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群走網>好詞>導游詞>棒槌山的導游詞
棒槌山的導游詞
更新時間:2025-02-06 10:09:43
  • 相關推薦
棒槌山的導游詞

  作為一名默默奉獻的導游,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導游詞,導游詞具有形象、生動、具有感染力的特點。那么什么樣的導游詞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棒槌山的導游詞,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棒槌山的導游詞 1

  承德磬錘峰,俗名棒槌山,古稱石挺,位于市區東北部武烈河東岸的山巔之上,聳立于避署山莊正東十里許的高山崗上,距市區約2.5公里,下懸絕壁,上接藍天,形勢險極。山峰海拔596米。峰頂上粗下細,形似棒槌,下部直徑10.7米,上部直徑15.04米,高38.29米,連同棒槌底下突起的基座通高60米。

  聽說棒槌山有很多美麗的傳說,但是我只了解其中的一個。傳說,在很久以前,承德這個地方是個海盆地,周圍住著個小魚村。在海里有個小海怪(據說是龍王的孩子),經常出沒魚村傷害人畜。村民們卻是敢怒不敢言,也沒有辦法。這時村里有個小伙子長得十分英勇清秀,并且武藝高強。于是殺了那條大海怪,為村民除去一害。可是這卻震怒了龍王,龍王派人把小伙子抓到了龍宮,關了起來。無意中龍王的小女兒小龍女發現了這個英俊的小伙子,頓時心生愛慕,背著龍王把小伙子給放了,并和他私奔了。龍王發現后派兵一路追殺,小龍女在忙亂中拿走了定海神針,并用它堵住了海水的.泉眼。這樣海水慢慢干涸,龍王不得不另尋找生路。于是龍女和小伙子就在承德這個地方住了下來。可是好景不長,龍王并沒有真正放過她,他上奏玉帝,請玉帝派天兵天將來抓她們。龍女知道已經沒有退路了,于是化作一座山石擋住了天兵天將,讓自己的愛人得以保全,可自己卻只能永世矗立在山頭遙望自己的夫君。后來在奇石的半山腰長出一棵桑樹,三百多年的在那里屹立不倒,每到五六月份桑椹成熟的時節,這里還會偶爾飄下桑椹。據說那是龍女的眼淚,有緣吃了的話就會得到美滿的姻緣。

  另外棒槌山還是長壽的象征,當地傳說看看棒槌山能活九十三,摸摸棒槌山能活一百三。登上棒槌山,走過那段懸崖峭壁,頓時豪情大發,遂賦詩一首《登棒槌山有感》:塞北棒槌擎天起,龍女淚流成思憶;百年桑雨春夏日,萬古情長幾多時。旋鳥靈猿伴身側,風雨雷電晚來襲;虎豹豺狼何所懼,丹霞彩虹裁成衣。精衛填海女媧石,盤古開天干戚擎;揮戈執羽能退日,持戟混綾縛蛟龍。烈烈寒風耐我何,朝迎彩霞晚沐雨;一朝幻化擎天筆,重排天地日月星。

  棒槌山的導游詞 2

  大家好,我姓馬,是利嘉旅行社的導游,大家可以叫我小馬。在今天承德之行中,我們要去一個非常有趣的地方,康熙皇帝曾在詩中寫到:“君山麓其東。”你們猜猜到底是哪里呀?對啦!就是磬錘峰。為了方便旅行,現在讓我們來了解一下磬錘峰。

  磬錘峰俗稱“棒槌山”,是承德十大景觀之一。因為它上粗下細,特別像洗衣服的棒槌,很奇怪吧!立在海拔596米的巖石上,上部直徑15.04米,下部直徑10.70米。從遠處看,就像一個豎起的大拇指。去承德棒槌山,就是為了登上山上的石臺,摸一摸棒槌石,人們都說:“摸到棒槌山,活到一百三。”大家可以去體驗一下,活到一百三的“滋味兒”,但山高風大,非常陡,請注意安全。

