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群走網>好詞>導游詞>湄洲島導游詞
湄洲島導游詞
更新時間:2022-08-03 22:10:22
  • 相關推薦
湄洲島導游詞

  作為一位兢兢業業的旅游從業人員,時常要開展導游詞準備工作,借助導游詞可以更好地宣傳景點,引導游客觀光游覽。那么大家知道正規的導游詞是怎么寫的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湄洲島導游詞,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湄洲島導游詞1

  各位朋友大家一路辛苦了,首先歡迎大家到莆田觀光旅游,我姓何,大家可以叫我小何。今天就由小何帶著大家一起游覽。佛說前生的五百次回眸,才換來今生的擦肩而過,今天能夠和各位朋友相聚在這小小的車廂里,是我與您的緣分,車廂雖小,容量很大,能將不相識的小何和大家聚集到了一起。在這里小何先預祝大家旅游愉快,希望您能乘興而來滿意而歸。

  今天我們將要游覽的是素有“南國蓬萊”之稱的湄洲島。湄洲島緊靠福建省的“黃金海岸”湄洲灣,陸域面積14.35平方公里,距大陸僅1.82海里,距離臺灣最近距離僅72海里,是莆田市第二大島。全島南北長9.6公里,東西寬1.3公里,整座島嶼呈狹長型,由于從空中俯瞰,整座島嶼就如少女的柳葉眉,鑲嵌在碧藍色的大海之上,故取名湄洲,眉毛在水中的意思。湄洲島在1992年被辟為國家旅游度假區,20xx年被評為國家4A級旅游區,這里是媽祖文化的發祥地,更是世界上20多個國家和地區近2億媽祖信眾魂牽夢縈頂禮膜拜的圣地。非常榮幸,在去年剛結束的國際節慶協會第56屆年會上,湄洲島入選“世界節日活動之城”這也是湄洲島繼20xx年“媽祖信俗”被列入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后又獲得的第二張世界名片。

  也許您該問了,湄洲島這一個小小的島嶼,為什么能夠如此享譽海內外,當然和我們今天的主角有關,她就是媽祖。大家都聽說過媽祖,媽祖,媽祖,為何稱其為媽祖呢!您別急,聽小何給您慢慢說,我們當地的百姓尊稱媽祖為娘媽,而媽祖這一稱呼來源于臺灣同胞,臺灣人有80%以上是從閩南遷移到臺灣,而到達臺灣必須經過海路,在當時科技不發達的情況下,這些人把能平安到達目的地的愿望寄托在了當時的海上保護神娘媽的身上,所以把娘媽供在船上,當他們平安到達目的地,他們會認為說是娘媽的保佑,因此會在當地建有寺廟或者會館來供奉她,子孫相傳,而這些娘媽像都是湄洲島的祖廟分靈故而臺灣同胞奉湄洲祖廟的娘媽為祖先。稱為“娘媽之祖”,簡稱“媽祖”。

  大家知道封建社會等級制度深嚴,男尊女卑更是根深蒂固,那媽祖這樣一位女性在這樣的社會環境下為什么能夠得到人們如此的膜拜呢?這!就不得不說到我們媽祖的生平了。公元960年農歷三月二十三日,都巡檢林愿林大人家里,紅霞滿屋,林家第六女也就是媽祖降生,說也奇怪,這個女孩從出生到滿月都不曾啼哭,所以她的父親為她取了單名默字,默默無聞的`默。林默至小慧質蘭心,聰明好學,8歲啟蒙讀書,過目成誦,10歲在家誦經禮佛,13歲得玄微道人的指導,開始學習道法,16歲踩浪渡海,懂醫術,識氣象,通航海。能夠事先預測天氣變化,告知船戶,引導人們逢兇化吉。長大后,她決心終生行善濟人,矢志不嫁。林默28歲,公元987年農歷九月初九這一天,林默為救海上迷途的商船,不幸遇難,被無情的大海吞噬。也有傳說媽祖是在九月初九這一天在湄洲島湄嶼峰歸化升天。從此以后,媽祖多次顯靈救助苦難,在人們海上遇到困難時只要求聲“媽詛保佑”,媽祖就會聞聲而至,人們就能逢兇化吉,遇難呈祥。后人敬仰媽祖行善積德、救苦救難的精神,為了紀念她,就在湄洲峰,當年媽祖升天之地旁立了一座神女祠供奉她,尊她為海上女神。而她的事跡也從民間傳到了朝廷,受到歷代朝廷的褒封,從宋朝的順濟夫人到清代的天上圣母。經過歷史的沉淀,媽祖更是盛名遠播四海。受到各地信眾的膜拜,媽祖廟也遍布了世界各地。

