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作為一名專門為游客提供幫助的導游,通常需要用到導游詞來輔助講解,導游詞可以加深游客對景點的印象,是提升講解水平的重要工具。那么大家知道正規的導游詞是怎么寫的嗎?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大縱湖導游詞,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大縱湖導游詞1
各位游客:
大家好!歡迎來到大縱湖鎮的大縱湖來游玩,我是陽光導游公司的導游—小嵇,希望大家在我的陪同下,度過愉快的一天。
大縱湖位于鹽城的大縱湖鎮,距今已有800多年的歷史。他面積有30余平方公里,是蘇北里下河地區最大最深的湖泊。進入大縱湖,向西南方走,你會看到一個寺廟,廟里有一個七層高的塔,足足有38米,來到第七層,向遠處張望,湖面風光盡收眼底,不時還有幾只鳥兒掠過湖面。當夕陽西下時紅紅的光將湖面照的通紅,壯觀,美麗。這就是縱湖八景之一一—舉湖晚照。
出了寺廟,向東走,你可以看見一片大荷塘,如果是傍晚,晚霞那迷人的光和荷花呼應,詩情畫意中還別有一番情趣。大縱湖鎮的`漁民都以捕魚為生,晚霞中,人們在湖上捕魚,形成了一道人與自然和諧共存的靚麗風景。
我先說到這,我希望大家能在游玩的過程中得到親身感受。希望你們玩得愉快!
大縱湖導游詞2
各位朋友,大家好!坐了一路的車大家辛苦了,首先我;我們現在所在的這座橋叫做鏡湖橋,是三跨鋼筋混凝土;各位朋友,進入景區我們首先看到的這個船型物叫“古;我們現在所走的這條大道叫做合歡大道,兩邊(開滿繁;我們右手邊這條長廊叫“清風閣”,長160多米,號;大家請看前面的那條船,充滿了喜慶的裝飾,一看就知;大家隨我往這邊走,大家有沒有被眼前這一塊竹柵欄和;說著說著,
各位朋友,大家好!坐了一路的車大家辛苦了,首先我代表大縱湖景區歡迎大家的到來,我是導游某某某,大家叫我小某就可以了。
我們現在所在的這座橋叫做鏡湖橋,是三跨鋼筋混凝土結構的石板拱橋,橋面寬7.6米,長37米,跨過這座橋前方就是整個大縱湖景區了。
各位朋友,進入景區我們首先看到的這個船型物叫“古蘆舟”,為什么叫“古蘆舟”呢?因為它是用蘆葦編起來的。因為大縱湖是個水鄉,最主要的交通工具就是船了,而大縱湖又盛產蘆葦,用蘆葦編織成的船只。蘆葦是大縱湖的標志,這只古蘆舟就不但是一件精美的工藝品,現在也是大縱湖旅游景區的標志。大家先自由活動一會兒,十分鐘后我們在入口處集合。洗手間在右手邊。
我們現在所走的這條大道叫做合歡大道,兩邊(開滿繁花)注:到花期時可用的樹叫做合歡樹,在這兒,我也借大道兩邊這些(開滿繁花的)注:到花期時可用合歡樹祝各位游客家庭合歡美滿,今天的游玩開開心心。我們左手邊這湖叫做“千魚鬧波”,因為湖里有很多品種的觀賞魚類,有興趣的朋友,在一會兒的自由時間可以買些魚食喂一下魚,體驗一下“人魚同樂”之趣。大家肯定看到路兩邊和我們的左前方那么多的鴿子了,這里有很多好客的白鴿,我們這里有一個特色的節目,叫做“白鴿迎賓”。在特定的節日,這些鴿子將一起相約飛來,我們有興趣的朋友可以買點食物喂食一下它們,有相機的朋友也可以拿出你們的相機和這些白鴿拍些照片作個紀念。現在大家抬頭,看到這張大網,像是漁民們打漁歸來在曬網,是啊,這就是曬網場,因為這里是水鄉,水鄉人最愛做的事,就是打魚曬網,這樣快快樂樂又一天,這也是水鄉風情之一。
