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群走網>好詞>導游詞>甘肅導游詞
甘肅導游詞
更新時間:2024-05-31 17:35:54
  • 相關推薦
甘肅導游詞精選(15篇)

  作為一位無私奉獻的導游,通常需要用到導游詞來輔助講解,導游詞是導游員同游客交流思想,向游客傳播文化知識的講解詞。怎樣寫導游詞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甘肅導游詞,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甘肅導游詞1

  黃河石林生成于距今四百萬年前的第三紀末和第四紀初的地質時代。由于燕山運動、地殼上升、河床下切、加之風化、雨蝕、重力坍塌形成了以黃褐色河湖相砂礫巖為主的石林地貌奇觀。景區內陡崖凌空,造型千姿百態,峰回路轉,景象步移萬千。石柱、石筍一般在80--200米之間。專家考察評估認定:黃河石林堪稱中華自然奇觀,極具旅游開發價值。

  石林景區有八個溝之多,是在地殼強烈的抬升之下,黃河河谷形成深切峽谷,使溝谷不斷變寬,局部輕弱層在水及重力作用下迅速下切,沿溝谷兩側形成大量的'石峰.石柱,同時又受到風蝕作用的改造,在崖壁上形成了許多如窗欞的構造,在水蝕.風蝕的強烈作用下形成了現在獨特的景觀。已開發的飲馬溝大峽谷內有雄獅當關、獵鷹回首、大象吸水、千帆競發、西天取經、月下情侶、屈原問天等眾多景點,形神兼備,栩栩如生。

  黃河石林景區將黃河、石林、沙漠、戈壁、綠洲、農莊等多種資源巧妙組合在一起,山水相依,動靜結合,氣勢磅礴。該區適宜探險、獵奇、漂流、攀巖、休閑度假以及地質考察并以其雄、險、奇、古、野、幽等特點成為西部影視片、科幻片的外景拍攝基地。在此拍攝的電視連續劇《天下糧倉》、《西部熱土》、《汗血寶馬》、《驚天傳奇》、《大敦煌》等播出后,更使黃河石林名揚天下。黃河石林和壽鹿山森林公園、五佛沿寺、永泰龜城構成了景泰旅游骨架,西與天祝小三峽、北與中衛沙坡頭等旅游景區相毗鄰,形成黃金旅游線路。

甘肅導游詞2

  位于肅南裕固族自治縣,是集石窟藝術、祁連山風景、裕固族風情為一體的旅游區。北梁石窟由郭盛寺、普光寺、千佛洞、金塔寺、上、中、下觀音洞七處組成,有70多個石窟。馬蹄寺石窟是一個大型石窟群。它由7個小石窟組成,相距近30公里,并設立了家庭級文物保護單位。民間傳說:天馬從天而降時,一只蹄子落在這里的一塊石頭上,踩在一個蹄印上,因此得名天壇。馬蹄寺石窟包括千佛洞、南北馬蹄寺、上中下觀音洞、金塔寺等七個小石窟。每個小巖洞群有30多個巖洞,小巖洞群有兩個巖洞,共70多個巖洞。

  這些石窟中最早的建于金代,由敦煌人郭芙和他的弟子們雕刻而成。先為郭隱居講學之所,后人加佛像。鼎盛時期,僧尼三百余人。

  明朝永樂年間改名為普光寺,寺內原有的金鞍龍袍為清代乾隆賜御物。馬蹄形石窟歷史悠久,與敦煌莫高窟、安溪玉林石窟并稱為河西佛教勝地的三大藝術瑰寶。

  馬蹄寺石窟自東晉以來已有1600多年的歷史,歷經北魏、北周、隋、唐、宋(西夏)、元、明、清、民國。它是歷史悠久、藝術價值高的.文物之一。馬蹄寺石窟的獨特之處在于千佛洞內有500多座懸崖寶塔,規模宏大,是草原游牧民族獨特的生活方式和文化特征。

甘肅導游詞3

  在我國美麗遼闊的大西北,不行是有荒漠荒灘和那蒼莽無邊的孤煙戰場,而且還有好多如詩如畫的風景名勝,如那頗具盛名的`鳴沙山。遠瞭望去,晴空萬里,山體憂如一條橫臥著的黃色巨龍,連綿嬌嫩圓滑似鏡,山脊如刃峰假設削,好一派罕有的流沙景觀,讓人驚訝不已。

  人要上山只有赤腳踏沙,人行沙中,頓感一種首飾滑圓,踩入沙坑,表層蒸熱里面涼爽又是另一番巧妙。登沙山雖無驚險卻很困難,沙流軟綿綿,進一步偏又下塌半步;踩著他人足跡好似省點力氣,有時也小跑一陣往前沖刺。這樣這般向上登攀,雖汗水淋漓,但也其樂無量。

  登上山岳,舉目遠視,天蒼蒼,沙茫茫,了如指掌,令人心曠神怡。遠處層層疊疊的山岳,揮灑出道道優美的曲線;近處沙浪縈回,看似洶涌洶涌卻如波濤凝固。“鳴沙〞之說更給此山抹上一層奇特色彩。陽光下掬沙細撒,指縫間倏然流下,五彩俱全,晶瑩閃亮,沙脊兩邊陰陽切割呈強烈反差。一邊是黑糊糊冷清涼,一邊呈金燦燦熱騰騰。真是東邊日出西邊涼。

  再俯瞰山下,沙山環繞的荒漠中,一形似月牙之泉表露著粼粼波光;泉邊蘆葦垂柳搖晃,湖中輕波漣漪漣漪。聽聞,自東漢以來便有此泉記錄,千百年來,不為流沙淹沒不因干旱枯竭,創立了沙泉共存的奇景,無愧于天下荒漠第一泉之美稱。面對著藍天、沙海、碧泉,友善恬謐相映成趣,人們無不贊嘆著大自然鬼斧神工造化之奇怪。

