑲白旗亭、正藍旗亭。西邊為右翼王婷、正黃旗亭、正紅旗亭、鑲紅旗亭、鑲藍旗亭)該有八個亭子,那另外兩個是什么亭子呢?在臨近大正殿的左右兩端的亭子分別是左翼王亭和右翼王亭,是左右兩翼王爺辦公的地方,八旗亭是八旗旗主辦公的地方。這種把汗王聽證的大殿與八旗王公大臣候朝議事的亭子建在一起的格局,正是努爾哈赤崛起之初實行軍政合一的八旗制度所決定的。反映了努爾哈赤晚年一汗獨尊,八和碩貝勒共治國政的歷史風貌。大家往西走來到的就是沈陽故宮的中路,中路的建筑主要是皇太極時期所建,在這里上演了很多的歷史故事。沈陽故宮中路建筑自成體系,共有三進院落。由南向北依次是大清門、崇政殿、鳳凰樓、清寧宮,他們都排列在一條中軸線上,兩側還有一些對稱式的附屬建筑。大清門就是沈陽故宮的正門,俗稱午門,我們剛剛就是從那進到故宮里面的,(大清門為五間硬山式建筑),在當時大清門是不可以像現在一樣隨便進出的。大清門不僅是當時文武群臣候朝的地方。也是皇太極接受群臣謝恩之處。當年,明朝著名將領洪承疇、祖大壽等降清后,就是跪在大清門前謝罪請降,候旨傳召,受到皇太極的接見的。而當升遷或是獲罪恩免時也都要在這里遙向北門“崇政殿”叩謝天恩。大家看我們面前的這座莊嚴的大殿就是崇政殿,崇政殿原名“正殿”,俗稱“金鑾殿”,是皇太極日常處理軍政要務、接見外國使臣和邊疆少數民族代表的地方。崇政殿為五間九凜硬山式建筑,最引人注目的地方是殿頂的黃琉璃瓦綠剪邊,墀頭、搏風、鴟吻、山頂、殿脊的五彩琉璃構件,以及浮雕的各色行龍和奇花瑞獸,使得整個大殿更顯高貴、肅穆,非常壯觀。崇政殿另一個匠心之處就是前后的2根外檐柱上端的抱頭梁部位做成龍形,龍首從柱頭探出,龍身則穿過廊間直通殿內,兩兩相對,姿態生動,仿佛群龍從大殿飛騰而出,具有結構和裝飾雙重功能,設計的十分巧妙。繞過崇政殿我們看到的這座高大建筑就是鳳凰樓,鳳凰樓的前庭處于“前朝后寢”的中間,是一個過渡性的院落,鳳凰樓建在3.8米高的青磚臺基上,臺基共有24個臺階象征著24節氣,每過24節氣即過一年,皇帝每天都踩著這24節臺基,寓意著大清的江山能歷經千秋萬代,鳳凰樓是一座三層歇山式建筑,全高18.31米,原名叫“鳳翔樓”,是皇太極休息、宴會和讀書之所。1743年(乾隆八年)改成今名,鳳凰樓正門上方懸掛的“紫氣東來”金字橫匾,是乾隆皇帝御筆,意思是大清朝國力強盛的福氣是從東方的盛京來的,表達了清代帝王對祖先創業之地的頂禮膜拜。鳳凰樓既是后宮的大門,又是當時盛京城的最高建筑,所以有“鳳樓曉月”、“鳳樓觀塔”的傳稱,并被列為盛京八景之一。穿過鳳凰樓,我們現在所處的就是皇太極的后宮,是皇太極和后妃們的住所,后宮的整體建筑都高于前朝的宮殿,這種“宮高殿低”的特色反映了滿族的則高而居的傳統生活習慣。對于后宮的特色建筑流行這樣一句話:口袋房,萬字炕,煙囪落在地面上。什么是口袋房呢?大家看我們面前的這座五間硬山前后廊式建筑就是清寧宮,大家看清寧宮一共有五間,而門并不是開在中間一間,而是設在東二間的南面,形如口袋。清寧宮原叫“正宮”,是沈陽故宮中最具滿族住宅特色的建筑東一間是皇太極和孝端文皇后(博爾濟吉特氏)的寢宮,(稱暖閣)1643年(崇德八年)皇太極就端坐在南炕無疾而終。后葬于昭陵。萬字炕又是怎么一回事呢?大家看清寧宮的`西三間通連,北、西、南三面搭成相連的環炕,形如“萬”字,所以人們就俗稱為“萬字炕”,那“煙囪落在地面上”又是怎么一回事呢?清寧宮的煙囪在清寧宮的后面,是從地面上壘起的,略低于房脊,一會我們可以繞過去看看。在當時是有這樣一種禁令,所有百姓家的煙囪是不允許高過皇宮的煙囪的,寓意著大清王朝“一統天下”,清寧宮兩側的東西配宮,(東配宮有關雎宮、衍慶宮,西配宮有麟趾宮和永福宮)是妃子們所居住的地方,其中最為著名的是莊妃居住的永福宮,因為1638年(崇德三年)清世祖福臨就出生在永福宮。(剛剛有游客問清寧宮庭院正門的南端的那根很高桿子是干什么的,那是索倫桿,滿族人稱它為“神桿”是滿族人用來祭天的。祭天時在頂端的錫斗里放上五谷雜糧和豬的雜碎,已敬烏鴉,這反映了滿族薩滿教的靈禽崇拜觀念,據說也和烏鴉救主的傳說相關。)接下來我們來到的是沈陽故宮西路,西路建筑是為了適應皇帝東巡的需求而增建的,建于乾隆年間,主要建筑有文溯閣,戲臺、嘉蔭堂和仰熙齋等,套院相接,多爾不亂,是文化氣息較濃之處。文溯閣建于1781年(乾隆46年)至1783年(乾隆48年),為西路建筑中的主體建筑,是仿照明代浙江寧波的大藏書家范欽的“天一閣”修建的,專門收藏乾隆時期編撰的大型圖書《四庫全書》,也是全國存放《四庫全書》的著名七閣之一,閣名是乾隆帝欽定的,因其位于祖宗的發祥地“盛京”,所以取之“溯源求本”之意命名“文溯閣”。(《四庫全書》分經、史、子、集四大部分,結構嚴謹,是我國古代文獻中的珍貴遺產,對于弘揚和傳播民族文化具有重要意義。)《四庫全書》共撰寫七部,其中一部就藏在文溯閣,1966年10月,基于戰備考慮,遼寧省將《四庫全書》秘密運至蘭州,后移交到甘肅省圖書館。文溯閣是硬山式建筑,面闊6間,外面看是重檐2層,在里面看則是3層,帶有明顯的江南建筑風格樣式。與沈陽故宮其他建筑不同,文溯閣頂蓋上用的是黑琉璃瓦綠剪邊,這在沈陽故宮建筑中是獨一無二的。根據五行八卦之說,黑是代表水,書最忌火,以黑瓦為頂象征以水克火之意。文溯閣東方有方形碑亭一座,內立石碑一塊。正面刻有乾隆帝撰寫的《御制文溯閣碑記》,背面刻有乾隆撰寫的《宋孝宗論》。碑文詳細記錄了建閣經過和《四庫全書》的收藏情況。文溯閣后為養媳在,是皇帝讀書之所,閣前宮門外有嘉蔭堂,左右有出廊,南面還有戲臺,是乾隆、嘉慶時期皇帝東巡賞戲的場所。各位游客朋友們,我的講解到此結束,接下來大家可以自由活動,但是請大家一定要注意人身及財物安全,請大家謹記我們的集合時間和地點,謝謝大家!
