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群走網>好詞>導游詞>的廬山導游詞
的廬山導游詞
更新時間:2024-02-05 08:27:31
  • 相關推薦
經典的廬山導游詞

  作為一名優秀的導游,常常需要準備導游詞,導游詞可以加深游客對景點的印象,是提升講解水平的重要工具。那么應當如何寫導游詞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經典的廬山導游詞,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經典的廬山導游詞1

尊敬的游客:

  大家好!歡迎來到黃山,我是你的導游。

  黃山自古以來就是旅游勝地了。明代大旅行家徐霞客游覽黃山之后,對黃山推崇備至,說:“五岳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岳。”黃山有奇松、云海、怪石、溫泉“四絕”聞名于世。

  黃山為三山五岳中三山之一,有“天下第一奇山”之美稱。中國最美的令人震動。

  黃山市著名的避暑勝地,是國家級的風景名勝區和療養勝地。

  黃山在1985年入選全國十大風景名勝區1990年12月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與自然遺產名錄》,中國第一個同時作為文化、自然雙重遺產名錄的。生態保護完好,動植物眾多。

  對了,這就是有800樹齡的.迎客松。它一側的枝丫伸出,姿態優美,是黃山的標志性景觀。

  快看那些千奇百怪,有的怪石像老爺爺在拿著拐杖在走路;有的像一只大公雞;有的像先人指路;有的像……

  看看這茫茫的云海,大家知道它是怎么樣行成的嗎?是因為黃山山谷低,林木繁茂,日照時間短,水分不易蒸發,因而濕度大,霧氣多全年雨后常常見縷縷輕霧,自山谷升起,平均霧達250天左右,真可謂“云霧之鄉”。

  好!尊敬的朋友們,今天就玩到這,下次再見吧!

  黃山的迎客松天天歡迎您!

經典的廬山導游詞2

  廬山氣候溫適,夏天涼爽,冬天也不太冷,這是廬山又一優越條件。節令特色:春遲、夏短、秋早、冬長。

  廬山給我的最大的印象就是它的瀑布數量眾多景觀壯美的瀑布,此為廬山一奇。可謂“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美麗的廬山,是世界級名山。地處江西省北部,風景區總面積382平方公里,山體面積282平方公里,主峰大漢陽峰海拔1474米,東偎鄱陽湖,南靠南昌滕王閣,西鄰京九大通脈,北枕滔滔長江。大江、大湖、大山渾然一體,雄奇險秀,剛柔并濟,形成了世所罕見的壯麗景觀。“春如夢、夏如滴、秋如醉、冬如玉”,更構成一幅充滿魅力的立體天然山水畫。歷史造就此山,文化孕育此山,名人喜愛此山,世人贊美此山。中華民族源遠流長的歷史和數千年博大精深的文化蘊育了廬山無比豐厚的內涵,使她不僅風光秀麗,更集教育名山、文化名山、宗教名山、政治名山于一身。

  從司馬遷“南登廬山”,到陶淵明、李白、白居易、蘇軾、王安石、黃庭堅、陸游、朱熹、康有為、胡適、郭沫若等1500余位文壇巨匠登臨廬山,留下4000余首詩詞歌賦的文化名山的確立;從慧遠始建東林寺,開創“凈土法門”,到集佛、道、天主、基督于一身的宗教圣地的形成;從朱熹重建白鹿洞書院弘揚“理學”,到教育豐碑的構建;從“借得名山避世嘩”的隱居之廬,到上世紀初世界25個國家風格的廬山別墅群的`興建;從胡先骕創建中國第一個亞熱帶山地植物園,到李四光“第四紀冰川”學說的創立;從20世紀中葉,到廬山作為政治名山地位的確立。

  廬山的歷史遺跡,代表了中國歷史發展的大趨勢,處處閃爍著中華民族歷史文化的光華,充分展示了廬山極高的歷史、文化、科學和美學價值。她是千古名山,得全國人民厚愛及世界的肯定,獲一系列殊榮:乃首批國家重點風景區、全國風景名勝區先進單位、中國首批5A級旅游區、全國文明風景區、全國衛生山、全國安全山、中華十大名山、世界遺產——我國第一處世界文化景觀,我國首批世界地質公園。