  下山時,不如滑沙而下,雖有幾分驚險但也有幾分刺激、幾分好奇。只要坐上竹條板,順坡而下,兩手一伸似雙翼展翅,沙浪滔滔如山洪奔跑,耳邊風聲陣陣好似沙鳴聲聲,恍然仿佛全身騰空而起,驚心動魄一瞬間,即已到得山腳下,真切是一種無法言喻的飛流直下之飄飄然感。

甘肅導游詞4

  玉門關守名,漢武帝置。因西域輸入玉石時取道于此而得名。漢時為通往西域各地的門戶。故址在今甘肅敦煌西北小方盤城。陽關,玉門關,曾是漢代時期重要的軍事關隘和絲路交通要道。相傳西漢時西域和田的美玉,經此關口進入中原,因此而得名。汽車沿著215國道向西行駛,翻超阿爾金山,就可以到達青海省的柴達木,西部油田,若羌和拉薩。今天前往玉門關景區,可以欣賞到一望無際的戈壁風光,以及虛無飄渺的海市蜃樓;形態逼真的天然睡佛以及戈壁中的`沙生植物。這些景物與藍天、大漠、綠草構成了一逼遼闊壯美的神奇畫面。提起玉門關首先要講到張騫出使西域的一段歷史,絲綢之路開通后,東西方文化、貿易交流日漸繁榮,為確保絲綢之路安全與暢通。大約公元前120__年-120__年間,漢武帝下令修建了“兩關”,即:陽關、玉門關。

  現在的漢玉門關遺跡,是一座四方形小城堡,聳立在東西走向戈壁灘狹長地帶中的砂石崗上,南邊有鹽堿沼澤地,北邊不遠處漱拉湖,再往北是長城,長城北是疏勒河故道。東西走向的長城蜿蜒逶迤,一望無際,每隔5里或10里,就筑有一座方形烽火臺,在長城烽燧的周圍,還有明顯房屋遺跡。在東西長城之南,另有一支南北走向的長城,繞過玉門關西側,向南直達陽關,關城北坡東西走向車道直通西域。玉門關關城全用黃土夯筑而成,面積約600多平方米。城垣東西長245米,南北寬264米,殘高97米城墻上寬均為37米,東西墻下寬4米,西北墻下寬49米,開西、北兩門。城頂四周有寬13米的走道,設有內外女墻。城內東南角有一條寬不足1米的馬道,靠東墻向南轉上可直達頂部。

甘肅導游詞5

  Hereinafter referred to as the "gan" or "(" in gansu province, is the ancient ganzhou (now zhang ye) and the state (now the jiuquan) ancient qi acronym. Gansu province is located in the qinghai-tibet, Inner Mongolia, three loess plateau interchange, vast territory, abundant resources, natural condition is complicated. The provincial jurisdiction over 14 province, 87 counties, land with a total area of 45.4 square kilometers, the seventh in the nation. , at the end of 20xx total population of 20xx people, including han, Tibetan, Mongolian, yulin, dongxiang, 45 nations such as security, dongxiang, yulin, special ethnic people transforming of gansu. The province terrain is long and narrow, 1655 km long, north and south 530 kilometers wide, the end of 500 meters above sea level, the highest for nearly 5000 meters. Rolling of the Yellow River in gansu provides abundant hydropower resources, the qilian mountain snow to irrigate the hexi corridor thousands of lies; Rich and vast longdong loess plateau; (3) in the vast land, longnan mountain climate is mild, the fragrance of rice, gannan, qilian mountain foothills of grassland, is one of the five major pastoral areas.

  Gansu province, i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hinese nation, has a long history and splendid culture. Bay site proves that the earth here is one of the cradles of the Chinese nation, the humanities ancestor fu was born in wei river upstream. More than three thousand years ago, zhou ancestors intelligence in longdong area. Since the han and tang dynasties, gansu as Chinese and western cultural exchange, the commerce of the silk road, left a rich historical relics. The world civilization the mogao grottoes, magnificent jiayuguan, underground treasure slips, resplendent and magnificent, don't stare blankly temple and ancient Great Wall, etc., by its unique charm to attract tourists.

  Gansu province, in the liberation for fifty years, especially since the reform and opening, has undergone earth-shaking changes, industrial and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each enterprise vigorous development. In 20xx, the province's gross domestic product (GDP) completed 116.1 billion yuan, urban per capita disposable income reached 6151.42 yuan, per capita net income of farmers reached 1590.3 yuan. To achieve a grain self-sufficiency in the province; In industry has been initially formed to non-ferrous metals, petrochemicals, machinery and electricity coal as the main body, the structure is reasonable, relatively complete categories, has a strong industrial base material technology base. Convenient railway, highway, civil aviation. Lanzhou city has become the northwest traffic, post and communications hub and business center. Of culture, education, sports, health, and scientific research career has great development, people's living standards have improved significantly.

甘肅導游詞6

各位游客朋友:

  大家,早上好!歡迎大家來到神奇美麗的張掖丹霞旅游,我是景區講解員小時。現為景區的一名實習生。由于是初次講解,所以在整個服務過程中有什么失誤,請大家諒解。

  現在咱們的觀光車要去的是一號觀景臺,所以在去景區的過程中,我就對咱們的景區做以下簡單的介紹。咱們景區位于祁連山北麓,東距張掖市區40公里,北距臨澤縣城20公里。它是東西長約50公里,南北寬約10公里,總面積有510平方公里的省級風景名勝區,省級地質公園的張掖丹霞的一部分。現為3A級旅游景區,正規化升級為4A級旅游景區。