  摸完棒槌山之后,小馬就會帶您沿著下山的路走,瞧!看那里!在光禿禿的石峰的半山腰,長著一棵32023年的蒙桑,桑樹有3米多高,一直披著那件已經穿了300多年的.綠衣裳。各位可別小看區區一棵老桑樹,它還有一段感人的傳說呢!相傳,很久以前,承德是一片汪洋大海,在捕魚為生的漁民里,有一個善良的小伙子。他意外和龍女成了親,玉皇大帝不同意,把龍女抓回來,變成一棵長在磬錘峰半山腰的桑樹。從此,小伙子每天在桑樹下呼喚,可是只有掉下來的白桑椹,據說那就是龍女流下的眼淚。后來,人們把它叫作“龍女樹”。

  想必大家聽完介紹后,一定非常清楚了解磬錘峰吧!好!那么我們現在就出發嘍!

  棒槌山的導游詞 3

  一路的奔波大家肯定早就累了,現在每人發一瓶礦泉水,希望稍緩一下大家的勞累之苦。但是水可不能白喝,現在大家想一下,礦泉水瓶都有什么別的妙用,從而能夠變廢為寶,積極開動思維,答對有獎,獎品:再來一瓶礦泉水。

  現在我把磬錘峰的大致情況給大家介紹一下,磬錘峰是康熙皇帝御批的,想當年康熙來熱河的時候,非常贊美這座山峰,又因為其形狀像寺廟僧人瞧木魚的磬錘,故此賜名磬錘峰。

  它以雄,奇,險,秀為大家提供美的享受。你站在景區內任何一座山梁上,向西,可眺望避暑山莊的湖光山色。向北可眺望金碧輝煌的外八苗。西南,可鳥瞰塞外山城的全景,南可看僧冠峰。東觀天橋山。可所謂承德美景盡收眼底。另外,我還告訴大家一個神秘的場所,到時候讓大家體驗一把一手托的棒槌山,一手托著蛤蟆石照相的神奇享受。

  看,在我們右前放就是世界聞名的棒槌山了,大家看到那沖天的一柱,能夠引發什么樣的聯想,你們想到什么。有沒有想到龍的圖騰,有沒有想到承德,乃至整個中華民族的崛起。(不管你想到什么,反正別想到老婆,女朋友的大棒政策就行了,呵呵)看著這擎天玉住,是不是使人內心中騰升起一種陽剛之氣。對,這陽剛之氣絕對不是空穴來風的。關于棒槌山的形成還有一個凄美的`傳說:很久以前,承德地區是一片汪洋大海,海岸上的居民以打漁為生,是安居樂業。這時,海里出現有一個水怪,是興風作浪,貽害百姓。弄得百姓是怨聲載道,民不聊生。村民中有個年輕的后生,對,天生神力,挺身而出。經過三天三夜的惡戰,終于打敗了這個水怪,并把它殺死。龍王聽說了這件事,龍顏不悅。就派人把小伙子抓入龍宮,興師問罪。龍王有個小女兒,見小伙子大義凜然,威武不屈,嘿,人長的還挺帥。頓生愛慕之情,心說,這不就是我夢里尋了千百度的白馬王子嗎。就打算把小伙子帶出龍宮。龍王聽說可不干嘍,大怒,心說,小伙子,你不地道啊,殺我臣子也就算了,又拐我小女,是可忍孰不可忍,來人啊,追。蝦兵蟹將是蜂擁而上。小龍女情急之下,就拔下定海神針,向追兵拋去。說來也巧,啪的一下,正好插在海眼上,大家都知道,海眼吧是連通大海的一個通道,一個,現在給堵上了,海水也就慢慢干涸了。龍王一看大勢以去,沒有辦法,卷鋪蓋卷,舉家搬遷到了東海。定海神針也就變成了棒槌山。

