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群走網>好詞>導游詞>遼寧鴨綠江導游詞
遼寧鴨綠江導游詞
更新時間:2022-07-13 11:22:48
  • 相關推薦
遼寧鴨綠江導游詞

  作為一名盡職盡責的導游,有必要進行細致的導游詞準備工作,導游詞是導游員同游客交流思想,向游客傳播文化知識的工具,也是應用寫作研究的文體之一。導游詞應該怎么寫才好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遼寧鴨綠江導游詞,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遼寧鴨綠江導游詞1

  國家級風景名勝區鴨綠江位于丹東境內鴨綠江下游的渾江口至江海分界處的沿江區,全長210公里,面積約4000平方公里。景區以水景為主線,山景相依托,名勝古跡歷史久遠,游一江可觀賞中朝兩國風光。

  鴨綠江因為水的顏色而得名,那碧綠的江水,猶如雄鴨脖頸的瑩綠,先人們便稱其為鴨綠江,沿襲至今,在早以前,鴨綠江的古稱為馬訾水。鴨綠江古稱壩水,漢稱為訾水,唐朝始稱鴨綠江,因其水色青綠、恰如鴨頭而得名。鴨綠江發源于吉林省長白山南麓,流經長白、集安、寬甸、丹東等地,向南注入黃海,全長795公里,是中朝兩國的界河。鴨綠江流經丹東市約300公里。此段江面寬闊,兩岸風光秀麗,在入海口一帶,盛產大銀魚。鴨綠江造橋歷史很早,可上溯到遼代,20世紀初,鴨綠江上始建鐵橋,先后在丹東和朝鮮新義州之間建了二座。第一座建于1920年,是座開閉式橋梁。1950年朝鮮戰爭中被美國飛機炸毀,橋墩至今猶存,現辟有端橋游覽區。第二座橋建于1940出年,為鐵路、公路兩用橋,全長940米,屬中朝兩國共管。它是中朝兩國的交通要道,也是游人觀光覽勝的景點。

  門票:鴨綠江斷橋15元

  位置:位于鴨綠江中下游丹東市境內,東起渾江口,西至大東港

  氣候:氣候冬暖夏涼

  面積:全長210公里。總面積824.2平方公里(含朝鮮水面),保護區面積200平方公里。

  鴨綠江風景名勝區由六大景區100多個景點組成,鴨綠江風景區位于鴨綠江中下游,與朝鮮碧潼、清水、義州、新義州隔江相望,江水蜿蜒舒緩,兩峭壁嶙峋,林木郁郁蔥蔥,形成了絢麗多彩的自然景觀,有浩瀚秀美的水豐湖、雄峙江畔的虎山長城、彈痕累累的鴨綠江大橋、我國1.8萬公里的海岸線最北端的江海分界線和古人類洞穴遺址、原始村落遺址和現代園林建筑等,構成了豐富的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

  水豐景區:水豐水庫是中國東北最大的水庫,中朝兩國共管,庫區內森林都保持著近似原始狀態的自然景觀,水庫兩側峽谷秀麗、花木茂盛。

  太平灣景區:主要由古渡新村和太平灣電站景點組成。

  大橋景區:位于丹東市城區,是鴨綠江風景名勝區的核心景區,與朝鮮新義州市隔江相望。有寶山懸虹、碧水玉榭、鴨江帆影、鐵橋彈洞等著名景點。

  虎山景區:位于大橋景區與太平洋景區之間。虎山形似臥虎,地勢險要,與對岸朝鮮“統軍亭”遙遙相對,是中國歷史上重要的'軍事要地。

  江口景區:區內最南端的一個景區。江海分界線是中國海岸線的最北端,三號江海界碑吸引了許多游客。

  綠江景區:位于寬甸鎮江鄉和吉林省交界的渾江口。自然景觀秀美,植被近似原始狀態,有十二天門、天然狩獵場、冷風巖、五節樓山,以及古窯址等景點。

  交通:北京至平壤、莫斯科至平壤的國際聯運列車,經彈洞出入國境。丹東還有通往沈陽、北京、長甸等的客運列車。民航已開辟直達北京、廣州、成都、溫州等地的航線。

遼寧鴨綠江導游詞2

  歡迎參觀丹東鴨綠江風景區!

