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作為一名導游,可能需要進行導游詞編寫工作,導游詞一般是根據(jù)實際的游覽景觀、遵照一定的游覽路線、模擬游覽活動而創(chuàng)作的。我們該怎么去寫導游詞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貴陽的導游詞,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貴陽的導游詞 1
尊敬的各位來賓,親愛的朋友們:
大家好!
歡迎大家來到中國涼都——六盤水參觀游覽,我是你們此行的導游小王,今天將由我?guī)ьI(lǐng)大家開啟本次的怡人之旅——品味中國涼都六盤水,中國涼都六盤水導游詞。
六盤水因氣候獨特,夏季氣溫適宜,平均溫度19.7℃,且具有涼爽、舒適、清新、滋潤、紫外線輻射適中的特點,2005年被中國氣象學會授予中國涼都稱號。成為全國首個以氣候資源命名的城市。它位于貴州西部,是烏蒙腹地連接川、滇、黔、桂接合部的城市,因而有四省立交之稱。19℃的夏天,360的激情—完美地詮釋了這里的涼爽與熱情。這里是一個神奇壯美的地方;這里是一個充滿活力色彩的城市,這里是一個有著多彩民族風韻的樂土。
都說我們六盤水是一座火車拉來的城市,現(xiàn)在就由我小王帶領(lǐng)大家走進我們的三線建設博物館吧。1966年彭德懷在此擔任總指揮指導三線建設,六盤水市從此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為了紀念三線建設取得的偉大成績,我們便建設了國內(nèi)唯一一個以三線建設為主題的博物館,館內(nèi)收藏了大量三線建設時期極具代表性的生產(chǎn)工具、生活用具以及一批重要的歷史文獻、圖片,并通過微縮場景再現(xiàn)了當時的生產(chǎn)生活場景。這便留住了歷史的記憶、弘揚了三線精神。
好啦!飽完了我們的眼福,接下來就讓我小王帶大家飽飽口福吧。出了博物館我們剛好就可以沿著老城的街道,盡情的`品嘗色香味俱全的本地特色小吃——老城烙鍋和水城羊肉粉。
飽了口福,接著就我們一起沿著時間的索道領(lǐng)略一下四季的六盤水吧!
春季的六盤水,無論是在玉舍國家森林公園,還是盤縣火鋪、野雞坪,或是在號稱貴州屋脊的韭菜坪等地,您都可以盡情觀賞滿山杜鵑的浩瀚,隨處可見杜鵑映日、杜鵑花廊、杜鵑樹王、林間草場、山間涌泉等迷人風景,繁似錦,艷如楓,蕊綻多嬌別具容。血染千山情勝火,丹心點點照蒼穹。
貴陽的導游詞 2
中國古語說:“山北為陰,山南為陽”,因城區(qū)位于境內(nèi)貴山之南而得“貴陽”之名,同時,古代貴陽盛產(chǎn)美麗的竹子,故貴陽簡稱“筑”。它地處山地丘陵之間,故還有“山國之都”的雅譽,而且市內(nèi)自然景觀,文化古跡,民族風情星羅棋布,因此又有“公園省”的“盆景市”之美稱。
貴陽是中國的又一春城,氣候溫和濕潤,熱量豐富,雨量充沛、四季宜人,春夏秋三季都是旅游的黃金季節(jié)。這里,冬無嚴寒,夏無酷暑。最熱是七月下旬,常年平均氣溫是24攝氏度。最冷是一月上旬,常年平均氣溫達4。6攝氏度。全年平均氣溫是15。3攝氏度。空氣不干燥,四季無風沙。人們廣為稱贊:“上有天堂,下有蘇杭,氣候最佳數(shù)貴陽”。
在這里,喀斯特地貌非常奇特,,地形多樣。地上,奇峰翠谷,山環(huán)水繞;地下,溶洞群落,別有洞天。明山、秀水、幽林、奇洞、古寺渾然一體,相映生輝,形成了雄奇秀麗、獨具特色的高原自然景觀。其中,有1個國家級風景名勝區(qū)(清鎮(zhèn)紅楓湖),4個省級風景名勝區(qū)(花溪、百花湖、修文陽明風景名勝區(qū)、息烽風景名勝區(qū))。
在貴陽眾多的文物古跡中,有1個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息烽集中營;有全國唯一的一幢木結(jié)構(gòu)三層三檐不等邊的九角攢尖頂閣樓、建于明萬歷三十八年(1610年)的文昌閣;有作為目前貴陽市標志、建于明萬歷二十六年(1598年)的甲秀樓;有貴州佛教第一大叢林、建于清康熙十一年(1672年)的弘福寺,有為紀念明朝著名哲學家和教育家守仁建于清乾隆五十九年(1794年)的陽明祠等。
貴陽是一個以漢族為主的多民族聚居的城市,悠久的歷史孕育了這塊土地上38個民族璀璨的民族文化,形成了濃郁的民族風俗,有少數(shù)民族青年男女通過飽含深情的歌舞、尋找意中人的“四月八”、“三月三”、“六月六”、“跳場”等節(jié)會;有稱為中國戲劇雛形和“活化石”的儺戲、地戲,追述著中華文化的源遠流長,記錄著中原文化和貴州民族文化的`交融。
刺繡與挑花是貴陽民族傳統(tǒng)工藝百花園中盛開的兩朵奇葩。蠟染制品則蘊含著民族文化的藝術(shù)魅力,它們與粗獷、古樸的儺面具等民族文化的精品一樣,備受國內(nèi)外友人的青睞。
貴陽的風味小吃,著實令人垂涎。僅地方傳統(tǒng)的風味小吃就達100多種。無論白天黑夜,貴陽街頭巷尾的小吃攤點星羅棋布,一些飯店酒店將有特色的部分小吃列入筵席中,還有專門的小吃筵可供品嘗。貴陽最有名的風味小吃有腸旺面、戀愛豆腐果、雷家豆腐圓子、糕粑稀飯、“絲娃娃”、荷葉糍粑、吳家湯圓、畢節(jié)湯圓等。
貴陽的導游詞 3
青巖古鎮(zhèn),位于貴陽市南郊,距市區(qū)約29公里。它是貴州四大古鎮(zhèn)之一,一座建于600年前的軍事古鎮(zhèn) 。古鎮(zhèn)內(nèi)設計精巧、工藝精湛的明清古建筑交錯密布,寺廟、樓閣畫棟雕梁、飛角重檐相間。悠悠古韻,被譽為中國最具魅力小鎮(zhèn)之一豆腐果、泡豆腐、豆腐皮、狀元蹄、狀元膀、雞辣角等,養(yǎng)豐富、食法多樣、是青巖的著名小吃。
小小青巖給印象最深的可能就是當?shù)氐拿朗沉恕G鄮r可能是所有古鎮(zhèn)中特色小吃最多的一個了吧。也許是局限于當?shù)氐奈锂a(chǎn),小鎮(zhèn)的傳統(tǒng)特色小吃所用的原料其實并不復雜而特殊,僅僅是一些家常的五谷雜糧、葷腥畜肉而已。但在鎮(zhèn)內(nèi)巧婦的精妙手藝加工下,一盤盤極有特色的小吃就擺上了桌面。
豆腐圓子是用豆腐捏成圓球狀,再裹上面粉做成的。在油鍋里微微一炸,出鍋的時候黃燦燦的。趁熱蘸點貴州特有的沾水,再整個兒放入嘴里,外脆內(nèi)軟,甜中帶辣,確是極品的美味。 糕粑稀飯,早餐的`首選,藕粉做底,上面放上一個煮熟了的米糕團,看上去煞是可愛誘人,一般吃前先撒上些瓜子、芝麻、花生仁、蜜餞之類的配料,然后用勺子把米糕搗碎,和在藕粉里一勺勺吃,口味甜糯,細滑無比。米豆腐想必幾乎西南的每一個小鎮(zhèn)里都有,可到了青巖這米豆腐也不同了。當?shù)赜幸环N特殊的米豆腐,用綠豆粉和各種蔬菜調(diào)和在一起,色澤嫩綠,這樣的配方可是含有豐富的維生素哦。
青巖的美食還有很多,比如蜜汁豬肘、酸湯魚等等,當?shù)剡盛產(chǎn)各種山間野菜,處理后擺上飯桌也是極具特色哦。
青巖還有自身特有而遠近馳名的土特產(chǎn)品。玫瑰糖(原名麻片糖)香甜可口,系平正寬家于1874年首戶生產(chǎn)傳承至今的百年老字號。青巖雙花醋也有百歲高齡,至今不衰,其醋液濃稠持碗,色如醬油黑中帶紅,酸味適中,曲香回味悠長而略甜,老貴陽們對它頗為偏愛。古鎮(zhèn)方圓3平方公里,鎮(zhèn)容布局沿襲明、清格局,至今仍存完好的朝門、腰門以及陳舊古老的石柜臺和木柜臺。鎮(zhèn)內(nèi)祠宇林立,建有九寺、八廟、五閣、三洞、二祠、一宮、一院,共30多座廟宇祠堂,這批古建筑氣勢雄偉、雕梁畫棟,工藝精妙絕倫,令人嘆為觀止。其中不少雖年久失修,大部分仍風韻猶存,頗具觀賞價值。
貴陽的導游詞 4
貴陽文昌閣,地處老東門附近,是一座以文昌閣樓為主體的木質(zhì)結(jié)構(gòu)的古建筑群。古樸渾厚,典雅端莊。主體建筑文昌閣樓,造型別致,結(jié)構(gòu)奇特,國內(nèi)僅見。頗具藝術(shù)和科研價值,深受建筑專家的注目,受到中外游客的稱贊。是貴州省第一批文物保護單位。