  故事還沒有完。小龍女和小伙子爬上岸來,過了一年的幸福生活。后來玉皇大帝得知此事,派天兵天將前來緝拿違犯天條的小龍女。是棒打鴛鴦散啊,凄慘。小龍女被抓到棒槌山的地方,怎么也不肯前行,天兵天將沒有辦法,就地點化成了一棵桑樹,隨后趕來的小伙子也被點化成一只大蛤蟆。所以今天大家可以看到,棒槌山上那棵堅韌的桑樹,和不遠處與之隔谷相望的蛤蟆石。

  都認為棒槌山是神山,學生摸到它是五子登科,學業有成。商人摸到它是財源滾滾商海無邊。有兩句順口溜是這么說的,摸摸棒槌山能活一百三,棒槌山下走活到九十九。摸一摸,掙錢多;靠一靠,老來少。轉一轉,千萬別轉,一轉就掉下去了。

  好了,年輕的朋友們,廢話不再多說,咱們一起向棒槌山進軍!

  棒槌山的導游詞 4

  位于避暑山莊東部武烈河東岸,磬錘峰國家森林公園海拔596.26米的山巔之上。它孤石獨秀,一峰崢嶸,擎天而立,上粗下細,很象洗衣用的棒槌,故而被稱為棒槌山。

  至今已有300萬年的棒槌山,立于危崖之巔,懸臨絕壁崖邊。因其形似寺廟的磬棰,故康熙皇帝賜名為“磬錘峰”。

  峰柱高38.29米,上部直徑15.04米,下部直徑10.27米,基座高21.13米,長38米,寬3—5米,體積6508立方米,重約16200噸。磬錘峰景區總面積1.06萬公頃,包括棒槌山、蛤蟆石、普樂寺與安遠廟。游覽棒槌山首選乘坐索道。磬錘峰索道長1620米。是目前國內最長的吊椅式索道,單程21分鐘。磬錘峰索道往返鋼索上共設置180個吊椅,為目前全國最長的吊椅式索道。索道翻越兩道梁,穿過兩條溝 ,單程運行21分鐘。

  總面積2200公頃的磬錘峰景區北門,門上對聯為:千古精靈擎天一柱齊日月,億年神針定海萬頃轉乾坤。進北門沿山路前行,在距棒槌山約200余米處,便是臨山而建的寶山寺。

  寶山寺,被稱為砬壁佛光的寶山寺,建于清朝中后期,由名僧麻祥主持建造,寺廟坐西面東,背倚山脊,高約4米,長約20米,院內高臺上設正殿三楹辟一門。

  殿內主供宗喀巴,右側為五世班禪,左側是七世達賴。還有不動金剛、彌勒佛等五尊佛像。寺南側有敞殿兩間,供奉吉祥天女(藏名“班達拉姆”)、米拉日巴佛像二尊。寺內外佛像全部為摩崖造像,比例勻稱,形象生動,栩栩如生。寺南崖壁上有康熙《錘峰落照詩》摩崖石刻,詩文如下:縱目湖山千載留,白云枕澗報深秋。巉巖自有爭佳處,未若此峰景最幽。

  麻祥墓。寶山寺東南百余米處,有一白色寶塔,此塔為創建寶山寺的開山主持,并相守終生的名僧——麻祥的墓塔。寶山寺建成后,麻祥吃住在山上,念經不止,一直到去世,便葬于此處。沿麻祥墓前行過洗手間,不足百米的山脊上,曾經有一石幢,也稱經幢,又稱磚塔,上鐫四個古文字及龍紋。

  清《熱河志》上載有……下銳上豐,俗稱棒槌峰。每夕陽欲暝,萬壑蒼然,一峰秀矗,亭亭倚天。峰側石幢一,鐫四字。此經幢早已無存,只剩遺址上殘存的磚頭。這四個字的拓片,據說是一個名叫波茲德涅耶夫的俄國學者留下來的,有人說是契丹文字,還有人說是“天書”,沒人知道念什么。

