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作為一位無私奉獻的導游,總不可避免地需要編寫導游詞,導游詞具有注重口語化、精簡凝練、重點突出的特點。寫導游詞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嶗山巨峰導游詞,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嶗山巨峰導游詞1
今年暑假,爸爸帶我去青島的嶗山風景區游覽。嶗山是我國著名的旅游勝地,早就聽說它的美麗神奇,當我領略了嶗山旖旎的風光后,那份淡淡的柔和美在我心中揮之不去。
我們來到嶗山腳下,那里早已人山人海,人聲鼎沸。我抬頭仰望,嶗山真美啊!淡淡的嶗山屹立在碧海之中,真不愧為海上名山。嶗山雖然沒有高聳入云的奇峰,更沒有深不可測的山谷;比不上黃山的險峻,也不如泰山的雄偉,但它極其清秀,溫文爾雅。山上躺滿了一塊塊圓溜溜的大石頭,看似松散,其實卻緊緊擁抱,石縫間擠滿了綠色植物。猶如一塊綠地毯上鑲滿了各種各樣的寶石。彎彎曲曲的小路勾勒出一條條動人的曲線,郁郁蔥蔥的樹木撐起一片片誘人的蔭涼,清涼的山風撲面而來,給人一種心曠神怡的感受。
我們隨著人群拾級而上,來到了嶗山的“龍潭湖”。果然名不虛傳,嶗山的水特別美,清清的。湖水波光粼粼,碧綠清澈,可以看清水中的游魚,還可以看見水底的沙石。我被眼前的美景深深地陶醉了,要不是被邊上游客的贊嘆所驚醒,真不知還要癡迷多久呢!再向前就是“龍潭飛瀑”,氣勢雄偉,潔白如玉,真是“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嶗山的石頭更美,柔柔的。無論是散落在山間路旁的巨石,還是靜臥水底的'卵石,個個光滑圓潤,都透著一種不可思議的柔和美,給人一種和諧的舒暢之感。從山頂俯視海邊,石頭變得奇形怪狀,有的像老人,有的像海馬,有的像青蛙,還有的像昂首東望的大海龜……真是千姿百態,婀娜多姿。
嶗山—海中名山,映于碧海藍天之間,好一派海市蜃樓的景象,好一幅絢麗多彩的圖畫。你那清淡而恬靜的美,讓我如癡如醉。
嶗山巨峰導游詞2
巨峰風景游覽區位于嶗山中部,以嶗山最高峰——主峰巨峰而命名。巨峰景區以山海、天象、山林、奇峰、怪石、人文勝景構成了雄偉壯美、離奇多變的絕頂風光。
嶗山主峰,又稱嶗頂,在嶗山中部,海拔1133米。周圍靈旗峰、美人峰、小巨峰、柱后高等百怪嵯峨,形如劍戟。極頂小石坪,方約數尺,僅容二、三人,周圍鐵欄防護。登臨其上,唯見大海浩瀚,水天一色。此處可觀日出,所謂“巨峰旭照”即此。
巨峰風景游覽區包括上十八盤、黃花頂、黑風口、美女峰、五指峰、巨峰、比高崮、靈旗峰、一線天、自然碑、慈光洞、原泉、柱石高、巨峰口、臥羊峰、迷洞、滑溜口等17處主要景點,總面積7.4平方公里。該景區特色是高山區的自然景觀和遠眺山海風光。
嶗山的主峰稱“巨峰”,又稱“嶗頂”。巨峰風景游覽區是以嶗山的最高峰為主體形成的風景游覽區,該景區的特征主要是高山區自然本色。嶗山以巨峰為中心向外延僻的4條大支脈,在這里組成巍峨壯麗的山崗風光,置身嶗頂可以看到碧波萬頃的黃海,如珠似玉的海島,層巒競雄、萬峰爭秀的山景;在盛夏季節經常能領略到"云海奇觀"、"嶗山火球"的.宏偉場面;在隆冬季節又可以欣賞到"銀峰晶掛"的神話般景象;至于在崎頂觀日出,那又是一種美不勝收的迷人畫面。
