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群走網>好詞>導游詞>同里導游詞
同里導游詞
更新時間:2025-03-10 06:58:04
  • 相關推薦
同里導游詞范文

  作為一名導游,時常會需要準備好導游詞,導游詞是導游員同游客交流思想,向游客傳播文化知識的工具,也是應用寫作研究的文體之一。那么大家知道正規的導游詞是怎么寫的嗎?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同里導游詞范文,歡迎閱讀與收藏。

同里導游詞范文1

  江南曾經有許多古老的集鎮,它們像星星一樣散落在這塊肥沃的土地上。歲月的煙塵和現代文明的浪潮,逐漸將這些富有特色的古鎮從人們眼中抹去,至今仍被津津樂道的,也就是同里、周莊這樣幾個不可多得的地方了。

  古老的集鎮都有自己喜愛的形式,它們常常依河而筑、依河建市,但同里打破了江南集鎮那種一條河道兩面街、后衛民居前開店的格局。同里鎮內街巷逶迤,河道縱橫,街緣水曲,路由橋通,家家臨水,戶戶通舟。十多條河流將小鎮切割成小島,而如影隨形的古橋又將這些分隔的土地聯結起來。河岸錯落有致,古橋若隱若現,綠柳迎風拂水,民居古樸淡然,一派“一水東西云窈窕,幾家楊柳木芙蓉”的婉約風情。

  同里以“醇正水鄉,舊時江南”的特色聞名于海內外,它像一顆珍珠鑲嵌在同里、葉澤、南星、龐山、九里5個湖泊之中。因水成園,家家連水,戶戶通船,構成層次錯落有致的'優美畫卷。自古以來,詩人墨客對此贊美不絕。同里風景優美,鎮外四面環水,鎮內由15條河流縱橫分割為7個小島,由49座橋連接。鎮內家家臨水,戶戶通舟;明清民居,鱗次櫛比;宋元明清橋保存完好。它以小橋流水人家的格局贏得“東方小威尼斯”的美譽。現存著名的有退思園、耕樂堂、環翠山莊、三謝堂、侍御第、臥云庵、城隍廟、尚義堂、嘉蔭堂、崇本堂等園林和古建筑。

同里導游詞范文2

各位游客:

  大家好!歡迎大家來同里游覽。

  大家看到的牌樓是仿明建筑,它是同里古鎮眾多明清建筑的代表“中國歷史文化名鎮”由原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費孝通先生題寫。

  走過三元橋,我們就進人了具有一千多年建鎮史的同里古鎮區。根據清嘉慶年間的《同里志》記載,同里“唐初名銅,宋改為同。舊名富士,以其名太侈,乃析田加土為同里”。而改富土為同里則另有一個民間傳說。相傳很久以前,浙江富陽一帶災荒不斷,不少人背井離鄉來到這里墾荒種地。辛勤勞作加上風調雨順,而使物產豐饒,人們安居樂業,就將這里稱為“富土”。直到隋煬帝即位,因其驕奢淫逸,不理朝政,致使國庫日漸虧空,有一年北旱南澇,許多地方糧食歉收,交不上“皇糧”。于是,皇上下旨,江南富土每人增繳三斗糧,限十天繳清,違者將處以重罰。富土百姓得訊,焦急萬分。便請教當時鎮上一名姓金的秀才,金秀才便如此這般地作了安排。

  轉眼十天限期已到,催糧的欽差乘船來到富土。金秀才率眾鄉親在岸上跪地迎候,欽差一上岸,便催問加繳皇糧之事,金秀才從容答道:“今年受災,收成大減,難以為繳”。欽差不信,大怒“休得胡言!富土乃富有之地,焉能無糧?若不如數上繳,定要遵旨重罰。”金秀才不卑不亢,陪笑解釋說:“大人息怒,請聽在下細說。此地原叫‘同里’,并非‘富士’,請大人明察。”欽差聽后迷惑不解,順著街面東西南北巡視了一大圈,見到的都是“同里”,而絕無半點“富上”痕跡,于是只好罷休。哪位游客能猜出金秀才作了什么安排?原來金秀才關照眾鄉親用拆字法,將“富”字一拆為二,上去一點,拆田連土,便成為“同里”二字。而當時的書寫習慣與今日不同,是豎寫的,因此化險為夷,躲過了這一劫難。同里同里,同為鄉里,看著叫著都很平白、親切,因而沿用至今。