文昌閣樓,坐東向西,樓體高20余米,通面闊11.47米,進深11.58米,為三層三檐不等邊的九角攢尖頂。兩側(cè)配有重檐懸山頂?shù)膸浚w樓對面有月臺、水池、倒座、花臺,組成封閉式的四合院,布局縝密,頗壯觀瞻。閣樓底層為正方形四角,二三層為九邊九角,東、南、北三面等邊,各方均為二,唯正面(西面)等分為三,組成不等邊九角形。除底層外,二、三層均出飛檐,梁架結(jié)構(gòu)獨特,第三層的全柱和第二層的重檐金柱,均不穿過各層樓板,第二層九根檐柱,僅有四根是一層的重檐全柱,平面布局為一平方形,其余五根檐柱分別立于底層的順梁上。頂部雷公柱空懸,由九根角梁共撐,以第三層的金柱和檐柱為支點,承托寶頂。整個用料為榫卯,沒有使用一根鐵釘。‘如此枋梁承桃,逐漸收縮的回旋處理,既分散承重支點,增強閣樓的穩(wěn)固性,具有防震效果,又擴大了各層的空間和使用面積。
另外,閣樓柱架用材數(shù)都是“九”或是“九”的.倍數(shù)。尾頂九角,樓楞木二、三層各用九根。梁八十一根,柱五十四根,均是九的倍數(shù)。這不是偶然巧合,而是匠心巧運。因為在封建社會,“九”表示最高權(quán)力,最高等級的象征。看來,這幢建筑還含有濃厚的政治色彩。
貴陽的導游詞 5
貴州國家級風景名勝區(qū)之一的紅楓湖風景名勝區(qū)是連貴州本地人都十分愛去游覽的地方,它不僅僅因它的湖泊面積大更因它的湖上星羅棋步的'小島而吸引著本地的外地的游客。它的水域總面積為57.2平方公里,蓄水量可達6億立方米,為貴州高原人造湖之最,據(jù)專家考證出來的數(shù)據(jù)顯示,紅楓湖比北京的十三陵水庫大12倍,相當于6個杭州西湖。
紅楓湖位于清鎮(zhèn)市郊,距貴陽33公里,坐車也就不到一個小時。他的湖域水面東西可達2公里,南北長達25公里。湖域四周遍布紅楓樹,金秋時節(jié)、楓葉似火、湖水輕柔、互襯互耀,故名曰:"紅楓湖"頗具詩情畫意。
紅楓湖由中、南、北、后四湖組成。其中北湖以島著稱,較有名氣的如鳥島、蛇島、龜島等等都是以形象而命名。沿岸有西漢時代的古墓群以及明代的苗王營壘等名勝古跡至今仍可感受到那種烽火煙城的感覺;南湖以洞聞名,在各類湖群中,紅楓湖以此自居一格,洞中各種怪異鐘乳石令人咋舌;中湖處于南北二湖之間,以奇石異峰著稱,山上松柏蒼翠,峭壁陡巖,頗具氣勢;后湖汊眾多,船行人移,夕陽余輝下,恰似煙雨江南,又一小橋人家。
紅楓湖不但風光依旎,山水可人,而且坐著苗家的小船游覽湖面又別有一番趣味,在船上與友人觀湖景磕瓜子打牌下棋樂趣無窮讓你流連忘返,夕陽時分肚子餓了找個小島下了船更有苗、侗各民族口味任你品嘗,吃飯時還可觀賞極富特色的民族村寨歌舞,另有蠟染竹制工藝品等任你選購。如此美景只應天上有,何不前來享受一番?
貴陽的導游詞 6
文昌閣屬于祭祀性建筑。整座建筑群占地面積約1200平方米。貴州巡撫衛(wèi)既齊在康熙三十一年壬申(公園1692年)《重修文昌閣碑記》中寫道:“會城東郊外,有峰突起,是為木筆文星。支衍蟠曲而入城中,為院司場屋之祖。術(shù)家嫌其未盡茸拔,思有以助之,乃于子城之上建閣三層。中祀文昌、上以祀奎、下祀武安王,而總名之曰文昌閣′。”記述了文昌閣建筑的始因。
貴陽文昌閣始建于明萬歷三十七年己酉(公元1609年),經(jīng)多次維修和重建。康熙八年(公元1669年)總督卞三元、甘文焜、巡撫佟鳳彩重建;康熙三十一年(公元1692年)巡撫衛(wèi)既齊等重修;雍正中經(jīng)略張廣泗、乾隆六年辛未(公元1741年)布政使陳德榮皆重建;嘉慶四年(公元1799年)郡人修復;道光二十二年(公元1842年)巡撫賀長齡捐廉倡修。現(xiàn)在文昌閣建筑群的布局是在嘉慶年間形成的。1982年,貴陽市人民政府對文昌閣進行了維修,國家文物事業(yè)管理局并撥補助款10萬元。
修葺一新的文昌閣,高踞東門月城上,飛檐翹角,雄奇華麗,古樸幽雅。在正面二樓外檐下,懸掛楷書匾額“文昌閣”三字。在正面柱子及樓內(nèi),恢復舊時楹聯(lián)三幅。一為清雍正五年任按察使,七年任巡撫的張廣泗撰聯(lián):“盛世車書環(huán)斗極;遐方文物應奎垣”。一為清嘉慶時張大學撰聯(lián):“眾山環(huán)繞供詩料;層樓高標入畫圖”。一為清人張先杰撰聯(lián):“濃翠萬重當檻出;清光一片抱城來”。在閣樓的二樓上存放文昌閣樓寶頂,銅質(zhì),葫蘆形,高一點五米。重四十公斤,清康熙二十七年(公元1688年)制造。1976年被雷擊落。游人看后,無不贊嘆我國古人的鑄造技藝。現(xiàn)閣樓的寶頂,是重新仿制的。
文昌閣歷來為文人薈萃之地,留下詩詞和碑刻至今。文昌閣現(xiàn)遺存石刻古碑九塊,其中八塊是在閣樓內(nèi)南北廂房的兩頭立放,有一塊鑲在院墻上。最早的是清康熙三十一年《重修文昌閣碑記》,最晚的是清道光二十二年《重修貴陽東城文昌閣記》。碑刻主要記載著文昌閣的歷史沿革及各次維修情況。還有遺存匾額三塊:一為道光壬寅年(公元1842年)的`“于帝其訓”,一為光緒丙申年(公元1896年)的“天下之母”,一為書寫年代不能辯明的“永保子孫”。
貴陽的導游詞 7
格凸河風景名勝區(qū),省級風景名勝區(qū),總面積70平方公里,它集巖溶、山、水、洞、石、林組合之精髓,融雄、奇、險、峻、幽、古為一身,構(gòu)成一幅完美的風景圖畫,是稀世之珍的喀斯特自然公園。正在申報國家級風景名勝區(qū)和世界自然遺產(chǎn)。
這里,既有世界最美的喀斯特地貌,又有舉世無雙的大穿洞絕景——燕王宮,也有古樸的民族文化之景懸棺洞葬;有巨大幽深、氣勢恢弘世界第二洞穴廳室——苗廳,又有景觀壯麗的星星峽谷;有堪稱一絕的世界最高古河道遺跡——盲谷,也有國內(nèi)最深的豎井——通天洞,還有地球上人類最居部落——洞中苗寨;抑有明媚多姿的`格凸鷹燕以及眾多珍奇動植物,又有濃郁獨特的民風民情。
一九九九年八月十三日,法國科學院博士、地理學教授理查德。邁椰、歐貝。貝昂一行第三次到紫云考察。理查德。邁椰介紹說:"最美的喀斯特地貌集中在熱帶國家,中國多集中在貴州,占全世界的百分之七十,安順地區(qū)是喀斯特地貌最多、最集中的地區(qū),紫云格凸河喀斯特地貌是世界上最美的地方之一"。
格凸河風景名勝分為大穿洞景區(qū)、黃家灣景區(qū),小穿洞景區(qū)。有4個國家級景點,12個省級景點。今天你們看到的也只不過是穿洞景區(qū),大河景區(qū)部分景點。
"格凸"一詞為苗語,意譯為跳花圣地。
來到格凸,攀登盲谷,穿行溶洞,留連苗廳,漫步青山,泛舟峽谷,乘興漂流,深潭探入,淺灘戲水,懸棺遐思,中洞尋古,藍天賞燕,坐井觀天,閑亭稍憩,瀏覽湖光山色,陶醉于大自然之中,遠離鬧市喧囂,有修煉千年一明朝得道之快感,使你進入置身物外的崇高境界。
貴陽的導游詞 8
貴陽是國家旅游局確定的全國旅游標準化試點城市,將重點按照國際旅游城市標準,啟動“國家智慧的旅游”試點城市、國家級旅游度假區(qū)實施試點城市、國家級生態(tài)旅游示范區(qū)試點城市申報,進一步優(yōu)化旅游產(chǎn)業(yè)體系。鎖定目標為:到20xx年,全市旅游接待總?cè)藬?shù)力爭突破1億人次,旅游總收入力爭突破1600億元。旅游增加值占全市GDP的11%以上,占服務業(yè)增加值的比重達31%以上。
貴陽現(xiàn)有凱悅、萬麗、鉑爾曼、索菲特、凱賓斯基、豪生、喜來登、新世界、華美達、諾富特、福朋喜來登等國際品牌酒店。在20xx年前,推動建設15至20家五星級酒店,30至40家四星級酒店,20家左右(避暑)度假酒店,300家左右品牌經(jīng)濟型酒店,1000戶左右特色農(nóng)家客棧。推進星級飯店托管制,走集團化、連鎖化、品牌化發(fā)展戰(zhàn)略。從旅游標準上、服務標準上向國際看齊。
20xx年全市共有藝術(shù)表演團體10個、群眾藝術(shù)館1個、文化館11個、公共圖書館10個,圖書館藏書量212.66萬冊。全市有廣播電臺2座,調(diào)頻轉(zhuǎn)播發(fā)射臺6座,廣播綜合人口覆蓋率100%,農(nóng)村廣播人口覆蓋率100%,無線廣播綜合人口覆蓋率98.19%。電視臺2座,電視發(fā)射及轉(zhuǎn)播臺6座,電視人口覆蓋率99.69%,農(nóng)村電視人口覆蓋率99.41%。全年出版圖書1450種,總印數(shù)9100.58萬冊;印刷出版雜志88種,總印數(shù)1301.23萬冊;印刷出版報紙33種,總印數(shù)35632.68萬冊。
