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作為一名導游,總歸要編寫導游詞,導游詞由引言、主體和結語三部分構成。那么優秀的導游詞是什么樣的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廬山景點導游詞,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廬山景點導游詞1
廬山會議舊址是國務院1996年公布的第四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原稱廬山大禮堂,建于1937年,系民國時期廬山三大建筑之一。解放后,更名為“廬山人民劇院”,成為廬山人民文化活動的重要場所。在當代中國歷史上,中國共產黨先后在此召開了1959年中共中央八屆八中全會、1961年中央工作會議、1970年中共中央九屆二中全會。三次廬山會議在中國共產黨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歷史上都產生了重大影響。這是一處具有重大革命歷史意義紀念地,是開展愛國主義教育和革命傳統教育的.重要場所。
廬山會議舊址陳列展示結合現有空間環境,合理布局,充分運用最新理念,采取聲、光、電、多媒體、影視等綜合手法,展示三次廬山會議相關的重要人物和重要事件,突出反映了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在廬山從事的革命實踐活動。全面恢復中共九屆二中全會的會場原貌,真實地再現了歷史。循環播放專題資料片《歷史的回眸》,資料翔實,豐富,以高品位的思想教育為主題,是開展思想教育和革命傳統教育的極好素材。整個展覽融思想性、科學性、藝術性、參與性于一體,具有極強的感染力,適應現代觀念和旅游的需求。
廬山會議舊址作為重要的文化景觀之一,以其獨特的陳列方式、深厚的歷史吸引世人的注目,充分發揮了愛國主義教育和革命傳統教育的功能作用,體現了先進文化的發展方向,成為紅色旅游線上的一個新亮點。
廬山景點導游詞2
廬山牯嶺街是廬山景區的中心,是一座美麗的別致的公園式的小山城。牯嶺街三面環山。一面峽谷,東為大月山,西有大林山。南為牯牛嶺,北臨剪刀峽豁口。站在街心公園。可以眺望九江古城、長江玉帶,為休閑、消遣、娛樂的理想場所,也常是廬山旅游者的首到之地。旅客可在此安排住宿,選擇游覽路線,選擇導游團體等一系列活動,既為即將游覽作準備,又解決了食宿的'后顧之憂。
牯嶺街商店鱗次櫛比,有郵局、銀行、電影院、大會堂等,有接待國際、國內旅游者的廬山大廈、云中賓館、蘆林飯店等,共有賓館飯店、招待所、休養所多處,還有西式別墅上千棟。牯嶺街三面環山,一面峽谷,東為大月山,西有大林山,南為牯牛嶺,北臨剪刀峽豁口。
站在街心公園,可以眺望九江古城、長江玉帶,為休閑、消遣、娛樂的理想場所,也常是廬山旅游者的首到之地。游客可在此安排住宿,選擇游覽路線,選擇導游團體等一系列活動,既為即將游覽作準備,又解決了食宿的后顧之憂,實為廬山旅游首到之根據地。
牯嶺街商店鱗次櫛比,有郵局、銀行、電影院、大會堂等,有接待國際國內旅游者的廬山大廈、云中賓館、蘆林飯店等,共有賓館飯店、招待所、休養所30余處,還有西式別墅1400余棟,擁有接待旅客的床位13000多張,其中高檔床位380張,僅1983年就接待了中外旅游者220萬人次。
廬山景點導游詞3
各位旅客,大家好,歡迎來到遠近聞名的廬山風景名勝區觀光。我是今天為你們服務的導游,我姓馬名穎瑤,大家可以叫我小瑤姐姐。不過要注意衛生哦!希望能給你們帶來美好的一天!
你們看!這就是世界聞名的廬山!美麗嗎?現在就讓我來介紹介紹廬山吧!
廬山位于中國中都江西省九江市南,北瀕長江,東接鄱陽湖。山體總面積302平方公里。全山共有90座山峰,最高山峰為大漢陽峰,海拔1473.4米群峰間散布著許多壑谷巖洞,瀑布﹑溪澗。
廬山風光以奇,秀,險,雄聞名于世,素有國廬奇秀甲天下的美譽。
廬山不但素有國廬奇秀甲天下的美譽,而且還是我國的明珠之一。
廬山水氣繚繞的萬頃江湖,使廬山夏日清涼,雨水充沛。早晨,一層層濃郁的云霧覆蓋著廬山﹔一遍遍幼細的雨露灌溉著花草﹔一陣陣柔和的微風呼喚著各種小生命。青松在濃郁的云霧中,在幼細的雨露中,在柔和的微風下,挺直而生。那郁郁蔥蔥的綠葉堅硬、挺拔,就像我們的人格和意志。山間的.水流又是那樣的清澈,就像我們的心靈。周圍的艷花給山間的水流織了一個樸素的花環,綠樹倒映在水流間,讓這座山披上了綠色的圍巾。就像進入了一個美麗的仙境。
既然我們來到了廬山,那旅客們,你可知道廬山古有神仙之廬的傳說嗎?