  今天,我給大家講解同里的一園二堂三橋,請各位隨我一起尋找江南水鄉“小橋、流水、人家”的韻味。

  同里古鎮布局與眾不同,市河如網,小橋遍布,街市民居依水而成,并擁有大量的深宅大院和園林古跡。因此在1982年就有幸成為江蘇省文物保護鎮。

  現在,我們來到了被余秋雨先生稱為中國古典園林中特別讓他稱心滿意的和最吸引人的去處,這就是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蘇州古典園林增補名單的退思園。

  退思園建于1885~1887年。園主任蘭生,字畹香,號南云,生于1838年,26歲時到安徽投靠巡撫喬松年,并在前敵營務處任職。因作戰有功,先后擔任記名鹽運史、候補道布政使,并兼淮北平厘局及鳳陽鈔關等職。光緒五年(1879年)始任鳳穎六泗兵備道,筑城垣,治驛路,建橋梁,開船塘及設育嬰堂、戒煙局等,綜合治理,效果顯著。光緒十一年(1885年)因鎮壓捻軍不力,被人參奏,革職回鄉。取《左傳》“進思盡忠,退思補過”之意,建造了退思園。

  退思園占地九畝八分,因為地形所限,不能由南向北縱深發展,所以在本鎮一位叫袁龍的杰出藝術家的巧妙設計下,退思園自西向東構筑了左宅、中庭、右園的新穎格式。

  宅分為內宅和外宅,外宅有轎廳、茶廳以及正廳三進。我們現在位于茶廳,剛才進園時走過的是轎廳。轎廳和茶廳是停轎及接待一般客人所用的場所,如果遇上主人家的.婚嫁喜事、祭祖典禮或有貴賓造訪,園主必敞開正廳大門,以示隆重。各位都是同里人民尊貴的客人,請走正廳大門入內。從廳內陳設可以看出,正廳的接待規格要明顯高于茶廳,平時正廳大門關閉時,只能從陪弄出入。

  現在我們去參觀一下內宅。內宅是園主與家眷起居之處,主人任蘭生,因為長期在安徽生活,所以建造了別具徽州特色的大走馬樓,使各位能在這里見到江南少有的建筑。那么,為什么要建兩個樓梯呢?東西兩側的樓廊既遮陽、避風、擋雨雪,又方便主仆上下樓時避讓,一舉多得。

  大家看這兩扇與退思園一樣年齡的門。大門內木外磚,看似笨重,其實作用不小。誰能猜出它的作用嗎?磚木結構,青磚能防火,門上閂后可防盜。現在我們來到宅之尾,園之序的中庭。

  中庭設計圍繞“待客”兩字展開。與漏窗陪弄相接隱去船尾的旱船似一艘剛靠岸的客船,將遠道而來的客人載到熱情的主人家。再看旱船兩旁,右側是園主任蘭生親手栽種的廣玉蘭,左側這棵白玉蘭是修復退思園時移栽的,玉蘭樹是春天開花較早的植物,所以它象征春景。那么為什么要種玉蘭樹,而不是種桃樹或其他在春天開花的樹種呢?一是園主名字叫蘭生,既為蘭生,就不可無“蘭”。二是玉蘭寄意“金玉”,玉蘭飄香意為金玉滿堂。“扁舟系岸不忍去,秋風斜日鱸魚鄉”,如果遠道而來的親朋好友要作多日盤桓,坐春望月樓既可四季望月,吟詩酬唱,也可樓前踏月,靜賞花木,使客人不覺客居異鄉。歲寒居是主人在歲暮風雪之時,與知己圍爐品茗論詩之所。因為園主被革職回鄉而建園,經營多年的仕途毀于一旦,所幸好友左宗棠和彭玉麟的鼎力相助,才未被慈禧要了腦袋。因此,主人將自己與左、彭兩人譽為歲寒三友。透過花窗,可見清幽的臘梅,堅毅的蒼松和神秀的翠竹。渾然天成的“歲寒三友圖”,使主客共敘的品位得到提升。