20xx年9月貴州歌劇院和一流的獨立IMAX影城開工建設。總投入約15億元,預計兩年內(nèi)完工,建成后將成為貴州省及貴陽市文化產(chǎn)業(yè)標志性建筑,對構(gòu)建城市文化底蘊、滿足人民群眾精神文化需求、展示貴州文化軟實力具有重要意義。貴州歌劇院和獨立IMAX影城的建設,是貴州開始嘗試通過建設與國際接軌的`文化設施的第一步,構(gòu)筑起展示本土多彩文化和吸納國內(nèi)外特色文化的平臺。除了將為貴州本土文化交流、文藝演出增添一個最佳展現(xiàn)平臺外,還將引進國內(nèi)外特色的文藝,繁榮貴州文化市場,促進貴州文化的對外交流。
貴陽的導游詞 9
近些年來貴陽的旅游資源的開發(fā)確實比以前快速了很多,旅游資源不多的貴州相對于其它省市來說還是一個旅游資源比較豐富的省。在這里的旅游景點是我們的很多人都耳熟能詳?shù)模趪鴥?nèi)的很多的電影也在貴州拍攝。這也是充分的體現(xiàn)出來了我們的貴州的景色相對來說還是比較好的。特別是我們的貴陽,氣候溫和,不冷不熱,爽爽的貴陽被稱為“避暑之都”。像我們比較熟悉的黔靈山公園,河濱公園,森林公園,花溪公園,花溪的十里河灘和平橋,這些都是以山水,樹木為美景而吸引人的,還有我們的青巖古鎮(zhèn),它是以古老的建筑來吸引游客的,這些美麗的自然風光和原汁原味的本土建筑,相對來說還是比較有魅力的;這一點相信我們的廣大的同學們也是應該清楚地。而今天我主要介紹是我們所熟悉的花溪的濕地公園,希望同學們聽了我的`講解后能對濕地公園的景色有一個全新的認識,希望通過我的介紹能吸引更多的游客。
貴陽花溪濕地公園
濕地公園主要位于貴陽市花溪區(qū)中心城區(qū)的北部,距離貴陽市中心僅12KM,是全國罕見的城市濕地。在環(huán)境上它屬于亞熱帶濕潤氣候下的高原巖溶丘陵區(qū),是以喀斯特地貌為特征的城市濕地公園,其獨特的地理位置和地質(zhì)結(jié)構(gòu)形成豐富多樣的風景地貌資源。
獨特性
截至2009年3月,國家住房和城鄉(xiāng)建設部共批準五批國家城市濕地公園,我國現(xiàn)有國家城市濕地公園共計30處,其中絕大部分位于東部省份,目前西南地區(qū)尚無一處。貴陽花溪國家城市濕地公園申請國家城市濕地公園具有填補國家城市濕地公園類型空白的意義,易獲得國家政策的支持。
特點
濕地類型豐富
濕地公園范圍內(nèi)有天然的河流濕地、河漫灘,也有人工的水稻田、池塘、溝渠等。多樣的濕地類型,為各種生物營造了安全的覓食、棲息、繁殖場所,同時也為開展?jié)竦毓珗@的科普、科研活動創(chuàng)造了良好的條件。
濕地物種多樣性豐富
據(jù)統(tǒng)計,濕地公園內(nèi)有維管束植物495種,其中濕地高等植物51種,占貴州省內(nèi)濕地高等植物總數(shù)(185種)的27。6%。另外,有國家二級保護植物2種(不包括栽培種);貴州省二級保護植物1種,且為貴州濕地特有種;國家珍惜保護動物3種。
濕地環(huán)境質(zhì)量較高
濕地公園的濕地環(huán)境質(zhì)量較高,尤其是水環(huán)境。花溪河水資源充足。另外,花溪河的水質(zhì)優(yōu)良,清澈見底,達到II類地面水水質(zhì)標準,是貴陽市民生活用水的主要供水點。
濕地景觀資源豐富多彩
濕地公園內(nèi)的花溪河以真山真水的自然景觀深受人們的贊譽,除自然景觀資源外,人文資源類型也豐富多樣,包括田園風光、節(jié)慶活動、少數(shù)民族文化等,
且特色鮮明。碧云窩的地質(zhì)遺珍和十里河灘沿線河灘景觀都屬于特品級景觀資源,區(qū)內(nèi)的花溪公園被譽為“高原明珠”,是具有全國影響力的人文景源,這些景觀資源的質(zhì)量、數(shù)量和價值在全國范圍內(nèi)具有典型性,在世界范圍內(nèi)都具有一定的影響力。
濕地公園景觀資源的類型與特征
地景
(1)地質(zhì)遺珍:主要指花溪碧云窩早三疊世中期的紫紅色地表風化殼及溶塌角礫巖的地質(zhì)遺跡。
(2)山景:主要指花溪河東側(cè)沿河的大將山脈,位于花溪公園內(nèi)的麟山、龜山、蛇山、鳳山以及穆家壩至花溪水庫壩堤兩岸的姐妹峰等。
水景
(1)河灘景觀:本風景名勝區(qū)的主體河灘景觀為花溪河秀麗的十里河灘景,共含8個景觀。
(2)涌泉景觀:位于南湖以南的地下涌泉。
生物景
(1)森林:花溪區(qū)森林屬典型的中亞熱帶常綠、落葉、闊葉森林植被類型,碳酸鹽巖植被分布很廣。
(2)古樹名木:花溪區(qū)地處高原臺地,其植物物種躲過第四紀冰川災害,保留下較多的珍貴植物以及古樹名木。廣布于全區(qū)。 人文景源的類型與特征
1、 園景:區(qū)內(nèi)園景以花溪公園最為突出。新建園景中陽光水鄉(xiāng)農(nóng)業(yè)觀光帶等級最高,牛角島、鐵路橋至麥翁橋之間的休閑綠地、貴大北校區(qū)段沿花溪河兩側(cè)局部現(xiàn)已建園路和小型硬質(zhì)場地,但是互相之間無接駁,與周圍市政路也呈分裂狀態(tài);位于董家堰橋南側(cè)現(xiàn)有盆景園一處,內(nèi)有面積較大荷花池。
2,建筑:濕地公園紅線內(nèi)現(xiàn)有多種類型建筑。包括:自然村落、商業(yè)服務建筑、市政建筑、新建居住區(qū)及工程構(gòu)筑物等。
3、勝跡:濕地公園紅線內(nèi)有各類勝跡10余處;4、風物:花溪是少數(shù)民族聚居區(qū),風情濃郁,習俗古樸,民族傳統(tǒng)歷史文化悠久,內(nèi)容豐富,富有地方特色,
貴陽的導游詞 10
各位游客:
大家好!歡迎大家來到具有“文化之州,生態(tài)之州,歌舞之州,美酒之州”的美譽的貴州旅游!我是大家此次旅游活動的導游,我叫**,大家可以叫我*導。
現(xiàn)在我們的所在地就是貴州的省會貴陽。貴陽,被譽為“森林之城”。大家都知道,上有天堂,下有蘇杭。其實還有下句就是避署之都在貴陽。從貴陽的形象定位就可以感受到它的“綠色”和“生態(tài)”的氣息。
古代大哲學家王陽明贊曰:天下之山,翠于云貴;連亙?nèi)f里,際天無極。那今天,我們就去見識見識貴州之山:梵凈山。
梵凈山位于中國貴州省東部江口、印江、松桃三縣交界處,最高峰---鳳凰山,海拔2752米。梵凈山不僅是貴州第一山,還是中國中西部武陵山脈的主峰,也是中國14個加入聯(lián)合國“人與生物圈”世界性自然保護區(qū)之一,素有“生態(tài)王國”之美譽。整個梵凈山山體龐大,東西寬約21公里,南北長約27公里,總面積567平方公里,次峰“紅云金頂”是梵凈山的精華部分,也是梵凈山景區(qū)中段部分,總面積大約150平方公里,它分東西兩線上山游覽,今天我們走的是東線。南面松桃暫且尚未開發(fā),這三縣均屬于銅仁地區(qū)管轄。梵凈山那絕美的風采和種種奇特的景觀,令人傾倒,令人心醉。
現(xiàn)在的都市人都習慣了燈紅酒綠的生活,但是偶爾也會對這樣的生活感到乏味。此時,來到梵凈山,這樣的世外桃源,會讓你呼吸到清晰的空氣,帶給你精神上的享受。借此機會,和大自然真真正正的親密接觸。
梵凈山的美,首先就美在它的奇峰,這里競秀、峰峰稱奇、各有特色、各具神韻,中國四大名著“西游記”,傳說唐僧師徒西天取經(jīng)路過此地時由于山高,馬腳被拌了一下,即從馬背上掉下了幾疊經(jīng)書,形成了梵凈山上的峰群,也就是人們所說的“萬卷書”。世界獨有的奇石“蘑菇石”形似一本本經(jīng)書堆疊而成的,據(jù)說這一天工巧匠就是當年大鬧天宮的齊天大圣孫悟空親手所造,不管風吹雷打,日曬雨淋,歷經(jīng)萬年依然屹立于山頂,絲毫不變,與之對應相稱的梵凈山次峰“紅云金頂”從梵凈山上冒然而出,直插云霄,凸出地面100米,堪稱“藍天一柱”,頂上分別駐著兩座寺廟,即為彌勒佛殿和釋迦殿,傳說佛祖就是通過此頂來到人世的。所以我們來梵凈山的朋友,只要登上這座紅云佛頂,拜一拜佛祖就能共享人間太平。