  而今天我們就要去參觀媽祖廟的祖廟,湄洲祖廟。世界上有三大媽祖祖廟天津天后宮,臺灣北港朝天宮以及湄洲祖廟。而湄洲祖廟由于是媽祖宮廟的祖庭,因此更加受到信眾們的推崇,因而也被稱為“東方麥加”。媽祖宮廟經過幾次大規模的擴建之后,在清朝時達到五群十八宮九十九間。但是由于歷史原因,我們今天所要見到的是1982年后翻建的。媽祖祖廟有三媽二摸一帶,那么這到底是什么呢!上了島跟著小何就知道了。好了,各位,我們的碼頭很快就要到了,俗話說紅旗飄飄跟著黨走,咱們今天是黃旗飄飄跟著小何走。咱們待會兒要改車乘船,大家上下船要注意安全。出門在外小何希望大家能帶好三個心,出門旅游一定要開心,要記著互相關心,觀景走路要小心。好了,各位,帶好您的貴重物品,隨小何下車。

湄洲島導游詞2

親愛的團友們:大家好!

  我是來自廈門理工學院的導游員。我叫李智,大家可以叫我小李。歡迎大家來到我的家鄉,也是海峽和平女神媽祖的故鄉——湄洲島觀光旅游。今天的行程將由我為大家提供服務,希望我的服務能夠得到大家的認可,在此也預祝大家今天能玩得開心、愉快。大家都說:湄洲島像一顆璀璨的明珠,鑲嵌在東海之濱,被大海的碧波濯洗得清凈晶瑩,就像一位美麗的少女被亞熱帶多情的海風滋潤得嫵媚動人。如此妖媚的極品,我希望能和大家一起分享。這里有東方麥加之稱的湄洲媽祖廟;有能夠與夏威夷媲美的黃金沙灘,而我今天將帶領大家去參觀的卻是一處鮮為人知的海蝕景觀———鵝尾山石景。

  鵝尾山位于湄洲島最南端,海拔不足70米,凌空俯瞰,猶如碧波中托出的一朵長柄蓮花。要從巍峨壯觀、氣勢磅礴的角度來看,它太微不足道了。但俗話說得好,“山不在高,有仙則名。”當我們走近它時,大家就會對大自然的博大精深而嘆為觀止。鵝尾山石景有三大特點:首先:它是一座天然盆景園,山上怪石林立,山巖競秀,林木蔥蘢;其次:它又是一個不可多得的海濱浴場,海邊沙灘連綿潔凈,背依千畝綠林,前臨碧波萬頃的大海;同時,它還是一片奇特的故事林,鵝尾的每一處景觀、每一塊石頭都有一段傳奇的故事。

  現在大家就隨我來,踏著這曾被海浪侵蝕的巖石,一起來領略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吧!

  整個鵝尾山由左右兩座小山組成,我們先從右側開始參觀,這有許多栩栩如生的動物造型,待會兒在大家游覽的過程中,請大家用敏銳的眼光和豐富的想象尋找一下!

  噢,對了,有貝殼、有鷹、有狗、有海龜……哇!這么多呀!大家著的真是有快又準啊是啊,鵝尾山的石頭,天造地設,鬼斧神工,即雄渾粗狂,又秀麗精致。

  好,大家看左邊那躺在路邊的貝殼,它仿佛在列隊恭迎大家的光臨,我們叫它叫“圣貝迎賓”,右邊這只耀武揚威的鷹,叫“雄鷹獵勝”,而頂上這只雙眼圓瞪,怒視天空的狗,我們便稱它為“天狗吠日”,瞧它的兇狠的樣子,我們還是少去惹它為妙。大家再看右上方這只龜的神態就最為逼真,它懶洋洋的趴在岸上不肯離去,人們稱它“海龜朝圣”,海龜朝圣的故事在莆田已經流傳了幾百年。圣是媽祖的別稱,海龜怎么會去朝圣媽祖呢?相傳啊,此龜為海中神龜,它經常看到媽祖孤身一人,在驚濤駭浪中奮力救生,海龜被媽祖慈悲濟世的精神深深打動了,所以經常協助媽祖救人。在公元987年九月初九,媽祖天定在人間“二八”為期的期限到了,媽祖即將離開人間,回到天庭。天性善良的媽祖不愿驚動他人,想悄然離去。但海龜在冥冥之中有所感知,趕緊從海里趕來,想為媽祖送行,它爬呀爬呀,可最終來不及爬到湄嶼峰,就看到一朵祥云冉冉升起,媽祖升天了。傷心欲絕的海龜抬頭仰望,含著