我們右手邊這條長廊叫“清風閣”,長160多米,號稱蘇北第一長廊,從合歡大道起筆到觀湖樓收筆,遠看好像書法家寫的“一”字。現在我們所在的這個長廊也是歷史文化區,大家都知道中國典故二十四孝中的王祥,為了滿足病重的父親吃到鮮魚,寒冬臘月臥于大縱湖的冰面上,他的孝心感動天地,得以償愿。我們大家可以看一下右手邊這個湖,就是王祥當年臥冰的遺址。因為長廊的兩側是兩個湖,波光鱗鱗,湖面一陣風吹過,吹動長廊邊的竹子,沙沙地響,長廊的韻味全都出來了。不過,如果要看湖的真正美的地方,得要到長廊的`盡頭的觀湖樓。這個觀湖樓為二層小樓,登上二樓休閑茶社,可以品茶、休息,更可以拿起望遠鏡眺望大縱湖全景。
大家請看前面的那條船,充滿了喜慶的裝飾,一看就知道是個婚嫁船。這里將舉行一場具有本土特色的民俗表演,水上漁家婚禮。漁民的水上婚禮,是極具水鄉特色的一種傳統民間婚俗。表演就要開始了,說不定我們來賓當中,會有人幸運地成為“臨時新郎”呢?大家就在這兒看表演,看完后,在那邊的“湖中湖”美食天地門前集中。
大家隨我往這邊走,大家有沒有被眼前這一塊竹柵欄和竹門頭吸引?眼前的這所房子是朝書法家、文學家“揚州八怪”之一的鄭板橋的家,幾乎沒有人不知道他的大名。清朝乾隆十六年也就是1751年,鄭板橋從山東辭官歸隱,便在大縱湖執鞭教書,以前的教書館原居經過數百年的風雨殘蝕已經破爛不堪,在2002年10月,大縱湖景區重建了鄭板橋教書館,命名為“板橋書屋”,現在我們就進去參觀一下留有板橋先生書畫的板橋書屋。板橋書屋共三間,從南到北分別為臥室、教書堂、書房。書屋中保存著一些清代的生活用品。堂內掛著鄭板橋先生所作的書畫作品,陳設雖然簡單,但能再現當時鄭板橋生活的近況,“青菜蘿卜糙米飯,瓦壺尺小菊花茶”。我們深為板橋先生曾在此任教而自豪。
說著說著,我們來到了九曲橋,這九曲橋長200余米,最高處為云臺,它的兩側各有九曲,拾級登臺又各有九階,故又名“雙九曲橋”。九曲橋這九字為大數,如九洲、九天,意為“蓋世無雙”。每到中秋,夜幕降臨,華燈閃爍,常有游客和家人結伴橋上,蘆葦瑟瑟,荷花飄香,月色照在湖面,就象進入了仙境。這里上一個絕佳的賞月地,被列入了鹽城古八景之一,因為大縱湖又名大湖,平湖,所以鹽城古八景的最佳賞月地稱為————“縱湖秋色”,秋天的大縱湖,不管是白天還是黑夜總是那樣的寧靜而致遠,其意境獨具魅力。
現在,站在橋上,看湖中,輕舟蕩漾,倒影幽幽。尤其是右前方,高高的蘆葦密集的地方————蘆蕩迷宮,這蘆蕩迷宮不僅是個很有特色的水上迷宮,蘆蕩迷宮總面積超過140905平方米,其中水面與蘆葦面積各占一半,蘆葦在清澈的湖面上繞來繞去,象一個八卦陣,迷宮內有三條主航道,總長度為7650米,平均水深1米。四通八達共有33個汊,66道彎。不熟悉地形的人,很容易進入汊道,在蕩里轉來轉去出不來,是個名副其實的迷宮。整個迷宮之大,使它獲得蘆蕩迷宮“中國之最”稱號。
