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群走網>好詞>導游詞>桂林導游詞
桂林導游詞
更新時間:2024-11-21 15:09:38
  • 相關推薦
桂林導游詞

  作為一名樂于為游客排憂解難的導游,總歸要編寫導游詞,導游詞是導游員在游覽時為口頭表達而寫的講解詞。怎么樣才能寫出優秀的導游詞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桂林導游詞,歡迎閱讀與收藏。

桂林導游詞1

  大家好!我是來自中國國際旅行社的導游---唐睿琪。今天,就讓我帶領你們一起去游覽桂林的山水吧!

  大家一定聽說過“桂林山水甲天下”這句名言,它出自清代詩人金武祥之手。另外還有許多詩人曾經為桂林題過詞,可見桂林的山水多么出名。

  下面讓我們乘船一起蕩漾在漓江上吧!

  漓江的水有三個特點,分別是靜、清、綠。它靜的讓你感覺不到在流動,它清的能看見活蹦亂跳的小魚,它綠的仿佛是一塊無瑕的翡翠。

  山水,山水,有了水就不能沒有山。大家請往這邊看,這就是象鼻山。象鼻山又叫象山,它的山形酷像一頭巨象,像伸著長鼻子,這還有一個美麗的神話故事:傳說在很久以前,一只母象生了一只小象,一天小象在河邊喝水,不小心滾了下去,象媽媽知道了不停地在呼喚,日長天久象媽媽一個姿勢不動,最后象媽媽變成了象鼻山。這是一個多么偉大的.母親啊,這又是一個多么感人的故事啊,也是一個偉大的母愛,讓我們小象早日和象媽媽能早日團圓。

  桂林的山即奇又秀還險。北面的山連綿不斷,南面的山一座座拔地而起,各不相連;桂林的山色彩明麗,倒映水中,桂林的山還很險,危峰兀立,怪石嶙峋,好象一不心就會摔倒下來。

  這樣的山和這樣的水加起來怎么能不使人流連忘返?今天導游就講到這里,希望大家下次還來桂林玩,我在這里等著你們,再見!

桂林導游詞2

  各位游客:

  你們好,歡迎你們來到桂林旅游,我是你們的導游**。

  歡迎大家游覽桂林市環城水系,我叫X X X,擔任此次游覽的導游,我和船上的所有工作人員將竭誠為大家服務,

  希望各位給予支持、配合,使大家乘興而來,滿意而歸。

  舍利塔 在發船之前,請大家看行船前方有一座白塔,那是舍利塔。原塔建于唐顯慶二年(657),塔前原有唐著名書法家褚遂良書《金剛經》碑,已毀。現存舍利塔為明洪武十八年(1385)重建,為過街式喇嘛塔,此塔通高13.22米,分塔基、底層、塔身、塔剎4部分。這樣的塔在全國只有2座,一座在青海,還有1座就是大家看到的這座了。

  基礎設施 下面給大家介紹一下船上的基礎設施,今天水上游覽安全是大家不容忽視的大問題,每位乘客座位下方有救生衣,另外我們船上有水手,有專職攝像師為大家服務。為了您和他人的健康,船上禁煙,喜歡吸煙的朋友不妨忍耐一會,喜歡攝像的朋友,請到游船進湖之后在到船尾甲板上進行,現在我們處在的是桃花江,桃花江和漓江由于水是比較復雜的,為了大家的安全請大家等到游船進湖再到船尾甲板上進行拍照攝像,進出船艙的時候,請注意腳下安全、不要碰頭。為了保障大家在游覽的旅途中有個良好的試聽環境,請各位游客將說話的音量自動調小,以免影響到其他游客的試聽,謝謝大家的合作。請大家隨身保管好自己的貴重物品,以免丟失。帶小孩的家長,請照顧好小孩。

  游覽路線

  現在給大家簡要介紹一下今天的游覽路線,我們從文昌橋碼頭出發,先游一段桃花江,然后過一個榕湖雙船閘,將游船抬升4米左右,進入四個內湖游覽,依次是榕湖、杉湖、桂湖、木龍湖,游覽完內湖之后再通過一個木龍湖升船機,使游船下降3米左右,游覽一段漓江,最后在解放橋碼頭靠岸,整個行程大約80分鐘左右,現在大家所在的是桃花江水域。

  桃花江 舊名陽江,發源于桂林市靈川縣境內的中央嶺東南側,由北向南流經桂林城西側,全長18.4千米,往東南匯入漓江,是漓江的主要支流。傳說江的源頭有華巖洞,經常有桃花瓣從洞中流出,故名桃花江。桃花江上游兩岸有很多夾竹桃,每當桃花盛開的時候,花瓣掉落江中,場景十分美麗,所以有詩贊桃花江:“不似漓江,勝似漓江”。特別是深秋的夜晚,月光灑在江面上有“陽江秋月”之說,也是桂林古八景之一。

  勝水壩 請看行船右方,橫臥在陽江故道上的是虹橋,又名勝水壩,東西橫向,長100米,寬20米。全用長方形巨石平鋪,并有由北而南的斜坡。始筑于明洪武九年(1376),它既分引了陽江水進城南護城河,向東流,經象鼻山流入漓江,又能使漓江洪水越過堤壩,由陽江故道(今寧遠河)匯入漓江。取名“虹橋”,是因該壩橫臥水中,“隱如長虹”,又名“勝水壩”,是取“壩勝于水而城得水之濟”之意。

  南門橋 前方即將通過的是南門橋,它位于桃花江中山路之上,是貫穿桂林市南面的一個重要橋梁。這座橋是有三座橋構成,中間的一座是明國時建成,旁邊的兩座是92年擴建成現在大家所看的的樣子。 獨角亭 通過南門橋之后,在大家的左前方有一座子,大家可以看到它最特別的地方就是亭子的下面部分,只有一只腳,所以我們稱它為獨角亭,這樣的設計是為了使其占地面積小,不妨礙行人的觀賞同時也減少洪水的浸泡。

  朱紫牌坊 前面有座高大雄偉的朱紫牌坊。為什么在此處建牌坊,據《臨桂縣志》,西門外有叫牌坊腳的地方,原先應建有牌坊。此牌坊的東側有一浮雕取名“朱紫高升”,因旁邊有一朱紫巷而得名。大家知道唐代官員服飾五品以上為朱色,三品以上為紫色。因此“朱紫”指高升的意思。這里預祝大家步步高升。 西門橋 在前方我們即將通過的是西門橋。西門水泊西門橋在宋代時是拖板橋,民國時建成3孔石拱橋,后毀于戰爭。過河要靠渡船或涉水,碰上水大,時有遇難者。解放后,建成鋼筋混凝土雙曲拱橋,現在已進行了裝修。

