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群走網>好詞>導游詞>同里古鎮導游詞
同里古鎮導游詞
更新時間:2024-10-26 07:46:15
  • 相關推薦
同里古鎮導游詞

  作為一名專門引導游客、助人為樂的導游,通常會被要求編寫導游詞,導游詞具有注重口語化、精簡凝練、重點突出的特點。那么大家知道正規的導游詞是怎么寫的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同里古鎮導游詞,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同里古鎮導游詞1

  同里是一個具有悠久歷史和典型水鄉風格的古鎮。同里舊稱“富土”。唐初改為“銅里”。宋時將舊名拆字為“同里”。同里風景優美,鎮外四面環水,鎮內由15條河流縱橫分割為7個小島,由49座橋連接。鎮內家家臨水,戶戶通舟;明清民居,鱗次櫛比;宋元明清橋保存完好。它以小橋流水人家的格局贏得“東方小威尼斯”的美譽。同里隸屬江蘇省吳江市,位于太湖之濱,京杭大運河畔,全鎮總面積為133.15平方公里,人口5.5萬。同里以“醇正水鄉,舊時江南”的特色聞名于海內外,1980年被列為國家太湖風景區景點之一,1982年又被列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1992年被列為省級文物保護鎮,著名景點“退思園”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它像一顆珍珠鑲嵌在同里、葉澤、南星、龐山、九里5個湖泊之中。鎮區被川字形的河道及縱橫交叉的支流分割成7個小島,由于同里處于澤國河網之中,歷史上交通不便而少有兵燹之災,古建筑保存較多,是江蘇省目前保存最為完整的水鄉古鎮之一。因水成園,家家連水,戶戶通船,構成層次錯落有致的優美畫卷。自古以來,詩人墨客對此贊美不絕。

  嘉蔭堂

  嘉蔭堂在同里竹行埭尤家弄口,舊稱柳宅,建于民國十一年間(1922年),宅主柳炳南,與愛國詩人柳亞子先生同宗。柳亞子先生曾在此居住。嘉蔭堂的正門采用石庫門式的墻門,其墻面所用原料比較細膩又用經過水磨加工的細清水磚砌成,并加以灰漿勾維,使墻面更顯得整潔光亮。雖未登堂入室,卻已給人一種神清氣爽的感覺。穿過門廳抬起頭來,只見‘福、壽、祿”三星躍居正脊中心,額首微笑,似乎正在歡迎來自遠方的朋友。嘉蔭堂的主建筑俗稱“紗帽廳’,系仿明結構,整座大廳高大寬敞,肅穆莊重。廳內到處刻著圖案,五架梁兩側刻有八駿圖”,梁兩端刻有‘風寒牡丹,梁底則刻有“稱心如意”、“必定高中”等圖案,就連拳頭大小的一塊“峰頭’,也刻上了寓意“連生貴子”的蓮蓬,真是琳瑯滿目,美不勝收。更為罕見的是,紗帽翅(即棹木)上也刻上了(三國演義》中的“古城會”、“三英戰呂布”、“三顧茅廬”、‘草船借箭”等八幅形象逼真、呼之欲出的圖畫,讓人不由拍案叫奇。這組木雕現已被(中國戲曲志·蘇州分卷)收錄。

  崇本堂

  崇本堂位于江蘇吳江富觀街長慶橋北堍,坐北朝南,面水而筑,東與嘉蔭堂隔河相望,西與長慶橋等三橋相連,整齊的石駁岸護衛著這座古樸的宅第。如果把同里比作是一座古建筑的博物館的話,那么崇本堂就是這座博物館中一件雕刻精致的藝術品,其精湛的技藝和深刻的內涵,讓每一位游人贊嘆不已。走進庭院,只見疊有湖石花臺的小院里,天竺和紅楓相映成趣,磚雕門樓面北佇立,門樓上方設置了仿木結構的飛椽斗拱,拱眼板上刻有祥龍細紋,下面是花崗巖制作的條石門檻,中置“黃狼箱”活絡門閂,“一塊玉”兩端飾有如意香草紋,蹭的“包袱巾”上刻著寶相花,里面還有暗喻升官發財的“鯉魚跳龍門”的深浮雕。門樓的`字牌兩側各有一幅人物山水畫,字牌上端莊有力地寫著“崇德思本”四個朋字。德乃世人安身立命之根本,亦是宅第主人崇尚的為人之道。磚雕正脊還有一幅“望子成龍”圖,上面人歡魚躍,使人浮想聯翩。

