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群走網>好詞>導游詞>孟子廟導游詞
孟子廟導游詞
更新時間:2024-02-06 08:23:53
  • 相關推薦
孟子廟導游詞范文

  作為一名默默奉獻的導游,時常需要編寫導游詞,導游詞可以加深游客對景點的印象,是提升講解水平的重要工具。導游詞要怎么寫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孟子廟導游詞范文,歡迎閱讀與收藏。

孟子廟導游詞范文1

  孟廟是一處長方形、具有五進院落的古建筑群,以主體建筑亞圣殿為中心,南北為一中軸線,左右作對稱式排列,有些地方又因地制宜地進行了適當安置。逐院前進,起伏參差,布局嚴謹,錯落有致,建筑雄偉,院院不同,格局迥異,充分體現了我國勞動人民的創造才能和古建筑的'特點,是國內宋元至明清時期的古建筑代表作品。

  孟廟正南門為“欞星門”。門內左右各一坊,左名“繼往圣”,右名“開來學”。第一進院落的北壁正中為“亞圣廟石坊”。第二進院落的磚鋪甬道兩側盡是古老的蒼松翠柏,往北為“泰山氣象門”。進入此門后,即為第三進院落。此院左右各有門通往廟外,左名“知言門”,右名“養氣門”,是過去出于孟廟的主要通道。“養氣門”外南側建有“亞圣木坊”;門內南側建有“祭器庫”三楹。“知言門”內南側建有“省牲所”三楹。此院北壁,三門并列。正中之門為“承圣門”,門之左側建有“康熙御碑亭”;左為“啟賢門”;右為“致敬門”。“承圣門”內第4進院落即分為東、西、中三路。中為孟廟主體建筑“亞圣殿”,其后為“寢殿”,其前左右兩側建有“東廡”和“西廡”各七楹,院中有“天震井”和“乾隆御碑亭”。東路“啟賢門”內為“啟圣殿”,其后為“孟母殿”。從“啟賢門”到“啟圣殿”甬路兩側,豎立著為數眾多的歷代碑刻,稱之為“孟廟碑林”。西路“致敬門”內為一過道小院,東垣有一小門可通往中路“亞圣殿”院,北壁有一小門為“齋戒門”。這一小院四周墻壁上鑲嵌著歷代名人謁孟廟題詠等數十塊小型碑刻。“齋戒門”內建有“致嚴堂”三楹。堂前有兩株元代所植的參天銀杏,古老的紫藤蘿纏繞著銀杏樹,凌空而上,蜿蜒曲折,美妙奇絕。“亞圣殿”前的露臺兩側各有一小門。東名“禮門”,通往東路“啟圣殿”院;西名“義路”,通往西路“致嚴堂”后院的“祧主祠”。“寢殿”西側亦有一小門,通往西路的最后一處小院“焚帛池”。孟廟總計建有各型殿宇64楹,碑亭2座,木門坊4座,石坊1座。

孟子廟導游詞范文2

  孟廟位于山東鄒縣城南的孟廟,西與孟府相鄰,是祭祀孟子的廟宇。

  孟子名軻,儒學正統繼承者,發揚孔子的學說很有成就,故有“亞圣”之譽,戰國時期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去世后,葬鄒縣郊外,稱孟林。縣城內又建孟廟、孟府。孟府專供孟子后裔、世襲翰林院五經博士居住。

  孟廟始建于北宋(1037年),原址位孟子陵墓旁,宣和三年(1121年)遷建于現址,至明代具現在規模。孟廟呈長方形,前后分五進院落,共有各類殿宇64間,木坊4座,石坊1座。以主體建筑亞圣殿為中心,南北成一中軸線,左右作對稱式配列。前部為二十大院,后部分左、中、右三路。廟內建筑布局開闊,疏密相宜,院院不同,各具格局。亞圣殿宏偉壯觀,高17米,面積560多平方米,重檐九脊,綠琉璃瓦蓋頂,朱漆繪柱梁。殿內正中供奉孟軻像。楣上有清雍正皇帝御書的“守先待后”橫匾。

  廟內的寢殿、啟圣殿、孟母殿、及御碑亭,各具特色。廟內有碑碣350多塊,“孟母斷機處”和“孟母三遷”二塊,最為引人注目。孟母殿在廟的東北隅,殿前有一石碑,上鐫“母教一人”大字。

  在孟廟的啟圣殿和孟母殿里分別放著一尊石像,兩尊石像的樣子幾乎完全一樣。關于這個石像有一個傳說。傳說,孟母死后,孟子為了報答母親的養育教誨之恩,自刻了一尊石像,為母親殉葬。到宋代,孔子45代孫孔道輔修孟母墓,發現了這一尊石像。當時有人認為孟子只刻尊石像為母親殉葬而不為父親殉葬是不對的,就請石匠仿照孟子的自刻像,又刻了一尊石像,放在孟子父親孟孫激的墓里。

  最奇的是在孟廟的'第三進院落里,有一座康熙碑亭,亭中的碑立于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已經有了300多年的歷史。這石碑有一個至今解不開的謎點。石碑座下有一個縫隙,每年農歷正月十六日孟廟廟會之日,許多人都往這縫隙里投錢,從前是銅圓、制錢,如今是硬幣,凡投進去的,都瑯瑯作響,入地消失。投了300年,不見滿,也沒有任何變化。是這里的一大奇跡。

久久一级2021视频,久久人成免费视频,欧美国产亚洲卡通综合,久久综合亚洲一区二区三区色
一本大道久久a久久精品综合1 | 亚洲天堂欧美精品 | 亚洲欧美一区二区国产综合 | 亚洲专区中文字幕专区 | 亚洲男人的天堂在线va拉文 | 视频人妖一区二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