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作為一位出色的導游人員,有必要進行細致的導游詞準備工作,導游詞事實上是一種對旅游景點進行歷史的、文化的、審美的解讀的文體。我們應該怎么寫導游詞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狼牙山導游詞,歡迎大家分享。
狼牙山導游詞 1
大家好,我是你們的導游小王,我將會將帶領你們領略狼牙山的美麗,走訪英雄們的足跡。
狼牙山坐落在河北省保定市易縣西部太行山東麓,距縣城45公里,因其奇峰林立,崢嶸險峻,狀似狼牙而得名。
狼牙山有幾個著名的景點,比如說:棋盤陀、褡褳坨、蠶姑坨……現在看到的是位于半山腰的瑪瑙洞,它是我國首次發現的紅瑪瑙質構成的自然景觀。這個洞既是通往山頂的必經之路,進得洞來,拾級攀援而上,又可以觀賞到驚險奇絕的景色。
狼牙山不僅景色優美、壯觀,而且有五壯士頑強抗戰的悲壯歷史。
1941年,日軍對河北易縣的狼牙山地區抗日根據地進行了連續的`大“掃蕩”。晉察冀軍區一分區七連六班班長馬寶玉、副班長葛振林、戰士宋學義、胡德林、胡福才這五位英雄,為了掩護群眾和主力撤退,毅然決然地把敵人引上了通往狼牙山棋盤陀峰頂的絕路。一路上,五壯士痛擊日寇,子彈打光后,就用石頭拼命地向下砸,最后這幾位戰士在班長馬寶玉的帶領下縱身跳下了萬丈深淵,用生命和鮮血譜寫了一首氣吞山河的壯麗詩篇。
現在已經到了狼牙山的山頂,當我們看到這塊屹立在山頂的五壯士紀念碑時,我們應該能夠感覺的到狼牙山五壯士保家衛國的堅定決心和豪邁氣魄。我相信大家日后一定不會忘記他們的英雄壯舉,不會忘記這次難忘的旅行的,我祝大家旅行愉快,有所收獲。
狼牙山導游詞 2
各位朋友:
非常高興能有機會帶領大家一起來欣賞和游覽狼牙山的雄險奇美,探尋和回味發生在狼牙山上的蕩氣回腸的悲壯故事。我將盡我所能使大家在盡情享受狼牙山的"綠色"旅游之時,也能經歷一場真正的"紅色"洗禮。
狼牙山屬太行山脈,位于河北省易縣城西南45公里處,因其奇峰林立,崢嶸險峻,狀若狼牙而得名。狼牙山風光綺麗,漫山遍布蒼松翠柏,飛瀑流泉,擁有豐富的動物和植物資源,動物有黃羊、烏雞、錦雞等,植物有松、柏、樺、楓等北方樹種二三百種之多,涉足游覽,可盡享森林浴之妙。遠看山峰如林,穿云參天,登峰極目遠望,易水如銀帶,龍湖似玉鏡,路徑曲曲,梯田層層,猶如天宮美景落人間。不同季節,景色各異:春季山花爛漫,草木蔥郁;夏季山泉淙淙,氣候涼爽;秋季天高氣爽,漫山紅葉;冬季銀裝素裹,分外妖嬈。更有"紅瑪瑙溶洞"、"仙人橋"、"飲虎池"、"棋盤坨"、"南天門"等50多個天然景觀及孫祖洞、九奶奶廟等多處人文景觀。
各位朋友,狼牙山雖然早兩千年前的戰國時期,就以"狼山競秀"成為當時燕國十景之一。但是真正使它聞名于世的還是發生在60多年前一段可歌可泣的感人的事跡。請大家隨我手指的方向看,在前面那座陡峻的山峰上高高聳立著一座紀念塔,那就是八路軍五勇士浴血抗擊日寇舍身跳崖的地方。為了使大家更直觀地了解和回憶那段抗擊日寇的戰爭歷史和五勇士驚心動魄的壯烈舉動,讓我們先到狼牙山五勇士陳列館進行參觀。
現在我們就來到了狼牙山五壯士陳列館。首先請大家看一下前言部分。狼牙山原來被人們稱為"郎山",相傳漢武帝的孫子劉郎曾經帶著他的母親來這里避難,故起名為"郎山",又因為它的山峰險峻、狀似狼牙,后人稱它為"狼牙山"。它由5坨36峰組成,主峰海拔1105米,屬太行山脈。在抗日戰爭時期,狼牙山根據地是晉察冀邊區的北大門,聶榮臻、楊成武等老一輩革命家曾長期生活戰斗在這里。
第一展室主要是以時間為順序講述從1937年到1939年,狼牙山根據地的創建和發展。
