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作為一位盡職的導游,編寫導游詞是必不可少的,導游詞是導游員同游客交流思想,向游客傳播文化知識的工具,也是應用寫作研究的文體之一。那么一遍條理清晰的導游詞應該怎么寫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碉樓導游詞范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碉樓導游詞范文 篇1
各位游客大家好,今天我們去游覽廣東省江門市的開平碉樓!皹恰毕嘈糯蠹叶伎催^不少,但是像這樣的碉樓群保存完好的可沒有幾處,耳聞不如眼見,現在我們就出發吧。
廣東江門開平市是著名的華僑之鄉,建筑之鄉和藝術之鄉。更是聞名的碉樓之鄉,碉樓的興起和當時的開平的地理環境社會治安及華僑文化歷史密切相關,碉樓最主要的作用就是用來防澇防匪之用。開平碉樓是集防衛,居住和中西建筑藝術為一體的建筑群體,始建于清初,大量興建在20世紀30年代,目前尚存1466座。這些碉樓是舊時廣東華僑為防御盜匪、海外僑胞籌資回鄉興建的。在鼎盛時期達3300多座,而目前經開平市人民政府的普查,登記在冊的有1833座,是國務院公布的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在20xx年6月28日,開平碉樓與村落正式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大家知道為什么在明末清初會出現這么多的碉樓嗎?這是因為開平地勢低洼,河網密布,常有洪澇之憂,其所轄新會、臺山、恩平、新興四縣邊遠交界之地,向來有“四不管”之稱,社會秩序很混亂。因此,明朝末期就有鄉民修建碉樓,作為防澇防匪之用。1840年鴉片戰爭以后,開平又爆發了大規模的土客械斗,人人自危。此時,恰遇西方國家在我國沿海地區招募華工去開發金礦和建筑鐵路,大批開平人為了生計背井離鄉遠赴外洋,開平逐步成為一個僑鄉。“衣錦還鄉”、“落葉歸根”情結使他們中的大多數人掙到錢后首先想到的就是匯錢回家或親自回國操辦“三件事”:買地、建房、娶老婆。于是在20世紀二三十年代形成了僑房建設的高峰期。但是當時的中國社會兵荒馬亂,盜賊猖獗,而開平僑眷、歸僑生活比較富裕,土匪便集中在開平一帶作案,在這種險惡的社會環境下,防衛功能顯著的碉樓應運而生。
碉樓從功能上有居住的居樓,村人共同集資興建的眾樓,還有用于打更放哨的更樓三大類。從建筑上呢又分為,石樓,三合土樓,磚樓,和鋼筋混凝土樓四種,而最顯著的特點就是將碉樓主人的意愿與風格各異的國外建筑式樣結合在一起,合成一體。盡管它們在用才風格上都各有差異,但是它們都有一個共同特點:就是門窗窄小,鐵門鋼窗,墻身厚實,墻體上設有槍眼。有的碉樓還頂樓四角還設有“燕子窩”可以對碉樓四周形成上下左右全方位控制。碉樓頂層又多設有瞭望臺,并準備了早期的槍械,發電機,警報器,探照燈及石塊,銅鑼等防衛裝置,從這一特點我們就可以看出碉樓在當時的主要功能就是防范匪患。碉樓也在不同歷史時期發揮了不同的.作用。
各位游客請看,這個就是自力村碉樓群,這個碉樓群是開平最精美,最集中的碉樓群!自力村是開平碉樓與村落的典型代表,自然環境優美,荷塘、瓜地、菜園、果樹散布其間,與十五座仍保存完好、風格各異、造型獨特的碉樓相映成趣,景色美不勝收。村落布局和諧,中有石板鋪砌的阡陌小路相通,高大堅固、歷經滄桑的碉樓在建筑上配備了鋼窗、槍眼等防衛功能,裝飾上充分融合了羅馬式、哥特式、巴洛克式等歐美風格。而在這其中最精美的就是銘石樓,建于1925年,是鋼筋混凝土結構的居樓,樓主是方潤文,此樓,樓高5層,頂部有中西合并的瞭望亭,此樓樓身寬大,外形壯觀,有厚重的鐵門和堅固的鐵窗,內部陳設豪華,生活設施齊全。
