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群走網>好詞>導游詞>黃龍導游詞
黃龍導游詞
更新時間:2024-11-07 05:37:38
  • 相關推薦
黃龍導游詞15篇

  作為一名樂于為游客排憂解難的導游,通常會被要求編寫導游詞,導游詞具有注重口語化、精簡凝練、重點突出的特點。導游詞要怎么寫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黃龍導游詞,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黃龍導游詞1

  黃龍五彩池位于四川省阿壩州松潘縣岷山山脈南麓,遙距成都450公里,距著名景點九寨溝120公里。黃龍海拔在3000米以上,3000余個碧透斑斕的彩池好似五彩的珍珠一般鑲嵌在宛若“黃龍”一般的雪山峽谷中,被人們譽為“人間瑤池”。當年紅軍長征的時候就曾經過此地,留下了革命的步伐。黃龍五彩池于1992年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五彩池是黃龍景點里面海拔最高的一處鈣化彩石群,海拔3900米,總共有大大小小693個鈣池,距入口4166米。這里有最美的景色,5588米高的岷山主峰寶鼎,巍然屹立在眼前,極其壯觀,形狀各異的彩石宛如調色盤一般,五顏六色,極其艷麗。但若是要走到這里是需要一定的體力的,初次登高經驗不足的游客因走得太快,體力分配不均勻,中途會出現體力不支或高原反應等現象從而半途而廢。錯過了一飽美麗景色的眼福。再次提醒旅客朋友如果想登高觀景應提前一星期服用紅景天或隨身攜帶奧默氧片,預防高原反應。

  五彩池中含有大量的Ch2+、mg2+、hco3-等離子,增加了短波光散射作用。同時由于湖水透明度較高湖底的灰白色鈣華、黃綠色藻類對透視光的選擇性吸收和反射,也增加了湖水色彩的層次和變化。幾萬年來,黃龍溝四周的高山上冰雪融水和地表水源源不斷的`流下,滲入冰水混合物中,在松散的石灰巖下部形成淺層潛流。而且在流動過程中溶解了大量的石灰巖鈣物質。隨后含有碳酸鈣質的潛水就露出了地表,形成無數的小溪流向四方。

黃龍導游詞2

  黃龍溪鎮隸屬于四川省成都市雙流區,有2100余年歷史,位于成都平原南部。距市區40公里,距雙流區35公里,距華陽街道28公里。

  黃龍溪鎮面積為50.4平方公里,人口為3萬(20xx年)。

  黃龍溪鎮是以旅游業為龍頭,農業為基礎的旅游型城鎮,也是全國重點鎮。

  黃龍溪建鎮已2100多年,歷史底蘊深厚,古名“赤水”,據《仁壽縣志》載:“赤水與錦匯流,溪水褐,江水清”,古人謂之:“黃龍渡清江,真龍內中藏”,《隸讀》著錄《黃龍甘露碑》記云:“黃龍見武陽事,筑一鼎,象龍形、沉水中......故名曰:“黃龍溪”。建安24年(公元216年),漢時武陽兼新津彭山之地,東縣(華縣)東南接壤,仁壽也像龍牙,黃龍所春之地,著屬武陽,公屬治境,故溪以是名矣,故名曰“黃龍溪”。

  1965年3月27日,國務院第154次會議決定,撤銷華陽縣建置,并入雙流縣。4月8日,四川省人民委員會發出撤、并縣通知。7月1日,華陽縣正式并入雙流縣,其所轄的'18個公社(含黃佛)、3個鎮并入雙流縣。

  1976年,仁壽縣籍田區回水鄉劃入雙流。

  1992年10月10日,雙流縣決定開展區、鄉、鎮建制調整。黃佛鄉、回水鄉合并為黃龍溪鎮;

  20xx年3月26日,市政府正式批復了《關于永安鎮等6個鎮增掛街道辦事處的請示》,同意雙流區黃龍溪鎮增掛街道辦事處牌子。

黃龍導游詞3

  黃龍名勝風景區面積700平方公里,由黃龍本部和牟尼溝兩部份組成。黃龍本部主要由黃龍溝、丹云峽、雪寶頂等景區構成,牟尼溝部份主要是扎嘎瀑布和二道海兩個景區。主要因佛門名剎黃龍寺而得名,以彩池、雪山、峽谷、森林“四絕”著稱于世,是中國唯一的保護完好的高原濕地,它是一條長約7公里,寬約300米的鈣化山峽,這里山勢如龍,又稱“藏龍山”。這一地區還生存著許多瀕臨滅絕的動物,包括大熊貓和四川疣鼻金絲猴。黃龍于1992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自然遺產。1982年國務院列為全國重點風景名勝地。1983年列為四川省自然保護區。1991年被聯合國列入《世界自然遺產名錄》。 獲得世界生物圈保護區,綠色環球21,國家地質公園,國家AAAA級旅游區,梅利娜。邁爾庫里世界文化景觀保護與管理國際榮譽獎。

  黃龍風景名勝區位于中國西部四川省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松潘縣境內,與九寨溝毗鄰。黃龍風景名勝區處于三大地質構造單元的結合部,地理狀況特別復雜。整個風景名勝區總面積1340平方公里,區內雪峰林立,海拔5000米以上的就有7座。

  黃龍溝背倚終年積雪的岷山主峰雪寶鼎,面臨碧澄的涪江源流。溝谷頂端的玉翠峰麓,高山雪水和涌出地表的巖溶水交融流淌。隨著流速緩急、地勢起伏、枯枝亂石的阻隔,水中富含的碳酸鈣開始凝聚,發育國固體的'鈣華埂,使流水潴留成層疊相連的大片彩池群,繪出了黃龍奇觀的第一幅天然圖畫。碳酸鈣沉積過程中,又與各種有機物、無機物結成不同質的鈣華體,還有光線照射的種種變化,形成池水同源而色澤不一,人們便稱它為“五彩池”。

  五彩池盛不下那么多畫中秀色,于是水飛浪翻一路流淌,在長達2.5公里的脊狀坡地上,形成了氣勢磅礴的又一奇觀——金沙鋪地。原來,在山水漫流處,沿坡布滿一層層乳黃色鱗狀鈣華體。陽光下伴著湍急的水波,整個溝谷金光閃閃,看上去恰似一條巨大的黃龍從雪山上飛騰而下,“龍腰龍背”上的鱗狀隆起,則好象它的片片“龍甲”。這便是黃龍溝得名的緣由。明代(公元1368~1644年)在此修建了黃龍寺,用以奉祀黃龍。黃龍溝以它“奇、絕、秀、幽”的自然景觀而蜚聲中外。

  水池大的一、兩畝,小的幾平方米,如蹄、如掌、如菱角、如寶蓮、千姿百態。巨大的水流,沿溝谷漫游,注入梯湖彩池,層層跌落,穿林、越堤、滾灘。進溝的第一池群,掩映在一片蔥郁的密林之中,穿過蒼枝翠葉,20多個彩池參差錯落,波光閃爍,層層跌落,水聲叮咚;有的池群池埂低矮,池水漫溢,池岸潔白,水色碧藍,在陽光照射下,五彩繽紛。有的湖中古木老藤叢生,如雄鷹展翅,似猛虎下山,惟妙惟肖,栩栩如生;有的池中生長著松、柏等樹木,或高出水面,或淹于水中,婀娜多姿,嫵媚動人,形似“水中盆景”。