  其實我們通常所聽說的丹霞,它是一個地理學的名詞。是指巨厚的紅色砂礫巖體,在風力侵蝕和流水沖蝕的長期作用下所形成的奇峰怪石的總稱。它以廣東仁化縣的丹霞山最為著稱,所以被稱為是丹霞地貌。其實早在上世紀70、80年代中國著名的礦床學家,現中科院資深院士,曾經為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博士生導師的馮景蘭就已經發現了地球上存在著這么一種由紅色砂礫巖體所組成的地質地貌類景觀,也許是因為太忙的原因,并沒有為這種地貌景觀取名。在經歷了一段時期之后,我國中科院的另一位院士程國達教授,他在經過多年研究以后,為這種地貌景觀寫了一首詩。其中有兩句寫到丹霞景觀是“色如渥丹,燦若明霞”,取其其中的兩個字丹霞,于是我們今天所說的丹霞便應運而生了。大家請看車窗右邊,展現在大家面前的像貝殼一樣的景觀,在咱們景區叫大扇貝,為什么叫這樣的名字呢,那是因為它真的像海灘上的貝殼一樣美麗。這樣的貝殼在咱們景區共有九個,所以景區人員又將其稱作九龍騰云,待會兒到觀景臺了,有興趣的游客可以數一數哦!大家再看車子的兩邊。你就會發現兩邊的山體都是表層被薄薄的一層紅色巖體覆蓋,所以大家在待會兒登上觀景臺之后,請以欄桿為界,彩色山體是禁止攀爬的,因為如果你留下一個腳印,它的自然恢復時間需要60年。現在咱們的'車子要上一個比較陡的坡,請大家抓好扶手注意安全!大家請看我左手邊,展現在大家眼前的就是我們的主景區了,咱們景區的門票等各種對外宣傳冊上采用的都是這里的景區,大家在看我右手邊,剛才給大家講的大扇貝和九龍騰云都在這兒,朋友們在這兒你還可以看到的景觀有眾僧拜佛景觀,待會兒大家登上那邊的觀景臺就可以看見了。

  各位朋友,觀看完了一號觀景臺,想必大家已經注意到觀景臺上的那個大石頭了吧,它可是從我國的第二大內陸河黑河的支流梨園河所運送過來的,上面的四個大字想必大家已經看到了,對了,是“丹霞觀止”。它的意思就是看了我們這兒的丹霞就不用再去其他地方了。也許有人會問為什么,那是因為我們這兒的丹霞是彩色丘陵與丹霞奇觀的結合地,在國內僅此一處。丹霞地貌主要分布在中國、美國西部、中歐、澳大利亞。而一提到國內的丹霞景觀,我們首先會想到以廣東仁化丹霞山。其實丹霞地貌在北方分布也是很廣的,我們甘肅作為旅游資源大省,其丹霞資源也居全國第三。其中我們有都熟知的有“東方雕塑陳列館”之稱的天水麥積山,“道教第一名山”崆峒武術的發源地平涼崆峒山,以及咱們張掖市的名片之一肅南馬蹄寺,它們都屬于丹霞地貌,只是沒有我們張掖丹霞景觀發育齊全而已。在20xx年由中國國家地理聯合國內外34家大型媒體評選中國最美的地方的活動中,我們張掖丹霞從全國483出丹霞景觀中脫穎而出,被評選為中國最美的七大丹霞之一。當時它排列第六。其它的依次是:排列第一的廣東丹霞山、排列第二的福建武夷山、排列第三的福建大金湖、排列第四的江西龍虎山、排列第五的由兩處景觀組合而成它們是湖南崀山和廣西資江八角寨、排列第七的貴州赤水丹霞。20xx年又被《圖說天下國家地理》編委會評為“奇險靈秀美如畫——中國最美的6處奇異地貌”之一,當時排行第二(依次是九寨溝、張掖丹霞地貌、黃龍、野柳(臺灣)、澎湖列島(臺灣)、天山托木爾冰川)。而在去年三月又被美國最具權威性和導向性的地理雜志《美國地理》評選為“世界10大神奇地理奇觀”之一。咱們中國做為資源大國共有3出入選,分別是排第六的張掖丹霞,排列第八的路南石林和排列第九的湖南武陵巖。

  其實一提到丹霞地貌好多人都會想到雅丹地貌,去新疆魔鬼城的朋友也許會同樣被它的神奇所吸引。但雅丹地貌和丹霞地貌有什么不同呢?其實它們的最大的不同點就是作用力不同,雅丹主要是地球的外力作用,如我們經常聽說的分化、剝離、侵蝕、搬運等。而我們的丹霞景觀主要是內力作用,就是我們經常所聽說的地殼運動、巖漿活動等作用。也許還會由朋友問到內外力作用的區別,其實告訴大家,內力作用就是把平的變得凹凸不平,而外力作用就是把高的削平,矮的填平。彈指間,我們的2號觀景臺就到了,在2號觀景臺大家可以看到的景觀有左邊的睡美人和右邊的夕輝歸帆以及主景區七彩屏和七彩塔的一部分,而這個睡美人可需要有三分觀察和七分想象的,提示大家一下,我們的睡美人可是頭西南足東北的。咱們的觀光車在這兒停留十分鐘,請大家以路為界,進行拍照,彩色山體不許攀爬。各位朋友,大家請看車子的左邊,細心的游客就會發現路邊的相鄰的兩個土丘其景色卻大不相同,其中一個土層的下面也已經出現了淡淡的彩色,而另一個則是光禿禿的什么也沒有,為什么這樣呢,那是因為在景區剛開發,由于管理不夠完善,加之部分游客不服管理,在這個山體上隨意踩踏,才造成了現在的這個樣子。大家再看看車子的兩邊,你會發現一邊是黃土丘另一邊是彩色山體,為什么會是這樣呢,那是因為大家左手邊的黃土層形成于第四紀,而右手邊的彩色山體形成于侏羅紀時期,而侏羅紀是早于第四紀的,所以說,大家左手邊的這些黃土層之下仍然是彩色山體,不信的朋友可以看看路基部分,就會明白的。現在映入大家眼簾的就是我們的主景區的近景,其中上面的紅色的像屏障一樣的東西就是,七彩屏,它的來歷就是夕陽落山時,太陽余輝照耀其上如一個紅色的屏障,在七彩屏下面的五顏六色的成三角形狀的就是七彩塔了。各位朋友大家右手邊的這個山坡就是小沈陽MV《哥只是個傳說》的拍攝地,登上小土丘,大家同樣可以看到山對面的水墨丹霞景觀,請大家一路為界進行拍照,十分鐘后車上恭候大駕。