據說,匡俗在廬山尋道求仙的事跡,為朝廷所獲悉。于是,周天子屢次請他出山相助,匡俗其人無影無蹤。有人說他成仙去了,自然是無稽之談。后來人們美化這件事,把匡俗求仙的地方稱為神仙之廬并說廬山這一名稱就是這樣出現的。因為成仙的人姓匡,所以又稱匡山,或稱匡廬。到了宋朝為了避宋太祖趙匡胤匡字的忌諱,而改稱康山。
廬山景點導游詞4
廬山會議舊址位于牯嶺東谷擲筆峰麓。右依青山,左靠碧溪,蒼松翠柏,紅花綠草,溪水潺潺,環境優美。是一幢布局嚴謹對稱,氣氛莊嚴肅穆的建筑。
這幢建筑始建于1935年,1937年竣工。系民國時期“廬山三大建筑(傳習學舍、圖書館、廬山大禮堂)”之一——廬山大禮堂。平面呈“丁”字形,長39.7米,寬30.9米,高16.8米,上下兩層,總建筑面積約4000平方米。單檐鐵瓦。屋面與墻體相接處有1米左右的檐口,覆以藍色琉璃瓦。房屋四周墻上裝有高大鋼窗,采光極佳,室內富麗堂皇。建筑坐東朝西。正面建筑處理很有特色,正面入口為三扇拱形大門,與中國的古城門相似。
二樓的正面為五個大型的聯為一體的鋼窗,在功能上使室內形成封閉式的內廊,同時也體現了建筑藝術的時代氣息。整個建筑充分體現了中西合璧的特色,氣魄雄渾,格調高邁,顯露出沉靜、明麗的色彩基調。在湛藍的`天空下,它背依青山,旁臨碧溪,聳立在蒼松翠柏之中,顯得分外的莊嚴。這幢建筑自誕生那天起,就閃爍著道道奇異的光彩,為世人所矚目。蔣介石曾多次在這里向國民黨的軍官們訓話,當年這里成了蔣介石培養和訓練骨干的重要基地。
新中國成立以后,重修改名為“廬山人民劇院”,外表壯觀,內飾華麗,氣魄雄渾,使整個建筑更加充分體現了中西合璧的特色。自1959年開始,中共中央曾在這里召開過三次重要會議。即1959年的中國共產黨八屆八中全會,1961年中央工作會議和1970年九屆二中全會。
這三次重要會議都由毛澤東同志主持,在中國共產黨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歷史上都產生過重大影響。廬山會議舊址見證了風云變幻的歷史時刻,在這里我黨做出了一系列關系國家興衰、個人榮辱的重要決策,期間留下的經驗和教訓都是寶貴的精神遺產,值得深刻總結和記取,這里是具有重大革命歷史意義紀念地。
現在,這里已辟為廬山會議紀念館,作為廬山政治名山重要標志、重要的文化景觀,至今仍保持著當年中共中央九屆二中全會時的會場原貌。沿門前石階步入“廬山會議”舊址大門,迎面可見絳紅色帷幕上鑲嵌著金光閃閃的“廬山會議舊址”6個大字。二樓是影劇大廳和休息室。
影劇大廳即是當年“廬山會議”的會場,大會主席臺依然保持著當年中共中央九屆二中全會時的原貌。休息室則辟為展廳,展示著毛澤東、劉少奇、朱德、鄧小平、彭德懷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在廬山活動的珍貴實物、照片、材料。一部紀錄片——《廬山煙云》,將三次廬山會議剪輯匯編,在大廳里循環放映,給參觀者以歷史感及身臨其境之感。
1996年,廬山會議舊址被國務院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廬山景點導游詞5