故宮導游詞2
各位朋友:
過一會兒我們將參觀故宮博物院,現在我先為大家作個簡單介紹。故宮是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的古代皇家宮殿建筑群,故宮又叫紫禁城。“紫”是天上君王居住宮殿的顏色,那么人間的帝王當然要與紫字沾邊。“禁”是指當時那里守衛森嚴,不要說是普通老百姓,即使是高官大員沒有皇帝的召見也不能私自入城,否則就會引來殺身之禍,是皇家“禁”地,所以又稱紫禁城,整座城池建成于公元1420年,位于天安門廣場北側。
故宮平面呈長方形,南北長960米,東西寬750米,全面積72萬平方米。整座紫禁城被寬52米的護城河所環繞,城墻高10米,可謂是“城高池寬”。在故宮城樓的四周各有一座被稱為九梁十八柱七十二條脊的精美角樓。故宮開四門,座北朝南,南門為午門,即正門,北門為神武門,東為東華門,西為西華門。
各位朋友,這里是故宮的正門,叫午門,意思是正午的太陽光芒四射。各位請看!在10米高的城墻上聳立著五座崇樓,樓頂飛檐翅起,從上面看就象五只展翅欲飛的鳳凰,故午門又稱五鳳樓。它建成于公元1420年,位于端門之北,雄偉壯觀。
午門的平面呈“U”字型,正樓高35.6米,門額上有“午門”二字。兩廂盡頭為鐘、鼓樓。城門正面開三個門洞,中路供皇帝出入,東西兩側供皇室成員及文武大臣通行。在兩側的墻上,還開有兩個掖門,即側門,平時不開,唯有舉行皇家考試時才開放。
各位朋友,現在我們已經進入故宮。此處是故宮第一進院落,首先出現在我們面前的是五座漢白玉石橋,它們象征五德,即仁、義、禮、智、信,是皇帝集美好的品質為一身的意思。金水橋下是內金水河,跨過金水橋就來到了太和門廣場,這里即是明代皇帝御門聽政時百官待駕的地方。
何謂“御門聽政”呢?這“御門”即指太和門,“聽政”是指聽取政事。您可能覺得新鮮,這堂堂的皇帝放著那么多的宮殿不用,偏偏跑到這里來處理朝政,是不是有點做作呀?其實這并不是皇帝故弄玄虛,而是出于無奈。怎么回事呢?原來呀,在永樂皇帝自南京遷都北京以后,不到一百天,嶄新的三大殿就著了一把無名火,望著三大殿的一片焦土,永樂皇帝想,是不是我遷都勞民傷財,上天要懲罰我?怎么辦?只能用自己的實際行動來感動上蒼。因為三大殿被燒毀,無處可去,又要對上天表現出“勤政”,故每天黎明,在太和門辦公,也真是夠辛苦的。到了清朝,雖然也有御門聽政的做法,但聽政處自康熙以后改在了乾清門。自清朝咸豐皇帝以后就再也沒有皇帝御門聽政了。但同治皇帝上臺后,又有了聽政,不過不再是“御門聽政”,而是變成兩宮皇太后“垂簾聽政”了。末代皇帝溥儀登基后,未出三年,大清國就滅亡了。好,下面請各位去參觀末代皇帝溥儀舉行登基大典禮的太和殿。
現在我們來到的是太和殿,大家可以看到藍色金字的大匾,上面刻著“太和殿”三個字。太和殿是故宮的一個較大的殿,太和殿、中和殿以及保和殿都是從清朝“改名換姓”來的,具有很大的歷史價值,不乏古味。大家可以看見中和殿和太和殿的通道欄桿上有好些石頭雕刻的小獅子,你們知道這是干什么用的嗎?告訴你們吧,是用來排水的。雨流到城墻頂上的低洼處,流進地上的小孔,經過管道的疏導,就能運到排水口處。其實中和殿和太和殿的整體結構差不多,只不過小了點.
現在出現在我們眼前的是保和殿,誰知道它是干什么的?哦,這位外國游客真聰明,連中國的.名勝古跡都了解的清清楚楚。對了,這就是皇帝用來朝拜神靈的地方,門口的丹頂鶴和大香爐也是干這個用的。說到這里,我要提兩個小問題:丹頂鶴是用什么鑄成的,大香爐又是用什么做成的,請大家好好思考一下。好了,我就不再賣關子了,丹頂鶴是用鐵鑄成的,而大香爐則是用銅做成的。大家可千萬不要摸它們,本來它們就已經老化了,您要是再動它們,它們就會被損壞了。
最后我將給大家介紹御花園。坤寧門是御花園的入口。到了這里,古柏老槐撲面而來,有一種神清氣爽的感覺。御花園的面積并不大,它東西長130多米,南北寬90米,總面積不超過12000平方米。但古代的工匠們就利用這一方小小得天地,安排了各類建筑20多座、古樹160株,還有兩座假山、兩方水池及散布其間的大量奇花異石,使御花園顯得格外典雅、幽靜,幽賞起來,美不勝收。御花園里有欽安殿、養性齋、堆秀山、絳雪軒和延暉閣,我就不給大家一一介紹了。大家參觀完就在坤寧門集合。最后祝大家故宮一日游旅途愉快!
