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群走網>好詞>導游詞>浙江瑤琳仙境導游詞
浙江瑤琳仙境導游詞
更新時間:2022-07-17 21:40:09
  • 相關推薦
浙江瑤琳仙境導游詞

  作為一名樂于助人的導游,總歸要編寫導游詞,導游詞具有極強的實用性,涉及的知識十分廣泛。如何把導游詞做到重點突出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浙江瑤琳仙境導游詞,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浙江瑤琳仙境導游詞1

諸位游客

  你們好!

  歡迎你們到瑤琳仙境來參觀游覽。今天我很榮幸能為大家當導游,我姓(導游證號碼為),希望我的講解能使大家滿意,并預祝大家旅途愉快。在此,我先把瑤琳仙境的概況向大家作一簡單介紹。

  瑤琳仙境是國家級黃金旅游線——浙西線上一顆璀璨的明珠,她距杭州90公里,千島湖75公里,黃山275公里,最早發現于隋唐時期,清朝末年因洞口坍翻,于1979年重新發現。整個景區分洞內、洞外兩部分。洞內面積為28000平方米,游覽路線1640米,分為七個洞廳,前四廳為瑰麗多姿的自然景觀,且三個廳是人工利用聲、光、電等科技手段建成的“神仙世界”游樂宮。洞外面積達48萬平方米(約700余畝地),游覽線路為5華里,有全國罕見的電氣游覽開車、精湛的“三十六計”蠟像館、大型山水盆景園——妙峰苑,整個游覽時間約為2個半小時,希望大家游得盡興,玩得開心。

  游客們,現在我們已經來到了仙境。大家看到的已與我們洞外世界的景物截然不同,正如宋朝有位詩人描繪的“仙境塵寰咫尺分,壺中別是一乾坤。”他把洞內比作是仙境,比作一個壺,意思是仙境與人間只相距咫尺,但壺中卻是另外一番天地。請你們仔細看:這個洞廳上小下大,還真有點象個壺,上面又象似無數倒垂的蓮花,就好象一片蓮花云。在這變幻無窮的“壺中天地”,讓我們共同享受仙境的神奇美景。

  現在我們看到的是仙境的前廳,面積為200平方米,是我們今天要觀賞的一百四十分之一,真正的美景還有后面,請游客們往前走。

  請大家看前面,兩根擎天石柱構成了一扇精美的石門,我們稱它為迎賓門。聽說諸位光臨,原本由上往下長的鐘乳石和由下往上長的石筍迅速結合形成前面兩根石柱,并轉變成雄獅和大象在此歡迎我們,這一景稱為“獅象迎賓”。據傳,跨過這仙門就會立刻成仙,請各位趕快感受一下成仙的感覺。

  現在我們來到了第一洞廳。第一廳的面積為4400平方米,這一廳景石豐富,形態奇特,有“百景廳”之稱。大家是否知道在這地下怎么會有如此惟妙惟肖的洞景呢?距地質部門測定,在二億七千萬年以前,瑤琳地區曾是一片淺海(在該地區山上的巖石中,現在還可看見淺海中的海生動物蜒蝌、蜿石蟲、海貝等化石),經過華力西、喜馬拉雅山等多次造山活動,形成了現在的地貌形態。而瑤琳又具有形成溶洞的三個必要條件:一是可溶解的巖石——石灰巖(CaC3);二是可透水的裂縫,它具有延生和次生之分,地質學上分別稱為層理和節理斷層(原生是石灰巖在海水沉積過程中形成的層狀裂隙,次生的是由巖石經過地質構造運動而造成的裂開和風化、日曬、雨淋,巖石熱脹冷縮、動植物的破壞等);三是流動的水。這種含碳酸的水遇到堅硬的石灰巖就象一把“利鑿”記不休止地雕刻著,把毫無遜色的巖石變成現在如此嬌艷的麗石。據歷史記載,早在宋朝,詩人柯約齋就把此洞比作是仙境,清朝光緒十二年桐廬知縣楊保彝(把這個洞)提名為“瑤琳仙境”,我們現豐所站之處,清朝乾隆時期桐廬縣志上也有記載,傳說是神仙游樂之所。

  請大家仔細看,各處的景石會讓您感到目不暇接,有的象仙人在迎接,有的象豬八戒丑現原形,又有的象鯉魚跳龍門,鯉魚跳龍門按我國傳統之說,是吉祥之兆,大家今天能見到,就是預祝大家吉祥之意。前面有一方瀑布,請大家到近處觀看。