  中庭與右園有“退閑小筑、云煙鎖月”月洞門相通,園內有“九曲回廊”曲徑通幽,漫游其間,步移景異。

  退思園盡管只占9.8畝地,但園內亭臺樓閣、廊船橋榭、廳堂房軒、一應俱全,且建筑尺度適宜,花木水石布局得體,既小巧玲瓏,又樸實無華。園以池為中心,各式建筑皆緊貼水面,如浮水上,被當代園林學者、上海同濟大學陳從周教授譽之為“貼水園”。

同里導游詞范文3

  同里鎮區市河總長5.14公里,面積9.37公頃,平均每個市民占有13.9平方米;石駁岸總長6.04公里,臨水民居5.46萬平方米,占民居總建筑面積的36.9%。市鎮布局一切環繞水做文章,因水成街,因水成路,因水成市,因水成園,巧妙而自然地把水、路、橋、民居、園林等融為一體,構成了古鎮同里特有的.水鄉風貌。

  明定同里“前八景”中,不少景觀也以水為背景,以水定景,如“九里晴瀾”、“蓮浦香風”、“水村漁笛”。“后四景”中“羅星聽雨”景觀,更是以水景為特色,被譽為“蓬萊仙境”。因為有水,同里人喝茶的習慣也比其他古鎮濃。抗戰前同里有茶樓20余家,為取水方便一般都建在沿河,河水經礬沉淀后即可沏茶。

  同里鎮現轄5個社區同里鎮、12個行政村。

  1929年設區,1985年鄉、鎮合并為同里鎮。1996年,面積62.5平方千米,人口3.2萬人,轄燕浜、潦浜、照浜、柵橋、小橋、文安、浩浪、田浪、俞厙、湖南、雙廟、群益、九里、厙浜、儀塔、張塔、后浜、葉明、葉新、彩字、葉澤、葉建、北圩、漁業、蔬菜25個村委會和東溪街、富觀街、新鎮街、竹行街、南新街、上元街、三元街、魚行街8個村委會。20xx年,屯村鎮并入同里鎮。

  原屯村鎮位于吳江東北部。轄區四周有澄湖、白蜆湖、南星湖、同里湖、九里湖。1950年建屯村鄉,1958年改公社,1983年改鄉,1992年改鎮。1996年,面積69平方千米,人口2.3萬人,轄旺塔、韓墅、裴厙、梅灣、斜港、嚴舍、沭莊、小湘、雙溇、夏具浜、謝巷、方港、三友、邱舍、旺東港、三合、橫港、張家港、肖甸湖、漁業20個村委會和東關路、屯溪路2個居委會。

同里導游詞范文4

  中庭與右園有“退閑小筑、云煙鎖月”月洞門相通,園內有“九曲回廊”曲徑通幽,漫游其間,步移景異。

  退思園盡管只占9.8畝地,但園內亭臺樓閣、廊船橋榭、廳堂房軒、一應俱全,且建筑尺度適宜,花木水石布局得體,既小巧玲瓏,又樸實無華。園以池為中心,各式建筑皆緊貼水面,如浮水上,被當代園林學者、上海同濟大學陳從周教授譽之為“貼水園”。