看過剛才的自立村碉樓群我們來看看赤坎古鎮,它是一個“全國歷史文化名鎮”,綿延2公里的騎樓古街臨江而建,歐陸風情街是古街上最具特色的一段。純樸的民風,獨特的西洋建筑與石拱橋、騎樓、江上休閑的小舟呈現出嶺南集市“小廣州”的特色。赤坎鎮中的迎龍樓,是開平市現存最早的碉樓。迎龍樓坐落在開平市赤坎鎮三門里村,坐西北向東南,占地面積152平方米,建筑面積456平方米,磚木結構。東距開平市區6公里,為關氏家族所建。三門里村建于明朝正統年間(公元1436-1449年),地處潭江下游沖積平原,是一片蘆葦叢生、水鳥群集的低洼之地,洪澇不時地威脅著村民的生命財產安全。明朝嘉靖年間(公元1522-1566年),關氏十七世祖關圣徒夫婦獻出家庭積蓄,建起了迎龍樓。
選用“迎龍”二字來命名碉樓,是因為這寄托了期望給村民帶來平安,好運,幸福之意。根據“開平縣志”的記載,清光緒九年(1884)年,開平發生大水災,許多村莊的房屋被洪水淹沒,三門里村人幸虧登上迎龍樓而避過劫難。迎龍樓是全村的制高點。樓頂是硬山頂式建筑,風格古樸,造型簡潔,是開平碉樓最原始的模式。
而開平最高,最豪華的就要數蜆岡鎮的瑞石樓了,樓高9層25米,是鋼筋混泥土結構居樓,有“開平第一樓”的稱號。坐落在開平市蜆岡鎮錦江里村后左側,樓高九層,占地92平方米。瑞石樓的始建人黃璧秀,號瑞石。樓建成后,他以自己的號取名,叫“瑞石樓”。當時廣東省有名的大書法家、廣州六榕寺主持鐵禪大師題寫了“瑞石樓”三個大字。
瑞石樓是“開平第一”,不僅是高度上第一,外觀上也是別的碉樓難以相比的。該樓每層都有從香港購買的坤甸或柚木板做的屏風,上面雕刻著篆、隸、楷、行、草各種字體的諸如“花開富貴,竹報平安”、“雀屏中目,鴻案齊眉”等內容的對聯,傳統文化氣息濃厚。由于是家族私樓,各個廳房均有生活用品的擺設,這又是其他碉樓難以比擬的。
瑞石樓是開平市內眾多碉樓中原貌保存得最好的一座碉樓,堪稱開平碉樓之最。
大家可以隨我進去看看,首層是客廳,分為大廳和偏聽。大廳正面掛的這幅合照是樓主黃壁秀和家人的全家福,2至6層,每層都有廳房,臥室,衛生間,廚房等。甸木做的樓梯,窗戶等也用才將就,做工精致,格調高雅,屏風中個還有各種中國書體刻屏聯,如“花開富貴,竹報平安”等……
但我們要說到開平最精美,最具有代表性的碉樓就是我們接下來要去游覽的塘口鎮方氏燈樓。方氏燈樓坐落在開平市塘口鎮塘口墟北面的山坡上,東距開平市區11公里。由宅群、強亞兩村的方氏家族于民國九年(1920年)共同集資興建,原名“古溪樓”,以方氏家族聚居的古宅和原來流經樓旁的小溪命名。該樓高5層18.43米,鋼筋混凝土結構,第3層以下為值班人員食宿之處,第4層為古希臘神廟的柱廊式,第5層為中世紀歐洲城堡式、教堂塔尖式結構,給人以威嚴、堅固、神秘之感。樓內配備值班預警的西方早期發電機、探照燈、槍械等,是典型的更樓。方氏燈樓選址極佳,視野開闊,也是附近鄉村的景觀中心,至今保存完好。
各位游客,今天我們一路穿梭在一道獨特的華僑歷史文化隧道里,領略到了那震撼的萬國建筑藝術長廊氣息,相信我們的心情也放松了不。
碉樓導游詞范文 篇2
各位旅客:
大家好!我是甄導游。歡迎你們來到碉樓之鄉——開平!伴_平碉樓與村落”在20xx年6月28日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此刻我向大家介紹開平碉樓。
開平碉樓是中國鄉土建筑的一個特殊類型,是一種集防衛、居住和中西建筑藝術于一體的.多層塔樓式建筑。(開平碉樓種類繁多,若從建筑材料來分,能夠分為石樓、夯(bèn)土樓、磚樓、混凝土樓。按使用功能能夠分為眾樓、居樓、更樓三種類型。開平碉樓建筑很有特點,)它造型別致,中西合璧。
此刻我與大家一齊游覽開平最精美,最具有代表性的碉樓。就是塘口鎮方氏燈樓。方氏燈樓坐落在開平市塘口鎮塘口墟北面的山坡上,東距開平市區11公里。由宅群、強亞兩村的方氏家族于民國九年(1920年)共同集資興建。該樓高5層18。43米,鋼筋混凝土結構,第3層以下為值班人員食宿之處,第4層為古希臘神廟的柱廊式,第5層為中世紀歐洲城堡式、教堂塔尖式結構,給人以威嚴、堅固、神秘之感。樓內配備值班預警的西方早期發電機、探照燈、槍械等,是典型
的更樓。方氏燈樓選址極佳,視野開闊,也是附近鄉村的景觀中心,至今保存完好。
各位游客,此刻你們能夠自由游覽。但在游覽時,請大家注意安全,保護文化遺產,不亂涂亂畫城墻,不亂垃圾。祝大家旅途愉快!謝謝!