  西門橋的東南側的堤岸上有一浮雕,取名“西門水泊”,是說此處以前經常停泊許多船舶。 兩江四湖桂林市的水上游覽,古已有之,到了宋代,環城水上游覽成為一種時尚。但到以后,由于淤塞,江湖隔斷,城內水上游覽逐漸消失。1998年9月18日,中共桂林市委、市人民政府提出了建設桂林市環城水系的構想,把桂林市中心區的漓江、桃花江、榕湖、杉湖、桂湖、木龍湖貫通,所以又稱為“兩江四湖”工程。該工程自1999年8月23日正式啟動,2002年5月2日,兩江四湖通水并首航成功,同年6月2日,一期工程竣工并正式通航。兩江四湖工程,從根本上改善了桂林市的生態環境,使桂林“城在景中,景在城中”并被評為“桂林是最適合人類居住的一個城市”。

  今天大家游覽兩江四湖,相信很多游客出門在外都帶來數碼器材將自己看到的美景拍攝下來,那么如何在一艘移動的游船上很好的拍攝到風景照片呢,現在由我們船上的攝影大師為大家介紹一下。

  榕湖雙船閘 桂林的地勢非常的獨特,是湖高江低的,所以待會我們將通過第一道建筑物榕湖雙船閘,將船抬升4米左右。它位于榕湖與桃花江的連接處,是實現內湖與外江環城通航的一個重要控制性建筑物,它是利用三峽大壩的原理,水漲船高、水降船落,蓄水與放水的過程。今天各位游客將可以體驗一下蓄水的過程。當兩只游船在閘內停好之后,我們船尾的人字大門將會放下,將桃花江水與閘內斷開,實現蓄水。大家可以看到墻壁上的水痕,待會我們的游船將會升到水痕的地方,使船底與前方湖水持平,前方的下沉門下降,我們就可以進入內湖了。

  榕湖 過了榕湖雙船閘,就進入了內湖。榕湖東西向長860米,平均寬度110米,水域面積約9.46公頃。

  信義橋進入榕湖,首先穿過信義橋,該橋的設計與榕湖景區、少年宮等以青少年活動為主題的周邊環境相協調,橋墩呈“V”字型,橋上兩邊各有一道拱圈,橋型線條優美別致,橋拱天面繪有想象豐富的兒童畫。橋長57米,橋寬26米。 榕湖飯店 通過信義橋,在左方就是我們的國賓館——榕湖飯店,曾多次接待國家領導人國外重要賓客,也是桂林最早開放的涉外賓館。

  我們游覽的榕湖之所以叫榕湖,是因為一棵千年古榕樹,它在行船的左前方沿岸邊上,高18.6米,胸徑1.62米,冠幅直徑32米。北宋著名文學家黃庭堅被貶羈管宜州(今廣西宜山)路經桂林時,曾系舟于這棵榕樹下。為紀念他,并修造一艘短篷石船于湖上,后人立碑“黃庭堅系舟處”。古榕樹后面有個古老的成名,古南門,又名榕樹門,建于南宋,當時叫威德門。“古南門”三字系郭沫若所書。

  古榕雙橋 前面即將通過的是是古榕雙橋,該橋以中國著名橋梁——頤和園中玉帶橋的橋型為基礎,并發展為雙橋形式,漢白玉的近似滿月的橋拱臥于清波之上,充分體現了兩水夾明月,雙橋落彩虹的意境。橋長22.6米,單橋橋寬4米。

  北斗橋 行船左側那彎彎曲曲的橋是北斗橋,因橋上的七根燈柱的布局與天上北斗七星的布局相同而得名。而與北斗橋相連的這座小島,被稱為湖心島,島上小橋流水、 清幽恬靜,是休閑的好去處。 玻璃橋 前面大家看到的是一座造型優美、晶瑩剔透的小橋,是中國第一座全部采用水晶玻璃材料裝修的橋梁,兼美觀與實用為一體的玻璃橋。

  前方我們將要經過的是一座三跨變截連續的橋梁,叫陽橋,長 34 米,寬 50 米。該橋歷史悠久,在宋代叫青帶橋,又叫通濟橋,為木橋。因建在陽塘之上,明代時更名為陽橋。橋拱下以及橋下兩邊墻壁刻有表現桂林山水及桂林人文故事的浮雕。 杉湖 湖與湖之間以橋來區分,

  游船通過陽橋之后,我們來到第二個湖——杉湖,東西長約390米,平均寬度180米,水域面積7.02公頃,是四個湖中最小的一個。杉湖與榕湖,都是宋代人工開掘的桂林城南護城河,合稱陽塘。

  日月雙塔 杉湖的'標志性建筑就是前面高聳的日、月雙塔。

  日塔用銅材裝修,金碧輝煌,高41米,共 9 層,是中國最高的銅塔;月塔用琉璃裝修,莊重典雅,高35米,共七層。在湖面下,兩塔之間建有18米長的水族館,把雙塔連接起來。日月為明,象征著桂林明天更加美好的意思。接下來我們會有幾分鐘的時間給大家拍照留影,想要拍照的游客請聽從工作人員的安排到船尾的甲板上進行。請大家注意腳下安全,進出船艙不要碰頭。

  我們的游船到此,將會原路返回一段路程去游覽桂湖及木龍湖,大家可以再次欣賞榕杉湖的美麗景色。

  下面我們要連續穿過幾道密集的橋梁。

  榕溪橋 前面是榕溪橋,該橋橋型與我國著名石拱橋----趙州橋的橋型相似,橋長26米,橋寬8米。橋拱有各種字體的“桂林山水甲天下”浮雕。

  迎賓橋 迎面是迎賓橋,它將西方的凱旋門的建筑形式與我國古代吊橋造型完美結合在一起。

  迎賓橋是專供入住榕湖飯店貴賓乘車出入的橋梁。橋長35.50米,橋寬6.50米。迎客門門拱雕刻著盛開的蓮花,栩栩如生,象征友誼純潔,和平長存。門頂有中國56個民族兄弟姐妹的浮雕,形象生動,象征著中華民族的大團結及中國人民的熱情好客。 麗澤橋 接著要穿過的是麗澤橋。麗澤橋是中國第一座自錨式柔性鋼桁梁懸索橋,就是橋梁承受的力全部通過懸索和兩根主纜傳遞到橋塔上。該橋的鋼梁與鋼梁之間靠一個個螺栓連接,共有8萬多個螺栓,橋面上的燈光以地燈為主。

  現在我們已進入桂湖水域。桂湖南北向長約1700余米,平均寬度110米,水域面積約16.6公頃,是四個湖中最大的湖。在宋代就是城西的護城河,據記載,最寬處達120 米,最深 6 米,易守難攻,因此,當時的元軍和明軍攻打桂林的時候 3 個月都攻不下來,后來想辦法把水放干,才攻入桂林城。