  退思草堂是全園的主景,古樸素雅,穩重氣派,體現了主人的身份。退思草堂內隔屏后有元代書畫家趙孟頫所書的《歸去來辭》碑拓,原碑與太倉墨妙亭同時遭毀,故碑拓愈顯珍貴。置身堂前貼水平臺,環顧四周,一幅濃淡相宜、恬澹靜謐的山水畫長卷正緩緩展開。

  大家請看!鬧紅一舸由湖石托出,半浸碧水,水流漩越湖石孔竅,潺潺之聲不絕于耳。人站船頭,因波蕩而似船行,因魚游而顯船動,更有行云倒影浮動,恍若扁舟啟航,別有情趣。

  再看水地對岸,天橋與辛臺相聯,天橋上為橋,下為廊,它模擬秦王朝阿房宮的復道建筑。橫空出世,飛越山巔,將菰雨生涼軒與辛臺連為一體,循山洞經石徑拾級而上,登臨天橋,使人豁然開朗。1985年評選中國十大風景名勝時,專家首推天橋代表蘇州古典園林的杰作。天橋樓廊盡處,有“行至橋端似無路,隨山拾級豁然通”的辛臺。辛臺當為求學之所,當年園主苦心教子讀書,雖未必“頭懸梁、錐刺股”,卻也曾付出“為覓一佳句,捋斷三根須”的代價。因而,有任蘭生之子任傳薪追隨革命,倡導教育救國,20歲時(1906年)以退思園為校舍,出巨資,聘名師,創辦私立麗則女學。受聘的教師中有國學大師錢基博(錢鐘書之父),書法家錢祖翼以及范煙橋、任傳鶴、顧乃復等,使得“遠方童女,也擔簦負笈而來”。開近代中國女子受教育風氣之先。

  出草堂往東,有三曲橋平臥水面,清波倒影,形似凌波。橋南古木參天,假山疊翠,橋北水涯山塢邊琴房掩映花樹間。

  假山之巔的眠云亭,拔地而起,亭下周疊湖石,上亭下洞,為江南園林所僅見。登亭迎風待月,楚河漢界,飄飄欲仙。

  菰雨生涼軒貼水而筑,菰雨生涼四字取意于彭玉麟題西湖三潭印月聯句:“涼風生菰葉,細雨落平波。”隔屏正中的鏡子是園主之子任傳薪從德國帶回,置身鏡前香妃榻上猶如沐浴湖水之中,頓生涼意。“種竹養魚安樂法;讀書織布吉祥聲”的楹聯,也是當年朝中大臣彭玉麟對園主任蘭生的勸誡。

  天橋北側,矗立一塊獨體太湖巨石,形著駐足老人,故稱老人峰。老人峰巔有靈壁石,酷似昂首壽龜,神形兼備。靈壁石原產地在楚霸王愛妾虞姬故里的安徽靈壁,俗稱美人石。一般常見的靈壁石體積不大,而這塊靈壁石體積碩大,十分罕見,它與太湖石自成一體,天衣無縫。在鬧紅一舸石舫后的九曲回廊處,有九扇紋飾各異的漏窗,漏窗上嵌有取意李白《襄陽歌》“清風朗月不用一錢買,玉山自倒非人推”詩句的石鼓文“清風明月不用一錢買”,道出了退思園建筑師法自然,融于自然,順應自然和表現自然的高超藝術。因而靈壁石、石鼓文漏窗紋飾和退思草堂內的《歸去來辭》碑拓合稱退思園三寶。

  退思園“雖由人作,宛自天開”,堪稱江南園林經典,因為它同時具備了琴棋書畫、春夏秋冬八景。其中的琴棋書畫四景指的是琴房、眠云亭、辛臺、覽勝閣。

  請大家注意一下在退思草堂西后側的攬勝閣,攬勝閣與坐春望月樓相連懸挑在花園西北角,獨具匠心的設計,既可使賓客中的女眷足不出戶就可飽覽滿園景色,又能按封建社會“男女授受不親”的要求順乎自然地將男女分開。輕推花窗,窗外美景如畫展現眼前。它在成為全園制高點的同時又恰到好處地彌補了北墻與西墻之間的'呆板死角,使整個建筑布局有了動感。

