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作為一位無私奉獻的導游,常常要寫一份好的導游詞,導游詞是講解當地的基本情況,介紹風土人情的文章。那么應當如何寫導游詞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黃鶴樓景點導游詞,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黃鶴樓景點導游詞1
各位游客:
大家好,歡迎你們來到武漢最特色的黃鶴樓,我是這次的導游,祝大家玩的愉快。
黃鶴樓建于吳黃武二年,也就是公元223年,至今有一千七百多年的.歷史,其中屢建屢毀,現在的黃鶴樓是以清代黃鶴樓為藍本,于1981年重建,85年落成。離清代最后的一座黃鶴樓被毀的時間恰好100年。
現在大家所看見前面這棟高大雄偉的建筑就是黃鶴樓,它可以號稱天下絕景而名貫古今,蜚聲中外。它與江西滕王閣,湖南岳陽樓齊名,并稱為“江南三大樓閣”。關于黃鶴樓的雄偉,曾經有這么個趣聞,說是湖北,四川兩地客人相會在江上,攀談間,都贊美自己的家鄉,四川客人說:“四川有座峨眉山,離天只有三尺三。”湖北客人笑道:“湖北黃鶴樓,半截插在云里頭。”驚得四川客人無言以對。當然這個故事有些言過其實,但是黃鶴樓確以壯麗的景觀,動人的傳說及濃鶴樓里面看看吧。
說了這么多,我們去里面看看吧。走進大廳,最引人注意的就數這幅《白云黃鶴圖》了。它取材于駕鶴登仙的古神話,兼取唐詩“昔人已乘黃鶴去”之意,大家請看畫上的神仙,他吹著玉笛,俯視人間,似有戀戀不舍之情,黃鶴樓下面的人群把酒吟詩,或載歌載舞,大有祝仙人早日歸來之意。圖中黃鶴樓下面還盛開了許多梅花,梅花是武漢市花,作者借此來黃鶴樓的地理位置。
今天的瀏覽就到這里,歡迎你們下次再來。
黃鶴樓景點導游詞2
現在來到的是桂林路,為們么會叫桂林路呢,是因為以前桂江上游很多講桂柳話的商人順著桂江來到這里做生意,這條路聚集了很多講桂柳話的人,就把這條路叫做桂林路。由于我們有一座城門,北門在這里,所以在1953年就把這里命名為桂北路,桂北路最出名的要算是水師營了。
水師營街得名源于這兒曾經駐扎過廣西歷史上最早建立、建制保留時間最長的內河水師部隊。據清同治十二年(1873年)梧州道路表記載,水師營街全長120米,寬5米,面積600平方米,是一條土路。清政府首次在梧州設水師營于康熙元年(1662年),到康熙十三年(1674年),編制漸漸健全,由梧州水師副總兵(副將)統轄梧州水師營及城守營(陸營),水師營在編士兵500名。康熙十九年(1680年),城守營稱左營,水師營稱右營,巡防范圍從梧州府城西溯潯江而上,至藤縣和平南縣交接處的白馬,西北溯桂江而上,至蒼梧縣和昭平縣邊境的{竹,長達170公里。據傳,早期的水師營不乏身懷絕技者,同時官兵經嚴格訓練,素質較高,但隨著清政府日漸腐敗,混進不少紈绔子弟,素質越來越低。咸豐七年(1857年),天地會首領陳開帶起義軍攻占梧州府城,平時缺少訓練的水師營兵敗如水退,被譽為不怕死的'起義軍打得潰不成軍。同治初年,清政府重整梧州水師,并陸續加強擴大,至同治十一年,(1872年),梧州水師營有守備1員,千總1員,把總2員,士兵448名。清政府在梧州設置水師部隊,是因水匯三江的梧州府城在政治、軍事、交通、商業上有重要地位,水師營也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商業發展。當時的水師營街上,飲食攤檔、雜貨攤檔都很興旺,直至水師營消失一百多年以后,如今這條街上還有一家掛著大幅招牌的“水師營飲食店”。
【黃鶴樓景點導游詞】相關文章:
黃鶴樓導游詞01-14
黃鶴樓導游詞01-23
景點導游詞06-05
黃鶴樓導游詞【薦】11-26
湖北的黃鶴樓導游詞11-14
【熱門】黃鶴樓導游詞12-22
【精】黃鶴樓導游詞12-22
【薦】黃鶴樓導游詞12-28
武漢黃鶴樓導游詞0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