  黃龍風景名勝區還有珍貴的動植物資源。這里的1500余種高等植物,多為中國所特有,其中屬國家一至三級保護植物的有11種。珍稀動物有大熊貓、金絲猴、牛羚、云豹等國家重點保護動物。

  該區屬高原溫帶亞寒帶季風氣候類型。氣候特點是:濕潤寒冷,一年中冬季漫 長,夏無幾日,春秋相連。年平均氣溫7℃,日照充足,早晚霧多,雨量多集中在每年五月至八月。 黃龍風景區年平均氣溫為5—7℃,最熱的7月份平均氣溫17℃,最冷的1月份平均氣溫3℃。每年4—11月為游覽黃龍的最佳時間。

黃龍導游詞4

  黃龍古洞歷史悠久,代代相傳,難以考證,傳說有兩條黃龍有時盤踞在洞上(至今山腰還有100多米長江龍盤過的痕跡),有時在洞內休息,有時在洞下的龍眼潭戲水,是龍的休息寶地,因此得名為黃龍洞。古洞很深,古人在洞口能聽到柴村鎮土堂村的雞鳴聲,和土堂大佛寺相通(約直徑7公里),有很多人探洞,結果進去的`人總不能全部出來。人們就在洞口樹起黃龍神供奉,到乾隆十七年又重修了黃龍神廟,立了石碑,隆重敬神。從此每年農歷六月廿四過唱之日村上人和周圍幾個村都要請鼓手迎請黃龍神保佑平安,保佑風調雨順。

  黃龍古溶洞位于山西太原市馬頭水鄉溝底,F有溶洞面積1500平方米。(未開發的還有1500平方米)大洞套小洞,洞洞相連,洞內空氣新鮮,清涼濕潤。四季洞溫為零上2-8度之間。稱為修心養神的神仙洞。至今遠古稀奇動物殘骨保存完整。洞頂和地面長滿長短,粗細不均勻的石鐘乳,石柱,石箏,石佛,蓮花臺及各種動物石像,墻壁花紋秀麗奇觀。千姿百態,形狀獨特,是周圍幾百里內未見過的大古洞,洞的左右環山,植被優然,洞的上端層層梯田。山田相連,洞的下端為天然流水深溝;懸崖峭壁,景觀奇特,十分險要,海拔約1200米。

  黃龍洞緊靠汾河二庫,與省城幸福林相連,東有崛圍山多福寺勝地。交通便利,構成多景點配套的玩水、觀景、游洞、拜廟一日游線路。洞南一公里處有神奇的碌古旋險崖和龍眼水潭、高崖、大旋、綠水潭、山景壯麗險觀,是黃龍洞又一配套的旅游景點。

黃龍導游詞5

  親愛なる観光客の皆様、こんにちは!風景畫のような美しい張家界にようこそ、今日のガイドの楊凱です。湖南省で唯一の観光ガイド大會と全國ガイド大會で一等賞を獲得したガイドです。無數の栄譽を得て、中央指導王岐xに接見されたガイドです。ある友達は私が自慢しすぎたと思いますが、私が理解していることを皆さんに伝えたいのです。張さんは聲張です。高くあげるのは宣伝です。私達のガイドは文化と楽しみを伝える使者として、毎回観光客と付き合う時間が短いです。一日か二日しかないです。長いのも三五日間しかないです。観光客に一番短い時間で伝えたい文化と楽しみを受け取ってもらえますか?同意した友達に拍手を送ってもいいですか?

  皆さんの拍手ありがとうございます。続いて、不思議な張家界の旅が始まります。天の神様は張家界に対して本當に偏愛と愛顧を持っていると思います。世界で一番不思議な山をここに集めて、世界で一番美しい水をここに分布させて、世界で一番美しい穴をここに配置します。今日私がご案內したいのは、世界の洞窟の専門家に世界の鍾乳洞の「総合優勝」と言われ、「國家地理雑誌」に「中國で一番美しい鍾乳洞」に選ばれました。ユネスコの世界自然遺産アドバイザーに「不思議」と驚嘆された地上竜宮?黃龍洞です。

  親愛なる友人の皆様、私の歩みに従って石橋の上に來てください。橋の下にはさらさらと流れる渓流があります。この渓流の源は張家界國家森林公園の美しい金鞭渓で、何十里も蛇行しています。曲線の長いロープロープのようです。だから、地元の人には「索渓」と呼ばれています。今私達がいるところは「索渓谷」と呼ばれています!构趣巫证伪緛恧我馕钉瞎趣、「索渓谷」は渓谷が流れる谷です。索渓谷自然保護區は張家界の武陵源風景區の非常に重要な構成部分で、有名な黃龍洞はここにあります。

  はい、親愛なる友人の皆様、先ほどの遊道に沿って、私達は穴を開けて、黃龍洞の観光を完成しました。私の仕事に対する支持に感謝します。親切に説明を聞いてくれてありがとうございます。また、張家界に來てくれた皆さんに感謝します。美しい寫真を家に持ち帰る以外にも、いい思い出を家に持ち帰って、自分の故郷に帰ったら、美しい張家界をたくさん宣伝してください。私たちの観光地はより美しく建設されました。もちろん、數年後、張家界で撮った古い寫真をひっくり返したら、私のことを覚えておいてください。これはかつてサービスを提供したガイドです。私の名前は楊凱です。再度ありがとうございます?Fがあったらまた會いましょう。

黃龍導游詞6

  由石門澗上來,步行一段路,便可到黃龍潭、烏龍潭!獌商断噜,各有千秋。黃龍潭幽深、靜謐,古木掩映的峽谷間,一道溪澗穿繞石壘而下,銀色瀑布沖擊成暗綠色的深潭。靜坐潭邊,聽古道落葉、宿鳥鳴澗,自然升起遠離塵世、超凡脫俗之感。大雨初過,隆隆不盡的悶雷回蕩在密林之中。

  烏龍潭原由三個大小不一的潭淵組成,古書中記載:“烏龍潭凡三潭,中、上兩潭皆高數十百丈,下潭稍平夷!敝两,只見一潭。潭水分五股從巨石隙縫中飛揚而下,短而有力,象是一把銀鍛的豎琴,在日夜撥動著琴弦。

  相傳在很久很久以前,黃龍山谷中有兩條桀驁不馴的黃龍烏龍。

  在廬山三寶樹風景區,有著匡廬瀑布群中以秀美纖柔為其特色的兩個瀑布——黃龍潭瀑布和烏龍潭瀑布。從三寶樹到黃龍潭瀑布,只有很短的距離。只見一幽谷之中,崖壁陡立,巖石層迭,四周草木茂盛,一條瀑布從十幾米高的崖上跌下,發出陣陣悅耳動聽的擊水聲,瀑布跌落潭中,稍坐停積,繼而又在石縫之中蜿蜒流淌,奔向下游。黃龍潭瀑布以秀、幽見長,大概不是正午時分,黃龍潭瀑布是不太會受到陽光照射的,因此,潭邊瀑下之石塊崖壁上,青苔遍布,把小澗打扮得一片綠色,襯托著飛流而下的雪白透明的瀑布,更使黃龍潭顯得格外幽靜、深秀和清涼。另外,黃龍潭瀑布旁邊還有一些石刻。