  我們再說春夏秋冬四景。春景是“坐春望月”,夏景是“菰雨生涼”,冬景是“歲寒三友”。現在我們來到的是秋景“天香秋滿”所在。大家請看,這里遍植叢桂,每當桂花飄香之時,馥郁芬芳,盈室繞階,紅楓與金桂、銀桂相間,襯以藍天白云,粉墻黛瓦,更覺秋高氣爽。若在清風明月之夜,邀三五知己在此品茗賞花,更是使人心曠神恰。

  從進園以來我們一直在感受著退思園帶給我們的美的享受,在結束退思園的游覽之前,請大家關注自己腳下,我們現在所踩的是一塊福地。請看,中間的“壽”字,隱意長命百歲,周圍五只蝙蝠隱意富貴、康寧、善德、好運、長壽五福,幸福之福。五福捧壽,有壽有福,圍繞福壽轉一轉,福壽雙全輪回轉。有興趣的朋友不妨繞“福壽”一圈,再隨我出退思園。

  孔子說:“智者樂水,仁者樂山”,退思園以貼水園而著稱于世,同時因為設計者袁龍繼承了明代著名的造園大師、《園冶》作者計成的造園藝術,使得退思國成為中國造園史上的杰出作品而得到世人的關注。1986年,美國紐約市以退思園為藍本在該市斯坦頓島植物園建造了一座江南庭院,取名“退思莊”。可見退思園已不是同里人的退思園,而是全世界的退思園了。

  現在我們來到了古鎮的中心。不知大家對“小橋、流水、人家”這句話所概括的江南水鄉特征有什么樣的感性認識?大家只要留意小河兩旁的石駁岸,單落水或雙落水的河埠,鑲在駁岸上系船用的纜船石,那造型各異、散于各處的古樸中透著精神的橋梁,還有鋪排整齊的塊石路面,以及面水或依水的民宅,也許就會像余秋雨先生那樣有一種要在這里覓房安居的心愿。

同里導游詞范文5

  大家好!歡迎大家來同里游覽,下面由我來給大家講一講同里古鎮吧。

  同里,位于蘇州東南18公里,地處江蘇、浙江、上海;省交界處,憑著優越的地理位置和傳統的文化、教育氣氛,同里古鎮素有“小橋流水、琴韻書聲’’的美譽。七世紀開始開鑿的京杭大運河由北往南自古以來一直是發達的水上貨運干線,同里正處于蘇州、杭州之間,以往舟楫來往的盛景是“富土”同里經濟、文化發展的歷史;現在蘇州一吳江一同里省道大致與古運河相平行,路上滿載貨物、乘客滿座的車流與水上駁船爭流、汽笛鳴響的船隊形成了兩道最鮮活、最充滿活力的私營經濟的物流。建國后,318國道、205省道為主的公路交通網十分 便利繁忙,馬—亡就要建成的常熟—蘇州—嘉興、上海—吳江的高速公路將連接原有的嘉興—杭州高速公路,這一切直接地帶來了外商的投資興廠,一路上吳江電子工業園已初見規模。兩年前還是稻田飄香、犁地禾苗的農家景象,現在是標準廠房、欣欣向榮的工業景象。只有在近同里古鎮的路上還能稍見到桑田新綠、蓮塘井然、橘樹小片、農舍新翻的安靜恬然的場面。

  [同里入口牌坊前]