過了九曲橋,首先我們來到了佛教文化區,前方蘆葦叢中黃墻青瓦建筑群就是龍興寺。龍興寺建于明代天啟年間(1624),占地約5畝,距今有400多年的歷史了,它在歷史上幾度興廢。1940年,龍興寺被KMT五十二師占為傷兵醫院,1944年在一次大火中被徹底燒毀,現狀的龍興寺為1996年重建,面積約350平方米,寺名由中國佛教協會副主席茗山法師所題,鹽都縣佛教協會也設立于此。每季度的大香期,都有大批香客至此從事宗教朝拜活動。二期工程將投資4000萬元,建成藏金樓、山門、大雄寶殿、鐘樓、20米高的漢白玉水上露天觀音,完工后,將會使這座寶剎更加興旺。
從龍興寺一出來,就可以看見一個塔,它名叫興湖塔,高38米,是景區雄偉的建筑,塔身為7層,每層都有佛像一尊。好了,我們邊上塔邊說,最初它并不叫興湖塔而叫鎮湖塔,以前這里百姓生活不安寧,要么就是干旱要么就是大水成災,后來有一白發長須的老者路過作了指點,說,這大湖下有條好大的蟒蛇,盤在湖的四周,想修成正果,去東海成龍。老者說,要治住它是有辦法的,就是在蛇頭七寸的地方建一個7層寶塔,把它鎮住。于是老百姓請工匠修建了這座塔,塔因為可以鎮住蟒蛇拯救一方百姓,更因為那個巧匠姓鎮,于是取名鎮湖塔,蟒蛇死后大縱湖越來越興旺,老百姓安居樂業,于是改名為興湖塔。現在我們也爬到塔頂了,站在塔頂,我們發現,那個蟒蛇游過的地方,便成了一條大河,這條河就是蟒蛇河,大家順我手指的方向向東看,緊靠湖邊的那條河就是蟒蛇河,它現在是大縱湖的最主要的出水口。現在讓我們環眼觀湖,整個大縱湖展現在我們眼前。
一首《九九艷陽天》,曾經感動過幾代年輕戀人。愛情是人類永恒的主題。這首歌是50年代的紅色經典電影《柳堡的故事》主題歌,這部由八一電影制片廠攝制的戰爭愛情片,主要拍攝地就在大縱湖畔。我們精選了電影中的部分場景,在此營造了一個柳堡村,讓游人在這里尋找一下那些已逝去的年代,那些永不逝去的美好回憶。《柳堡的故事》,說的是抗日戰爭時期,蘇北一個景色優美名叫柳堡的水鄉小村,村里有個俊俏、善良的姑娘二妹子,她和父親及弟弟小牛相依為命。當地惡霸想霸占二妹子,幸虧新四軍的一支部隊打過來,二妹子才免落虎口新四軍里有個班長叫李進,聰明能干,他和戰友們一起,為二妹子家修好了茅草房。二妹子在與部隊的接觸中,漸漸鐘情于李進,李進也悄悄地愛上了她。但是為了革命,這一對年輕人,把純潔的愛情深深地埋在心底。抗日戰爭勝利結束,他們相遇了,一對情人喜相逢,心中涌起千言萬語。但解放戰爭開始,又不得不讓他們再次分離,在他倆分別的時候,二妹子用歌聲激勵心上人:“九九那個艷陽天,十八歲的哥哥細聽我小英蓮:哪怕你這一去千萬里,哪怕你十年八載不回還;只要你不把我英蓮忘,等待你胸佩紅花回家轉??”前方這座橋叫艷陽橋,讓我們也在這兒享受享受明媚的陽光,看一看前方這廣闊的大縱湖吧。艷陽橋前方小島為同心島,右手邊是外湖碼頭,大家可以在這里乘坐快艇沖沖浪。同心島有很多娛樂設施,大家在這自由活動一會兒,十五分鐘后我們在漁翁橋會合。這個島叫曬魚島,在此以前,大縱湖人民一直以捕魚為生。園區在這島上開辟了一塊野營燒烤區,在左前方拓展訓練基地建成后,這里也將成為許多單位和學校進行員工和學生們的拓展訓練后的野營燒烤美食之地。
那么大縱湖的景色到此就參觀結束了,感謝大家的光臨,為大縱湖平添了眾多的活力,希望我們的美景和服務給大家留下美好的印象,大縱湖景區歡迎您下次再來!
大縱湖導游詞3
各位朋友,大家好!坐了一路的車大家辛苦了,首先我代表大縱湖景區歡迎大家的到來,我是導游某某某,大家叫我小某就可以了,今天非常榮幸我能夠為大家服務,希望我的服務能給大家帶來輕松愉快的大縱湖之旅!
