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作為一名可信賴的導游人員,時常需要用到導游詞,導游詞可以幫助旅游者欣賞景觀,以達到游覽的最佳效果。優秀的導游詞都具備一些什么特點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三國古戰場—赤壁導游詞,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說起赤壁大戰,可以說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當年曹操親率八十萬大軍揮師南下,企圖消滅吳蜀兩國,而孫劉聯軍只用了區區三十萬人就取得整個戰爭的勝利,最重要的轉折點就是在這赤壁大戰。且不說這是軍事史上為數不多的以少勝多的戰例,單單是在這場戰役前前后后發生的三國故事都足以讓我們一起來到這里緬懷這段歷史。
建安十三年,即公元208年,劉備為了能抵擋曹操的大軍和孫權聯盟,在長江上展開了一場載入歷史的戰爭。赤壁古戰場的遺址也就應運而生。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一首《念奴嬌。赤壁懷古》讓我們在蘇大文豪的詩句中感受到了“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的壯景。這里不得不提到湖北的兩個赤壁了。黃岡的文赤壁,咸寧的武赤壁。蘇軾當年貶官到黃州也就是現在的黃岡之后,在江邊看似赤壁大戰的崖壁,頓時偶發感慨,揮筆寫下了《赤壁賦》,而實際上的赤壁大戰就發生在赤壁市的赤壁鎮江邊。首先在史書上記載,“曹操屯兵于烏林鎮?”,而赤壁對面正好面對的是洪湖的烏林鎮。再就是在此地發掘出了很多當時遺留下的文物古跡,包括了大名鼎鼎的諸葛連弩,現在保存在咸寧市博物館中。還有當地的很多地名和一些習俗也遺留了三國時期的特點,比如這附近的周郎嘴、魯公村、黃蓋湖、陸水湖?,都是以三國里面的人物名命名的。而腳盆舞的習俗則是當年孫劉聯軍軍民同心的產物。話說當年諸葛亮的部隊人數只有十來萬人,而諸葛亮很善于體恤民情,也得到了群眾的愛戴,于是每當他的軍隊訓練的時候,為了造勢迷惑江對岸的曹軍,當地老百姓把家里的腳盆拿出來然后用木棒敲擊,發出震耳欲聾的響聲,讓曹軍誤以為對岸有千軍萬馬,心理上威懾敵軍。諸葛亮的得民心在另一方面也得到了幫助,而且是很重要的一點,那就是借東風。我們都知道萬事俱備只欠東風的故事,諸葛孔明呼風喚雨的神技幾乎讓我們覺得他過于常人,但實際上在赤壁這個地方,由于三面環山,一面朝水,冬天的時候就是刮的東風,這個消息只有當地人才知道,那么當地老百姓把這個重要的消息告訴了諸葛亮,那么才有了后面的火燒赤壁。既然諸葛亮都知道了要刮東風,那他為什么又要裝神弄鬼假借東風呢?這里就不得不提到“既生瑜,何生亮”的周瑜大都督了。當年諸葛亮就是要弄得煙霧彌漫,神乎其神,讓周瑜對他另眼相看,然后借著煙霧偷偷溜走了,不然周瑜肯定會對諸葛孔明痛下殺手,這也讓我們不得不驚嘆孔明先生的智慧。
【三國古戰場—赤壁導游詞】相關文章:
三國古戰場赤壁導游詞08-16
赤壁古戰場導游詞07-20
湖北赤壁古戰場的導游詞07-20
赤壁古戰場導游詞10篇07-20
赤壁古戰場導游詞(10篇)01-17
赤壁古戰場導游詞11篇03-08
赤壁古戰場作文06-09
赤壁導游詞01-16
赤壁導游詞11篇0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