  現在我們來到了瀑布前,我們稱方瀑布為“銀河飛瀑”,你們看瀑中還有閃閃發光的點點銀星,它就是碳酸鈣的結晶(很象光芒四射的鉆石,被現代女性所鐘情)。這方石瀑高有七米,寬有十三米,是目前國內溶洞中罕見的'景石,可謂“天下奇觀”,真是“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如此壯觀的瀑布,它是怎么形成的呢?請大家往上看,在石瀑的上方洞壁上有一條很長的裂縫,從中有成片的水流出來,徐徐而下,當水汽跑了,碳酸鈣就沿著洞壁沉淀下來,久而久之就形成現在這種石瀑。雨季大家可以看到淙淙流水沿折皺而下,緩緩流入水池,這就是片狀水流形成的結果。

  請大家轉過身,在這右上方的石壁上,初探瑤琳洞時,工作人員發現一枚犀牛的牙齒化石,據考證已有幾十萬年了,現保存在中國科學院。在開發瑤琳的過程中還發現了東漢時期(25年—220年)的印紋陶片,五代、北宋(907年—1127年)的古幣,元朝(1206年—1368年)的青瓷碎片,還有2900年前西周時古人用火的遺跡等文物古跡。

  在前方我們工作人員還撿到了一枚刻有“方舟”兩字的銅鏡,請大家隨我們到近處觀看。

  這兒有組景稱為“金雞觀瀑”。1979年初探瑤琳時,在這組景的右后方撿到剛才所說的“銅鏡”,鏡上“方舟”二字就是元末詩人徐舫的字號,徐舫是何許人也?他是明代的開國功臣劉基(劉伯溫)的好友,因元末戰亂再加上仙境別具的吸引力,徐舫只身隱居在洞內生活,銅鏡可能就是在那時脫落的,距今已有600多年的歷史了。徐舫著有《瑤琳詠集》和《滄江集》等著作,可惜現已失散,僅存五言詩一首。

  下一景是“聚仙廳”,請游客們沿著石級臺階慢慢往上走。

  現在我們來到了“聚仙廳”,顧名思義也就是群仙聚會的地方。你們看,這上面還有二位聚會未歸的老神仙呢(上面是神仙老婆婆,下面是神仙老公公),他們可能是洞內居住時間最長的一對神仙了。在此,我也祝凡間的夫妻相親相愛,白頭到老。

  請大家看前面的這支石筍,酷似天安門前的華表,它有七米高,是由洞頂的溶解有Ca(HCO3)重新析出CaC3,一層一層地向上生長而形成的石筍。它是瑤琳洞中的佼佼者——瀛州華表,也是瑤琳的第二大標志。

  往前是單人狹道,請大家注意安全,注意保護景石。

  現在我們來到了“瓊樓玉宇”前,這上空有一只山鷹在盤旋,下面象似一位披甲戴盔的武士,還有兵器盾牌,你看它的形狀平平的,很象古時候打仗用的盾,在溶洞中稱為石盾,由于地下水作水平運動直接從洞頂就形成了這樣的景面。洞內還有多處不同的石盾,請大家沿途注意觀看,一會兒我一一地指點給大家看。

  前面有一條石板路,通往這條路的頂端,這就是瑤琳仙境的天然洞口。1979年9月初探瑤琳洞時,工作人員就是從這個洞口爬進來的,當時洞內既無光亮,也沒有道路主臺階,這些都是以后陸續修建的。

  這一排排絢麗多姿的石帷垂天而掛,多象舞臺上徐徐拉開的帷幕,臺上高掛的兩盞宮燈,是由麥狀水流形成的鐘乳石,舞臺右側的大柱是由洞頂上掛下來的鐘乳石和洞底長上去的石筍銜接起來形成的石柱構成的,這就是“廣寒舞臺”的奇妙之處了。想必月宮里的嫦娥就在這廣寒舞臺翩翩起舞吧!不知各們有沒有看過《少林小子》這部電影,三鳳給三龍送雞湯這場戲就是在這兒拍攝,中央新聞電影制片廠拍攝《初探瑤琳洞》仙女們就是在這舞臺上翩翩起舞的。