  各位朋友,咱們甘肅是一個多民族的省份,其中、保安、東鄉為甘肅特有三民族。而族全國只有10227人,主要分布在我們張掖的肅南族自治縣境內。族是一個能歌善舞的民族,所以在民間就流傳這樣一句話“族的姑娘只要會說話就會唱歌,只要會走路就會跳舞”而族的典型服飾就是紅纓帽,所以,好多對族風情有所了解的人都將七彩塔形象的比喻為紅纓帽。也許細心的游客已經發現了,我們這兒的山體上很少有植被,但是你還是會發現有那么一種綠色的植物生長在七彩屏之上。那就是駱駝草,駱駝刺的一種,別看葉子小小,但根系特別的發達,一般可以長到1-2米,也這是因為這樣它們才會在這紅色的砂礫巖上生長。大家再看看車子的右邊,你就會發現在不遠的山坡上還長著一些黑色的植被,它可是咱們景區的寶貝,發菜、地卷皮、肉蓯蓉。肉蓯蓉是一種寄生在沙漠樹木梭梭、紅柳根部的寄生植物,對土壤、水分要求不高,是一項較有前景的產業。其實在我們這兒也拍攝過好多電影,除了20xx年的賀歲大片《三槍拍案驚奇》外,還有劉德華拍的《見龍卸甲》,周榮發拍的《黃石的孩子》、姜文自導自演的《太陽照常升起》以及嚴秋雁導演的神探狄仁杰第三部。各位朋友,現在展現在咱們眼前的這塊空地,是咱們景區未來的旅游規劃重點區域,像游客接待中心,旅游商店以及咱們地質類公園所允許建設的設施,在前面則是咱們景區目前唯一的娛樂設施場地-滑翔機場。在滑翔機場旁邊有兩匹駱駝,它可是咱們景區的明星,其中三槍和神探狄仁杰里面都有它們母子的身影。大家請看前面,待會兒大家下車后就可以沿著臺階登上山頂去看一看。那里的景色有麻子面館的遠景,為一灰色建筑,其所需材料是張藝謀花68萬巨資從河北運過來的。還有就是正對面的刀山和火海景觀。咱們的觀光車一般在這兒停留半個小時的時間,如果大家覺得時間不夠,可以憑車票乘坐下一趟車,返回景區大門或去其他景點。同時提醒大家,在登臺階時一定要注意安全。好了,現在大家可以下車去一覽丹霞景觀的神奇美景了。

甘肅導游詞7

  張掖大佛寺源于漢晉,創于西夏,興于元明,是古絲綢之路上的一座千年名剎。東晉時期,涅盤宗師曇無讖到河西走廊一帶弘法,涅盤教義在張掖廣為傳播。

  西夏時期,國師嵬咩在“迦葉如來寺”故址掘得古涅盤佛像,并在原址重修寺院,建大雄寶殿,塑涅盤佛像,形成大佛寺雛形。宋元之際,宋恭宗趙顯降元后曾避禍大佛寺,元始祖忽必烈和元順帝妥懽貼睦爾據傳都出生在大佛寺,忽必烈的生母別吉太后死后曾奉安大佛寺。

  明洪武、宣德、成化和萬歷時期對大佛寺進行了大規模的擴建和維修。當時的大佛寺主要建筑有前山門、牌樓、鐘樓、東陽樓、西陽樓、金剛天王殿、臥佛殿、大乘殿、輪藏殿、彌陀千佛塔、后山門、內外圓殿、北廡、南廡及原迦葉如來寺遺存的.建筑,僅東西中軸線上就有9座建筑,真正體現了“九五之尊”的皇家氣魄。明正統年間,英宗朱祁鎮將《大明三藏圣教北藏》(共收經1621部,6361卷)頒賜大佛寺。時任欽差鎮守甘肅等處總兵、御馬監兼尚寶監太監、魯安公王貴以名貴紺青紙和金銀粉書寫600卷《大般若波羅蜜多經》一并入藏大佛寺。至此,大佛寺以大殿、大佛、大藏經名聞天下。

  清康熙、雍正年間,張掖大佛寺雖屢有維修,但寺院已輝煌不再,開始走向衰敗。著名詩僧卜舟于康熙末年重游大佛寺時感慨之余,寫下了“那堪牲牧廠,駝馬踐苔斑”的詩句。

  新中國成立后,特別是改革開發和西部大開放的實施,張掖大佛寺迎來了新的發展機遇期。為切實加強大佛寺保護,從1985年開始,原張掖市在大佛寺原址先后修復牌坊一座、鐘鼓樓兩座、山門一座、金塔殿一座、南北配殿各一座、大成殿一座、藏經殿一座,并修復了因地震損壞的土塔塔頂,使張掖大佛寺這座歷經千年的西夏國寺,得以重現歷史原貌。1986年,張掖市被國務院公布為歷史文化名城,1996年和2005年,張掖大佛寺先后被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和AAAA 級旅游景區。