你們看!這就是世界聞名的廬山!美麗嗎?現在就讓我來介紹介紹廬山!廬山位于中國中都江西省九江市南,北頻長江,東接鄱陽湖。山體總面積302平方公里。全山共有90座山峰,最高峰為大漢陽山,海拔1473。4米群峰間散布著許多壑谷巖洞,瀑布﹑溪澗。廬山風光以“奇、秀、險、雄”聞名于世,素有“國廬奇秀甲天下”的美譽。廬山不但素有“國廬奇秀加天下”的美譽,而且還是我國的明珠之一。廬山水氣環繞萬頃江湖,使廬山夏日清涼,雨水充沛。早晨,一層層郁濃的云霧覆蓋著廬山;一遍遍細幼的雨露灌溉著花草;一陣陣柔和的微風呼喚著各種小生命。青松在濃郁的云霧中,在細幼的'雨露中,在柔和的微風下,挺直而生。那郁郁蔥蔥的柏樹堅韌挺拔,就像我們的人格和意志。山間的水流又是那樣清澈就像我們的心靈。周圍的艷花給山間的水流織個樸素的花環,綠樹倒映在水流之間,讓這座山披上綠色的圍巾。就像進入一個美麗的仙境。既然我們來到廬山,那旅客們,你們可知道廬山古有“神仙之廬”的傳說嗎?據說,匡俗在廬山尋道求仙的事跡,為朝廷所獲悉。于是,周天子屢次請他出山相助,匡俗其人無影無蹤。有人說他成仙去,自然是無稽之談。后來人們美這件事,把匡俗求仙的地方稱為“神仙之廬”并說廬山這一名稱,所以“廬山”就是這樣出現的。因為成仙的人姓匡,所以又稱匡山,或稱匡廬。到宋朝,為避宋大祖趙匡胤脫匡字的忌諱,而改稱康山。
廬山景點導游詞6
桃花源景區位于廬山西南麓105國道東側康王谷中。康王谷亦稱楚王谷,俗名廬山垅。戰國末期(公元前223年)秦滅楚時,秦將王翦攻破楚都壽春(安徽壽縣),俘虜了楚國最后一個君王負芻,當時有一楚王子攜家室南逃,后隱入廬山垅深谷中幸免劫難,改熊氏為康姓,沿襲楚風,其后裔謚為康王,谷名因此而得。
康王谷為廬山最大之峽谷,長12公里,向東北伸入廬山內腹,至漢陽峰、曬谷石下。谷內一水中流,古稱廬江。兩岸青山合抱、霧繞云遮,桃林沿溪、小橋流水,田園阡陌、村舍儼然。此處距陶淵明栗里故居極近,為陶淵明去東林寺見慧遠禪師常過往之地,實為《桃花源記》之藝術原型。桃源之水來自漢陽峰下之筲箕洼,峰南麓有一瀑飛瀉,懸空百米,狀如巨簾,這便是著名的"天下第一泉"。此水古稱谷簾泉,因唐代茶圣陸羽《茶經》中品為"天下第一"而名揚古今,曾為王維、白玉蟾、歐陽修等歷代名家所吟詠。
桃花源是近期修復開發的新景區,面積約20平方公里,景觀設置突出《桃花源記》之意境,返樸歸真。沿溪上有山月軒、回馬石、問津亭、桃源洞、同心潭、恩桃庵、野趣谷、楚王城、康王觀、觀瀑路、仰止亭等百余個景觀,還開放皮伐飄流參與性旅游娛樂。2000年4—5月,天下第一泉新世紀國際茶會在這里召開。自谷簾泉東行可攀登漢陽峰。
廬山景點導游詞7
廬山博物又叫蘆林一號別墅,始建于1961年,因在1959年主席上廬山來的時候,在廬山沒有自已的別墅,只能住在蔣介石住的美廬別墅里面,廬山的工作人員就想起了要在廬山給主席也建一幢屬于自已的別墅。當然全國只要有主席住過的地方就是故居,在廬山他也叫毛澤東故居。現在廬山管理局為了綜合的利用好歷史遺產,把故居同時也建成了廬山的博物館和廬山地質博物館。這兒成為來廬山旅游的人們尋找主席在廬山的足跡必到的一個景點。
在廬山博物館里還陣列有廬山的鎮山之寶,清朝著名畫家許從龍畫的五百羅漢圖。別墅在1960年的時候動工興建,1961年中央工作會議的時候主席就在這兒工作,別墅的設計別出一格,由武漢中南設計院設計,建于1961年,當層平頂坐東朝西,石與磚混建筑,主樓為四合院式,建筑面積為2700平方米,中間有個約為340平方米的天井,四周是走廊,外廊是車道,環繞整個別墅,主樓外占地10000平方米的大花園,園中植有珍貴的金錢松、印度的雪松、美國的花旗松、黃山松、五針松.....珍貴的`花木爭奇斗艷。
在1984年的時候這個地方改為廬山愽物館館址。館中保存著毛澤東臥室,原物原樣。臥室下邊還有一條地道,一是為防空所用,二是為防潮;整個別墅程呈回字形,中間有天井,有著良好的采光和通風的效果,進正大門的門上掛著啟工先生所題廬山愽物館幾個溜金大字,進門的大廳現在成為了景德鎮的陶瓷展示的一個場所,三左右二邊的展柜上列有景德鎮的名瓷、青花、粉彩、高溫顏色釉、...大小有幾十件之多。左邊就是毛澤東臥室,里面是原樣的設施,據說是原物。最顯眼的就是那張大床了,主席的床有半個書櫥之功能,他愛看書,隨手身邊總會有放書的地方,這張床也是根據主席的身高量身訂做的。