故宮導游詞3
大家好!我是導游楊曉童,今天我將和大家一起游玩金碧輝煌、雄偉壯麗的故宮。
現在來介紹故宮里面的景色,故宮的宮殿建筑無疑是中國現存最大、最完整的建筑群,瞧瞧這兒舒服的龍椅,還是黃金做的,瞧瞧棟梁上的花紋,天花板上的精美圖案保存的非常完好。如果你在龍椅旁邊往下看,仿佛看見了一大批大臣跪在上面。
故宮還被稱為殿宇之海,有整整999間半那么多。北京故宮氣魄雄偉,極為壯觀。無論是平面布置,立體效果,還是形式上的雄偉堂皇,都堪稱無與倫比的`杰作。好了,故宮的介紹就告一段落,謝謝大家來參觀中國的奇跡故宮。
故宮導游詞4
“各位先生、女士們,大家好!我姓關名羽瀟,是紅星閃閃旅行社的一位導游。首先預祝大家旅途愉快!好,此刻大家看我身后的那扇朱紅的大門就是故宮的正門了。故宮處在北京市城區中心是明清兩代的皇宮,也是當今世界現存規模最大、建筑最雄偉、保存最完整的古代皇家宮殿,好了此刻已經到了停車場,先介紹到這兒請大家下車吧!”
各位請看!這便是故宮的正大門午門。它建成于1420年,它的名字是用來斬頭的嗎?其實它還有一個作用就是在士兵出征之前,軍官們也就是此刻的‘領導’在這兒諸如鼓舞士氣并下達命令之類的……,好!那我們就到故宮里面吧。
各位朋友,在我們眼前的就是聞名中外的三大殿: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先來看看太和殿,它高有33米,從東至西長有64米,從南至北寬有33米,面積為2377平方米。太和殿是在皇帝上早朝和舉行盛大典禮的地方,它的規模為紫禁城內大殿第一,正背上的吻獸的'體積也是我國目前最大的。總而言之,處處顯示它的“第一”的思想體現。看完了太和殿讓我們一齊去中和殿。中和殿是皇帝在大典前等待吉時、稍事休息的地方。下面請朋友們自由參觀一下當時的國宴廳保和殿。十分鐘后我帶領大家游覽最后一個景點:交泰殿。
大家休息夠了嗎?此刻我們就去交泰殿,殿里有康熙皇帝的御筆,在北京只有兩幅康熙帝的真跡,另一幅就在大貪官和的家恭王府。請看,眼前這一座四角攢尖的建筑物就是交泰殿,我們走進去看一看吧,您們看到后墻扁額上有“無為”二字了嗎?那就是康熙御筆,“無為”的意思并不是沒有作為,而是期望后代能夠以德治國,施以仁政,以圖國家長治久安。
“好了,親愛的游客朋友們,本次北京故宮之旅就圓滿結束了。我期望各位若干年之后還能來找我,我必須為大家再次講解,朋友再見。”我微笑地向游客們告別。
故宮導游詞5
各位游客大家好,我是xx旅行社的導游員,我姓宋,在接下來的幾天當中,我將陪伴大家共同游覽北京的名勝風景,期望透過我的講解,能夠是您對北京留下十分完美的印象,同時也期望您能對我的工作提出寶貴的意見。好,此刻我們就開始這天的游覽行程吧。
故宮占地72萬平方米,其中建筑面積為16.3萬平方米,南北長961米,東西寬753米,周圍有10米高的城墻環繞,還有寬52米的護城河,在四角都建有一座精美的角樓。根據1973年的統計,故宮有大小院落90多座,房屋有980座,共計8704間。明朝永樂皇帝朱棣登基不久,在永樂四年,也就是1406年下詔營建北京紫禁城。修建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是從永樂四年開始備料,而第二階段就是在永樂十五年,1417年六月開始動工興建,歷時14年,在永樂十八年,1420年完工。
在建造過程中,征集了全國10萬名能工巧匠和民夫100萬人,而建筑材料都來自全國各地,比如漢白玉石來北京房山,金磚來自蘇州,石灰來自河北易州,五色虎皮石來自河北薊縣盤山,殿基所用的精磚石來自山東臨清,松木多來自東北,而楠木多來自四川、云貴、浙江等地,可見當時工程的浩大。
故宮基本上是按照明中都皇宮的藍圖而修建的,布局規劃遵循了《周禮·考工計》的都城設計禮制:前朝后寢,左祖右社。大致分為南北兩個部分,南半部位前朝,北半部則為后寢。前朝是以太和、中和、保和三大殿為中心,文華殿和武英殿為東西兩翼,是皇帝舉行朝會的地方。而后寢則是以乾清、交泰、坤寧這后三殿以及東西六宮、御花園為中心,外東路、外西路的建筑為主,是皇帝處理日常政務和后宮皇妃居注祭祀的地方。
左祖右社是這樣布局的:在午門外東側是皇帝祭祖的場所太廟,西側則是祭社稷的場所社稷壇。按照這種布局建筑而成的故宮就是明清兩代24位皇帝的皇宮,其中明朝14位,清朝10位,統治時間總共長達五個世紀。由于它在中國歷史上的特殊地位和它精美的建筑群體,所以在1987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收錄到了《世界文化遺產名錄》當中,成為世界上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宮殿建筑群。此刻在北京有一條貫穿南北的中軸線,被梁思成先生稱為偉大的中軸線,全長8.5公里,南起永定門,北到鐘樓,其中包括故宮在內的皇城就占了三分之一,這條中軸線也叫做龍脈,線上的景山是內城的中心點,也是故宮的鎮山。
我們有時候還把故宮叫做紫禁城,而它的名稱是怎樣得來的呢我國古代天文學家把天上的主要恒星分為三垣、四象和二十八星宿。三垣是太微垣、紫微垣和天市垣。其中紫薇垣居中,是天上皇帝所居住的地方,稱為紫宮。封建帝王自稱是天帝的兒子,所以他們也把自己居住的皇宮象征為天上的紫宮。而且皇帝居住的地方戒備森嚴,不許庶民百姓接近,是絕對的禁地,又稱為禁宮,所以那里也被叫做紫禁城。
那里共有四道門,分別是午門、神武門、東華門和西華門。而紫禁城的正門就是午門,因為在羅盤上,上午的代表正南,所以午門也是南大門的意思。它的平面呈“凹”字型,從漢代的門闕(形制演變過來。下端有高12米的墩臺,正中的'墩臺上面有門樓,兩側還設有鐘鼓亭,東西兩側突出的部分叫觀,上部各有廊廡13間,兩端還建有重檐攢尖方亭。中央的廣場叫闕。在明清兩代,那里是朝廷舉行頒朔大典和獻俘典禮的地方。正中開了三道門,兩側都有掖門,這種做法稱為“明三暗五”。