下面,我再把梵凈山的“神奇風光”分別作個介紹。說起梵凈山的“神奇”,歸納起來有十點:奇山、奇石、奇樹、奇花、奇獸、奇風、奇云、奇水、奇廟、奇光!也可說是十絕,用四句詩來形容就是:怪石奇樹風云全,異獸珍禽佛光雪;還有一絕是高路,高路入云朝天閉。
那梵凈山的奇山,山高、路陡、雨量充沛,而且還是佛教名山,生長在山里的動植物就有上千多種,不奇也奇。
那梵凈山的奇石,世界獨有的蘑菇石、萬卷書堪稱“世界一絕”。
那梵凈山的奇樹,有千年紫薇被稱“亞洲之王”、還有紅豆杉、瀕危植物--珙桐、百里杜鵑等。
那梵凈山的奇獸有被稱為“世界獨生子---黔金絲猴”,種群分布位列全國前茅,還有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大鯉(也稱“娃娃魚”)等等。
梵凈山山高風大,但樹木從沒被風折斷過,你說奇不奇?天氣晴朗陽光明媚,當你正漫步在林間時,突然山的那一邊已是烏云密布,籠罩著整個山峰,往往當你爬上金頂正準備展望群山,可到了山頂確來了一片白云包圍了整個山頂,猶如你身處仙境,有一種天上人間飄飄欲飛的感覺。
奇水:從梵凈山上流出來的泉水,可說處處都是天然礦泉水,隨處可飲,清涼甘甜。奇廟:梵凈山上有兩座寺院,一座是護國寺,另一座是鎮(zhèn)國寺,還有森林深處有許多從未發(fā)現(xiàn)過的古寺塔群。
梵凈山有佛光,心誠則靈,天氣好時就能看到佛光。
除了以上這些更能吸引你的就是那萬步云梯了,來梵凈山的`人除了賞景和求平安外,還有一項就是對自己體能的一次挑戰(zhàn),凡能徙步登上梵凈山的都是好漢,我相信在坐的各位不會讓我失望的。
除此之外,梵凈山的瀑布、日出和晚霞,也是十分壯觀和奇麗的。
梵凈山,山高坡陡,溪流從高山峽谷中奔涌出來的,從山谷懸崖上飛落而下就形成瀑布,“山中一夜雨,處處掛飛瀑”就是梵凈山的生動寫照。梵凈山瀑布很多,最壯觀的有“人字瀑”、“魚坳”及梵凈山瀑布群等。梵凈山四季分明:春天青峰滴翠、山花爛漫;百里杜鵑、十里飄香;夏季清涼一片,處處飛瀑,隨時一把礦泉浴;秋天天高氣爽,紅葉如霞;寒冬則是銀裝素裹、冰雕玉砌。梵凈山確實是一個旅游、避暑、賞花、賞雪的絕好去處,現(xiàn)在就讓我隨大家一同走進這座神密的大森林。
愛自然,所以生活,愛生活,所以愛自己。愿大家在旅行中可以得到輕松自在的精神享受,煩惱都可以消失殆盡。迎接我們大家的將會是一個新的人生旅程。
鎮(zhèn)遠古城導游詞鎮(zhèn)遠縣位于貴州東部,屬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從地圖上看,東鄰的湖南湘西中部有一凸出部分,恰像一個楔子,插入貴州東部凹處。鎮(zhèn)遠縣就處在這個凸凹結(jié)合部上。不知哪朝哪代哪位先生稱鎮(zhèn)遠為“湘黔門戶”,確是慧眼獨具。
全縣東西長85公里,南北寬60公里,東部狹長而西部較寬,略呈三角狀,總幅員面積為1878平方公里(合285萬畝),東面與湖南新晃接壤;東北部與本省玉屏縣相連;西鄰旋秉;南界劍河、三穗;北連岑鞏、石阡。地形為南北高中間低、由西北向東南傾斜,屬貴州高原向湘西丘陵過渡的斜坡地帶。
全縣屬于中亞熱帶季風溫潤氣候區(qū),一年四季氣候分明,冬無嚴寒,夏無酷暑,春秋溫煦。年平均氣溫為16.4℃。月平均氣溫以7月為最高,為26.6℃。元月最低,為5.2℃。鎮(zhèn)遠是全國油桐主要產(chǎn)區(qū)之一,歷史上稱鎮(zhèn)遠為“油桐之鄉(xiāng)”。瓜果主要有西瓜、甜瓜、柑桔、六月桃(又稱接桃)、姜黃李、大板栗等,果碩質(zhì)優(yōu),深受歡迎。
據(jù)史書記載,鎮(zhèn)遠古稱“豎眼大田溪洞”,屬“鬼方”。從夏到商,世居著荊、梁二州的西南裔,泛稱“荊蠻”。
追本溯源,古代的鎮(zhèn)遠,地處歷史上“五溪蠻”和“百越人”聚居的結(jié)合部。宋紹定元年(公元1226年),賜名鎮(zhèn)遠州,“鎮(zhèn)遠”這一名稱從此沿用至今。
鎮(zhèn)遠自漢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設縣至今,已有2200年的歷史。在2000多年的悠悠歷史長河中,這里的漢、苗、侗等各族人民,在社會生活的各個領(lǐng)域中,在保持各自傳統(tǒng)特色的同時,不論是在經(jīng)濟、文化或風情、習俗等方面,都閃射出相互融合、取長補短、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依存、共同進步的祥瑞之光,譜寫了一曲曲民族團結(jié)和睦的贊歌,共同締造了鎮(zhèn)遠這莊素有“滇楚鎖鑰”、“湘黔咽喉”、“黔東重鎮(zhèn)”、“苗鄉(xiāng)古城”之稱的多民族傳統(tǒng)文化并存的“迷宮”。1986年12月,經(jīng)國務院批準,鎮(zhèn)遠被命名為歷史文化名城。
這里群山聳翠,諸水流青。古老而美麗的舞陽河像“太極圖”旋繞在府衛(wèi)兩城中間,兩座大石拱橋像兩條紐帶橫架河上,連結(jié)兩城。鎮(zhèn)遠自古為由湘楚人夜郎舍舟登陸要沖,也是京城與西南邊陲以及安南、緬甸、暹羅、印度等國禮物獻贈和信使往還的捷徑和必經(jīng)之地,有“南方絲綢之路”要津之美稱。明太祖朱元璋興師入黔,貴州水西宣慰使奢香夫人靄翠,派人獻牛羊、糧米、氈等物,迎王師于鎮(zhèn)遠。正德三年(公元1508年),理學家王陽明由貴州書院奉詔調(diào)任江西廬陵,赴任時取道鎮(zhèn)遠,買舟由舞陽河下沅水出洞庭。清代緬甸大使直也托紀卸任回國時也是途經(jīng)鎮(zhèn)遠。據(jù)說印度前總理尼赫魯少年時隨師傳經(jīng)布道,曾到過鎮(zhèn)遠青龍洞,留下深刻印象。50年代初,在一次國際會議期間,他曾向周恩來總理詢問過青龍洞。周總理回答他說,青龍洞是個有佛殿樓閣的古建筑群,在我國貴州鎮(zhèn)遠縣城郊,現(xiàn)保存基本完好。70年代初,“戰(zhàn)備路”——湘黔鐵路工程即將上馬,設計方案上報國務院,周總理在審定方案時,曾提出經(jīng)由線路必須經(jīng)過鎮(zhèn)遠。這里既是黔東政治、經(jīng)濟、文化中心和交通要沖,也是兵家必爭的軍事重鎮(zhèn)明弘治初年,鎮(zhèn)遠太守周瑛有“欲通云貴,先守鎮(zhèn)遠”之說。《苗疆聞見錄》上也有“欲據(jù)滇楚,必占鎮(zhèn)遠”的論述在我國古典名著《儒林外史》中,吳敬梓不惜以三個回目的篇章,較翔實生動地描寫了湯總兵與苗族首領(lǐng)別莊燕在鎮(zhèn)遠的攻守進退和當時當?shù)氐娘L土民情。叱咤風云、虎門揚威的晚清愛國名將林則徐,曾三次路經(jīng)鎮(zhèn)遠,他在《鎮(zhèn)遠道中》一詩里對這里雄奇的山川和險要的地勢發(fā)出了“兩山夾溪溪水惡,一徑秋煙鑿山腳,行人在山影在溪,此身未墜膽已落”的驚嘆。
