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作為一名具備豐富知識的導游,通常會被要求編寫導游詞,導游詞是我們引導游覽時使用的講解詞。怎樣寫導游詞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白鶴梁導游詞通用,歡迎大家分享。
白鶴梁導游詞通用1
大家好,歡迎大家來到我們美麗的山城重慶。我是來自重慶龍騰旅行社的導游XXX,將擔任大家這次白鶴梁之旅的導游。而坐在我身后的這位呢,就是我們勞苦功高的司機—陳師傅,我們的陳師傅駕車以達20xx年,經驗豐富,所以請大家放心乘坐我們的旅游大巴。有句話說得好啊,不是一家人不進一家門,既然大家剛剛已經進了我們這個車門了,那我們也就算是一家人了。所以在旅程中,大家可以叫我一聲xx。我跟陳師傅呢,也會竭力為大家解決旅程中的各種問題,希望大家有個難忘而美好的旅行。
現在我們乘坐大巴車由重慶市區出發,估計兩個小時以后我們就能到達我們的目的地涪陵白鶴梁,在此之前我將我們的目的地涪陵白鶴梁給大家進行一個簡單的介紹:
白鶴梁有著“世界第一古代水文站”之稱,位于中國重慶涪陵城北長江中,是一塊長約1600米,寬16米的天然巨型石梁。,由于早年常有白鶴群集于上面而得名,也有人說唐時爾朱真人在此修煉,后得道,乘鶴仙去,故名白鶴梁。白鶴梁題記始刻唐代廣德元年,梁上共有題刻165段,石魚18尾,觀音2尊,白鶴一只,主要分布在長為220米的中段石梁上。
“石魚兆豐年”大家都聽說過吧,這是由于題刻常年沒于水下,唯冬春季節江水枯落時才露出水面。古代人以刻石魚作為枯水水標,每當江水退石魚見,則意味著一個少雨的枯水周期已經過去,豐收年景即將到來。
題刻、圖像記錄了自唐迄今1220xx年間72個年份的枯水資料,人們以石魚的眼睛作為測量水位的標準,和現代水位測量中設立水尺零點的原理相同,石刻魚以唐代的所見魚和清代的重攜雙魚最為著名。經1200多年的歷代沿用,古代先民通過長期對枯水周期的認識,經多年觀察并掌握了枯水變化規律,其結果是石魚水標每三五年小露一次,十年大窟一次,六百年極枯一次。不少細心的人將石魚出水時間,觀魚者姓名、籍貫和石魚露出江面到枯水線的距離用尺測量出來,刊刻在石梁上,日積月累就形成了1200多年極其珍貴的水文記錄。是我國乃至全世界最早的至今保存完好的一座以石魚作為枯水水標的古代水文站。為長江流域的水電事業。橋梁建筑、內河航運、農田灌溉、資源開發、沿岸防洪和城市供水提供了極其重要的科學依據。
白鶴梁上有黃庭堅、朱熹、龐公孫、朱昂、王士禎等歷代騷人墨客眾多的詩文題刻,篆、隸、行、草皆備,顏、柳、黃、蘇并呈,有較高的藝術價值,故有“水中碑林”之美譽。
隨著長江三峽水利工程的興建,舉世聞名的白鶴梁題刻將沒入水底,為保護這一人類珍貴的文化,中國政府極具創造性的'提出了以“無壓力容器”的保護方案,這種保護方式不僅僅是為了保護題刻的物質形態,更重要的是通過保護的理性思考,解讀他所承載濃縮的歷史資訊。所以白鶴梁題刻原址水下保護工程不是紀念碑形式而是以人類進步的哲學思想和先進的科技手段,來延長石刻的生命歷程,充分體現了對古代文明的尊重。這種突出的保護形式在全球內也是極其罕見的,它將成為國際保護文化遺產史上的又一成功范例。
好了,朋友們,涪陵白鶴梁就快要到了,你準備好了嗎?在參觀的過程中大家一定要注意看好自己的隨身物品,以防遺失。
白鶴梁導游詞通用2
在進入博物館之前,首先為大家介紹一下白鶴梁。白鶴梁題刻有著“世界第一古代水文站”之稱。5月18日,在“世界博物館日”這一天,白鶴梁水下博物館正式開放,在長江水下40米深處沉睡6年之后,白鶴梁再度與游客相會。
原白鶴梁位于涪陵城北長江中,是一塊長約1600米,寬16米的天然巨型石梁。由于早年常有白鶴群集于上面而得名。白鶴梁題記始刻唐代廣德元年,至今已有1200多年歷史了。梁上共有題刻165段,石魚18尾,觀音2尊,白鶴一只,主要分布在長為220米的中段石梁上。這也是博物館保護的重點。
好,各位朋友請跟隨我進入博物館。“石魚兆豐年”大家都聽說過吧,那么大家是否知道石魚是怎么和豐年聯系起來的?這是由于古代人以刻石魚作為枯水水標,而石魚常年沒于水下,唯冬春季枯水季節才露出水面。每當江水退石魚見,則意味著一個少雨的枯水周期已經過去,豐收年景即將到來。
在這里我們可以看到許多古代水文記錄,人們以石魚的眼睛作為測量水位的標準,和現代水位測量中設立水尺零點的原理相同。經1200多年的歷代沿用,古代先民通過長期對枯水周期的認識,經多年觀察并掌握了枯水變化規律,其結果是石魚三五年小露一次,十年大枯一次,六百年極枯一次。不少細心的人將石魚出水時間,觀魚者姓名、籍貫和枯水水位刊刻在石梁上,日積月累就形成了極其珍貴的水文資料。
不僅如此,白鶴梁上還有黃庭堅、朱熹、王士禎等眾多文人墨客的詩文題刻,篆、隸、行、草皆備,顏、柳、黃、蘇并呈,有較高的藝術價值,故有“水中碑林”之美譽。
不過非常可惜的是,隨著長江三峽水利工程的興建,舉世聞名的白鶴梁題刻將永遠沒入水底。為保護這一偉大歷史遺跡,我國政府極具創造性的提出了“無壓力容器”的`保護方案。這就是我們現在所在的水下博物館。它不是紀念碑形式而是以人類進步的哲學思想和先進的科技手段,來延長石刻的生命歷程,充分體現了對古代文明的尊重。成為國際文化遺產保護史上的又一成功范例,深受廣大游客所喜愛。
【白鶴梁導游詞】相關文章:
白鶴梁的導游詞12-18
白鶴梁導游詞03-16
涪陵白鶴梁導游詞12-17
涪陵白鶴梁導游詞05-22
最新的白鶴梁導游詞推薦09-16
白鶴梁的導游詞(精選12篇)07-01
【集合】涪陵白鶴梁導游詞07-16
白鶴梁導游詞優選【3篇】06-26
白鶴梁導游詞15篇【薦】0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