甘肅導游詞8

  馬蹄寺位于肅南裕固族自治縣境內;北距張掖市65公里,是集石窟藝術、祁連山風光和裕固族風情于一體的旅游區。石窟由勝果寺、普光寺、千佛洞、金塔寺、上、中、下觀音洞七處組成,共有70余處窟龕,始建于北涼。馬蹄寺因傳說中的天馬在此落有馬蹄印而得名。傳說中的馬蹄印跡現存于普光寺馬蹄殿內,成為鎮寺之寶。馬蹄寺石窟的獨特之處在于千佛洞有500多個摩崖佛塔窟龕,規模寵大;金塔寺中的大型肉雕飛天古樸稚雅,為國內僅有;普光寺的三十三天洞,上下五層二十一窟,寶塔形排列,內有佛殿,外有回廊,共開內外窟龕達49孔之多,造型奇特。馬蹄寺環境秀麗,山青、水秀、峰奇、洞異堪稱四絕。游客在這里旅游還可以住裕固族帳逢,喝青稞酒,吃手抓肉,體驗草原游牧民族獨特的生活方式和文化特色。

  馬蹄寺是集石窟藝術、祁連山風光和裕固族風情于一體的旅游區。石窟由勝果寺、普光寺、千佛洞、金塔寺、上、中、下觀音洞七處組成,共有70余處窟龕,始建于北涼。馬蹄寺因傳說中的天馬在此落有馬蹄印而得名。傳說中的馬蹄印跡現存于普光寺馬蹄殿內,成為鎮寺之寶。

  馬蹄寺石窟的獨特之處在于千佛洞有500多個摩崖佛塔窟龕,規模寵 馬蹄寺大;金塔寺中的大型肉雕飛天古樸稚雅,為國內僅有;普光寺的三十三天洞,上下五層二十一窟,寶塔形排列,內有佛殿,外有回廊,共開內外窟龕達49孔之多,造型奇特。馬蹄寺環境秀麗,山青、水秀、峰奇、洞異堪稱四絕。游客在這里旅游還可以住裕固族帳逢,喝青稞酒,吃手抓肉,體驗草原游牧民族獨特的.生活方式和文化特色。

  馬蹄寺在北涼時期,最早為漢傳佛教寺院,后來逐漸成為藏傳佛教寺院,屬于藏傳佛教格魯派青海東科爾寺的屬寺。寺院自建寺以來,香火就極為鼎盛,最盛時的僧眾可達1000余人,而建國初期僧眾也尚有50余人,足可見歷史上馬蹄寺的輝煌。

  時期,馬蹄寺再一次遭到嚴重破壞,不僅寺中石窟、壁畫、佛像幾乎被毀壞殆盡,就連石窟外的建筑都蕩然無存。現在的馬蹄寺所存的三十三天石窟、馬蹄印石窟、藏佛殿石窟、勝果寺、千佛洞石窟等,多為改革開放之后重新修復,而寺中主要的建筑如大雄寶殿、站佛殿、觀音殿、藥師殿等多為明萬歷年間舊跡,實為不幸中之大幸。 這些殿閣雖經歷百年風雨侵襲,但仍巍峨屹立于百丈懸崖之上,給人以視覺與心靈的巨大震撼。而寺中收藏的晉代的站佛、北魏時的文殊菩薩寶劍、清康熙帝的龍袍、乾隆帝的馬鞍等眾多文物,更令人感嘆歷史風雨滄桑和馬蹄寺曾有的輝煌。

  可以在馬蹄寺裕固族帳篷內欣賞到裕固族歡快熱情的草原歌舞 馬蹄寺,并品嘗獨特的銀碗美酒和手抓羊肉。

  這里有數不清的石塔和鑿于峭壁上的千佛洞,三十三天、藏佛殿、馬蹄殿、藥王殿、格薩爾王殿等,堪稱中國石窟藝術的杰作。此外,開闊寬敞的蘭花坪,如五朵蓮花盛開的蓮花峰,飛流直下的臨松瀑布,蔥蘢的原始森林和可一試騎姿的草原,更是叫人流連忘返。

甘肅導游詞9

  甘肅歷史悠久,是中華文化的發祥地之一,華夏始祖伏羲氏在這里推八卦、授漁獵,馬可·波羅東游中國時也曾在此停留。甘肅以古甘州(今張掖)、肅州(今酒泉)兩地首字而得名,簡稱甘。又因省境大部分在隴山之西,古代曾有隴西郡和隴右道的設置,故又稱隴。現全省設11市(蘭州、天水、嘉峪關、白銀、金昌、武威、酒泉、張掖、定西、平涼、慶陽)、1地區(隴南)和兩個自治州(臨夏回族自治州、甘南藏族自治州)。

  作為我國東南部通向西北的交通要道、漢唐絲綢之路的必經之地,甘肅大地上,散布著上千處人文景觀,其中有堪稱世界石窟壁畫藝術寶庫的敦煌莫高窟、萬里長城的最西端嘉峪關、以泥塑著稱于世的天水麥積山石窟等。

  甘肅地域遼闊,自然風光優美,茫茫的戈壁、淳樸的黃土高原、廣袤無垠的'草原、潔白瑩潤的冰川共同構成了一幅雄渾壯麗的畫卷。鳴沙山、月牙泉的奇異組合,給神秘沉重的絲路古道增添了一絲輕松愜意。

  甘肅是一個多民族的地區,獨具魅力的甘南藏族風情、肅南裕固族民俗,讓許多國人甚至外國客人都新奇不已。

  甘肅的石窟分布于河西走廊兩側,這里原是絲綢之路的要沖,當年那些遠走漠漠塞外絲路的人為保平安, 紛紛在這個艱辛跋涉之地開窟造像,這些歷千年而不毀的石窟,既是宗教、文化、藝術的結晶,也是絲路歷史的見證。于是有了敦煌的莫高窟、安西縣的榆林窟、玉門的昌馬石窟、肅南裕固族自治縣的文殊山石窟和馬蹄寺石窟、永靖縣的炳靈寺石窟、武山縣的水濂洞石窟、甘谷縣的大像山石窟、天水的麥積山石窟、涇川縣的王母宮石窟、慶陽縣的北石窟寺等,簡直是一條石窟走廊。

  這里除有蘭新鐵路貫通之外,縣、市、城、鄉均有公交車可達,交通相當便利。

甘肅導游詞10

  Ladies and gentlemen, welcome to the long history of dunhuang mogao grottoes, I am your tour guide, everyone call me pan! Dunhuang mogao grottoes is one of China's four big grottoes! Four big grottoes and: longmen grottoes, yungang grottoes and maijishan grottoes. But can these grottoes and dunhuang mogao grottoes than, because of the largest grottoes in dunhuang mogao grottoes is one of the world! Its history is very long, it was built during the period of former qin, the north, the sui dynasty, tang dynasty, five dynasties, xixia and yuan dynasties were built. Had finished these, you come with me to the mogao grottoes in dunhuang to see!