廬山景點導游詞8
三寶樹是因三株特殊的古樹而得名的,兩棵柳杉,一棵銀杏。因這三樹在黃龍寺山門前,有“廟堂之寶”的稱譽,故名“三寶樹”。
據樹下巨巖上所刻“婆羅寶樹,僧曇詵手桿"十字來看,已有一千六百多年。曇詵為大林寺創始人,東林寺高僧慧遠的弟子。
柳杉原名“婆羅”,是從西域引來的樹種,銀杏名為“白果”,為第四紀冰川的遺留植物,有“活化石”之稱,因為祖輩植樹,孫輩才能結果,故名“公孫果”。三樹凌空,高約四十米,粗約四人合抱。
三棵大樹都是百年古樹,為廬山樹木之王,也被譽稱鎮山之寶,因而后人又稱樹不無憂樹。
廬山三寶樹另一說法,三寶樹得名于徐霞客行記,載有:“溪上樹大三人圍,非檜非杉,枝頭著子累累”。指樹粗需三人合抱,由“三抱樹”演化而來。前史上三寶樹并非指三棵樹,據清康熙年間記載,黃龍潭鄰近“一谷皆杉,大者十余抱”。實為48棵,同治十一年(公元1872年),被和尚經學以整修古剎為名,采伐變賣,僅留下這兩棵柳杉。一棵銀杏。
1974年8月。南京林業學院教授。葉培忠先生,帶學生來此實習,用生長錐測得楊柳樹齡大約為600年。測得銀杏樹樹齡,大約為1500年。最大一棵直徑為2.8米、高34米。
相傳神宗皇帝在黃龍寺設臨時行宮,想用三樹樁天然賀桌舉行宴會,命百匠砍鋸。百名匠怎么砍也沒用,鋸拉不進,皇帝發怒下旨要殺工匠,眾工匠只得轉樹哭泣。三寶樹感動開口教長匠如何砍鋸自己,從匠為之感動,認為樹有情,人豈可無義。眾匠抱著寧死不伐三樹之心,皇帝獲悉,贊賞樹有情人有義勇,收回圣命“三寶樹”從此保存至今。
徐霞客行記記載:并非指黃寺三寶樹,“還出佛手巖,由大道東抵大林寺。寺四面峰環,前抱一溪。溪上樹大三人圍,非檜非杉、枝頭著子累累,傳為寶樹,來自西域。向有二株,為風雨拔去其一矣。”又月記載清嘉慶年上大林寺著火藥味,另一株“寶樹”未能幸免,一起燒毀。
全國很多的黃龍寺,皆為禪宗臨濟宗門下的分枝。是北宋中期慧南在隆興(今南昌)黃龍山開法創建。故稱黃龍派,黃龍派在前史上曾非常昌盛,有才調的弟子多達數百人,分分創始基業,枝葉茂盛。黃龍寺還建到了日本、東南亞一帶。
黃龍寺為什么有這么大的`柳杉。而別處沒有。有一說是黃龍寺這塊寺方相傳曾是朱元璋后代,在廬山設的家廟。不遠處和尚存“賜經亭”。因皇室的厚愛,威望地維護下了這些古樹。
廬山景點導游詞9
廬山博物館位于廬山蘆林湖畔,九奇峰下,三面環山,背倚蘆林湖,風景秀麗,幽綺勝絕。這是毛澤東同志在廬山期間曾住過的地方,人稱蘆林別墅,因為房號是一號,故亦稱“蘆林一號”別墅。始建于1960年,占地面積達20000余平方米。院內林蔭蔽日,花香襲人,草坪如茵,不乏珍稀花木,如加拿大鐵杉、日本金松、水杉、千頭柏、云錦杜鵑等,還有噴薄鹿泉,濺灑水花,顯得清靜雅然。
蘆林一號別墅包括主樓和附房,主樓建筑面積約3000平方米,單層平頂,是一棟具有民族風格、中西合璧的四合院,平面圖像個“回”字。中央是露天內院,沿圍回廊,四周的廳、堂、房間,相配有致,寬敞的開放式和封閉式的外廊,與房間相通,外廊的一端,連接著一個八角型小樓閣,是休息亭。主樓外觀平淡簡樸,然而,墻體與房頂為鋼筋水泥構建,可抗拒五百噸炸彈;房間寬敞高大,其中的政治局會議廳高達十米,可兼作舞廳和放映廳;房門厚重,隔音防彈;另有地下通道,直通院外。院內的環行車道,使汽車可直達前后門。這是一座專門為毛澤東同志設計建造的別墅,主樓配有毛澤東同志臥室、江青臥室、書房、會客室、會議室、小廚房、餐廳及衛士醫護人員休息室等。主樓之外,還有附房多處,包括食堂、鍋爐房、警衛哨房二棟、門房,以及在蘆林湖岸上的游泳更衣室。