民初襄助蔡鍔“倒袁護國”的名將李烈鈞,進駐鎮(zhèn)遠,軍旅之余,于青龍洞、蓮花亭等處題寫了“牂牁江上雨如絲,彩雉分明賦載馳。薏苡滿車依石室,荒藤入夢拜孤祠。三軍熙勃魚龍動,十載丹誠草木知。欲挽銀河滌蒼昊,長風直待發(fā)萍時。”和“乾坤入釣竿”等詩詞。抗日戰(zhàn)爭中期,愛國將領(lǐng)馮玉祥到此視察軍事民情,召喚民眾奮起抗戰(zhàn),驅(qū)逐日寇,收復失地,奮筆親書“還我河山”四個大字于一所學校的墻壁上。二萬五千里長征時,紅二、六軍團,九軍團等紅軍將士,在這里戰(zhàn)頑敵,征腐惡,奪路西進。任弼時、賀龍、關(guān)向應、王震、羅炳輝、肖克等都留下了英雄的足跡。由于古往今來,鎮(zhèn)遠所處地理位置優(yōu)越,地形地貌獨特,加之行政建置和經(jīng)濟開發(fā)較早,在2000多年的悠悠歲月中,苗、侗、漢等各族人民共同創(chuàng)造了光輝燦爛的文化,留存下許許多多的文物古跡,有的地段甚至成群連片,大多具有重要的科學考察、研究和觀光價值。歷經(jīng)滄海桑田,有的已被歲月風塵所湮沒,但至今仍保存有古建筑、古城垣、古墓葬、古關(guān)隘、古驛道、古橋梁、古碼頭、占巷道、古泉井、古民居就多達200多處,其中屬于國務院、省、縣三級重點保護的文物單位近百處。蜿鋌曲折于衛(wèi)城河沿及府城石屏山上的兩座古城垣,總長5.1公里,高4一5米,氣勢巋然,雄奇險峻,被人譽為“苗嶺長城”。臨河洞開的兩座古城門,至今保存完好。明末清初鼎盛時期,在鎮(zhèn)遠城內(nèi)建立起以商賈為主體的會館就有“兩湖”、“江西”、“四川”、“福建”、“秦晉”、“兩粵”等八大會館和萬壽宮戲樓、東岳廟戲樓、火神廟戲樓、北極宮戲樓等12座。有以被國務院列為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青龍洞古建筑群為代表的“七寺八閣九座廟”等古建筑。青龍洞是貴州境內(nèi)建筑規(guī)模最大,構(gòu)造最精巧,融儒、釋、道三教為一體的古建筑群落,單體建筑就有35座,占地面積(包括跨臨水面)21200平方米,建筑面積6600平方米。它既有園林韻味,又具寺院風格。漫步古城頭,舉目遠眺,宛如一組鬼斧神工的巨型浮雕,又像一幅淡抹素描的水墨畫卷。故宮博物院研究員單士元老先生稱它是一幅“宋元明畫山居圖”。這組構(gòu)置精妙的古建筑群,在懸崖上采用“下吊”、“借用”、“附巖”、“嵌入”、“筑臺”等多種建筑工藝,使其
貴陽的導游詞 11
貴陽市位于我國西南云貴高原的東部,是貴州省的省會,也是全省的政治、經(jīng)濟、文化中心。
貴陽屬于亞熱帶濕潤溫和型氣候。其中冬無嚴寒,夏無酷熱,陽光充足,雨水充沛。空氣不干燥,年平均氣溫在15.3攝氏度左右。宜人的氣候是貴陽的驕傲,因此才博得了“上有天堂,下有蘇杭,氣候宜人數(shù)貴陽”的美譽。
貴陽地處山地丘陵之中,群山環(huán)抱,素來被稱為“山國之都”。同時,它還是一個以漢族為主,苗、布依、侗、回等多民族共居的.城市,自古就有著古樸濃郁的民俗風情和璀璨的民族文化。
優(yōu)美的喀斯特地貌造就了貴陽多山地丘陵的地理環(huán)境。怪石、凌峰、溶洞、幽林,多樣的景色風光使人流連忘返;奇特的地形地貌讓人心嘆神怡。紅楓湖、百花湖等等風景名勝區(qū)更是欣賞這高原自然景觀的絕佳地點。
貴陽的導游詞 12
岜沙人頭上蓄留的發(fā)髻象征著生長在山上的樹木,身上穿的青布衣服象征著那美麗的樹皮。岜沙人認為,如此安然自得的生活,主要是得益于祖先選準的`這塊寶地,尤其是這片生于斯、養(yǎng)于斯的森林的蔭庇。于是岜沙人對樹木特別崇拜,把樹木當神祭拜。岜沙人說:“人來源于自然,歸于自然;生不帶來一根絲,死不帶走一寸木。”從古到今,岜沙從不濫伐樹木,有時不得以為之,也是局限于生活生產(chǎn)所需,其余概受制約。盡管321國道已于1965年修通過境,可就是從未有車敢到岜沙來拉過一車木材,村民們?nèi)庇腿丙},只是上山修剪杈枝或砍些枯樹,肩挑徒步到縣城去零售,從未用車拉過。
岜沙絕無僅有的砍樹“行動”,那還是1976年,北京修建紀念堂,全國各族人民都踴躍投工獻料。懷著對主席無限敬重的岜沙人,毅然決定將寨前小山頭一棵全寨視為林中大神、直徑1.2米的千年香樟樹敬獻給紀念堂。樟樹出寨時,全寨老少都跑到公路兩邊夾道目送,一直到塵灰已凈。為志紀念,于樹址處建造了一座八角紀念亭“敬獻紀念堂香樟木紀念亭。”
貴陽的導游詞 13
各位朋友:
歡迎來到避暑之都貴陽!我是你們導游小張,大家也可以叫我張導,只是此張導并非彼張導。
咱們今天要游覽的甲秀樓是貴陽著名風景區(qū)。甲秀樓,猶如西安的大雁塔、武漢的黃鶴樓、成都的望江樓、昆明的大觀樓都是這些城市的標志一樣,甲秀樓是貴陽的標志,是貴陽的徽章。
甲秀樓始建于明朝萬歷20年(公元1598年),至今已有400多年歷史。最先倡導修建甲秀樓的是當時的貴州巡撫江東之。他很重視文化教育,建樓的用意十分深遠,不但刻意點明了貴陽山水秀甲黔中,而且激勵學子們努力學習,使貴陽“科甲挺秀”,人才輩出。
此后,貴陽果然出了許多著名人物。例如:明末以"詩書畫三絕"聞名于世的楊龍友,被江南文士譽為"天末才子"的謝三秀,《康熙字典》首席修撰官周起渭(漁璜),在戊戌變法中保舉康有為、梁后超、譚嗣同等人的李端芬等。清代還出了兩個狀元,一個是武狀元曹維城,另一個是文狀元趙以炯。甲秀樓是貴陽"人杰地靈"的象征,是貴陽山水與文化的精華。
各位朋友,甲秀樓到了。我們看到的是甲秀樓的“城南勝跡”石牌坊。牌坊前后有8個石獅子,它們不是通常見到的坐獅或臥獅,而是從高處俯沖下來的雄獅。在貴州的古建筑中;您經(jīng)常可以看見這樣的下山獅,顯得虎虎生氣,好不威風。
腳下的這座橋叫浮玉橋,它的橋面并不是平直的,而是有一個起伏,像一條浮在水面上的玉帶。建筑家們真是匠心獨運,因兩岸地勢高低不同,于是在對岸建起一個大拱,形成一條曲線,增加了橋梁造型的美感。在全國的風景橋中,浮玉橋是比較有名的,它可以與杭州蘇堤上的"六橋煙雨"、揚州瘦西湖的五亭橋相媲美。雖說北京頤和園的玉帶橋比它長,比它雄偉,但這種橋型出現(xiàn)的時間比北京的玉帶橋要早兩百多年呢。
河中有一巨大礁石矗立,叫做鰲磯石。河水到了這里,形成了一個漩渦,稱為涵碧潭。橋下的涵碧潭在此回旋蕩漾,形成“長江水倒流,九眼照沙洲”的奇觀。現(xiàn)在我們所看到的這個亭子就叫作涵碧亭了。清晨和傍晚,有人從橋上悠然走過,從遠處觀看,仿佛是在水上行走,詩人把這種感受寫成了一幅楹聯(lián),用“水從碧玉環(huán)中出,人在青蓮瓣里行”的詩句點出它的神韻。一橋飛架南北,把這許多景象連成一氣,造就了“煙雨樓臺山外寺,畫圖城郭水中天”的美景。
各位朋友,這屹立在河中鰲磯石上的.就是甲秀樓了!這是一座三層三檐四角攢尖頂閣樓,這種構(gòu)造在中國古建筑史上都是獨一無二的。它高約二十米,石柱托檐,護以白色雕花石欄桿。登樓遠眺,四周景致,歷歷在目。
甲秀樓建在鰲礬石上,還有更深一層的意思。大家都知道,古代主宰文
運的神是魁星,魁星的畫像是右手執(zhí)筆,左手持墨斗,右腳金雞獨立踩在海中大鰲的頭部。而甲秀樓正獨立于這鰲磯石上,意在“獨占鰲頭”,人才出眾。清人劉玉山寫了一幅《甲秀樓長聯(lián)》,洋洋灑灑174字,凝結(jié)了貴州的歷史文化。開頭便是:"五百年穩(wěn)占鰲磯,獨撐天宇,讓我一層更上,眼界開拓。"充分展示了它的地位。
各位朋友,現(xiàn)在是翠微園了。這是貴陽僅存的一座始建于明宣德年間的園林,距今已有560多年的歷史了。大家請看,這臺階上的殿,是南明時期永歷王朝修建的拱南閣。永歷王朝,最初建都在廣東肇慶,后輾轉(zhuǎn)遷到貴州,在安龍駐了4年。拱南閣就是這一時期所建,大梁上至今還保留著“永歷己未年孟秋月吉旦”的字樣。己未年即永歷九年,也就是公元1655年永歷王朝的建筑,隨著歲月的流逝,大都毀壞、消失,惟有貴州還保存了一些遺跡,除了拱南閣而外,在安龍還有“十八先生墓”和幾個小皇子的墳冢。
拱南閣內(nèi)陳列著貴州的各種民族工藝品,可供游客自由選購。在它的右側(cè)是翠竹清幽,從前在此建有“龍門書院”。“龍門”二字寄托了一個良好的愿望,希望學子們有朝一日能夠像鯉魚躍龍門一樣,金榜題名。
拱南閣右側(cè)的“澹花空翠”園林內(nèi)有花墻、洞門、長廊、水榭、樓閣,是典型的江南庭院。昔日的翠微閣,臨水而建,“半邊山樓,半邊水樓”,頗有詩意。倚樓遠眺,明月清風,兩岸煙柳,有看不完的美景,道不完的情思,文人雅土經(jīng)常在此詠詩作賦。
如今的“澹花空翠”園林,展出各種奇石,還有兩億多年前的恐龍化石和海百合化石,有各種形狀怪異、引人遐邇的石頭,集中展現(xiàn)了貴州的石文化。
翠微閣內(nèi),開辟成了蕭嫻先生的書法作品陳列館。蕭嫻是貴陽人,她是康有為的弟子,是中國當代著名的女書法家。請看她的手跡,在氣勢宏大的筆觸中顯出雋秀,“飛檐甲天下,落影秀寰中”的詩句中隱言“甲”與“秀”的意思。“清風待客,明月留人”,運筆飛動,詞意清雅,表達了貴州人民殷勤好客的情懷,歡迎天下游客來貴州,到甲秀樓做客。
今天游覽就到此結(jié)束了,大家趕緊拿起手中的相機記下這美好的時光吧!
