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群走網>好詞>導游詞>烏鎮導游詞
烏鎮導游詞
更新時間:2022-03-04 12:01:52
  • 相關推薦
烏鎮導游詞

  作為一位兢兢業業的旅游從業人員,總不可避免地需要編寫導游詞,導游詞一般是根據實際的游覽景觀、遵照一定的游覽路線、模擬游覽活動而創作的。我們該怎么去寫導游詞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烏鎮導游詞,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烏鎮導游詞1

  各位朋友,我們這天要一齊游覽半個烏鎮,是烏鎮的一級景區,也是它的精華所在,叫東柵。

  誰明白那里為什么叫烏鎮呢?大家的猜測都很有道理,因為那里有很多歷史傳說。剛才有的游客說這兒古代烏鴉多,有的游客說那里的人喜歡吃烏雞白鳳丸。其實呢,你仔細想想,“烏”很顯然就是黑的意思。因為唐代那里的土地十分的肥沃,而且土地是黑色的,大家看,周圍房子頂上的瓦也是黑色的,所以這地方就取名“烏鎮”了。

  烏鎮這個地方是典型的`江南水鄉,比較適合拍電視劇,像《似水年華》《天下糧倉》等都是在那里取景拍攝的。眼前的這一條河,叫做“東市河”,深四米。它不僅僅連之后烏鎮的東柵和西柵,還跟世界第一運河——京杭大運河是直接通著的。

  大家看一下河的對面,對面的房子叫做水閣,就是水上的閣樓,這是江南六大水鄉中烏鎮特有的民居建筑。你走近點看,那個水閣的下方的石柱和我們平常見到的有什么不一樣?對,它是方的,而不是圓的。為什么呢?因為水里會有蛇啊,方形的柱子蛇爬不上來,怎樣樣?設計很獨特吧?

  再看前面的橋,左右相鄰,名叫逢源雙橋,也叫廊橋。因為橋本身是走廊的形式,橋下方有一排水柵欄,在當時這排水柵欄相當于一座水城門的作用。這座橋同時還有另一個作用:江南一帶,每逢過節都很熱鬧,個性是到了元宵節,男男女女,大家閨秀、小家碧玉的都走出來去看花燈。

  古代認為男女授受不親,所以這橋就起到了“男左女右”把人群分開的作用。

  過了橋,對面有家叫“香山堂”的老藥店。一會兒,小肖會帶大家去看江南百床館、江南民俗館、歲俗廳、節俗廳、壽俗廳,并請大家品嘗烏鎮的特產三白酒。此刻請大家隨意地游覽,半小時后再在此處集合。

烏鎮導游詞2

  烏鎮古名烏墩、烏戍。烏墩之“墩”,王雨舟在《二溪編》中說“烏鎮古為烏墩,以其地脈墳起高于四曠也……”,解釋得已夠明白。但何以稱“烏”呢?有很多種說法。一說是“越王諸子爭君長海上分封于此,遂為烏余氏,故曰烏墩”;一說“因土地神烏將軍而名烏”;一說“烏有烏陀古跡,青有昭明青鎖”,故有烏、青之名。此數說前人都提出異議,以為或無證,或附會,或缺乏歷史常識,盧學博編修《烏青鎮志》時已詳加批駁。同時,他提出一個較為合理的說法,這個說法是在清康熙二十七年(1688)鄉賢在《烏青文獻》中提出的:“烏墩、青墩之名,其從來遠矣……大都江山自開辟以來,何有其名字?皆世諦流布相承耳,如“齊魯青未了”,“澄江靜如練”,是為山水傳神寫照語也。烏青之義蓋類此。”

  烏鎮是河流沖積平原,沼多淤積土,故地脈隆起高于四曠,色深而肥沃,遂有烏墩之名。其實,這類在當地并不鮮見。距烏鎮9公里處有一村叫紅墩,其鎮志上說:“紅墩在鎮西,地脈墳起,厥土赤壤,村以是名。”又旁有一村名紫墩,就是因為多紫色石土的緣故。紅墩、紫墩的命名為烏墩名稱的'傳神寫照說提供了現實的佐證。

  春秋時期,烏鎮是吳越邊境,吳國在此駐兵以防備越國,“烏戍”就由此而來。(李樂在《烏青鎮志》中說:“鎮,周屬吳,吳戍兵備越名為戍。”“烏鎮古謂之烏墩,后因吳越錢镠王戍兵于此,稱烏戍,今名烏鎮。”)但他顯然將錢镠王之“吳越”與春秋之“吳越”弄混淆了。在正式的行政建制稱謂中,自唐之后,烏鎮沒有再稱“烏戍”的史實。且錢镠王之吳越國的北方疆界遠達常熟,烏鎮相對內陸,故此說顯有不通。

  烏鎮處于杭嘉湖平原腹地,屬亞熱帶季風氣候,溫和濕潤、四季分明,雨量豐富,年氣溫16℃,一月氣溫3℃,七月氣溫30℃以下;年降水量1200毫米,以春雨、梅雨為主夏秋之際有臺風侵襲。

  烏鎮一年中最美的季節是春天與秋天。一天中最美的時候是清晨與傍晚。清晨,河道上會漫起薄薄的霧氣,仿佛夢境。傍晚,夕陽西照,游人散盡,一個生活著的烏鎮出現于眼前。請避免夏季正午時去烏鎮游覽,白晃晃的日光直直地曬下來,也沒什么廊棚可遮擋,讓人感覺非常不好。

烏鎮導游詞3

各位游客:

  大家好!

  馬上我們就要來到著名的烏鎮,游玩的時候請注意安全,不要拍照珍貴的文物。

  烏鎮是浙江的一個水鄉古鎮,烏鎮地處浙江北端,與江蘇省相鄰,曾經是兩省三府七縣交界之處。春秋時期,烏鎮是吳疆越界,吳國曾駐兵于此以防越國,當時稱烏戌。“烏鎮”的稱呼,首次出現是在唐咸通十三年。南宋嘉定年間,以市河為界分為烏青二鎮,河西為烏鎮,河東為青鎮,解放后,統稱烏鎮。

  大家馬上就要來到逢源雙橋,逢源雙橋對面是高桿船,大家可以觀看雜技表演。再往前走,我們就會來到三白酒坊和宏源泰染坊,三白酒在烏鎮上是小有名氣的'。因為三白酒很獨特:喝第一小口,感覺涼涼的;喝第二小口,感覺甜甜的;喝第三小口,感覺酸酸的。然后去東市河南邊的美人靠上坐一坐,覺得自己變美了。這是為什么呢?原來,古代一位和西施一樣漂亮的美女來到了烏鎮,見這兒沒有椅子休息,就修了一段靠椅,并在上面刻上花紋,這就是美人靠。

  大家繼續往后游玩,有什么不知道的事請問我,再見了,游客們!