  觀漪橋 前面是觀漪橋,采用了拱橋的外型、梁橋的結構,3個連續的橋拱突出了橋身的通透與輕盈。

  4根橋頭柱飾分別代表著杉湖、榕湖、桂湖與木龍湖。橋長115米,寬44米。觀漪橋的3個橋拱下面的彩繪分別表現了兩江四湖工程顯山露水、連江接湖、引水入湖的歷程。

  寶賢橋 前方要穿過的是寶賢橋,寶賢橋是桂林市第一座采用預應力混凝土技術建造的橋梁。該橋采用簡潔柔和的裝飾石材,雕刻精美。整座橋就是一尊巨大的石雕工藝品。橋長47.24米,寬12米。

  水杉 現在順著行船前方,湖岸出現了一排樹干挺拔、氣勢不凡的樹林。此景叫“水杉列陣” 。這種高大筆直的樹3 木就叫水杉樹。水杉是我國珍貴孑(jie)遺樹種之一,是國家一級保護植物,被譽為生物界的活化石。而水杉樹的葉子也會隨著一年四季的交替, 而呈現出不同的色彩變化,很有觀賞價值。

  樟樹 通過寶賢橋之后,請大家將目光轉向行船的左前方,在這湖邊是有一棵枝繁葉茂的大樹,大家可以發現這樹的根系非常發達,穿過了圍墻插入水中,不知道各位游客能猜得出它是什么樹么?其實是一棵樟樹,具有吸塵防蚊的功效。下邊的 “樹根”密布,遠看真假難辨,而實際上是人造的。因樟樹離地面太高,影響景觀, 于是建造了這一組以假亂真的人造樹根, 就把樟樹、湖岸、湖面融為一體,成為了

  一個新的景點。 老人山 西岸有一座山,狀似一位頭戴風帽的慈祥老人,待我們進入漓江,遠望此山更像。這座山叫老人山。老人山從地質上說,它的生成年代相當久遠,大約是在3.67億年前至3.74億年前在淺海中沉積,它形成數十萬年以后,才有了疊彩山,又過幾十萬年,伏波山、象鼻山、獨秀峰等才陸續出現,是名符其實的“老人”

  西清橋 老人山前的這座橋叫西清橋,為步行橋,橋身裝修全部采用名貴的紅松木。橋長48.8米,寬4.5米。傳說是由大科學家牛頓在英國倫敦教書時親自設計并建造的數學橋,整座橋沒有用一顆釘子和螺絲固定,后來有人想探究奧秘,曾把橋梁拆開,卻無法復原。實際上這座橋是英國橋梁設計大師威廉姆·埃斯里奇在游歷東方以后,受中國橋梁的啟發而設計的。其橋身相鄰桁架之間均構成11.25度的夾角,在18世紀,這種設計被稱為幾何結構,故名“數字橋”。

  寶積橋 接下來要穿過的是寶積橋,寶積橋因位于寶積山下而得名。橋身采用中國古代城墻形式設計建造,以達到與寶積山上宋代城墻遺址等周圍歷史人文景觀相協調的效果。該橋的橋型設計為桂林所獨創。橋長50米,寬24米。橋拱下用陰刻手法描繪了3萬年前寶積巖人的生活狀況。

  寶積山 大家看到湖邊有一座燈光打造的五顏六色的山,它叫寶積山,寶積山以山坳奇石壘如珠寶而得名,寶積山西北麓有華景洞。洞內空明軒豁,地面平坦,有支洞盤旋而上,曾塑有鬼谷子像。山上還遺存宋代 300 余米城墻及便門,南麓有寶積巖,發現了距今 3 萬年的古人類化 石和文化遺存,屬舊石器時代晚期,是桂林迄今發現最早的古人類文化遺址之一。

  木龍橋 下面我們要經過的這座橋是木龍橋,因橫臥在木龍湖之上而得名。通過木龍橋大家就可以發現,橋下宛如桂林的溶洞,“唐碑西安,宋刻桂林”,桂林除素有山水甲天下之稱處,還有摩崖石刻甲天下之譽。而現在我們要經過的這座木龍橋就可以欣賞到桂林的摩崖石刻文化。

  木龍湖 過了木龍橋,我們就進入到木龍湖宋城景區。木龍湖景區的建設突出了自然山水與歷史文化相融合的特點,那些古色古香的建筑就是參照清明上河圖中的一段而 設計建造的。

  疊彩山 我們看到的是疊彩山的北麓,它的最高峰是仙鶴峰,因山峰酷似仙鶴而得名。山峰上部有仙鶴洞,抗日戰爭時期,桂林有線電報機房曾遷至洞內。現辟為“仙鶴碑林”,摩崖多幅現代書畫作品。瞻鶴洞前原有一座長方形的青磚灰瓦平房,是1941年“皖南事變”后新四軍軍長葉挺在桂林秘密囚禁的地方,已不存在。

  接下來大家可以欣賞行船右方的一段民樂表演 疊彩橋 前邊這座優美精巧的橋梁暫名叫疊彩橋,設計靈感來源于宋代畫家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中的虹橋。仿此橋而建的木龍橋,白天象一條身姿矯健的蛟龍橫跨木龍兩岸。入夜,燈火齊明,它又象一道絢麗的彩虹,仿佛是《清明上河圖》中的汴河上的虹橋飄落在木龍湖上。)

  木龍塔 前方看到的這座塔是木龍塔,它是以上海宋代的龍華塔為藍本建造的,高37米,是典型的樓閣式寶塔。

  銅鼓舞 現在我們城墻腳下的為大家帶來一段銅鼓舞,迎接各位游客的到來。

  疊彩山 現在我們看到的是疊彩山的北面,疊彩是桂林的名山,唐代桂管觀察使元晦《疊彩山記》云:“山以石文橫布,彩翠相間,若疊彩然,故以為名。”這里是觀賞、品味“山以石紋橫布,彩翠相間”的最佳位置。

  木龍湖升降機 現在我們要通過的是第二道建筑物木龍湖升降機進入漓江。木龍湖升降機是連通漓江與四湖、實現內湖與外江環城通航的重要控制性建筑物,是中國第一個載客觀光用垂直升降升船機。木龍湖升船機最大提升荷載為74.4噸,最大升程為3.54米,采用濕運過閘形式,即游船駛入升船機的水廂,經過卷揚機,使游船下降3米左右,再駛入漓江。就像我們乘坐的電梯一樣,經過卷揚機,從2樓下降到1樓。整個過程大約3-5分鐘,請大家耐心等待一下。

  漓江 現在我們已進入漓江。漓江發源于桂林市興安貓兒山,由北向南流經興安、靈川、桂林城區、陽朔,至平樂縣恭城河口,桂林段49.3千米。漓江晶瑩清澈,奇峰夾岸,是巖溶地形發育最典型、豐富和集中的地帶,有“百里畫廊”之稱,是享譽世界的黃金水道。韓愈的“江作青羅帶,山如碧玉簪”,劉克荘的“千峰環野立,一水抱城流”,王正功的“桂林山水甲天下,玉碧羅青意可參”等千古名句對漓江作了精彩的描繪和熱情的歌頌。現在游船要從疊彩山的東面通過。疊彩山前有木龍石塔,高4.34米,建于唐代,是中國最古老喇嘛式石塔。石塔前是木龍古渡,明代大地理學家徐霞客來桂林考察時,途經木龍古渡。這里也是著名影片《劉山姐》中劉山姐與莫老爺對歌的拍攝地。