  淚,目送媽祖離去。不愿離去的海龜化身為石,永遠留在了朝圣的路上,千年不變,瞧它的神態,我想他一定是在期望媽祖的歸來,繼續懲惡揚善,也許也在祈禱著一種盛世的太平吧。

  告別了神龜,請大家隨我繼續往上參觀,階梯較陡,請大家小心。在沒走之前,我有個請求,呆會兒穿越前方那片綠林時,請大家放輕腳步,等到了那,大家自然便會知曉啦!

  現在我們來到了這片山坳的綠蔭上了,瞧這兩只是什么呢?對,這是兩只相依的象形石蛙,這兩只青蛙不但聰明而且浪漫,約會竟找得如此幽雅的環境,瞧它們的樣子,一定是生怕別人會來打擾他們的情趣。“雙蛙幽會”之名也就這樣傳開了。看來,在天愿為比翼鳥,在地愿為連理枝,并不單單只是人的愿望。那么現在大家應該知道,為什么我要讓大家放輕腳步的緣故了。

  在聆聽完雙蛙合奏的愛的羅漫史后,我們即將結束鵝尾山右側山的游覽。好,我們繼續往前走。現在我們正跨過的這道海門就是左右側山的分界線,這道海門是傳說中千里眼用利斧劈開的`,現在大家站在高崗上,在這憑海臨風的位置,我想請大家做一下深呼吸,盡情地吸取天地之靈氣,盡情地領略那亂石穿空,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的磅礴氣勢。是不是有一種心曠神怡的感覺呢?

  好,下面我們就懷著這樣的感覺,繼續游覽前面的那塊巖壁,大家覺得那象什么呢?對了,象一本本排列成行的書籍,這就是人稱“媽祖書庫”的海蝕地貌。傳說媽祖小的時候,看到鄰居

  家的許多漁民,出海捕魚,遇到風暴后都葬身海底,天性善良的媽祖從小就立下誓愿:要幫助他們!由于媽祖誕生于官宦之家,所以她便有條件博覽群書,媽祖用所學的知識,給了廣大人民極大的幫助,所以媽祖深知知識的力量,在她羽化升天后,便把她所學書籍化成片片的頁巖留在了鵝尾山上。在這就請大家邊欣賞邊閱讀,看看能否滲透媽祖的天書,獲得媽祖精神的真諦。

  大家繼續順著石梯向前走,再看那一塊壁立千仞的礁石,上面活脫脫地繪著一幅世界地圖。人們又把它看是媽祖面向大海、心懷世界的象征。隨著華人腳步走向世界,媽祖文化信仰也在海外廣泛傳播開來。媽祖成了海峽兩岸同胞和許多海外華僑華人的心靈圣殿,這對于凝聚海外華人的力量,促進國家統一和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有著重要意義。

  各位朋友,在大家的配合下,我們愉快的游覽了鵝尾山的主要景點,大家一定沒有想到,鵝尾山上如此默默無聞的石頭,僅能述說出那么多傳奇,留給我們那么多感動。

  我們這次的鵝尾山之旅也就要結束了,歡迎各位下次能夠再來鵝尾山回味這少有的佳景,再次謝謝大家的合作,祝大家一路順風。

湄洲島導游詞3

  各位團友大家好,歡迎大家來莆田,首先請允許我做一下自我介紹,我是陽光旅行社的導游,我的姓呢在這里我要出個字謎,有1沒2有3沒4有東沒西,大家猜我姓什么?嗯,回答正確,我姓陳,名字呢和中國歷史上兩位著名領導人的摯愛有關,我叫穎齡,穎是周恩來的鄧穎超的穎,齡是孫中山的夫人宋慶齡的齡。大家可以叫我小陳就好。那么今天大家湄洲島的行程就由小陳負責,如果大家在旅游過程中碰到什么問題可以告訴小陳,小陳一定盡力為大家服務。