烏鎮導游詞4

  各位朋友,我們今天要一起游覽半個烏鎮,是烏鎮的一級景區,也是它的精華所在,叫東柵。

  誰知道這里為什么叫烏鎮呢?大家的猜測都很有道理,因為這里有很多歷史傳說。剛才有的游客說這兒古代烏鴉多,有的游客說這里的人喜歡吃烏雞白鳳丸。其實呢,你仔細想想,“烏”很顯然就是黑的意思。因為唐代這里的土地非常的肥沃,而且土地是黑色的,大家看,周圍房子頂上的瓦也是黑色的,所以這地方就取名“烏鎮”了烏鎮旅游景點導游詞烏鎮旅游景點導游詞。

  烏鎮這個地方是典型的江南水鄉,比較適合拍電視劇,像《似水年華》《天下糧倉》等都是在這里取景拍攝的。眼前的這一條河,叫做“東市河”,深四米。它不僅連接著烏鎮的東柵和西柵,還跟世界第一運河――京杭大運河是直接通著的'。

  大家看一下河的對面,對面的房子叫做水閣,就是水上的閣樓,這是江南六大水鄉中烏鎮特有的民居建筑。你走近點看,那個水閣的下面的石柱和我們平常見到的有什么不同?對,它是方的,而不是圓的。為什么呢?因為水里會有蛇啊,方形的柱子蛇爬不上來,怎么樣?設計很獨特吧?

  東柵 區,2001年,烏鎮保護開發東柵工程東柵景區正式對外開放,一期景區面積約0.46平方公里,保護建筑面積近6萬平方米,是中國著名的古鎮 旅游勝地。景區游程達2公里,由東柵老街、觀前街、河邊水閣、廊棚組成,工程全部完工后,東柵景區占地面積約為0.9平方公里,設有十多個景點。

  西柵景區,西柵位于烏鎮西大街,毗鄰古老的 京杭大運河,并有公路直通江蘇、 蘇州和桐鄉市區,交通十分便利,與東柵以旅游觀光為主題不同,西柵打造的是 商務旅游、休閑度假為主

  西柵景區占地3.4平方公里,縱橫交叉河道9000多米,需坐渡船出入,有古橋72座,河道密度和石橋數均為全國古鎮之最,景區內保存有精美的明清建筑25萬平方米,橫貫景區東西的西柵老街長度達1.8公里,兩岸臨河水閣綿延1.8公里余。景區北部區域則是五萬多平方米的天然濕地。

  江南百床館,江南百床館,是中國第一家專門收藏、展出江南古床的博物館,坐落在烏鎮東大街210號,又稱趙家廳,面積約1200多平方米,內收數十張明、清、近代的江南古床精品。館內第一展廳陳列的有:明·馬蹄足大筆管式架子床等,采用木架構造形式,強調家具形體的線條形象;第二展廳的有清·拔步千工床等床,用料為黃楊木,長217公分,深366公分,高292公分,前后共有三疊,此床歷時3年方才雕成,用工千余,故有其名。

  好了,烏鎮馬上就要到了,請大家帶上行李跟我下車。

烏鎮導游詞5

  烏鎮是個古鎮,小橋流水人家,很美。

  找個細雨蒙蒙的天氣,在古巷里閑步

  喜歡古鎮風格的旅游者,江南的水鄉總是不能不去的地方,就如同到了麗江一定要坐在路邊曬夜陽一樣,那舉,到了江南,領略一下什么是煙雨江南也就成了不能不干的事情了。

  在烏鎮起個大早,感受靜靜的清晨

  對于所有的風景地,如果能夠起個多早,你總會收獲一個有別于日間熱鬧景象的驚喜,在烏鎮也不例外。安靜的小街也正適合拍照:青瓦白墻、石拱橋流水、鮮嫩蔥綠的垂柳、閑逛的小狗、停在門口的黃包車、木結構的`居民屋子、河邊洗衣朋的婦女、深迖的小巷、樸實干凈的青石板路、生爐子的老人……隨便舉起鏡頭聚焦,定格的都是醉心的美景。

  慢慢細數烏鎮的古橋

  返些石橋把被水道分隔的巷子連接在一起,幾乎都是幾步一橋。所以如果時間夠充裕,又有耐心,在烏鎮數數石橋也是一件相當愜意的事情,走累了隨便找個石橋坐下,看人來人往。

  烏鎮目前尚有三十多座古橋,最有名的當數鎮西多街的雙橋。

  隔岸服去,兩座石拱橋的卉圓形橋孔倒映水中,虛虛實實兩橋相映,別有一番韻味。順著古橋,人行其中,宛如時光放慢了腳步,有種難得悠閑難得寧靜的舒適。

  泡壺綠茶臨水發呆

  去到烏鎮返個地方,別光頊著穿街走巷,在返樣的水鄉氛圍里,就一定要在水邊的茶館里來上一壺當年新擯的綠茶,坐在竹椅里,小収呆一會,絕對不是件浪費光陰的事情。

  切記,一定要是當年的新茶啊,如果是龍井,則最佳,看著綠芽在開水的侵潤中舒展,心情也會如返綠右般疏朌起來。剛去過烏鎮,來說點自己的心得把!我是在去哪兒網看到的一家名叫大紅住宿的賓館,就打電話和老板聊了下,他挺熱心的,給我介紹了烏鎮的一些旅游攻略。聯系電話自己百度烏鎮大紅就有了。

  1。烏鎮主要是看西柵夜景,而且烏鎮不像一些商家所說的,東柵景點多,西柵景點少,事實情況是西柵景點多,里面有二十幾個景點呢(我去的時候也核實了下,確實西柵景點有二十來個,建議買個聯票,這樣西柵可以早點進去,不然有些景點晚上夜景票的時候是不開的)

  2。同時烏鎮沒有所有的免費的票,這是一些無良商家的謊言!