  看,這象是美玉雕琢出來的樹林,又象是由玉珊瑚堆積成的珊瑚林,也有的游客說,這象千里冰封萬里雪飄的北國風光。我們稱它為“玉樹瓊林”。(瑤琳洞開放初期,這一景石晶瑩潔白。但十幾來隨著上千萬游客進洞游覽,隨著洞內燈光的照射,景石的顏色變暗了,這是一大遺憾,如何防止或消除景石的這種變化,懇請廣大游客能提供好辦法)看,這里山中有山,洞中有洞,珠光閃閃,滿目琳瑯,是傳說中仙家儲藏珍珠寶貝的地方。你們看,這上面象是懸掛著一支古劍。這支酷象寶劍的景石,是從巖溶洞穴頂部向下生長的以碳酸鈣為主的沉積物。形成初期僅為較小的洞頂突起,而后逐漸增長,一般中部有空心管,形似鐘乳所以學名稱為石鐘乳,這景稱為“珍寶宮”。

  這座山上長滿了靈芝,稱為“靈芝仙山”。看,這是一頭單峰駱駝,據說是王母娘娘派來運載靈芝草的。在這靈芝山前有一只石獅子,請注意看,這只獅好象閉著雙眼,據說這是只愛打瞌睡的懶獅子,所以還有一只小小的青蛙也來守衛這些靈芝草,一旦妖魔來偷盜,機靈的小青蛙就一躍而起,向獅子報警,這景稱為“獅蛙護山”,小青蛙在哪能呢?看,它躲在這里。

  游客們,請看那路口的山崖上,立著一位躬著身,背著手的老神仙在這迎接大家進入第二洞廳呢。對面還象停著一只鴿子,正要飛向二廳、三廳報告大家即將光臨的信息,讓鴿子先去報信,我們繼續游覽第二洞廳。

  這里是群仙欣賞美妙音樂的地方,稱為“仙樂廳”。那并排掛著的一組編馨共十八片,比北京天壇公園的編馨還多兩片。它的聲音高低分明,有的渾厚,有的清脆,能敲出非常美好的聲音。

  瑤琳洞內不少石頭能敲出好聽的聲音,有的象鐘、有的象鼓,有的象琴,所以古書記載:“洞內石有鐘鼓之聲”。如果都敲起來,叮叮當當,洞里就象個音樂廳了。但為了保護景石,請大家先不要敲打。一會兒到第三廳,我會指引大家去敲一個會出聲的石鼓。這組石編馨和剛才大家見到的石帷幕舞臺上的石幕布一樣都是由飽含碳酸鈣的薄層水,從洞頂或洞壁成片流出,沉積成貼壁垂吊的波狀褶裙形的流石,形狀好似幕布、帷幔,有的還象西洋樂器中的大豎琴,所以稱為石幔、石簾。

  請看前面,那是神仙聚會的地方,先看對面的仙山上象坐著一尊高額長須的老壽星,蓮花寶座上的很象“觀音大士”。再請越過仙山往前看,那兒象有個披著袈裟的老和尚嗎?他雙手合十在念經,在為大家祈禱,保佑大家旅途順利,合家歡樂。

  請看,那是一頭麒麟,它背上載著寶物,昂頭朝向觀音,稱為“麒麟獻寶”。

  這兒稱作“紫竹林”。看這竹節、竹鞭形態多么逼真,這種竹林是怎么形成的呢?由于洞內地下水的不斷運動,產生了侵蝕溶蝕作用,而使上層洞底的堆積物失去穩定,使這一根根的小石柱被拉裂或斷開。如果沉陷后幅度較小,隨著碳酸鈣的繼續沉積,使拉開的石柱又被重新“焊上”,就形成了石柱上鼓起的一節節竹節和竹根。游客們,第一洞廳游覽到此結束了,這個洞廳由于游覽路線曲折回環,使我們感到好似進入了迷宮,廳內景石形態豐富,瑤琳仙境四大標志在這個廳內有兩個,一個是“銀河飛瀑”,一個是“瀛州華表”,這些琳瑯滿目的景觀,讓人目不暇接。

  各位游客,現在我們已經到了第二洞廳,第二洞廳的景色與第一洞廳有很大的不同。

  請看這一組景色,有山、有水、有洞、有石,多么象寧靜優雅的富春江山水呀!你們看,那江邊的石洞里,象有一個老人在釣魚呢,有人說他是姜太公,也有人說他是嚴子陵,這片美麗的山水使人想起傳說中的世外桃源,我們就把這景叫“桃花源”吧!而那對面呢,就是“桃花源”中的“武陵村”,一會兒我們就到前面去看看。

  再請大家抬頭往上看,有一種比較少見的景石叫石球。由于水生長的很慢,從一個裂隙中滴出,水慢慢滾動凝結成球狀,有的形狀象雞蛋一樣,所以我們也把這種景觀稱為“石蛋”。這樣的景觀并不多見,請大家注意觀看。好了,現在我們就到武陵村去看一看,但這中間要走一段曲折的路,還有一段小小的風波。

  這下面黑乎乎、亂七八糟的是什么地方呢?有人把它叫做“打翻的龍王殿”。這是怎么回事?說起來還蠻有趣呢!

