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群走網(wǎng)>好詞>導游詞>丹東景點導游詞
丹東景點導游詞
更新時間:2024-09-25 18:38:18
  • 相關(guān)推薦
丹東景點導游詞

  作為一名盡職盡責的導游,時常需要編寫導游詞,導游詞是導游人員引導游客觀光游覽時的講解詞。優(yōu)秀的導游詞都具備一些什么特點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丹東景點導游詞,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丹東景點導游詞 篇1

  天華山是長白山余脈,以峰奇、峽險、澗幽、水秀為特色,被專家們譽為“曠世佳境,萬景奇山”。天華山素有“曠世佳境、萬景奇山”之美譽,現(xiàn)已開發(fā)白龍澗、青龍澗、玉龍澗、天華峰、西谷頂、靈光頂六大景區(qū)。天臺峰為天華山最高峰,遠望如整塊巨石直插云霄,登臨山頂,卻是一塊寬闊平整的天然大石臺,可遙望遠處群峰延綿。

  天華山以峰奇、峽險、澗幽、水秀為特色,其雄奇峻拔的天華峰、神采奕奕的毛公峰、傲立云天的天臺峰等十八奇峰和三澗六谷構(gòu)成了壯美婉約的天華勝境。天華山楓葉紅似火,勝于二月花的.天華之秋別有意蘊,到處是赤紅的楓葉,金黃的白樺、掛滿枝頭的野果河瀑布溝壑的野菊,編織出萬千幅工筆重彩的畫作。

  天華山四季分明、各有特色,但秋季滿山艷麗,到處是赤紅的楓葉、金黃的白樺、天柏、胡柞,掛滿枝頭的野果子和瀑布谷壑的野菊,十分唯美。

  天華山位于丹東市寬甸滿族自治縣灌水鎮(zhèn)北部,距寬甸縣城50公里,距丹東市150公里。

  丹東景點導游詞 篇2

各位游客:

  大家好!

  歡迎參觀丹東鴨綠江風景區(qū)!

  鴨綠江風景名勝區(qū)位于鴨綠江中下游丹東市境內(nèi),東起渾江口,西至大東港,全長210公里,總面積824。2平方公里。風景區(qū)與朝鮮新義州隔江相望。這里地理位置優(yōu)越,氣候冬暖夏涼,山青水秀,一覽中朝兩國風光而獨具特色。

  鴨綠江因為水的顏色而得名,那碧綠的江水,猶如雄鴨脖頸的瑩綠,先人們便稱其為鴨綠江,沿襲至今。鴨綠江發(fā)源于吉林省長白山南麓,流經(jīng)長白、集安、寬甸、丹東等地,向南注入黃海,全長795公里,是中朝兩國的界河。鴨綠江流經(jīng)丹東市約300公里。此段江面寬闊,兩岸風光秀麗,在入海口一帶,盛產(chǎn)大銀魚。

  鴨綠江造橋歷史很早,可上溯到遼代,20世紀初,鴨綠江上始建鐵橋,先后在丹東和朝鮮新義州之間建了二座。第一座建于1909年,是座開閉式橋梁。1950年朝鮮戰(zhàn)爭中被美國飛機炸毀,橋墩至今猶存,現(xiàn)辟有端橋游覽區(qū)。第二座橋建于1940出年,為鐵路、公路兩用橋,全長940米,屬中朝兩國共管。它是中朝兩國的交通要道,也是游人觀光覽勝的景點。

  現(xiàn)在我們看到的就是第一座大橋,又被稱作‘斷橋’。1909年建,被美機炸斷,由日本朝鮮總督府鐵道局建造。這是條單線鐵路橋,橋面為直梁劃板式。在抗美援朝戰(zhàn)爭中,斷橋是志愿軍出國的主要通道,也是運輸戰(zhàn)略物資的大動脈。1950被美機炸斷,成為廢橋。93年開放為景點供人們游覽。

