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作為一無名無私奉獻的導游,時常需要用到導游詞,一篇完整的導游詞,其結構一般包括習慣用語、概括介紹、重點講解三個部分。寫導游詞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喀納斯湖導游詞,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喀納斯湖導游詞1
各位旅客朋友們:
大家好!
喀納斯湖湖面海拔為1374米,蓄水量53.8億立方米,列居中國淡水湖第三,湖泊最深處高程為1181.5米,湖深188.5米,是中國最深的`冰磧堰塞湖;湖泊兩側崖巖林立,斷層痕跡清晰;湖泊平面上北側呈北東向,南部形態呈北東南西相互交織的鋸齒狀,與區域北東南西向兩組構造線一致,是第四紀冰川和構造斷陷共同作用的結果。喀納斯湖是中國唯一的北冰洋水系,湖水來自奎屯、友誼峰等山的冰川融水和當地降水,從地表或地下瀉入喀納斯湖。
喀納斯湖年降水量為1000毫米左右,最大降水帶為海拔2100米。冬季漫長,降雪豐富,一般8月初開始出現霜凍。海拔1400米以上,8月下旬開始降雪;海拔3000米以上,8月初開始降雪,一直到翌年5月下旬或6月初,降雪期長達8個月左右,積雪深度可達1—2米,降雪日數一般在73天以上,穩定積雪期在200天左右。雪線分布在海拔2850米左右。年蒸發量約1000毫米,與降水量大體持平。
喀納斯湖空氣濕度較大,相對濕度一般為59%—90%,濕度隨海拔升高而增加,森林內濕度一般可達90%以上。
喀納斯湖導游詞2
各位旅客朋友們:
大家好!
喀納斯雙湖游船,是新疆喀納斯旅游發展股份有限公司在夏日點燃的又一酷爽激情:雙湖游船已于2015年6月1日開始售票。雙湖游船共6艘:75座2艘,58座1艘,38座2艘,快艇12座1艘。
雙湖游船尋幽探密線路:雙湖碼頭——三道灣(上岸觀景)——返程。雙湖碼頭位于喀納斯湖東側第三個碼頭,往返時間約1小時。購票地點:雙湖碼頭售票處,喀納斯換乘中心售票處。票價:120元/人。
禾木漂流由新疆喀納斯旅游發展股份有限公司和喀納斯旅游投資有限責任公司投資428萬元興建的“禾木河原生態漂流項目”正式竣工,進入試營業階段,成為喀納斯景區吸引游客的.又一塊“金字招牌”。
禾木河漂流全長9公里,集“奇、峻、清、幽”于一體,從觀景平臺俯瞰,禾木漂流宛如一條玉帶深闕峽中。禾木河上游多為峽谷地帶,水流湍急,落差較大,河道多為自然沖刷河道,河叉較多,大部分河道水流湍急,伴有頻繁的波浪,有的地方浪高可達1.5米~2米。
2016年冬季首次開發的禾木冰雪樂園,在氣勢磅礴的雪原山脈中,融入了冰雪玩樂的所有元素。這里共推出36項冬季冰雪游玩項目,包含觀賞區民俗表演、體驗區冰雪項目、牧民民俗項目、雪地摩托滑雪冰雪運動項目、禾木雪域穿越線觀光線和民俗家訪線、雪貓風光游覽項目等。
喀納斯湖導游詞3
在那遙遠的地方有一片純潔的凈土,那就是喀納斯,她美麗、富饒而神秘。
臥龍灣、月亮灣、神仙灣、百花園、哈流灘大草原,還有那久居林中的圖瓦人,無不使人留連忘返。每年6月,百花園山花爛漫;7月,白樺林青翠欲滴;8月,漫山遍野牛羊成群;9月,秋高氣爽黃葉滿枝頭。世界上再也沒有哪塊地方比她寧靜,再也沒有哪片湖水似她那么柔情。哦,喀納斯,你是人間仙境,我夢中的情人… …