  從黃龍潭瀑布向下走上幾百米,然后再向西北方向溯另一小溪上行,不一會兒就可到達烏龍潭瀑布。只見瀑布從幾塊巨石中奪路沖出,分成三股,只有數米高,然而姿態十分優美。那一股股水流,跌落水中,發出婉轉悠揚的樂音;那烏龍潭水,清澈透明,惹人喜愛。游人至此,不禁會體會到“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的含意。

  關于黃龍潭、烏龍潭兩瀑,民間流傳著一個黃龍和白龍的神話故事:

  三寶樹風景區中有黃龍寺遺址。相傳此寺為高僧徹空為降伏黃龍潭中的黃龍而建造的。當時黃龍潭中潛藏一條桀驁不馴的黃龍,時常亂發脾氣,攪得山洪暴發,淹沒良田,百姓遭災,然而又潛于崖陡潭深的黃龍潭中。這樣,黃龍的所作所為,已使下游地區常受洪澇之苦。后來,高僧徹空禪師云游至此,聽說竟有如此為非作歹之黃龍,便以佛家之普渡眾生教義,馴服了這條黃龍。黃龍歸善后,它的后代便化為群蛟,再次興風作浪,禍害百姓。徹空禪師見此情景,便敲響神鐘,群蛟聞鐘聲而驚逃。為了徹底降服群蛟,造福黎民,徹空禪師便在離黃龍潭不遠處,修建了黃龍寺,以鎮群蛟,并在黃龍寺賜經亭旁掘下制龍洞,將神鐘倒扣洞中,這樣便降伏了群蛟孽龍,故現在三寶樹附近有一塊巨石,上刻“降龍”兩字,這就是那口神鐘所化的“降龍石”。

  數百年過后,徹空禪師早已歸西天,所降群龍亦已大多歸正,唯有紅黑二龍,惡性不該,仍常常化作紅黑二云沖天而起,凌空鏖戰,攪得周天昏暗,雷電交加,大雨傾盆。兩條孽龍激戰所經之地,樹木連根拔起,農舍不剩片瓦,惟有徹空禪師所建的黃龍寺藏經圖依舊巋然不動,賜經亭、三寶樹完好無損。

  而在黃龍潭不遠處的.烏龍潭中,卻藏著一條溫馴善良的白龍,那白龍不僅不像黃龍那樣性格暴烈,興風作雨,禍害百姓,反而時常給東林寺慧遠和尚和當地黎民百姓帶來許多方便。大旱日子白龍便噴云吐霧,普降甘霖,滋潤禾苗,造福眾生。大澇時節,白龍又吸水排澇,不使洪水淹沒農田,危害農舍,故白龍受到東林寺眾僧和周圍百姓的喜愛和崇拜。為了表示這謝忱和敬意,百姓在每年6月初,采集百果,送來菜飯,投入潭中,祭祀神龍。這種活動當地群眾就稱為送龍飯。據說,龍飯必須送到烏龍潭之中,否則即使放在離潭很近的石頭上,白龍亦不會來領情的。多少年,白龍一直在烏龍潭中修身養性,造福生靈。那分成數股的烏龍潭瀑布,終年流淌不息,晝夜伴隨著白龍。就這樣,烏龍潭與烏龍潭瀑布形成了。人們每每游覽到此,不僅為這里的嫵媚秀色所吸引,亦為這里流傳如此優美動人的傳說,而良久徘徊,流連忘返。

黃龍導游詞7

各位游客:

  大家好,歡迎大家來黃龍洞觀光游覽,很高興能成為您的導游,我會竭誠為大家服務。

  黃龍洞位于棲霞嶺后的山麓上,從岳廟邊上一條山徑上去,左右二山夾峙,路旁有翠竹千竿,景色極為清幽,過劍門關,紫云洞、白沙泉,全程行約l公里即到黃龍洞。

  黃龍洞又名無門洞、飛龍洞。

  據傳有和尚名慧開在此建寺修行。

  一天,一聲驚雷山裂,有清泉自石中出,有傳說黃龍隨慧開而來,因名黃龍洞。

  黃龍洞很有古意,進門但見松篁交翠,山徑幽深。

  主景有池,池后有山,水石交融。

  其山雖由人作,但卻宛若天開,山崖之上飾有一龍頭,泉水由龍嘴瀉入池中,地中立石,上刻“有龍則靈”,洞邊巖石上刻有“水不在深”,這是一座疊理很好的水假山,池邊有亭有廊,可滿足游人“常倚曲欄貪看水”的心理。

  鶴止亭、香雪亭依山傍水,錯落有致。

  池的對面有一組小庭院,植有各種竹類植物,其中以方竹最為著稱,是一種名貴的觀賞竹。

  池右假山的半腰有一人工造就的山洞即黃龍古洞,過去洞內有一座石刻的黃龍祖師像,即為慧開和尚。

  沿山徑而上可至臥云洞,洞壑寬敞,常有霧氣彌漫,因名臥云洞。

  親愛的各位朋友,請大家跟隨我的腳步,來到一座石橋之上,橋下有一條潺潺流淌的溪水,這條溪水的源頭在張家界國家森林公園里秀美的金鞭溪,蜿蜒流淌數十里,像一根彎彎曲曲的長長的繩索,所以,當地人稱之為“索溪”。

  據縣志記載,因官軍討伐向王天子起義而得名索,古稱索水。

  索溪匯集武陵源八百條溪澗之水,然后注入婁水,并入澧水。

  當代一位叫蘇葉的女作家,為索溪之美所激動,竟然表示“來生甘作石,嫁與索溪水”,下輩子要作索溪的妻子。

  關于武陵源的山水,不知有多少人為之禮贊放歌。

  這其中有個美學問題,即畫家筆下山水的藝術布局。

  古代《畫論》說:“山不體,石為骨,林為衣,草為毛發,水為血脈,云煙為神影,嵐靄為氣象,寺觀、村落橋梁為裝飾也。

  ”以此觀點,武陵源占全了,所以說人家稱武陵源是一幅超級中國畫卷,不無道理。

  過嚴格考察驗收,正式將武陵源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成為世界上極為稀少的純自然遺產中的一員。