  現在我們能看到的疊彩山主峰明月峰,以高、險、秀著稱,以峰高可攬明月,故名明月峰。峰頂有拿云亭,狀其高,可抓住云彩。若登上此峰,云山、城景、江水盡收眼底,是游人必登的山峰。1963年1月,朱德、徐特立、吳玉章、謝覺哉四老同登此峰,并在峰頂留下唱和詩。當時朱德77歲,徐特立87歲,朱德《登疊彩山贈徐老》詩:“徐老老英雄,同登明月峰。登高不用杖,脫帽喜東風”,給名山增輝,激勵人們奮發努力,不斷攀登高峰。此峰又被譽為英雄峰,諸位是英雄的,不妨去攀登一下。

  漓江東岸還有一座一半山體插入漓江的山——伏波山,伏波山得名有很多種說法,主要是兩種,一個是因山體阻擋住波濤,有伏波平浪的意思,故名伏波山。另一個是傳說漢代伏波將軍馬援南征安南時曾在此駐軍,其有神力,可以一箭穿三座山,后人為了紀念他,則名伏波山。伏波山景區內還有伏波晚棹、大鐵鐘、千人鍋還珠洞、試劍石等景點,喜歡的朋友不妨去看一下。

  解放橋 前面的大橋是解放橋。宋代時此處有由船體相連而成的拖板橋,叫東江橋。明代重修,更名永濟橋。清代又多次重修。當行人踏上浮橋,遠山近水盡收眼底,柳色青青,波瀾驚起,景致迷人,故有“東渡春瀾”之說,為桂林八景之一。民國28年(1939)12月~30年(1941)8月建石墩木桁架上承式簡支橋,定名中正橋。日軍侵桂時,二、三孔鋼梁被炸斷,光復后,設浮橋。1951年2月~7月,在中正橋原址,利用原墩臺,建鋼木合構桁架橋,為紀念桂林市解放,命名為解放橋,以后幾次改建。現在的解放橋為五跨空腹箱型連拱造型,是從40個方案中挑選出來的。橋型優美,氣勢宏偉。該橋橋面寬45米,相當于舊橋橋面的3倍。

  現在,我們這次游程就要結束了。請大家在座位上坐好,注意安全,待我們的工作人員將船停好方能下船,謝謝大家對我們工作的支持,不足之處,請大家批評諒解。

  歡迎各位再來桂林,再次游覽兩江四湖,我們的游船到此結束,祝各位游客旅途愉快,謝謝各位游客,再見!

桂林導游詞3

  各位游客朋友們大家好,歡迎來到美麗的桂林。我呢,就大家今天的導游。我姓王大家可以叫我王導也可以叫我小王。

  我相信大家都知道桂林為什么叫桂林,沒錯啊,就是因為我們桂林呢別的不多就是桂花樹最多,自然的桂花樹呢也是我們桂林的市樹。那么今天小王呢就將帶領大家游覽我們美麗的桂林。

  桂林作為歷史文化名城,自然是有著悠久的文化歷史,在這其中就有著以靖江王府為道代表的藩王文化了。而我們今天來到的呢,就是我們位于桂林一個中心地帶的地方,也就是現在的廣西師范大學所在地。以前呢這個地方就是我們靖江王居住的地方。大家都知道在明朝的時候都是以封地藩王制,每一個藩王都有著自己的封地,而桂林就是當初靖江王的一個封地,我們今天參觀游覽的就是當年靖江王的靖江王府。

  (圖1)首先大家可以看到的就是一個王府的整個復原圖了。這是根據古書上記載的然后將王府復原的一個圖。

  (圖2)這個呢也就是王府的縮略圖了,從圖上我們也可以清晰的看出來跟明代其他的古建筑沒有太大的區別都是采用傳統的古建筑風格,亭臺樓閣,寺廟環宇,構成了一個金碧輝煌,規模宏大的一個建筑群,而在其中呢又有獨秀峰挺拔俊秀,矗立城中。

  (圖3)我相信大家肯定會對這座王城的主人感到好奇,我們可以看一下這位呢就是當年的靖江王了,靖江王呢也是整個明朝一個特別的藩王,很多待遇都超過了當時的親王,這是為什么呢?當然與著他獨特的政治地位有關,他的始祖呢,就是朱元璋的長兄,由此得見他的身份是比較特殊的.。所以他的府邸還出現了其他藩王所沒有的莊田。

  (圖4)我們看過了整個王城的布局,認識了城的主人,那么接下來我們就該走進王城內部參觀游覽了。大家現在所看到的呢就是靖江王城的進口處,雖然歷史久遠,但是我們現在還能依稀看得出當年的恢宏氣勢。

  (圖5)走進大門,我們見到的就是三元及第坊了。三元及第坊在靖江王城南面正陽(端禮)門上。清代學者阮元任兩廣總督時為連中三元的陳繼昌所立。陳繼昌是臨桂人,所以他就用巨石鐫刻的牌坊置于王城正門之上,這呢也是封建社會給科舉成名者的至高榮譽。大家也可以瞻仰一下當年的文人墨客的書香之氣。

  (圖6)接著往里走呢,我們現在來到的就是貢院,貢院是什么呢就是當年古代文人秀才考取功名的地方,十年寒窗苦讀,金榜題名時,這也算是我們現在高考的考場了。大家也可以感受一下古人的高考。(笑~

  (圖7-8)那么知道了我們王城的文化底蘊之后,也可以看看我們美麗的風景了。既然是王城,那么風景自然是有他獨到的好處了,這呢就是王城內部的獨秀峰了。大家當然知道“桂林山水甲天下了”,那么有誰知道他的出處呢?沒錯桂林山水甲天下這句詩句呢最早就是刻在獨秀峰上的。這句話呢一直作為點評桂林山水景色的不朽名句有了800年的歷史。可見,桂林不僅是現代的旅游勝地,也是古人游玩的好去處。

  (圖9—12)清代詩人戴文燈曾有詩留傳:朱戶愛開厥,雕楹更枕崗;綺疏承爪渭,碧瓦戲鴛鴦。曲沼龍頭瀉,高亮鷗吻張。這呢就是描寫的我們王城內部的建筑。大家也可以自行在內城參觀,游覽。

  大家也可以想象一下,當年我們的靖江王和他的王妃就成生活在這庭院,撫琴,品茶,下棋。大家也同樣可以感受一下。

  (圖13)好了,到了最后呢,各位游客朋友們,我們今天桂林靖江王城一游呢就到此結束了,非常感謝大家的配合。我相信大家在這一天中了解到了我們桂林獨特的文化底蘊。我們桂林不僅,山美。水美,人美,更是有著文化內涵。最后歡迎大家下次還來桂林,領略我們這里的山、水和文化。

