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作為一名專門引導游客、助人為樂的導游,總歸要編寫導游詞,導游詞作為一種解說的文體,它的作用是幫助游客在旅游的同時更好地理解所旅游的景點包含的文化背景和歷史意義。那要怎么寫好導游詞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紹興優秀導游詞,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紹興優秀導游詞 篇1
鑒湖位于柯巖風景區內,是紹興的“母親湖”,不僅風光美,馳名中外的紹興老酒就是用鑒湖水釀造的。由于水質特殊,鑒湖水釀出的酒入口綿柔,嘗一口正宗的紹興酒也是許多人來到鑒湖的理由。
游覽鑒湖需購買柯巖風景區聯票,湖中幾個小島上有東漢笛亭、南洋秋泛、五橋步月、葫蘆醉島等景點?梢詮目聨r景區西面入口步行上島,全程步行游玩,但這樣比較累,坐景區免費畫舫泛舟鑒湖上也是很不錯的`體驗。比較常規的玩法是先游覽柯巖景區,乘畫舫來到鑒湖,游玩過后繼續乘畫舫去到魯鎮。
出柯巖進入鑒湖,首先到達的便是東漢笛亭,一座仿漢建筑,能看到一些竹雕、竹刻的工藝品。旁邊的百船碼頭可乘免費畫舫進入鑒湖,也可以包一艘烏篷船,在晃晃悠悠的小船上感受鑒湖的韻味(需另付費)。
若乘畫舫,首先來到五橋步月,這邊其實是個小公園,有五座橋,環境不錯。此處最大亮點是湖面上的一道筆直的長堤,另一端是鑒湖的主要景點葫蘆醉島。這道長堤是一條古纖道,很精致而且保存得很完好,人們雅稱它為“白玉長堤”。漫步在長堤上,有種和鑒湖融為一體的感覺。
葫蘆醉島是鑒湖景區最大的島嶼,除了形狀酷似一個大酒葫蘆,連島上的景點也都與紹興美酒相關。你可以在“投醪勞師”雕塑前回味越王勾踐臥薪嘗膽后,投醪勞師犒慰三軍的豪情。而島上主建筑壺觴樓則是一座酒文化博物館,可通過圖文和陳列了解黃酒的制作工藝、歷史。
當然,最不容錯過的要數品酒廳了,別忘了來這兒免費品嘗鑒湖水釀造的地道紹興黃酒,紹興花雕不會讓你失望。如果有親友喜歡喝酒的,也不妨買一些回去。島上有畫舫往返魯鎮,鑒湖游玩結束后,乘船去魯鎮體驗魯迅筆下的紹興水鄉,又是另一番風味了。
紹興優秀導游詞 篇2
大禹陵位于紹興東南的會稽山腳下,會稽山風景區內。相傳八年治水、三過家門而不入的大禹就葬在這里。雖然目前景區新開辟了百鳥苑景點,一旁還有香火甚旺的香爐峰,但會稽山景區的精華依然是以大禹為主題的古跡——禹陵、禹祠和禹廟。
進到大禹陵景點會經過兩個檢票口,檢票進入景區后,往大禹陵牌坊方向,再走過一段神道便來到祭禹廣場。如果是自駕,需把車停在此處的停車場,而后步行游玩。每年清明,在這里會舉行祭祀大禹的公祭活動。廣場一端有一座石橋,橋邊有烏篷船可以游周邊古村(需另付費)。過橋是第二處檢票口欞星門,進門迎面映入眼簾的是一尊仿青銅器造型的.石鼎,后面是一條長長的甬道,盡頭是景區的核心“大禹陵”碑亭,不少人在這塊標志性的石碑留影。
它的右側是禹祠,現在里面陳列了一些關于大禹治水傳說的圖文史料,可以進去參觀。出禹祠,經大禹碑亭前行是一條曲折的碑廊,大禹陵的碑刻眾多,此處匯集了其中大部分的石碑。其中最高大的《會稽刻石》碑是乾隆年間的遺物。