  從此,武陵源闊步走向世界。

  站在武陵大道把目光投向西部,我們可以看到那群峰綿延的天際線,那是一幅掛在天邊的巨幅山水畫卷。

  在西南處,是寶峰湖自然公園,東南處,是名聞中外的黃龍洞。

  現在我們前往黃龍洞和寶峰湖。

  前者是“中華最佳洞府”,后者譽為“人間瑤池”,相信大家能獲得有別于砂巖大峰林風光的另一番感受。

  黃龍洞又名黃龍泉,傳說清代乾隆年間發生百日大旱,著名法師何俊儒率徒兒進洞求雨,全部遇難喪生,何老司臨死前留下一句話:“當門田,莫打黃龍泉”。

  從此黃龍洞一直無人問津。

  1983年初,當地村民毛金初組織九個民兵,歷經千難萬險,終于探明了這世界溶洞奇觀的真相。

  1984年2月破土開發,同年6月成立黃龍洞管理所,年底正式開放。

  1997年,黃龍洞由北京大通公司托管。

  1999年11月,由黃龍洞投資有限公司發起運作的世界特技飛行大獎賽穿越天門的活動,與黃龍洞的名字一齊遠播世界。

  黃龍洞是武陵源風景名勝區的王牌景點之一,她以規模大、內容全、景色美而被譽為溶洞景觀的“全能冠軍”。

  正如許多游人所說:黃龍洞是詩的結晶,哲學的凝聚,美的雕像。

  黃龍洞現已探明的洞底面積約10萬平方米,全長7640米,垂直高度140米,內分兩層旱洞兩層水洞,有1庫、2河、3潭、4瀑、13個廳、98廊以及上千個白玉池,上萬座鐘乳石峰。

  整個大洞猶如一株古木,錯節盤根,散發開來,洞中有洞,天外有天,山重水復,峰回路轉,由天生灰質溶液凝聚而成的洞穴景觀琳瑯滿目、美不勝收、無所不奇、無所不有。

  現在,請大家跟我一起神游黃龍洞。

  請注意不要掉隊。

  雙門迎賓

  雙門,左邊的取名“幸福門”,右邊的取名“長壽門”,您是更看重愛情如意婚姻美滿事業有成,選擇走“幸福門”呢?還是祈盼益壽延年長命百歲,選擇走“長壽門”呢?當然,誰都希望既擁有幸福,又能夠長壽,那么,記。含F在選擇一道門進去,等游覽完畢返回的時候,就從另一道門出來,不就魚和熊掌兼得了嗎?

  龍舞廳

  這里是傳說中龍的家族舉行舞會的地方。

  舞會剛剛結束,只剩下左壁包廂里的一對情人還在竊竊私語,觀眾漸漸離去了也渾然不覺!

  洞中植物

  1994年中國第三屆溶洞風景會議在這里召開期間,本土一位作家偶然間發現洞中居然有野草蔓生!黃龍洞內原先根本看不見任何植物,專家認為億萬年干燥、黑暗的自然條件,不可能生長植物。

  但是,不可思議的是,由于日光燈長期照射,洞中居然萌生出一派春色。

  奇怪的是普通白熾燈光下,卻又見不到這種風景。

  難道是日光燈的某種力量叩醒了它們的生命之夢?1996年,中央電視臺“正大綜藝”攝制的“張家界專題”中,專門為黃龍洞中長草設計了一道“猜猜看”。

  這以后,有的人就沖著“洞中長草”這一奇觀,跑來張家界旅游,說要親眼一辨真假。

  那么,我現在給大家出個題目,解這萬古生命之謎:1、種子哪來?是飛禽走獸帶來?是隨風吹來?還是史前世紀地球在發生多次災難時殘存的物質?2、假設種子是億萬年前地殼變動時裹攜而來,那么,種子休眠了億萬年,為何不死不生?為何又在日光燈下復蘇?那么日光燈究竟有什么神奇的力量?如果誰能解開這個謎,誰就可以成為黃龍洞的永久貴賓。

  我等著各位的答案?

  響水河

  現在我們上船游響水河。

  夢幻般的情調,神話的氛圍,嘩嘩的水聲,如聞仙樂縹緲。

  棲龍島、龍花礁、龍王金盔、藏寶閣、石花柱、插香臺,我們好像來到了安徒生童話中的海底王宮!難怪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那兩位官員蕩舟響水河時說,黃龍洞是他們所看到的世界上最美的溶洞,洞中還有這么長的陰河,真是不可思議。

  據專家研究,黃龍洞發育在三疊系碳酸鹽巖地層中,洞穴系統為遠岸大三層和近岸小六層的立體空間結構,主要通道沿岸層走向延長。

  約三億八千萬年前,黃龍洞地區是一片汪洋大海,沉積了可溶性強的石灰巖和白云巖地層。

  經過漫長年代開始孕育成喀斯特地貌,直到6500萬年前地殼抬升,出現了干溶洞,然后經巖溶和水流作用便形成了今日的地下奇觀。

  天仙水

  天仙水大廳面積為5483平方米。

  你們看,那三股瀑水,落差達27.3米,從高高的穹頂化碳瀉下來,落在三座玉池里,這就是傳說中龍的家族喝的“天仙水”。

  天柱街

  詩人郭沫若為表達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寫下了《天上的街市》一詩:想像那縹渺的空中,定然有美麗的街市;街市上陳列的物品,是世上沒有的珍奇,可以說,詩中的意境在這里得到了最形象的展示。

  你們看,那兩根石柱管它叫“恨難逢”,“喜相逢”,大自然如此充滿人性化的安排,怎不令人叫絕。

  據考證,這里的石鐘乳27萬年才長1米,石筍每百年才長1公分。

  100年后的今天,這上下兩條咫尺天涯、恨難相逢的小蛟龍就能實現“世紀之吻”了。

  到時候歡迎大家前來慶賀!

  天柱街全長1公里,以“天上街市”為界的東西街道,由高20米,寬3米,長22米的天龍橋連接。

  天龍橋是國內目前游覽洞穴中最大的石拱橋,漫步橋上,您會不會想起那個銀河鵲橋的古老傳說?

  龍宮

  龍宮是黃龍洞十三個大廳中最大的一個,也是景色最美的景點之一,底面積15000平方米,平均高40米,兩千余根石筍拔地而起,千姿百態,異彩紛呈,或如飛禽走獸,或如宮廷珍藏,有的像巍巍雪松,有的像火箭升空。

  龍宮后園有金銀兩座花池,清水常溢,花簇盛開。

  宮頂鐘乳柳垂簾掛,四周壁畫栩栩如生。

  溶解著各色各樣的礦物質的水,從巖層中滲透出來,滴落下來。

  礦物質在洞頂凝固結晶成倒懸鐘乳石,從鐘乳石滴落的'水又把礦物質澆疊、堆壘在洞底,而長成節節向上的石筍。

  大家看看這龍宮的造型,領略這磅礴的氣勢。

  洞內最大石筍,高12米、直徑10米的漢白玉天然石椅“龍王寶座”居高臨下,眾多石柱石筍似人似物,維妙維肖,圍著寶座朝拜山呼,幾十座珊瑚亭亭玉立,儼然一支龐大的“宮廷樂隊”。

  湖南著名教授羊春秋先生作《寄生草》詞對此進行描繪:“百態千姿模樣,三宮六院門巷。

  龍王開宴設瓊漿,猴王偷果鬧天堂,君王納寵擁羅帳。

  搬演了人間爭攘,匯集了天下奇觀!