  原來這“桃花源”、“武陵村”的明媚風光,使東海龍王大為嫉妒,它老是興風作浪,把大水漲到岸上,沖進“桃花源”、“武陵村”來。于是,大家就聯合起來,搗毀了龍王殿,嚇得海螺逃上岸,海龜往上爬,大家還造了一座鎮海塔,把龍王鎮住了。你看,龍王一動不動,束手無策地鎖在海里,他的臉、胡子、鼻子打塌了,一只眼睛打瞎了,哭喪著臉。你再看看,那上面的側面投影就更清楚了,那是龍王的頭冠,那是鼻子,那是胡子……

  那邊是龍王忠心耿耿的大臣龍蝦。看,尖尖的頭,一節節的殼,正尷尬地回頭看著這倒霉的龍王。只有鎮住興風作浪的龍王,人民才能安居樂業,所以把這兒叫做“打翻的龍王殿”是有深刻寓意的。

  當然這段故事是我們編出來的,故事中的龍王、龍蝦、海龜、海螺也只是一些不同形態的石筍罷了。

  鎮住了龍王,世外桃源就更美了,我們快到“武陵村”去看看。這一景稱“武陵村”,看,一株大菩提樹綠蔭遮天,亭亭華蓋著整個村子。看那兒,象一條潔白瀑布奔瀉而下,這象一片茂密的樹林,這是一垛豐收的谷堆。金光燦燦的稻谷閃爍發亮,為了防止老鼠偷吃,一只貓守護著谷堆,請大家在附近找找看,貓在哪?對了,那只貓居高臨下地在上面守衛著呢!

  現在好象是“山重水復疑無路”了,不,路在這里。看前面,“柳暗花明又一村”了。

  這一根根白白細細的石毛,它是從石頭里面長出來的,很象人皮膚上的汗毛,這是毛細水不受重力水的影響,橫的長形成的。

  這里是第二廳通往第三廳的休息廳,也稱“獅子廳”,據說這“獅子廳”里共有大大小小的獅子五十頭,可是現在只剩下四十五頭了,還有五頭到哪里去了呢?大家回憶一下:一頭獅子到進口處的“獅象迎賓”管大門去了,兩頭在第一洞廳的“聚仙廳”門口歡迎大家,“靈芝山”前有一頭,還有一頭在第三洞廳的“極樂世界”表演獅子舞去了,等一會兒大家可以看到。所以現在這兒只有四十五頭,那么請大家一邊休息,一邊找找看。(稍等片刻,請游客活動一下)對,這是群獅聚山、群獅登寶座、獅子奶奶抱孫孫、懶獅趴地、怒吼狂獅、幽會的獅子……,由于時間關系就不一一介紹了。

  游客們,第二洞廳的游覽就到此結束了,這個廳的面積是2300平方米。在剛才的游覽中大家可能已經體會到,它類似一個駝峰形,地勢從低到高,再從高到低,起伏較大。洞內景石既有玉石雕琢的田園景色——“桃花源”、“武陵村”,也有峻險雄偉的坑谷——“打翻的龍王殿”。

  好了,我們接著去第三洞廳游覽。

  在第三洞廳的門口有兩棵很大的合歡樹在歡迎大家!合歡、合歡,就是祝大家合家歡樂、幸福美滿。這里稱為“靈山峽谷”。峻險的峽谷中雨季可聽到涓涓流水聲。這里地勢低,與前面“打翻的龍王殿”和“群獅廳”形成了第二洞廳駝峰形地勢。

  現在我們就到了第三廳,它的面積是9700平方米,是整個溶洞中面積最大的一個廳。請看石筍層層相疊,高聳云天,給你一種“山外青山天外天”的感覺。看那高高的云端中有一個洞,兩扇洞門緊閉著,有人說它象《西游記》里牛魔王的洞府,孫悟空來向鐵扇公主借芭蕉扇,結果吃了閉門羹。孫悟空在哪兒呢?看那洞門上面不就是孫悟空嗎?他借不到芭蕉扇,正急得抓耳撓腮呢!再看那一帶石筍多象是一些小猴子,那大概是孫悟空的毫毛變的吧。有人還在下面找到了豬八戒、大家不妨找找看,這是一個天然的“翠云洞府”、“神仙世界”里也有一個,而且在那里還可以見到鐵扇公主呢!