  廬山生物資源豐富。森林覆蓋率達76.6%。高等植物近3000種,昆蟲2000余種,鳥類170余種,獸類37種。山麓鄱陽湖候鳥保護區,是“鶴的王國”,有世界最大的白鶴群,被譽為中國的“第二座萬里長城”。

經典的廬山導游詞3

  廬山,又稱匡山或匡廬,隸屬于江西省九江市。位于九江市南36公里處,北靠長江,南傍鄱陽湖。南北長約25公里,東西寬約20公里。大部分山峰在海拔1000米以上,主峰漢陽峰海拔1474米,云中山城牯嶺鎮海拔約1167米。

  廬山雄奇秀拔,云霧繚繞,山中多飛泉瀑布和奇洞怪石,名勝古跡遍布,夏天氣候涼爽宜人,是我國著名的旅游風景區和避暑療養勝地,于1996年被列入“世界自然與文化遺產名錄”。古人云“匡廬奇秀甲天下”,自司馬遷將廬山載入《史記》后,歷代詩人墨客相繼慕名而來,陶淵明、謝靈運、李白等1500余位詩人相繼登山,留下了許多珍貴的名篇佳作。蘇軾所寫的“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形象描繪了廬山的景色,成為千百年來膾炙人口的名篇。

  有一種傳說,早在周初,有一位匡俗先生,在廬山學道求仙。據說匡俗字君孝,有的書稱匡裕,字子孝,也有稱為匡續的。俗字是誤傳,俗、續二字罔音,也是傳聞之悅。但現在普遍流傳的名字是稱他匡俗,匡裕很少有人知道了。為了方便,這里依照人們熟悉的稱呼。此外,還有稱匡俗為廬俗的。據說,匡俗在廬山尋道求仙的事跡,為朝廷所獲悉。于是,周天子屢次請他出山相助,匡俗也屢次回避,潛入深山之中。后來,匡俗其人無影無蹤。有人說他成仙去了。后來人們美化這件事把匡俗求仙的地方稱為“神仙之廬”。并說廬山這一名稱,就是這樣出現的。因為“成仙”的人姓匡,所以又稱匡山,或稱為匡廬。到了宋朝,為了避宋太祖趙匡脫匡字的諱,而改稱康山。

  另一種傳說,在周武王時候,有一位方輔先生。同老子李耳一道,騎著白色驢子,入山煉丹,二人也都“得道成仙”,山上只留下一座空廬。人們把這座“人去廬存”的'山,稱為廬山。“成仙”的先生名輔,所以又稱為輔山。

  第三種傳說,說是匡俗的父親東野王,曾經同都陽令吳芮一道,輔佐劉邦平定天下,東野玉不幸中途犧牲。朝廷為了表彰他的功勛,封東野玉的兒子匡俗于鄔陽,號越廬君。越廬君匡俗,有兄弟七人,愛好道術,都到都陽湖邊大山里學道求仙。這座越廬君兄弟們學道求仙的山,被人們稱為廬山。

經典的廬山導游詞4

  親愛的女士們先生們,大家好!

  很高興和大家在這個風和日麗的陽春三月見面,我是你們的導游郎志偉,你們可以稱我為郎導。

  你們抬頭看,那就是五老峰。多像一個仰面朝天的慈祥老人的面容。當地群眾會告訴你,他就是毛澤東。民間傳說毛澤東熱愛廬山,他來到這里就不肯走了,就在這里休息了!他化作了一座大山。

  快看,這就是《望廬山瀑布》里提到的“三疊泉”瀑布了。廬山的.瀑布群是有歷史的,歷代文人騷客在此賦尾搖風,故又稱“馬尾水”。關于廬山還有一個傳說呢!在周武王時,有一個方輔先生,同老子一道,騎著驢子入山煉丹,兩人最終得道成仙,山上只留下一座空廬。人們把這座“人去廬存”的山稱為廬山。或許你們只知道李白的《望廬山瀑布》,卻不知道徐薿的《廬山瀑布》:

  虛空落泉千仞直,雷奔入江不暫息。

  千古長如白練飛,一條界破青山色。

  廬山是一座壘式形的斷續山,外險內秀。主峰是大漢陽峰,海拔1474米。散布在群山中的岡嶺有26座,峽谷20條,巖洞16個怪石22處瀑布22條溪流18條湖潭14處。

  時間也不早了,今天的參觀到此結束,希望你們常來游玩。祝你們一路順風,再見!