  同里明清街

  同里鎮內的明清街,全長160米,古街保存了原來的條石路面,街兩旁的建筑多為明清年代所造,保持了原來的建筑風貌,一路前去,古街上很有品味的店鋪櫛比鱗次,有的出售當地土特產,有的擺滿了各種字畫墨寶,有的掛著各種精美的工藝品,還有的正在現做現賣各種香噴噴的小吃,而寫著店的各色小旗在古街上空飄動,給人一種古風悠悠撲面而來的感覺。費孝通先生為古街題寫的“明清遺風”四個大字,被鑲嵌在古撲莊重、高高聳立的大理石門樓上,遠遠望去,很有一種恍若隔世的滄桑感。

  退思園

  退思園位于江蘇省吳江市,建于清光緒十一年至十三年(公元1885—1887年)。園主任蘭生,字畹香,號南云。光緒十年(公元1884年),內閣學士周德潤勛任蘭生盤踞利津、營私肥已。光緒十一年(公元1885年)正月,解任候處分,旋因查所勛都不實,部議革職位。任蘭生落職回鄉,花十萬兩銀子建造宅園,取名“退思”。其弟任艾生哭兄詩有“題取退思期補過,平泉草木漫同看”之句,可見園名取《左傳》“進思盡忠,退思補過”之意。退思園的設計者袁龍,字東籬,詩文書畫皆通。他根據江南水鄉特點,因地制宜,精巧構思,歷時兩年建成此園。園占地僅九畝八分,既間樸無華,又素靜淡雅,具晚清江南園林建筑風格。退思園布局獨特,亭、臺、樓、閣、廊、坊、橋、榭、廳、堂、房、軒,一應俱全,并以池為中心,諸建筑如浮水上。格局緊湊自然,結合植物配置,點綴四時景色,給人以清澈、幽靜、名郎之感。2001年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同里三橋

  同里三橋是指太平橋、吉利橋和長慶橋。太平橋,跨于東柳、漆字兩圩。橋為梁式,小巧玲瓏,橋上有聯一副,曰:“永濟南北太平路,落成嘉慶廿三年。吉利橋跨漆字、兩圩,處太平橋、長慶橋中間。橋型為拱形橋,橋之南北兩側都有橋聯,南側一聯曰:淺渚波光云影,小橋流水江村。北側一聯曰:“吉利橋橫形半月,太平橋峙映雙虹。站在吉利橋北,環顧三橋,河水明凈如鏡,小橋如飛虹臥波,波光橋影,美不勝收。長慶橋,俗名謝家橋,跨東柳、兩圩,舊名福建橋,又稱廣利橋。橋上有橋聯一副,曰:公解囊金成利濟,好留柱石待標題。橋聯表明建橋者義結同心,為民造橋,功在當代,利在千秋。

同里古鎮導游詞2

  同里古鎮全稱蘇州市同里古鎮景區,位于蘇州太湖之畔古運河之東。她建于宋代,至今已有一千多年歷史,是名副其實的水鄉古鎮。同里鎮距近臨上海、浙江等地,是為江南六大著名水鄉之一,為五個湖泊環抱,由網狀河流將鎮區分割成七個島。古鎮風景優美,鎮外四面環水。她是江蘇省最早,也是唯一將全鎮作為文物保護單位的古鎮。是江蘇省首批歷史文化名鎮。其中水鄉古鎮和退思園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預備清單。 同里鎮內自成水網,民用水河橋比比皆是,悠悠綠水,水活水清,“家家臨水,戶戶通舟”。形成“水巷小橋多,人家盡枕河”,柳橋通水市,河港入湖田”的獨特景觀,是江南典型的“小橋、流水、人家”的水鄉古鎮。

  同里風景優美,鎮外四面環水,鎮內由15條河流縱橫分割為7個小島,由49座橋連接。鎮內家家臨水,戶戶通舟;明清民居,鱗次櫛比;宋元明清橋保存完好。它以小橋流水人家的.格局贏得“東方小威尼斯”的美譽。現存著名的有退思園、耕樂堂、環翠山莊、三謝堂、侍御第、臥云庵、城隍廟、尚義堂、嘉蔭堂、崇本堂等園林和古建筑。

【同里古鎮導游詞】相關文章:

同里古鎮的導游詞01-05

江蘇同里古鎮的導游詞范文11-18

江蘇同里古鎮游覽導游詞01-27

關于蘇州同里古鎮導游詞05-15

同里古鎮作文06-04

江蘇同里古鎮導游詞7篇11-09

江蘇同里古鎮導游詞(8篇)11-08

江蘇同里古鎮導游詞8篇11-08

同里古鎮作文范例(5篇)01-05

瑤里古鎮導游詞11-20

久久一级2021视频,久久人成免费视频,欧美国产亚洲卡通综合,久久综合亚洲一区二区三区色
伊人久久精品在热线热 | 日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日韩精品另类图区中文字幕 | 最新国产·精品更多 | 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的电影手机版 | 久久免费视频9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