嶗山巨峰導游詞3
嶗山,是我國18000千米海岸線上絕無僅有的一座山海相連、高逾千米的山峰。嶗山群峰壁立,巒嶂千疊,綿延百里,集山、海、林、泉之勝概,享“海上名山第一”之美譽。且為道教名山,號稱神仙洞府。極盛時有九宮八觀七十二庵,為全真道教“天下第二叢林”。歷代名家游歷題詠者不勝枚舉。
謫仙李太白的詩句“我昔東海上,嶗山餐紫霞。路逢安期生,食棗大如瓜”,以及蒲松齡的名篇《嶗山道士》,更使嶗山蜚聲宇內。作為旅游勝地的嶗山,現有太清、華樓、北九水等六大景區,筆者最鐘情的是其巨峰景區。
巨峰乃嶗山極頂,海拔1132.7米,是我國海岸線上第一高峰。環巨峰有靈旗、香爐、虔女諸峰,皆巍峨峭拔,蔚為大觀。“群峰削蠟幾千仞,亂石穿空一萬株”,是為寫實之筆,奇觀“巨峰旭照”是“嶗山著名十二景”之一。
上個休息日,天朗氣清,筆者又動游興,遂馳赴嶗山。在山腳下換乘景區爬山車,斗轉蛇行至山腰,又換乘索道纜車直升至山的肩頭,然后開始攀登山的頭部——巨峰,逾靈旗峰,越香爐峰,過杜鵑坡等處,歷盡艱辛,終抵巨峰。千仞在下,萬象來朝!近有眾峰環列,爭奇竟秀;遠有瀚海接天,礁島歷歷;頭上是昊昊清天,有片云如羽,似伸手可摘;而煙霞萬狀中則是我錦繡無雙之中華大地。
筆者擇地小憩,盡情漫覽這壯麗的海天勝景,一邊啤酒小吃,一邊默誦著李白、邱處機、康有為等先賢題詠嶗山的詩句,不僅浮想聯翩,心潮奔涌,竟有襟懷四海、思接千古之感(自不量力啊)。轉念及神州現狀,內憂日甚,外患頻仍,又不覺有一片沉郁浮上心頭(純屬瞎操心)。“居軒冕之中,不可無山林的氣味;處林泉之下,需要懷廊廟的經綸。”
比照洪應明先生的妙論,筆者的這點心思似也無可厚非。流連半晌,體力恢復后,繼續前行,經五峰仙館、五指峰、風橋險度等處,返回索道上站。這是一條環行路,一路上,奇峰異洞比比皆是,嶙峋怪石匪夷所思,老樹澄潭長伴左右。而山路之崎嶇陡峭險峻則不遜華山,許多處是在兩大巨巖夾峙的穴隙中穿過,這類地方往往被稱之為“門”,環路上有八處這樣的“門”,按《易經》八卦的.順序乾、坤、震、巽等命名,真是別出心裁!
筋疲力盡之際,方將軀體放到纜車上,纜車已是末班;而早晨上山時,乘的是首發車。啊,這真是時間被充分利用的一天,體力發揮到極限的一天,更是思想異常活躍且十分盡興的一天!
嶗山巨峰導游詞4
七月份,我在青島爬“海上第一名山———嶗山”。
我攀登過雄偉險峻的華山,游覽過翠綠清新的芝林,卻從沒有見過嶗山這樣的山。嶗山的山真險啊,危峰兀立,怪石嶙峋,走上去令你十分害怕,向下一看,是看不見底的'峽谷,讓你感覺好像一不小心就會栽倒下來;嶗山的山真奇啊,像烏龜,像仙桃,像鹿,奇峰羅列,形態萬千;嶗山的山真秀啊,像碧綠的屏障,像新生的竹筍,色彩明麗,姿態各異,走上前去,山腰間一個“壽”字,雕刻在巖石上,巨大威武。
我們爬到山頂,眼前出現一個大洞,名叫覓天洞。洞口十分寬廣,約二三十平方米,洞內到處是滴水。進入洞口,通道變得狹窄,我們抓緊扶梯,時而蹲下爬行,時而側身前行,在這里胖子是無法通行的。洞內較暗,我們用手機微弱的光線照明前行,看到有許多大石,不規則地阻擋我們前行。
通道也十分曲折,我們順著前方出現的一條光線前行,不知不覺就來到了出洞口,眼前一片光明,遠眺就是大海。抬頭看,還有山頂呢!我們繼續沿著山路,盤曲而上。路上我看見一塊大石很像只“烏龜”,它從“甲殼”中探出腦袋,高高地仰著頭,望著大海。我站在“烏龜”殼上,向遠處望,一座座山峰從海里升起,十分奇特。