穿過金桂林繼續參觀禹廟,相傳禹廟最初是大禹的兒子建的,后來歷經多次毀建,現在看到的是明末清初的樣式。建筑由南到北依次是照壁、峋嶁碑、午門、拜廳、大殿,隨山勢逐漸升高,氣勢宏偉。過午門登上百步禁階,走過拜廳,再往前走就是禹王殿,大殿正中的供奉著大禹像,塑像后以九把鉞為背景,象征大禹治水成功劃定九州,殿內四下陳列著歌頌其功績和品德的對聯?梢愿惺艿胶笫缹Υ笥淼木拺。出大殿右轉是最后一處值得細看的景點窆石亭,亭內這塊窆石是景區內最古老的一件文物,相傳是大禹下葬的工具。
從禹陵北側的石階登山,可以走到山頂大禹雕塑腳下,這里可以俯瞰紹興城,視野開闊。上山的路是比較好走的石階路,不過有些地方比較陡,還是有些消耗體力的,登山前最好準備點水和干糧。在山下遠遠就能看到大禹的塑像,朝著這個方向一路往前就好。需要注意的是,通常16:00之后就不可上山了,游玩時要注意時間。
紹興優秀導游詞 篇3
柯巖風景區位于柯山腳下,包含柯巖、鑒湖、魯鎮三部分?聨r是整個風景區的核心,三國時期,這里曾是一處采石場,擁有姿態各異的石宕、石洞、石潭、石壁等奇景。這里離市區不遠,來了解紹興文化、休閑度假都很合適。
景區有兩個大門,一個是柯巖,一個是魯鎮,兩個門都可以進入景區,且相距不遠。上午游覽景區建議選擇柯巖-鑒湖-魯鎮線路,下午2點后買票建議選擇魯鎮-鑒湖-柯巖線路游覽。景區內有往返三個景區的免費畫舫,當然也可以選擇步行,但距離較遠。
如今的柯巖景區包括石佛、鏡水灣、越中名士苑、圓善園四大景點,其中最特別的'是“天工大佛”和“奇云石骨”!疤旃ご蠓稹遍_鑿于隋代,歷經石工三代鑿成,頗有氣勢;而“奇云石骨”上寬下窄,猶如一座顛倒過來的寶塔,高30余米,底圍僅4米,看似頭重腳輕,卻已在風雨中屹立了一千多年,令人驚嘆。
鑒湖是紹興的“母親湖”,建有東漢笛亭、南洋秋泛、五橋步月、葫蘆醉島等四處景點。在這里可以坐烏篷船泛舟在鑒湖之上(需另付費),還可以在葫蘆醉島品黃酒、看曲酒流觴,感受紹興的黃酒文化。
魯鎮本是魯迅筆下虛構的小鎮,魯鎮景區則是為了還原魯迅筆下的“魯鎮”而建的一個鄉村小鎮主題公園。魯鎮依傍著鑒湖,有商鋪客棧、文化展館、臺門戲臺等等,魯鎮街上,有演員扮演的魯迅小說里阿Q、祥林嫂等人物,很逼真,可以和他們合影。沿街有小店賣些紹興小吃,還可以去“押寶室”玩兩把押寶游戲,感受舊時紹興水鄉的風情。
景區內有柯巖酒家、品酒館、一石居酒家等餐館可以用餐,價格略貴,建議自帶些食物。游玩過后,返回紹興市住宿。
紹興優秀導游詞 篇4
龍華寺初建于南朝宋元嘉二十四年(447年),是當時的吏部尚書江夷建造。夷父江彪,東晉永和中任會稽內史,龍華寺之地原為其宅居。夷六世孫江揔,為南朝陳尚書令,曾于梁太清(547——549)末,避難于會稽龍華寺內。
龍華寺地處古城東首,俗稱龍王塘。其座北朝南,面對秦望山;西襟廣寧大橋,東接龍華小橋;枕河環水,綠蔭掩映;皓月當空,水天一色;梵音繚繞,香隨風飄;景色秀麗,清幽宜人。
據記載,寺院內的彌勒佛像為戴颙的'作品。戴颙與江夷原本就是朋友。戴颙是我國歷史上著名的雕塑家兼畫家戴逵的次子。壁畫也極負盛名。據記載:殿中的十八羅漢畫像,為五代前蜀名畫家貫休所作。
今龍華寺門前一座石牌坊,"南朝古剎"。龍華寺門前一古井建于民國。
紹興優秀導游詞 篇5
鑒湖位于中國浙江省紹興市南,經緯度N29°58ˊ, E120°14ˊ,是我國長江以南著名的水利工程,古鑒湖淹廢后的殘留部分。俗稱長湖、大湖、慶湖,雅名鏡湖、賀鑒湖。
東漢永和五年(140),會稽太守馬臻納山陰、會稽兩縣36源之水為湖,總面積曾達200多平方千米。湖在唐中葉之后逐漸淤積。北宋時,豪家在湖上建筑堤堰,筑湖墾田,湖面積大大減少。今湖塘、容山湖、屃石湖、白塔洋均為其遺跡。湖長約15千米,面積3平方千米。鑒湖水質極佳,馳名中外的紹興酒就用鑒湖水釀制。湖濱有馬臻墓、陸游故里、三山、快閣遺址等古跡。