我們現在所在的這座橋叫做鏡湖橋,是三跨鋼筋混凝土結構的石板拱橋,橋面寬7.6米,長37米,跨過這座橋前方就是整個大縱湖景區了。
各位朋友,進入景區我們首先看到的這個船型物叫“古蘆舟”,為什么叫“古蘆舟”呢?因為它是用蘆葦編起來的。是啊,這船叫古蘆舟,因為大縱湖是個水鄉,最主要的交通工具就是船了,而大縱湖又盛產蘆葦,用蘆葦編織成的船只,大家在其它地方也是比較少見的。蘆葦是大縱湖的標志,這只古蘆舟就不但是一件精美的工藝品,現在也是大縱湖旅游景區的標志。
大家請看,在前面廣場上許多人穿著新四軍的服裝,他們在干嗎呢?一會兒這里將有特型演員扮演的陳毅元帥帶領著新四軍戰士在大縱湖門口迎接我們的到來。(看完了陳毅迎賓),大家自由活動一會兒,十分鐘后我們在入口處集合。洗手間在右手邊。(伸手右前方指)
我們現在所走的這條大道叫做合歡大道,兩邊(開滿繁花)注:到花期時可用的樹叫做合歡樹,在這兒,我也借大道兩邊這些(開滿繁花的)注:到花期時可用合歡樹祝各位游客家庭合歡美滿,今天的游玩開開心心。我們左手邊這湖叫做“千魚鬧波”,因為湖里有很多品種的觀賞魚類,有興趣的朋友,在一會兒的自由時間可以買些魚食喂一下魚,體驗一下“人魚同樂”之趣。大家肯定看到路兩邊和我們的左前方那么多的鴿子了,這里有特多好客的白鴿,我們這里有一個特色的節目,叫做“白鴿迎賓”。在特定的節日,這些鴿子將一起相約飛來,我們有興趣的朋友可以買點食物喂食一下它們,有相機的朋友也可以拿出你們的相機和這些白鴿拍些照片作個紀念。現在大家抬頭,看到這張大網,像是漁民們打漁歸來在曬網,是啊,這就是曬網場,因為這里是水鄉,水鄉人最愛做的事,就是打魚曬網,這樣快快樂樂又一天,這也是水鄉風情之一。
我們右手邊這條長廊叫“清風閣”(缺標識),長160多米,號稱蘇北第一長廊,從合歡大道起筆到觀湖樓收筆,遠看好像書法家寫的“一”字。現在我們所在的這個長廊也是歷史文化區,大家都知道中國典故二十四孝中的王祥,為了滿足病重的父親吃到鮮魚,寒冬臘月臥于大縱湖的冰面上,他的孝心感動天地,得以償愿。我們大家可以看一下右手邊這個湖,就是王祥當年臥冰的遺址。現在我們經過二期工程的開發,已經把這個湖設置成一個釣魚臺,大家如果有興趣,在一會兒的自由活動時間大家可以來釣魚。
現在我們所看見的是長廊,因為長廊的兩側是兩個湖,波光鱗鱗,湖面一陣風吹過,吹動長廊邊的竹子,沙沙地響,長廊的韻味全都出來了。
不過,如果要看湖的真正美的地方,得要到長廊的盡頭的觀湖樓。這個觀湖樓為二層小樓,登上二樓休閑茶社,可以品茶、休息,更可以拿起望遠鏡眺望大縱湖全景。(不營業可不用)
哦,有不少朋友在議論那條船了哦?紅紅的船簾裝飾船身,是干嗎的呢?呵,有朋友笑了,紅色當然是喜事兒啦,這是水鄉風俗中的婚俗,每天在此,都將上演一場非常具有本土特色的大型民俗節目——大縱湖漁家水上婚禮。鹽城是蘇北里下河地區,水網密布,船民以水為家。大縱湖歷漁業興旺,縱湖四周遍布河、蕩、濱、汊,大縱湖人民自古與水相依,與船同命,祖祖輩輩都生活在船上,形成了豐富的水上民俗文化。而漁民的水上婚禮,則是極具水鄉特色的一種傳統愛情典禮儀式,在我國民間婚俗中也別俱一格。還有幾分鐘的時候,也就是10:10,這里將有一場水鄉婚禮的民俗表演,這可是華東地區的蘇北水上婚禮,我們一起在這兒看會兒表演,大家看完后,在右手邊的湖中湖美食天地門前集中。洗手間在美食天地的后方,下面時間各位自由活動。現在節目就要開始了,讓我們一起去參與這個婚禮,也許你會成為一個幸運的臨時“新郎”!