  同里古鎮[995年被評為江蘇省首批歷史文化名鎮,而同里鎮上百年歷史的退思園與“蘇州古典園林”同宗同源,更被列為世界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文化遺產名錄”。值得一提的是,中國古代治園寶典《園冶》的作者—計成正是水鄉澤國同里人。同里的文化特質不但表現在古代科舉場上折桂的這批狀元舉人們,還表現在眾多古建筑中各具特色的代表作上—官宦人家退思園、商賈大戶崇本堂、書香門第嘉蔭堂,更多地表現在同里古鎮在五湖環抱的地理環境中、在水鄉靈動的清越氣氛里、用儒家的`坦然和從容規范了古鎮的工整和恬淡。

  也許同里本身的名字由原來的“富土”拆字為“同里”,已經說明了宋以來小鎮的質樸卻殷實的書卷氣。小小鄉鎮農耕漁織,里人勤奮攻瀆,一向知書達理、平和而溫良,不但培養出了一個狀元、百位舉人進士,還有無數文化人南園激揚文字、指點江山,在中庸的國度尋求真理的伸張。據說解放前富饒的同里90%以上的居民是地主身份,殷實的生活、養花養草的生活小情趣、學而優則仕的傳統,在這一點上體現的正是舊時江南的正宗。

  在整體上,同里布局井然,居住區與商業區錯開。如今我們看到的“明清街”一帶正是以前的新填地商業中心,招牌飄揚,熱鬧而不嘈雜;各行業因水聚集成市,魚行、竹行現已成了地名,安安靜靜的,讓今人因揣摩而向往古時文雅的市民生活。同里鎮內7條河流連著外圍眾多湖泊,如同蓮葉脈絡舒展;49座古橋下輸送著裊裊的小船,自古而今;保留著大量的沿河明清建筑,一律深宅大院,沉默如智慧的老者,任由你去猜測過往它都淡然一笑;而街巷深處門前倚坐的老婆婆還在熟練地剝著水產—雞頭米,在暗黑的外殼里抖落出精白的圓潤的珠粒,好象經過她的雙手同里的精髓就這么不經意地層漏了出來,不經由任何文字。 同里雙棋盤的格局區別與用直的鄉野,這里的水道更開闊而生出不凡的氣度,水碼頭工整而優雅;區別于周莊商業化的世故,無處不在的文化氣息把“醇正扛南”的韻味勾兌了出來:文化千年的潤澤、樂天知命的坦然、繁華而不張揚的平常心態。

  [退思園—茶廳內,面對影壁]

  現在我們來到了江南名園—退思園。退思園建成寸:1887年光緒年間,由著名畫師袁龍設計。作為晚清園林藝術日益被浮夸的裝飾風格所占據,人文化因素日漸式微的時代,退思園不愧是當時難得的佳構,還保留著蘇州古典園林一貫的退隱作風、樸素格調與步步詩文。整個園子占地9畝日分,分為四部分:外宅接待部分、內宅居住部分、中庭宴居部分和內園退閑吟游部分。傘園風格一致,平和而安謐,雖是朱門顯示主人身份和生活的富足,但空間組織疏朗有秩,全然沒有一般清末園林的空間逼澀感;雖然只有內園的一泓池水,卻在紅花綠葉間彌漫著柔和婉麗的氣息;雖然在組織上庭院部分占了全園的四分之三,卻因為在各部分的細節處理上多處引入自然景致,以框景的形式作點睛之筆,使得庭、園的過渡自然而婉轉,并且把占四分之一面積的東園作為構園的高潮和收筆,好象金戈鐵馬后的一曲鳥投林,把園主且退且思、且退且閑、且退且隱

同里導游詞范文6

  同里古鎮全稱蘇州市同里古鎮景區,位于蘇州太湖之畔古運河之東。她建于宋代,至今已有一千多年歷史,是名副其實的水鄉古鎮。同里鎮距近臨上海、浙江等地,是為江南六大著名水鄉之一,為五個湖泊環抱,由網狀河流將鎮區分割成七個島。古鎮風景優美,鎮外四面環水。她是江蘇省最早,也是唯一將全鎮作為文物保護單位的古鎮。是江蘇省首批歷史文化名鎮。其中水鄉古鎮和退思園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預備清單。 同里鎮內自成水網,民用水河橋比比皆是,悠悠綠水,水活水清“家家臨水,戶戶通舟”。形成“水巷小橋多,人家盡枕河”,柳橋通水市,河港入湖田”的獨特景觀,是江南典型的“小橋、流水、人家”的水鄉古鎮。