鑒湖原名鏡湖,相傳黃帝鑄鏡于此而得名。鑒湖還有長湖、慶湖、賀家湖、賀監湖等別名。鑒湖水質特佳,馳名中外的紹興老酒,即用此湖水釀造。鑒湖湖面寬闊,水勢浩淼,泛舟其中,近處碧波映照,遠處青山重疊,有在鏡中游之感。
鑒湖不僅有獨特的.自然風光,還有許多名勝古跡為之增色。湖東岸有馬臻之墓,他發動民眾興修水利,卻得罪了豪紳,被誣告致死,后來會稽百姓設法把他的遺骸運回,安葬于鑒湖之畔,建墓立廟,永久祭掃。墓在鑒湖東跨湖橋下,后依鑒湖,前臨曠野,墓前有石坊一座,上刻"利濟王墓"(鑒湖
"利濟王"為北宋仁宗所賜)四個大字。墓碑上刻有:"敕封利濟王東漢會稽郡太守馬公之墓",為清康熙五十六年(1720年)修墓時所立。墓東側有馬大守廟,始建于唐開元年間(713~741年),F存前殿、大殿和左右廂,為晚清建筑。
湖在唐中葉之后逐漸淤積。北宋中期以后,豪家在湖上建筑堤堰,筑湖墾田,湖面積大大減少。北宋末圍湖最盛時終于為成田。到元代僅少數特別低洼處還保留著潴水,鑒湖已經名存實亡。今零星散布的芝塘湖、百家湖、鑒湖、百塔湖、洋牌湖等都是古鑒湖的殘跡。
鑒湖水質極佳,馳名中外的紹興酒就用鑒湖水釀制。鑒湖所在的紹興,距杭州東南60㎡處,其歷史悠久,春秋時為越國都城,稱"越池"。南宋初年,宋高宗趙構南逃,曾在此暫住,取"紹祚中興"之義,改越州為紹興,而得名至今。鑒湖一帶是典型的江南水鄉風光。湖上橋堤相連,漁舟時現,青山隱隱,綠水迢迢。王羲之詩:“山陰道上行,如在鏡中游。”鑒湖水質清澈,含有豐富的Ca和微量元素Li,是釀造“紹興黃酒”的極佳水源。由其釀造出來的紹興黃酒醇香撲鼻,馳名中外。鑒湖所在的紹興,距杭州東南60km2處,其歷史悠久,春秋時為越國都城,稱“越池”。南宋初年,宋高宗趙構南逃,曾在此暫住,取“紹祚中興”之義,改越州為紹興,而得名至今。紹興出了很多名人,它是魯迅先生的家鄉,周恩來的故里。東晉大書法家王羲之、南宋詩人陸游、明代畫家徐渭以及晚清女革命家秋瑾都在此留下過足跡。
烏蓬船:船蓬黑色的小船,盛行于浙江紹興,劃時雙手劃單槳,雙腳踩櫓,行駛很平衡。是古時主要水上交通工具。
“萬年戲臺”這座江南水鄉舞臺坐西朝東,兩面環水,面臨鑒湖。此處再現了魯迅筆下的社戲風采、水鄉演戲的情景。
紹興優秀導游詞 篇6
紹興三味書屋是晚清紹興府城內著名私塾,位于都昌坊口11號。三味書屋是三開間的小花廳,本是壽家的書房。坐東朝西,北臨小河,與周家老臺門隔河相望。魯迅12歲至17歲在此求學。
書房正中懸掛著“三味書屋”匾額。所謂“三味”,是取“讀經味如稻粱,讀史味如肴饌,讀諸子百家味如醯醢”之義。匾額下方是一張松鹿圖,兩旁屋柱上有“至樂無聲唯孝弟,大囊有味是詩書”一幅抱對,匾中抱對皆為清代書法家梁同書的手筆。
魯迅的座位在書房的東北角,這張硬木書桌是魯迅使用過的原物,桌面右邊有一個魯迅親手刻下的“早”字。一次魯迅上課遲到,受到先生的嚴厲責備,他就在自己課桌的'右邊桌沿上刻了這個“早”字,時時提醒自己,此后果然就沒有遲到過。
塾師壽鏡吾(晚署鏡湖),是一位方正、質樸和博學的人。他的為人和治學精神,給魯迅留下難忘的印象。壽鏡吾在這里坐館教書達60年,從房屋建筑到室內陳設以至周圍環境,基本保持當年原面貌。
三味書屋后面有一個小園,種有兩棵桂樹和一棵臘梅樹,其中臘梅樹已有一百多年的壽命。