  最細處直徑只有10厘米,如果按專家測定的黃龍洞石筍的年平均生長速度僅0.1毫米,那么依此推算,“定海神針”生長發育至今已有20萬年歷史了,而且仍在繼續生長,如果再長6萬年,再長6米,就可直抵穹頂而“頂天立地”了!為了更好地保護這一標志景點,黃龍洞景區管理部門特地為“定海神針”買下一億元巨額保險,創全國為世界自然資源性遺產買保險之先河。

  迷宮

  迷宮地處黃龍洞底層,潔白晶瑩的石鐘乳、石筍、石柱、石幔、石花、石管、卷曲石、石珍珠、石珊瑚等玲瓏剔透,密密匝匝,潔白、緋紅、紺紫、嫩綠的鈣質晶體,不染塵埃,晶瑩閃爍。

  溶洞景觀應有盡有,奧秘無窮,與粗獷宏偉的龍宮相比,迷宮更顯溫柔秀麗。

  黃龍洞以立體的洞穴結構,龐大的洞穴空間,高大的石瀑布,寬闊的龍宮大廳及數以千計的石筍,水陸均備的游覽線等資源優勢,構成了國內外獨樹一幟的地下洞府。

  黃龍洞這樣一座充滿魅力的藝術宮殿,在地下沉睡了億萬年之久,直到1983年那個陽光明媚的春天,以當地民兵毛金初為首的探索者們才將塵封的洞門打開,黃龍洞從此光耀四海。

  各位朋友,黃龍洞之行就要結束了,再次感謝您的支持與合作。

  歡迎您下次再來,再見!

黃龍導游詞8

  黃龍洞位于西湖北山棲霞嶺山麓修竹茂林之中,是西湖新十景之一的“黃龍吐翠”。其造園特點將泉池、洞壑、環廊、松竹等濃縮在有限的空間里,形成了“多方勝景,咫尺山林”的獨特景觀。

  黃龍洞于一九xx年在原有的基礎上溶入中國博大精深的“緣”文化內容,由此形成了投緣、問緣、禧園、圓緣等一系列富有特色的文化旅游項目。

  園內有一座古色古香的庭院名為“禧園”。庭院的兩旁是各個別具特色的工藝店鋪及茶樓。正中有一個大戲臺,每天定時上演江南地方名戲——越劇。越劇曲調悠揚流暢,唱腔婉轉動聽,上演了《唐伯虎點秋香》、《梁山伯與祝英臺》、《血手印》等幾十出傳統劇目,被廣大群眾接受和喜愛。在這里演出的黃龍越劇團曾多次獲全國大獎,一批優秀青年演員還喜獲“戲劇梅花獎”、“越劇新十姐妹”等榮譽稱號。

  黃龍洞有方竹、斑竹、羅漢竹、紫竹、琴絲竹、孝順竹等近三十余種,其中最為珍貴的便是這方竹園中的方竹,這種竹子十分罕見,竹桿呈四方型,蒼生鈍刺,自然天成。這里還有一個很有趣的`塑像——黃龍童子。這個塑像粗看為兩個坐著的孩童,其實是四個孩童,兩坐兩臥,你為我用我為你用,不分彼此。象征龍的子孫繁衍不息,生生不滅。

  在方竹園對面有汩汩水聲傳來,只見一個黃色的龍頭正不絕地吐著清泉!包S龍吐翠”便是應著眼前的景致而來。在龍頭的下方立了一塊石碑,上刻唐代著名詩人劉禹錫《陋室銘》中的詩句“水不在深,有龍則靈”。

  鶴止亭邊的黃龍新樂府內,每天都為大家演奏動聽的江南絲竹,絲竹民樂是江南一帶代表性的民間音樂形式,它以輕快明朗、活潑的音樂風格來表現山清水秀的江南風貌和純樸的民風民俗。代表曲目有:《春江花月夜》、《二泉映月》、《梁祝》等經典名曲,也有《步步高》、《彩云追月》等廣東音樂。黃龍絲竹民樂隊組建于1984年,深受中外來賓的喜愛。如今她又融合民樂、民歌、民舞、茶藝等表演形式,再現了杭州的地域文化、風土民情等,相信定能讓您賞心悅目,心曠神怡。

  來到黃龍洞的游客,首先入眼的是一排四米高的巨型石塊,上書“緣”字,被世人稱為“天下第一緣”,使人未見其景,先聞其“緣”,體驗緣文化的博大精深。“人生相逢盡在緣”,游人可在此攝影留念,共慶相聚之喜。緣石上方,一面迎風招展的黃幡,似在暗示人們,您將進入一個得到良好機遇的人間游樂園。

黃龍導游詞9

  黃龍溪古鎮建鎮至今已1700多年,歷史底蘊深厚,古名“赤水”,又名永興場。原址在府河東岸的回水境內,明末清初毀于一場大火,故又名"火燒場",后有賀、喬、唐三姓人家遷到現址建場,逐步發展成今天的規模。

  《華陽國志》載錄了此地發生在東漢末年的一大自然奇觀:“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20xx年),黃龍見(現)武陽赤水九日”。漢朝時黃龍溪屬武陽管,武陽所轄范圍大概在今天的`新津、彭山沿牧馬山一帶。

  赤水河,就是今天與府河交會的鹿溪河。每遇洪水季節,由于鹿溪河的上游源自龍泉山,流下來的多為山澗溪水,水中裹挾著大量泥沙,水色赤黃;而來自府河的錦江水,源于岷江,清澈透明。當兩條江水在今黃龍溪會合時,清、濁二水,涇渭分明。山水借著俯沖之勢竄入府河,呈暗流涌動之景象,遠看似是一條巨龍潛江泅渡,當地百姓形象地把它描繪為“黃龍渡清江”。久而久之,在代代神話傳說的作用下,人們自然而然地便把這引來“黃龍” 現身的寶地,稱之為黃龍溪。

  民國《華陽縣志》載:“黃龍所見地,昔屬武陽,今屬治境,故溪以是名矣。”

  又據《仁壽縣志》載:“赤水與錦匯流,溪水褐,江水清”,古人謂之:“黃龍渡清江,真龍內中藏”,《隸讀》著錄《黃龍甘露碑》記云:“黃龍見武陽事,筑一鼎,象龍形、沉水中......故名曰:“黃龍溪”。建安20xx年(公元220xx年),漢時武陽兼新津彭山之地,東縣(華縣)東南接壤,仁壽也像龍牙,黃龍所春之地,著屬武陽,公屬治境,故溪以是名矣,故名曰“黃龍溪”。