  沿經幢遺址下行,山梁上還有一寺廟遺址,廟號與年代不詳。兩側峻峭的山脊上,通往棒槌山的道路平坦而光滑。在石峰的半腰處,有一株樹齡在300年以上的蒙桑,桑樹賴石而生,與石相依相伴。樹高3米多,主干直徑30多厘米,所結桑葚兒白色,又大又甜。基座的臺上現已禁止游客攀登,雖然有3—5米寬,但站在上面還是有點眼暈,尤其是大風天氣,絕對不安全。

  棒槌山南側500米,有一酷似蛤蟆的巨石,蹲坐于山巔之上。攀登棒槌山,除了乘坐索道,還有一條上山步道,是經普樂寺前停車場,從寺南墻外上山。上山的道路或為石板,或為石階,也有依巖鑿就的階梯。臺階上便是磬錘峰國家森林公園南門。在這里可以同時觀賞棒槌山與蛤蟆石的雄姿。

  繼續前行,所見到的棒槌山,被譽為“上帝的拇指”尤為逼真。走到山脊之上,便可以觀看蹲臥山巔,欲躍蒼穹的蛤蟆石了,還可以到蛤蟆石跟前鉆蛤蟆洞。

  普樂寺。俗稱園亭子,位于武烈河東岸的磬錘峰景區售票處南側山坡上。是乾隆皇帝繼普寧寺,安遠廟之后,敕建的又一座皇家寺廟。它座東面西,中軸線正對著避暑山莊,東面隔山與棒槌山相對,占地面積24000平方米。

  普樂寺的建筑,前半部是漢族寺廟傳統的“伽藍七堂”式,后半部是藏族形式。寺內主體建筑“旭光閣”仿北京天壇的祈年殿。在建筑的平面布局上與一般寺廟不同,它打破了傳統寺廟座北朝南的格局。東依磬錘峰,西對避暑山莊,與外八廟中的溥仁寺、安遠廟、普寧寺、須彌福壽之廟、普陀宗乘之廟等遙相呼應,形成了一個眾星捧月的格局,拱揖避暑山莊。門前有一對石獅子,山門正中嵌有乾隆御筆題寫“普樂寺”滿、漢、蒙、藏四種文字的匾額。

  山門內,南側是鐘樓,北側是鼓樓。迎面高臺基上有一座面闊五間,單檐歇山頂大殿。正中檐下懸有乾隆御書“天王殿”云龍匾。殿內正中供奉大肚彌勒佛,兩側是四大天王塑像。彌勒佛的背后有護法神韋陀佛立像,面向大雄寶殿,護持佛法。宗印殿。面闊七間,進深五間,重檐歇山頂,覆蓋琉璃瓦,屋脊裝飾色彩繽紛的琉璃飾件,以數條黃琉璃龍貫穿起來。脊中央有一座喇嘛塔,塔的兩側嵌佛供八寶飾件:寶傘、金魚、寶瓶、蓮花、法螺、法輪、法幢、八扎等吉祥八寶。

  正脊中央的黃琉璃瓦喇嘛塔,高約兩米,塔基為須彌座,塔由承露盤、相輪和日月組成。殿內正中由北至南,供西方極樂世界的阿彌陀佛、東方凈琉璃世界的藥師佛。在他們背光上,有金翅大鵬浮雕。寺院的.后半部分,是一座藏式石砌三層阇城。

  一層四面各有門,面西是正門,門面闊三間進深一間,單檐歇山頂,門殿內建有乾隆御碑。門上有用滿、漢、蒙、藏四種文字的乾隆題額“真如境”。原有封閉式四面圍廊現已不存,只留有四面三間門殿。第二層正方形石臺,上面磚墻上有雉堞,方臺四周正中都建有石拱門,拱門與門殿之間有甬道相連。