紹興優秀導游詞 篇7
紹興市是浙江省轄地級市,位于浙江省中北部、杭州灣南岸,是具有江南水鄉特色的文化和生態旅游城市。東連寧波市,南臨臺州市和金華市,西接杭州市,北隔錢塘江與嘉興市相望,位于東經119°53′03"至121°13′38"、北緯29°13′35"至30°17′30"之間,屬于亞熱帶季風氣候,溫暖濕潤,四季分明。全境域東西長130.4千米,南北寬118.1千米,海岸線長40千米,陸域總面積為8273.3平方千米。市轄區總面積2942平方公里,人口216.1萬(2013年11月數據)。
紹興已有2500多年建城史,是首批國家歷史文化名城、聯合國人居獎城市,中國優秀旅游城市,國家森林城市,中國民營經濟最具活力城市,也是著名的`水鄉、橋鄉、酒鄉、書法之鄉、名士之鄉。紹興素稱“文物之邦、魚米之鄉”。著名的文化古跡有蘭亭、禹陵、魯迅故里、沈園、柯巖、蔡元培故居、周恩來祖居、秋瑾故居、馬寅初故居、王羲之故居、賀知章故居等。
地形地貌
全境處于浙西山地丘陵、浙東丘陵山地和浙北平原三大地貌單元的交接地帶,境內地貌類型多樣,西部、中部、東部屬山地丘陵,北部為紹虞平原,地勢總趨勢由西南向東北傾斜。紹興市地貌可概括為”四山三盆兩江一平原”,即會稽山、四明山、天臺山、龍門山、諸暨盆地、新嵊盆地、三界—章鎮盆地、浦陽江、曹娥江、紹虞平原。紹興市最高點為位于諸暨境內海拔1194.60米的會稽山脈主峰東白山,最低點為海拔僅3.10米的諸暨”湖田”地區,中部多為海拔500米以下的丘陵地和臺地,紹虞平原平均海拔在5米至10米左右。地表江河縱橫,湖泊密布。在紹興市境域面積構成中,按地域性質分:陸域面積8031平方千米,河流海域面積225平方千米;按地域類型分:平原面積1514平方千米,占土地總面積的18.34%;盆地面積1604平方千米,占19.43%;丘陵面積2644平方千米,占32.03%;臺地面積461平方千米,占5.58%;山地面積2033平方千米,占24.62%。 氣候 市境地處亞熱帶季風氣候區,季風顯著,四季分明,氣候溫和,濕潤多雨。但由于地處中緯度,地形較復雜,小氣候差異明顯,災害性天氣頻繁。
春季,冬、夏季風交替,太陽輻射增強,氣溫漸升,冷暖空氣活動頻繁,春雨連綿,雨水增多,風向多變,天氣變化大,常有倒春寒、大風冰雹出現。梅雨季常年在6月中旬入梅,7月上旬出梅,雨量相對集中,常伴有暴雨,引起洪澇災害。此時,溫、濕同步增長。梅雨結束后就進入盛夏高溫季節,在西北太平洋副熱帶高壓控制下,紹興市天氣晴熱、溫度高、日照強、蒸發大,常會引起干旱(伏旱)。秋季,北方冷空氣逐漸影響,氣溫開始下降,常常是”一陣秋雨一陣涼”。暑熱漸消,多數年份秋高氣爽,”十月小陽春”,但常受臺風影響,狂風暴雨,有些年也會出現”秋拉撒”天氣,因此,秋季也是第二雨季。冬季受冬季風控制,盛吹偏北風,寒冷、干燥,天氣穩定,是一年中溫度最低、降水最少的季節。
紹興優秀導游詞 篇8
沈園是一名沈姓商人的私宅別院,距今已經將近千年。園林景色談不上很好,也并不因為景色而出名,出名的是陸游與唐婉曾經在這里偶遇,并且陸前輩留下了一篇千古名作《釵頭鳳》。
因此,來沈園如果只欣賞園林景色,意義不是很大。我覺得有必要事先了解這段故事,然后再結合沈園的環境,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力,這樣才是最佳游覽方式,才會覺得“好玩”。