  秦漢時代,黃龍溪鎮屬于犍為郡武陽縣(今彭山區)。

  宋代,黃龍溪鎮屬于眉州彭山縣。元代,彭山縣則被撤銷,合并到了眉州直轄。

  明初,眉州降為眉縣,今黃龍溪鎮附近地方 便歸并由仁壽縣管轄!峨p流縣地名錄》第184頁載,今黃龍溪鎮回水村,在明代隸屬于仁壽縣的順河鄉。

  清初,仁壽縣屬于資州直隸州;仁壽縣對于偏在三縣交界的這一大片地方,設立了3個鄉,“編為東林、順和、安下上鄉”。今天黃龍溪鎮及其周邊地區同屬于東北順和鄉。

  清末,黃龍溪復從仁壽縣劃歸成都府華陽縣管轄。

黃龍導游詞10

  黃龍溪位于成都平原南部,距成都市區40公里,距雙流縣城35公里,是以旅游業為龍頭,農業為基礎的旅游型城鎮,是成都市郊區新的旅游熱點,是以旅游業為主,商貿服務業為輔的旅游型山水小城鎮。被譽為中國民間藝術火龍之鄉、國家級小城鎮建設試點鎮、國家級小城鎮經濟綜合開發示范鎮、四川省首批歷史文化名鎮、四川省省級風景名勝區、成都市旅游重點鎮。黃龍溪位于成都雙流縣西南部府河、鹿溪河交匯處;是一個風景優美、歷史悠久并擁有濃厚文化底蘊的川西水上古鎮,有著豐富的`自然景觀資源和人文旅游資源。

  該鎮屬四川省歷史文化古鎮及省級旅游風景區。古鎮不僅風光秀麗、環境優美,還是馳名中外的天然影視攝影基地。古鎮主要特色是:古街、古樹、古廟、古水陸碼頭、古建筑和古樸的民風民俗。是國家文化部命名的中國民間藝術(火龍)之鄉、國家級環境優美小城鎮。素有"影視城"、"中國好萊塢"之稱。

  黃龍溪迄今保留著正月表演火龍燈、獅燈、牛兒燈、幺妹兒燈、四月初八放生會、端陽節賽龍舟,還有代代相傳的府河號子、民間兒歌、童謠、諺語,扯響簧、翻筋斗、踢毽子等。古鎮至今保留著打更的習俗,按時辰鳴鑼報時從亥時(晚九點)起打更,每個時辰打一更,直到卯時(早上五點),共打五更,一更鳴鑼一聲,二更鳴鑼兩聲,依次類推。夜深人靜之時,清脆的打更聲會讓你睡得分外香甜。

  黃龍溪火龍節:時間:正月初二至正月十五;黃龍溪國際龍獅文化藝術節:時間:大年初一至初七。

  去黃龍溪旅游,帶些當地特色的手工藝品作為紀念品或者購買一些風味特色的食品是必不可少的。以下是黃龍溪古鎮具有特色的一些手工藝品或者風味食品。

  牧馬山地瓜:學名豆薯,別名沙葛、涼薯、地瓜、土瓜等。原產中國南部、墨西哥、中北美洲。我國四川、重慶地區和臺灣省栽培較多。

  黃龍溪黑芝麻糕:黃龍溪黑芝麻糕通過傳統工藝制作而成。酥香適口,老少皆宜。

  瓷胎竹編:又稱“竹絲扣瓷”,是竹編工藝品中的一種獨具特色的品種,它是以瓷器器皿為胎,用纖細如發的竹絲,柔軟如綢的竹蔑依胎編織而成。

  手工織布:手工織布除了在邊遠少數民族地區外,現在已很難看到了。這種傳承了中國幾千年的男耕女織,還能在這兒看到它的蹤影。這臺手工木制織布機,可算得上是“文物”了。手工織布,有“寬蓬”、“窄蓬”之分。寬蓬即寬幅,機上正在織的這種布,俗稱“寬蓬家機布”。

黃龍導游詞11

  歡迎大家來到這里,下面我來為大家介紹一下!

  黃龍洞位于風景秀麗的西湖北山棲霞嶺北麓的修竹茂林之中,園內松竹交翠 、假山亭廊、迂回曲折,巖石上黃龍吐水,下注入池,終年不竭。全園遍植名貴竹品種,構成一派蔥翠的竹景特色,故成為新西湖十景之一黃龍吐翠。近幾年來,黃龍洞又增設了以”緣”文化為主題的”民俗園”,并突出設計了以“投緣、嬉緣、問緣、圓緣”為主題的活動內容,擁有全國最大最精致的一把“同心鎖”,讓游人盡情體味“緣”民俗底蘊。

  將具有濃郁江南風韻的戲 曲藝術溶于美麗的山水之中,盡情演繹越劇、江南絲 竹的經典曲目,是民俗園的`又一特色。在演員隊伍實力強大,成為弘揚民族文化的一個重要窗口。她集旅游、休閑、表演、娛樂文化交流于一體,成為杭州市民和海外游客提供一個休閑娛樂的好去處。 杭州黃龍洞圓緣民俗園位于西湖北山棲霞嶺山麓修竹茂林之中,“黃龍吐翠”是西湖新十景之一,占地面積 5.8公頃。其造園特點是將溪泉、洞壑、亭軒、疊石等和諧地揉和在一起,形成一個古樹參天、修竹蔥翠的幽雅景致。園中植有方竹、紫竹、琴絲竹等十幾種珍稀竹類,是一處賞竹佳地。

  “黃龍”是指位于棲霞嶺北坡掃帚塢中的黃龍洞。傳說南宋淳?年間江西黃龍山有個名叫慧開的禪師來此登山求雨,山后一石突然開裂,裂口猶如“龍嘴”,汩汩噴出一股清泉,一時傳說黃龍隨慧開飛來,因而得名。 黃龍洞是傍山壘石而成的假山石洞,確切地說,是一處獨具風韻、明凈清幽地庭院式園林。幾經歷史變遷,由佛寺變為道觀,又由道觀辟為仿古園,如今已建成以“緣”為主題的圓緣民俗園。

黃龍導游詞12

  黃龍名所景勝地の面積は700平方キロメートルで、黃龍本部と牟尼溝の二つの部分から構成されています。黃龍本部は主に黃龍溝、丹雲峽、雪寶頂などの観光スポットから構成されています。牟尼溝の部分は主にザッカ滝と二道海の二つの観光スポットです。主に仏教の門の有名な剎黃龍寺のため名聲を得て、彩池、雪山、峽谷、森林の“四絶”で世界で有名で、中國の唯一の完全な高原濕地を保護するので、それは1本の長さの約7キロメートルで、幅の約300メートルの石灰化山峽、ここの山勢は竜のようです、また“チベット龍山”を量ります。この地域にはパンダや四川イボの鼻金シコウなど、絶滅危懼種がたくさん生息しています。黃龍は1992年にユネスコに世界自然遺産に登録されました。1982年に國務院は全國の重點風景名勝地に指定されました。1983年に四川省自然保護區に指定されました。1991年に國連で「世界自然遺産リスト」に登録されました。世界の生物圏保護區、緑の世界21、國家地質公園、國家AAAA級観光地、メリナ?マイケルの世界文化景観保護と管理國際栄譽賞を獲得しました。

  黃龍景勝地は中國西部の四川省アパ?チベット族チャン族自治州松潘県に位置し、九寨溝と隣接しています。黃龍景勝地は三大地質構造ユニットの結合部にあります。地理狀況はとても複雑です。全體の景勝地の総面積は1340平方キロメートルで、區內の雪の峰が林立しています。海抜5000メートル以上のものは7つあります。