  鴨綠江風景名勝區位于鴨綠江中下游丹東市境內,東起渾江口,西至大東港,全長210公里,總面積824.2平方公里。風景區與朝鮮新義州隔江相望。這里地理位置優越,氣候冬暖夏涼,山青水秀,一覽中朝兩國風光而獨具特色。

  鴨綠江因為水的顏色而得名,那碧綠的江水,猶如雄鴨脖頸的瑩綠,先人們便稱其為鴨綠江,沿襲至今。鴨綠江發源于吉林省長白山南麓,流經長白、集安、寬甸、丹東等地,向南注入黃海,全長795公里,是中朝兩國的界河。鴨綠江流經丹東市約300公里。此段江面寬闊,兩岸風光秀麗,在入海口一帶,盛產大銀魚。

  鴨綠江造橋歷史很早,可上溯到遼代,20世紀初,鴨綠江上始建鐵橋,先后在丹東和朝鮮新義州之間建了二座。第一座建于1920年,是座開閉式橋梁。1950年朝鮮戰爭中被美國飛機炸毀,橋墩至今猶存,現辟有端橋游覽區。第二座橋建于1940出年,為鐵路、公路兩用橋,全長940米,屬中朝兩國共管。它是中朝兩國的交通要道,也是游人觀光覽勝的景點。

  現在我們看到的就是第一座大橋,又被稱作‘斷橋’。1920年建,當時是0年,被美機炸斷,由日本朝鮮總督府鐵道局建造。這是條單線鐵路橋,橋面為直梁劃板式。在抗美援朝戰爭中,斷橋是志愿軍出國的主要通道,也是運輸戰略物資的大動脈。1950被美機炸斷,成為廢橋。93年開放為景點供人們游覽。

  側面的這個炮樓,就是當年日本警備隊守橋的主要工事地。這5層炮樓是我國目前現存最完好的公路防御炮樓,也是日本侵華戰爭的鐵證。

  在我們左側不到100米的地方,是第二座大橋,也是著名的‘鴨綠江中朝友誼橋’。這座橋是復線鐵路橋。大橋上行鐵路,下行公路。當時公路橋面鋪設木板,一九七七年換鋪水泥板后就再沒有修過。多年沒有大修過的鴨綠江大橋鋼梁已銹蝕斑斑,路面破損多達三百余處,有的橋面板移位、斷裂,致使大橋承重能力減弱。

  朋友們,我們現在所在的位置是虎山景區。虎山景區位于中朝界鴨綠江江畔,主要有長城、睡美人、中朝邊境一步跨、古棧道等景點。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景點便是虎山長城。

  虎山長城于丹東市寬甸縣虎山鄉。距據考證,它大約始建于1469年,是我國明朝萬里長城的東端起點。它橫跨祖國的千山萬水,西與甘肅的嘉峪關長城相連,可稱的上是古人留下的一座建筑豐碑。

  我們現在看到的長城是1992年重修的。修復后的虎山長城以磚石結構為主。本著文物“修舊如舊”的原則,修復后的長城走勢和各個敵樓、墻臺、烽火臺的位置都與文物考古發現原址相符合,基本上再現了歷史上虎山長城的雄姿。

  這座山就是虎山,它是突起于鴨綠江的.一座孤山。仔細看一下,很像一只猛虎蹲坐在那里,所以這里得名虎山。

  現在請隨我登上長城。明長城的建筑結構非常完備,包括城墻、城臺、敵臺、烽火臺、關口等部分,在這虎山長城基本都可以看到。

  這是虎山峰頂,為明朝萬里長城的第一個烽火臺。站在烽火臺上放眼眺望,江城丹東的高樓大廈和朝鮮新義州市盡收眼底。

  應該說,博大精深的長城文化,已經深深地凝聚了我們的民族精神。長城,作為歷史的豐碑,將永遠屹立在一個偉大民族的心靈深處!