桂林導游詞4

  “桂林山水甲天下,陽朔堪稱甲桂林”。如果把桂林山水比作一顆世界旅游皇冠,那么陽朔山水就是鑲嵌在皇冠上的一顆明珠。

  陽朔山青、水秀、洞奇、石美,與田園風光融為一體為世界罕見。桂林陽朔聚龍潭位于馬山腳下大榕樹南0.3公里處,介于著名風景點“穿巖古榕”、“明月奇峰”之間。聚龍潭由黑巖、水巖組成,兼水陸之勝,巖內鐘乳石琳瑯多姿,不石巧似游龍戲水。

  因巖外奇峰競秀,宛如神龍騰云,巖內乳石多姿,巧似游龍戲水,故取名聚龍潭。它全長約一千米,游覽時間約四十分鐘。

  聚龍潭的景物,全系鬼斧神工,不假人力雕飾。主要景點有:老人守寶、蟠桃盛會、貴妃新浴、石林奇觀、龍宮玉柱、海市唇樓等四十余處。加上配以優美的音樂和彩色的燈光,游客既可策杖觀光,又可乘船賞景,大有置身仙境之感。且由這些美景所附今流傳的一個個優美神話,或啟迪智慧、或嘲罵邪惡、或贊頌愛情、或宣揚中華傳統美,皆優美動人。游巖歸來,不僅能讓人獲得美的享受,也會得到一些新的知識。

  聚龍潭又是陽朔境內惟一可兼水陸游覽的溶洞。在近千米長的游道中,有約四分之一的游程游人可乘船游覽。水道旁又設有安全防護棧道連通。水陸游程。畢可隨游客自己選擇。

  聚龍潭景區是陽朔旅游明珠上的'一朵奇葩。而桂林江山旅游服務有限公司對聚龍潭景區進行保護性開發,以自然景觀、人文景觀高度結合為構思,別于其他巖洞的特色而設計,更顯其獨具匠心的魅力。

  景區內依托周圍的山水,按照當地少數民族風格建筑,亭、臺、樓、閣,四周綠數環繞其中,更為一絕的是神秘的地下河配以廣西最具特色的“劉三姐對歌”,整個旅程歌聲、掌聲、笑聲不絕。

  桂林聚龍潭導游詞3

  聚龍潭是位于十里畫廊沿線的景點,是陽朔境內唯一可“一洞水陸兩游”的地方。在洞頭,游客可坐游船經地下進入洞內,然后步行參觀鐘乳石奇景,可以見到“楊貴妃仙浴”、“海上明月”、“水晶龍宮”等經典景觀。

  聚龍潭位于古榕公園、月亮山之間,由黑巖和水巖兩大巖洞組成,洞內穹頂最高處約25米。洞內有許多鐘乳石看起來很象“龍”,有臥龍、盤龍、游龍、飛龍、金龍、玉龍、龍王、龍女等等,形態惟妙惟肖,而“聚龍潭”的名稱也由此而來。

  聚龍潭內景點密集,還有諸如龍女迎賓、孔雀開屏、月宮桂樹、銀河奇峰、蟠桃盛會、龍宮玉柱、貴妃出浴、石林奇觀、海上明月、海市蜃樓、滴水觀音、蓬萊仙島等景觀奇特的鐘乳石群,令人大飽眼福。

桂林導游詞5

各位游客;

  大家好!我是你們本次的導游。現在我們去的地方就是聞名天下的桂林。人們都說“桂林山水甲天下”,今天就讓我們去一探究竟:桂林的景色是否如人們所說呢?

  桂林位于廣西壯族自治區東北部,東、北與湖南相鄰。它是最重要的旅游城市之一,擁有“山青、水秀、洞奇、石美”四絕,“三山兩洞一條江”那么是桂林精華的代表。桂林不僅山清水秀,而且還是一座具有兩千多年歷史的文化古城。據說,秦始皇統一六國后,設置桂林郡,開鑿靈渠,溝通了漓江和湘江。

  漓江是桂林的靈魂——如果把桂林比作一個生命體的`話。它發源于興安縣貓兒山,江水通過靈渠能流入湘江。它被保護得很好,江面上只見頂峰倒影,無論走多遠也不曾看見一個垃圾。因此,大家也不要亂扔垃圾,破壞了這桂林的“鎮城之寶”喲!從遠處望去,漓江的水明亮得似乎有些發光,清澈得都能看見沉在水下的石頭和游來游去的小魚。正好現在起風了,大家看漓江江面,是不是很像一塊塊的玻璃碎片拼接而成?

  往東岸望去,有一座名為畫山的山峰。臨江石壁上,共有九匹石馬,大家可以仔細找找,能找出九匹馬的人據說可以像周恩來總理一樣當一位國家級人物哦!看,那九馬神態各異,栩栩如生:有的頷首立正,仿佛正在聽從命令;有的揚蹄嘶鳴,似乎準備撒開四蹄狂奔而去;有的一躍而起,身姿之矯健好比猛虎捕食;有的俯身甩尾,好似正準備低頭去狂奔而去;有的一躍而起,身姿之矯健好比猛虎捕食;有的俯身甩尾,好似正準備低頭去喝水……這正所謂“馬圖呈九道,奇物在人間”呀!

  經過這次旅游,桂林山水之美想必大家都已銘記在心。不過,它的“洞奇、石美”二絕還未介紹到,所以桂林的美我們還沒有完全體會,望大家下次還來桂林游玩!最后,感謝各位對我工作的支持,祝你們一路平安!再見!

桂林導游詞6

  接下來,我帶領大家乘著木舟去觀賞桂林最美的一條江——漓江。大家能看出漓江的水有什么特點嗎?對,漓江的水出奇的靜,靜得我們根本感覺不到它在流動;漓江的水清澈見底,可以看見有許多美麗的魚兒在水中游動;漓江的'水還特別的綠,綠的簡直可以與無暇的翡翠相媲美。

  大家請看,這個景點就是“象山水月”,它由象山和水月洞合成。這個象山又叫象鼻山,因為它酷似一只正在江邊飲水的巨象。象鼻山那深入水中的長鼻,與其山體現成了圓圓的洞穴,名“水月洞”。洞面十分光滑。

  好,今天我帶大家就游覽到這,歡迎大家來桂林,我還有很多不足之處,望大家多多指教,我們小次再見。拜拜!

桂林導游詞7

各位游客朋友們:

  大家好!