  3。還有烏鎮的三輪車真的很會忽悠人,我到了那差點也被騙了,說什么帶你們逛老街免門票,大家千萬不要相信啊,那是烏鎮的南柵,本身不要門票!風景和東柵一樣。

  4。還有飲食的問題,你可以找老板推薦幾家去看看,景區周圍的一般價格比較高!你可以向老板提出自己的想法,讓他依據你的喜好給你推薦!

  說一下住宿的情況吧,基本設施都是有的:空調、熱水器、寬帶、電視,我那間還有老板特意給我留的電腦(沒收電腦費)。

烏鎮導游詞6

  大家好!

  桐鄉烏鎮是聞名江南的歷史文化名鎮。據《烏青鎮志》記載,唐咸通年間始正式稱鎮,據今已有一千多年歷史。偉大的革命文學家茅盾就誕生在這里。烏鎮位于杭嘉湖平原北部,京杭大運河西側,地當水陸要沖,古處兩省(浙江、江蘇)三府(嘉興、湖州、蘇州)、七縣(烏程、歸安、崇德、桐鄉、秀水、吳江、震澤)交界之地。

  古人稱它為姑蘇留都之前戶,嘉湖浙甸之后屏。烏鎮原以車溪(今市河)為界,分烏青二鎮,河西為烏鎮屬湖州府烏程縣,河東為青鎮屬嘉興府桐鄉縣。直到1959年,市河以西的烏鎮劃歸桐鄉縣,才統稱烏鎮。烏鎮名稱從何而來?據傳,古代有一姓烏的將軍,為討伐叛臣力戰死于車溪河畔,后葬于此。

  人們為紀念這為烏將軍,就將這里取名烏鎮。當然,這只是傳說。但烏鎮的歷史確實比較古老,據考證,烏鎮東柵譚家灣(新春村),為新石器時代遺址,屬馬家浜文化,距今已有6千多年歷史。

  烏鎮素以水鄉集鎮著稱。全鎮市區河道如網,水街相依。縱橫的溪塘,穿街傍市。溪上眾橋飛跨,塘畔綠樹成蔭;河中舟楫不絕,市上笑語陣陣,這一切給水鄉烏鎮增添了詩情畫意。烏鎮歷史文化悠久,名勝古跡甚多,市河西岸的唐代銀杏,相傳為埋葬烏將軍時所樹,自唐迄今,歷時已有一千佘年。十景塘邊的昭明太子讀書處,為梁朝遺跡。

  市河東觀前街上的修真觀戲臺,始建于乾隆十四年(1749),是浙北水鄉集鎮保存下來僅有的古戲臺。烏鎮自南宋以來,名園巨宅代有所建,如今鎮上還留下不少有清末民初建筑風格的古老民居。其中西柵的朱家樓別具一格。此樓建于民國元年(1912),青磚灰瓦,雕門畫窗。樓上樓下全部方磚鋪地,形成上下兩座廳堂,人稱廳上廳。鎮西的兩座古石橋,也是遐邇聞名。這兩座石拱橋,均建于明代,兩橋成直角相連,任你站立哪一座橋邊,均可透過橋洞看到另一座橋,故有橋里橋之美稱。

  烏鎮不僅攬古老之勝,水鄉之美,還由于它的名字跟文學巨匠茅盾聯系在一起,固而更添生色。如今,它已成為浙北著名的旅游之地。

  浙江烏鎮導游詞四 烏鎮是浙江的一個水鄉古鎮,也是一代文豪茅盾先生的故鄉。據譚家灣古文化遺址的考證表明,大約在6000年前,烏鎮的先民就在這一帶繁衍生息了。那一時期,屬于新石器時代的馬家浜文化。

  唐時,烏鎮就隸屬蘇州府。唐咸通十三年(872)的.《索靖明王廟碑》首次出現烏鎮的稱呼。烏鎮稱鎮的歷史可能從此開始。烏鎮的建鎮史有1200多年了,京杭運河穿鎮而過,歷史上曾以河為界分為烏、青兩鎮。河西為烏鎮隸屬于湖州府烏程縣,河東為青鎮隸屬于嘉興府桐鄉縣,至直1950年烏青兩鎮才正式合并,統稱為烏鎮,屬桐鄉縣,隸嘉興,到今天。

  烏鎮景區是2001年1月1日正式開放的,雖然開發較晚,但起步較高,保存得非常完整,整個開發過程堅持了以舊修舊、整舊如故的原則。現在景區里面依然有老百姓居住,并沒有因為旅游開發而把他們全部搬走,他們原來怎么生活現在幾乎仍然怎么生活,烏鎮也因此悠然自得原汁原味,是生活著的古鎮!

  現在我們看到的這條小河名為東市河,水深有3米,是活水,連通京杭運河。河對岸的古民居里現在還有老百姓居住的,所以烏鎮是一個真正的活著的水鄉古鎮。

  在這邊不遠處可以看到一座非常有特色的石板橋逢源雙橋。跟一個成詞結合起來就是說左右逢源的意思了,還可以看到在這座橋上面有一個廊棚,所以也稱為廊橋,橋的下面還有一排水柵欄,在當時這排水柵欄相當于一座水城門的作用。

  過橋以后,首先來到的是財神灣,原先這不叫財神灣,而叫轉船灣,烏鎮的水系比較特殊,呈十字型,越到柵頭河道越窄,船只也不易掉頭,所以當地人就在這兒開塘挖河造了一個能轉船的地方,同時為了區別于其它的地方的轉船灣,便借用前面的財神堂命名為財神灣。

  回過頭可以看到的是一家叫香山堂的老藥店,它的規模雖然小于杭州的胡慶馀堂,但也有120多年的歷史了。它是由寧波藥商陸慶馀創建的,并由他的孫子陸渠清將藥店搬到這里,在柜臺四周約有300多只藥材柜。