  再請大家看前面的大石柱,它凌空矗立,把第三大廳牢牢頂住了,氣勢非常壯觀,它是瑤琳仙境的瑰寶,被譽為瑤琳仙境第三大標志,稱它為“玉柱擎天”。這上面的雕琢可謂巧奪天工,下面就請隨我換個角度來欣賞右側這方石筍群。

  看,對面就是我們瑤琳仙境最精彩的部分,也是我們今天整個參觀游覽的高潮。你們看,石筍層層疊疊,五彩繽紛,千姿百態,如詩、如畫、如夢……難怪中國當代著名桐廬籍畫家葉淺予先生,一九八一年回故鄉桐廬,到瑤琳仙境參觀時,也對這片迷人景色贊嘆不絕,說這兒象敦煌的唐代大壁畫,象是到了西方的“極樂世界”。畫家說的“極樂世界”是指人人

浙江瑤琳仙境導游詞2

  講解內容:前廳、獅象迎賓、百景廳、銀河飛瀑、聚仙廳、瓊樓玉宇、廣寒舞臺、珍寶宮、靈芝仙山、仙樂廳、桃花源、龍王殿、武陵村、群獅廳、翠云洞府、三十三重天、宋詩臺、石景園、送客廊。

  (前廳)諸位游客,你們好!大家遠道而來,我們表示熱情的歡迎。首先,我把瑤琳仙境的基本情況介紹一下:

  瑤琳仙境是個石灰巖的大溶洞,按洞體結構共分七個洞廳,總面積為28000平方米。整個景區可分二部分,第一部分是天然的溶洞景觀,第二部分是三十六計蠟像館和妙峰苑,整個景區面積達50公頃。目前可供游覽的溶洞前四廳,面積為16000平方米。今天就由我擔任導游員,陪同大家游覽這個地下樂園。瑤琳仙境以它奇、秀、雄、深的景觀,被譽為全國諸洞冠,并榮立中國旅游勝地四十佳之列。祝愿大家游得盡興,玩得開心。

  游客們,現在我們已經來到了仙境的前廳。你可能會覺得好象進入了一個奇妙和神話世界里。它與洞外的現實世界雖然只有一步之差,但卻有人間與仙境的區別。這正如宋朝有位叫柯約齋的詩人,在他的游瑤琳仙境詩中第一句所寫的那樣:仙境塵寰咫尺分。這首詩的第二句是壺中別是一乾坤,詩人把這個洞比作一個壺,大家看這個洞上小下大,還真有點象壺。進入這個神奇的壺里,就另有一番天地。這里有天、有地、有水、有山。請看,上面象是朵朵云彩,又如無數朵倒垂的蓮花,就好象一片蓮花云。而那邊遠處好象有個小小的山村,猶如一幅美麗、寧靜的山村油畫。這里僅是我們今天要觀賞的一百四十分之一,真正的美景還在后面,請游客們往前進。

  (迎賓門)這兒名叫迎賓門,聽說諸位光臨,雄獅、大象站在門口歡迎,所以也稱為獅象迎賓。看,這是一頭蓬頭大獅子,這是它的大鼻子,這是大嘴巴;那是一群大象,那是它們的長鼻子。請大家入迎賓門,進第一洞廳游覽。

  (百景廳)游客們,我們已經到了第一洞廳。根據清朝乾隆時的桐廬縣志記載:傳說瑤琳洞里有一個神仙游集之所。現在我們就已來到了這個神仙游樂、聚會、觀景、吟詩的場所。先請看這正面的一支石筍,象是一位披著斗篷的仙人,正飄飄悠悠地前來迎接大家,我們稱他為迎客仙。讓我們隨著迎客仙的指點來逐個地觀賞這一景。

  請看對面,有群山、有樹林,好象還有一座座亭臺樓閣,后面象是有一個很深很深的庭院,那大概就是神仙們經常游玩的地方。再往那邊看,上面象不象一個舞臺,現在幕布已經徐徐拉開,待一會兒,也許你們能見到仙女們出來輕歌曼舞。在這群仙出沒的地方,除了有一株株玉樹、一片片玉林,還有些動物。你們看那里象不象一頭肥豬,這兒象躲著一只羚羊,前面紅光照著的石筍象是鯉魚跳龍門,那是頭,那是鰭,那是尾巴。按傳統說法,這是吉祥之兆。大家今天能看到,來年定會吉祥如意。