  首先自我介紹一下,我叫林xx,是桂林旅行社的導游,我將和大家共同度過這段旅程,感謝大家給我了這次時機,我一定會為大家效勞,讓大家在桂林玩得快樂愉快,希望大家對我們的工作多多照顧。接下來我給大家介紹桂林的概況;桂林市著名的'旅游勝地,俗話說:“桂林山水甲天下。〞桂林以她山清,水秀,洞奇,石秀的秀麗風光聞名于世,每年吸引著千萬的海內外的游客帶桂林來觀光旅游。桂林這一帶的山,一座座高峭聳立,拔地而起,各不相接。桂林的水蜿蜓彎曲,清澈見底,在日后的行程中我將帶著大家乘著小舟去欣賞桂林最美的一條江——漓江。漓江的水是出奇的靜,靜得我們根本感覺不道它在流動;麗江的水清澈見底,可以看見有許多美麗的魚兒游來游去。旅客朋友們今天我的講解就到這里了我隨時恭候大家的再次光臨,我相信大家一定對這迷人的桂林流連忘返,一定喜歡上了我這個跟桂林一樣美的導游,對嗎?再見了!

桂林導游詞8

各位游客們:

  你們好!

  圖騰古道位于著名的“十里畫廊”中的位置。景區展出的有石器、陶器、自然圖騰柱、古老的弓弩、讓人聽不懂念念有詞充滿野性誘惑的肢體語言等原始生活場景,再現了12000———7000年前桂林先民居住、生活、宗教、狩獵和甑皮文化的歷史風貌,為世人開啟了一道遠古之門!

  在煙雨峰岳中,皮里黝黑的甑皮人與漓江為伍,與青山為伴,或漁獵或采集,使用的依然是古樸的石器、骨器‘原始的陶器、蚌器。在節奏明快的.“妖鼓”下,穿著色彩斑斕的獸皮,手持鋒利的長矛在山林里狩獵,燒蛇烤蚌為食,長唱著人與自然和諧的漓江漁歌和桂山獵謠。

  整個景區具有故事的動態性,視覺的審美性,蘊藏著深刻的文化內容,具有甑皮文化所特有的神圣原始信念。從這些信念中,我們不難捕捉從遠古時代開始,桂林先民在日常生活中表現出對生命的崇拜及追求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哲理,整個景區濃縮了祖先的智慧,也表達出我們對祖先思德的激情,使萬年之甑皮文化品牌重新獲得生命價值。 “北有匈奴,南有南蠻”,甑皮巖文化是南蠻文化誕生的代表,也是嶺南文化起源之一。步入圖騰古道,在解讀千古之謎中,讓我們從另一個角度體驗延長的生命,擴張我們的心靈版圖!

桂林導游詞9

  廣西古代"四大圩鎮"之一。古鎮始建于公元200年。古老的大圩老街順著漓江綿延2公里長,不寬的街道上鋪著青石板,石板路兩邊是保存完好的老房子。

  大圩古鎮在漓江東岸,父子巖東南,磨盤山北,距桂林23公里水程。史載,古鎮始建于北宋初年,中興于明清,鼎盛于民國時期,距今已有千年歷史,遠在600年前,大圩以其"大",成為廣西四大圩鎮之最。

  大圩古鎮曾名長安市、蘆田市,通稱大圩。漢代已形成小居民點,北宋時已是商業繁華集鎮,明為廣西四大古鎮之一。其商業初興于宋,曾設稅官;中興于明,清光緒三十一年《臨桂縣志》稱"水陸碼頭",抗日時期有"小桂林"之稱,趕圩人數高達1萬余人,泊船多達二、三百艘,地方商業文化積淀深厚,特色鮮明。

  大圩還是歷史悠久的古鎮,古鎮始建于公元200年。古老的大圩老街順著漓江綿延2公里長,不寬的街道上鋪著青石板,石板路兩邊是保存完好的老房子。古鎮現在還保留著許多竹編作坊、草鞋作坊、傳統的喪葬用品店、草醫診室、老理發店等一批古老的手工作坊。始建于明的單拱石橋萬壽橋,仍雄跨鎮南;清代建筑的高祖廟、漢皇廟和廣東、湖南、江西會館等,以及長達5里的青石板路,鎮上的青磚青瓦樓房,都成為古老圩鎮的見證。

  大圩鎮中的民居建筑南低北高,臨江依山而建,多為三進、四進式建筑,外通碼頭、巷道,內通商業古街。

  每棟房子設計十分合理,集商、住于一身,均由門前、天井、正房、廂房、后院組成。靠街的一般作鋪面從事商業,有樓梯可上二層。往里走是天井,一般都栽有花草,利于采光;天井后是正房,高大寬敞,供著神像及祖宗牌位,是主人活動、會客的地方;兩邊是用來居住的廂房。正房、廂房的門窗上都雕有花紋;正房后有門可到后院,后院臨江并建廚房和廁所,有石階可到江邊取水、洗衣。

  石板路旁的房子多為青磚、青瓦的兩層明清建筑,歷史滄桑隨處可見。每棟房子設計十分合理,集商住于一身,均由門前、天井、正房、廂房、后院組成。靠街的一般作鋪面從事商業,有樓梯可上二層。往里走是天井,一般都栽有花草,利于采光;天井后是正房,高大寬敞,供著神像及祖宗牌位,是主人活動、會客的地方;兩邊是用來居住的`廂房。正房、廂房的門窗上都雕有花紋;正房后有門可到后院,后院臨江并建廚房和廁所,有石階可到江邊取水、洗衣。到大圩,萬壽橋是必去的地方。萬壽橋詩建于明代,是一座石塊砌起的石拱橋,橋面的石頭已被磨得溜光發亮,間雜些許小草,古樸自然。橋的西面是漓江,是欣賞漓江及對岸螺螄山的極佳位置。

桂林導游詞10

親愛的游客朋友們;

  首先,我自我介紹。我叫朱紅玉。我是桂林旅行社的導游。我會和你一起度過這段旅程。謝謝你給了我這個機會。我將為您服務,讓您在桂林玩得開心。我希望你能更加關注我們的工作。接下來,我將向您介紹桂林的概況;

  桂林是一個著名的旅游勝地,俗話說:桂林的風景是世界上最好的。桂林以其美麗的風景、美麗的水、洞穴和美麗的石頭而聞名,每年吸引數千萬的.國內外游客帶桂林觀光。

  桂林的山高聳,拔地而起,各不相連。桂林的水蜿蜒而清澈。在未來的旅程中,我將帶領你乘船觀賞桂林最美麗的河流漓江。漓江的水出奇的安靜,讓我們覺得它在流動;麗江的水清澈,你可以看到許多美麗的魚在游泳。

  乘客朋友們,我今天的解釋到此為止。我隨時都在等你再來。我相信你一定會忘記回到這個迷人的桂林。你一定喜歡我,一個像桂林一樣美麗的導游,對嗎?

桂林導游詞11

  我叫小雨,是本船的導游員,我的左邊是我們的船長,右邊是乘務長。我們在此,對各位游客,表示熱烈的歡迎!