故事的簡單經過:陸游娶了表妹唐婉,婚后恩愛非常,整日只想著卿卿我我、不思進取,陸母很是看不慣。再加上他們倆一直沒生孩子,陸游母親忍無可忍,以無后為名命令陸游休妻,陸游無奈只能按照母親的`意思休了唐婉。
但時隔多年之后,在沈園兩人又再次相遇,不過當時相遇的可能不只有兩個人,很可能還有唐婉再嫁的丈夫?上攵簣雒媸菍擂蔚、表情是精彩的、內心是復雜的。陸游想起了當年種種往事,于是在墻上寫下了千古名篇《釵頭鳳》。
紹興優秀導游詞 篇9
各位游客,首先很榮幸能陪同大家一起來游玩我們這個越中名園——沈園。
沈園在宋朝面積有70多畝,園內景致怡人,是江南著名的私家園林。因為主人家姓沈,而據今也不知道名什么,所以稱為“沈氏園”。大家都知道,南方的氣候比較的潮濕多雨,而古建筑又大多以木結構為主,所以,在紹興古建筑所保存的時間也比較短,宋代沈園的建筑早已經不復存在了。1963年沈園被列為浙江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5年,在浙江省考古所的主持下,紹興的文物部門對沈園的遺址進行了考古探測,出了不少的六朝、唐、宋、明、清時期的遺物和遺跡,查實了原先沈園的布局和范圍。我們結合沈氏后人所提供的清代沈園平面圖,精心設計了修復方案。經過1987和1994年的兩次擴建,沈園由原來殘存的4.6畝擴展到了18.5畝,并恢復了宋代園林建筑。2000年啟動了沈園的三期擴建程,使沈園的面積擴展到了57畝。
沈園距今有800多年的歷史了?為什么沈園歷經800年而不衰呢?下面請各位游客帶著這個問題,跟我一起參觀這個越中的仿宋園林,整個景區由三大部分組成:沈園古跡區、東苑、南苑。下面首先請大家隨我參觀古跡區,F在大家所看到的這個園子,叫“詩境園”,是為了紀念詩人陸游所建,其中在這個園子里有一塊形狀奇怪的石頭,取名為“詩境石”。上面的“詩境”兩字便取自陸游的手跡。這塊石頭是一塊太湖石,它具有五個特點:瘦、透、漏、皺、丑!笆荨,是因為它看上去上大下小,給人一種高高瘦瘦的感覺;“透”,是因為大家如果有興趣可以點一只煙,對準其中的一個孔,那么煙霧就會從各個孔中冒出來;“漏”也是這個原因,一到下雨天雨水就會從上面的孔滲以下面的孔,而且各小孔都是不相連的。"皺”,是因為這塊石頭摸上去就好像是人額上的皺紋,人信大家可以上前去摸一下。這第五個特點“丑”,也是這五個特點中最重要的,人是以美自稱的.,而石頭卻是以丑為美的,越丑就越加顯示出它的欣賞價值。
下面請隨我往這邊走。現在我們所站的是一個仿宋建筑,形狀古樸,取名“問梅檻”,這三個字是由紹興書法協會會長沈定庵老先生所寫的。“問”是詢問探求的意思;“梅”是指陸游生平最喜愛的梅花,而我們沈園內種植最多的植物也是梅花,冬天的沈園梅香滿園,尤其是到了下雪天更是沈園最美麗的時候。據說,陸游是中國歷史上留下詩文最多的作家之一,至今保存下來的只有9300多首。其中描寫梅花的就有200多首,可見陸游對梅花的情有獨鐘了。“檻”是像這種建筑在水上的一種建筑名稱。所以“問梅檻”三個字便由此而來。
下面我們往這邊走。我們紹興有“石鄉”的美稱,那么我們現在所走的這痤古樸的小石橋叫做“傷心橋”。為什么取這名字呢?因為陸游曾在老年重游沈園時,觸景生情,在沈園《二絕》中有這樣一句話“傷心橋下春波綠,曾是驚鴻照影來”。