經典的廬山導游詞5

各位旅客:

  大家好,歡迎來到遠近聞名的廬山風景名勝區觀光。我是今天為你們服務的導游,我姓馬名穎瑤,大家可以叫我“小瑤姐姐”。不過要注意衛生哦!希望能給你們帶來美好的一天!

  你們看!這就是世界聞名的廬山!美麗嗎?現在就讓我來介紹介紹廬山!

  廬山位于中國中都江西省九江市南,北頻長江,東接鄱陽湖。山體總面積302平方公里。全山共有90座山峰,最高峰為大漢陽山,海拔1473.4米群峰間散布著許多壑谷巖洞,瀑布﹑溪澗。

  廬山風光以“奇、秀、險、雄”聞名于世,素有“國廬奇秀甲天下”的美譽。

  廬山不但素有“國廬奇秀加天下”的美譽,而且還是我國的明珠之一。

  廬山水氣環繞萬頃江湖,使廬山夏日清涼,雨水充沛。早晨,一層層郁濃的云霧覆蓋著廬山;一遍遍細幼的雨露灌溉著花草;一陣陣柔和的微風呼喚著各種小生命。青松在濃郁的'云霧中,在細幼的雨露中,在柔和的微風下,挺直而生。那郁郁蔥蔥的柏樹堅韌挺拔,就像我們的人格和意志。山間的水流又是那樣清澈就像我們的心靈。周圍的艷花給山間的水流織了個樸素的花環,綠樹倒映在水流之間,讓這座山披上了綠色的圍巾。就像進入了一個美麗的仙境。

  既然我們來到了廬山,那旅客們,你們可知道廬山古有“神仙之廬”的傳說嗎?

  據說,匡俗在廬山尋道求仙的事跡,為朝廷所獲悉。于是,周天子屢次請他出山相助,匡俗其人無影無蹤。有人說他成仙去了,自然是無稽之談。后來人們美這件事,把匡俗求仙的地方稱為“神仙之廬”并說廬山這一名稱,所以“廬山”就是這樣出現的。因為成仙的人姓匡,所以又稱匡山,或稱匡廬。到了宋朝,為了避宋大祖趙匡胤脫匡字的忌諱,而改稱康山。

  ……

  那彌漫的云霧為廬山增添了許多迷人的秀色和神秘的色彩。這就是廬山。讓我們再次向廬山告別吧

經典的廬山導游詞6

各位游客朋友:

  大家好,歡迎來到廬山。我的名字叫姜云沙,是九江景觀旅行社的導游。我的電話號碼是:xxxxxxxxxxx。在旅游的過程遇到什么問題都可以給電話我。

  今天我帶領大家游覽的地方是我國“世界遺產”中的唯一文化景觀——廬山風景名勝區。

  廬山是中華文明的發祥地之一,也是一座集風景、文化、宗教、教育、政治為一體的千古名山。還具有獨特的`第四紀冰川遺跡,是中國第四紀冰川學說誕生地。

  在上山之前,我想問一下大家,在你們心目中,廬山是怎樣一座山呢?風景名山?文化名山?避暑名山?剛剛大家所說的呢,都對,但又都不對,為什么這么說呢?因為廬山是一座集風景名山,避暑名山,文化名山,宗教名山,教育名山,政治名山,建筑名山于一體的山,這么多的名山都集合在一座山上,這在全國甚至在全世界都是絕無僅有的。!

