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群走網>好詞>導游詞>的安徽馬鞍山采石磯景點導游詞
的安徽馬鞍山采石磯景點導游詞
更新時間:2024-09-17 14:18:32
  • 相關推薦
推薦的安徽馬鞍山采石磯景點導游詞

  作為一名樂于助人的導游,往往需要進行導游詞編寫工作,導游詞具有注重口語化、精簡凝練、重點突出的特點。我們應該怎么寫導游詞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推薦的安徽馬鞍山采石磯景點導游詞,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游人來到馬鞍山市西南的唐賢街,過鎖溪橋,即見平地拔起的翠螺山。山西北臨大江,三面為牛渚河環抱,海拔131米,猶如一只碩大的碧螺浮在水面而得名。此山原名牛渚山,相傳古有金牛在此出渚。山間林木蔥綠,蔚然深秀,西麓突兀于江中的懸崖峭壁就是著名的采石磯;西北臨江低凹之處,人稱西大洼,北邊山脊梁叫蝸牛尾,山勢險峻;南麓林木蔥郁,亭閣隱隱,太白樓等文物古跡均分布在這一帶,最高處是翠螺峰。

  太白樓面臨長江,背連翠螺,濃蔭簇擁,是一座雄偉壯觀的古建筑。它與湖南岳陽的岳陽樓、湖北武昌的黃鶴樓、江西南昌的滕王閣,合稱為江南著名的“三樓一閣”。太白樓是為紀念我國唐代詩人李白而建造的。它初建于唐元和年間(806~820年),原名謫仙樓,距今已有1100余年歷史。清雍正八年(1730年)重建,改名為“太白樓”,亦稱作“唐李公青蓮祠”。歷代均有修建,現存建筑建于清光緒年間(1875一1908年)。太白樓高18米,長34米,寬17米,采用我國傳統的古建筑式樣,主樓三層,一層為廳,二層為樓,三層為閣。前后分兩院,前為太白樓,后為太白祠,由回廊相連,二、三樓閣檐下置郭沫若書寫的“太白樓”和張愷帆書寫的“謫仙樓”匾額,各具神韻,十分醒目。進門檐下兩壁嵌有一塊清代重修太白樓碑記和一塊記載李白生平的碑文。進入大廳迎面大屏風繪有太白漫游來石圖,壁上掛著太白游蹤圖,樓上設兩尊黃楊木太白雕像,一立一半臥,還有太白手書拓本和各種版本詩集陳列,以及歷代名士文人的詩篇、楹聯、匾額和繪畫。 太白樓西側是廣濟寺。綠樹掩映之中的“觀音閣”是圮毀的廣濟寺僅剩的建筑,內供觀音菩薩像。閣前左側有一口“赤烏井”,是采石磯最為古老的歷史文物。

  廣濟寺西首有蛾眉亭,亭建于北宋,已有900多年歷史。亭內有數方珍貴的古碑。蛾眉亭據險而臨深,憑高而望遠,景色秀麗。亭前左前方臨江之處,是一塊平坦巨石為聯璧臺,此石嵌在蔥郁陡峭的絕壁上,伸向江中,險峻異常。民間傳說詩人李白是在這里跳江捉月,騎鯨上天的,故又稱捉月臺或舍身崖。 聯璧臺左下側的臨江絕壁之上有燃犀亭,四方小亭簡樸典雅。傳說東晉將領溫嶠在此燃犀角照金牛水怪。亭下滔滔江水穿過天門一瀉而下,浪擊峭壁,卷起千堆雪,氣勢壯觀。亭西側石階下還可以看到懸空橫出的巨石,上有一只50余厘米長的大腳印,傳說是明初大將常遇春三打采石磯時留下的。 翠螺山半山腰還有李白衣冠冢,墓用青石壘砌,基高2米,直徑5米,墓碑上鐫“唐詩人李白衣冠冢”。四周松柏簇擁,芳草菲菲,環境幽靜。 三元祠,又稱三官洞,是采石磯最大的一座天然石洞,在蛾眉亭西側巖下,洞傍山臨江嵌在崖壁間,下落無地,如自水出,江水拍擊洞邊崖壁,浪花飛濺,令人眩目。洞內上下兩層,洞內有洞,可通大江,環境別致,四季景色迥然各異,洞中供奉天、地、水三元水府神位。內還設有茶室。

【的安徽馬鞍山采石磯景點導游詞】相關文章:

關于安徽景點的導游詞07-01

安徽黃山景點導游詞05-15

安徽黃山景點導游詞01-28

安徽景點導游詞12篇02-14

安徽旅游景點導游詞04-20

介紹安徽宏村景點的導游詞11-03

安徽導游詞05-15

【薦】安徽導游詞02-07

【精】安徽導游詞01-25

久久一级2021视频,久久人成免费视频,欧美国产亚洲卡通综合,久久综合亚洲一区二区三区色
亚洲国产精品欧美激情 | 亚洲人成网999久久久综合 | 日韩无砖专区一中文字视频 | 制服丝袜中文字幕自拍有码 | 日韩熟女一区精品视频 | 亚洲免费偷窥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