貴陽的導游詞 14
中國古語說:“山北為陰,山南為陽”,因城區(qū)位于境內(nèi)貴山之南而得“貴陽”之名,同時,古貴陽盛產(chǎn)美麗的竹子,故貴陽簡稱“筑”。它地處山地丘陵之間,故還有“山國之都”的雅譽,而且市內(nèi)自然景觀,文化古跡,民族風情星羅棋布,因此又有“公園省”的“盆景市”之美稱。
貴陽是中國的又一春城,氣候溫和濕潤,熱量豐富,雨量充沛、四季宜人,春夏秋三季都是旅游的黃金季節(jié)。這里,冬無嚴寒,夏無酷暑。最熱是七月下旬,常年平均氣溫是24攝氏度。最冷是一月上旬,常年平均氣溫達4。6攝氏度。全年平均氣溫是15。3攝氏度。空氣不干燥,四季無風沙。人們廣為“上有天堂,下有蘇杭,氣候最佳數(shù)貴陽”。
在這里,喀斯特地貌非常奇特,地形多樣。地上,奇峰翠谷,山環(huán)水繞;地下,溶洞群落,別有洞天。明山、秀水、幽林、奇洞、古寺渾然一體,相映生輝,形成了雄奇秀麗、獨具特色的高原自然景觀。其中,有1個國家級風景名勝區(qū)(清鎮(zhèn)紅楓湖),4個省級風景名勝區(qū)(花溪、百花湖、修文陽明風景名勝區(qū)、息烽風景名勝區(qū))。
在貴陽眾多的文物古跡中,有1個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息烽集中營;有全國唯一的一幢木結(jié)構(gòu)三層三檐不等邊的九角攢尖頂閣樓、建于明萬歷三十八年(1610年)的文昌閣;有作為目前貴陽市標志、建于明萬歷二十六年(1598年)的甲秀樓;有貴州佛教第一大叢林、建于清康熙十一年(1672年)的弘福寺,有為紀念明朝著名哲學家和教育家守仁建于清乾隆五十九年(1794年)的陽明祠等。
貴陽是一個以漢族為主的多民族聚居的城市,悠久的歷史孕育了這塊土地上38個民族璀璨的民族文化,形成了濃郁的'民族風俗,有少數(shù)民族青年男女通過飽含深情的歌舞、尋找意中人的“四月八”、“三月三”、“六月六”、“跳場”等節(jié)會;有稱為中國戲劇雛形和“活化石”的儺戲、地戲,追述著中國文化的源遠流長,記錄著中原文化和貴州民族文化的交融。
刺繡與挑花是貴陽民族傳統(tǒng)工藝百花園中盛開的兩朵奇葩。蠟染制品則蘊含著民族文化的藝術(shù)魅力,它們與粗獷、古樸的儺面具等民族文化的精品一樣,備受國內(nèi)外友人的青睞。
貴陽的導游詞 15
中國古語說:“山北為陰,山南為陽”,因城區(qū)位于境內(nèi)貴山之南而得“貴陽”之名,同時,古代貴陽盛產(chǎn)瑰麗的竹子,故貴陽簡稱“筑”。它地處山地丘陵之間,故尚有“山國之都”的雅譽,并且市內(nèi)天然景觀,文化事業(yè),民族風情星羅棋布,因此又有“公園省”的“盆景市”之美稱。
貴陽是中國的又一春城,天氣暖和潮濕,熱量富厚,雨量充沛、四序宜人,春夏秋三季都是旅游的黃金季候。這里,冬無寒冷,夏無酷暑。最熱是七月下旬,常年均勻氣溫是24攝氏度。最冷是一月上旬,常年均勻氣溫達4.6攝氏度。整年均勻氣溫是15.3攝氏度。氛圍不干燥,四序無風沙。人們廣為傳頌:“上有天國,下有蘇杭,天氣最佳數(shù)貴陽”。
在這里,喀斯專程貌很是怪異,,地形多樣。地上,奇峰翠谷,山環(huán)水繞;地下,溶洞群落,別有洞天。明山、秀水、幽林、奇洞、古寺美滿無缺,相映生輝,形成了雄奇奇麗、獨具特色的高原天然景觀。個中,有1個國度級風光勝景區(qū)(清鎮(zhèn)紅楓湖),4個省級風光勝景區(qū)(花溪、百花湖、修文陽明風光勝景區(qū)、息烽風光勝景區(qū))。
在貴陽浩瀚的文物事業(yè)中,有1個世界重點文物掩護單元---息烽齊集營;有世界獨一的一幢木布局三層三檐不等邊的九角攢尖頂閣樓、建于明萬歷三十八年(1610年)的文昌閣;有作為今朝貴陽市符號、建于明萬歷二十六年(1598年)的甲秀樓;有貴州釋教第一大森林、建于清康熙十一年(1672年)的弘福寺,有為眷念明朝聞名哲學家和教誨家守仁建于清乾隆五十九年(1794年)的陽明祠等。
貴陽是一個以漢族為主的多民族聚居的都市,久長的汗青孕育了這塊土地上38個民族璀璨的民族文化,形成了濃烈的民族風尚,有少數(shù)民族青年男女通過飽含蜜意的歌舞、探求意中人的“四月八”、“三月三”、“六月六”、“跳場”等節(jié)會;有稱為中國戲劇雛形和“活化石”的儺戲、地戲,追述著中漢文化的`源遠流長,記錄著華夏文化和貴州民族文化的領(lǐng)悟。
刺繡與挑花是貴陽民族傳統(tǒng)工藝百花圃中盛開的兩朵奇葩。蠟染成品則蘊含著民族文化的藝術(shù)魅力,它們與粗獷、古樸的儺面具等民族文化的佳構(gòu)一樣,備受海表里友人的青睞。
貴陽的風味小吃,實在令人垂涎。僅處所傳統(tǒng)的風味小吃就達100多種。無論白日黑夜,貴陽陌頭巷尾的小吃攤點星羅棋布,一些飯館旅館將有特色的部門小吃列入筵席中,尚有專門的小吃筵可供品嘗。貴陽最著名的風味小吃有腸旺面、愛情豆腐果、雷家豆腐圓子、糕粑稀飯、“絲娃娃”、荷葉糍粑、吳家湯圓、畢節(jié)湯圓等。
貴陽的導游詞 16
在貴陽眾多的文物古跡中,有1個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息烽集中營;有全國唯一的一幢木結(jié)構(gòu)三層三檐不等邊的九角攢尖頂閣樓、建于明萬 歷三十八年(1610年)的文昌閣;有作為目前貴陽市標志、建于明萬歷二十六年(1598年)的`甲秀樓;有貴州佛教第一大叢林、建于清康熙十一年(1672年)的弘福寺,有為紀念明朝著名哲學家和教育家守仁建于清乾隆五十九年(1794年)的陽明祠等。
貴陽是一個以漢族為主的多民族聚居的城市,悠久的歷史孕育了這塊土地上38個民族璀璨的民族文化,形成了濃郁的民族風俗,有少數(shù)民族青年男女通過飽含深情的歌舞、尋找意中人的“四月八”、“三月三”、“六月六”、“跳場”等節(jié)會;有稱為中國戲劇雛形和“活化石”的儺戲、地戲,追述著中華文化的源遠流長,記錄著中原文化和貴州民族文化的交融。
刺繡與挑花是貴陽民族傳統(tǒng)工藝百花園中盛開的兩朵奇葩。蠟染制品則蘊含著民族文化的藝術(shù)魅力,它們與粗獷、古樸的儺面具等民族文化的精品一樣,備受國內(nèi)外友人的青睞。
貴陽的導游詞 17
各位旅客:
甲秀樓是貴陽著名風景區(qū)。甲秀樓,猶如西安的大雁塔、武漢的黃鶴樓、成都的望江樓、昆明的大觀樓都是這些城市的標志一樣,甲秀樓是貴陽的標志,是貴陽的徽章。
甲秀樓始建于明朝萬歷20xx年(1598),至今已有400多年歷史。最先昌導修建甲秀樓的是當時的貴州巡撫江東之。他很重視文化教育,建樓的用意深遠,不但刻意點明貴陽山水秀甲黔中,而且激勵人們努力學習,使貴陽"科甲挺秀",人才輩出。
自此以后,貴陽果然出了許多著名人物。例如:明末以"詩書畫三絕"聞名于世的楊龍友,被江南文士譽為"天末才子"的謝三秀,《康熙字典》首席修撰官周起渭(漁璜),戊戌變法中保舉康有為、梁后超、譚嗣同等人的李端芬,名噪京華的文化名人姚華,近代文學家、新聞學家謝六逸,著名地質(zhì)學家、中科院學部委員(院土)樂森尋,著名土壤學家、中科院學部委員熊毅,著名數(shù)學家、中科院學部委員秦元勛等。清代還出了兩個狀元,一個是武狀元曹維城,另一個是文狀元趙以炯。甲秀樓是貴陽"人杰地靈"的象征,是貴陽山水與文化的精華。
游客最先看到的是甲秀樓的.石牌坊,上面題詞"黔南勝跡",游客們都會在這里留影。牌坊前后有8個石獅子,它們不是通常見到的坐獅或臥獅,而是從高處俯沖下來的雄獅。在貴州的古建筑中;您經(jīng)常可以看見這樣的下山獅,顯得虎虎生氣,好不威風。
腳下的這座橋叫浮玉橋,它的橋面并不是平盲的,而是有一個起伏,像一條浮在水上的玉帶。建筑家在此煞費苦心,因兩岸地勢高低不同,于是在對岸建起一個大拱,形成一條曲線,增加了橋梁造型的美感。
