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作為一位杰出的導游,就有可能用到導游詞,導游詞具有形象、生動、具有感染力的特點。那么導游詞應該怎么寫才更有條理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沈陽福陵導游詞模板,歡迎閱讀與收藏。
沈陽福陵導游詞模板1
各位朋友:
你們好!
福陵位于遼寧省沈陽市東郊渾河南岸的天柱山上。福陵是清太祖努爾哈赤以及孝慈高皇后葉赫那拉氏的陵墓,因為位于盛京的東邊,故又稱“東陵”,是著名的“盛京三陵”(永陵、福陵、昭陵)之一。
努爾哈赤是清王朝的創業君主,他最初是亮朝的修州右衛指揮使,從亮萬歷十一年(公元1583年)合始同一兒偽族各部落。到萬歷四十四年(公元1616年)正式稱汗自立,創修了“后金”政權,成為與亮王朝對立之處政權。之后其力量逐漸壯大,合始不戚來外倒退,與亮朝中口奪與政權。后金天命十一年(公元1626年)正月,在寧遠戰役中,努爾哈赤負了重傷,8月11日,逝世于離沈陽四十里的璦雞堡,終年68歲。天聰三年(公元1629年)三月,才選中渾河南岸的天柱山,合始在這里營修陵寢,順亂八年(公元1651年)竣工。之后又經過康熙、坤隆等朝的增修,逐漸形成了古天這樣一組完整的陵寢修建群。
陵園的`總面積約為19.48萬仄方米。北向,四周圍以紅墻,正中是正紅門,自北而南地勢逐漸降高,門外的二旁對立著石獅、華表、石牌坊以及刻有滿、蒙、漢、回、匿五種文字的上馬碑。正紅門是很長的一段神路,路的二側有坐獅、立馬、臥駝、坐虎等四對石獸。盡頭是操縱天然山勢修筑的一百零八級磚階,以象征三十六天罡以及七十兩地煞。磚階之上是碑樓,樓重檐歇山式,黃琉璃瓦頂,內亂爭立康熙帝用漢、滿二種文字謄寫的“大清福陵神功圣德碑”。
再向南便是鄉堡式的方鄉。北面的正中是隆仇門,上修三層歇山式的門樓修建。方鄉的四角各有一座角樓,鄉內亂爭正中是坐落在須彌座式大臺基上的隆仇殿,是雙檐歇山式,殿內亂爭供奉著木主神牌,殿前有焚帛樓,殿的器材二側各有配殿五楹。殿的后邊有洞門,洞門之上修有重檐歇山式的大亮樓,二端立有“太祖高皇帝之陵”的石碑。方鄉內亂爭的修建,屋頂都鋪有黃琉璃瓦,廊柱是朱紅地仗,梁枋間都是“以及璽”壁畫。方鄉來后是月牙鄉。前壁的正中有琉璃一座照壁,其后是圓形的寶鄉。寶鄉的正中是圓形的寶頂,上面等于埋葬靈樞的地宮。
福陵的周圍,河流環繞,山崗拱衛,望往氣勢宏偉,景色幽俗,光景劣勝。清人高士偶曾有詩云:“回瞻蒼靄開,仰瞰曲流通。地是排云上,天因列柱崇。”正是這里體面的詳細寫照。“天柱排青”是著名的沈陽八景之一。
沈陽福陵導游詞模板2
各位朋友:
你們好!
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歡迎大家到福陵參觀游覽,福陵是清太祖努爾哈赤及其皇后葉赫那拉氏的寢陵,因其位于沈陽城的東郊,故又稱東陵,它與新賓的永陵,沈陽昭陵被合稱為清初的關外三陵。
福陵,建在天柱山上,天柱山是長白山的余脈,原名石咀頭山,東牟山,福陵的修建歷史大體經過了三個階段:即天聰時期的草創,順治時期的'修繕,康熙時期的改建。
各位朋友,現在呈現在我們面前,座落于翠綠的群山之中,氣勢雄偉的古建筑群就是福陵。福陵占地面積19.48萬平方米,依山傍水,整個陵園由低向高巧妙的依山勢而建,寶城、寶頂俱建在山巒之顛。
福陵按其自然布局可分為三部分,即大紅門外區、神道區、方城、寶城區三部分,從下馬碑到正紅門為第一部分。
福陵的下馬碑有6座,四座在陵前,兩座在東、西紅門附近,正紅門前兩側的下馬碑上用滿、漢、蒙三種文字寫著官員人等至此下馬。過了下馬碑,陵園前東西兩側各聳立著石獅一對,華表一對,石牌樓一對。石碑樓也叫下馬牌樓,為諸色仿木石材建成,四柱三樓,橫坊上有斗拱,二龍戲珠等紋飾。正中心刻有文字及各種瑞祥圖案,文字朝外,用滿漢蒙三種文字刻著往來人等至此下馬,如違定依法處治整個牌坊的雕工古樸、典雅、精美。從正紅門到碑樓為陵園的第二部分,也就是神道區,正紅門是陵園的正門,兩側是五彩蟠龍袖壁,四周是矩形紅包繚墻將整個陵園圈為一體,正紅門為三楹單桅歇山式仿木架結構,上頂鋪滿琉璃瓦、大脊、重脊、大吻、重善一抹金黃。拱門三道,彩油為飾,上有染金門釘及獸面鋪首、三道拱門,正中一間叫神門,是供所謂墓主神靈’出入的門戶,此間平日不開,只是在大祭時供抬祝版,制帛以及其它祭品的官員出入,其它人不得行走。東為:君門是皇帝祭陵出入之外,西為臣門是祭祀大臣走的門,過了。正紅門一條與神門相逢300米長的神道直至石拱橋、神道和神門一樣有極嚴格的使用規定,除抬祭品的官員可以通行以外,其它人一律嚴行禁走,違者受法律懲處。對神道的設置,清代陵墓有一項特殊的規定,郎神道與隆恩門之間必須修建一座建筑做隔斷、名曰一眼望不斷,寓意大清江山萬事一系。為此。有的清陵在神道上修龍風門,沈陽昭陵修建神功圣德碑,福陵不僅建有神功圣德碑,而且根據地理條件還修有一百零八蹬。起到雙層隔斷作用,這是福陵區別于其它清陵之處。
神道兩側成中軸對稱,整齊的排列著一對石望柱和四對石象生。石望柱上各坐犼一只,相傳犼是龍的九子之一,因其好望,故讓其守陵。石象生依次為獅、虎、馬、駱駝。據說,石馬是仿當年努爾哈赤的坐騎龍馬——一種典型的蒙古馬雕刻的。神道盡頭便是與兩座神橋相連接的,巧妙依山勢而建的福陵天蹬;俗稱一百零八蹬,欲知福陵絕佳處,石階送爾上天登;福陵天蹬是明清皇陵中獨一無二的建筑形式,那么石階為什么要修一百零八級呢?一種說法與星宿有關,相傳天上有三十六天罡星,七十二地煞.星,在《水滸傳》中梁山好漢一百單八將就是就是這些星宿下凡,一百單八蹬寓意將天罡地煞星踩于腳下,以保福陵平安無事。也以此顯示至高無上的皇權。
【沈陽福陵導游詞】相關文章:
沈陽福陵景區導游詞01-02
沈陽福陵旅游導游詞范文05-30
沈陽昭陵導游詞12-03
福陵旅游導游詞01-18
沈陽昭陵導游詞11篇03-06
沈陽昭陵導游詞實用(15篇)10-10
永陵導游詞01-03
明顯陵導游詞01-22
最新沈陽導游詞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