  那是一方瀑布,大概是神仙們賞景、吟詩的地方。你看瀑布前面好象立著一位頭帶方巾的書生,也許那是元代桐廬籍詩人徐舫,據記載他曾在洞內生活過一段時間;也有人說他是李白,正面對石瀑在吟詩,請大家隨我到近處觀看。

  (石瀑)這石瀑,也稱為銀河飛瀑。它正奔騰呼嘯,飛瀉人間,你們看飛瀑中還有閃閃發亮的點點銀星。這方石瀑有七米高,十三米寬,是目前國內罕見的景石,可謂天下奇觀,真是飛流直下三千盡,疑是銀河落九天。

  看到這里,游客們一定很想知道這方石瀑是怎么形成的?這是由于洞壁上有很長的裂縫,從中有成片的水流出來,徐徐而下,當水氣跑了,碳酸鈣就沿洞壁沉淀下來,久而久之就形成現在這種石瀑。雨季可以看到淙淙流水沿折皺而下,緩緩流入水池。再請大家欣賞一下池中神幻的倒影,這是多么美麗而迷人的景色。我們就把這銀河飛瀑定為瑤琳仙境的第一大標志。

  請大家再往前直,這是猴子捧仙桃,上面是熊貓戲球。游客們,在這洞壁上曾發現了中國犀牛牙齒化石的殘余,據中國科學院地質研究所等有關單位考察,瑤琳洞共有40種洞穴動物,初步鑒定的有35種隸屬于6個門、14綱、28科、32屬,其中聚集量最大的是蝙蝠。現在有時還會遇到它飛來飛去與游客戲耍。在游覽過程中,還能見到什么動物呢?請隨我到這邊觀看。

  (金雞觀瀑)這里是一對金雞在觀賞美麗的石瀑。你們看,這是大公雞,邊上是一只大母雞,這一景稱為金雞觀瀑。

  游客們,初探瑤琳時,工作人員就在這金雞觀瀑的右后方,撿到了刻有方舟兩字的一面銅鏡。方舟為詩人徐舫的字號。元末,徐舫曾在洞中避難,可能是那時遺落的,距今已有六百多年了。前面是石臺階,請游客們抬頭看,慢慢走。

  (聚仙廳)這里是聚仙廳。看,那是一對守門的石獅子。這里還有三口大鐘,據說,這三口大鐘一敲,群仙就來聚會,所以稱為聚仙鐘。看,這上面還有兩個聚會未歸的老神仙。三口鐘都在哪?請大家找一找。(稍停片刻)這是一口,這邊還有一口,看這鐘上面,還停著一只山鷹呢。還有一口在哪兒?它藏在石帷幔里面,不信你們往里瞧瞧。據中國科學院地質專家考察,這口鐘形成的歷史已經有十四萬五千年了。

  這口鐘的前廳的壺都屬于喀斯特溶洞中的一種洞頂渦穴,沿內還有多處,在三廳出口處的洞頂上有一排四個,它的形狀象倒扣的鍋,所以也叫溶巖天鍋。在四廳入口過道上方,我們還可以看到一個更小的渦穴,故稱為洞頂酒渦穴。

  請大家不要大聲喧嘩,你們看,在這池中有一只烏龜,它非常怕羞,一聽見喧嘩聲就往回爬,躲進洞里去。現在它還沒有進洞,大家快來看呀。據說這是一史仙龜,傳說仙龜是長命百歲的,今天能見到這只仙龜,就是預示著大家將健康長壽。再請大家看看池中的倒影,洞中有洞,神幻莫測,洞中這樣的倒影有多處,而且各有千秋,請大家沿途注意觀看。

  這多象天安門前的華表,上面象有九龍盤繞,故我們稱它為瀛州華表,它有七公尺高,是瑤琳仙境的第二大標志。根據巖溶滴水成石的過程推算,它的形成應需幾十萬年,它與石瀑的形成有所不同,他是由于滲透到巖溶穴頂部的水,商落在洞穴的底板上,自下而上的生長形成的碳酸鈣沉積物,簡稱是滲透水流形成的,它絕大部分形狀象筍,所以學名叫石筍,瑤琳洞內的石筍千姿百態,大的有這個瀛州華表和洞內的第四大標志瑤琳玉峰,小的有這大小烏龜和二廳的貓,還有什么屬于滲滴水水流形成的景觀呢?大家回憶一下(稍等片刻),對了,有迎客仙,有鯉魚跳龍門,有那對金雞,還有那對守門的石獅子,這些都是孤立的`一個個或一對對的石筍,還有一片片的石筍群,形狀更為壯麗,一會兒我陪大家去三廳觀看。