  黃龍溝は年中雪を積んだ岷山の主峰雪の鼎を背にして、青々としたfu江の源流に直面しています。溝谷の頂部の玉翠峰の麓には、高山の雪解け水と地表に湧き出る巖溶水が流れています。流速の緩急に従って、地勢の起伏、枯れ枝の亂れた石の隔て、水の中の豊富な炭酸カルシウムは凝集を始めて、國の固體のカルシウム華のあぜを発育して、流水に重畳して連なる大きな塊の色彩の池の群を殘して、黃龍の奇観の第1枚の天然の絵を描きました。炭酸カルシウムの堆積過程において、各種の有機物、無機物とは異なるカルシウム華體が形成され、光の照射の様々な変化が池の水の源となって色が違っています。人々はそれを「五色池」と呼びます。

  五色の池はそんなに多くの絵の秀色を盛らないで、そこで水は波を打って流れて、2.5キロメートルの稜線狀の坂の上で、気勢がみなぎっているもう一つの奇観--金沙の舗地を形成しました。もとは、山や川の流れに沿って、坂に沿って、乳白色のうろこ狀のカルシウム華體を敷き詰めていました。日光の下で亂流の急な水の波に伴って、全體の溝の谷の金はきらきらと輝いて、見たところまるで1本の巨大な黃龍のようで雪山の上から飛んで降りて、“竜の腰の竜の背”の上のうろこの形は隆起して、それの切れの“竜の甲”のようです。これが黃龍溝という名前の由來です。明代(西暦1368~1644年)に黃龍寺が建立され、黃龍を祭るために使われました。黃龍溝は「奇、絶、秀、幽」という自然景観で國內外に名をとどろかせています。

  池の大きい1、2ムー、小さい何平方メートル、例えば蹄、掌のようです、菱の角のようです、寶蓮のようです、多彩です。巨大な水の流れは、溝谷に沿って漫遊し、梯子湖彩池に注ぎ込み、層層が落ちて、林を著て、堤を越えて、干潟に転がります。溝の第一池の群に入ると、一面の青々とした密林の中に隠れて、青々とした葉を通り抜けて、20余りの彩池が入り亂れて、波の光がきらめき、幾重にも落下し、水の音がしとしとと響く。池の畔が低く、池の水があふれ、池の岸が真っ白で、水色が真っ青で、太陽の光に照らされて、五色が入り亂れている。ある湖には古木の藤が生い茂っていて、雄鷹の羽ばたきのように、虎が山を下りてきて、真に迫っています。ある池には松や柏などの木が生えています。あるいは水面に高く出たり、水の中に浸り込んだりして、優美で美しくて、人を感動させます。

  黃龍景勝地には貴重な動植物資源があります。ここの1500種余りの高等植物は、中國特有のものが多く、その中の國家の1級から3級まで植物を保護するのは11種類があります。珍しい動物はパンダ、キンシコウ、カモシカ、雲豹などの國の重點保護動物がいます。

  気候の特徴

  この地區は高原溫帯亜寒帯季節風気候タイプに屬します。気候の特徴は:濕潤で寒いです。一年の中で冬が長く、夏が少なく、春と秋が連なります。年の平均気溫は7℃で、日照が十分で、朝晩霧が多く、雨量は毎年5月から8月に集中しています。黃龍風景區の年平均気溫は5-7℃で、一番暑い7月の平均気溫は17℃で、一番寒い1月の平均気溫は3℃です。毎年4-11月は黃龍観光の一番いい時期です。

黃龍導游詞13

  黃龍洞以其高闊的洞天、幽深的暗河、密集的石筍而出名。洞中眾多的`石乳、石柱等各種鐘乳石,在燈光的照耀下,多姿多彩。特別是標志性景點“定海神針”,高達20米的鐘乳石柱,最細處直徑只有10厘米。

  黃龍洞面積非常大,全長約7公里,洞中最高處垂直高度約100多米,整個洞內洞中有洞,洞中有河。游客在洞中游覽時能看到數量眾多石乳、石柱、石筍、石幔、石琴、石花等各種鐘乳石。其中最為獨特是洞中的標志性景點“定海神針”,一根高約20米,兩端粗,中間細,最細處直徑只有10厘米的鐘乳石柱,據推算已生長了二十萬年,景區為此投保了一億元保險金。

  洞中“水陸兼備”的游覽觀光線路,也非常有意思。游客進入洞中,先步行游覽一段,然后在洞中暗河邊的碼頭上船,乘坐游船(費用包含在門票內),在水中賞沿河美景和石筍奇觀。游船全程約15分鐘,上岸后繼續步行游覽,此時能碰到神奇的洞中瀑布。洞中不走回頭路,出口和入口不是一個地方,但相距不遠。

  特別提示

  1.游玩類似的溶洞,一是靠想象,二是靠燈光,這點游客需要有心理準備。

  2.洞內氣溫較低,特別是河中乘船那段,即使是夏季前往,最好也帶件外套。

  3.洞中部分路段凈空較低,個高的游客注意以免碰頭。

  4.洞中裝有很多照明用的感應燈,會忽明忽暗,碰到燈滅時游客不用擔心。

黃龍導游詞14

  各位游客們,你們好!

  Hello, tourists!

  我們到了被譽為人間瑤池的黃龍風景區。黃龍,顧名思義,黃土鋪地,清水盈池。它集彩池、雪山、湖泊、峽谷、森林、巖峰于一身,多美麗!

  We arrived at Huanglong scenic spot, which is known as the world's yaochi. Huanglong, as the name suggests, is paved with loess and filled with clear water. It integrates color pool, snow mountain, lake, canyon, forest and rock peak. How beautiful it is!

  據介紹,黃龍風景區位于四川省松潘縣境內,岷山主峰雪寶頂腳下,主要因佛門名剎黃龍寺而得名。它是一條長約7公里,寬約300米的鈣化山峽,周圍環繞著林木,幽幽的原始森林,山峽中3400多個天然玉成的華泉彩池順坡而下,大者畝余,小者如盆、如碗、如杯,池壁似黃玉砌成,玲瓏剔透,一派富麗。池水五彩繽紛,變化萬千又都清澈透明,泌人心脾。從空中俯瞰,在莽莽原始森林中,黃龍如一條凌空騰飛的巨龍,那層層彩池就像巨龍身上的片片鱗甲,映襯著雪白的臥峰,蒼翠的森林和滿天的'云霞,五彩斑斕,如夢如幻,極為瑰麗相傳黃龍真人在此修煉成仙,故此山此水有此仙風道骨,黃龍縣大禹治水,功成在此留連,方有運瓊漿滿溢,漾紅蕩綠的瑤池美景。這里以彩池、灘流、雪山、峽谷、古寺、民俗“六絕”著稱于世。被譽為“圣地仙境,人間瑤池”。

  According to reports, Huanglong scenic spot is located in Songpan County, Sichuan Province, at the foot of Xuebaoding, the main peak of Minshan Mountain. It is named after Huanglong Temple, a famous Buddhist temple. It is a calcified gorge about 7 kilometers long and 300 meters wide. It is surrounded by trees and secluded virgin forests. In the gorge, more than 3400 natural jade spring pools descend along the slope. The larger ones are more than mu, the smaller ones are like basins, bowls and cups, and the walls of the pools are like topaz. They are exquisite, transparent and rich. The water in the pool is colorful, changing thousands of times, clear and transparent, and it secretes people's heart and spleen. Looking down from the air, in the wild and primitive forest, Huanglong is like a giant dragon flying in the air, and the layers of colorful pools are like scales on the giant dragon, reflecting the snow-white lying peak, the verdant forest and the sky full of clouds, which are colorful and dreamy. It is said that huanglongzhen people practice and become immortals here. Therefore, the mountain and the water have this fairyland. Dayu of Huanglong county has made great achievements in water control This lingering area is full of the beautiful scenery of the Jade Pool with the transportation of the Qiongjiang liquor and the red and green water. It is famous for its colorful pool, beach flow, snow mountain, canyon, ancient temple and folk custom. It is known as the "holy land and fairyland, the world's yaochi".