看完了婚俗表演,大家覺得怎么樣?美不美?美哦,其實啊,大縱湖有更多的美在等著我們,比如,開滿紫色小花的長廊,顧名思義,一條條攀緣著長藤,粗粗細細地縈繞在一起,覺得好溫柔,加上廊外的垂河長柳以及滿眼綠色中的星星點點的花兒,吐著誘人的芬芳,這景致能讓我們的心,隨著在長廊中的漫步會一步步地沉靜下來,去思考這片神奇的土地。走著走著,我們被眼前這一塊竹柵欄和竹門頭吸引了,柵欄內的許多的竹子告訴我們,眼前的房子是文豪的家。是誰呢?當然是最愛竹子的文人了,他畫的竹子可是非常的漂亮哦,那就是清朝書法家、文學家“揚州八怪”之一的鄭板橋,幾乎沒有人不知道他的大名。清朝乾隆十六年也就是1751年,鄭板橋從山東辭官歸隱,便在大縱湖執鞭教書,以前的教書館原居經過數百年的風雨殘蝕已經破爛不堪,在2002年10月,大縱湖景區重建了鄭板橋教書館,命名為“板橋書屋”,現在我們就進去參觀一下留有板橋先生書畫的板橋書屋。板橋書屋共三間,從南到北分別為臥室、教書堂、書房。書屋中保存著一些清代的生活用品。堂內掛著鄭板橋先生所作的'書畫作品,陳設雖然簡單,但能再現當時鄭板橋生活的近況,“青菜蘿卜糙米飯,瓦壺尺小菊花茶”。我們深為板橋先生曾在此任教而自豪,其實大縱湖雖然地方偏辟,可歷出了不少名人,明朝的書法家——宋苗,祖籍在大縱湖鎮北宋莊;“建安七子”之一的陳琳,祖籍大縱湖鎮。
說著說著,我們來到了九曲橋,這九曲橋長200余米,處為云臺,它的兩側各有九曲,拾級登臺又各有九階,故又名“雙九曲橋”。九曲橋這九字為大數,如九洲、九天,意為“蓋世無雙”。每到中秋,夜幕降臨,華燈閃爍,常有游客和家人結伴橋上,蘆葦瑟瑟,荷花飄香,月色照在湖面,就象進入了仙境。這里上一個的賞月地,被列入了鹽城古八景之一,因為大縱湖又名大湖,平湖,所以鹽城古八景的賞月地稱為----“縱湖秋色”,秋天的大縱湖,不管是白天還是黑夜總是那樣的寧靜而致遠,其意境獨具魅力。
現在,站在橋上,遠觀湖面,它水天一色,空曠無比,看島上,竹桿林立,有水鄉竹林之稱。看湖中,輕舟蕩漾,倒影幽幽。尤其是右前方,高高的蘆葦密集的地方----蘆蕩迷宮,這蘆蕩迷宮不僅是個很有特色的水上迷宮,更因為它在2004年打破了中國水上蘆葦迷宮的紀錄,(前任保持者為中國寧夏自治區的“鳴翠湖”天然蘆葦群),目前,已成功申報了吉尼斯紀錄,奪得蘆蕩迷宮“中國之最”的稱號。所以呀,要看這個迷宮到底有多神秘,我們得實地探查一番,大家看右手邊那個七層古塔是的觀賞迷宮全景的地方。走,我們過橋。
過了九曲橋,首先我們來到了佛教文化區,前方蘆葦叢中黃墻青瓦建筑群就是龍興寺。龍興寺建于明代天啟年間(1624),占地約5畝,距今有400多年的歷史了,它在歷幾度興廢。1940年,龍興寺被國民黨五十二師占為傷兵醫院,1944年在一次大火中被徹底燒毀,現狀的龍興寺為1996年重建,面積約350平方米,寺名由中國佛教協會副主席茗山法師所題,鹽都縣佛教協會也設立于此。每季度的大香期,都有大批香客至此從事宗教朝拜活動。二期工程將投資4000萬元,建成藏金樓、山門、大雄寶殿、鐘樓、20米高的漢白玉水上露天觀音,完工后,將會使這座寶剎更加興旺。