  看完藥店接著往前走,接下來看到的就是剛才所說的財神堂了,在烏鎮歷來都有接五路的習俗,所謂接五路就是接五路財神,東南西北中各有一位,而這一位財神就是東路的文財神比干,比干是商朝的一位丞相,他為官正直,對君王忠心不二,直到后來自己的心都掏給了商紂王,當時百姓為此很敬重比干,特別是一些商人,他們認為做生意就應該誠心誠意,象比干一樣,所以比干奉為財神。

  現在我們所走的這條街叫東大街,全長1300米,走的都是舊石板路,兩旁都是古民居,整條街上還居住著350多戶人家有將近1000的人口。望過去非常整齊干凈,因為開發時把所有的三線兩管全都下地了,現在兩旁人家家里都是有水也有電的,并家家戶戶幫他們裝好了抽水馬桶,污水也不排到旁邊的河里了,因此旅游的開發也改善了一定的居住環境。

烏鎮導游詞7

各位游客:

  江南百床館——浙江烏鎮烏鎮的這座江南百床館在中國古床的收藏、展出史上,是頭一家。它又叫趙家廳,內收數十張明、清、近代的江南古床精品。

  【看點導覽】既然是博物館,自然有鎮館之寶。江南百床館的“老大”就是這第二展廳的“清拔步千工床”。它用料為黃楊木,長217公分,深366公分,高292公分,前后共有三疊,此床歷時3年方才雕成,用工千余,故有其名。江南百床館第一展廳的.精美藏品則包括有明馬蹄足大筆管式架子床等,簡潔、樸素,比例均衡的實用家具,體現了明快的藝術風格,同時充分利用硬木的色澤和紋理特點,不事雕琢,多用原木漆,渾然天成。

  【開放時間】8:00至17:30,冬季提前半小時關閉。雙休日從晚上18:00以后到21:00景區需要購買夜票。

  【費用】位于烏鎮東柵,景區聯票100元。

烏鎮導游詞8

  東柵是茅盾故居所在,烏鎮千年的歷史積淀,飄逸的文化氣息都來自這里。

  交通

  烏鎮汽車站距離東柵約0.5公里。烏鎮汽車站下車,沿青鎮路往東,到青鎮路和植材路交叉口后沿植材路往北走,到子夜路與植材路交叉口后沿子夜路往東走,就能看到東柵停車場,往里走就能到達東柵景區入口處。

  實用信息

  東柵景區門票實行一票制,票價100元/人,當天一次有效,可游覽包括匯源當鋪、訪廬閣、皮影戲、翰林第、修真觀、古戲臺、茅盾故居、余榴梁錢幣館、木雕館、藍印花布染坊、公生糟坊、烏鎮民俗風情館、江南百床館、傳統作坊區、香山堂、拳船表演,逢源雙橋(通濟橋、仁濟橋)等二十多個景點。

  東柵窗口聯票發售時間8:00-14:00,東西柵聯票150元/人。

  東柵導游講解服務為80元/次。

  東柵游船價格:50元/艘(游程約15-20分鐘),每船限坐8人(包括兒童、嬰兒)。門票權限

  當日一次使用、打孔注銷。購買門票之后不能無限制的.多次出入景區。

  開放時間

  8:00-17:30(冬季17:00),雙休日18:00~21:30

  建議游玩時間:2.5-3小時

  地址:浙江省嘉興市南湖區

  最佳旅游時節:清晨與傍晚。清晨,河道上會漫起薄薄的霧氣,仿佛夢境。傍晚,夕陽西照,游人散盡,一個生活著的烏鎮出現在眼前。

烏鎮導游詞9

  桐鄉烏鎮古鎮旅游區是國家AAAAA級景區,全國二十個黃金周預報景點及江南六大古鎮之一。地處浙江省嘉興市(地級市)桐鄉市(縣級市)北端,西臨湖州市南潯區,北接江蘇蘇州吳江市,為二省(浙江,江蘇)三市(嘉興,湖州,蘇州)交界之處。曾名烏墩和青墩,具有六千余年悠久歷史。

  烏鎮是典型的江南水鄉古鎮,素有“魚米之鄉,絲綢之府”之稱。全鎮以河成街,橋街相連,依河筑屋,深宅大院,重脊高檐,河埠廊坊,過街騎樓,穿竹石欄,臨河水閣,古色古香,水鎮一體,呈現一派古樸、明潔的幽靜,是江南典型的“小橋、流水、人家”石板小路,古舊木屋,還有清清湖水的氣息,仿佛都在提示著一種情致,一種氛圍。

  烏鎮,浙北水鄉的明珠,擁有7000多年文明史和1300多年建鎮史,中國首批十大歷史文化名鎮和中國魅力名鎮之一,一代文豪茅盾誕生之地、立志之所,素有“中國最后的枕水人家”之譽。位于浙江省北部豐饒的杭嘉湖平原,地處上海、杭州、蘇州三大城市構成的金三角中心位置,分別有三條高速公路和國道相連,交通便捷。古老的京杭大運河穿鎮而過,鎮區由十字形的水系劃分為東柵、西柵、南柵、北柵四個區域。從公元872年建鎮以來,烏鎮鎮名未變,鎮址未變,水系未變,生活方式未變,傳統建筑經百年風雨,依舊保存完好。

  吳疆越界的金戈鐵馬已日漸遠去,江南古風水鄉舊貌卻依然留存。今日的烏鎮,以水為依托的石欄拱橋、深宅大院、過街券門、河埠廊坊、臨河水閣、駁岸踏步等建筑至今保存完好。踏步烏鎮,茶樓酒店,傍水而筑,盡得地利人氣;水閣廊棚枕河而建,淡雅脫俗。憑欄眺望,水鄉美景盡收眼底。臨街的民居前店后坊、前店后宅、下店上宅,各式商店密布;清末民初的傳統民居高低錯落,古樸典雅的深宅大院相緊毗鄰,院內風格各異、雕刻精細的磚雕門樓各展風采;鎮上人家瀕水而居,過街門坊,臨河水閣,河埠踏渡,處處充滿濃郁的水鄉生活氣息。作為中國保護面積最大的古鎮,烏鎮深厚的人文積淀展現出東方古老文明的無窮魅力。景區內保存有精美的明清建筑近四十萬平方米,縱橫交叉的河道近萬米。傳承千年的歷史文化;淳樸秀美的水鄉風景;風味獨特的美食佳肴;繽紛多彩的民俗節日……智慧的傳承伴隨脈脈書香,在烏鎮展現出一幅迷人的歷史畫卷。