  自古以來有許多詩人、名人寫了許多名詩來贊美廬山: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還有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這些燴炙人口的名詩,相信大家都能背得來。

  大家知道廬山的名字是怎么來得嗎?我來說個故事吧。

  傳說,在古代的周朝,有個名叫匡俗的人,在廬山刻苦學道求仙。周天子聽說了他的事跡后,多次請他出山幫忙治理國家,而匡俗卻都藏到深山里躲起來不去。后來,這個人不知怎么就無影無蹤了,人們都傳說他去做神仙了。后人便稱匡俗所住的地方為“神仙之廬”,所以叫“廬山”。

  廬山主要風景名勝有五老峰、三疊泉、含鄱口、蘆林湖、大天池、花徑、如琴湖、錦繡谷、仙人洞、小天池、東林寺、白鹿洞書院、廬山植物園、廬山博物院等。

  今天我們主要游覽的是東林寺,白鹿洞書院,那么下面就由我來帶領大家一一領略吧!讓我們在游玩中深刻體會廬山的美吧!!

經典的廬山導游詞7

  桃花源景區位于廬山西南麓105國道東側康王谷中。康王谷亦稱楚王谷,俗名廬山垅。戰國末期(公元前223年)秦滅楚時,秦將王翦攻破楚都壽春(安徽壽縣),俘虜了楚國最后一個君王負芻,當時有一楚王子攜家室南逃,后隱入廬山垅深谷中幸免劫難,改熊氏為康姓,沿襲楚風,其后裔謚為康王,谷名因此而得。

  康王谷為廬山最大之峽谷,長12公里,向東北伸入廬山內腹,至漢陽峰、曬谷石下。谷內一水中流,古稱廬江。兩岸青山合抱、霧繞云遮,桃林沿溪、小橋流水,田園阡陌、村舍儼然。此處距陶淵明栗里故居極近,為陶淵明去東林寺見慧遠禪師常過往之地,實為《桃花源記》之藝術原型。桃源之水來自漢陽峰下之筲箕洼,峰南麓有一瀑飛瀉,懸空百米,狀如巨簾,這便是著名的"天下第一泉"。此水古稱谷簾泉,因唐代茶圣陸羽《茶經》中品為"天下第一"而名揚古今,曾為王維、白玉蟾、歐陽修等歷代名家所吟詠。

  桃花源是近期修復開發的`新景區,面積約20平方公里,景觀設置突出《桃花源記》之意境,返樸歸真。沿溪上有山月軒、回馬石、問津亭、桃源洞、同心潭、恩桃庵、野趣谷、楚王城、康王觀、觀瀑路、仰止亭等百余個景觀,還開放皮伐飄流參與性旅游娛樂。2000年4—5月,天下第一泉新世紀國際茶會在這里召開。自谷簾泉東行可攀登漢陽峰。

經典的廬山導游詞8

  歡迎大家來到廬山如琴湖!我是你們的導游,我姓x,大家可以叫我小x。為了便于大家參觀游玩,下面我首先大家介紹一下。

  從牯嶺街的街心公園出發沿大林路西行,便到如琴湖,因湖形如琴而得名。湖中有曲橋、亭榭、花徑,花徑又稱“白司馬花徑”,以白居易曾循徑賞花而得名。是一個山中公園,園門有楹聯:“花開山寺,詠留詩人”,門上為“花徑”二字。園內有花徑亭,亭中有“花徑”二字刻石,相傳為白居易所書。還有“景白亭”、“紫莉亭”、“花徑人工湖”、“花展室”、“動物園”等諸景。園中遍植桃花和各種名花,白居易的'名句"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就指此地。湖東大林路旁,有著名的冰川遺跡:“飛來石”。

  如琴湖座落西谷,峰嶺圍抱,森林蓊蔚,環境幽雅。湖心立島,島內有許多人工飼養的孔雀,所以名為孔雀島,曲橋連接,上綴水榭,形成綠水青山,相映成趣,臨立島上縱覽四周妙處橫生。