從龍興寺一出來,我就發現很多的朋友都已經急不可耐地想去塔上研究一下水上迷宮了,其實這個塔本身也有著一些傳奇,它名叫興湖塔,高38米,是景區雄偉的建筑,塔身為7層,每層都有佛像一尊。好了,我們邊上塔邊說,剛剛說它傳奇呀,是由它的名字而來的,最初它并不叫興湖塔而叫鎮湖塔,大家現在發現了大縱湖的水域寬廣了,但很久前它也有讓人煩惱的時候,百姓生活不安寧,要么就是干旱要么就是大水成災,后來有一白發長須的老者路過作了指點,說,這大湖下有條好大的蟒蛇,盤在湖的四周,想修成正果,去東海成龍。他喝水的時候就一口吸干了水,地上就干旱,吐一下水就發大水,搖身一動就是地震,你說能不煩嗎?老者說,要治住它是有辦法的,就是在蛇頭七寸的地方建一個7層寶塔,把它鎮住。當地老百姓認為這是天上神仙特地下凡點化的,于是找來能工巧匠,日夜建塔,這蛇覺得自己愈來愈力不從心的時候,發現頭頂上原來在建塔,塔建成的時候就是它的死期,于是它順著水向東逃去,半路上它的肚皮就被一條鱖花魚背上的劍刺刺破了,沒游到大海就因為鮮血流盡而死去。塔因為可以鎮住蟒蛇拯救一方百姓,更因為那個巧匠姓鎮,于是取名鎮湖塔,現在我們也爬到塔頂了,站在塔頂,我們發現,蟒蛇死后大縱湖越來越興旺,老百姓安居樂業,于是改名為興湖塔。而那個蟒蛇游過的地方,便成了一條大河,這條河就是蟒蛇河,大家順我手指的方向向東看,緊靠湖邊的那條河就是蟒蛇河,它現在是大縱湖的最主要的出水口。現在讓我們環眼觀湖,整個大縱湖展現在我們眼前,很寬廣吧?因為它是里下河區、最深的湖泊,也是江蘇省地勢最低洼的地區之一,素有“水鄉澤國”之稱。該湖呈橢圓形,東西長9公里,南北寬6公里,面積約30平方公里,水深1.5米,蓄水量4.95萬立方米。主要進水河道為南部和西部的鯉魚河、大溪河,主要排水河道為剛剛看到的蟒蛇河。在這兒看湖,將大縱湖湖光水色一覽無余。來,讓我們一起俯視塔前的蘆葦迷宮,把它神奇的面紗一層層揭開,首先,蘆蕩迷宮總面積超過140905平方米,其中水面與蘆葦面積各占一半,蘆葦在清澈的湖面上繞來繞去,象一個八卦陣,迷宮內有三條主航道,總長度為7650米。整個迷宮之大,使它獲得蘆蕩迷宮“中國之最”稱號。
大縱湖的環境非常適于蘆葦生長,該地蘆葦品種也優于其他蘆葦,生長周期長,長成后可達3至5米,葉闊大、厚實、且香味濃郁,成熟后的蘆葦具有皮薄、殼黃、光潔度高等特點,具有一定的觀賞性。乘水木船走進這神秘的迷宮,除了探尋迷宮的有趣路徑之外,你也能以最近的距離,感受大縱湖水的親切順柔。多少年來,生生不息的蘆葦、水草、各種野草野花、灌木、果林以及各種濕地鳥類、昆蟲、動物構成了獨特的濕地生態和湖泊景觀。步入葦蕩,首先映入眼簾的是滿目清新的藍天和水色,在多種濕地植物簇擁的天然湖泊中蕩漾。順著河濱乘船前行,你將在或寬或窄的河道上同或密或疏的葦林親密接觸。在你的船下,是游動的魚類,耳邊回蕩的是久違的蛙鳴,不時驚起的是碩大的野鳥。在這被葦蕩、水體分割,擁抱著的寂靜空間里,你或頭枕船舷,靜聽支水流聲,或三二好友船上對飲,或隨手拋桿,體驗野釣之樂。紅塵的煩惱盡拋于九霄云外,各個季節的野花悄然盛開,蒲公英的飛絮也許會不經意飛到你面前。