再往上前行,一會就來到了山頂,這個山頂十分陡峭,估計坡度都超過六十度,我們只能在前人開鑿出來的山頂平臺上歇腳。山峰上有一塊石頭,上面刻著“青島嶗山”。
下山后,我們在嶗山山腳邊的海濱沙灘上玩耍,前面是清澈的大海,身后是峻峭的嶗山,感覺好看,又好玩。
嶗山巨峰導游詞5
青島嶗山被稱為海上第一仙山,而巨峰又是嶗山風景精華所在,有機會的人應該在巨峰景區順著景區的石階道繞巨峰一圈細看八卦門處內外風景,遠望茫茫大海,近看大小山峰亂插空,峽谷陡坡青可憐,一定會留戀忘返。我曾去過很多大山名川,包括五岳、黃山、雁蕩山等等,還沒有一個山的頂峰上像嶗山巨峰這樣依自然而修成的八卦門,也沒有這么多的原始自然景觀,不瀟灑走一回慢慢信步游嶗山巨峰是一遺憾事。八卦內外都是景,信步閑游天外天。從市內乘公交車304、104等到大河東村(或從磚塔嶺山下村)下,沿盤山道步行一到兩個小時就能到景區正門前風庵。沿途風景甚佳,不但可欣賞兩邊山景還可看眾多的與嶗山有關的摩崖石刻,了解嶗山的文化沉淀。正門處原是一個尼姑庵,可惜未能保存下來,這里風景也很美,視野開闊,可望巨峰頂、子英庵谷口、北天門、七十二級臺階等景觀。從景區正門前風庵進須花錢買很貴的門票(一般要70元,淡季50元),如想省錢可從其它地方進去,因嶗山三面是海,只要順其他游客走過的道都能到巨峰,我在相關的小文里有介紹,當然第一次上嶗頂從大河東是最好的選擇。向北進大門沿石階道大約一個多小時就到半山腰的唐朝鐵瓦殿遺址,這里林深道幽,每次我到這里看著那些已經在這深山靜寂的豎立了幾千年的石樁會使我思緒萬千,我面前就會浮現那成千上萬的善男信女們從磚塔嶺排著人梯將一塊塊鐵瓦傳上嶗山最高處的山峰下的壯景;而當我摸著那些依稀可見的摩崖石刻時那一個個僧人好像在向我走來。
過了鐵瓦殿繼續往上攀登陡峭石階半個小時左右就到索道的上站,上一百多米的階梯,穿過慈光洞,經自然碑右上幾分鐘就到八卦門的第一門離門。
一、離門在離門小休息后上登一段石階就到離門觀景臺,這是在三面是山峰的峽谷中修的一個幾十平方米的平臺。向下眺望靈旗峰、自然碑、靈旗峽谷盡收眼底,會讓人心曠神怡,忘記剛剛登那如天梯石階的疲勞。環顧東、西、北邊,山峰連云。西邊巨石上的“海上第一仙山”的摩崖石刻引來很多游客照相留念。北邊低處的一塊大巨石陡壁上一只逼真的孔雀趴在那里歡迎四方來客。再往高處西北邊一直上九霄的山峰就是嶗山頂有名的“比高崮”,正北就是高1110多米的嶗山主峰嶗頂,人們通常稱它為“巨峰”。東邊是景色絕佳道也很險的一線天(巨峰真正的一線天在離比高崮東北約五十米的地方,但游客不能去那里)、凌空飛架的先天橋、萬丈懸崖絕壁上的六合亭。登上六合亭或先天橋可看南邊和北邊的大海,及東、西、南方向的景致,會令人有處九天之感。從觀景平臺右上爬石階道約五十米左右,前行到山崗回廊再右行或右行爬一線天去先天橋和六合亭。
二、巽門、震門、艮門巽門、震門、艮門三個門分布在巨峰的東邊,要翻三個山崗。此處石階道兩邊樹木參天,十分幽雅。沿途景致甚多,眾多的豁口處可近看峽谷,遠眺大海。從先天橋或回廊下行后一直北上,登第一個坡為巽門,此前有小道可去嶗山天茶頂。再登一坡就為震門,中間杜鵑坡有小道可去嶗山絕景穿龍崮,從穿龍崮可去泉心河景區。穿過仙人洞、看過脊背石爬上第三個山崗的兩峰中間就是艮門了。從艮門下山坡有左去的石階道可去巨峰丹爐峰,登上巨峰三面碧海藍天,萬山美景將盡收眼底。在艮門的下邊刻有道德經的全文摩崖石刻,再下行約三十米就是嶗山有名的神泉水太乙泉的`東水。此水甘甜清涼,四季不斷,尤其夏天喝上一口,頓感心曠神怡,疲勞即去,有欲仙之感。