五個門洞都有各自的用途:中門是皇帝專用的,或者皇帝大婚的時候,皇后能夠從那里入宮,科考三甲也能夠從那里入宮;平時,文武百官走左門,宗室王公走右門;掖門只有在大型活動的時候才開,三品以下的官員按照文東武西分別透過東西掖門,外國使節要從西掖門才能夠入宮;在殿試的時候,考生分單雙號,從東西掖門中透過。
進入午門,我們首先看到的就是內金水河,它自西向東蜿蜒流過太和門廣場,上邊還有五座漢白玉石橋,就是內金水橋了。內金水河的作用不僅僅是故宮中排水的`主要通道,也是建筑和滅火的主要水源,同時還起到了點綴景觀的作用,使太和門廣場在雄渾中不失秀美。
在太和門兩旁還有兩道門,就是德昭門和貞度門。每逢皇帝出宮,都要在太和門換車,而且皇帝大婚的時候,皇后也要從太和門進入皇宮。在光緒四年的時候就發生了這樣一件事:在光緒皇帝大婚前夕,太和門突然被火燒毀了,但是大婚當天皇后要從那里經過,所以朝廷就在北京尋找了能工巧匠,連夜用彩綢還有木料搭建了一座假的太和門,才使得婚禮如期進行,而在第二年,太和門才重建完成。
過了太和門我們就進入了太和殿廣場,它面積有3萬多平方米,在每年的元旦、冬至、還有皇帝生日以及一些重大活動的時候,都要在太和殿以及太和殿廣場舉行隆重的朝禮。此刻我們面前這座宏偉的建筑就是太和殿了,它和中和殿還有保和殿是建立在一個土字型的三層臺基上,臺基南北長230米,高8.13米,在四周圍還建有一些樓閣,其實就是清朝內務府所管轄的庫房。
太和殿是故宮中最高最大的建筑,面積有2377平方米,通高35.05米,面闊11間,進深5間。其實在明朝奉天殿的時候,那里市面闊9間,進深5間的大殿,到了清朝年間,將它改為了此刻的大小,其實在兩側的夾室是封閉的,不能作為正殿使用,所以實際上還市面闊9間,進深5間,同時,也將它改名為太和殿。太和二字出自于《周易》中的:“保合大和”,而太和的觀念是上古天人和一觀念的延伸,強調了君臣之間,人與自然之間還有個民族之間的和諧。在太和殿的屋頂正脊上還有一個高3.36米的大吻,往下還有11個垂脊獸,在我國古代,異獸的數量越多,代表了殿宇等級越高。在殿內有72根大住支撐,當中的六根是瀝粉貼金云龍圖案的金柱,上面支撐了藻井,再藻井當中雕刻有蟠龍,龍口中銜有軒轅鏡。軒轅二字出自于我國古代天文學中的軒轅星,意思就是軒轅黃帝之星,也是掌管雷雨之星,在殿頂上建有藻井,一是為了代表當朝的皇帝才是中華民族的正統繼承人,第二則是起到了鎮火的作用。
故宮導游詞6
各位游客朋友,大家好。歡迎大家來到泰山。“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這是唐代詩圣杜甫在《望岳》一詩中給我們留下的千古絕唱。
泰山古稱東岳,又名岱宗、岱山,位于山東省中部。自古就有“五岳獨尊”、“天下第一山”的美譽。它東西綿延200多公里,風景區面積426平方公里。主峰玉皇頂,位于泰安城區北部。泰山蘊含了豐富的自然與文化的積淀,是世界少有的歷史文化與自然相結合的游覽勝地。
在中國,乃至世界,還沒有一座山像泰山一樣,在數千年的歷史發展中,始終維系著一個古老民族“國泰民安”的信念與對“和平”、“統一”的企盼。泰山封禪意味著受命于天,昭示著國家統一,彰顯著國泰民安。
今天我帶大家走的是登泰山四條路線中最經典的路線——紅門盤道徒步線路。從岱廟開始,經岱宗坊、一天門、紅門、中天門、升仙坊到南天門。
岱廟位于泰安城區,舊稱“東岳廟”,又叫泰廟,主祀“東岳泰山之神”,也是古代帝王來泰山封禪告祭時居住和舉行大典的地方。岱廟南北長405.7米,東西寬236.7米,呈長方形,面積為9.6萬平方米。岱廟的建筑,總體布局以南北為縱軸線,劃分為東、中、西三軸。咱們現在從岱廟的正門——正陽門來到了岱廟的第一進院落。大家往前看,迎面是配天門,岱廟的第二道大門,“配天門”三個字是書法大師舒同先生親筆題寫,取孔子“德配天地”之意。
過了仁安門,我們來到了天貺殿。天貺(kung)殿居岱廟正中,是岱廟的主體建筑,建于公元1009年,是宋真宗答謝天帝賜“天書”所建,大殿面寬九間、進深五間,它重彩描繪,古樸典雅,重檐疊角,若蒼鷹展翅欲飛,清風徐來,風鈴響動,使四周顯得格外清幽,令人心曠神怡。殿內祀東岳泰山之神,殿前露臺為宋以來帝王舉行祭祀大典的場所。 “人,生在中國不能見泰山,見而不能游,游而不能盡興則為人生最大憾事。 篇三:成都寬窄巷子整理導游詞4000字
游客朋友們,接下來我們要去的地方就是寬窄巷子了。從酒店出發,沿總府路、蜀都大道,途經天府廣場、人民公園,最后抵達成都寬窄巷子,行程約20分鐘。
現在我想問一下,在大家眼里,成都是一座怎樣的城市呢?沒錯,安逸(川話)。李白有詩云:“九天開出一成都,萬戶千門入畫圖”;在詩圣杜甫眼里,“曉看紅濕處,花重錦官城”,詩人陸游又以“當年走馬錦城西,曾為梅花醉似泥。二十里路香不斷,青羊宮到浣花溪”的詩句,真切道出當年成都的優美環境與休閑生活。近年來,成都又先后榮獲“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中國最佳旅游城市”“全國文明城市”等稱號。
美國時代周刊曾經這樣評價成都:china’s china——最中國。
寬窄巷子可以說是最能體現成都人對于休閑生活的理解和表達的地方。寬窄巷子是成都遺留下來的較有規模的清朝古街道,與大慈寺、文殊院一起并稱為成都三大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街區。它由寬巷子、窄巷子、井巷子三條平行的巷子組成。寬窄巷子是成都這個古老又年輕的城市往昔的縮影。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準噶爾部進兵騷擾西藏。清朝廷派三千官兵平息叛亂。1721年,康熙皇帝應川人之情,派旗兵駐防成都。當時的四川總督年羹堯下令在秦代少城遺址上修建“滿城”,給旗兵居住。清制規定森嚴,滿蒙官兵一律不得擅自離開少城接觸商務買賣,他們只靠每年少城公園,也就是今天的人民公園春秋兩季的比武大會,論