橋的兩端,前面有拱南閣、觀音閣、翠微閣,后面原有武侯祠。河中有一巨大礁石矗立,名為鰲磯石。河水到了這里,形成了一個漩渦,稱為涵碧潭。河邊有沙洲,綠草茵茵,名為芳杜洲。一橋飛架南北,把這許多景點連成一氣,造成了"煙雨樓臺山外寺,畫圖城郭水中天"的美景。
在全國的風景橋中,浮玉橋是有名的,它可與杭州蘇堤上的"六橋煙雨"、揚州瘦西湖的五亭橋相媲美。雖說北京頤和園的玉帶橋比它長,比它雄偉,但這種橋型出現(xiàn)的時間比北京的玉帶橋要早兩百多年。作為風景橋,重要的是橋型與周圍景觀的協(xié)調(diào)組合,點綴襯托。
浮玉橋橫跨在明凈的南明河上,兩岸翠柳煙籠。它原先有九個橋孔,橋下的涵碧潭在此回旋蕩漾,形成"長江水倒流,九眼照沙洲"的奇觀。橋上的這個亭子叫涵碧亭。清晨和傍晚,有人從橋上悠然走過,從遠處觀看,仿佛是在水上行走,詩人把這種感受寫成了一幅楹聯(lián),用"水從碧玉環(huán)中流,人在青蓮瓣里行"的詩句點出它的神韻。
甲秀樓巍然屹立在橋邊的鰲磯石上,把人帶入了"宛在水中央"的詩情畫境。從遠處眺望,半圓形的橋孔與它在水中的倒影合在一起,剛好是個正圓。橋、亭、樓的影子一起映在水中,恍恍漾漾,給人以"鏡中景,水中樓"的朦朧感覺。甲秀樓建在蓬礬石上,還有深一層的意思,意在"獨占鰲頭",人才出眾。清人劉玉山寫了一幅《甲秀樓長聯(lián)》,共174字,凝結(jié)了貴州的歷史文化。開頭便是:"五百年穩(wěn)占鰲磯,獨撐天宇,讓我一層更上,眼界開拓。"
過樓抵南岸可游覽貴陽僅存的一座始建于明宣德年間,距今560多年的明代建筑"翠微園"。這里原先是一片寺廟和園林,王陽明普經(jīng)游覽過的南庵便在這里。他在《南庵次韻二首》詩中寫道:"松林晚映千峰雨""漁人收網(wǎng)舟初集"。近年來改建為翠微園,把寺廟建筑與園林庭院合為一體。
走進大門,聳立在臺階上的殿,是南明時期永歷王朝修建的拱南閣。永歷王朝,最初建都在廣東肇慶,以后輾轉(zhuǎn)遷到貴州,在安龍駐了4年。拱南閣就是這一時期所建,大梁上至今還保留著"永歷己未孟秋月吉旦"的字樣。己未年即永歷九年,也就是公元1655年永歷王朝的建筑,隨著歲月的流逝,大都毀壞、消失,惟有貴州還保存了一些遺跡,除了拱南閣而外,在安龍還有"十八先生墓"和幾個小皇子的墳冢。
供南閣內(nèi)陳列著貴州的各種民族工藝品,可供游客自由選購。在它的右側(cè),翠竹請幽,從前在此建有"龍門書院"。"龍門"二字寄托了一個良好的愿望,希望學生們有朝一日能夠像鯉魚跳龍門一樣,高中舉人、進土。
拱南閣右側(cè)的"澹花空翠"園林內(nèi)有花墻、洞門、長廊、水榭、樓閣,是典型的江南庭院。昔日的翠微閣,臨水而建,"半邊山樓,半邊水樓",頗有詩意。倚樓遠眺,明月清風,兩岸煙柳,有看不完的美景,道不完的情思,文人雅土經(jīng)常在此詠詩作賦。
如今的"澹花空翠"園林,展出各種奇石,有兩億多年前的恐龍化石和海百合化石,有各種形狀怪異、能引人遐邇的石頭,集中展現(xiàn)了貴州的石文化。盞景和根雕,也是貴州山地文化的一角。
翠微閣內(nèi),開辟了蕭嫻書法作品陳列館。蕭嫻是貴陽人,她是康有為的弟子,是中國當代著名的女書法家。請看她的手跡,在氣勢宏大的筆觸中顯出售秀,"飛檐甲天下,落影秀寰中"的條幅,詩句中隱言"甲"與"秀"的意思。"清風待客,明月留人",運筆飛動,詞意清雅,表達了貴州人民殷勤好客的情懷,歡迎天下游客來貴州,到甲秀樓乍客。
甲秀樓是鬧市中一處不可多得的清幽之地,景區(qū)內(nèi)古色古香,景區(qū)外高樓林立,入夜后燈火輝煌,人影晃動,成為歷史文化與現(xiàn)代文明的聚焦點,在現(xiàn)代文明中閃爍著歷史的光芒,昂揚著"甲秀天下"的精神風貌,引導人們走向美好的未來。
貴陽的導游詞 18
各位游客們:
我是你們導游XX,本次旅行的目的地是貴州的天河潭景區(qū)。天河潭風景區(qū)位于貴陽市花溪區(qū)石板鎮(zhèn)境內(nèi),距貴陽市24公里內(nèi)兼具黃果樹瀑布之雄、龍宮之奇與花溪之秀,集飛瀑、清泉、深潭、奇石、怪洞與天生石橋于一身,渾然天成;農(nóng)舍水車,小橋流水,野趣盎然,清幽宜人。
自古山清水秀,氣候宜人,曾經(jīng)是明末清初吳中蕃隱居之地,并留下了許多贊美的詩篇。天河潭是典型的.薄層碳酸鹽巖裸露地塊,褶縐頻繁,斷裂交錯,河谷拐曲,縱橫深切;河床上堆積的二十多處鈣化灘壩,串連著二十余個溶洞,形成明河、暗洞、橋中洞、洞中湖、天窗、豎井、絕壁、峽道等復雜紛紜、多姿多彩的巖溶洞景觀。
貴陽的導游詞 19
貴陽,貴州省省會,是全省的政治、經(jīng)濟、文化、科教、交通中心和西南地域重要的交通通訊關(guān)節(jié)、家產(chǎn)基地及商貿(mào)旅游處事中心。“貴陽”因位于境內(nèi)貴山之南而得名,已有400多年汗青。古代貴陽盛產(chǎn)竹子,以建造樂器“筑”而有名,故簡稱“筑”,也稱“金筑”。貴陽風物旖旎,是一座“山中有城,城中有山,綠帶環(huán)抱,叢林圍城,城在林中,林在城中”的具有高原特色的當代化都會,中國首個國度叢林都市、輪回經(jīng)濟試點都市。以溫度相宜、濕度適中、風速有利、紫外線輻射低、氛圍潔凈、水質(zhì)精良、海拔相宜、夏日低耗能等天氣上風,榮登“中國十大避暑旅游都市”榜首,被中國情景學會授予“中國避暑之都”稱謂。
民間工藝
貴陽文昌閣(2)刺繡與挑花,是貴陽傳統(tǒng)民族工藝,具有各少數(shù)民族的氣魄威風凜凜特色:布依族的秀氣、苗族的爛漫、水族的素雅、侗族的明快……以苗族的刺繡最為典范,圖案多取材于天然風景,色彩富厚,針法優(yōu)良,雅觀大方,布滿民族氣味。
挑花是按照底紋布上的經(jīng)緯線計劃圖案的裝飾藝術(shù),多為幾許圖案,構(gòu)圖嚴謹,富于節(jié)拍。花溪的苗族挑花以工藝美麗著稱,且在傳統(tǒng)技法的基本上有所創(chuàng)新,在色彩、構(gòu)圖上更切合當代審美情趣的要求。
原木藝術(shù)是以原木為載體,由保存著表皮的天然植物建造而成,因而既純樸天然又具有當代美感。
處所戲曲
花燈戲:貴陽首要的處所戲,由花燈歌舞成長而來,俗稱燈夾戲、花戲等。最早記實花燈藝術(shù)的文籍是清康熙二年(1663年)初刻的《平越直隸州志》,說“都市弱男童崽飾為女子裝,群手提花籃燈,假為采茶女,以燈作茶筐,每至一處,輒繞庭而唱,過《十二月采茶》之歌”。
川戲:在清代末期,青巖鎮(zhèn)的`川戲隊就創(chuàng)立并有勾當,提倡工錢羅鼎齋。最初是以完友的情勢呈此刻小場所,或在一家小院,可能一個街壩舉辦演唱,其演唱內(nèi)容大多是汗青戲及奈何教工錢人積德。
地戲:源于古代的“扮儺”。“扮儺”是為逐疫鬼,迎神靈,保安全的祭奠典禮。唱戲的時刻均在正月初開場,表演前要燃香點燭,進行祭奠勾當和開財門典禮。
美食文化
貴陽貴陽的美食,實在令人垂涎。腸旺面,花溪牛肉粉,絲娃娃以及愛情豆腐果等小吃已成為遠近有名的特色美食。尚有烤腦花,烤大排,酸辣燙,凈水燙,豆米暖鍋,辣子雞,糕粑稀飯等等都必然會讓作為食客的你樂不思蜀。貴陽美食的精華在于平價與鮮味,真正做到了公共美食的需求,讓每一位平時的人享受到食品給以人類最真實的財產(chǎn)。各色的暖鍋,考試技巧心得,炒菜,粉面和燒烤城市讓來客領(lǐng)會到貴陽人的熱情。
各類特色美食都有其令人熟知的老字號,我們不經(jīng)意間會望見很多儉樸的店面門前排著長龍,這就是貴陽美食的魅力,無需豪華的裝潢,無需決心的宣傳,讓來客的味覺成為這座都市美食最好的代言,疲勞的身軀必要美食的賞賜,來這座都市吧,貴陽的美食文化必然會讓來客感想溫順。走在都市的路上,或坐在這座都市的某個角落,讓這里的美食帶來客更深入的相識這里的魅力。合群路,陜西路,青云路,二七路等為貴陽特色小吃的聚積區(qū),到了這里,來客可以品嘗富厚多樣的貴陽小吃。