1937年7月7日,日本帝國主義制造了盧溝橋事變,悍然發動全面侵華戰爭,妄圖在三個月內吞并我全中國。面對民族存亡,中國共產黨挺身而出,在事變發生第二天,也就是1937年7月8日,中共發表通電,號召全國人民奮起抗戰。8月25日,紅軍改編為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簡稱"八路軍",下轄115、120、129三個師。同時,中共中央洛川會議召開(這幅圖為洛川會議的會址)。9月初,八路軍主力東渡黃河,開赴華北抗日前線。9月下旬,115師與日軍決戰平型關,取得了抗戰以來的第一次勝利,大大鼓舞了中國軍民的士氣。10月,聶榮臻司令員率2000多名精銳部隊,開辟了全國第一個敵后抗日根據地--晉察冀抗日根據地。
1937年10月,楊成武率領115師獨立團在狼牙山地方黨組織的`配合下進駐易縣,開辟和建立了狼牙山根據地。中國抗戰八年,楊成武司令員就在易縣老區生活戰斗了六年。楊成武所屬的部隊東渡黃河以后,連續攻克了淶源、易縣等周邊七個縣,部隊發展非常迅速。他們一邊抗日,一邊積極發動群眾開展減租減息運動,使農民真正當家作主(這幅圖是當時軍民在選舉的火熱場面)。
這四張圖片講述了大龍華戰斗,它發生在1939年5月20日,在這次戰斗中,我軍繳獲了大批日軍侵華作戰的機密文件,受到黨中央和毛主席的高度贊揚。在1939年11月3日的雁宿崖戰斗中,我軍擊斃了阿布規秀的愛將遷村憲吉大佐,阿布規秀非常惱火,于11月5日沿憲吉舊路找楊成武尋仇,導致了11月7日的黃土嶺戰斗。在這次戰斗中,我軍采用"口袋戰術"擊斃了日軍中將阿布規秀,日本朝野震動,哀嘆道"名將之花凋謝在太行山"(這張圖片就是當時擊斃阿布規秀的場所)。這是教場村最北邊的一家農戶,阿布規秀在這里成立了一個臨時指揮所,他搬來一張桌子坐在門口指揮戰斗,我軍用從日軍繳獲來的迫擊炮所發射的炮彈落在院子正中,但是彈片飛濺,擊中阿布規秀的腿部和胸部,數小時后,阿布規秀就斃命了。在抗日戰爭史上,阿布規秀是我軍擊斃日將領中官銜最高的一位,也是唯一的一位。
請各位參觀下一展室。
我根據地的不斷壯大和發展,引起了日寇的極大恐慌和仇視,為消滅我根據地,日本帝國主義采取了嚴密的經濟封鎖政策,妄圖用這種辦法困死、餓死我抗日根據地軍民,但我軍積極響應毛主席提出的"自力更生,豐衣足食"的偉大號召,開展了轟轟烈烈的大生產運動(展出的這些都是大生產中所使用過的工具)。
在毛主席提出的人民戰爭方針的指導下根據地積極發展人民武裝,成立了青年抗日先鋒隊、婦女自衛隊等民兵組織(這些圖片展出的就是當時他們在訓練時的一些場景)。同時,各區、村的游擊隊也迅速發展起來,他們利用地雷戰、地道戰等各種形式同敵人展開了堅決的斗爭。日寇抓不住我八路軍,就拿手無寸鐵的老百姓開刀。從1939年開始,日軍對狼牙山根據地進行一次又一次的野蠻"掃蕩",制造了田崗、淇村、寨頭等多起慘案。從1937年到1945年,日寇共殺害我抗日軍民5000多人,掠奪財物眾多,燒毀房屋22600多間,行徑之卑劣,手段之殘忍,令人發指。
五勇士所在的部隊來到狼牙山,同當地的人民生活戰斗在一起,親眼目睹了日寇的罪行,這就更堅定了他們抗戰的決心。這就是第一展廳,主要是起襯托作用,講五勇士成長的大環境、大背景。
狼牙山導游詞 3
狼牙山奇峰林立,崢嶸險峻,狀若狼牙,直刺云天,因此得名"狼牙山",請大家不要掉隊,下面,我們就去看一看吧!
首先,我們參觀一下五勇士陳列館,可以拍照,但不要用閃光燈。大家看,這是五勇士的簡介,也就是眾所周知的"狼牙山五壯士",希望大家懷著一顆虔誠的心情,仔細地觀賞,要知道,正是這些革命年代浴血奮斗的烈士們,才創造了我們現在美好幸福的新生活呀!
現在,我們就去攀登狼牙山吧!