時至中秋,我陪同《上海航空》的朋友再次踏上了喀納斯的土地。
旅行車從烏魯木齊出發經過兩天近16個小時的行駛,終于在黃昏時分抵達喀納斯的門戶——賈登峪山谷。
首先映入眼簾的是漫山遍野的松林,微風吹來,松濤陣陣。由大氣環流帶來的大西洋的暖濕氣團經過萬里跋涉抵達喀納斯,每年給喀納斯帶來多達1066毫米的充沛降水。這里是植物的王國,有近800種珍惜植物在這里生根發芽、茁壯成長,這里是從俄羅斯、哈薩克斯坦自然延伸至我國境內的唯一一片南西伯利亞泰加林自然保護區,在海拔1300米至2300米的山坡上自然生長著茂密的落葉松、云杉、冷杉、白楊、白樺以及珍貴的新疆五針松。由于交通不便,長期以來喀納斯地區人跡罕至,珍貴的物種得以完好地保存了下來。
喀納斯風景區可以用一山、二湖、三灣、四迷、五個唯一來概述:
一山,即阿爾泰山友誼峰。
友誼峰海拔4374米,終年積雪,巍然屹立在祖國的西北端,是我國與蒙古、俄羅斯、哈薩克斯坦的界山,也是喀納斯湖湖水的發源地。
二湖,是指喀納斯湖和白湖。
喀納斯湖形成于距今約20萬年前的'第四紀冰川時期,湖面海拔1374米,四周群山環抱,湖面最寬處約2600米,湖水最深處188米,湖水面積約45平方公里,自北向南猶如一個長長的豆莢蜿蜒流淌在長約25公里的喀納斯峽谷里。當年成吉思汗的軍師耶律楚材西行來到喀納斯,被喀納斯秀美的景色所打動,遙望著那如珍珠一般散落在峽谷中變幻莫測的319個湖泊,欣然寫道:
誰知西域逢佳境
始信東君不世情
圓沼方池三百所
澄澄春水一池平
白湖,又名阿克庫勒,位于喀納斯湖東北38公里處友誼峰腳下。
三灣,指的是臥龍灣、月亮灣、神仙灣。
臥龍灣位于喀納斯風景區之首,喀納斯河水流經此河段驟然變得寬闊平靜,形成一個面積約6平方公里的湖泊,湖的中部出現了一個小島,遠看酷似一條高大的劍龍,尾巴高高翹起靜臥在湖中心。
由臥龍灣前行1公里就來到了月亮灣,喀納斯河水流經這里形成了一個長達4公里長的“之”字形,河灣靜謐的好似一彎月牙,河水隨著一日之間光照的不同,變換著不同的色彩。最絕妙的是河中心的兩個河心洲,酷似兩只仙人的大腳印,運氣好的話,還能看到五個大腳指頭。傳說,這兩個大腳印是當年成吉思汗率軍西征在此涉水過河時留下的痕跡,現在還經常可以看到轉場路過此地的牧民下馬匍匐在地頂禮膜拜。
由月亮灣前行3公里就到了神仙灣,這里是一片寬闊的水域,河水將河心洲分成若干個小島,島上郁郁蔥蔥地生長著稀有的云杉、白樺和落葉松。河水流經這里變得異常平緩,微風吹來碧波蕩漾,河水在陽光的照射下閃閃發光,好似撒下一片珍珠,這里猶如仙界一般應該是神仙居住的地方。
四迷,指喀納斯“湖怪”之迷、千米枯木長堤之迷、白湖之迷和圖瓦人來歷之迷。
喀納斯“湖怪”之迷:傳說喀納斯湖有“湖怪”,當地圖瓦人放牧的牛、羊、馬、駝去湖邊飲水時,常被拖進湖中作了點心。“湖怪”常常在天剛亮或黃昏時出現,至于“湖怪”長的什么樣,誰也沒有看到過。
據說,有一個圖瓦牧民去親戚家喝喜酒,回家時已近黃昏,路過喀納斯湖下馬轉身沖著山林小解,忽然聽到身后“嘩啦”一聲響,趕忙回頭,發現他的馬不見了,湖面上隱約看到一對“212”小汽車車燈般陰冷的大眼睛緩緩沉入湖中。
他驚得酒醒了一半,連忙向村子里跑去,邊跑邊喊:“212”把我的馬吃掉了!