1961年中共中央廬山工作會議和1970年中共中央九屆二中全會期間,毛澤東同志曾在此別墅工作、休息和居住。特別是九屆二中全會期間,毛澤東同志在此多次召開政治局等小型會議,找林彪、陳伯達和其他一些中央領導人談話,粉碎了林彪一伙搶班奪權的陰謀。毛澤東同志在廬山的室內照片,絕大多數都是在蘆林一號別墅拍攝的。毛澤東同志離開廬山后,這棟別墅由看守,并封閉起來。1985年,這里改作廬山博物館館舍,正式對外開放,供游人參觀,沿續至今。
廬山博物館成立于1972年,1985年遷入蘆林一號別墅后,按原貌恢復陳列毛澤東同志臥室和浴室、江青臥室和浴室,制作了會客室、政治局會議廳、前后門、書房、餐廳及衛士醫護人員休息室的說明牌,舉辦了毛澤東同志在蘆林一號圖片展、黨和國家領導人在廬山圖片展、黨和國家領導人對廬山的題詞陳列等,還專辟一室,將蔣介石、宋美齡留在美廬別墅內的`文物、禮品精品和民國時期其他名人在廬山的文物進行陳列展覽,其中有蔣介石用過的“蔣”字瓷盤,宋美齡的象牙柄扇,以及蔣介石五十歲辰時,官僚們贈送的佩劍和銅硯。因此,參觀蘆林一號別墅不僅能對毛澤東同志在廬山的活動有個詳細的了解,同時還能較深刻的認識民國時期,所謂民國政府“夏都”的歷史實物。
除此之外,廬山博物館還陳列了當地出土的和從外地搜集的古代陶器、玉器、青銅器、金石篆刻、歷代錢幣、水晶珠寶、工藝珍品和其他玩具。
1993年,為了紀念毛澤東同志誕辰一百周年,在蘆林一號別墅外側,蘆林湖北端依坡修建了廬山毛澤東同志詩碑園,整個詩碑園置于青峰秀巒之中,典雅明快。詩碑園于1993年6月底竣工,占地面積為4400平方米,由主碑亭、副碑亭、東西廂廊組構而成,均為石結構,顯得莊重穩健。碑上鐫刻著毛澤東的手跡《登廬山》、《題仙人洞》和多首古詩。
廬山毛澤東同志舊居和毛澤東同志詩碑園是革命傳統教育基地,也是廬山風景名勝區內的重要人文景點,自1985年對外開放以來,每年接待國內外游客達20多萬人次。江澤民、李鵬、喬石、朱镕基、李瑞環等數十位黨和國家領導人都曾先后來此參觀并題詞。
廬山景點導游詞10
奇幽絕勝的碧龍潭(王家坡雙瀑)風景區,位于江西九江市廬山小天池東北面,景區以250萬年前的第四紀冰川遺跡和豐富的歷史人文景觀及自然景觀相融成,是廬山自然風光中的精華。號稱廬山“第一潭”,俗有“到了碧龍潭,不愿把家還”之說。
該景區全長2000余米的山谷,有自然景點30多處,風景奇特,原始、幽靜、群峰崢嶸,峭壁懸崖,云霧飄渺,水清甜爽,山綠誘人,石怪有形,雙瀑似蛟龍出岫,潭中二龍戲珠。晚清著名學者陳三立在他七十有八高齡時慕名到此瀏覽后,曾發出了“疑是驪龍抱珠睡,獲此奇勝冠山北”的贊嘆。
20世紀30年代以前的碧龍潭鮮為人知,1930年近代著名大詩人陳三立在遭到晚清政府革職后,詩人廣游廬山,借自然山水遁世遣悶,就在詩人垂暮之年發現了這個尚未被人開發的佳景,陳三立遍游廬山諸勝之后,在此立碑刻《聽瀑亭記》贊嘆:“疑山南三疊泉,青玉峽諸勝,莫能軒輊也。”的確,在碧龍潭現已開發30余處景點中,尤以雪瀑碧之美,之多并佐以峻峰怪石傾倒來往游客。從石崖縫隙中噴涌而出,幾經跌宕的一張泉象仙子的腰帶款款飄然,傍崖依嶺的隱瀑如絲如綢白練般傾瀉而下,在正午的日光照耀下,折射出五彩虹帶倒映池中,惟妙惟肖的折扇峰,峻峭挺立的石門峰,自然天成的聚仙亭……,舉目即景,秀色可餐。