  1991年,烏鎮被浙江省人民政府命名為歷史文化名鎮,1999年,桐鄉市委、市府組建“桐鄉市烏鎮古鎮保護與旅游開發管理委員會”,賦予長期保護古鎮之重任,20xx年列名聯合國世界文化遺產預備清單。20xx年,第五屆茅盾文學獎在20xx年后重歸故里,烏鎮以其秀麗的江南風光、古樸的民風習俗,讓世人驚艷,從此一舉成名。隨后連續六年的江南水鄉狂歡節——香市更讓烏鎮的魅力熱遍華東。在20xx年歐中旅游論壇上被評為“歐洲游客最喜愛的中國旅游景區”。烏鎮景區是全國AAAA級景區,并在20xx年榮獲“CCTV中國十大魅力名鎮”的稱號。

  20xx年,“中國最后的鎮水人家”——烏鎮西柵景區,經過4年的用心保護與開發,于是年春節正式揭開了她神秘的面紗。一個全新的旅游理念——“集觀光與體驗于一體”的古鎮游在這里得到詮釋。

  西柵景區的重修是基于東柵的成功,在整個西柵工程進程中,烏鎮人始終按照“修舊如故”的方針,對整個古鎮區的歷史建筑進行全方位的保護性修復,同時注重歷史建筑與周圍自然和人文環境的協調。由于汲取了東柵景區開發保護的經驗,西柵景區的保護開發更加完善徹底,旅游休閑設施和功能更加完備,管理也更為科學,人和環境、自然、建筑更為和諧優美。

  西柵景區位于烏鎮西大街,毗鄰古老的京杭大運河畔,需坐渡船進入,其占地面積3平方公里,均由島嶼組成,周圍碧水環繞,綠樹成蔭,環境優美。景區有縱橫交叉的河道9000多米,形態各異的古石橋70余座,河流密度和石橋數量均為全國古鎮之最。景區內保存有精美的明清建筑25萬平方米,老街長度達1.8公里,水閣建筑綿延1.5公里余。景區北部區域則是3萬多平方米的天然濕地,成為各類野生鳥類的樂園;大面積的果園綠化帶、可觀賞性農作物的栽培和魚類等的養殖,為來烏游客提供了又一體驗。

  景區內有水城門、昭明書院、江浙分署、大戲臺、靈水居、橋里橋、廳上廳等特色勝景,烏將軍廟、月老廟、文昌閣、關帝廟、白蓮塔等宗教建筑,三寸金蓮館、文學館、畫館等各式經典展館供游客參觀游覽;有油車坊、染坊、冶坊、絲織坊等手工作坊,水上市場、水舞臺、老茶館、老藥房、老郵局、等民俗風情供游客參觀并體驗;還有藝術街、美食街、茶藝街、咖啡座、購物廊、陶吧、網吧、SPA等場所供游客休閑;各類風格的民居特色旅館以及各種檔次的特色度假酒店,如準五星標準的通安客棧,超五星標準的錦堂會所等,可同時容納近三千名游客留宿,還有多家設施齊全的會議中心和商務會館,滿足游客的不同需求。景區外設有可停放大小車輛近千輛的智能化生態旅游停車場,景區內還配備了電瓶車、觀光游船等交通工具,直飲水、天然氣、寬帶網絡、電子監控、泛光照明、電子貨幣、智能管理等現代化設施一應俱全,讓游客在體驗江南古鎮的風韻的`同時時仍然可以享有現代化的快捷于便利。

  江南的夜是美麗的,作為江南景致的典型代表的烏鎮,她的夜更是迷人。搖一艘木船,在微波中蕩漾,河水里盡是碎了的銀,進了水閣、也進了雙眼。棱角分明的高墻黛瓦、形態各異的古橋也成了幾何圖;遠遠的白蓮塔今夜璀璨,像昭示、像肅穆,在那雙橋下流過的京杭水,最是江南夢。

  烏鎮西柵景區,在繼承和發揚中國古鎮觀光旅游的基礎上,把對古鎮歷史街區和古建筑的保護與旅游開發巧妙而合理的結合起來,形成一個中國罕有的“觀光+休閑型”古鎮景區。古鎮不再僅僅是一個“活化石”、 “博物館”,而是完美的融合了觀光與度假功能的精品旅游景區。她將成為中國古鎮休閑旅游的新典范,也成為現代人的“度假社區、夢幻天堂”。

烏鎮導游詞10

各位游客朋友們:

  大家好!

  今天我們要游玩的目的地是江南水鄉烏鎮,烏鎮是江南六大水鄉之一,也是江南最美的水鄉,劉若英傾情代言,似水年華等多部影視劇在這里取景拍攝,不過呢,如果在座的有喜歡節奏快、高樓林立、鋼筋混泥土的現代化大都市生活的朋友,那您恐怕就會失望了,為什么呢?

  因為我們烏鎮的生活節奏常慢、非常舒適安逸,并且沒有高樓大廈、有的只是一兩層臨水而建的白墻黑瓦的木質建筑,這里甚至連電梯都沒有,景區里看不到超過三層的建筑,整個烏鎮有的只是一種煙雨朦朧,瀟灑閑逸的情懷,但是,若有朋友覺得大都市的生活太累太喧鬧的話,那烏鎮就是一個絕妙的休憩場所了,在烏鎮可以得到心靈的放松,身體的舒適、所以有好多江浙滬附近的朋友會在周末的時候駕車來烏鎮,走走看看,吃吃糕點,品品美酒美茶,住上個一兩晚,沒事坐坐烏鎮的搖擼船,感受古代人家,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沒有夜生活,遠離鬧市,實在是愜意無比。