成績優異領取皇糧過日子。然而風雨飄零,如今的少城只剩下了寬窄兩條巷子。那時,寬巷子住的是文武官員,窄巷子住的是士兵,等級森嚴。其后,寬窄巷子的人員結構也就這樣延續下來了,寬巷子多為達官顯貴,窄巷子聚居的則是平民。但其實從街道的結構和規模來說,寬巷子與窄巷子并無太大差異,只是顯貴們住的地方當然“寬”,平民住的地方自然就“窄”。
巷子兩邊大大小小的院落,三面環墻,臨街只留一道門臉兒,雕花的窗戶,氣派的門樓,講究的門飾,雖已有些破落,卻依然在訴說著老巷子里的滄桑歷史。寬窄巷子是最能再現老成都人生活場景的地方。街坊鄰居習慣了端把竹椅坐在巷口擺龍門陣,茶余飯后就在墻下擺上一桌麻將,品著茶坐在樹下的石凳上看巷子里的人來車往。
不過,今天大家要看到的寬窄巷子已不是那有些破落的老巷子了。2003年,成都市寬窄巷子歷史文化片區主體改造工程確立,該區域在保護老成都原真建筑的基礎上,形成以旅游、休閑為主、具有鮮明地域特色和濃郁巴蜀文化氛圍的復合型文化商業街,打造具有“老成都底片,新都市客廳”內涵的“天府少城”。08年6月為期三年的寬窄巷子改造工程全面竣工。修葺一新的寬窄巷子由45個清末民初風格的四合院落、兼具藝術與文化底蘊的花園洋樓、新建的宅院式精品酒店等各具特色的建筑群落組成。
朋友們,前面大概還有3分鐘就將抵達成都寬窄巷子了。等到了寬窄巷子,你就會發現成都的“休閑”真的是名不虛傳。好了,請大家收拾好隨身物品,跟著我一起去品位寬窄巷子的休閑氣息吧。
總體來說,寬窄巷子的修護過程中,街巷形態進行了空間上的梳理調整,精心保留了原有的街道肌理尺度。
現在呢,我們是在寬巷子。寬巷子在清朝宣統年間的名字叫興仁胡同。據說這里所駐的是鑲紅旗的清軍,寬巷子中一位懂蒙語的滿族人介紹,胡同是蒙語的'音譯,關于胡同的起源,有一種說法是指蒙古人在草原上扎起的蒙古包之間的通道。
現在我們看到的這個是寬巷子20號院,據說很多人一旦來到這里就拔不開腳,現在我們進去看看吧。主人老段是一個做設計的行家,例如一品天下等景觀設計都是他的手筆。
寬巷子20號這個兩進院落,是按照民國風格重建,保留著民國年間雕工細膩的木質門頭。象征大吉大利的獅子滾繡球,寓意得福的佛手,這些精美的傳統文化符號,換作別人最多只能原汁原味的存留。而天趣滿漢樓讓人最驚喜的是,在絲毫沒有對原建筑做改動的前提下,僅從細節和擺件下筆,便濃墨重彩的凸現出傳統文化的深厚魅力。天井院落里,龍脈池對應著鴻運泉,文房四寶對應著清澈的古箏琴聲;古畫青花,孔雀錦鯉,老段的天趣滿漢樓像是一幅華麗細膩的蜀錦。
這里呢是寬巷子25號,門頭為傳統黑色木板門,門前的兩側有八字影壁,盡顯大宅風范。舊門頭下的紅砂上馬石靜靜的矗立在這里,向人們展現著旗人的生活,歲月的滄桑。
逛完了寬巷子,接下來我們要去窄巷子看看了。穿過南北向的通道,我們就到窄巷子了,窄巷子在清朝的名字叫太平胡同。
現在我們看到的是窄巷子1號院,它的門頭是西洋的四柱三山式,門洞頂處以卷草紋線條處理,建筑優美。走進院子里我們看,門廳有傳統的四扇六抹格扇,大家看隔扇的上部,鑲嵌冰裂紋門楣。相傳呢,這個院子曾經在清末進行了改建,當時的主人是一個富商,在改建的時候按風水大師的指點,門墻修筑時跟舊墻磚混合使用,取求新由舊生、推陳出新之義。所以這個院子保留的舊門墻是不同年代的紅、黑、灰三種顏色的墻磚所砌成的。
我們看到會所的前庭,東西廂房,上房堂屋,構成了六個包間,工整嚴密,格局大氣舒展。
中央的院落e形和l形的綠竹馬槽,光影動靜把空間切割得靈動開闊。三塊磚最讓人驚艷的就是室內裝飾了,用張揚摩登的現代語言表達著傳統文化的魅力。主人把現代和傳統的融合做得天衣無縫,水到渠成。
我們接著往前走,現在我們來到的是窄巷子21號“點醉”酒吧,它的主人是四個80后。“花漸半開,酒至微醺,情之初動”,是他們對這個院子的詮釋也是對人生的一種理解吧。 “過猶不及”是中國古人對享受人生樂趣的提示:不過度縱容,不小氣節制,有一點醉便恰到好處,萬種風情。于是四個年輕人把他們的態度帶進了窄巷子21號院并用了自己的表達方式:中式骨架,后現代的面孔,填充以艷麗的酒紅色。這里有1000多種紅酒,其中600多種來自法國。點醉真像是一杯年輕的紅酒,帶著葡萄適度的芬芳,和一種清爽的甘甜。就像不要單純的以年份判斷紅酒一樣,也不要以年代分層判斷格調。點醉是窄巷子第一個開起來的酒吧,這也是成都第一個提出24小時營業的酒吧,它提供了一種成熟、輕松而游刃有余的時尚態度。
這里是窄巷子30號瓦爾登,它是當年傳教士居住的院落,保留得相當完整。當然這種緣分也來自主人黎氏兄弟的用心。當年遠在美國的哈佛博士,一得知寬窄巷子的改造,便專程飛回成都。高大爽朗的格局,更有北方建筑的明快感,歐洲風情更是增加了恰當的優雅。黎氏兄弟不用加入太多的復雜元素,保留著這種素樸大氣的西洋風范。便成就了當年梭羅所描述的《瓦爾登湖》的氣質。
井巷子在清朝滿城時叫如意胡同,后來因為巷北有明德坊,所以又稱明德胡同。辛亥革命后改為井巷子,并沿用至今。
井巷子其實只有半條,它的兩側一側是成都的新生活酒吧區,一側是成都400米的文化墻。這是全國唯一以磚為載體的博物墻,成都歷史濃縮于此。
大家在文化墻上可以看到,昔日老成都的生活景象。老成都人們坐在院子里三五成群,泡一杯蓋碗茶,享受著柔和的陽光,翻翻報紙,擺擺龍門陣,偶爾端起茶碗扎上一口,說天到地。巷子里,等著三輪車叫賣的小販,一車的蔬菜,雨天里賣菜人穿著雨衣穿梭于寧靜的小巷,叫賣聲清脆爽朗。
老成都,光是這三個字就給我們留下無限的遐想,它是一種情結,人內心的一種渴望吧。好了,我給大家介紹得差不多了,接下來的時間呢,就由游客朋友們自由支配,好好地享受下成都的慢生活吧。11點的時候我會在下車的地方等候大家。
故宮導游詞7
大家好,我叫陳汛賢,在這陽光明媚的日子里,我帶大家去北京故宮游玩,首先我簡單介紹一下北京故宮,然后再說一個關于北京故宮的傳說吧!