三、坎門由泉水順道繼續北上,登上兩峰中間的山口,懸崖絕壁上的木棧道就會出現眼前。登上木棧道,緩緩而上,從兩個山峰中向東看去,如天氣好的話可看到嶗山又一絕景棋盤石和千年古剎明道觀的紅瓦。到棧道的頂段,觀景臺是八卦門中一個觀景的好地方之一。下了木棧道約有100米就到了巨峰的東北角的坎門。中間有一觀景臺,站在平臺上可看東邊絕壁上的幾個大的“福”字,在陽光下會閃閃發光。向北眺望在清涼河的兩岸可看到獅身人面巨石、元寶峰等景點。從坎門下行將近250個臺階就到天柱后的下邊,此處有一叉道西去是太乙泉,東去是到景區的最北觀景臺。直行不遠,再向上登山就到了盤山路,穿過盤山路就是五指峰下的五峰館。四。乾門乾門旁的五峰館門前的盤山路可直通嶗山山腰的要道柳樹臺,從那里左下約需兩到三個小時到漢河可乘車去市里;右順大道三四十分鐘就到內、外九水的交叉處。當然盤山路下到虔女峰石刻下一百米處右行有兩個小道,花一到兩個小時就能到聞名于世的嶗山九水十八潭的最高處涼清河的出口潮音瀑布。從五峰館門前沿盤山路下行左邊就是五指峰,右邊峽谷對岸右上是天柱后丹爐峰,往下是大“福”字摩崖石刻,順著谷右(東)山崗往北有“采菇女”,遠處可看到“獅身人面”巨石。
沿道下行乾門的東北背后就是古人稱為的“天犬峰”,從谷的東邊看又是“關公石”,一石二景,天地造化。兩大巨石中間如一大門就是嶗山的“鬼門關”。在這里休息一下回頭看五指峰直插九霄。如時間緊從這里返回進五峰館,下行約五十米順右道去乾門。每當我登上乾門(其實就是五指峰上)時我總會為之一震,這里真是太美了。以前在沒有修八卦門景區時我多次試登五指峰均為成功,都是無功而返。從兩個指縫間(乾門)可看到關公石,鬼門關,遠處的元寶峰等景,回首可看巨峰頂丹爐峰又是另一番景象。巨峰景區處處美但我更喜歡乾門,這里有不同于別處的景,會令人產生不同于別處的思緒。這里一般游客都不到,景美又很幽靜。再說乾門是象征權力的地方,我不喜歡權,也不喜歡仕途路,但我覺得乾門的“權”是男性陽剛的體現,作為男人不可不到,不可不登。五。兌門從乾門下來順右道到主道后順石階道右行,爬上一山崗就是兌門。左邊是連云巨峰,右邊是萬丈懸崖峭壁,峽谷里,峽谷兩岸,千峰競姿,蒼翠可憐,遠處群山逶迤莽莽,四季景致各異,加上有時云霧繞身,伸手可親,春夏秋奇花異草滿道旁,真令人信心曠神怡,有欲仙之感,不得不贊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嶗山巨峰美,巨峰西道更應是嶗山巨峰自然景的精華之一。
順著道邊玩邊看,陣陣松濤相伴,翻過兩座不算高的山崗不知不覺就到了巨峰鐵索橋。走在長長的鐵索橋上可欣賞巨峰的奇、險、特、和“海上第一仙山”的真正含義,不過不知怎么搞的,每次一踏上巨峰鐵索橋我總會想起電影上多次出現的紅軍飛瀘定橋的場景。可惜絕大多數人都不從西道走。六。坤門過了鐵索橋,爬過棧道就到了巨峰的西南代表母權的坤門了。坤門在巨峰比高崮的西南邊,一路辛苦來到這里,站在兩峰中間的坤門上會覺得到了天上了,這里通常風很大,盛夏到這里是一個休息的好地方。透過坤門向東南方向可看到一線天、六合亭、先天橋;西北方向是古木參天,下去那里就是石門澗。從坤門沿小道下石門澗花一個多小時就到石屋澗,從那里沿溪一個多小時就能到大河東村,可搭車回市內。從坤門沿石階道東南下不到十五分鐘就能回到離門。其實我曾多次繞行八卦門還包括登丹爐峰,平均每次不到三個小時就能游完。繞巨峰一圈:八卦內外盡是景,信步閑游天外天。