經典的廬山導游詞9

  1886年,英國循道會傳教士李德立(1864年—1939年)上廬山,看中了這里的涼爽氣候,打算在牯牛嶺長沖(東谷)租地建別墅,招徠外僑上山避暑。1895年,李德立從中國官府得到租契,開始把這里逐步開發為避暑勝地。并根據英文cooling(清涼)的音譯,把牯牛嶺簡稱為牯嶺。這塊避暑地由董事會和類似租界工部局的牯嶺公司房根據《牯嶺約法》進行行政管理。編號出售土地,征收捐稅,派設警察,進行市政建設。在此配合地形和水系規劃建設了縱橫交錯的道路,設立路燈,沿河灘種植了上萬株樹木,規定每號3。7畝的`土地只準蓋一幢別墅,保證建筑密度控制在15%以下。

Phoebe形成溪水潺潺,綠樹成蔭,一派田園城市風格的風景優美的居住環境。1904年又簽訂了推廣租地合約。此后先后有20多個國家的傳教士、商人以及中國各界人士,競相到牯嶺興建避暑別墅,到1928年別墅總數達712棟。其中屬于外國人的有518棟,屬于中國人的有194棟。宛如萬國建筑博物館。每年夏天,從長江流域各省來山上避暑的外國人越20xx人,其中僅英美兩國傳教士就有1000多人,常住人口也有約1000人。在同一時期均由西方傳教士開發的中國幾大避暑勝地中,以江西牯嶺的規模最大。其次是河北北戴河、浙江莫干山和河南雞公山。規模較小的還有福建鼓嶺(英文:Kuliang)等。1935年12月30日,中英就交收牯嶺避暑地達成協議。1936年元旦,中國政府正式接收這一避暑地。用胡適的話說:“牯嶺,代表著西方文化侵入中國的大趨勢。”

經典的廬山導游詞10

  你好,每個人。我是李一凡,是天地旅行社的優秀導游。你可以叫我李道。這兩天將和你一起度過。這里是對廬山美景的簡要介紹。

  廬山位于江西省北部,位于長江中游南岸,北臨鄱陽湖。它是一個集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于一體的旅游勝地。

  廬山是中國第四紀冰川理論的發祥地,被譽為中國的“地質公園”。許多奇異的山峰、巖石、瀑布和洞穴構成了奇特而壯觀的山地景觀。它的風景被稱為“曠路奇秀嘉天”,并以“奇秀、秀、險、雄”而聞名。現有風景名勝區12處,風景名勝區37處,風景名勝區230處。“春山似水滴,夏山似青翠,秋山似醉人,冬山似玉石”是廬山山水的最佳寫照。

  廬山生物資源豐富,有植物3000多種,鳥類170多種。鄱陽湖鳥類保護區有100多萬只鳥類越冬。它真的可以被稱為鳥類的天堂。

  廬山自古以來就是旅游勝地。許多歷史名人留下了描寫廬山美景的詩篇。李白的《望廬山瀑布》:陽光香爐產生紫色煙霧,遙望懸在千川的瀑布。這個星系被懷疑已經隕落了九天。它是杰作之一。

  聽了我的'介紹,你被廬山的美景吸引了嗎?讓我們去廬山欣賞大自然的美麗。

經典的廬山導游詞11

  錦繡谷,由大林峰與天池山交匯而成。因第四紀冰川作用,錦繡谷這塊面向西南的山間凹地,經過冰川的反復刻切,形成了一個平底陡壁的山谷。“春時雜英百千種,燦爛如熾,至冬初蒼翠不剝,丹楓綴之,亦自滿眼雕繢。”四時紅紫匝地,花團錦簇,故名錦繡。

  步臨錦繡谷徑道,一路上峰谷相間,高低起落,石徑崎嶇,曲折多趣。放眼谷中,含苞欲放的廬山芙蓉,圣潔素雅的牯嶺玉蘭,純結端莊的“多葉詩人草”,風雅華貴的廬山瑞香,五彩斑瀾的杜鵑,百花遍野,點綴風光,溫馨漫遍整個山谷,令人迷醉。至于谷中生長的瑞香花,《群芳譜》中稱為“風流樹”。宋代天圣年間(公元1023-1032年)即已傳聞于世。詩人張祠部《廬山瑞香》詩中說:曾向廬山睡里聞,香風占斷世間春。窺花莫撲枝頭蝶,驚沉南窗午夢人。明代醫學家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也作過記載:“瑞香產廬山,原名‘睡香’。