  同里風景優美,鎮外四面環水,鎮內由15條河流縱橫分割為7個小島,由49座橋連接。鎮內家家臨水,戶戶通舟;明清民居,鱗次櫛比;宋元明清橋保存完好。它以小橋流水人家的格局贏得“東方小威尼斯”的美譽。現存著名的有退思園、耕樂堂、環翠山莊、三謝堂、侍御第、臥云庵、城隍廟、尚義堂、嘉蔭堂、崇本堂等園林和古建筑。

  1、退思園,建于清光緒十一年至十三年。具晚清江南園林建筑風格。退思園布局獨特,亭、臺、樓、閣、廊、坊、橋、榭、廳、堂、房、軒一應俱全,并以池為中心,諸建筑如浮水上。格局緊湊自然,結合植物配置,點綴四時景色,給人以清澈、幽靜、明朗之感。建筑格縱向為橫向,自西向東,西為宅,中為庭,東為園。宅分外宅、內宅,外宅有轎廳、花廳、正廳三進。轎廳、花廳為一般接客停轎所用。其退思園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2、古風園位于公園橋東側、南濠弄內,南與退思園一弄之隔,設在原晶體管廠里。該館分百床、木雕和古玩三大區,古風園展示的古玩,種類繁多,包括瓷器、銅器、珠玉、文房四寶、紫砂等。每件古玩,都由故宮博物院專家標注年代和名稱。木雕戲文故事由四川戲曲專家還原故事,百床、木雕、古玩由作家車前子撰寫解說詞。

  3、松石悟園,簡稱“悟園”,即“同里鎮松屏石展館”所在地,古鎮區石皮弄中,毗鄰吉利、太平、長慶三橋,與珍珠塔景區一墻之隔,由富觀橋南行百步即抵。

  嘉蔭堂,位于竹行街尤家弄口,建于民國初年,有四進,門窗梁棟皆雕刻精美。房主柳炳南,北厙人,先于蘆墟開設油坊,發跡后遷于同里營建宅第,共耗白銀貳萬兩。與著名愛國詩人柳亞子先生同宗。嘉蔭堂主建筑系仿明代結構,俗稱“紗帽廳”。

  4、崇本堂位于富觀街長慶橋北堍,坐北朝南,面水而筑,東與嘉蔭堂隔河相望,西與長慶橋等三橋相連,整齊的石駁岸護衛著這座古樸的宅第。如果把同里比作是一座古建筑的博物館的話,那么崇本堂就是這座博物館中一件雕刻精致的藝術品,其精湛的技藝和深刻的內涵,讓每一位游人贊嘆不已。

  5、耕樂堂,位于西柳圩,陸家埭中段,朝東面河,系明代處士朱祥所建,由時任南京國子監學正里人莫旦撰文作記。朱祥,字廷瑞,號耕樂。堂名取其號。

  同里的街道是古老的,明清年間古鎮東南為居民住宅區,這里"地方五里,居民千余家",街巷逶迤,室宇叢密,高墻深院的住宅建筑,給老街披上了一層幽幽深深的神秘色彩。古鎮同里水多橋多,因水成街、因水成市。鎮區由九個圩以橋梁連結而成組成,河兩岸以條石砌成的石駁岸,長達十三里之遙。居民家家臨水、戶戶上河橋,打破了江南集鎮那種“一條河道兩面街,后為居民前店”的格局。