  烏鎮分為東柵和西柵,我們此次游覽的是東柵,為什么不去西柵呢,因為烏鎮的歷史,人文,情懷都在東柵,西柵只是近些年開發出來的景區,主打的是住宿和夜景游,不過有興趣的朋友也可以去西柵住個一兩晚,看看美麗的河色夜景。說回到東柵,東柵景區其實不大,也就兩條街組成,東大街和西大街,中間則被一條東市河隔開,西大街沿有一些小商鋪,有買糕點的,手工藝品的等等,有興趣的朋友待會活動的時候可以去看一看。我們此次主要要參觀的景點則都在東大街,東大街長1300米,主要景點有百床館、木雕館、茅盾故居、錢幣館、酒作坊、染坊等等,具體的我就不為大家介紹了,待會到了景區我再為大家細致。

烏鎮導游詞11

  烏鎮是浙江的一個水鄉古鎮,也是一代文豪茅盾先生的故鄉。據譚家灣古文化遺址的考證證明,大約在6000年前,烏鎮的先民就在這一帶繁衍生息了。那一時期,屬于新石器時代的馬家浜文化。

  唐時,烏鎮就隸屬蘇州府。唐咸通十三年(872)的《索靖明王廟碑》首次出現“烏鎮”的稱呼。烏鎮稱“鎮”的歷史可能從此開始。烏鎮為何稱為烏鎮呢?原因有很多,最為真實的原因是烏鎮的土地十分肥沃,色澤較黑且地勢比周圍高,所以古時叫做“烏墩”。之后唐代是正式建鎮,所以稱為烏鎮。烏鎮的建鎮史有1200多年了,京杭運河穿鎮而過,歷史上曾以河為界分為烏、青兩鎮。河西為烏鎮隸屬于湖州府烏程縣,河東為青鎮隸屬于嘉興府桐鄉縣,至直1950年烏青兩鎮才正式合并,統稱為烏鎮,屬桐鄉縣,隸嘉興,到這天。

  1991年,烏鎮被評為省級歷史文化名城,1999年開始古鎮保護和旅游開發工程,于2001年1月1日正式開放的,現已被評為國際四A級風景區,全國20個黃金周預報景點之一。雖然開發較晚,但起步較高,保存得十分完整,整個開發過程堅持了“以舊修舊、整舊如故”的原則。此刻景區里面依然有老百姓居住,并沒有因為旅游開發而把他們全部搬走,他們原先怎樣生活此刻幾乎仍然怎樣生活,烏鎮也因此悠然自得原汁原味,是生活著的古鎮!

  此刻我們看到的這條小河名為東市河,水深有3米,是活水,連通京杭運河。河對岸的古民居里此刻還有老百姓居住的,所以烏鎮是一個真正的活著的水鄉古鎮。

  在這邊不遠處能夠看到一座十分有特色的石板橋――逢源雙橋。跟一個成詞結合起來就是說左右逢源的意思了,還能夠看到在這座橋上方有一個廊棚,所以也稱為廊橋,橋的下方還有一排水柵欄,在當時這排水柵欄相當于一座水城門的`作用。

  過橋以后,首先來到的是財神灣,原先這不叫財神灣,而叫轉船灣,烏鎮的水系比較特殊,呈“十”字型,越到柵頭河道越窄,船只也不易掉頭,所以當地人就在這兒開塘挖河造了一個能轉船的地方,同時為了區別于其它的地方的轉船灣,便借用前面的財神堂命名為財神灣。

  回過頭能夠看到的是一家叫“香山堂”的老藥店,它的規模雖然小于杭州的胡慶馀堂,但也有120多年的歷史了。它是由寧波藥商陸慶馀建立的,并由他的孫子陸渠清將藥店搬到那里,在柜臺四周約有300多只藥材柜。

  看完藥店之后往前走,接下來看到的就是剛才所說的財神堂了,在烏鎮歷來都有接五路的習俗,所謂接五路就是接五路財神,東南西北中各有一位,而這一位財神就是東路的文財神比干,比干是商朝的一位丞相,他為官正直,對君王忠心不二,直到之后自我的心都掏給了商紂王,當時百姓為此很敬重比干,個性是一些商人,他們認為做生意就就應誠心誠意,象比干一樣,所以比干奉為財神。

  此刻我們所走的這條街叫東大街,全長1300米,走的都是舊石板路,兩旁都是古民居,整條街上還居住著350多戶人家有將近1000的人口。望過去十分整齊干凈,因為開發時把所有的三線兩管全都下地了,此刻兩旁人家家里都是有水也有電的,并家家戶戶幫他們裝好了抽水馬桶,污水也不排到旁邊的河里了,因此旅游的開發也改善了必須的居住環境。

烏鎮導游詞12

  在烏鎮石佛寺內,新近發現有一寺碑。該碑長1。8米,寬為1。22米,厚度約0。35米,碑文上方雕有龍的圖案。據寺內主持釋惟光介紹,當時此碑搬移時不慎掉地破損一角,今后擬筑碑亭予以陳列保護起來。

  這塊質地為石灰巖的寺碑,為清康熙年間所立,碑文《重修壽圣禪寺序》由進士徐汝嶧所撰。碑文為陰刻,楷書,字體工整清秀。因久經風化,此前又曾作為建筑拌灰料之用,故碑面水泥結塊,又因遭爆竹炸后黑跡彌漫,故字跡已模糊難認。但結尾處的碑刻文字尚能辨別:“傳臨正宗二十三世卓巖匯禪師立石。賜進士出身提督河南學政里人徐汝嶧和南謹撰。賜進士內閣中書舍人里人孔傳忠合年書丹。康熙五十二年四月。”

  從碑文看,這塊《重修壽圣禪寺序》碑是由壽圣寺主持卓匯(《烏鎮鎮志》載為“超匯”)于清康熙五十二年(即公元1713年)所立,距今已有290余年的.歷史。

  據方志考,撰寫碑序的里人徐汝嶧,字泗瞻、號桐同,烏鎮人。康熙十一年舉人,初任夏澤縣令,二十一年進士,任戶部主事、三十九年晉戶部員外郎,后任河南學政,年八十卒。著有《一枝萋詩集》、《擁膝齋筆談》、《夢游草》等書行世。