碧龍潭景區不僅風景秀麗,而且峰險奇特,使您浮想聯翩。巋巍嵯峨的聚仙峰崢嶸云霄,登上聚仙峰觀看日出粼粼波光的鄱湖慰為壯觀,在多霧的季節,云霧連天,滿山谷霧氣騰騰,猶如從天而瀉的巨瀑,在這沒有車馬之喧囂,沒有污染的圣潔的霧氣中,人在霧里,霧沁人臟,肉體如脫魂之軀隨著這霧輕飄虛無,一種登仙羽化的仿佛油然而生。
拾級而上,逖聽訇濤聲,但見一“巨龍”穿山谷駕浪騰來,其勢強不可擋,其聲如驚雷鳴不絕于耳;其壯似萬馬奔騰踏起一路霧靄,爾后注入碧龍潭,疾流入潭處赫然可見陳老先生親筆題寫的“碧龍潭”三個大字。潭水匯成一股疾流從一巨石兩側滾落而去,形成了著名的碧龍潭雙瀑。瀑水遇凸石即作團團水霧跌至潭中。霎時,猶如萬粒珠璣起舞于澗谷潭面,山風吹來,又化為絲絲濕潤,挾著山谷清新的野香,溢人肺腑,人的心胸頓覺豁然開朗,世間的榮辱恩怨云消煙散,真讓人如癡如醉啊!
碧龍潭景區人文景觀也很豐富,有陳三立所寫《聽瀑亭記》和《王家坡觀瀑》等諸詩石刻,一些名人學者也都來觀光賞景抒發胸臆。冰谷,造物主的恩賜,1935年,我國著名的'地質學家李四光親臨此處考證,認定冰谷系廬山第四紀冰川最具代表的“U”形谷,具有典型的冰川地形地貌,乳白的冰川石千姿百態。電影《李四光》中許多景點就攝于冰谷,坐在谷口,眺望遠處湖光山色,讓人遐想無極,陶然忘憂。
碧龍潭景區現已初建成集吃、住、樂、游于一體的旅游公司。三、四十年代美達官貴人不遠萬里來此瀏覽,蔣介石夫人宋美齡也常陪同馬歇爾夫人來碧龍潭游泳消夏,往往因此而戒備森嚴,尋常百姓望而止步。而今物是人非,景區引廬山涼爽清水已建成了1000平方米的泳池,供游客避暑娛樂,碧龍潭餐廳可同時供200人進餐,景區不斷加強員工的服務意識,碧龍潭雖“姍姍來遲”,但正以發展壯大的戰略眼光,以其俊美的綺麗的風光熱忱歡迎中外游客。
碧龍潭景區不但風光自然天成,而且交通便利,距九江市僅24公里,市10路公交車可抵達風景區,從廬山小天池往東北行走3000余米亦可抵達碧龍潭風景區。
廬山景點導游詞11
花徑公園位于牯嶺街西南2公里處的如琴湖畔。有公路抵達,沿大林路步行,順路可見冰川遺跡──冰桌巨石,又叫飛來石。花徑里有個湖叫做花徑湖,人們也叫它如琴湖。如琴湖建成于1961年,水域面積11萬㎡。蓄水量100萬m。因湖面如一把提琴而得名。
又因湖傍花徑,故稱花徑湖。湖中有湖心島,呈橢圓形。島上有九曲橋與湖岸相連。島四周蒼松翠綠,宛如一根碧綠的“項鏈”平鋪在湖面上,島東端建有憶琴亭,西端建有一水榭。花徑海拔高1035M,曾是廬山歷史上的三大名寺(西林寺、東林寺、大林寺)之一的大林寺所在地。在唐代,這里被人們譽為“匡廬第一境”。
花徑相傳是唐代詩人白居易詠詩《大林寺桃花》的地方。白居易被貶任江洲(九江)司馬時,于公元816年登廬山游覽。時值暮春,山下桃花已落而此處卻桃花盛開,白居易有感吟詩一首:“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長恨春歸無覓處,不知轉入此中來。”。故后人稱此地為“白司馬花徑”,并建造了“景白亭”。1988年在園中建有“白居易草堂陳列室”,1996年著名雕塑家王克慶制作的白居易石像立于湖畔。花徑亭中一橫石上刻有“花徑”二字,傳說系白居易手書。如琴湖形如提琴,故名,有曲橋通往湖心島。園中繁花似錦,亭臺碑碣,曲徑通幽,湖光山色,風景如畫。
在湖畔,可以看到花徑的大門。大門旁書“花徑”,兩旁刻有“花開山寺,詠留詩人”的對聯。里面有書法家胡獻雅書寫的巨幅石刻“白司馬花徑”。草地上有座傘狀紅頂的圓亭,這就是花徑亭,在花徑亭中的石刻板上刻有“花徑”二字,相傳是白居易手書。