走過傷心橋我們現在來到的是六朝井亭,那么亭中的這口井是在1985年考古發掘時所發現的,井身是用繩紋平磚錯縫砌成的,從井內出土的漢至六朝的陶瓷器殘片可以確定它屬于六朝的遺物。這六朝分別為:三國的吳、東晉、南朝的宋、齊、梁、陳,所以這個亭稱為“六朝井亭”。但是由于取土困難,為防止井身坍塌,整個發掘深度僅只有1米。緦的游客可能會發現這個亭子的頂有一個六角形的缺口,這個缺口一共有三個作用,有哪三個作用,大家不妨猜一下:這第一個作用就是方便取水,因為在古代的時候,人產提水都用竹竿,大家都知道竹竿比較的長,所以開了一個孔后竹不可以從上面伸出去而方便取水;第二個作用是利用太陽光的紫外線可以殺菌而防止水的腐朽;第三是賞月,在每逢的農歷十五晚上,到沈園散散步,看看月亮,會讓你的心情更加舒暢。
沈園的建筑布局是以“孤鶴軒”為中心,這三個字是由著名畫家謝稚柳和金右學家康殷所分別題寫的。那么為什么取名為孤鶴軒呢?大家都知道陸游是南宋時期偉大的愛國詩人,字務觀,號放翁。越州山陰(浙江紹興)人,出身于“書香門第”,出生后不久,北宋便滅亡了,由于金兵南侵,使他從小經歷了一段逃難生涯。陸游12歲的時候就能詩文,國家垂危的現實,使他20歲就立下了“上馬擊狂胡,下馬草軍書”的壯志。22歲那年,到臨安參加鄉士考試,因為當時名列奸臣秦檜的孫子之前,又因為他不忘記國恥,主張北征,收復失地,受到了秦檜的忌恨,竟在復試時把陸游的名字給除掉了,直到秦檜死后,他才被錄用。但因為他力主抗戰,多次受到投降派的排擠打擊,命運坎坷不平,幾次罷職回快鄉。由于在朝庭里沒有志同道合的朋友,被一些人排斥,在晚年過著閉云野鶴般的生活,并在82歲時寫有《城南》詩一首,在詩中,詩人以“孤鶴”自喻,所以,我們就把這處建筑取名為“孤鶴軒”,以紀念這位偉大的愛國詩人。在軒中還有一幅對聯“宮墻柳一片柔情付與東風飛白絮,六曲欄幾多倚思頻拋細雨送黃昏”。由蕭挺撰文,錢君匋手書。其中的“宮墻柳”和“雨送黃昏”分別取自陸游和唐婉的《釵頭鳳》的一句詞。下面的這塊石頭也是一塊太湖石,1985年考古發掘得,經考證是明朝的遺物。
現在我們來到的便是千古絕唱的《釵頭鳳》碑,在欣賞這兩首詞前,先聽我講一下陸游和唐婉的愛情故事吧。據史書記載,陸游在20歲左右的時候娶表妹唐婉為妻,陸游英俊豪爽,才華過人,唐婉才貌雙全,通曉詩詞,和陸游可謂是情趣相投。但兩年后陸母竟逼迫陸游休妻。為什么她要這么做呢?主要原因有兩個:第一,在當時的社會中,他們結婚兩年了,卻一直沒有生育子女,而古代人們非?粗剡@一點,為認女子不孝有三,無后為大;第二,由于唐婉與陸游的情趣相投,兩人整天在閨房內飲酒作詩,在陸母眼里就是不誤正業,所以作為媳婦的唐婉一直沒有得到婆婆的歡心。在封建社會中,母命難違,陸唐兩人只得忍淚吞聲,依依分別,各自娶嫁。在紹興二十五年的春天,沈園按例對外開放,當時的小說筆記《東京夢華錄》記載,宋朝慣例,每年的農歷三用初一至四月初七,私家花園都要對外開放,包括皇帝的御花園。每到此時,也是游人最多的時候,因此作為越中名園的沈園,每年到此時當然會吸引很多游客來此游玩。陸游與唐婉在這里不期而遇了,唐婉對陸游非常殷勤,派家人給陸游送去了酒菜。陸游回憶起往事,感慨成千,即興在沈園的園壁上題寫了《釵頭鳳》詞:“紅酥手,黃藤酒,滿城春色宮墻柳。東風惡,歡情薄,一懷愁緒,幾年離索,錯、錯、錯。春如舊,人空瘦,淚痕紅邑鮫綃透。桃花落,閑池閣,山盟雖在,綿書難托,莫、莫、莫!碑敃r,陸游已經另娶了四川王氏為妻,而唐婉也改嫁了紹興名士趙士程。所以,當年的山盟海誓好像還在耳邊回響,但兩人之間已經不能夠再通書信了,此時的陸游不管有多少悔恨多少遺憾,卻只能無奈地說一聲“莫、莫、莫”了。