  大家是第一次來莆田嗎?有的是有的已經來過幾次了是嗎?那有誰知道莆田的四區一縣指的是哪些嗎?四區是指城廂區、荔城區、秀嶼區和涵江區,一縣是仙游縣,這五個區域就是莆田市的轄區。我們現在所在的位置就是城廂區,從這里出發到湄洲島大概將近一個小時,而我們所要去的湄洲島所在的區就是秀嶼區。

  大家知道嗎?莆田的“莆”字一開始并不是現在的莆,而是有三點水的蒲草的“蒲”。這里原來是一片汪洋大海,后來由于地殼運動,海水慢慢退去形成陸地。但是由于土地長期浸泡在海水中,鹽分太重,不適合耕種,時間長了就長滿了蒲草。當時這里流傳著這樣一句話“莆田莆田,只見蒲草不見田”,可見當時這里有多荒涼。后來中原戰亂,由于莆田地處偏僻,所以相對也比較安定,于是就有很多人到這邊避難,用雙手把這里開墾成一片片良田。大家也知道,莆田自古靠海,難免會發生水災,當時科學比較落后,人們就迷信地認為是因為這個蒲字帶水,于是就把水去掉成為現在的莆。

  現在很多城市都有自己的別稱,比如我們的省會福州,別稱叫做“榕城”,那么莆田有什么別稱呢?啤酒城、鞋城,這些都是,但是其中比較出名的還是“荔城”和“興化”這兩個別稱。之所以會有荔城這個別稱的不只是因為這里盛產荔枝,還源于我們偉大的文學家郭沫若的曾經在這里留下的一句詩“荔城無處不荔枝,金覆平疇碧覆堤”,從那以后“荔城”這個別稱就一直流傳到現在。

  說到莆田的另一個別稱“興化”,就要說到宋太祖趙匡胤。五代十國后期,趙匡胤發動了歷史上有名的“陳橋兵變”,登上了皇位,建立了大宋朝。為了統一中國,就派兵征服各地軍閥、諸侯。由于莆田當時地處偏僻,為了保護自已的家鄉抵御外侵,莆田人民自發組織了一支武裝軍隊。趙匡胤每次派兵來想收服這支軍隊均以失敗告終,趙匡胤因此而十分苦腦。后來,朝中有一位大臣,他是莆田人。他向宋太祖獻策說:“我是莆田人,所以我最了解家鄉的人民。要收服這支軍隊只能智取不能武攻”。宋太祖不解,問其為何,大臣寫了四個字“興德化民”。意思是說皇帝應以恩德來感化民心。于是趙匡胤采納了這個計策,在莆田施行了一系列分田、減稅等有利于人民的措施,感化了民心。最終不費一兵一卒就收服了這支軍隊,并把它編為興化軍,隸屬于興化府,“興化”別稱因此而來。而在莆田以興化命名的特產還很多,如“興化米粉”、“興化桂圓干”等。興化米粉以“白如銀、細如絲”的特點而著稱,它是用大米細工多道特殊工藝制成的。

  關于興化米粉,這里呢還有一個故事要跟大家分享,這是關于明代才子柯潛應對的傳說。明朝景泰年間,莆田闊口有一位美麗的女子,不僅生得漂亮還有才華,家里是以加工米粉為業。她十分仰慕柯潛的才學,有一天她聽說柯潛要來闊口買米粉,便在闊口橋頭出對,并說柯潛要是對出來她就嫁給柯潛。第一聯是“地名闊口何無舌”,柯潛對“山號胡公豈有須”。第二聯呢就比較難了,是個拆字對“八刀分米粉”,柯潛對不出來,于是只好先買了米粉回家去。當他走到橋頭時隱隱約約聽到梅峰寺傳來的鐘聲,想出“千里重金鍾”的下對。可是已經來不及了,那名女子見大才子柯潛都對不出來,此生再找不到意中人,絕望之下跳入闊口海波中自盡了。柯潛后來中了狀元,官至少聊,還是忘不了做米粉的才女,終身都沒有娶妻。中午我們在湄洲島上就可以品嘗到這道興化米粉。

  接下來我為大家簡單地介紹下湄洲島的基本情況。為什么叫做湄洲島呢?這是因為整個島嶼的形狀像一個人的眉毛,而且又四面環水,所以取名“湄州”。“所謂伊人,在水之湄”,說的就是湄洲島這個地方呢盛產美女,當然島上美女的代表人物當屬我們的海神——媽祖娘娘了。