這是1929年(民國十八年)湖北漢陽人李風高游大林寺時發現的。李風高在此石刻迷失了一千多年之后,重新發現了它很高興。于是他邀集在廬山上的社會賢達、名流集資捐款,在此建造了景白亭、花徑亭,并補種了五百多棵桃樹,再現了昔日的.桃花勝景,亦使花徑稱為文人雅士的聚會之所。
景白亭,系一尖頂方亭,坐東朝南,木石結構,鐵瓦飛檐,亭前立陳三立撰《景白亭記》石碑,詳細記述了建亭的始末。花徑中還有白居易草堂陳列室。它建于1988年,完全按照白居易的《廬山草堂記》“五架三間草堂,石階掛柱竹編墻”的建筑形式復建,坐北朝南,木結構,草頂。它向有人展示了草堂的變遷經過。由著名的雕塑家王克慶于1996年雕刻成的2m多高的白居易塑像佇立在白居易草堂前。這座草堂占地65㎡,再現了竹籬茅舍風光好的詩境。草堂東面有一股瀑布,水懸一米余,灌入石渠中,水聲如撫琴瑟。
廬山景點導游詞12
各位團友:
歷經艱苦磨難,。穿過一片六樹林,爬上300多步臺階,現在我們大家已經是氣喘噓噓,滿面汗水了。請大家抬頭觀看,展現在我們面前的是一座千年古剎和三顆千年古樹——這就是我們今天見到的又一景點——三寶樹。請大家在旁邊的.臺階上坐下休息,聽我給大家介紹一下。
所謂三寶樹,即兩棵柳杉和一棵銀杏,大家看,這兩棵叫柳杉樹,在廬山有很多品種的杉樹,有水杉、河杉、紅杉、鐵杉、和柳杉,又因為這種樹它枝葉長得像垂柳一樣,往下沉,人們稱它為柳杉。那邊一棵叫銀杏,又名白果,因為祖輩種樹,孫子才能吃到果子,所以又名公孫樹,它是活化石,十分珍貴。根據上個世紀三十年代地質學家李四光,來廬山考查證明:廬山經歷過第四紀冰川,很多植物都絕種了,但唯有這種銀杏樹不知道通過什么方法活了下來,而更為可貴的是很多植物都是雌雄同體的,但銀杏樹都是“公母”分開的,卻又不能分的太開,據說分到一定的距離,花不能授粉,“公母”樹都會死掉,這樹是晉朝時的。
那么樹就是樹,為什么稱為寶樹呢?有人說樹到百年為寶,這是錯誤的,因為今古賢文上面說得好,山中易找千年樹,世上難逢百歲人。而這種樹有很多說法,當然神話不足為奇,實際上是我們廬山腳下有鄱陽湖、長江,山上山下溫差極大,因而氣流的波動也特別大,所以每到夏天下瀑雨,風特別大,加上雷電,十分嚇人的,人們稱為“山嘯”。
據說明朝黃龍寺和尚徹空長老種下兩棵柳杉不久,廬山發“山嘯”啦,整個廬山是“飛沙走石、雷電交加、昏天暗地、日月無光、大雨傾盆、搖搖欲墜”,但是因為三棵樹這地方是山凹,反而是風平浪靜,因此,徹空和尚認為是這三棵樹有鎮山之能,特休書一封告訴皇帝,又因為這上面黃龍寺是萬歷母親慈圣皇太后所修,所以萬歷皇帝特別重視,因此這位神宗皇帝降旨一道說“樹能鎮山,是大明朝洪福齊天,實乃寶樹,是太后洪福齊天,今后三棵樹要加以保護,不得毀壞,凡大明官員,路過三棵樹要“文官下矯,武官下馬”,所以這三棵樹和廬山樹都被保護起來啦,這三棵樹呀才能這樣枝繁葉茂,直到現在都長得這么吸引人。
好了,說了這么多,大家的汗也干了,現在你們自由活動,11:30分到這里集合。
廬山景點導游詞13
游客朋友們大家好歡迎來到廬山,歡迎你們來到及其美麗的廬山,我叫謝雨辰大家叫我小帥就可以了。
廬山以雄、奇、險、秀,文明于世,素有“匡廬奇秀甲天下”之美譽。巍峨挺拔的.青峰秀巒、噴雪鳴雷的銀泉飛瀑、瞬息萬變的云海奇觀、俊奇巧秀的園林建筑,展現廬山無窮的魅力。
廬山云霧是廬山唯一的一大奇景。廬山云霧有時絲絲縷縷,有時朦朦朧朧,更多時候是鋪天蓋地涌來,讓人措手不及,很難分東南西北,所以蘇軾說不識廬山真面目的感嘆。廬山平均每年有霧天一共有192天。云霧常年來臨,如果你來廬山看到霧,看不到了景色千萬不要遺憾,這可是廬山送給你的喲!