  前面有一排石草帽帷幔,絢麗鮮艷,銀光閃閃。請大家注意觀看。往前去是單人狹道,請按順序走,注意安全,注意保護景石。

  (瓊樓玉宇)現在我們來到了瓊樓玉宇前,你們看,這上空好象一只山鷹在盤旋,它的下面象個披甲戴盔的武士在守衛。在這片玉樹中,好象有一座座的亭臺樓閣。

  游客們,1979年9月初探瑤琳洞時,工作人員就是從這條路的頂端一個直上直下的洞口,帶了礦燈,拿了火把爬進來的。當時洞內既無光亮,也沒有這些道路和石臺階,如今,經旅游工作者們多年的開發、建設才有了如此規模的游覽環境。真可謂前人栽樹,后人乘涼呀!下一景是廣寒舞臺。

  (廣寒舞臺)現在我們已經來到了廣寒舞臺,這個舞臺不同于其他舞臺的是,臺上的一切設施全是溶洞中各類天然景石組成的。請看,徐徐拉開的幕布,稱之為石幔垂臺。臺上面紅光高照的兩個宮燈是由麥狀水流形成的鐘乳石。舞臺右側的大柱是由洞頂上掛下來的鐘乳石和洞底長上去的石筍銜接起來形成的石柱構成的。這就是廣寒舞臺奇妙之處了。中央新聞電影制片廠拍攝的《初探瑤琳洞》里,仙女們就是在這舞臺上翩翩起舞的。看過《少林小子》電影的游客您熟悉這景嗎?這就是三鳳給三龍送雞湯的地方,瑤琳洞內還有多處景色曾在這部影片中出現,一會兒,我一一地指點給大家。

  看,這多象是美玉雕琢出來的樹林,又象是山玉珊瑚堆積成的珊瑚林,也有的游客說,這象千里冰封萬里雪飄的北國風光。我們稱它為玉樹瓊林。瑤琳洞開放初期,這一景石晶瑩潔白。但十幾年來隨著上千萬游客進洞游覽,隨著洞內燈光的照射,景石的顏色變暗了。這是一大遺憾,如何防止或消除景石的這種變化,懇請廣大游客能提供好辦法。

  (珍寶宮)看,這里山中有山,洞中有洞,珠光閃閃,滿目琳瑯,是傳說中仙家儲藏珍珠寶貝的地方。你們看,這上面象是懸掛著一支古劍。這里象是收藏著一只龍角,里面有一只小猴子專門看守這件寶物。這景稱為珍寶宮。這支酷象寶劍的景石,是從巖溶洞穴頂部向下生長的以碳酸鈣為主的沉積物。形成初期僅為較小的洞頂突起,而后逐漸增長,一般中部有空心管,形似鐘乳所以學名稱它為石鐘乳。這也是洞穴中常見的沉積物,他的形大辯論也是千奇百怪的,在游覽中大家可以留意觀賞。

  (靈芝仙山)這座山上長滿了靈芝,稱為靈芝仙山。看,這是一頭單峰駱駝,據說它是王母娘娘派來運載靈芝的。在這靈芝山前有一只石獅子,請注意看,這只獅子好象閉著雙眼,據說這是只愛打瞌睡的懶獅子,所以還有一只小小的青蛙也來守衛這些靈芝草,一旦有妖魔來偷盜,機靈的小青蛙就一躍而起,向獅子報警,這景稱為獅蛙護山,小青蛙在哪呢?看,它躲在這洞里。

  游客們,請看那路口的山崖上,立著一位躬著身、背著手的老神仙在這迎接大家進入第二洞廳呢?對面還象停著一只鴿子,它要飛向二廳、三廳報告大家即將光臨的信息,讓鴿子先去報信,我們繼續游覽第一洞廳。(仙樂廳)這里是群仙欣賞美妙音樂的地方,稱為仙樂廳。那并排掛著的一組編馨十八片,比北京天壇公園的編馨還多兩片。它的聲音高低分明,有的渾厚,有的清脆,能敲出非常美妙的聲音。

  瑤琳洞內不少石頭能敲出好聽的聲音,有的象鐘,有的象鼓,有的象琴,所以古書記載:洞內石有鐘鼓云聲。如果都敲起來,叮叮當當,洞里就象個音樂廳了。但是為了保護景石,請大家先不要敲打。一會兒到第三廳,我會指引大家去敲一個會出聲的石鼓。這組石編馨和剛才大家見到的石帷幕舞臺上的石幕布一樣都是由飽含重碳酸鈣的薄層水,從洞頂或洞壁成片流出,沉積成貼壁垂吊的波狀褶裙形的流石,形狀好似幕布、帷幔,有的還象西洋樂器中的大豎琴,所以稱為石幔、石簾。