  側(cè)面的這個炮樓,就是當年日本警備隊守橋的主要工事地。這5層炮樓是我國目前現(xiàn)存最完好的公路防御炮樓,也是日本侵華戰(zhàn)爭的鐵證。

  在我們左側(cè)不到100米的地方,是第二座大橋,也是著名的‘鴨綠江中朝友誼橋’。這座橋是復線鐵路橋。大橋上行鐵路,下行公路。當時公路橋面鋪設木板,一九七七年換鋪水泥板后就再沒有修過。多年沒有大修過的鴨綠江大橋鋼梁已銹蝕斑斑,路面破損多達三百余處,有的橋面板移位、斷裂,致使大橋承重能力減弱。

  朋友們,我們現(xiàn)在所在的位置是虎山景區(qū)。虎山景區(qū)位于中朝界鴨綠江江畔,主要有長城、睡美人、中朝邊境一步跨、古棧道等景點。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景點便是虎山長城。

  虎山長城于丹東市寬甸縣虎山鄉(xiāng)。距據(jù)考證,它大約始建于1469年,是我國明朝萬里長城的東端起點。它橫跨祖國的'千山萬水,西與甘肅的嘉峪關(guān)長城相連,可稱的上是古人留下的一座建筑豐碑。

  我們現(xiàn)在看到的長城是1992年重修的。修復后的虎山長城以磚石結(jié)構(gòu)為主。本著文物“修舊如舊”的原則,修復后的長城走勢和各個敵樓、墻臺、烽火臺的位置都與文物考古發(fā)現(xiàn)原址相符合,基本上再現(xiàn)了歷史上虎山長城的雄姿。

  這座山就是虎山,它是突起于鴨綠江的一座孤山。仔細看一下,很像一只猛虎蹲坐在那里,所以這里得名虎山。現(xiàn)在請隨我登上長城。明長城的建筑結(jié)構(gòu)非常完備,包括城墻、城臺、敵臺、烽火臺、關(guān)口等部分,在這虎山長城基本都可以看到。這是虎山峰頂,為明朝萬里長城的第一個烽火臺。站在烽火臺上放眼眺望,江城丹東的高樓大廈和朝鮮新義州市盡收眼底。

  應該說,博大精深的長城文化,已經(jīng)深深地凝聚了我們的民族精神。長城,作為歷史的豐碑,將永遠屹立在一個偉大民族的心靈深處!

  歡迎再次光臨丹東鴨綠江風景區(qū)。再見!

  丹東景點導游詞 篇3

  天華山風景名勝區(qū)位于遼寧省東部山區(qū)的寬甸滿族自治縣灌水鎮(zhèn)北部,為長白山脈西南麓,海拔1100多米的高寒林帶區(qū),景區(qū)總面積63平方公里。“白龍澗”、“青龍澗”、“玉龍澗”、“天華峰”、“西谷頂”五大景區(qū)渾然一體,這里的奇峰、怪石、森林、古木、洞峽、幽澗、瀑布、溪水的自然之美,相映生輝,它的奇妙、清幽、雄險和潤秀,以及密集型、高品位的自然景觀資源,被專家們譽為“曠世佳境,萬景奇山”。

  天華山的天華峰、毛公峰、天臺峰、觀音峰、獅頭峰、玉璽峰、海豹峰等十八奇峰各具形態(tài)。天華峰景區(qū)以其山高、峽險而讓游客嘆為觀止。天華峰開裂兩道長縫,形成了高百余米、寬僅0.8米的通天峽。天臺峰海拔1006米,為天華山最高峰,遠望如整塊巨石直插云霄,登臨山頂,卻是一塊寬闊平整的.天然大石臺。在天華山之巔有一毛公峰,似天然的偉人塑像端坐在群山之中,背對藍天白云,前有綠樹烘托,形象栩栩如生。

  華山以峰奇、峽險、澗幽、水秀為特色。其雄奇峻拔的天華峰、神采奕奕的毛公峰、坐立云端的觀音峰、栩栩如生的獅頭峰、高聳九天的御璽峰、躍上云頭的海豹峰等十八奇峰構(gòu)成天華山的云天景觀;氣勢雄偉,望而生畏,攀而心驚的通天峽和天門風道、龍脊險崖可謂“天下一絕”;三澗六谷清幽幻化,沁人心肺,奧妙天成,稱為景觀極品,實不過份;天華山之水更是清澈纏綿,瀑布、溪水從巨石上飛泄,從怪石間跳繞,為這浩瀚的天華山注入靈性和活力。