  漓江是全國文明的示范景區,大家如果有什么困難和要求,可以隨時向我們提出來,我們一定會認真處理。好了,我們的船就要開了,我在此預祝大家一路順風,一切如意。

  漓江綠的`像一塊巨大的碧玉,靜得像一面鏡子。接下來,讓我們走進這美麗的漓江,去欣賞這美麗的景色。船上不能吸煙,小孩不能到船邊上去。

  各位游客,我們的船順江而下,不久就會看到黃牛巖景觀,這是中國第一批AAAA級景區。黃牛巖在漓江兩岸,磨盤山南,與碧崖隔江相峙,距離桂林約30公里。峽上多奇石,如獅虎、蝙蝠、黃牛群,因得名。漓江清流至此,急轉90度大彎,水流分為二,拍擊了各州渚,滾滾南去,民謠謂:“九牛對三洲,河水兩連流;五馬攔江過,雙獅滾繡球。”

  現在請大家看我左手邊,這就是“大拇指山”,傳說是如來佛祖的大拇指變成的,大家可以在此隨意拍照。我們的船再走一會兒,就到了名不虛傳的“猴子吃仙桃”山了。好了,現在你們都看到前方有一塊巨石了嗎?是不是像一只小猴子,巨石旁邊還有一塊比較小的石頭,是不是像個桃子呀?這個猴子就是孫悟空,桃子就是王母娘娘的仙桃,所以這座山叫做“猴子吃仙桃山”。

  漓江的景色也特別優美。春天,冰雪融化,山泉叮咚,夏天樹木茂盛,秋天瓜果飄香,冬天白雪一片。現在我們到了駱駝山,大家看到我的右手邊,遠處的山峰像一排排駱駝,大家可以到船頂上拍照,小孩注意,小心別掉進水里。

  終點站到了,謝謝你們的合作。讓我們度過了一個快樂的一天。漓江隨時歡迎你們,再見!

  廣西桂林漓江導游詞3

  各位游客大家好!今天由我帶領大家到漓江旅游。

  大家知道嗎?桂林最美的地方是漓江,漓江風景區是世界上規模最大、風景最美的巖溶山水瀏覽區。既有“山清、水秀、洞奇、石美”四絕,又有“洲綠、灘險、潭深、瀑飛”之勝。

  漓江發原于“華南第一峰”桂北越嶺貓兒山,流經桂林,陽朔,至平樂縣茶城河口,全長170公里,是喀斯物地形發育最典型的地段,酪似一條青羅帶,蜿蜒于萬點奇峰人間人稱“百里漓江,百里畫廊”。新版人民幣20元背面,就是漓江山水的一段。

  瀏覽漓江,有一個絕妙之處,景觀不因時、因地,因氣候受影響,而會各有獨特之處。不同的天氣漓江更是別有一番風味;晴天,青峰倒影;陰天,漫山云霧;雨天,漓江煙雨。甚至是陰雨天,但見江上煙波浩渺,群山若隱若現浮去穿行于奇峰之間,雨幕似輕沙籠罩江山之上,活像一幅幅千姿百態的墨水畫。正是“桂林山水甲天下,絕妙漓江泛秋圖”。

  從桂林至陽朔的83公里漓江河段,稱漓江精華游,有“深潭、險灘、流泉、飛瀑”的佳景,是巖溶地形發育典型、豐富和集中地帶,集中了桂林山水的精華,令人有“船在水中游,人在畫中游乏感”。

  今天我就講到這,祝大家在下面旅途愉快,玩得開心。

桂林導游詞12

親愛的游客朋友們:

  大家好!

  首先自我介紹一下,我叫朱紅玉,是桂林旅行社的導游,我將和大家共同度過這段旅程,感謝大家給我了這次機會,我一定會為大家服務,讓大家在桂林玩得高興愉快,希望大家對我們的工作多多關照。接下來我給大家介紹桂林的概況;

  桂林市著名的旅游勝地,俗話說:“桂林山水甲天下。”桂林以她山清,水秀,洞奇,石秀的秀麗風光聞名于世,每年吸引著千萬的海內外的游客帶桂林來觀光旅游。

  桂林這一帶的`山,一座座高峭聳立,拔地而起,各不相接。桂林的水蜿蜓彎曲,清澈見底,在日后的行程中我將帶領大家乘著小舟去觀賞桂林最美的一條江——漓江。漓江的水是出奇的靜,靜得我們根本感覺不道它在流動;麗江的水清澈見底,可以看見有許多美麗的魚兒游來游去。

  旅客朋友們今天我的講解

桂林導游詞13

親愛的游客朋友們:

  大家好!

  我是山水旅行社的導游,大家可以叫我彭導。下面,由我帶領大家來參觀這天下第一的山與水。

  來,我們先上船去感受桂林的山與水。大家看,這里的水多綠,是不是很像一塊無暇的翡翠呢?游客們你們感覺到船在動嗎?一定感覺不到,這也是漓江水的`特點之一“靜”,這水很清澈,像一面巨大的鏡子,可以在水中倒映出你們各自清晰的面孔,不信你們看看,但要小心不要摔下去了,也不要往里丟垃圾呀。

  游客們,欣賞完桂林秀美的水,接下來我們來領略“奇、秀、險”的桂林山。桂林山不僅奇,還很秀,它像一個大屏障,又像新生的竹筍,色彩明麗,美麗級了。桂林山不僅秀,還很險,危峰兀立、怪石嶙峋,是不是有一種要栽下去的感覺?有些山像老人、有些山像駱駝……看,那座山是不是很像一頭大象?那座山叫做象鼻山。它可是有來歷的。象鼻山是由3.6億年前海底沉積的純石灰構成的,因為很像一頭長鼻象,所以叫做象鼻山。象鼻山還有一塊象鼻,長13.5米,寬3.3米,高1.9米。

桂林導游詞14

  桂林靈渠景區位于漓江上源“中國十大魅力名鎮”、“桂林米粉的發源地”興安縣境內,北距桂林市50余公里。在這個鐘靈毓秀的神奇的土地上中國的歷史曾兩次被改寫,其中一次則因靈渠而成就。靈渠全長37.4公里,是秦始皇于秦三十三年(公元前220年)為一統中國大業而建,至今已有20___多年的歷史,與都江堰、鄭國渠齊名,是現存世界上保存最完整的古代水利工程,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運河之一。彰顯了中華民族先人們開山引河的高度智慧,被當代著名學者郭沫若先生稱之“與長城南北相呼應,同為世界之奇觀。”

  靈渠的開鑿,連接了湘、漓二江,也從而溝通了長江和珠江兩大水系,從秦朝至民國兩千余年來一直是中原和嶺南唯一交通樞紐,促進了中原與嶺南的經濟文化文明的融合,目前已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單中。

  桂林靈渠景區作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4A級旅游景區,其分為渠首核心歷史文化保護區與秦城水街游船休閑區。渠首核心歷史文化保護區由鏵嘴、大小天平、南北二渠、泄水天平和陡門組成,設計科學,結構精巧,鏵嘴將湘江水三七分流,其中三分水通過南渠流入漓江源頭,七分水通過北渠匯入湘江,形成著名的.“湘漓分派,湘江北去,漓水南流”,為秦始皇統一中國起了決定性的作用。而陡門則是建筑在南北渠中的一種通航設施,其作用是調節水位,便于航行,類似于現代船閘,曾被世界大壩委員會的專家學者稱贊為“世界船閘之父”。

