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作為一名專門為游客提供優質服務的導游人員,很有必要精心設計一份導游詞,導游詞是導游人員引導游客觀光游覽時的講解詞。怎樣寫導游詞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介紹江蘇網師園的導游詞范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國學蘇州四大名園之一。
地處蘇州舊城東南隅葑門內闊家頭巷,后門可達十全街,地方志記載為帶城橋闊家頭巷11號,現為市內友誼路南側。網師園為蘇州典型的府宅園林,是我國江南中小型古典園林的代表作品。1982年被國務院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97年12月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國學網師園始建于南宋淳熙元年(1174),為藏書家、官至侍郎的揚州文人史正志退居姑蘇時所筑的一座府宅園林,因府中藏書萬卷,故名“萬卷堂”,對門造花園,號“漁隱”,顯其歸隱之意。后廢。至清乾隆年間(1765年前后),退休的光祿寺少卿宋宗元購得萬卷堂故址,重治別業,有樓、閣、臺、亭等,號稱12景,取名“網師小筑”。網師乃漁夫、漁翁之意,意謂“漁父釣叟之園”,此名既借舊時“漁隱”同義之意,且與巷名“王四”(一說“王思”,即今闊街頭巷。園內的山水布置和景點題名亦蘊含著濃郁的隱逸氣息。乾隆末年(1795),太倉富商瞿遠村買下此園,增建亭宇,疊石種樹,添筑梅花鐵石山房、小山叢桂軒、濯纓水閣、蹈和館、月到風來亭、云岡、竹外一枝軒、集虛齋等建筑。由于瞿遠春的巧為運思,使網師園“地只數畝,而有紆回不盡之致;居雖近廛,而有云水相忘之樂。”至今網師園尚總體保持著瞿氏當年造園的結構與風格。園名仍沿用“網師”舊名,由于園主瞿姓,故又稱“瞿園”,亦稱“蘧園”。同治年間(1862—1874),網師園為江蘇按察使李鴻裔所有,更園名為“蘇鄰小筑”。李鴻裔死后,嗣子少眉繼有其園。光緒二十二年(1896),增建擷秀樓。光緒三十三年(1907),園歸清光緒朝將軍達桂。辛亥革命后,東北軍閥張作霖以30萬兩銀子從達桂手中購得此園,民國6年(1917),贈于其師張錫鑾作慶壽大禮,易名“逸園”,又稱“張家花園”,筑琳瑯館、道古軒、殿春簃、籮月亭諸景點。抗日戰爭前,國畫大師張大千和其兄張善孖借寓網師園內,同時居住園中的還有近代金石書畫家葉恭綽等人。張氏昆仲的畫室大風堂,就是現在的殿春簃。1940年,書畫文物鑒賞家和收藏家何亞農買下這座園林,復用“網師園”舊名。1950年,何亞農后人將網師園捐獻給國家。1958年,蘇州市園林管理處對網師園進行全面整修,擴建了梯云室,增修了涵碧泉、冷泉亭,使住宅園林修葺一新。
1958年10月,網師園正式對外開放。
【介紹江蘇網師園的導游詞】相關文章:
網師園導游詞06-07
(熱門)網師園導游詞08-26
介紹長城的導游詞 介紹長城的導游詞06-24
介紹北京的導游詞_介紹北京故宮的導游詞04-02
園博園導游詞12-30
周莊導游詞介紹06-01
介紹泰山的導游詞05-09
介紹故宮的導游詞12-16
介紹南京導游詞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