  中國的許多宗教人物都虛擬的、不存在的`,但是我們的媽祖卻是真有其人。據明代《天妃顯圣錄》記載,媽祖是湄洲灣畔港里村人,父親林愿,母親王氏,生有一男五女。她的父母十分盼望再生個兒子光耀門楣,于是天天向菩薩禱告。宋建隆元年(公元960年)農歷三月二十三,湄洲島對岸賢良港的林家房屋上空一片紅光,林家生了一個女兒。各位團友,我想請大家回答我一個問題,小孩剛出生時做的第一件事情是什么?對了,就是哭。但是林家的女兒從出生到滿月沒有啼哭過一聲。她父親給她取名單字一個“默”,叫林默。這林默便是我們莆田的奇女子——媽祖。

  林默從小就非常聰明,8歲就能誦經、釋文、知書達禮、觀察天象,父親帶她出海幾次,她就熟悉海路和水性了。在13歲時得到一位玄通老道的點化,她學會了“玄微秘法”,16歲時從井中得到一面銅符,有了未卜先知的本領,法力神通。她心地非常的善良,經常幫助鄉親們,為他們解決生活上的困難,幫助他們醫治一些小病小災。鄉親們都非常的喜歡她,親切的稱她為“默娘”。轉眼間默娘到了談婚論嫁的年紀了。因為默娘心地善良且才智過人,所以到林家來提親的人幾乎踏破了林家的門檻。但是無論對方多么的優質、無論父母如何苦口婆心的勸說,默娘始終不肯嫁人。

  湄洲灣是一個優質的天然深水良港,是當時海上貿易的交通要道。這里商船如幟,熱鬧非凡。俗話說:“水可載舟亦可覆舟”。大海深不可測,海上的氣候情況更是難以預料。每當有船只在湄洲灣遭遇海難時,默娘就會架著她的小舟去營救這些船只,直到把他們引入避風港,轉危為安。默娘的勇敢、智慧、善良也隨著這些船只聲名遠播,傳遍四海。人們都知道在莆田湄洲島上有一位善良的奇女子。

  宋雍熙四年(公元987年),默娘28歲了,這一天湄洲島上空烏云密布、狂風大作。默娘又駛著她的小舟出海了。剛到海上她就看到一船商船在海上,因為對湄洲灣的地形不熟悉,船只迷失了方向。默娘不顧自身的安危,架著小舟靠近船只,慢慢的把他們引入港口。突然一個浪頭打過,默娘來不及躲避,被大浪吞沒了。而這一天正好是農歷九月初九重陽節。默娘去世后,鄉親們懷念這位善良、勇敢的女子,感謝治病救人和拯救商旅的恩惠,在湄洲島上蓋了一座“神女祠”來祭拜她。這“神女祠”就是湄洲媽祖祖廟的前身。也是全世界最早的一座供奉媽祖的廟宇。

湄洲島導游詞4

  中國每年過春節的時候都是最熱鬧的,就連法定節假日也會比平時多好幾天呢,可見在中國是非常重視春節的,可是呢在莆田卻不一樣,這里是非常的重視元宵節的,這邊過元宵是從正月初六就開始的,一直鬧到了正月二十九這一天。而過年的時候就相對沒有那么的熱鬧。據說明朝的時候,倭寇入侵這邊,一直到大年已經過了,才得以平復,當正月初二的這一天,外出逃難的百姓回來,看到滿地的尸體,不由的感到傷心,難過,于是后來人們就把這一天定為了探亡日,因此到初二是不允許出門的,因為覺得不吉利。后來的人覺得過年不探親訪友不大方便,于是就說如果初一有出門,那么初二就不用忌諱這個了。

  大家有沒有看過劉濤演的《媽祖》這部電視劇?這部電視劇呢根據媽祖的事跡改編而成。據說在她還沒有出生的.時候家里就有1個男孩和5個女孩了,大家也都知道封建社會呢,當時家里一般都是靠男人出去掙錢養家,而女子是不可以拋頭露面的,所以呢,當時家里就想要再生一個,希望可以擴大家業。于是呢,就像觀音菩薩祈求,祈求菩薩再賜一個孩子給他們,公元960年的農歷三月二十三日,傍晚,村民們看到有一束紅光直射林家,就在這個時候,林氏生下了一個女嬰,因為她從出生到滿月都不哭不鬧,所以呢,她的父親就給他取名為默,意為沉默的意思。

  林默自小就很聰慧,讀書過目不忘,由于父親是當時的海上巡檢司,因此呢,林默自小就接觸有關海洋氣象的知識,因為經常和父親出海,所以呢,她逐漸熟悉了水性,掌握了怎么預測海洋氣候。每當她預測出海上氣象有什么問題的時候,她都會提醒大家,讓大家避兇就吉。而且她還會時常幫助遇難的百姓和漁船。所以當時的人呢,在她的名字后面加了一個娘字,稱她為林默娘。

湄洲島導游詞5

各位朋友:

  大家好!