  歡迎再次光臨丹東鴨綠江風景區。再見!

遼寧鴨綠江導游詞3

  鴨綠江大橋其實有兩座,相隔不足百米。第一座橋于1920年5月動工,1920年10月竣工,由當時的日本朝鮮總督府鐵道局所建,始為鐵路橋,十二孔,長944.2米,寬11米,從中方數第四孔為開閉梁,可旋轉90度,便于往來船只航行。第二座橋始建于1937年4月,1943年啟用,距第一座橋上游不足百米。1950年11月——1951年2月,經美國飛機多次轟炸,第一座橋毀為廢橋,只剩下半截,朝鮮一側只留下光禿禿的幾個橋墩。

  第二座橋也就是我們經常說的`鴨綠江大橋還在使用中,是聯系中朝兩國的紐帶。這座橋于一九三七年開工建設,一九四三年交付使用。大橋上行鐵路,下行公路。當時公路橋面鋪設木板,一九七七年換鋪水泥板后就再沒有修過。多年沒有大修過的鴨綠江大橋鋼梁已銹蝕斑斑,路面破損多達三百余處,有的橋面板移位、斷裂,致使大橋承重能力減弱。

  鴨綠江大橋全長九百四十六點二米,其中中方橋長五百六十九點九米。新聞報道中說,這次大橋橋面大修工程投資二百多萬元人民幣,由沈陽鐵路局投資,沈陽鐵路局丹東工務段承建。工程每周四四時至周日二十三時閉關晝夜施工,其余時間正常通關。這一工程將于今年十月下旬完工。這次修整后,大橋橋面的承重能力將由原來的十噸提升至二十噸。

  在大橋維修的時候,周一至周三只允許旅游和貿易車輛往來,而周四至周日封閉公路路段,鐵路運輸正常不變。

  隨著大橋的竣工和朝鮮旅游的恢復,為了滿足游客的需要,丹東市政府和丹東邊檢站報請公安部批準,允許游客步行上橋進入朝鮮境內。

  公安部批復:允許徒步過橋旅游,但必須保證游客人身安全和大橋安全。同時規定:游客不準在橋上拍照留影,只準并排排隊行走。

遼寧鴨綠江導游詞4

各位朋友:

  大家好,歡迎來到鴨綠江風景名勝區參觀游覽,下面請大家聽我介紹一下鴨綠江風景名勝區的概況。

  一、景區概況

  鴨綠江風景名勝區,是國務院于1988年批準的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地處鴨綠江下游,渾江口至大東港之間,與朝鮮的碧潼、清水、義洲和新義州隔江相望,全場210公里,面積824.2平方公里。

  鴨綠江風景名勝區由綠江、水豐、太平灣、河口、虎山、大橋和江口等景區100多個景點組成,以自然風光旖旎,人文景觀薈萃、地理區位獨特、環境質量優越而馳名中外,是一覽兩國風光,憑吊歷史遺跡,融休閑度假、科學考察和異國旅游于一體的河川型風景名勝區。

  鴨綠江風景區2003年被國家旅游局評為AAAA級旅游景區,2004年榮獲遼寧省“十佳”旅游區,2006年虎山長城、鴨綠江斷橋升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7年獲全國十佳休閑景區稱號,2008年被評為遼寧省文明景區。

  二、綠江景區

  綠江景區位于寬甸振江鄉,從東江至渾江口,面積141平方公里,為鴨綠江景區上游。這里層巒疊嶂,風景秀麗、野趣橫生,由南天門、小青溝、壯哉谷等景點組成,至今仍保持著原始狀態,處于待開發階段。

  三、水豐景區

  水豐景區以水豐水庫為核心,面積為274平方公里,建成于1941年的水豐大壩,長900米,高146米,寬8.5米,為世界少見的水泥結構高壩。素有東北第一大水庫和遼寧第一大淡水湖之稱的水豐湖,因開發較晚兒完整地保存了自然風貌。