  第三層正方形石臺周圍有石欄桿圍繞,平臺正中是寺內后半部的主體建筑“旭光閣”。這是一座圓形重檐黃琉璃瓦攢尖頂的殿閣,外形與北京天壇祈年殿相仿。方形平臺、圓形屋頂,顯示天圓地方的中國古代宇宙觀。殿內中央圓形須彌座上,筑有國內最大的立體“曼陀羅”模型,曼陀羅中供有上樂王佛雙身銅像。

  旭光閣的內頂部飾有精美的金龍戲珠藻井,雕工細膩,金光閃閃,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

  上樂王佛雙身銅像

  上樂王佛又稱勝樂王佛,也就是“歡喜佛”,藏名“德巧”,是藏密五部金剛大法本尊之一。

  這尊雙身立姿歡喜佛銅像,呈男女擁抱交歡狀。男像勝樂王佛是大日如來的法身像,三面十二臂,正面直對磬錘峰,代表“智慧”,女像明妃(即佛母羅浪雜娃)一面雙臂,遙對永佑寺舍利塔,代表“禪定”,這在藏傳佛教密宗中是一種最高級別的修煉形式。此尊銅鑄雙身佛像是國家一級保護文物。

  安遠廟

  俗稱伊犁廟,又稱方亭子,位于普寧寺和普樂寺之間的武烈河東岸臺地之上,占地面積26000平方米,于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仿新疆伊犁河北岸的固爾扎廟規制修建。面向西南,中軸線直對避暑山莊。

  此廟是達什達瓦部遷居熱河后,舉行佛事活動的重要場所。安遠廟的山門是一座面闊三間,漢式重檐歇山頂磚石砌筑的門殿,下面辟有三個圓拱洞門,即空門、無相門、無作門。正中拱門上嵌有乾隆皇帝御書滿、漢、蒙、藏四種文字的“安遠廟”匾額,寺廟名稱為祝愿遠方安定之意。

  二道山門

  下部是砌磚石城座,開有拱門三個,壁上設有盲窗。石城座上建有歇山頂門樓,門殿兩側設腰墻。進入二道山門,東南北三面墻垣正中,都各有一座平臺城門,城臺涂紅色,壁窗上飾以白色藏式盲窗。臺上建有漢式歇山頂門樓,建筑式樣與正面的二道山門相似,不同的是只有一個拱門,從而組成一個嚴整的院落。

  門殿碑亭

  正面門殿三間,殿中置乾隆皇帝御制臥碑《安遠廟瞻禮書事(有序)》。石碑正面為滿、漢文字,背面為蒙、藏文字。碑兩側鐫有乾隆題寫的五言律詩。

  與碑亭相連接的有70間回廊,封閉的回廊內便是普度殿,現回廊只剩基座。

  普度殿

  通高27米,平面成正方形,外觀三重屋檐,黑琉璃瓦覆頂。檐下有滿漢蒙藏四種文字的乾隆御題匾額“普度殿”。黑瓦覆頂在寺廟建筑和皇家建筑群中極為罕見,據說這是因為在五色中黑代表五行中的水,為使安遠廟避免固爾扎廟毀于戰火的厄運,乃用黑瓦覆頂,以水克火,防止毀于火災。

  一樓供奉主尊綠度母,木雕,頭戴寶冠,凝神垂目,神態安詳。像前金柱面北掛條幅“竺乾云護三摩峙,朔漠風同萬里綏”。供桌兩側的木雕猛虎與黑熊,為乾隆皇帝獵射之物,置此以昭示皇帝雄威及騎射技藝。二樓供三世佛和六大菩薩,三樓供大威德金剛。

  民間還傳說乾隆的嬪妃中有個香妃,是新疆伊犁人。她自入宮后,經常悶悶不樂,思念家鄉。為了使她高興,乾隆不借花重金,按維 族人的樣式,修了這座金碧輝煌的伊犁廟。

  棒槌山的傳說

  很早很早以前,熱河一帶是一片汪洋大海,老百姓都以捕魚為生。有一個勤勞、善良、勇敢的小伙子,父母雙亡,一個人孤苦度日。有一天他外出捕魚,捕到了一條紅色金鯉魚。眾人都說小伙子運氣好,如果賣掉,一定會賣個好價錢,能娶個好媳婦回來。可這小伙子總覺得這魚長的非常好看,不忍心將它賣掉,于是,就把它放回了大海。