故宮位于北京的中心,東西寬730米、南北長1402米有100多個籃球場那么大,那里還有皇上住的永樂殿,皇后住的永慈殿,這里有一口井,據說里面不是水,而是已經死掉的人的骨灰,真恐怖呀!
下面我就說一個關于故宮的.傳說吧!燕王朱奴在皇宮做了皇帝后,就覺得故宮不夠漂亮,就叫親信大臣做管工大臣“在皇宮的四個角上蓋四座樣子特別美的樓房,要有九梁九十九柱,限期是三個月”管工大臣就叫工廠里的工人們:“皇上要蓋四座要有九梁九十九柱的樓房,限期是三個月。”工人們聽了非常郁悶!
一個月過去了,工人們還沒想到怎么蓋,工頭去街里閑逛,看到一個裝蟋蟀的籠子,剛剛好是九梁九十九柱,工頭就買回去,按照這個籠子做了出來。旅客們!目的地到了,要注意不要破壞公物哦!
故宮導游詞8
大家好,我叫李禮,大家可以叫我申導,希望您參觀愉快。
故宮始建于1925年10月10日,是在明清兩朝皇宮基礎上建立起來的,也是中國古代最大的文化藝術博物館,又叫紫禁城。故宮規模宏大,占地72萬平方米,共有房屋九千多間,是明朝皇帝挑選了無數能工巧匠花了十四年修建的,1987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名錄》。這么大的宮殿,里面陳列的奇珍異寶也很多,現存的文物有一百五十萬件,大多數文物分布在北京各個博物館和臺北博物館,有的因為戰爭而被損壞了,真令人遺憾。
現在我們到了皇帝處理朝政的地方“三大殿”,其中皇帝的金鑾寶座就安放在太和殿內。太和殿既是皇權的象征,也是皇帝舉行登基,大婚及慶壽等重要儀式的地方。保和殿是舉行殿試的`地方。現在,我們來到了皇帝和妃嬪居住的后宮,后宮有乾清宮交泰殿、乾清宮是皇帝的寢宮,坤寧宮是皇后居住的寢宮。每逢節日,皇帝就會在乾清宮大擺宴席,宴請諸位臣子。
御花園是皇帝和后妃們游玩的地方,亭臺樓閣古色古香,景色十分怡人,是個賞心悅目的好地方。
好了,這次的游覽就都這里,希望你們記住我,記住故宮。還有一點請你們記得,那就是除了相片什么也不要帶走,除了歡笑什么也不要留下。
故宮導游詞9
大家早上好,歡迎來到北京,我是你們的導游,我的名字是李楊,今天由我帶領大家游覽美麗的北京,你們叫我李導就可以了。
今天我們要去的是故宮,我帶大家進去走一走,看一看。
瞧!呈現在我們眼前的是太和殿,小朋友,你看:這個建筑是不是對稱的'呀?故宮大多建筑都是采用中軸對稱,旅客朋友們知道嗎?現在請大家跟著我到樓梯上湊近了看,你們有沒有看到大小不同的門?大家可能不知道,其實這些門也是有講究的,正中間是皇帝走的,左右的門是給官員走的。據說,太和殿被大火燒過了三四次,可如今還和原來一樣,可見古人對皇帝是十分尊敬的。
大家抬一下頭,看見金黃色屋頂上的小獸了嗎?我們數一數,有多少個……,是不是有11個?是不是故宮里最多的?(過了一分鐘)你知道為什么這么多嗎?是因為太和殿很重要,小獸越多就越重要,小朋友,你覺得這有沒有道理?