  相傳古代有一僧侶,晝寢巖下,夢中但聞異香酷烈,沉而尋之,故名。”后人驚奇,認為是瑞祥之兆,改名“瑞香”。谷中不僅花奇,而且石怪,壘壘巨石,形態各異,奇峰怒拔,氣象萬千。有的如白發老翁,有的似跳出水面的青蛙,有的若搏斗的雙獅、揚鬃撒足的野馬、翱翔長空的雄鷹,還有的象觀音對臺梳妝。人們給這里的峰巖取了許多動人的名字,賦予它們優美的傳說,牽動了無數游人的思緒。在怪石簇擁的錦繡谷中,有一塊巨石,懸空伸出,宛如懸在凌空中的一座橋,人稱“天橋”。

  相傳朱元璋與陳友諒大戰鄱陽湖時,敗逃至此,在前臨深壑,后有追兵的緊急關頭,忽然從天降下一條金龍,橫臥在深壑之上,化為一石橋,待朱元璋縱馬過橋后,頓時烏云滾滾,雷聲隆隆,天昏地暗,只見一道灼眼的藍光將石橋擊斷。橋斷后,云散日出,一切又恢復了原來的'面貌,仍然是雙崖對峙的絕澗。這當然是神話傳說,其實這里原來是一處巨大的斷層,峰高壑深,峭壁連片,山崖上有一塊褐色巨石伸向深澗,遠遠望去似一斷橋。大自然界的鬼斧神工與美麗動人的傳說,相映生輝,將游人帶入了神奇的境界。

  沿著依山小徑而行,一座數十米高的孤石峰凌空拔起,豎在眼前。峰巔上有塊巨石,酷似一個碩大無比的老人頭,故稱之人頭石。其面容憔悴,形象逼真,連眉眼、皺紋都很清晰,維妙維肖。峰下有一洞,名錦繡洞。洞中可容十多人,并有天然石桌石凳,供人休憩。洞外有一股清泉,常年不斷地流入洞中。進入洞中有置身仙境的意趣。返回路上,緣崖西行至未,聞風而動,似“山窮水盡疑無路”,壘壘亂石中,一塊巨石橫臥在巨石之上,間成一洞門,這就是錦繡門。

  門窄且矮,僅容一個人俯首側身而過。出錦繡門,挺胸抬頭一瞧,頓生“柳暗花明又一村”之快。門外竹隱深翠,四壁云山,又是一番天地。谷底有一溪流,名錦澗。溪上橫跨一石橋,名錦澗橋。過橋有一路直達天池山頂。小道蜿蜒盤旋,號稱九十九彎,系明代主要登山道,故稱九十九盤古道。相傳明太祖朱元璋所修御碑亭中的御碑,便是經此道運往山上。沿途道旁的峭壁上,石刻遍布,“白云天際”、“煙霞深處”、“半天”、“天池”等40余處。

  其中,要數歐陽修撰、五守仁書的《廬山高》題刻,名聲最大。無論是詩意,還是書法,均堪稱一絕。宋皇祐五年(公元1053年),歐陽修自南京送母歸葬故里,返職途中,游歷廬山,并拜訪同窗好友劉中允。他極為欣慕劉中允不愿同流合污,辭官隱居的高風亮節,借巍巍廬山喻他,執筆寫下了寄興深微的杰作-《廬山高》。黃庭堅讀了《廬山高》后,連聲稱絕,并欣然題跋:“廬山之美,既備于歐陽文忠公之詩。中朝士大夫讀之慨然”。

  明正德十六年(公元1521年),時任右副都御史,巡撫贛南的王守仁,在平定寧王朱濠的叛亂后,游歷廬山,偶得此詩,極為欣賞,將這首詩錄于紙上,翰墨瀟灑,痛快淋漓。過了7年,戶部主事寇天輿和九江兵備副使何斐將墨寶刻于九十九盤古道旁的石壁上,并在其旁興建了一座兩柱單門、飛檐玲瓏的“廬山高”石坊。