這是江南消失已久的濕地自然生態景觀和原生態水鄉景觀的真實寫照。在這里,你將體驗到重歸自然的自由和放縱,當你經過許多有趣尋覓最終走出迷宮時,這種神秘空間里的經歷會給你留下永恒的歡樂和記憶。說了這么多,很多朋友一定想進去探探險,看一下自己能不能走出那個迷宮呢?我們前往碼頭。這個碼頭叫漁姑碼頭,從這里向西看,那里有個門牌的地方就是迷宮入口了。不過這迷宮是要智力考驗的,另外也富有挑戰性,更希望各位聽從景區工作人員的安排,穿上救生衣。大家知道嗎?在革命戰爭年代,這里曾是新四軍抗日時期打游擊的好地方,他們就隱藏在蘆葦叢中,蘆葦讓他們進可攻,退可守。
說到革命戰爭,有一首歌大家一定很熟悉,我哼兩句,給大家猜一猜這是哪部電影的主題曲,“九九那個艷陽天喲,十八歲的哥哥細聽我小英蓮,哪怕你這一去千萬里喲,哪怕你十年八載不回還,只要你不把我英蓮忘呀,等待你胸佩紅花回家轉……”,呵,都跟我一起哼起來了呀,看來這首歌大家都會唱那么幾句嘛,那么大家可知道這首歌出自哪部電影呢?《柳堡的故事》,是啊,《柳堡的故事》這個黑白片電影,從拍攝時的1957年到現在,電影的主題歌《九九艷陽天》曾經感動過幾代人,因為愛情是永恒的話題,包括戰爭年代,所以,這部由八一電影制片廠拍攝的戰爭愛情片也被列入了中國電影史。那么大家可知道,這電影的主要拍攝地就是我們一會兒就到達的大縱湖下一景點呢?愛情故事是在蘇北女孩二妹子和一位年輕的新四軍戰士李進之間展開的。說到新四軍,大家都知道,鹽城是一個革命老區,新四軍在鹽城重建軍部,為中國的革命上書寫了一段美好的篇章。而戰爭年代,象陳毅、劉少奇、張愛萍這些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都曾經生活戰斗在鹽城,那每天上午九點整,特型演員將扮演陳毅元帥帶領著新四軍戰士在大縱湖門口迎接貴賓的到來。
大縱湖導游詞4
大家好,歡迎來到遠近聞名的大縱湖觀光。我是今天為你們服務的導游,我姓孫,大家可以孫導游,希望我能給你們帶來美好的天!
你們看,哪兒就是遠近聞名的大縱湖,他位于鹽城西郊。東西長6公里,南北寬5.5公里,總面積為4.5方畝,水深為1米左右。湖水湛藍碧透,好像一面明鏡,游漁歷歷可見,湖畔蒼松挺拔,垂柳拂面,翠竹掩映,林木蔥郁。
大縱湖里有一個非常美麗,好玩的地方,他就是蘆葦蕩。蘆葦蕩景區據說是世界上最大的蘆葦蕩。蘆葦蕩不僅美麗,而且是一個迷宮。在抗日時,這是解放軍消滅眾多日本鬼子的地方。當時,解放軍戰士利用這里的地形,在蘆葦洞中穿梭,利用蘆葦蕩作為掩護巧妙地消滅了敵人。那次戰斗后一些軍用品就留了下來,后人們把這些放在一起,就建起了陳列館。
下面的'時間,請大家盡情欣賞大縱湖的美景吧!祝大家玩的愉快!
【大縱湖導游詞】相關文章:
游大縱湖作文03-08
南灣湖導游詞10-09
尚湖導游詞范文05-27
卡拉庫里湖導游詞01-16
青海湖的導游詞01-14
鄱陽湖導游詞12-26
青海湖導游詞04-29
江陰黃山湖導游詞07-19
玄武湖導游詞0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