現在,我們休息30分鐘,你們可以拍拍照,坐一會兒,等時間一到,請大家到中和殿門口集中,另外,要注意安全,不要亂扔垃圾,小心小偷,祝大家游玩愉快。
故宮導游詞10
各位游客,今天我就是你們的導游,你們可以叫我“小費”,我將帶您參觀我國的世界遺產:故宮。
中國明清兩代的皇宮,又稱紫禁城,地點位于北京城中心。開始建造與明永樂四年至十八年,也就是現在說的1406年至1420年,后來經過多個朝代的勞動人民細心修改,變的非常的富麗堂皇,但仍保持著原來的.布局和規模,,是世界上保存的最完整、規模最大的古代木構架宮殿建筑群。
看,那就是乾清宮,是明清皇帝處理朝政的地方,乾清宮是明清兩代皇帝在紫禁城中居住和處理日常政事的地方。它是后三宮之首,位于乾清門內。“乾”是“天”的意思,“清”是“透徹”的意思,一是象征透徹的天空,不渾不濁,象征國家安定;二是象征皇帝的所作所為像清澈的天空一樣坦蕩,沒有干任何見不得人的事。證明了皇帝們都有治國平天下的志向。
走過乾清宮,看前面那一幢建筑物就是“太和殿”是明清兩朝24個皇帝舉行盛大典禮,如皇帝登極即位、皇帝大婚、冊立皇后、命將出征,此外每年萬壽節、元旦、冬至三大節,皇帝在此接受文武官員的朝賀,并向王公大臣賜宴。顯示自己的地位。
請注意,在參觀時,請不要亂丟垃圾,謝謝。
故宮導游詞11
大家好!歡迎你們來到故宮游覽觀光!我是你們今天的導游,大家可以叫我“小何”,希望大家能夠通過我的帶領,在故宮玩得盡興、開心。路上有什么問題可以隨時跟我溝通。
故宮是明清兩朝的皇宮,始建于永樂四年(1406年),落成于永樂十八年,到現在已經有600多年歷史了,曾經有24個皇帝在此居住過。故宮東西寬753米,南北長961米,總面積72萬平方米,內有宮室9999間半,是中國保存最好的皇宮。今天我們要參觀的是天安門,午門和太和殿。
首先,我們要參觀的是天安門。天安門原名承天門,1651年改名為天安門。天安門旁的花花草草和金黃的屋頂,鮮紅的柱子,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天安門上的'燈籠,在照耀著中華民族的前進之路。屋頂上的龍,瞪著水汪汪的大眼睛,鋒利的爪子緊緊地抓住圓珠,仰天長嘯,好像在怒吼著嚇走敵人。大家可以到天安門上去,站在高臺上鳥瞰,北京的風貌將有大半收在眼底,鳥巢和水立方在遠處若隱若現。大家可以盡情拍照留念,同時也要注意安全。
從天安門上下來,向東出發,就來到了著名的午門。午門是故宮的正門,每當皇帝迎接凱旋的將士時,都是在這里舉行的儀式。午門被分成為三層,上面刻畫著鳳凰,象征著高雅,刻畫的鳳凰,有的展翅飛翔,有的卷起尾巴,舒服的休息著,還有的朝天仰望,好像在一展歌喉。午門充分展現了古代勞動人民的細致工藝和美好憧憬,我們不能破壞這件珍貴的文物。
走出午門就來到了今天的最后一站一一太和殿。太和殿是我國最大的木結構建筑。走進大殿,只見兩根巨大的紅柱出現在眼前,柱子上有九條龍,它們們互相纏繞,象征著團結合作。背景是五彩的碧空,像一根根彩帶,隨風舞動。走出大殿,一排排白橋立在前邊。橋上的每個柱頭都有白色的小獅子,他們形態各異,姿態不一,沒有哪兩只是相同的。正所謂:“金水橋白寧秀壽,九龍壁彩御花芬。”
好啦,今天的游覽到此結束!謝謝各位的支持,再見!
故宮導游詞12
各位游客:
你們好,歡迎你們來到故宮。今天由我為大家做導游,希望大家玩的開心。
首先,故宮舊稱紫禁城。是明清兩代皇宮,是中國現存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1988年被聯合國科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說到這里有人可能就會問了,故宮占地面積是多少?故宮占地七十二萬平方米,屋寧九千九百九十九間半,建筑面積15。5萬平方米。而且墻外有寬二十五米的護城河環繞,形成一個森嚴的壁壘的城堡。建筑氣勢雄偉、豪華、壯麗,是中國古代建筑的.精華。
故宮殿的建筑布局有外朝內廷之分。內廷與外朝的建筑氣氛迥然不同。外朝以太和、中和、保和,三大殿為中心,是封建皇帝行使權力,舉行盛典的地方,坤清宮、交泰殿、坤寧宮為中心,是封建帝王與后妃居住之所。此外還有文華殿、武英殿、御花園等。
最后還要提醒大家故宮已經有很長時間的歷史,請大家給予保護不要隨意破壞。
故宮導游詞13
各位游客:
大家好!今天,由我來當大家的導游,我要帶大家參觀故宮博物院。首先我要做一個簡單的自我介紹,我叫鄧萍燕,大家可以叫我“小燕子”導游。
走進故宮大門,故宮坐北朝南,開有四個門。各位朋友請看,這就是故宮的正門,叫午門,意思是正午的太陽光芒四射。看,在十米高的城墻上聳立著五座重樓,樓頂飛檐翅起,從上面看像五只展翅欲飛的鳳凰,所以午門又稱鳳凰樓。它于公元1420年建成,氣魄雄偉。
各位朋友們,現在我們已經進入了故宮。這里是故宮第一院落。首先,出現在我們面前的是五座用漢白玉建成的石橋,它們象征五德——仁、義、禮、智、信,意思是皇帝集美好品質為一身。金水橋下是內金水河。
跨過金水橋就來到了太和門廣場,這里就是明代皇帝御門聽政時百官待駕的地方。
朋友們,現在我們到了乾清宮,這是皇帝在紫禁城居住和處理日常政事的地方,大家可以拍照留念,但是不要破壞環境喲!
朋友們,現在我們來看一下紫禁城的后花園-——御花園,這里是皇帝皇后休閑娛樂的.場所。大家可以從這座叫“堆秀山”的假山前玩玩吧。
好了,故宮的景色說也說不盡。我把時間留給大家,請大家慢慢觀賞吧!