相傳,唐婉看了這首詞之后十分傷感,回到家里也和了一首《釵頭鳳》:“世情薄,人情惡,雨送黃昏花易落。曉風干,淚痕殘,欲箋心事,獨語斜欄,難、難、難。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常似秋千索。角聲寒,夜闌珊,怕人尋問,咽淚裝歡,瞞、瞞、瞞!睆纳驁@回家后,唐婉一夜沒睡,獨自依闌垂淚。但是,這種刻骨銘心的思念卻是無法向人訴說的。所以,她只能“咽淚裝歡”,這種過分壓抑使她不久便而死,大約是30歲左右。這是封建禮教所造成的愛情悲劇,唐婉的死給陸游造成了很大的創傷,使他終身難以釋情。在他晚年每當重游沈園,都會作詩來表達他對前妻唐婉的思念。正因為如此,800多年來,人們總是將沈園與陸游聯系在一起,使它成為人們追思這份至死不渝的真摯愛情的千古名園?墒墙涍^了那么多年,宋代的古建筑已經都不存在了,陸游當年題寫《釵頭鳳》的墻也已經無法找到,F在這堵《釵頭鳳》碑是我們用陸游的手跡,重新組合而成的。
下面我們看到的是又一口古井,它是宋朝留下來的遺物,所以取名為“宋井亭”,那么這塊匾額中的井字中間為何多一橫呢?跟我走進來,大家就可以迎刃而解了。大家可以看到,這口井的形狀看上去好像人的眼睛,所以又稱為“雙眼井”,從而有這樣一種說法,一個眼睛代表陸母,另一個眼睛就代表唐婉,當中一橫就代表陸游的母親將他們給分開了,但是大家可以看到井中的水是相連的,可見陸游與唐婉的心始終連在一起。那么這口井的形狀呢原來不是這樣的,當中原來是有一堵墻,是兩戶人家合用的一口井,沈園重建時把這堵墻給拆除后就形成了現在我們所看到的形狀。
現在我們看到的這口池原名為“荷花池”,由于它的形狀好像葫蘆,民間把它稱為“葫蘆池”。我們在1985年考古發掘時,在這里發現了一條葫蘆池的排水溝,這是沈園唯一的原物。在排水的同一地層又發現了典型的宋代遺物。
這個亭子叫“如故”亭,有一見如故之意,相傳這里是唐婉宴請陸游的地方,原來的已經在一次大臺風中被吹倒了,大家現在所看到的是一個仿宋體。為了表示對陸游與唐婉的紀念。
下面我們要參觀的是沈園古跡區的最后一占“雙桂堂”,雙桂堂原是沈家的堂屋,因為舊時在堂前種了兩株桂花樹,左邊為銀桂,右邊為金桂,故稱“雙桂堂”,屋內的建筑是從民間征集過來的,所以看上去比較新。
好了,沈園古跡區就參觀到此,那邊還有東苑和南苑,東苑是愛情園,南苑是陸游紀念館,都是2000年新擴建的景點,大家可以自行參觀。
紹興優秀導游詞 篇10
各位游客,大家好,我們今天要游覽的是沈園。各位游客,大家好,我們今天要游覽的是沈園。沈園在宋朝面積多畝,園內景致怡人,是江南著名的私家園林。有70多畝,園內景致怡人,是江南著名的私家園林。因為主人家姓。沈,而據今也不知道名什么,所以稱為“沈氏園”而據今也不知道名什么,所以稱為“沈氏園”現在我們來到的便是千古絕唱的《釵頭鳳》現在我們來到的便是千古絕唱的《釵頭鳳》碑,在欣賞這兩首詞前,先聽我講一下陸游和唐婉那凄美的愛情故事吧。據史書記載,陸先聽我講一下陸游和唐婉那凄美的愛情故事吧。據史書記載,歲左右的時候表妹唐婉為妻,陸游英俊豪爽,才華過人,游在20歲左右的時候表妹唐婉為妻,陸游英俊豪爽,才華過人,唐婉才貌雙全,通曉詩詞,和陸游可謂是情趣相投。