  楷書碑文的另一位“里人”,烏鎮鎮志“人物傳”也有載:孔傳忠,字貫原,號恕甫。康熙四十四年舉人,授知盂縣,四十八年中進士,署平定州事,至雍正三年,巡撫力薦擢任解州知州。前后歷官十年,情操為人所稱。

  盡管《重修壽圣禪寺序》全文尚未譯出,但此碑不僅僅是近三百年來烏鎮歷史上的石刻文物,而是傳承著自南朝梁代以來相關壽圣塔院的人文歷史。筆者建議應及時加以保護,筆者在細譯碑文時曾有寺僧、信眾反映,今春已有6個盜偷文物之徒光顧該寺,奈因石碑體大而重又被及時發現才未得手,特此呼吁有關主管部門立即予以收存,以防遭竊。

烏鎮導游詞13

  作為中國人心中NO.1避暑勝地,烏鎮的秀美風景,自不在話下。任賢齊的《外婆橋》在烏鎮拍MV,李少紅的《紅樓夢》在烏鎮取景,還有黃磊的《年華似水》,以及后來的劉若英也在這里做了廣告,那種幽靜和落寞深深的吸引著每位游客。小橋流水,江南水鄉,一切都是那么的美好和祥和。處處無敵江南水鄉美景,還真是未老莫還鄉,還鄉需斷腸!

  烏鎮是江南六大古鎮之一,是個具有六千余年悠久歷史的古鎮,曾名烏墩和青墩。烏鎮是典型的江南水鄉古鎮,素有“魚米之鄉,絲綢之府”之稱。1991年,烏鎮被評為省級歷史文化名城,1999年開始古鎮保護和旅游開發工程,烏鎮已被評為國家AAAAA級景區,是全國20個黃金周預報景點之一。

  烏鎮雖歷經2000多年滄桑,仍完整地保存著原有的水鄉古鎮的風貌和格局,梁、柱、門、窗上的木雕和石雕工藝精湛。當地的居民至今仍住在這些老房子里。全鎮以河成街,橋街相連,依河筑屋,深宅大 院,重脊高檐,河埠廊坊,過街騎樓,穿竹石欄,臨河水閣,古色古香,水鎮一體,呈現一派古樸、明潔的.幽靜,是江南典型的“小橋、流水、人家”石板小路,古舊木屋,還有清清湖水的氣息,仿佛都在提示著一種情致,一種氛圍。

  烏鎮是個水鄉古鎮,鎮上有修真觀、昭明太子讀書處、唐代古銀杏、轉船灣、雙橋等景點,西柵老街是我國保存最完好的明清建筑群之一。烏鎮又是我國現代文學巨匠茅盾故里。鎮上的茅盾故居是茅盾的出生地,現為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東側的立志書院是茅盾少年讀書處,現辟為茅盾紀念館。

烏鎮導游詞14

各位團友:

  大家好,首先歡迎大家參加我們杭師旅行社組織的烏鎮一日游,此刻我們的車已經行駛在滬杭高速上了,我們這天要去的就是江南六大古鎮之一的烏鎮,從杭州到烏鎮大約1小時的車程,下方呢,我先對烏鎮做個簡單的介紹。提到烏鎮,喜歡劉若英的朋友必須不會陌生,從似水年華拍攝到最近成為烏鎮的形象大使能夠說劉若英跟烏鎮是結下了不解之緣。這天我們就將前往這座千年古鎮順著劉若英的思路來欣賞一下古鎮的美景。人們常說一方水土養一方人,烏鎮的確稱得上是人杰地靈,鐘靈毓秀的風水寶地,從古至今誕生了不少杰出的英才。據這個鎮志記載:從宋朝到晚清,全鎮出了64名進士,161名舉人,近代更是出現了一代文學巨匠茅盾。真可謂人因鎮而興,鎮因人而名。

  既然烏鎮是這么出名,想必大家對于烏鎮的來歷也必須十分的好奇。烏鎮在南宋以前,以此刻鎮中的車溪為界分為烏鎮和青鎮兩個鎮。河西的是烏鎮屬于湖州府,河東的是青鎮屬于嘉興府。解放以后進行區劃調整,把烏鎮和青鎮合并統一由嘉興市管理。關于“烏鎮”這個名字的來歷,還有一個小故事:據說在唐朝時,浙江刺史李琦想割據稱王,舉兵造反,朝廷就命令烏贊將軍率兵前往討伐。這位烏贊將軍武藝高強,英勇善戰,打得李琦的叛軍是節節敗退。當打到車溪河畔時,李琦突然掛牌休戰。正當這個烏將軍就地安營休息時,李琦卻在當天晚上偷襲烏軍的營地。烏將軍倉促應戰,最后連人帶馬跌入李琦在橋上設的陷阱里面了。結果當場被叛軍用亂箭射死。雖說丈是打敗了,但是烏贊將軍忠君愛國的精神卻感動了當地的所有百姓。大家為了紀念他,就用他的姓氏來作為鎮名。

  上方說了一些有關烏鎮的歷史,我們朋友到了烏鎮是去玩的,那么到了烏鎮都該玩些什么呢?無外乎是吃,穿,游。說到吃啊,可能我們多數朋友就開始興奮起來了,畢竟民以食為天,誰都好這一口。別急,聽小王給您慢慢的介紹。說到烏鎮的名吃,就不得不提這個姑嫂餅。聽到這個名字估計大家已經猜到了,肯定跟姑嫂關系有關。不錯,相傳啊,在明朝時候,鎮上有戶姓張的人家,世代都以做姑嫂餅為生。因為是獨家配方自然風味獨特,因此經久不衰生意興隆。但是張家有一個條不成文的規定,為了保證這個秘方世代相傳規定秘方只傳給媳婦,不傳給女兒。畢竟女兒以后是要出嫁的,就成了別人家的人。當傳到明朝這代時呢,家里的小姑子看到母親只教嫂子做餅的方子,心里就十分不高興。畢竟嫂子才嫁到家里一年多,而自我在這個家里待了十幾年了,母親都從來不提教給自我。于是呢,就處處跟嫂子過不去,有一天,正到嫂子在做餅的時候,天開始下雨了。于是小姑子就對嫂子