  大家跟我往前走,請留意,小心慢行!前面就是黃龍廟。這里每年農歷6月12日-15日舉行的黃龍廟會盛況空前。

  Everyone follow me, please pay attention, be careful! In front is the Huanglong Temple. The Huanglong Temple Fair held from June 12 to 15 of the lunar calendar is unprecedented.

  黃龍古寺,始建于明代。位置在黃龍溝景區,占地千余平方米,屬道教觀宇。相傳助大禹治水的東海黃龍功成身退修道成仙,成為黃龍真人。其身化作十里金沙,其麟化作千座彩池。后人記其功德,建黃龍寺。黃龍寺有羅漢堂、中寺、后寺、禹王廟等,現羅漢堂已成廢墟。中寺是佛教寺廟,而且各主要景點都有佛教信徒朝拜,后寺主供黃龍真人,后寺下的溶洞——黃龍洞有天然鈣化黃龍真人座像。黃龍古寺是一所道教觀宇,黃龍溝內隨處可見道家文化的痕跡!包S龍洞”洞口,有一棵龍形松樹上經常掛滿潔白的哈達,那是當地藏族同胞為神秘的黃龍洞敬獻的供品,洞口還有幾處“瑪尼堆”,青色的石塊上鐫刻著藏傳佛教的經文,在一個道家高人修行的地方見到眾多佛教信徒虔誠地叩拜,是“中國民間宗教文化儒、釋、道互補”的典型代表,不能不說是一個奇跡。

  Huanglong ancient temple was built in Ming Dynasty. Located in huanglonggou scenic area, covering an area of more than 1000 square meters, it is a Taoist temple. It is said that Huanglong in the East China Sea, who helped Dayu to control the water, retired and became an immortal. Its body is turned into ten li Jinsha and its Lin into a thousand color pools. Later generations recorded their merits and virtues and built Huanglong Temple. Huanglong Temple has Luohan hall, Zhongsi, housi, Yuwang temple, etc. now Luohan hall has become a ruin. Zhongsi temple is a Buddhist temple, and the main scenic spots are worshipped by Buddhist believers. The back temple is mainly for Huanglong immortal. Huanglong cave under the back temple has a natural calcified Huanglong immortal statue. Huanglong ancient temple is a Taoist temple. Traces of Taoist culture can be seen everywhere in Huanglong Valley. At the entrance of Huanglong cave, there is a dragon shaped pine tree often covered with white hada, which is the offerings offered by local Tibetan compatriots for the mysterious Huanglong cave. There are several manidui at the entrance of the cave. The blue stones are engraved with the scriptures of Tibetan Buddhism. In a place where Taoist high people practice, many Buddhist believers worship devoutly. It is "Chinese folk religious culture Confucianism, Buddhism The typical representative of "Tao complements each other" is a miracle.

  看,我們來到彩池湖了!在陽光下,鈣化彩池湖面波光粼粼,加上水珍珠在晶瑩跳動,奇幻無比。這里的景色,照片不能展現其特有的動感,攝影表現不了其無限的生機,親臨其境才領略到人間瑤池的美景奇觀!好了,我們就游覽到此了,大家可以解散游覽,多拍照片啊,別錯過這里的美景!

  Look, we have come to Caichi lake! In the sun, the lake surface of calcified color pool is sparkling, and the water pearls are dancing in the crystal, which is fantastic. The scenery here, photos can not show its unique dynamic, photography can not show its infinite vitality, just enjoy the beauty and wonders of the world's yaochi in person! OK, let's visit here. You can dismiss the tour and take more photos. Don't miss the beautiful scenery here!

黃龍導游詞15

  我們成都是一個休閑及娛樂為一體的城市,這里物產豐富,人聞地理。我知道這里的古鎮有三個:洛帶古鎮,黃龍溪古鎮,平樂古鎮,F在就給大家介紹一下我喜歡并常去游玩的地方-----黃龍溪古鎮。

  黃龍溪古鎮位于成都市雙流縣西部邊緣,它是一個歷史文化古鎮及旅游風景區,古鎮不公風光秀麗,環境優美,還是馳名中外的攝影基地,古鎮主要特色:古街,古樹,古廟,古水碼頭,古建筑和古樸的民風民俗。讓我們可以重溫和感受原來的歷史。它還是由國家文化部命名的中國民間藝術火龍之鄉。

  下面就由我來給大家介紹下黃龍溪游玩的`路線吧,進入黃龍溪大門左側,你就會聽見“嘩,嘩”的流水聲,那便是它的一個特色也是最吸引人們的地方。它是由一個大臺階和地下大溪溝由于落差的原因形成一個流水瀑布,這便是“水戰世界”,一到夏天這里是不管男女老少都在瀑布下玩水,打水槍,大家通過互相嬉笑,打鬧,玩水而認識。

  接著我們沿著一條長的走廊,你會看見古香古色的建筑,和當地村民開設的小鋪,里面有各種各樣的飾品及特色小吃,讓我們目不暇接。走完長廊后,我們就來到了古樹下,這里的古樹有上千年歷史三四個人才抱的住它。人們在它的樹枝上掛上紅色的布條祈福。最后,映入我們眼簾的是一條波光粼粼的湖面。那就是聞名中外的古水碼頭了。它是昔日水運的主要通道。

  這樣一個有山,有水,有城的水鄉古鎮,一個親近大自然的地方,你們不向往嗎?聽了我的介紹是否蠢蠢欲動呢?快來吧!讓我們感受這古鎮之美吧!

【黃龍導游詞】相關文章:

黃龍導游詞07-18

四川黃龍的導游詞02-14

黃龍風景區導游詞11-30

黃龍景區導游詞15篇09-19

四川黃龍導游詞02-04

杭州黃龍洞導游詞07-20

黃龍景區導游詞(通用10篇)07-26

黃龍洞的導游詞15篇12-20

杭州黃龍洞旅游導游詞02-13

久久一级2021视频,久久人成免费视频,欧美国产亚洲卡通综合,久久综合亚洲一区二区三区色
亚洲国产综合在线一区 | 亚洲制服丝袜日韩熟女中文 | 日韩欧美精品国产一区二区 | 在线欧美网站免费 | 日韩欧美国产综合 | 在线Ⅴ片免费观看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