教師點評:小導游仿佛把讀者帶到了故宮盛地,讓人有身臨其境之感。
大家好!我是王帥,大家可以叫我王導。希望大家能玩得開心,過得愉快。
故宮導游詞14
故宮位于北京市中心,舊稱紫禁城。于明代永樂十八年(1420年)建成,是明、清兩代的皇宮,無與倫比的古代建筑杰作,世界現存最大、最完整的木質結構的古建筑群。故宮全部建筑由“前朝”與“內廷”兩部分組成,四周有城墻圍繞。
20xx年10月在央視一套播出了紀錄片《故宮》,讓總導演周兵欣喜的是,《故宮》的收視率與當年電視劇收視之冠《京華煙云》持平,《故宮》成為央視史上最賺錢的紀錄片。正版DVD直到現在還在銷售。《故宮》之所以取得了前所未有的銷售業績,最重要的是它和國際的制作理念和水準接軌了。不但采用了國際上最先進的拍攝技術和手法,也學會了在紀錄片中講故事。《故宮》的解說詞寫的也相當漂亮,《故宮》第一集以紫金城為例,以歷史時空為線索,為我們講解了故宮的修建過程。并且把冗長沉重的歷史事件講得津津有味,不再像中學課堂上老師講歷史那樣乏味,引起了觀眾的興趣,也為中國紀錄片的水平添上漂亮的一筆。
對大多數的紀錄片而言,通過紀實拍攝只能記錄特定的一小段時空,尤其是對于故宮歷史來說,雖然有有現代影像技術和拍攝技術來做后盾,但是解說詞的作用不可忽視,故宮解說詞把每個畫面都串聯起來,使得它成為一個完整的故事,而不是零星的歷史事件。也使得觀眾理解起來更為快捷和方便。例如,鏡頭里出現故宮里面木柱時,配以“這里是今天紫禁城太和殿的內景,當年那些被砍伐的楠木,就是被用來制作這些柱子的。那些永樂時期巨大的楠木,在太和殿里早已難見蹤影,這些巨大的柱子,是后來清朝由松
木拼湊而成的。”的解說,使得這些木頭更有故事性的生動性,不再是干癟癟的木頭,就像是有了生命里一樣,從明朝堅持到今天。由于電視媒介具有轉瞬即逝、一晃而過的特點,當電視里畫面紛至沓來的時候,觀眾往往回來不及細細品讀和欣賞,紫禁城殿宇眾多,裝潢華麗,難免使觀眾沉溺其中,再加上太厚重的歷史韻味,讓人理解起來難免有些難度,而《故宮》解說詞中對宮殿沒有一一介紹,反而對建造宮殿的人進行了不少的描寫,讓觀眾把注意力轉移到人們建造上來,因此發揮對其殿宇的想象和理解,讓觀眾朋友在歷史時光穿梭中了解故宮的歷史和人們的力量。
需要注意的是,不管在一部紀錄片中解說詞多么華麗和重要,它都應該做到收放自如,有伸有回,畢竟電視傳媒的最顯著的特點還是體現在畫面和聲音上,因此,解說詞應該留有余地,讓畫面和同期聲來說明問題才是上策。解說詞的創作和構思應該貫穿于《故宮》的全過程,涵蓋了前期創作和后期創作的許多環節,這篇解說詞為我們交代了歷史的發展,以及皇帝們對京城建都的努力,俗話說,巧婦難為無米之炊,作者肯定對于北京歷史的發展了如指掌,才能寫出如才通俗易懂的語言和故事,雖然相隔歷史久遠,很多故事我們無從考證,但是作者還是把解說詞做的更有藝術性。
在公元1420年,這座宮殿終于建成了。它是在元大都皇宮舊址上誕生的。那個元大都曾十分著名的延春閣被景山所取代,而整個宮殿建筑群由北往南延伸座落在整個北京的中心地帶,成為這個王朝新的神圣之地。
這里的磚瓦木石,這里的色彩,這里的空間布局,都昭示著中國人曾經的文明意志和理念。從此這里開始歷經24位皇帝和眾多嬪妃皇子們的悲喜人生。開始上演中國歷史中許多精彩的瞬間。
公元1421年,在宮殿剛剛建成之后,百姓迎來了那一年的農歷元旦。這一天,朱棣在新落成的宮殿里,舉行了規模宏大的朝賀儀式。他登上了高敞壯闊的奉天殿,接受大臣們的跪拜。朱棣和大臣們都為這座輝煌無比的宮殿所振奮與鼓舞。
這段解說詞給我們充分表現了當時宮殿建成后人們的歡慶鼓舞,這種具象的事物,是很難透過千年歷史來展現在今天的,作者的細節描寫能使我們感受到那份喜慶,人民費盡勞力,辛苦建成的宮殿終于以一幅華麗的姿態進入到歷史長河中。
這段解說詞為我們講述了千年前先輩們為了這樣一座氣勢恢宏的宮殿所作出的巨大的付出和貢獻,很多人的名字都不為人知,穿過前年的歷史長河,我們無從考證那些為此付出過的先輩,但正是這樣一座規模巨大的宮殿才顯示了我們這個民族是真正有能力和創造力以及想象力的民族,我們用自己的雙手創造出了世界里上上最偉大的工程之一,這是我們為之自豪的事業。解說詞不斷地重復各個工種或者工匠的事跡,這種強調也寫出了工人們的偉大和付出。
朱棣終于下定決心遷都北京,作者介紹了北京的地理位置,闡述了它的.戰略地位和意義,正是這次的遷都使得中國的政治中心開始北移,讓觀眾了解了歷史發展的軌跡和動向,穿越千年的歷史讓人覺得撲朔迷離,很
難搞清楚,但是畫面配以解說詞使我們更清楚的看到了歷史事件的發展和過程。
《故宮》紀錄片的成功離不開拍攝者創意和后期的再次創作,但是言簡意賅,透明清晰的解說詞的價值不可忽視,作者根據故宮這一偉大的歷史題材進行了深刻的研究和自己的深思創作,向我們展示了帝國古都的崛起之路,解說詞跟畫面配合的很好,不會讓人覺得空洞和虛化,當然更重要的是,把故宮這一具有厚重的歷史韻味的題材寫的讓人容易接受和理解,也是很出色的一方面,讓受眾覺得舒服而又容易接受。因此《故宮》的成功離不開解說詞的烘托和配合,解說詞的創作功不可沒。
故宮導游詞15
大家好,我是各位的唐導游。今天,我們參觀的是我國北京的故宮。希望大家跟著我的腳步,不要隨地亂扔垃圾,亂刻亂畫。
故宮又名紫禁城,位于北京市中心,是世界上最大。最完整的五大宮之一。它也是明。清兩代的皇宮,1987年已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評定為世界遺產。
首先展現在我們眼前的這座大門叫做午門。午門一共有三個門。中間的門只有皇帝可以進,皇帝大婚時皇后可以進一次。左邊的門是文臣進的,右邊的門是武臣進的。
相信大家都聽說過:“推出午門,斬首示眾。”這句話吧,大家不要相信,這只是流傳而已。
繼續往前走,我們來到了太和殿,俗稱金鑾殿。它是故宮里最大。級別最高的宮殿。宮里所有的盛大典禮都在這里舉行。
繞過中和殿。保和殿,展現在眼前的'就是乾清門。
走進乾清門就是乾清宮,這是皇帝處理政務的地方。也是皇帝的生活起居地,龍椅上方有一塊匾:正大光明。說起這塊匾,還有個故事呢。古代的時候,皇帝去世前會把繼承人的名字放到一個木盒里,再把盒子放在匾的后面。等到皇帝去世以后,把匾取下來,打開木盒子,就知道新皇帝是誰了。
走過“后三宮”就來到了御花園,御花園里有古樹、奇石,非常美麗。
故宮內的宮殿數不勝數,大家可以自行領略它的恢宏美麗。一個小時后我們在神武門外集合,希望大家玩的愉快!
【故宮導游詞】相關文章:
故宮的導游詞12-23
故宮導游詞12-02
故宮導游詞12-05
故宮經典導游詞11-25
故宮的經典導游詞11-23
故宮的導游詞12-29
北京故宮導游詞11-24
介紹故宮導游詞01-07
沈陽故宮導游詞01-08
沈陽故宮的導游詞0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