  說:“嫂子,外面下雨了,快去收衣服”。嫂子一聽就連忙往外跑,小姑子看到嫂子出去了,氣但是偷偷的抓了一吧鹽丟到了餅鍋里。說來也巧,這天吃了張姑嫂餅的客人都說這天餅的味道很個性,比以前的好吃。嫂子就奇怪了,我還是跟以前一樣的做法,怎樣會不一樣呢。于是她自我也吃了一塊,結果感覺味道真的十分個性。這時候小姑子,開始說話了。“嫂子如果你想明白這天為什么餅的味道這么好,并且想以后天天這么好的話就先把做餅的秘方告訴我”,嫂子拗但是她,就把做餅的方子一五一十的告訴給了小姑子。當然小姑子也很誠實的`把她如何使壞的但又適得其反因禍得福的事情告訴了嫂子。因為此刻的做法是姑嫂兩個人共有的,所以就把這餅取名為“姑嫂餅”。等會參觀完了,自由活動時大家不妨買些嘗嘗。說完了“姑嫂餅”當然就不得不說說烏鎮的特產“三白酒”了。三白酒是天然純手工制作。因為以白米,白面,白水為原料,所以起名為“三白酒”。其他的還有這個杭白菊,白水魚,紅燒洋肉。等會吃飯是大家也能夠點些來品嘗一下。

  講完了吃,我們再說說穿。藍印花布是烏鎮特產之一,俗稱“石灰拷花布”、“拷花藍布”,是我國傳統的民間工藝精品,用棉線紡織、黃豆粉刮漿、藍草汁印花,純粹手工、環保。大家能夠買些小件的東西,比如愛美的女士能夠買一兩個藍印花布的頭巾,小手提袋留做紀念。衣服我推薦大家就不要買了,因為此刻也沒有什么人愿意去穿這些花色的衣服,其次藍印花布容易掉色。等會天熱了,穿著這種衣服一流汗搞的滿身花紋象個金錢豹式就不好了。呵呵。其他得就是些手工的棉鞋,棉拖鞋。大家自我斟酌購買。

  下方我再給大家介紹最重要的游,讓大家把握重點,等會游覽時做到有的放矢。剛剛說了,烏鎮是大文學家茅盾的故鄉,那么茅盾故居自然是非去不可的。到了水鄉游覽不外乎是看建筑,品民俗。而“臨街枕水,粉墻黛瓦”是水鄉建筑的共性,我們既然到了烏鎮就得看它最有特色的東西。烏鎮的建筑特色都集中在鎮頭的修真觀和古戲臺上了。所以大家等會第一個景點修真觀必須不要錯過。觀里有景點講解員給大家講解,我會大在進去的時候在門口把景點的門票發跟各位。參觀完第一景點以后,大家愿意跟我一齊游覽的就跟我一齊,不愿意跟我一齊打算自由活動的就能夠自由活動了。我們再回到游的介紹上來。俗話說的好:“十里不一樣音,百里不一樣俗”。我們杭州離烏鎮估計有個2百里,所以民俗就更加的不一樣了。而烏鎮在民俗方面正好給我們帶給了一個觀賞的平臺。鎮里設有江南木雕陳列館,宏泰染坊藍印花布陳列館,江南百床館,民俗館等多個展館,等會小楊會帶大家一一參觀。好了,烏鎮立刻就要到了,請大家帶上行李跟我下車。

烏鎮導游詞15

  江南百床館,是中國第一家專門收藏、展出江南古床的博物館,位于烏鎮東大街210號,當地人又稱趙家廳,面積約1200多平方米,內收數十張明、清、近代的江南古床精品。從富商大賈到極普通的平民百姓的各式木床無不具備,從一床一室到一床多室(床內備有化妝間、衛生間、仆人間等)。既有貴胄們的奢華,也有普通百姓的儉樸,此展覽是中國床文化的集大成者。

  館內展示了:清代拔步千工床、小姐床、雙龍足雕花架子床、明·馬蹄大筆管式架子床和雙喜、如意、帶鏡紅木雕花床、嵌骨架子床等,數十張明、清及近代的古床精品。

  這些床雕工精美、風格獨特、裝飾華麗、豪華氣派,無一不是江南古床中的.精品。它們也從一個側面反映了我國勞動人民的高超工藝和豐富的藝術創造力。

  明·馬蹄足大筆管式架子床等,采用木架構造形式,造型簡潔、樸素,比例均衡,并強調家具形體的線條形象,體現了明快的藝術風格,同時充分利用硬木的色澤和紋理特點,不事雕琢,多用原木漆,渾然天成;

  清拔步千工床等床,這批床材質優良,工藝復雜,制作精良,是木雕床中的精品,其中清·拔步千工床被譽為“鎮館之床”,用料為黃楊木,長217公分,深366公分, 高292公分,前后共有三疊,此床歷時3年方才雕成,用工千余,故有其名。

  這些雕工精美、歷史悠久的古床在江南百床館里可謂目不暇接,它們有的雕工精湛、風格獨特,有的裝飾華麗、豪華氣派,無一不是江南木床中的精品。不由人不由衷地感嘆中國文化的博大精深。同時它們也從一個側面反映了我國勞動人民的高超工藝,對藝術的感悟及對結構造型的豐富想象力。

  看百床館,并不在于窮究其到底能收容下多少數量,而在于細細品味那一張張床上所加載的豐厚歷史與生活內涵。或求平安、或求多嗣。

  當床也能被如此雕琢的時候,人一定是平和與幸福的,這就是古老中國人的心境。

【烏鎮導游詞】相關文章:

烏鎮的導游詞07-18

烏鎮導游詞03-06

烏鎮景點導游詞09-22

烏鎮導游詞【熱】09-25

浙江烏鎮的導游詞12-31

嘉興烏鎮導游詞01-19

浙江烏鎮導游詞04-21

關于烏鎮導游詞05-29

嘉興烏鎮導游詞12-31

久久一级2021视频,久久人成免费视频,欧美国产亚洲卡通综合,久久综合亚洲一区二区三区色
日韩欧美中文字幕在线三区 | 日韩国产欧美中文综合 | 亚洲午夜福利AV无限观看 | 性色AV福利片 | 日本性视频高清天天摸天 | 性色AV一区二区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