貴陽的導游詞 20
貴陽是國家旅游局確定的全國旅游標準化試點城市,將重點按照國際旅游城市標準,啟動“國家智慧的旅游”試點城市、國家級旅游度假區(qū)實施試點城市、國家級生態(tài)旅游示范區(qū)試點城市申報,進一步優(yōu)化旅游產(chǎn)業(yè)體系。鎖定目標為:到2015年,全市旅游接待總?cè)藬?shù)力爭突破1億人次,旅游總收入力爭突破1600億元。旅游增加值占全市GDP的11%以上,占服務業(yè)增加值的.比重達31%以上。
貴陽現(xiàn)有凱悅、萬麗、鉑爾曼、索菲特、凱賓斯基、豪生、喜來登、新世界、華美達、諾富特、福朋喜來登等國際品牌酒店。在2015年前,推動建設15至20家五星級酒店,30至40家四星級酒店,20家左右(避暑)度假酒店,300家左右品牌經(jīng)濟型酒店,1000戶左右特色農(nóng)家客棧。推進星級飯店托管制,走集團化、連鎖化、品牌化發(fā)展戰(zhàn)略。從旅游標準上、服務標準上向國際看齊。
2011年全市共有藝術(shù)表演團體10個、群眾藝術(shù)館1個、文化館11個、公共圖書館10個,圖書館藏書量212。66萬冊。全市有廣播電臺2座,調(diào)頻轉(zhuǎn)播發(fā)射臺6座,廣播綜合人口覆蓋率100%,農(nóng)村廣播人口覆蓋率100%,無線廣播綜合人口覆蓋率98。19%。電視臺2座,電視發(fā)射及轉(zhuǎn)播臺6座,電視人口覆蓋率99。69%,農(nóng)村電視人口覆蓋率99。41%。全年出版圖書1450種,總印數(shù)9100。58萬冊;印刷出版雜志88種,總印數(shù)1301。23萬冊;印刷出版報紙33種,總印數(shù)35632。68萬冊。
2012年9月貴州歌劇院和一流的獨立IMA_影城開工建設。總投入約15億元,預計兩年內(nèi)完工,建成后將成為貴州省及貴陽市文化產(chǎn)業(yè)標志性建筑,對構(gòu)建城市文化底蘊、滿足人民群眾精神文化需求、展示貴州文化軟實力具有重要意義。貴州歌劇院和獨立IMA_影城的建設,是貴州開始嘗試通過建設與國際接軌的文化設施的第一步,構(gòu)筑起展示本土多彩文化和吸納國內(nèi)外特色文化的平臺。除了將為貴州本土文化交流、文藝演出增添一個最佳展現(xiàn)平臺外,還將引進國內(nèi)外特色的文藝,繁榮貴州文化市場,促進貴州文化的對外交流。
貴陽的導游詞 21
貴陽,貴州省省會,是全省的政治、經(jīng)濟、文化、科教、交通中心和西南地區(qū)重要的交通通信樞紐、工業(yè)基地及商貿(mào)旅游服務中心。"貴陽"因位于境內(nèi)貴山之南而得名,已有400多年歷史。古代貴陽盛產(chǎn)竹子,以制作樂器"筑"而聞名,故簡稱"筑",也稱"金筑"。貴陽風光旖旎,是一座"山中有城,城中有山,綠帶環(huán)繞,森林圍城,城在林中,林在城中"的具有高原特色的現(xiàn)代化都市,中國首個國家森林城市、循環(huán)經(jīng)濟試點城市。以溫度適宜、濕度適中、風速有利、紫外線輻射低、空氣清潔、水質(zhì)優(yōu)良、海拔適宜、夏季低耗能等氣候優(yōu)勢,榮登"中國十大避暑旅游城市"榜首,被中國氣象學會授予"中國避暑之都"稱號。[1]2016年3月5日,標準排名發(fā)布"2016年中國大陸城市財力50強排行榜",貴陽以374.15億公共財政預算收入排名第40位。
民間工藝
貴陽文昌閣(2)刺繡與挑花,是貴陽傳統(tǒng)民族工藝,具有各少數(shù)民族的風格特色:布依族的清秀、苗族的絢麗、水族的素雅、侗族的明快......以苗族的刺繡最為典型,圖案多取材于自然景物,色彩豐富,針法精巧,美觀大方,充滿民族氣息。
挑花是根據(jù)底紋布上的.經(jīng)緯線設計圖案的裝飾藝術(shù),多為幾何圖案,構(gòu)圖嚴謹,富于節(jié)奏。花溪的苗族挑花以工藝精致著稱,且在傳統(tǒng)技法的基礎(chǔ)上有所創(chuàng)新,在色彩、構(gòu)圖上更符合現(xiàn)代審美情趣的要求。
原木藝術(shù)是以原木為載體,由保留著表皮的自然植物制作而成,因而既純樸自然又具有現(xiàn)代美感。
地方戲曲
花燈戲:貴陽主要的地方戲,由花燈歌舞發(fā)展而來,俗稱燈夾戲、花戲等。最早記載花燈藝術(shù)的典籍是清康熙二年(1663年)初刻的《平越直隸州志》,說"城市弱男童崽飾為女子裝,群手提花籃燈,假為采茶女,以燈作茶筐,每至一處,輒繞庭而唱,過《十二月采茶》之歌"。
川戲:在清代末期,青巖鎮(zhèn)的川戲隊就成立并有活動,發(fā)起人為羅鼎齋。最初是以完友的形式出現(xiàn)在小場合,或在一家小院,或者一個街壩進行演唱,其演唱內(nèi)容大多是歷史戲及怎樣教人為人行善。
地戲:源于古代的"扮儺"。"扮儺"是為逐疫鬼,迎神靈,保平安的祭祀儀式。唱戲的時間均在正月初開場,演出前要燃香點燭,舉行祭祀活動和開財門儀式。
美食文化
貴陽貴陽的美食,著實令人垂涎。腸旺面,花溪牛肉粉,絲娃娃以及戀愛豆腐果等小吃已成為遠近聞名的特色美食。還有烤腦花,烤大排,酸辣燙,清水燙,豆米火鍋,辣子雞,糕粑稀飯等等都一定會讓作為食客的你流連忘返。貴陽美食的精髓在于平價與美味,真正做到了大眾美食的需求,讓每一位平凡的人享受到食物給予人類最真實的財富。各色的火鍋,炒菜,粉面和燒烤都會讓來客體會到貴陽人的熱情。
各種特色美食都有其令人熟知的老字號,我們不經(jīng)意間會看見許多樸實的店面門前排著長龍,這就是貴陽美食的魅力,無需豪華的裝潢,無需刻意的宣傳,讓來客的味覺成為這座城市美食最好的代言,疲憊的身軀需要美食的犒賞,來這座城市吧,貴陽的美食文化一定會讓來客感到溫暖。走在城市的路上,或坐在這座城市的某個角落,讓這里的美食帶來客更深入的了解這里的魅力。合群路,陜西路,青云路,二七路等為貴陽特色小吃的聚集區(qū),到了這里,來客可以品嘗豐富多樣的貴陽小吃。
貴陽的導游詞 22
河濱公園里的景色可真美,彎彎曲曲的小道旁邊有假山陪著我們,這些假山形態(tài)各異。有的像一只張開大嘴巴的大老虎,有的像天上飄飄悠悠的白云,還有的像一扇石拱門。
我穿過了彎彎曲曲的小路來到公園的`運動器材旁,迫不及待的我一下子跳了上去,兩只手牢牢的抓住了天梯的第一個杠桿,我想松手一只手去抓前面的那個杠,可是由于太瘦,沒有力抓到另一個杠桿而一直吊在上面,上下不得,爸爸看了我的狼狽樣哭笑不得,把我抱了下來,便演示給我,一般玩天梯都是縱身一跳兩只手同時抓住第一根杠桿,然后一只手抓住并將身體輕輕一搖,另一只手順勢抓住前面一根鐵桿,這樣一根一樣得往前移,直至到達終點。而爸爸個子高,腳只站在地下就能夠得著,腳一步一步地向前走,抬手是抓著一根桿又一根桿地往前,這樣很輕松地到達終點。我看了一邊笑,一邊自言自語:“我如果有你那么高,手有你那么長,我會每隔兩根鐵桿的向前走。”
玩過了天梯后又來玩蕩秋千,我在秋千上隨風飄蕩,當高時看見遠處路上熙熙攘攘的人群和川流不息的汽車;到下時看見公園旁緩緩流過的大運河。當我陶醉在這美麗的畫面中,突然發(fā)現(xiàn)了一群小朋友在等著我換他們來蕩呢。我趕緊下來,玩了一些我也叫不出名的器材。天漸漸黑了,我和爸爸依依不舍地離開了河濱公園。
【貴陽的導游詞】相關(guān)文章:
貴陽家鄉(xiāng)導游詞01-12
貴陽導游詞范文09-02
貴陽天河潭的導游詞11-14
貴陽甲繡樓導游詞09-30
貴陽青巖古鎮(zhèn)導游詞04-27
貴陽黔靈公園導游詞介紹10-26
貴陽旅游點導游詞欣賞05-27
貴陽市導游詞(匯編6篇)10-27
貴陽勞動合同10-28
貴陽市勞動合同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