  You see, this is a grotto of dunhuang mogao grottoes southwest: west thousand-buddha grottoes, you guess how long is the hole? Don't know, the hole is 2.5 km long in there!! These clay sculptures in the cave there are 34, but the whole painted sculpture of the mogao grottoes, 2415!

  All sorts of grottoes sizes, the biggest wat 16 of 268 square meters, the smallest 37 wat is less than a foot high. The mogao grottoes murals painted on the walls of caves, wat and niches. Content is very extensive and profound, mainly there are Buddha, buddhist stories, historic, JingBian, genie, support and decorative pattern and so on seven kind of subject matter, and there are a lot of life painting. Well, said so much, we will go to visit the next landscape!

  You see, this thing is a nine layers of eaves, also called as "Peking University", is at cliff wat, middle, and top contour, towering spectacular. There is maitreya statue, 36 meters high, composed of stone tire clay sculpture, is in addition to the leshan giant Buddha and rong county Buddha third Buddha oh!

  Okay, end of dunhuang mogao grottoes visit, welcome to have the opportunity to play here again.

甘肅導游詞11

各位游客:

  大家好!我是這次敦煌莫高窟一日游的導游,我叫殷佳怡。希望能在我的介紹下,讓中國四大石窟之一的敦煌莫高窟給你們留下深刻的印象!

  四大石窟還有:龍門石窟、云岡石窟和麥積山石窟。但是這些石窟都不能和敦煌莫高窟比美,因為敦煌莫高窟可是世界上最大的石窟呢!它位于敦煌市東南部,距城約25公里,洞若觀火窟開在鳴沙山東的斷崖上。是中國最大的古典藝術寶庫,也是佛教藝術中心。它的'歷史也很悠久,它修建于十六國的前秦時期,北朝、隋朝、唐朝、五代、西夏和元朝這幾個朝代都修建過。

  現在,大家就跟我到敦煌莫高窟中去看看吧!

  你們看,這就是敦煌莫高窟西南方向的一個洞窟:西千佛洞,你們猜這個洞有多長嗎?一定不知道吧,其實這個洞有2.5公里長呢!這些泥巴彩塑在這個洞里有34個呢,但是整個莫高窟的彩塑就有2415個呢!

  各種各樣的石窟大小不一,最大的第16窟達268平方米,最小的第37窟才高不到一英尺。莫高窟壁畫繪于洞窟的四壁,窟頂和佛龕內。內容非常的博大精深,主要有佛像、佛教的故事、佛教史跡、經變、神怪、供養和裝飾圖案等七類題材,此外還有很多生活方面的畫作。好了,說了那么多,我們就去參觀下一個景觀吧!

  大家看到了嗎?這個建筑是一個九層的遮檐,也叫"北大像",正立于崖窟中段,與崖頂等高,巍峨壯觀。其間有彌勒佛坐像,高36米,由石胎泥塑而成,是除了樂山大佛和榮縣大佛之外的第三大佛哦!

  好了,下面請大家自由活動。在活動之前,我還是那句老話:請大家保護環境,珍惜莫高窟的每一寸土地。她不僅是游覽名勝地,還是我們中國的驕傲,讓我們共同祝愿:擁有無限魅力、栩栩如生的莫高窟,永遠在人類歷史的長河中留下燦爛輝煌的一頁......歡迎有機會再到這里來玩。

甘肅導游詞12

親愛的乘客和朋友們:

  大家好!

  麥基山的許多洞穴被建造成獨特的洞穴;戈雅”。七佛亭位于東亞泥塑佛像上方15米高,是中國典型的中式懸崖亭建筑。它建在離地面50多米的懸崖上,挖掘于公元6世紀中葉。麥積山石窟雖然以泥塑為主,但也有一定數量的'石雕和壁畫。麥積山石窟被列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新建和修復了1300多米的凌空棧道,使游客能夠順利登上所有洞穴。

  44號洞穴的雕像叫做“東方的金星”。西秦78窟和128窟造像的僧衣精心繪制了圖案。建于70多米高的七佛亭上的雕像很美,過道頂部其余的壁畫也很精美。西端頂端的車馬圖畫,從任何角度看車馬方向都不一樣,堪稱中國壁畫構圖的經典。

  麥積山石窟始建于十六國秦末,歷經西秦、北魏、西魏、北周、隋、唐、宋、元、明、清,歷經一千六百余年。由于歷代地震,懸崖自然分為東崖和西崖兩部分。有194個洞號。

  每個時代的特點:

  1、后秦朝(公元384-420xx年):初始階段——74號洞和78號洞,野性與活力

  2、北魏(公元386-534年):輝煌的發展階段——修古清巷115號和133號洞穴

  3、西魏(公元535-556年):提煉和改進階段——秀古清巷127洞和121洞

  4、北周(公元557-581):創新階段——朱元雨潤洞4、洞62、洞44

  5、隋朝(公元581年-620xx年):新展覽期-全夸張洞37

  6、初唐(公元618年-720xx年):新展覽期——全夸張洞穴5

  7、宋朝(公元960-1120xx年):大規模重建時期——現實與求真洞165

甘肅導游詞13

  各位游客:大家好!歡迎來到我們美麗的金城蘭州,我是大家此次行程的導游荊xx大家可以叫我小荊。旁邊的司機師傅姓王那么王師傅是我們蘭州優秀的旅游車司機,王師傅被評為三好師傅,哪三好呢?脾氣好技術好服務好。今天能夠和大家相聚在這里,相信我是幸運的,而您卻是更幸運的。我的幸運在于我又結識了一批來自遠方的朋友,而您的幸運,不僅因為您遇到了一名幸運纏身的導游,更因為您來到了一座蘊藏幸運的城市。為什么這么說呢。如果您翻閱過中國地圖,您會發現,甘肅的形狀就像一柄象征萬事呈祥的如意;您再端詳蘭州市城區地圖,您又會發現,它也是一柄如意。蘭州位于甘肅中部,就好比一柄大如意中含有一柄小如意,所以很多人都稱蘭州是如意之如意之地。怎么個如意法,接下來咱就用五行來說說蘭州。

  蘭州古稱金城,金是蘭州的第一元素。其由來眾說紛紜,有人說當年初筑城時挖出了金子;有人說取自“金城湯池”的典故;還有人說取自五行之中西方屬金,而漢朝時蘭州正位于都城長安的西方。不管哪種說法,都體現了蘭州自古至今天地鐘靈,金氣滿城。五行之中西方屬金,金又主兵戰。蘭州地處西北,交通四通八達,地勢極具險要,自建城2000多年來一直是歷代兵家必爭之地。時至今日,中國七大之一的蘭州總部也是設在這座城市。金,還代表富貴、繁榮,用時髦的話說就是GDP水平很高。漢朝時,咱們蘭州與敦煌、酒泉、張掖、武威并稱為河西五郡,居絲綢之路咽喉要沖,與西域、關中各地通商貿易發達,用咱現在的話說就是走在改革開放的最前沿,所以那時候咱們蘭州人民的生活質量水平可是居全國前列的,是名副其實的金城。您可能要說,那都是兩千多年前的事了,現在還能稱得上是金城嗎。嘿,您問得好。近些年來咱們蘭州在城市建設、經濟文化發展等諸多方面都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蘭州人相信,尤其是借著即將開始的西部大開發第二輪春風,我們的蘭州一定會金城依舊,精彩依舊。您來蘭州,一定要吸足蘭州的金氣,享盡蘭州的精彩。

  蘭州歷史最大的見證者乃是遍布全城的古木巨樹,您且看城市南北,兩山披綠、郁郁蔥蔥;再看道路兩旁槐花飄香、草木崢嶸。您會路過大唐詩人西去時乘涼的古槐,您會路過左宗棠親自栽下的楊柳。這就是蘭州的木元素,蘭州的綠意,蘭州的清涼,蘭州帶給您的神清氣爽。蘭州除了金氣十足、木氣靈秀,還是一座水氣怡人的城市。我們即將前往的景區就是著名的蘭州百里黃河風情線,黃河母親雕塑、天下黃河第一橋——中山橋、古老水車、獨具特色的黃河羊皮筏子,這些承載著黃河風情的景觀會一一給您帶來全新的視覺享受。五行中水火相克,既然蘭州有如此豐富的水文化,那么蘭州就不會出現太多的火元素嘍。您別說,在咱們蘭州,您除了能找到火車站、火鍋店之外,還真難找到其他帶火字的事物。可是我們蘭州卻有一把異樣的火,火遍大江南北,引領火辣辣的潮流。我們蘭州的主持人火遍全國,尤其是在央視,綜藝欄目朱軍、高端訪問水均益、新聞聯播李修平、天氣預報裴新華、軍事天地張莉;我們蘭州的俊男靚女火遍神州,快樂男生季軍魏晨、快樂女聲亞軍李霄云,牽動著萬千少男少女的心。讀者雜志火遍全球,牛肉拉面火向世界。我們去年開工建設的重離子加速器治癌醫院也是引起了萬國矚目。蘭州就是這樣,一直帶著火一般的精神向前邁進。至于蘭州的土元素,那就要您自己細細體味。感受蘭州的歷史風物,接觸蘭州的人物風情,品嘗蘭州的風味小吃,帶走蘭州的.鄉土特產。

  蘭州已有兩千年的歷史,古代曾稱“金城”。《漢書.地理志》應勛注曰:“初筑城得金,故曰金城。”還有一種說法“金城池湯”的典故,喻其堅固得名。漢代設金城郡,隋朝時,因城南有皋蘭山而更名為蘭州。后,幾經變故,至清代又為蘭州府。辛亥革命后,蘭州市從此成為了甘肅省的省會。蘭州市歷史文化悠久。早在距今5000年左右的新石器時代,我們的祖先就在這里繁衍生息,從事狩獵和農牧業生產,先后創造了燦爛的馬家窯、半山、馬廠和齊家文化。夏商周時,以神農氏炎帝為宗神的羌族和戎族在此活動。漢唐時起蘭州做為古絲綢之路的交通要沖和商埠重鎮,在溝通中西方經濟,文化交流,增進我國人民同亞非歐各國人民友誼合作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蘭州是黃河唯一穿城而過的城市,可沿濱河路綠色長廊欣賞黃河雄姿、水車園、黃河母親雕像、中山鐵橋,并參觀白塔山、省博物館、五泉山、蘭山公園等景點,郊縣有興隆山、魯土司衙門、吐魯溝、引大入秦工程等景點。游客來蘭州,也可中轉去永靖炳靈寺、夏河拉卜楞寺、青海塔爾寺及天水麥積山等景點旅游。蘭州市交通相對便利。中川機場辟有通往全國主要城市的二十多條航線;312等四條國道穿境而過;隴海、蘭新、蘭青、包蘭四大鐵路干線交匯于此。蘭州旅游接待設施與服務已配套成龍,現有星級飯店15家,國際旅游社11家,國內旅游社32家,旅游車船公司3家,定點旅游商店15家,形成了完整的旅游接待網絡。蘭州也是西北重要的工業基地、科研教育中心和商貿中心。蘭州,一座五行匯聚,如意呈祥的城市,衷心祝愿各位在這里度過美好幸運的一天。

甘肅導游詞14

尊敬的各位游客朋友:

  大家好!