  6、街:同里鎮現有八條主要街道,它們是:竹行街、富觀街、新填街、上元街、三元街、東溪街、魚行街、南新街。八條街道都有自己各自的特色,有的寧靜恬淡,有的綠樹掩映,有的`依水傍屋,有的店鋪林立。有些老式的商店裝起了霓虹燈,有些石庫門的樓屋換上了鋁合金窗,有的被粉刷得亮亮堂堂,有的正在播放著年輕人喜歡的樂曲,但這些變化無損于老街給予每個游人的那份濃濃的風情。老街是同里一條溜淌著生活暖溜與生命色彩的小河,它的變與不變,都將給古老的小鎮帶來一種新的希望。

  7、橋:同里古鎮上最富有神話色彩的古橋是富觀橋。在此橋的龍門石上,有一幅惟妙惟肖的"桃花浪里魚化石"的石雕。烏金橋坐落在鎮西北郊,是當年蘇州到同里的必經之路,也是古鎮的重要入口。中元橋又稱賭氣橋,是一座梁式三孔石橋。

  同里的橋以三橋(即太平橋、吉利橋和長慶橋)最有代表性。同里人有過三橋的習俗,取其消災解難、幸福吉祥之意。太平橋和吉利橋均是乾隆十二年,同里人范景烈等重建的。前者屬梁式橋,小巧精致;后者屬半月行拱橋,處太平橋與長慶橋之間。長慶橋俗名謝家橋,又稱廣利橋,是明代同里人陳鏞、謝忱改建的。如今走三橋已是游客不可少的項目,使三橋成為同里人氣最旺的橋。

  最佳出行月份:每年3月~5月

  出行看點:同里旅游淡、旺季時間一般為:旺季(3月1日—5月31日、9月1日—11月30日)、淡季(6月1日—8月31日、12月1日—次年2月29日) 春季是同里旅游賞景最佳季節。全年四季分明的同里,春、夏為雨季。春雨、薄霧、輕煙、暮靄,會使水鄉的景致更添幾分韻味。

同里導游詞范文7

  同里,對很多人來說仍很陌生,但在江南一帶,她已是顆燦爛耀目的水鄉明珠、旅游新熱點。

  如果你一起向往周莊那東方威尼斯的韻味,那就更加不能錯過同里。

  同里鎮位于太湖邊、運河旁,四周為五湖環抱。她建于宋代,至今已有1000多年歷史,是名副其實的水鄉古鎮。她是江蘇省最早(1982年),也是唯一將全鎮作為文物保護單位的古鎮。1995年更被列為江蘇省首批歷史文化名鎮。目前正積極申報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同里,絕對是塊不可多得的江南“富土”。

  歷史上,同里鎮真的稱為“富土”。但“富土”之名,過于招搖,故把“富”字不出頭,去掉一點,再將該字一分為二,上半截為“同”,下半截“田”與“土”相加,變為“里”,同里之名,由此而來。

  現在的同里,在“保護古鎮,開發旅游”的`規劃下,先后完成了“一園”、“二堂”、“三橋”和同里湖旅游度假村的項目。目前正積極恢復耕樂堂、計成故居、丁字河道、南園茶樓、珍珠塔等景點,務求以最佳旅游風貌,重現千年古鎮的風姿。

  歸納各景點特色,同里主要有三多:橋多,明、清建筑多和名人雅士多。

【同里導游詞】相關文章:

同里古鎮導游詞10-26

同里古鎮的導游詞09-21

江蘇同里古鎮的導游詞11-15

江蘇同里古鎮的導游詞范文11-18

江蘇同里古鎮游覽導游詞01-27

關于蘇州同里古鎮導游詞05-15

同里的好句子07-30

同里古鎮作文07-07

同里古鎮作文范例(5篇)01-05

久久一级2021视频,久久人成免费视频,欧美国产亚洲卡通综合,久久综合亚洲一区二区三区色
性爽爽刺激视频午夜福利757 | 在线亚洲国产职场丝袜 | 亚洲一区在线尤物 | 在线播放欧美a在线观看 | 综合一区国产系列 |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久久婷婷图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