  秦城水街游船休閑區則是指靈渠南渠流經興安縣長約1公里的南北兩岸,居民依靈渠水而成街,故名水街。整街傳襲秦漢時期文化仿古建成,包括古建筑文化、古橋文化、石雕文化、渠水文化和嶺南市井風俗五大部分。這里的亭臺、樓閣、古橋、雕塑等載體鮮活地展現了靈渠曾經的滄桑和輝煌,再現了沿岸小橋流水人家,兩岸商賈云集,中原文化與嶺南文化相互融合的風貌,蕩舟水街有如倘徉于一條歷史文化長廊,堪比陽朔“西街”之韻味。

  靈渠由鏵嘴、大小天平、南渠、北渠、泄水天平和陡門組成,設計科學,建筑精巧,鏵嘴將湘江水三七分流,其中三分水向南流入漓江,七分水向北匯入湘江,溝通了長江、珠江兩大水系,成為秦代以來中原與嶺南的交通樞紐,為秦始皇統一中國起了重要作用。

  靈渠兩岸風景優美,水清如鏡、古樹參天、文物古跡眾多、尤其是水街的亭臺樓榭、小橋流水、市井風情都鮮活地再現著千年歷史文化。靈渠景區現已成為桂林著名的旅游勝地,是大桂林旅游圈中一顆璀璨的明珠。

  世人對興安的向往,也許是靈渠工程的盛名,也許是古老歷史的滄桑,也許是淳樸民風的誘惑,也許是土特產品的吸引。總之,這一切都讓人遐想聯翩,憧憬無限。然而,令游人紛至沓來的另一個理由就是始皇帝的行宮——秦皇宮了。

  重建的秦皇宮,恢復了歷史的本來面目。自南向北看去是一個壽字,而打東邊看來則是一個囍字。游人來此,倘若想看清那些字的形狀,就得在行宮中來回的穿梭。在來來回回的穿梭中不免會讓人恍惚,恍惚間,就像是穿越了時空隧道,回到了久遠的從前:那時,這里兵馬云集、戰船林立,川流不息的人群中多是精明能干、腰纏萬貫的隨軍商賈。而今天,面對滄桑歷史的,卻是滿街的游客,悠閑蕭散中領略這浮光掠影般夢幻世界;當你投射獵奇的目光,搜尋拍攝構圖的時候,即發現這里是人間仙境。

桂林導游詞15

  桂林市地處廣西壯族自治區東北部,位于北緯

  24°15′-26°23′、東經109°36′-111°29′之間,扼湘桂走廊南端。總面積2.78萬平方公里,總人口484.73萬人,其中城區面積565平方公里,人口66.83萬人。境內聚居壯、瑤、苗、侗、回等36個少數民族,人口72萬余人。屬亞熱帶季風氣候,終年氣候溫和、熱量豐富、雨量充沛,年平均氣候16.4-19.9℃,年降雨量1400-20xxmm。自然條件優越,物產豐富,盛產水稻、甘蔗、柑桔、馬蹄、花生、油菜,是廣西糧食及水果的主產基地之一;林業資源豐富,是廣西主要林區之一,森林覆蓋率達67%;植物資源有高等植物1000多種,包括銀杉、銀杏等名貴樹種,自然植被以馬尾松為主,市區以桂花樹為主,桂花是桂林市的市花。

  全市森林面積121·56萬公頃,森林儲蓄量3774·42萬立方米,每年可提供木材40余萬立方米、毛竹1600多萬根;動物資源種類繁多,有1593種,隸屬60目295科。陸棲脊椎動物有400多種,其中有云豹、黃腹角稚、、果子貍等;水生物有144種,有珍貴的娃娃魚、鰻鱺等;礦產資源的礦種主要有赤鐵礦、黃鐵礦、褐鐵礦、鉛、鋅、錫、鎢、鋁、鈮、鉭、錳、滑石、重晶石、螢石、花崗石、石灰石、大理石等40多種,其中探明有一定儲量的有30多種,在廣西位于全國前列的36種礦產中,桂林占17種,有錫、鎢、鉛、鋅、金、銅、鋁、錳、鐵礦、滑石、重晶石等;境內河流密布,有湘江、資江、漓江、洛清河、潯江5條河流,年經流量263.4億立方米,水能總蘊藏量為272萬千瓦,其中可開發量為100萬千瓦。已建成亞洲第一座超千米高水頭電站--全州天湖水電站。

  桂林歷史悠久,根據市區寶積巖和甑皮巖洞穴發現的遺物考證,距今約三萬年,桂林就有人類祖先活動。從漢元鼎六年(前111)設始安縣起,桂林歷代為縣、郡、州、府治所;宋代以后為廣西政治、文化中心;抗日戰爭時期成為人國著名的抗戰文化城;1940年始設桂林市,歷史上長期為廣西省會;1949年11月22日桂林解放,為廣西省轄市;1958年改稱廣西壯族自治區桂林市;1998年9月8日經國務院批準,桂林市和桂林地區合并,組建新的`桂林市。轄秀峰、疊彩、象山、七星、雁山5個城區和臨桂、陽朔、靈川、荔浦、永福、全州、興安、灌陽、資源、平樂、龍勝、恭城12縣。

  桂林旅游資源十分豐富。桂林是世界著名的風景游覽城市和歷史文化名城,,自古有山水甲天下的美譽,屬世界上發育最完美的巖溶(喀斯特)地貌,加上宜人的氣候等自然條件,形成了唯桂林獨有的秀美的桂林山水。桂林山水集"山青、水秀、洞奇、石美"之四絕,匯"名園、古跡、煙雨、光影、植物、田園、村鎮"之美景,形成"景在城中,城在景中、城景交融、相映成趣"的鮮明特色。以解放橋、"兩江四湖"工程、正陽路步行街、中心廣場、中心劇場、中山路、會展中心、陽朔西街改造等為代表的重點工程、桂林夜景也成為新的旅游焦點。改造后的桂林城市,風格融古鑄今,兼收并蓄,在秀美的山光水色之間,把山水樹木等自然環境和名勝古跡、歷史文化傳統有機融入城市布局,國際旅游名城的格局逐步形成。

【桂林導游詞】相關文章:

桂林的導游詞12-23

桂林經典導游詞12-22

關于桂林的導游詞12-31

桂林導游詞范文12-13

桂林景區導游詞03-03

桂林導游詞英文01-14

桂林疊彩山導游詞02-02

關于桂林導游詞11-20

廣西桂林導游詞12-10

久久一级2021视频,久久人成免费视频,欧美国产亚洲卡通综合,久久综合亚洲一区二区三区色
日韩欧美中文字幕在线地址一 | 先锋资源国产区一区二 | 中文乱码在线波多野结衣 | 日韩亚洲欧美中文字幕第六页 | 亚洲日韩久久精品中文字幕 | 午夜打电话福利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