村民們聽說后,紛紛組織起來,制作了一個大大的大釣鉤,用一頭牛做誘餌,用牛皮筋編成繩,繩的另一頭套上了二十匹馬。等了一天又一天,第三天,終于有了動靜,一聲令下,二十匹馬拼命往上拉,直累的二十匹馬口吐白沫,繃斷了牛皮繩,連“湖怪”的影子居然也沒有見著。
新疆大學生物系曾經組織考察隊,于1985年7月20日,在觀魚亭上用高倍望眼鏡觀察到身長約15米的大紅魚,最多時一群竟達68條。但是喀納斯湖有沒有“湖怪”至今仍然是一個迷。
千米枯木長堤之迷:在喀納斯湖的北岸,有一條一米多高,2000多米長的枯木長堤。這是喀納斯山上的樹木枯死后滾下山落入湖中形成的,每當湖水上漲枯木就漂浮在湖面北岸一帶,湖水下落枯木就在北岸友誼峰山腳下形成一條千米枯木長堤,為什么這些枯木不隨波逐流順水向下游漂流呢?至今仍然是一個迷。據說,是這些枯木留戀曾經生養它們的故土喀納斯而久久不愿離去。
白湖之迷:白湖,又名阿克庫勒,位于喀納斯湖東北38公里處,海拔1954米,面積約10平方公里。由于湖水酷似牛奶,遠望一片乳白色而得名,白湖的水注入喀納斯湖后,染的喀納斯湖的北部湖水也是一片奶白。白湖的形成至今仍然是喀納斯之迷。
圖瓦人來歷之迷:相傳,很久很久以前成吉思汗征戰西域,他的次子察合臺派遣了一支先頭部隊逢山開道,遇水搭橋,后來,這支隊伍在阿爾泰山的深山老林中迷了路,神秘地消失了。現在,在喀納斯湖畔居住著一個原始部落,他們以山林為家,以放牧、狩獵為生,砍來山上的松木搭建起木屋,剝下厚厚的獸皮抵御嚴寒,使用原始的炊具調制出香噴噴的奶酒,他們不與外族通婚,不與他人爭斗,他們以圖瓦人自居,以成吉思汗為自己的先祖,古訓說牢記祖先的名字是每一個圖瓦人子孫的責任,他們世代悠閑地生活在喀納斯這片世外桃園中,被稱做“林中百姓”。今天,在喀納斯生活的圖瓦人約有1400人,其中有700人居住在喀納斯湖畔的喀納斯鄉,其余人生活在禾木喀納斯和阿爾泰的深山老林中。
喀納斯居住著一位神奇的老人,名叫額爾德什,今年65歲,他生在喀納斯,長在喀納斯,深愛著喀納斯,他用喀納斯湖邊采來的葦草制作出一管“蘇爾”,他能用“蘇爾”吹奏出美妙的音樂。我們圍坐在額爾德什老人身邊請他吹奏一曲,他說:“吹嗎?好!吹。”額爾德什老人吹奏的是他最拿手的——“美麗的喀納斯”。只見老人雙目微閉,將“蘇爾”豎起來貼在唇邊,隨著氣流的呼出,手指的移動,那美妙的笛聲充滿了整個木屋,一瞬間,我們仿佛來到了藍天白云下,來到了美麗的喀納斯湖畔:山風吹過,樹葉婆娑,湖水蕩漾,溫暖的陽光灑滿大地,萬物在生長,蟲鳥在鳴唱,天空出現美麗的彩虹……
笛聲停住了,萬籟具靜,我們每個人臉上都掛滿了淚珠。
在這遠離塵囂的地方,在大自然的懷抱,在神奇的額爾德什老人身邊,我感到了神的存在,我聽到了天籟之聲。默默地接過老人遞過來的“蘇爾”,它出奇的輕,薄薄的笛身,細細的笛管,僅開有三個孔,長約五十厘米。我們一邊傳看著這件奇妙的樂器,一邊向額爾德什老人提出了一個問題:您在吹奏這首曲子時想到了什么?