嶗山巨峰導游詞6
青島嶗山巨峰奇觀第一奇當屬“巨峰旭照”。巨峰旭照是指在嶗頂巨峰東方海上日出的壯美景觀,綺麗壯美,被列在“嶗山十二名景”的首位。巨峰,青島嶗山主峰,俗稱“嶗頂”,海拔1133米,東邊海上碧波浩淼,從這里觀看日出蔚為壯觀。黎明之際,登上巨峰,遙望東方海與天相接處,先可以看見一抹魚肚白光,慢慢地變成淡黃、橙黃、桔紅,不一會兒又變成紅紅的火焰,接著出現一道七彩光暈,光暈下鮮紅的太陽慢慢地從暗紅的海面上升起,再向上輕輕一躍,掙脫了大海的升到海面上,海面上呈放射狀閃耀著點點金光,巨峰及各山峰的頂部布滿片片紅光,“海平、山靜、云起、日升、金光、霞彩”更將巨峰奇觀的魅力敘述迨盡。描寫巨峰旭照的詩句有:“振衣直上最高峰,如發扶桑一線通。只有仙靈營窟宅,更無人跡惹天風。群山岳岳憑臨外,大海茫茫隱現中。持較岱宗應特絕,碧天咫尺彩云紅。”
銀峰晶掛這一巨峰奇觀一般出現在隆冬季節,不過由于今年立春以來的持續低溫,前些日子巨峰也出現了“銀峰晶掛”奇觀。登上巨峰,只見在陽光照射下,山峰一片潔白,形狀各異的植物都披上了晶瑩的`冰衣,仿佛是一個通體透明水晶世界。銀峰晶掛是怎么形成的呢?這有點類似于霧凇的形成,不過濕度要更高一些,青島的冬季屬大陸性季風氣候,寒冷干燥,氣壓較低,降水天氣出現后,帶有一定水分的薄云一般在嶗山千米以上群峰間飄動,由于云層溫度低于氣溫,云中的水分碰到石頭、樹木和草類就附在上面,并結成冰晶,經過一個夜晚,冰晶越積越厚。第二天早晨太陽出來時,巨峰一帶的群峰一片潔白,所有植物都結著晶瑩的冰花,在陽光下閃閃發光。此時的巨峰景區就像一個奇麗的水晶世界。青島嶗山巨峰景區四大奇觀之巨峰火球四大巨峰奇觀中,“巨峰火球”出現的幾率最低,因為青島很少下大暴雨。盛夏暴雨期是看巨峰火球的時間。當山下大雨傾盆,巨峰頂上卻驕陽似火,晴空萬里。此時腳下烏云翻滾,雷雨交加,一團團火球在山間上竄下跳,一條條火龍繞著巨峰橫沖直撞,時而伴著霹靂炸響和呼嘯的山風,感覺到整個山都在搖晃,令人驚心動魄,嗔目咋舌。
青島嶗山巨峰景區四大奇觀之云海奇觀
云海,是一種在平靜氣候條件下穩定的積層,它由一朵朵云塊連綿成浩大的云的海洋。嶗山巨峰景區的云海奇觀多出現在夏季。此時氣重云低,空氣濕度很高,從海灣漸漸升起的海霧如薄紗一般裹住嶗山,山下是霧,山頂卻出現太陽,游客如踏仙云一般在山上行走,站在巨峰向下面看去,云浪在山腰間纏繞,形成一片云的海洋,一望無際的云海,像雪白的絨毯一般,巨峰四周的山峰則從浩瀚的云海“探”出頭來,像一個個島嶼浮現在云海上,當山風吹來時,會出現云浪翻騰的場面。在山風的作用下,云海時升時降,游人會有騰云駕霧,飄飄欲仙的神奇感覺。
【嶗山巨峰導游詞】相關文章:
嶗山巨峰導游詞08-21
青島嶗山巨峰導游詞08-11
巨峰寺的作文12-13
嶗山導游詞05-13
嶗山的導游詞07-01
青島嶗山導游詞06-20
山東嶗山導游詞07-28
嶗山景區導游詞06-23
山東青島嶗山導游詞11-24
青島嶗山導游詞13篇0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