碉樓導游詞范文 篇3
開平碉樓的命名,雖各不相同,但多數仍按照一定的原則而定,有自己的性格和品性。以人名命名。如瑞石樓是旅香港經商的黃璧秀回鄉建造的,以樓主的字“瑞石”命名,瑞石即美玉,美玉為璧!霸苹脴恰钡闹魅朔轿膵,別號“云幻”,以樓主方文嫻名字命名!褒垊贅恰庇弥魅诵值艿拿置。以及煥然樓、愛仁樓等,也是由樓主的名字命名的。以位置命名。慶臨南門樓是清末民初集資建筑的更樓,因坐落在慶臨村南而得名。“竹林樓”因坐落在竹林中而得名。赤坎鎮司徒氏家族在潭江兩岸建造的一座更樓,因位置不同分別被命名為“南樓”“北樓”。以寓意命名。如保障樓是20世紀20年代集資興建的眾人樓,樓名寓意保障村民安居樂業之意。升峰樓是旅居美國的華僑黃峰秀于1919年回鄉建造的居樓,樓名“升峰”,寓峰秀家族事業升騰、家庭幸福之意!耙蒉r樓”則寄予了樓主對自己退休后樂于安逸而平淡的農耕生活的美好愿望。另外有將名字和祈福親人平安的寓意結合在一起的“球安樓”“振安樓”。還有弘揚傳統美德之意的“銘石樓”“親義樓”“贊雅樓”等,祈求社會安定的“保安樓”“惠安樓”“居安樓”等,以及祈求幸福吉祥的“文昌樓”“天祿樓”“吉祥樓”等。以數字命名。如“一枝樓”,因樓建得高,一枝獨秀,村民認為有了這座樓,今后可“一樂也”,由此得名。又如“三多樓”意為多福、多壽、多子的傳統理念;“九疇”喻多田多地多錢。同樣的還有兩宜樓、五德樓、七星樓、八角樓、萬福樓、添億樓等。這些樓名富于傳統文化的含義,張揚又不失含蓄,書法與樓名相得益彰。為我們研究歷史、社會文化、風俗習慣等,提供了非常豐富的信息,見證了時代的發展。
匾額作為民族文化的一種標志,過去非常普遍地被使用在城市和鄉村。開平很多碉樓上部正中間都會嵌入匾額,表達了村民向往、追求美好生活的意愿,也反映了傳統的倫理觀念和道德觀念。另外匾額集字、印、雕、色于一體,大都辭藻華美、書法精湛、言簡意賅、反映出當時的政治、經濟、文化、藝術、民俗民風等,起到了補史正史的意義;业袷情_平當地一種比較獨特的民間藝術,無論設計圖案還是建筑手法,都極具濃郁的地方特色。碉樓外墻的細節處理,采用灰雕手法表現各式各樣的圖案,如荷花葉、中國結、龍、鳳等,把這些設計圖案糅合于建筑的外墻裝飾中,成為開平碉樓的一種特色建筑形式。如瑞石樓的建筑外立面采用形態各異的灰雕,圖案多樣,做工精致,寓意深刻。最具代表性的是樓內有吉祥如意之意的“雙喜”圖案,寓意喜慶、快樂之事。
楹聯,又名對聯,是中國最獨特的一種文學形式。很多碉樓的主人為碉樓配了楹聯。如云幻樓——旅居馬來西亞的華僑方文嫻于1921年回鄉建筑的居樓,樓高5層,鋼筋混凝土結構,造型簡樸,圍墻院落,自成一體。在“云幻樓”第5層門口的兩側,有一副對聯竟長達50個字。內容是:“云龍風虎際會常懷怎奈壯志莫酬只贏得湖海生涯空山歲月幻影曇花身世如夢何妨豪情自放無負此陽春煙景大快文章”,橫批是“只談風月”。這幅對聯被評為開平碉樓中最長、最令人陶醉的對聯。由樓主方文嫻自題、自撰,突出了樓主對傳統文化的理解及其人生感慨,意境高雅,寓意深刻,書法瀟灑,一氣呵成。