  丹東景點導游詞 篇4

  游客朋友們,大家好!歡迎各位到丹東旅游觀光,同時我也深感榮幸的把美麗的丹東介紹給大家認識,讓我們通力合作,順利的進行好我們這次旅程。現(xiàn)在聳立在大家面前的這座大橋,這是“斷橋”。

  它原始建于1909年,于1911年竣工,是鴨綠江上的第一橋。在1909年,當時的朝鮮是日本帝國主義的殖民地,在日本侵略者的鞭撻下,征用了51萬次中朝兩國的民工,耗時兩年多的時間,修建而成的。斷橋全長944.2米,寬11米,為單線鐵路橋。大橋的結(jié)構(gòu)為上梁曲弦式,共12孔,中朝雙方各占六孔。

  橋同為直梁劃板式,中方四孔設有旋轉(zhuǎn)式“開閉梁”,啟動時可旋轉(zhuǎn)90度(每旋轉(zhuǎn)一次需20分鐘),供大型帆船駛過。1950年11月間,朝鮮半島的戰(zhàn)火燒到了鴨綠江邊,美國飛機為了阻斷對朝的運輸線,在這幾天的時間里,對鴨綠江大橋進行了狂轟濫炸,從此鴨綠江上便留下了這座傷痕累累的斷橋。

  而這一斷這是半個多世紀,1993年開放為景點現(xiàn)今供人們游覽,它已是國家愛國教育基地和市級保護文物,成為供后世警世作用和游覽圣地了。

  經(jīng)過了半個多世紀的滄桑,1993年7月斷橋經(jīng)過整修后,以一種歷史遺跡和戰(zhàn)爭見證的景觀正式對游人開放,為了不讓戰(zhàn)爭的陰罹漫延和籠罩當今改革開放的大好形勢,斷橋改名為“端橋”,2001年10月,我國國防部長遲浩田上

  將親自為其題名為“鴨綠江斷橋”。后來,經(jīng)過多方面的論證,還是將它重新改為“斷橋”。往昔斷橋的銀灰色被漆上了國際藍色取代,這象征著世界和平,2006年5月份,國務院公布鴨綠江斷橋被核準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在我們是站在橋外觀橋,待我們登上橋后,方可目睹和領(lǐng)略斷橋的體脈及周圍的景觀。

  這里便是端橋的'盡處,眼前這座10余米高的操作平臺憑江而立,大家可沿回旋扶梯而上,到了操作臺上更有臨高遠眺之境,兩岸兩國風光任由你觀賞品味,還想告訴大家一個奇觀:操作臺上觀日出可與泰山、黃山觀日出相媲美。希望大家再到丹東時,不要錯過晨曦端橋看日出的機會。觀賞了端橋后,請欣賞一下周圍的景物。

  請看端橋的兩邊:左面百余米處鴨綠江上現(xiàn)在的唯一橫跨鴨綠江通往朝鮮的鐵路、公路兩用橋,現(xiàn)命名為中朝友誼橋。它和斷橋分稱“上橋”、“下橋”,“上橋”于1937年始建,1943年竣工,橋長946.21米,寬12米,共12孔。朝方一側(cè)為平弦連續(xù)梁,中方一側(cè)為吊弦連續(xù)構(gòu)梁,是復線鐵路橋(即公路、鐵路兩用橋)。為什么朝方一側(cè)為平弦連續(xù)梁呢?因當時的建橋的鋼材全部從德國進口,1940年日本發(fā)動太平洋戰(zhàn)爭,促使美國對日本宣戰(zhàn),美國加強了海上封鎖。

  在這種情況下,又要加快建橋的日程,日本不得已改變了原設計方案,將吊梁改為直梁,因此,朝方一側(cè)成為了直梁。這座橋是由當時的日本汽車株式會社和日本建筑株式會社聯(lián)合建造,按300年頻率而設計。五十年代初,在抗美援朝戰(zhàn)爭中,數(shù)十萬中國人民志愿軍將士從這里雄赳赳氣昂昂地跨過鴨綠江,開赴朝鮮戰(zhàn)場,從此以后,它為丹東這座“英雄城市”增添了無限光彩。1990年10月24日(志愿軍赴朝參戰(zhàn)的日子)。將該橋命名為“中朝友誼橋”(朝方為“朝中友誼橋”)。