  一天,小伙子外出捕魚,遇上了風浪,不僅魚沒有捕到,還差點喪命。拖著筋疲力盡的身體回到家里,心想:家里要是有個人做飯該多好呀。這樣一邊想著一邊打開了房門,房門一開他就聞到了飯菜的香味,掀開鍋蓋一看,果然鍋里有熱乎乎、香噴噴的飯菜,由于又累又餓,顧不得多想便吃了個飽。以后便天天有熱乎乎、香噴噴的飯菜吃。他覺得奇怪,便要把這事弄個清楚。這天,他提前回家,悄悄推門進屋,見一個姑娘正在忙著做飯,那姑娘已經躲閃不及,在小伙子的一再追問下,姑娘才說了實話。她就是那條被小伙子放回大海的鯉魚,是龍王的小女兒,為了報答小伙子,天天來給他做飯。從此,他倆便成了親,過起了恩恩愛愛,甜甜蜜蜜的日子。

  一年以后,這件事被龍王知道了,他哪能容許自己的女兒與一個凡夫俗子成婚?便指派他的蝦兵蟹將來捉拿小伙子,龍女決心和 小伙子一起逃走。他倆同駕一葉小舟破浪向前,蝦兵蟹將緊追不舍。走著走著,猛見浪花翻滾,龍女突然想到那翻滾的浪花下邊是一個巨大的海眼。正因為有這個海眼,海水才不干枯。我何不回龍宮將定海針偷來,將海眼堵住。于是她便與小伙子一起沉入海底,讓小伙子藏身于珊瑚林中,她偷入龍宮寶庫,盜出了龍宮里的定海神針。她拉上小伙子一起游出海面,照準海眼將定海神針拋了出去,只見金光一閃,不偏不斜正好插在了海眼上,立時海水嘩嘩降落,蝦兵蟹將們見勢不妙落荒而逃。不一會兒海水干枯,海底的礁石,變成了莽莽群山,那定海神針象一根擎天的巨柱,矗立于群山之巔,變成了依天而立,聳入云端的棒槌山。龍女與小伙子就在棒槌山下,過上了男耕女織美滿幸福的生活。

  這樣的日子只過了兩年,玉皇大帝又派天兵天將,來捉拿龍女。原來大海干涸后,龍王到天庭向玉帝告了龍女的狀。龍女被抓后,天將們押著龍女,正準備回天宮向玉帝交差。當走到棒槌山時,龍女死死抱住了棒槌山,任憑天將怎么拽她,也不松手,天將沒辦法,就稟告了玉皇大帝。玉皇大帝說:那就就地處死。天將便施展法術,將龍女變成一棵桑樹,長在了棒槌峰山腰上,讓她既歸不了天,也回不了大地。小伙子帶著他們的兒子,每天都站在棒槌山下呼喚龍女,可是,怎么也呼喚不回來了,只有噗啦啦掉在他們身上的一粒粒白色桑椹兒。據說那就是龍女落下的滴滴眼淚。后來,人們就把這棵桑樹叫做龍女樹。

【棒槌山的導游詞】相關文章:

姑婆山導游詞07-15

綿山導游詞10-06

龍王山導游詞05-29

龍潭山導游詞07-18

姑婆山導游詞07-19

龍泉山導游詞10-24

崀山導游詞10-11

金鰲山導游詞08-22

天門山導游詞11-30

久久一级2021视频,久久人成免费视频,欧美国产亚洲卡通综合,久久综合亚洲一区二区三区色
日韩女同一区二区三区 | 思思热思思热久久 | 亚洲欧美综合人成在线观看 | 亚洲国产综合精品视频 | 亚州最新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三级中文字幕在线有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