廬山景色優美,看也看不夠,現在請大家來欣賞廬山的美景吧!但是請不要亂扔垃圾哦!祝大家旅行愉快!
廬山景點導游詞14
各位先生,各位女士:
大家好!
我叫李想,是你們這次廬山的導游,你們可以叫我小李,如果有什么事需要幫助,可以找我,我一定會盡力而為的 ,謝謝!我們這次要游覽的是江西省北部的潘陽湖盆地,九江市廬山區境內,濱臨潘陽湖畔,雄峙長江南岸,廬山山體呈橢圓體,長約25公里,寬約10公里,綿延的90余坐山峰,猶如九疊屏風,屏蔽著江西北大門。
廬山以雄、奇、險、秀聞名于世,素有“匡廬奇秀甲天下”之美譽。我們主要游覽的'是秀峰,又香爐峰、雙劍峰、文殊峰、鶴鳴峰、獅子峰、龜背峰、姊妹峰等。秀峰下有被稱為“廬山五大叢林”之一的秀峰寺。原名開先寺,后康熙皇帝手書,后成秀峰寺。著名的開先瀑布,李白可有這么一句詩“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接下來2小時自由活動,7點上車集合。謝謝大家的配合!
廬山景點導游詞15
廬山老別墅主要集中在東谷,而娛樂則在西谷。西谷最繁華的地方是牯嶺街,整街自東向西略帶弧形蜿蜒于山的西麓。走在這天上的街市中,一側是五彩繽紛的特色小店,另一側則是三面環山,一面臨谷的奇麗景觀。找間小店,慢飲廬山特有的云霧茶,品嘗石魚、石耳,在雨霧天的廬山是最為愜意的消遣。
在廬山的這些名人別墅中,有一幢美式別墅占地面積5500多平方米,建筑面積800多平方米,均為民國時期之最。
這就是位于廬山東谷中8路上的359號別墅。別墅現在仍舊保持著一百多年前的.格局和陳設,等待著有緣的客人。在別墅院子的進口處,漢白玉的石碑仿佛在介紹它的身世——1902年建造,百年間熊式輝,朱德等名人紛紛在此下榻。別墅位于高坡,背山面向長沖河。院子進口處有兩根雕刻著精美蓮花圖案的石門闕,精致卻不失古樸。進入院內,高大的杉樹、金錢樹、梧桐樹等遍布庭院。游泳池、防空洞等附屬建筑則環繞于主建筑的旁邊。一條蜿蜒的石階小徑在各種植物的襯托下通向別墅的大門。
走到這座兩層的石徹建筑物前,房屋正面顯現出典型的美國建筑符號——一個通透的石質大回廊。不同于四合院典型封閉式中國建筑,美式風格的通透回廊,更重視建筑與自然的融合。
推門進入別墅內,光線一下柔和了許多。環視屋內,木質的老地板、老窗格、老木格門,典型的十九世紀美式風格。整幢別墅由九個房間和一廊連接一、二層的木樓梯組成。在一樓的休息室內,掛著許多曾在此生活過的名人老照片。會客廳中,綠色的金絲絨沙發則是中國近代高檔家具的標志。會客廳內正面墻上是景德鎮制白瓷屏風手繪的“題西林壁”全景圖,廬山的全景在詩人和畫家的想象中,讓人回味無窮。
【廬山景點導游詞】相關文章:
廬山景點導游詞10-28
廬山景點導游詞(通用18篇)04-23
經典的廬山導游詞02-05
【經典】廬山導游詞10-09
廬山導游詞12-20
廬山導游詞02-23
廬山的導游詞01-14
景點導游詞11-19
江西廬山的導游詞12-31
廬山導游詞【精品】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