  神奇的傳說——五龍山

  在丹東市西北部25公里處,有一座遠近馳名的大山,因像五條龍的脊梁而得名為“五龍山”。

  1948年郭沫若老先生游五龍山時吟詩《龍泉勝境》中云:“煙囪林立望安東,暢浴溫泉跨五龍。東北人民新血汗,化將地獄作天堂。”

  山清水秀是人們對五龍山那宜人的自然風光最樸實、最精煉的概括。五龍山主峰高708米,為早年“安東八景”之一。因奇峰歧出,又稱頂歧山。又有一個傳說,因夏秋雨季五條幽壑中瀑布飛瀉,遠看猶如五條巨龍騰空飛故得名為“五龍山”。

  “五龍山”美名遠播,首先是其山下有著名的五龍背溫泉,它因位于五龍山之北而得名,五龍背溫泉是遼寧省五大著名溫泉之一。已載入《中國名勝詞典》中。

  更為神奇的是位于靈峰禪寺上面不遠處有一眼圣水井,其水甘冽,飲之祛病延年,才稱“圣水“,近鄰的百姓常到這里來祈求降福。

  來到五龍山,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五龍山山門上雕刻著的活龍活現(xiàn)的五條龍。它們悠悠栩栩如生,大有震山降魔的氣勢。

  穿過山門,“禮拜石“便展現(xiàn)在我們眼前,據(jù)說”禮拜石“是由一位名叫伊藤松子的日本女子立的,他的丈夫是位軍人,在入侵中國時戰(zhàn)死,她為了表達對中國人民的歉疚和渴望和平的心愿就到五龍山立了這塊石頭,故而取名為”禮拜石“。

  在廣場,我們可以看到有四座反璞歸真的大樓分列兩旁,以“日”、“月”、“同”、“輝”命名,建設者別具匠心地將它設計成階梯狀,給人以藝術(shù)的美感。

  靈峰禪寺是國內(nèi)名山中第一座取有“五教十宗“全部內(nèi)涵山岳,并也是遼寧地區(qū)最大的一座寺院,共有五層大殿,占地四萬平方米。

  對于五龍山得名還有一個傳說:是盤踞在山頂上的五顆巨石而得名。丹東李世集團斥資一億二千余萬元保護開發(fā)了五龍山景區(qū),新建的大雄寶殿氣勢宏偉、大悲殿(供奉千手觀音圣像)、藏經(jīng)閣等組成的建筑群堪稱東北最大的佛教基地。延山道而上,有一座佛爺洞,自隋唐時期起就靈氣傳遍方圓幾百里了。

  安東八景之一:五龍山“安東八景之一”的說法始于民國。以其原始與人文絕妙融合的風景資源著稱于世。與其他七景相比,較之寶山遠眺、虎耳雙峰、浪頭三疊、鴨綠江帆影等景觀,五龍山的頂岐煙巒更顯千姿百態(tài)。對此,《安東縣志》在《八景七絕》中詠嘆道:“頂岐隱約逼諸天,侍景爭呈雨后先。不見巍然真面目,層巒高插入云煙。”

  錦江山公園、錦江亭簡介

  錦江山公園坐落在丹東市區(qū)北部的錦江山上,總面積達91.1平方公頃,主峰海拔136.8米。始建于1905年,原名鎮(zhèn)江山公園,為當時的安東八景之首,1965年改稱“錦江山”。公園內(nèi)分“荷花亭”、“兒童樂園”、“動物園”、“鳥樂園”、“水族館”、“杜娟花展廳”、“回歸閣”、“文化園”等游覽區(qū)域(杜娟花是世界著名的花卉,中國傳統(tǒng)名花之一,是尼泊爾國花,也是丹東市花,有200個品種其名貴品種有:萬紫千紅、紫鳳朝陽、四海波、五寶珠、六月雪、粉妝樓、美人笑、代代紅等十幾種)。

  錦江山公園始建于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迄今已有近百年的歷史了。這一年,有日本人從大連、撫順移植來落葉松和楓樹,從日本移植千株櫻花