婉才貌雙全,通曉詩詞,和陸游可謂是情趣相投。但兩年后陸母竟逼迫陸游休妻。在封建社會中,母命難違,陸唐兩人只得忍淚吞聲迫陸游休妻。在封建社會中,母命難違,陸唐兩人只得忍淚吞聲,依依分別,各自娶嫁。在紹興二十五年的春天,依分別,各自娶嫁。在紹興二十五年的春天,陸游與唐婉在這里不期而遇了,陸游回憶起往事,感慨成千,即興在沈園的園壁上題寫了釵《而遇了,陸游回憶起往事,感慨成千,頭鳳》 “紅酥手,黃滕酒,滿城春色宮墻柳…"。陸游已經另娶了頭鳳》詞:紅酥手,黃滕酒,滿城春色宮墻柳…".陸游已經另娶了王氏為妻,而唐婉也已改嫁。所以,王氏為妻,而唐婉也已改嫁。
所以,當年的山盟海誓好像還在耳邊回已改嫁但兩人之間已經不能夠再通書信了,此時的陸游不管有多少悔恨響,但兩人之間已經不能夠再通書信了,多少遺憾,卻只能無奈地說一聲“多少遺憾,卻只能無奈地說一聲“莫、莫、莫”了。相傳,唐婉看了無奈地說一聲相傳,這首詞之后十分傷感,不久便郁郁而終,這首詞之后十分傷感,不久便郁郁而終,郁郁而終唐婉的死給陸游造成了很大的創傷,使他終身難以釋情。在他晚年每當重游沈園,都會作詩來表創傷,使他終身難以釋情。
在他晚年每當重游沈園,達他對前妻唐婉的思念。正因為如此,多年來,達他對前妻唐婉的思念。正因為如此,800多年來,人們總是將沈園與陸游聯系在一起,使它成為人們追思這份至死不渝的'真摯愛情的千與陸游聯系在一起,古名園。陸游當年題寫《釵頭鳳》的墻也已經無法找到。,陸游當年題寫古名園。陸游當年題寫《釵頭鳳》的墻也已經無法找到,F在這堵,《釵頭鳳》碑是我們用陸游的手跡,重新組合而成的。大家是否也為釵頭鳳》碑是我們用陸游的手跡,重新組合而成的。這段愛情故事唏噓不已!這段愛情故事唏噓不已!
紹興優秀導游詞 篇11
各位游客,大家好,我們今天要游覽的是沈園。沈園在宋朝面積有70多畝,園內景致怡人,是江南著名的私家園林。因為主人家姓沈,而據今也不知道名什么,所以稱為“沈氏園”。
現在我們來到的便是千古絕唱的《釵頭鳳》碑,在欣賞這兩首詞前,先聽我講一下陸游和唐婉那凄美的`愛情故事吧。據史書記載,陸游在20歲左右的時候表妹唐婉為妻,陸游英俊豪爽,才華過人,唐婉才貌雙全,通曉詩詞,和陸游可謂是情趣相投。但兩年后陸母竟逼迫陸游休妻。在封建社會中,母命難違,陸唐兩人只得忍淚吞聲,依依分別,各自娶嫁。在紹興二十五年的春天,陸游與唐婉在這里不期而遇了,陸游回憶起往事,感慨成千,即興在沈園的園壁上題寫了《釵頭鳳》詞:“紅酥手,黃滕酒,滿城春色宮墻柳?".陸游已經另娶了王氏為妻,而唐婉也已改嫁。所以,當年的山盟海誓好像還在耳邊回響,但兩人之間已經不能夠再通書信了,此時的陸游不管有多少悔恨多少遺憾,卻只能無奈地說一聲“莫、莫、莫”了。相傳,唐婉看了這首詞之后十分傷感,不久便郁郁而終,唐婉的死給陸游造成了很大的創傷,使他終身難以釋情。在他晚年每當重游沈園,都會作詩來表達他對前妻唐婉的思念。正因為如此,800多年來,人們總是將沈園與陸游聯系在一起,使它成為人們追思這份至死不渝的真摯愛情的千古名園。,陸游當年題寫《釵頭鳳》的墻也已經無法找到,F在這堵《釵頭鳳》碑是我們用陸游的手跡,重新組合而成的。大家是否也為這段愛情故事唏噓不已!
【紹興優秀導游詞】相關文章:
紹興優秀導游詞03-04
紹興優秀導游詞5篇06-04
紹興優秀導游詞6篇07-11
紹興蘭亭導游詞01-14
紹興蘭亭的導游詞08-02
紹興魯迅故居導游詞01-08
紹興百草原導游詞11-30
紹興蘭亭導游詞8篇06-03
紹興沈園旅游景區導游詞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