  湖面浩瀚壯闊,山水相映,空氣清新,既有北方山水的雄渾壯美,又有江南山水的清秀之美。水豐湖面由中朝兩國共管,船只只在水面上自由來往停泊,游人盡可飽覽兩岸風光和異國風情。

  四、太平灣景區

  太平灣景區距丹東市50公里,與朝鮮平安北道朔州郡隔江相望,主要由古渡新村和太平灣電站等景點組成。其中太平灣電站為景區核心,是全國工業旅游示范點。在這里可以直觀地看到“水是怎樣發電的”,并踏上朝鮮土地感受異國風情。

  五、河口景區

  河口景區位于寬甸縣長甸鎮境內,素有“塞外江南”之美譽,是鴨綠江沿線景區景色最優美的地方,也是一個匯集自然景觀、人文景觀、歷史遺跡、民俗民風及異國風景的.超濃縮型綜合景區。

  自然景觀有著名歌唱家蔣大為唱紅大江南北的《在那桃花盛開的地方》中的萬畝桃花園,人文景觀有電視劇《劉老根》中的“龍泉山莊”,具有深刻教育的意義的渡江作戰的“河口斷橋”,原名“清城橋”,是鴨綠江上的第一座公路橋。

  六、虎山景區

  虎山景區是鴨綠江國家級風景名勝區的核心景區,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與“朝鮮八大景”之一的統軍亭隔江相望。景區內有明萬里長城東端的起點--虎山長城、中朝邊境“一步跨”等景點。從一定意義上說,虎山景區是一處以古代軍事文化遺址旅游為主題,以邊境旅游和紅色旅游為特色的著名景區。

  七、丹東市城區

  丹東市城區段屬于鴨綠江風景名勝區中著名的大橋景區,有寶山懸紅,碧水玉榭、鴨江帆影等著名景點。其中,斷橋原是鴨綠江的第一座大橋,由當時的殖民機構--日本駐朝鮮總督府鐵道局承建,1909年8月動工,1911年10月竣工,長944.2米,寬11米,共12孔,始為鐵路橋。

  1950年11月8日,“第一橋”被美軍飛機多次轟炸稱為殘橋保留至今,俗稱“斷橋”。橋上保存碉堡等文物遺跡,并開設有大橋旋轉處觀賞臺、斷橋炸斷處觀賞臺、斷橋史話,世界橋梁與戰爭史展等。

  登上斷橋處不僅可以領略中朝兩國風光,更是人們憑吊歷史、緬懷英烈、激發愛國之情的游覽勝地,鴨綠江斷橋已經成為丹東這座英雄城市的標志性景點。第二座橋建于1940年,為鐵路、公路兩用橋,全場940米,歸中朝兩國共管。

  八、江口景區

  江口景區是鴨綠江風景區名勝區最南端的一個景區,從江口至文安島北端,面積為246平方公里,大東崗區的江海分界線時中國海岸線的最北端,三號江海界碑吸引了許多游客。

  好了,我的講解就到此結束了,祝大家有一個愉快的旅行。

【遼寧鴨綠江導游詞】相關文章:

鴨綠江導游詞03-08

丹東鴨綠江導游詞03-08

鴨綠江導游詞(15篇)02-22

鴨綠江導游詞15篇03-14

遼寧英語導游詞12-08

遼寧旅游導游詞03-27

遼寧景色導游詞07-14

丹東鴨綠江導游詞7篇05-17

遼寧旅游導游詞5篇08-02

久久一级2021视频,久久人成免费视频,欧美国产亚洲卡通综合,久久综合亚洲一区二区三区色
亚洲精品视频福利网 | 最新日韩欧美理论在线 | 中文字幕亚洲第16页 | 曰韩国产欧美另类视频 | 亚洲精品ⅴa在线播放 | 午夜男女爽爽视频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