  請看前面,那是神仙聚會的地方。先看對面的仙山上象坐著一尊高額長須的老壽星,那蓮花寶座上的很象觀音大士。瑤琳洞內共有二尊觀音大士,這是天然的,后面還有一尊是人工制作的,一會兒在神仙世界大家可以看到。

  再請越過仙山往前看,那兒象有個披著袈裟的老和尚嗎?他雙手合十在念經,在為大家祈禱,保佑大家旅途順利,合家歡樂。

  (紫竹林)請看,那是一頭麒麟,它背上載著個寶物,昂頭朝向觀音,稱為麒麟獻寶。這兒稱作紫竹林,看這竹節、竹鞭形態那么逼真,這種竹林是怎么形成的呢?由于洞內地下水的不斷運動,產生了侵蝕溶蝕作用,而使上層洞底的堆積物失去穩定,使這一根根的小石柱被拉裂或斷開。如果沉陷后幅度較小,隨著碳酸鈣的繼續沉積,使拉開的石柱又被重新焊上,就成了石柱上鼓起的一節節竹節和竹根。游客們,第一洞廳游覽到相結束了,它的面積是4400平方米。這個洞廳由于游覽路線曲折回環,使我們感到好似進入了迷宮,廳內景石形態極豐富,有規模宏大、氣勢壯觀的獅象迎賓、銀河飛瀑、石幔垂臺,有形態逼真、造型優美的靈芝仙山、廣寒舞臺,還有小巧秀麗的猴子捧仙桃、金雞觀瀑、石蛙護山。瑤琳仙境四大標志在這個廳內有兩個,一個是銀河飛瀑,一個是瀛州華表。這些琳瑯滿目的景觀,讓人目不暇接。

  (桃花源)各位游客,現在我們已經到了第二洞廳,第二洞廳的景色與第一洞廳有很大的不同。

  請看這一組景色,有山、有水、有洞、有石,多么象寧靜優雅的富春江山水啊!你們看,那江邊的石洞里,象有一個老人在釣魚呢,有人說他是姜太公,也有人說他是嚴子陵。這片美麗的山水使人想起傳說中的世外桃源,我們就把這兒叫桃花源吧!而那對面呢,就是桃花源中的武陵村。

  現在我們就到武陵村去看看吧。不過道路較為曲折,途不還有小小的風波。

  (龍王殿)這下面黑乎乎、亂七八糟的是什么地方喲,有人把它叫做打翻的龍王殿。這是怎么回事?說起來還蠻有趣呢!

  原來這桃花源、武陵村的明媚風光,使東海龍王大為嫉妒,它老是興風作浪,把大水漲到岸上,沖進桃花源、武陵村來。于是,大家就聯合起來,搗毀了龍王殿,嚇得海螺逃上岸,海龜往上爬,大家還造了一座鎮海塔,把龍王鎮住了,你看,龍王一動不動,束手無策地鎖在海里,他的臉、胡子、鼻子打塌了,一只眼睛打瞎了,哭喪著臉。你再看看,那上面的側面投影就更清楚了,那是龍王的頭冠,那是鼻子,那是胡子

  那邊地龍王忠心耿耿的大臣龍蝦。看:尖尖的頭,一節節的殼,正尷尬地回頭看著這倒霉的龍王。只有鎮住興風作浪的龍王,人民才能安居樂業,所以把這兒叫作打翻的龍王殿是有深刻寓意的。

  當然這段故事是我們編出來的,故事中的龍王、龍蝦、海龜、海螺也只是一些不同形態的石筍罷了。鎮住了龍王,世外桃源就更美了!我們快到武陵村去看看。

【浙江瑤琳仙境導游詞】相關文章:

瑤琳仙境作文04-27

瑤里古鎮導游詞11-20

浙江導游詞01-08

景德鎮瑤里導游詞03-26

瑤里古鎮導游詞(9篇)12-06

瑤里古鎮導游詞9篇11-20

浙江景區導游詞02-09

浙江烏鎮導游詞04-21

浙江仙都的導游詞05-11

久久一级2021视频,久久人成免费视频,欧美国产亚洲卡通综合,久久综合亚洲一区二区三区色
午夜色福利久久免费 | 亚洲欧美日本一区二区三区 | 现在在线免费观看AV | 无遮挡十八禁在线视频国产 | 真实国产普通话对白乱子子伦视频 | 日本亚洲韩中文字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