又如銘石樓樓內對聯:“箕裘承作述俎豆薦馨香”,意思是設此祖先臺,希望先輩的事業和德行能得到繼承和永久的傳頌;那真誠奉獻的供品,更是希望祖先們的聲名萬古流芳。由此看出樓主對祖先的尊重和無限懷念,以及崇拜信仰精神。立園小牌樓也有幅對聯,上聯:“本是共樂精神開懷桑梓,培植芝蘭園林因之而立”,下聯:“道為同榮氣象栽種竹梅,灌溉桃李亭蔭藉此以生”。橫批是“本立道生”。這幅對聯寓意深刻,反映了園主的抱負,凝聚了他愛國愛鄉的情懷。同時說明了它建園的目的:不但為了與父老鄉親休閑共樂,更重要的是為了辦學校育人才,讓桃李遍天下。除上述楹聯外,動物植物也被大量運用到碉樓建筑中—如龍、鳳、狼、麒麟、虎、豹、鶴等動物形象,梅花、蘭花、竹子、菊花、松、柏等生活植物。無論是楹聯,還是壁畫內容,皆為傳統的中國風格。
有“開平碉樓第一樓”稱號的瑞石樓,樓內有反映當時村民日常生活的各種擺設。一層設大廳接待客人,擺放有凳子、椅子、桌子等古典酸枝家具,以及大量的生活用品、彩色壁畫和金漆木雕。每層都有從香港購買回來的坤甸或柚木板做的屏風,上面雕刻著篆、隸、楷、行、草各種字體,諸如“花開富貴,竹報平安”“雀屏中目,鴻案齊眉”等內容的'對聯,表達了村民對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登上樓頂后,推門會看到一個很大的山花,山花中央設了一個很大的圓,透過這個圓可以看到外面的世界,即“天圓地方”。碉樓內多數設有神龕,“人神共居”思想移入室內。門神的香臺在入口處,地神在一層大門正對墻面的左下角,而人神的神龕則設在碉樓最高一層,供奉著歷代祖先的牌位?兹腹鳌⒂^世音菩薩等各神靈也匯集一堂,反映了當地村民的信仰傳統。升峰樓內的椅子來源于中國傳統的圈椅,但在傳統之上又有所創新。圈背脫離扶手,椅背采用鏤空雕刻,座靠舒適,繁瑣與簡潔結合,造型優美,莊重大方。在自力村的碉樓里還保存有生活用具石礁,以前的村民們每逢過年過節,都會用石礁舂米粉做些糕點。除了石礁,還有灶臺、谷磨等傳統用具,這些為我們還原了傳統的鄉村生活景象。
開平碉樓在受西方文化的影響中,保持了建筑文化的民族性,繼承發揚了優秀的文化傳統,成為民族建筑的保護典范。一種建筑的產生必然有其深厚的社會文化背景,具體表現在不同的建筑形式和藝術追求上。而開平碉樓作為中國從傳統社會向近代社會轉變的見證者,反映了多元化背景下中國傳統文化和民族特色建筑的發展。因此,研究碉樓對我們正確對待傳統文化和外來文化、維護民族建筑、促進自身發展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碉樓導游詞】相關文章:
開平碉樓導游詞01-17
(經典)開平碉樓導游詞12-16
開平碉樓導游詞03-19
參觀碉樓導游詞04-14
碉樓導游詞范文04-06
廣東開平碉樓導游詞05-31
開平碉樓導游詞4篇06-01
開平碉樓導游詞(3篇)06-01
開平碉樓導游詞2篇06-01
開平碉樓導游詞15篇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