  樹,經(jīng)過丹東人民苦心經(jīng)營,錦江山公園遂成為東北八大景之一,作為錦江山標識性建筑的錦江亭,最初叫展望亭,是民國四年(1915)由市民捐款修建,此后錦江亭又有“東天閣”之稱,1949年又改稱鎮(zhèn)江亭,當時亭總高6米,1965年錦江亭經(jīng)改建增加一層,并更名為“錦江亭”,亭高8米,上柱由四根圓形混凝土柱導制,頂棚嵌以縱橫交錯的方形木,正東南檐下懸匾書“錦江亭”三字,由原丹東市美術(shù)廠高文訓先生書寫,丹東園林管理處孟慶木刻而成。2002年8月9日,由丹東聯(lián)通通訊公司投資120萬元重建的“錦江亭”竣工了,此亭高17.5米,結(jié)構(gòu)為三層、六角、攢尖、貼金寶頂,具有濃厚的民族特色,是一覽中朝兩國風貌的最佳去處。而彩柱上“一江綠水兩岸春光三沿寶地四季丹青收眼底十里長街百年銀杏千朵杜鵑萬言詩賦蘊毫端”的楹聯(lián),則真切道出了登臨錦江亭的妙境。

  公園里占地74公頃,還建有遼東解放紀念塔、杜娟花展廳。并建有多處動物展區(qū),擁有數(shù)多娛樂設施和場所。每逢陽歷四月中下旬杜娟花盛開時,賞花人流不斷,熱鬧異常。

  抗美援朝紀念館簡介

  到丹東無需問路,從每個路口進入丹東,都可以看到身高53米的紀念塔和塔樓式的建筑群,它就是于1993年7月27日竣工,用時兩年零九個月建成,其建筑共分為三部分,即紀念塔、陳列館和全景畫館。建筑面積1.2萬平方米,并配有露天參戰(zhàn)兵器展覽場。

  在抗美援朝紀念館開館典禮時,當時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書記處書記的胡錦錦應邀參加了剪彩活動,參加剪彩的還有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陳幕華、中央軍委遲浩田上將、時任志愿軍總司的副司令員洪學智。

  丹東景點導游詞 篇5

  丹東鳳凰山景區(qū)是國家級風景名勝區(qū)風凰山是遼寧四大名山之一,位于丹東市西北57公里處,北距沈陽市213公里,西南距大連市300公里,占地24平方公里,山高林茂,瀑布流泉,氣勢雄偉壯麗,四季景色各異,文物古跡比比皆是,是著名的旅游勝地,以其“景、峰、險、石、洞、泉、物、廟、刻、跡”等十大景觀為主線、重點景觀100多處,集“雄、險、幽、奇、秀”于一身,其景色集中、險夷莫測。環(huán)山的廟宇、石刻和其它人文景觀,構(gòu)成了一幅美麗的中國山水畫卷。

  丹東鳳凰山由東山和西山兩大景區(qū)組成,最高峰“攢云峰”海拔836米,面積216平方公里,被譽為“國門名山”、“萬里長城第一山”、“中國歷險第一名山”。鳳凰山由東山和西山兩大景區(qū)組成,以秀美的.自然山岳風光稱絕,以獨特的宗教人文景觀為特色。鳳凰山景色宜人,是人們休閑旅游、品味自然、尋幽探險的最佳選擇。

【丹東景點導游詞】相關(guān)文章:

丹東導游詞07-05

丹東的導游詞優(yōu)秀10-02

丹東導游詞必備15篇03-21

丹東鳳凰山導游詞通用10-15

丹東鴨綠江斷橋?qū)в卧~精彩范文02-12

景點導游詞11-19

上海的景點導游詞06-16

貴州景點導游詞06-17

蘇州景點導游詞04-04

久久一级2021视频,久久人成免费视频,欧美国产亚洲卡通综合,久久综合亚洲一区二区三区色
中文字幕高清色婷婷视频网 | 一区二区三区AV免费 | 天天做天天爱天天做天天吃中文 | 最新精品亚洲成a人在线观看 | 中文字幕不卡在线视频乱码 | 亚洲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不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