  你們想知道有位扶貧濟困、海上救親,被歷代尊崇為“天上圣母”的奇女子是誰嗎?供奉她神祗的祖廟又在哪呢?那么,就請大家跟著我——_x旅行社的導游_x一同走進莆田的湄洲島,去拜謁這位世人景仰的媽祖女神。

  湄洲島距離莆田市區42公里,因形如人的眉毛,嵌于萬傾碧波之中,所以得名“湄洲”。它不僅是媽祖從小生活的地方,而且也是聞名海內外的媽祖祖廟所在地。朋友們,湄洲島到了,請帶好隨身的行李物品,隨我下船,大家要小心腳下,注意安全哦。

  “千年神女廟,長護海霞紅。”請看,展現在我們面前這座宏偉的建筑群是上世紀70至80年代,由各地的媽祖信眾們籌資捐款,在原祖廟的基礎上擴充修建的。整座廟宇分為五進,依山就勢,建筑色彩依稀可見北宋痕跡。您瞧,它的外形象不象西藏的布達拉宮,古樸莊重,氣勢非凡呢!

  各位請看,前面這一批批的.進香隊伍,他們有漂洋過海來的臺灣同胞及海外僑胞,也有祖國內地來的進香游客。大家注意到了嗎?在這些隊伍的最前面都抬著一尊媽祖神像,哪位朋友知道這是在干嘛?其實啊,這些神像都是以前從祖廟掛分靈出去的,現在進香隊伍將她帶回來,這叫“媽祖回娘家”。

  朋友們,請隨我繼續前行,咱們到山頂的媽祖石雕像去看看。從這升天樓往上,要登99級臺階方可抵達。而且從山下媽祖廟的牌樓到山頂的媽祖像整條軸線總長323米,大家猜猜看,這99級臺階、323米各代表什么呢?沒錯,99蘊含有媽祖九月初九升天之意,而323是為紀念媽祖三月二十三的誕辰之日。好,各位朋友,這里就是媽祖山的最高點,眼前這尊儀態雍容,面部慈祥的媽祖造像,高14.35米,由365塊花崗石砌成,它象征著媽祖保佑這14.35平方公里湄洲大地上的居民,一年365天天天平安幸福。請看,媽祖頭戴皇冠,身著霞披,手持如意,遙望著大海。海的那頭正是祖國的寶島——臺灣。在臺灣鹿港朝天宮有一尊一模一樣的媽祖石像與之隔海相望,共同維護著臺灣海峽的和平與安寧。 是啊,媽祖的民間信仰從產生至今已經歷了一千多年,它跨越時空,跨越地域,跨越人種,在全世界擁有1億多的信徒。媽祖已經成為四海共仰的女神,成為慈愛與和平的象征。無論在大陸,還是在臺灣、香港、澳門乃至巴黎、夏威夷以及世界各地的華人區,對于媽祖,實際上都是一種強烈的不忘祖先的意識。或許這就是媽祖信仰久傳不衰的關鍵所在吧,朋友們,如果有機會,希望您能再次光臨湄洲,歡迎拜謁這位奇女子,到時候,“請你的朋友一起來,湄洲來做客。”

  謝謝大家!

【湄洲島導游詞】相關文章:

實用的湄洲島作文300字3篇03-19

溫馨導游詞山西導游詞07-02

寫黃山導游詞-導游詞范文06-09

經典導游詞05-18

導游詞06-01

經典的導游詞11-16

黃山導游詞11-24

法語導游詞12-29

廣西導游詞01-03

久久一级2021视频,久久人成免费视频,欧美国产亚洲卡通综合,久久综合亚洲一区二区三区色
亚洲综合一区二区国产精品 |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综合网站 | 六月婷婷国产精品综合 | 精品在线国产午夜精品 | 午夜亚洲人人精品一区 | 中文字幕一二三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