老人深深吸了一口氣,說道:我從小生長在喀納斯,我看到天神將雨滴灑向人間,雨滴飄飄蕩蕩落到了樹上,發出嘩啦啦的響聲,又順著樹梢滑落到大地,雨水滲入泥土,順著山谷匯集成涓涓溪流,最后流向喀納斯湖。風吹來了,湖面碧波蕩漾;太陽出來了,樹木使勁地生長,整個喀納斯充滿了生機。我吹奏這首曲子時,這些景象就在我的眼前,每天,我都要上山去看那些樹,它們是和我一起張大的,有些比我還年長。
老人異常興奮,話匣子打開就象額爾齊斯河的河水滔滔不絕:我想教我的兒子學習吹“蘇爾”,但是他總是學不會,他是小學的老師,他有工作,很忙。
看來“蘇爾”的演奏技巧快要失傳了。
如果將我們偉大祖國的版圖比喻為一只昂首報曉的雄雞,那么,喀納斯就是雄雞高高翹起的燦爛奪目的尾翎。
這里有我國唯一一條注入北冰洋的大河——額爾齊斯河;
這里是南西伯利亞泰加林在我國唯一的自然延伸地;
這里是亞洲唯一的瑞士風光;
這里是我國蒙古族圖瓦人唯一的聚集地;
這里的額爾德什老人是世界上唯一能用“蘇爾”吹奏三重和弦的人。
喀納斯湖導游詞4
各位旅客朋友們:
大家好!
喀納斯湖主要以旅游業為主,截止2015年開發的旅游景點有:
駝頸灣
駝頸灣位于喀納斯湖南面一公里位置,是喀納斯湖的入水口,位于喀納斯河發源地。喀納斯河在這里形成了一個恰似駝頸的大拐彎。喀納斯河在此形成“之”字形的大拐彎,由南東轉向南西,后又轉向東。河流彎急谷深,水流湍急。在第一拐彎的起始處有一梭形的河心洲,第二拐彎處形成急流灘。河東岸為草甸,河西岸為原始森林。
變色湖
變色湖位于喀納斯湖中央。春夏時節,湖水會隨著季節和天氣的變化而變換顏色。從每年的四五月間開化到11月冰雪封湖,湖水在不同的季節呈現出不同的色彩。5月的湖水,冰雪消融,湖水幽暗,呈青灰色;到了6月,湖水隨周山的植物泛綠,呈淺綠或碧藍色;7月以后為洪水期,上游白湖的白色湖水大量補給,由碧綠色變成微帶藍綠的乳白色;到了8月湖水受降雨的影響,呈現出墨綠色;進入9、10月,湖水的補給明顯減少,周圍的植物色彩斑斕,一池翡翠色的湖水光彩奪目。
臥龍灣
臥龍灣位置處在布爾津縣去喀納斯的途中距縣城140公里,距喀納斯10公里,是喀納斯湖的排水口。面積約9公頃,河灣中心是一塊植物茂盛的沙洲,酷似一條靜臥在水中的巨龍,臥龍灣以此得名。湖四周森林茂密,湖進水處巨石抵中流。湖的`泄水口有座木橋飛架東西,站在橋上向北是如鏡的臥龍灣向南是奔騰的喀納斯河。
觀魚臺
觀魚臺,往返區間車120元/人,是喀納斯必游點,始建于1987年,這次改建后才叫觀魚臺。為何叫觀魚臺,我以為原因有三。首先,叫亭者必然頂亭大于底臺,而這次重建正是底臺大于頂亭,臺大于亭,當然應該叫臺。還有,亭有自我封閉的嫌疑,臺有向外開放的氣度,這正符合了時代進步的要求。其次,亭臺二字相比,諧音太有講究。匹夫常人者,亭乃停也,臺乃抬焉,我花錢來旅游,為的是尋求快樂和吉利,為何要停而不抬呢。哪個人不希望在喀納斯旅游回去后人生有所進步,事業有所成就。再次,在山底湖面之中仰望觀魚臺,它正像是一個端然坐于西山之上的香火臺。如遇天空有云霧繚繞或晚霞夕照的景象,香火臺上則云蒸霞蔚,滿眼祥云仙氣彌漫其間。這三者正是叫臺優于叫亭的原由。
登觀魚臺是到喀納斯旅游行程中最后的那個驚嘆號。不登觀魚臺,不足以領略喀納斯美景美景的極致;不登觀魚臺,更不足以感悟人生的真諦所在。
【喀納斯湖導游詞】相關文章:
新疆喀納斯湖景點導游詞06-30
新疆喀納斯湖景點導游詞2篇07-05
溫馨導游詞山西導游詞07-02
寫黃山導游詞-導游詞范文06-09
經典導游詞05-18
導游詞06-01
經典的導游詞11-16
黃山導游詞11-24
法語導游詞1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