狼牙山風光綺麗,滿山遍布蒼松翠柏,飛瀑流泉,擁有豐富的動物和植物資源,動物有黃羊、烏雞、錦雞等,植物有松、柏、樺、楓等北方樹種二三百種之多,涉足游覽,可盡享森林之妙。遠看山峰如林,穿云參天,登峰極目遠望,易水如銀帶,龍湖似玉鏡,路徑曲曲,梯田層層,猶如天宮美景落人間。
知道嗎?不同季節,狼牙山也會景色各異喲:春季山花爛漫,草木蔥郁;夏季山泉淙淙,氣候涼爽;秋季天高氣爽,漫山紅葉;冬季銀裝素裹,白雪一片。更有"紅瑪瑙溶洞"、"仙人橋"、"飲虎池"、"棋盤坨"、"南天門"等50多個天然景觀及"孫祖洞"、"九奶奶廟"等多處人文景觀。這就是狼牙山,這里既有革命前輩的.光榮傳統,又有風景秀麗的燕趙風光。
今天很高興能和大家一起游覽,下面大家可以自己去觀賞,不要亂扔果皮垃圾,做一個文明游客。祝大家玩得開心!
狼牙山導游詞 4
親愛的游客朋友:
您好。我們現在到達的是狼牙山的佛緣禪寺,這座寺廟可是有著歷史淵源的呢,我在這給您一一道來。在西漢時期狼牙山東水和西水的`兩道峽谷谷口,各有一座寺院,東水圣泉寺和西水龍泉寺,而圣泉寺便是現在佛緣禪寺的前身了。兩座寺院各有廟宇數座,規模基本相同,廟后各有一股清泉涌出,如傳說中的"龍涎吐水",人們相信這里的泉水能夠治百病,所以稱之為圣水。后來有一占山大王拆掉了東水的圣泉寺,蓋起了營房。巧的是,同一年中,西水龍泉寺的殿頂被颶風掀起,拋到廟后的圣水泉處,如今只有殘存遺址。現在的佛緣禪寺是釋延振應廣大信眾的宏愿自費籌建的,佛緣禪寺身后也有一個清泉,泉水清澈甘甜,舀之不盡。
現在讓我們來看看禪寺的架構吧。佛緣禪寺分為東西兩院,東院為禪心養生院。這里是為人們施診施藥,并不收取費用。西院為念佛堂,大雄寶殿里有如來佛祖、藥師傅、阿彌陀佛、觀音菩薩、伽藍菩薩、地藏王菩薩;而殿外有泰國四面佛。四面佛,被人們稱為"有求必應"佛,是印度婆羅門教三大神之一,乃是創造天地之神、眾生之父。這尊佛有四尊佛面,分別代表愛情、事業、健康與財運,掌管人間的一切事務,是香火最旺的佛像之一。對信奉佛教的人來說,不拜四面佛,就如入廟不拜神一樣,是一件不可想像的事。據說四面佛的靈驗超乎尋常,因此,有些游客為了在四面佛前許誓還愿而多次往返佛緣禪寺,可見四面佛的魅力。
狼牙山導游詞 5
大家好!
我叫郭xx,大家叫我小郭就行,我們這次要去的地點是——狼牙山。
狼牙山位于易縣城西南方向,挺拔陡峭,猶如長短不齊的.巨齒狼牙,故名“狼牙山”。
狼牙山風景秀麗,為古燕十景之一,主要景觀有紅瑪瑙溶洞,棋盤陀等,狼牙山以八路軍五壯士浴血抗擊日寇舍身跳崖而聞名于世。早在兩千年前的戰國時期,“狼牙競秀”就是當時燕國十景之一,遠遠可以看到群山中的一個山頭上,有一組白色的建筑,五角五層的狼牙山五壯士紀念塔。
抗戰期間,日軍掃蕩狼牙山,為掩護主力部隊撤退,八路軍戰士馬寶玉、葛振林、宋學玉、胡德林、胡福才五人,重創日偽軍600余人,激戰5小時,打完最后一顆子彈,英勇跳崖。
1942年,為紀念五壯士壯舉,在狼牙山主峰棋盤峰建有五壯士紀念塔,1958年重建,聶榮臻元帥親筆書寫“狼牙山五壯士紀念塔”。
關于狼牙山的故事,現在為大家介紹到這里,一會大家可以自由觀賞這里的景物,請游客們不要亂丟垃圾,更不要在塔上亂寫亂畫。讓我們做一個文明游客吧!祝大家旅游愉快!
【狼牙山導游詞】相關文章:
狼牙山導游詞10篇[精選]09-11
《狼牙山五壯士》說課稿01-14
《狼牙山五壯士》教學反思03-17
狼牙山五壯士教學反思04-11
《狼牙山五壯士》讀書筆記04-23
孔廟導游詞_導游詞05-18
經典的導游詞11-16
經典導游詞05-27
導游詞0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