  很高興能與來自五湖四海的朋友們相聚在麥積山。我是本次旅行的導游小潘,希望我們一行游覽快樂。

  麥積山地處甘肅天水東南約50公里處,是我國秦嶺山脈小隴山中的一座孤峰。景區總面積215平方公里,包括麥積山、仙人崖、石門、曲溪四大景區和街亭古鎮。麥積山石窟屬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也是聞名世界的藝術寶庫。在懸崖峭壁上開鑿成百上千的.洞窟和佛像,難度之大,智慧之高,這在我國的石窟中是非常罕見的。下來,咱們就去看一看吧。

  進了景區,大家現在看麥積山像什么呢?對,像一個麥垛。麥積山是典型的丹霞地貌,高80米,這里薈萃著后秦、西秦、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宋、元、明、清等十多個朝代的塑像7200余尊,壁畫1300多平方米,分布在194個洞窟里,與敦煌莫高窟、大同云崗石窟、洛陽龍門石窟被譽為我國四大石窟。如果就藝術特色來分,敦煌側重于絢麗的壁畫,云崗、龍門著名于壯麗的石刻,而麥積山則以精美的塑像聞名于世。正如我國雕塑家劉開渠所贊美的:麥積山是“我國歷代的一個大雕塑館。”

  大家步入棧道一定注意安全,不要擁擠。現在大家看到的是憑崖而鑿的一組雕刻造像。中間一座佛,高達15米,左右兩尊菩薩侍立,喜笑顏開,迎送來往游客。這也是麥積山最大的佛像。現在大家看到的是最壯麗的4號窟上七佛閣。7間佛龕里有42尊菩薩塑像,神態莊嚴可親,華美而不俗。

  現在大家來到西崖石窟,這里以133號和127號石窟為最大。133號碑洞,是麥積山最特殊的一個洞窟。洞中不僅有許多泥塑作品,而且有18塊石碑,有幾塊碑面密列賢動千佛小佛像,因此又稱“萬佛堂”。其中10號、11號、16號為眾碑之精華。127號窟更為精彩,這座雕像,不要說在麥積山,就是在世界佛教藝術中,都是稀有珍品。

  麥積山的主景區我們先觀賞到這里,再次感謝大家對小潘工作的支持!歡迎大家再次光臨甘肅、光臨麥積山!

  謝謝大家!

甘肅導游詞15

各位游客們:

  歡迎諸位來黃河鐵橋參觀游覽,黃河鐵橋即中山橋,是位于甘肅省蘭州市城關區的一座跨黃河鐵橋,建于清光緒三十三年。初名“蘭州黃河鐵橋”,后改稱“中山橋”。全部建橋材料于光緒三十三年從德國走海運到天津,再由甘肅洋務總局從天津轉運至蘭州。建橋的工程師是美國人滿寶本和德國人德羅,施工負責為人天津人劉永起。施工人員以德商聘來的69名洋工華匠為主。歷時3年建成。造價白銀三十萬六千余兩。有“天下黃河第一橋”之稱。蘭州歷來是東西交通要沖,中原與西域往來的必經之途,穿城而過的黃河則是橫亙在蘭州這一交通樞紐之上的難以逾越的障礙,民間曾有“隔河如隔天,渡河如渡鬼門關”的歌謠。從明洪武五年(1372年)起,宋國公馮勝、衛國公鄧愈都曾因軍事需要在蘭州黃河段修建過浮橋,但都很快被拆或被毀了。直到洪武十八年,蘭州衛指揮僉事楊廉才在如今的中山橋的位置上興建了著名的鎮遠浮橋。此后500多年間,用以構筑浮橋的船數和用以固定的鐵柱與木柱數雖有變化,但鎮遠浮橋卻以其扼守要津的重要地位,被譽為“天下第一橋”。隨著時間的流逝,蘭州市區已架起了10多座造型美觀、結構新穎、工藝先進、氣勢不凡的.鐵路公路橋,這座古老的黃河鐵橋已不是溝通黃河南北的唯一通道了。盡管如此,人們還是敬仰它、觀賞它,因為它就像一部史詩,飧刻著蘭州古往今來歷史的變遷,展示了蘭州人民燦爛藝術的畫卷。

  “黃啟炎傳,鐵漢秦章光隴坂;河清海晏,橋虹耀彩衛金城。”這座古老的橋梁依然橫跨黃河之上,與白塔山相呼應。“舉頭迎白塔,緩步過黃河。對岸兩山峙,中流意興多。”趙樸初的詩句頗能勾出人的游興。和諸多橋梁相比,中山橋的觀賞和紀念價值似乎比交通作用更有意義。

  黃河鐵橋這里還有許多美麗的景點,我的講解到這里就完了。接下來我們就去游覽這傳說中的黃河鐵橋吧。但愿今天的黃河鐵橋能給您留下難忘的記憶。

【甘肅導游詞】相關文章:

甘肅導游詞09-13

甘肅的導游詞05-31

甘肅麥積山的導游詞07-24

甘肅麥積山導游詞02-24

甘肅風光導游詞02-21

甘肅景點導游詞08-28

甘肅麥積山的導游詞09-17

甘肅嘉峪關的導游詞08-14

甘肅麥積山導游詞03-19

甘肅馬蹄寺導游詞08-07

久久一级2021视频,久久人成免费视频,欧美国产亚洲卡通综合,久久综合亚洲一区二区三区色
亚洲日本成本线在观看 | 日韩在线一级还看 | 天堂精品视频一区二区 | 久久久免费视频精品视频 | 精品国偷自产在线一区二区视频 | 亚洲高清国产拍精品青青草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