  “終古名山留勝概,幾回臨眺到斜曛”,可惜原石坊在1938年被破壞,現石坊為1987年重建,然而,布滿苔痕的巨幅詩刻,卻古意濃濃,櫛風沐雨400余年,成為一種特殊形式的歷史風景。廬山錦繡谷,四時花繁,燦若錦繡,怪石嶙峋,雄偉壯觀。加之谷中時有云霧聚散,引起人們無限的想象,正如宋代詩人孔武仲所吟詠:江城三月芳菲盡,淺紫深緋到谷中。最是廬山佳麗處,我來蕭颯已秋風。

經典的廬山導游詞12

親愛的游客朋友們:

  大家好!

  早就聽說“匡廬奇秀甲天下”。今年長假,我們一行人來到廬山游玩。

  廬山的瀑布真凈啊!那純潔的顏色,那透明的水流,那晶瑩的浪花,把在場的每一個人都看得目瞪口呆;廬山的瀑布真響啊,那震耳欲聾的聲音,就算你捂住耳朵,也會覺得非常響,就像有一只鼓在你的耳邊起勁地敲打來著;廬山的瀑布真秀啊!它仿佛是仙女用神布織的白色綢緞,輕軟、美麗又柔和。我不禁幻想著自己伸手去觸摸到了這塊光滑的布,真是如夢如幻啊!(我不禁想伸手摸一摸這塊光滑的布,但它又從我指尖溜走了,這才把我從幻想里拉出來)。

  廬山有名的不僅僅是瀑布,還有那變幻無常的云霧。廬山的云霧真是秀麗!它把廬山遮擋住,朦朦朧朧地露出一個小角。廬山的云霧真是千姿百態!那些籠罩在山頭的云霧,像是戴在山頂的白色絨帽;那些纏繞在半山的云霧,又像是系在山腰間的一條條腰帶。廬山的云霧真是瞬息萬變!剛剛還是可愛的小魚兒呢,一眨眼就變成了威武的獅子!你說神奇不神奇?

  空中的'云霧、山上的瀑布、峰間的奇松怪石、路旁的綠樹紅花,各個景物和諧地融合在一起。置身在這美侖美奐的人間仙境之中,不禁讓人聯想起張繼的詩句:花映新林岸,云開瀑布泉。

經典的廬山導游詞13

各位游客朋友們:

  大家好!

  歡迎來到廬山。很高興成為大家的導游!我叫xx,大家叫我小x好了。

  廬山云霧是廬山一大奇景。廬山云霧有時絲絲縷縷,有時朦朦朧朧,更多時候是鋪天蓋地涌來,讓人搓手不及,難分東南西北,所以蘇軾發出了“不識廬山真面目”的感嘆。廬山年平均有霧192天,云霧常年此出彼沒,變幻莫測。在山中,碰巧遇到大霧看不清周圍美景時,千萬不要遺憾,那可是廬山的饋贈喲!廬山導游詞開場白(3)

  各位游客朋友們:

  大家好

  歡迎你們來到廬山游玩。我姓x,你們可以叫我x導游,非常榮幸能做你們的導游。讓我陪你們游廬山,展示一下這里的魅力。

  廬山位于中國中部江西兩省九江市南,北瀕長江接潘陽湖。整個山林總面積302平方公里呢!南北長,東西窄。全山共90多座山峰最高峰為大漢陽峰,海拔1473·4米。群峰間散布有許多壑谷、巖洞、溪澗,地形復雜的樣。廬山風光以“奇、秀、險、雄”聞名世界,素有“匡廬奇秀甲天下”的.美譽,規格主要有12個景區,37個景點,230個景物景觀。廬山早有“神仙之廬”的傳說。

經典的廬山導游詞14

旅客朋友們:

  你們好!我是你們今天的導游高瑩麗,大家可以叫我高導也行。我將陪伴大家游玩今天的主要景點——廬山瀑布。希望大家能開開心心地度過這一天。

  廬山瀑布歷史悠久,歷代諸多文人騷客在此賦詩題詞,贊頌其壯觀雄偉,給廬山瀑布帶來了極高的聲譽。最有名的自然是唐代詩人李白的《題廬山瀑布》,已成千古絕唱。

  廬山聳峙于長江中下游平原與鄱陽湖畔,多峭壁懸崖,瀑布飛瀉。余邵詩云:“長江南岸鄱湖畔,拔地廬山風景妍;峭壁陡崖飛瀑布,奇峰秀嶺繞云煙”,瀑布是廬山的一大奇觀。

  瀑布最著名的應數三疊泉,被稱為廬山第一奇觀,舊有“未到三疊泉,不算廬山客”之說。三疊泉瀑布之水,自大月山流出,緩慢流淌一段后,再過五老峰背,經過山川石階,折成三疊,故得名三疊泉瀑布。

  站在三疊泉瀑布前的觀景石臺上舉目望去,但見全長近百米的`白練由北崖口懸注于大盤石之上,白練懸掛于空中,三疊分明,正如古人所云:“上級如飄云拖練,中級如碎石摧冰,下級如玉龍走潭。”而在水流飛濺中,遠隔十幾米仍覺濕意撲面。

  現在大家可以去盡情的游玩了,玩完后記得到大門口集合。在景點不要亂扔垃圾、煙頭。祝大家玩得愉快。

經典的廬山導游詞15

  各位游客大家好,歡迎來到世界文化自然遺產旅游勝地——廬山,我是導游劉XX,大家叫我劉導。

  廬山位于長江邊上,鄱陽湖畔,與魅力城市九江為伴。

  形成名山、名湖、名江、名城為一體。

  是典型的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四季分明,素有春如綠、夏如滴。

  秋如醉、冬如玉之說,由于水汽充足,廬山的自然奇觀很多,“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說的是廬山雄渾的瀑布,“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說的是廬山的氣候與眾不同,“廬山東南五老峰,青天削出金芙蓉”說的是廬山奇特的地貌,還有有瀑布云、佛光等自然景觀,由于地殼的變遷,廬山有第四季冰川峽谷,廬山還有很多人文景觀,既有中外別墅群,又是佛教圣地,吸引著古今中外無數文人墨客,留下了許多千古名句。

  現在我們先來說說仙人洞這一風景點,傳說是呂洞賓修道成仙的地方,他天生在懸崖絕壁上,洞內有呂洞賓的塑像,洞內深處有一點泉,洞壁上刻著“天泉洞”和“洞天玉液”,泉水清冽,入口甘甜,據說當年呂洞賓就是飲這泉水而得道。

  洞前的`石壁上長著一顆石松,下面絕壁上刻著“縱覽云飛”四個大字,毛主席曾寫下“天生一個仙人洞,無限風光在險峰”的詩句。

  黃龍潭和烏龍潭,比鄰而居,傳說呂洞賓在這里制服了兩條龍,一條黃龍,一條烏龍,潭名因此而得,潭水清澈見底,很多游客在潭里戲水,流連忘返。

  “一方水土養一方人”,靈山秀水蘊育很多的特產,“廬山雨霧茶,味濃性潑辣,若得長時飲,延年益壽法”就是朱德總司令對廬山上云霧茶的贊美,還有石魚、石雞。

  石耳,聞名遐邇。

  廬山樹竹花草、山澗瀑布,令人目不暇接、流連忘返。

  “匡廬奇秀甲天下”一點也不夸張。

  但是美是留給大家欣賞的,希望大家在欣賞美景的同時,也要保護好他們,把溫馨帶走,把真愛留下。

久久一级2021视频,久久人成免费视频,欧美国产亚洲卡通综合,久久综合亚洲一区二区三区色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综合极速 | 日本乱码视频免费播放性爱 | 中文字幕一区日韩高清 | 午夜性色福利在线观频蜜 | 亚洲精品视在线看1 | 婷婷六月亚洲中文字幕不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