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群走網>好詞>導游詞>臺灣最新導游詞
臺灣最新導游詞
更新時間:2023-11-29 12:19:29
  • 相關推薦
臺灣最新導游詞

  作為一名默默奉獻的導游,時常會需要準備好導游詞,導游詞一般是根據實際的游覽景觀、遵照一定的游覽路線、模擬游覽活動而創作的。那么寫導游詞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臺灣最新導游詞,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臺灣最新導游詞1

  臺南孔廟在臺南人的用心經營下,不只是臺南的地標,更是臺南人的文化精神所在。孔廟建筑莊嚴宏偉,氣氛肅穆,格局完整,列屬國家一級古跡。廟旁蒼郁的古樹,越發引人思古之幽情。

  臺南孔廟又稱文廟,建于明永歷年間,是全臺最早的文廟,也是清末之前最高的.官辦學府,故有“全臺首學”之稱,今已列屬一級古跡,孔廟廟堂文物眾多、殿宇恢宏,不愧為文廟之宗。

  這座孔廟是由鄭成功部將陳永華倡議修建,歷經數次修葺,廟門以一“全臺首學”金字橫匾作為登堂之階,雄渾醒目的筆力,益增莊嚴肅穆。建筑以主祀至圣先師孔子的大成殿為主體,大成殿無柱子及回廊,而以伸出厚墻的挑梁插栱支撐,殿梁懸有多方前清諸帝的欽賜御匾,備極尊榮;兩旁東西廡則奉祀孔子72位弟子及歷代先儒先賢神位,兩側毗連禮器庫、樂器庫,古代形制禮樂器皆妥為保存,以供祭孔之用;正殿之后為崇圣祠,祀孔子五代祖先牌位及孔鯉等先達賢儒,建筑形式較為古樸。

  大成殿前方是欞星門,欞星門東為節孝祠、孝子祠,西為名宦祠及鄉賢祠。另一古樸典雅、花木扶疏的殿堂即明倫堂,堂內正墻嵌有趙孟頫體書法“大學”全文,十分珍貴;文昌閣位于明倫堂后方,樓高三層塔形布局,為孔廟最高建物,奉祀文昌帝君,并作為藏書之所。欞星門外有圍墻隔開廟(大成殿)、學(明倫堂),圍墻東西辟有禮門、義路,意為遵禮崇義的夫子之路,即修德進業之道,而今圍墻傾頹,現僅剩兩道門扇佇立前庭;大成門前有一方半月形的泮池,乃依古體形制辟建,往昔士子若中秀才,到孔廟祭拜后,可在泮池采摘水芹插于帽緣,以示文才,而今科考已廢,泮池涌泉噴流不絕,與庭前綠蔭連成一片,成為游客、民眾徘徊流連之所。

  此外,東大成門旁有一塊“下馬碑”,為康熙年間奉旨設立,漢滿文對照,-“文武-軍民人等至此下馬”,以示對萬世師表之尊崇;門外尚有一泮宮石坊,為乾隆年間重修孔廟所筑,以壯大規制,表彰孔子之學,石坊因南門路之辟筑,與主體建筑分置兩處,蒼勁牌坊矗立一旁,見證時代的變遷與物換星移。

臺灣最新導游詞2

各位游客:

  你們好,歡迎你們來到新北旅游,我是你們的導游xxx。

  觀音山(Kuan—yin Mountain),舊稱新宜山,別名八里坌山(淡水廳志載)。位于臺灣新北市五股區、八里區交界,海拔標高616米,由淡水河北岸向南遙望,全區有十八連峰,區內有多座古剎,更增添觀音山的靈性,其中有數間供奉觀世音菩薩的觀音寺。亦有不少納骨塔及墓園錯落其間,該山西臨臺灣海峽,東北隔淡水河遠望關渡,昔日的"坌嶺吐霧"為淡水八大景之一,山頂又稱"硬漢嶺",全山屬北海岸及觀音山"國家"風景區。

  觀音山在淡水河河口南畔,東與大屯山群峰隔河相峙,西南毗接林口臺地。形似仰臥之觀音,山頂空曠怡人,立足其上可俯瞰河口及淡水鎮、臺北市郊景色,為淡水八景之一。凌云古剎坐落山腰,后另建新廟于古剎后方約數百公尺處(即觀音山腹),名曰凌云禪寺,是游人休憩處。

  觀音山為一錐狀火山,是大屯火山匯最西的一部分,其北側以火山熔巖為主,南側以火山碎屑流為主,火成巖以安山巖為主,另外含有一些早期噴發的玄武巖,越晚期的噴發則形成含角閃石的安山巖。淡水河沿著觀音山麓流入臺灣海峽,因兩側的火山熔巖與碎屑物漫流入海,而形成火山海岸。

  山上坐落著不少名剎古寺,并可溯溪觀瀑、觀鷹賞鳥、眺望半個臺北和壯麗的大屯山列,是一處豐富的自然觀賞去處。觀音山上的山徑溪谷四通八達,登山路線林林總總、難易不同,登山客可以揀挑適合自己體力的山徑上山。其中最大眾化的路線是從五股的觀音山站牌出發,沿山階上登凌云禪寺,再由寺后的牌樓往上走,約1小時可抵硬漢嶺。在此登高眺覽,視野遼闊,整個臺北市自新光大樓以北的市景都在眼下,而對面的大屯山列及淡水河口山海相映的景象更是壯觀。

  白天上觀音山,可隔著門墻老樹感受楞嚴閣、開山院的古樸莊嚴,遠眺淡水八景之一的"坌領吐霧";傍晚時分坐觀落日晚霞,淡水暮色最令人心動;或于夜幕低垂時看淡水河畔夜景,萬家燈火閃爍明滅,另有一番擾攘人間之美。

  在荷蘭人統治時代,觀音山叫淡水山(出現在1654年荷蘭人'淡水與其附近村社暨雞籠島略圖'中編號37的Tamswijse berch),但漢人習稱八里分(坌)山,系因山邊的原住民部落八里坌社而得名。

  康熙年間,乃延用八里坌山的地名(康熙二十四年蔣毓英"臺灣府志")。

  清朝雍正年間(西元1720xx年代)也曾改為"興直山",但在各地方史籍中仍以"八里坌山"稱之。

  后來改為觀音山的說法有二:一說是乾隆20xx年(西元1752年)客家籍貢生胡焯猷(福建汀州永定人)在山路西云巖籌建大士觀(今五股區西云巖寺)而得名,一說是由于山棱起伏變化,從關渡一帶眺望時,山型起伏貌似觀音菩薩的面容仰天的側面而得名。

  據臺灣著名的地名學者—陳國章教授所著的臺灣地名辭典,認為該地的地名是因"形似觀音菩薩的山"而得名。

  1937年12月27日,日本殖民當局以臺灣寶島山水風光秀麗籌劃成立大屯觀音山、次高山太魯閣和新高阿里山三座"國立"公園,并于1941年3月10日發行紀念郵票、小全張及臺灣"國立"公園寫真集,可惜因戰爭而延宕。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后,臺灣回歸中國,觀音山優良的屏障、視野的寬闊好山好水,為國人所認為風水寶地,濫挖濫葬,一片零亂有礙視野觀瞻。相較之下,景觀資源大不如往昔,已失去了成為"國家"公園之基本要件,十分可惜。

  觀音山自古便有登山活動,目前八里登觀音山的路線共有四條主要路線,其中以乘車至觀音山風景區管理處,由凌云禪寺旁鐵漢步道經硬漢嶺拾階而上登頂為最熱門路線。硬漢嶺為1961年憲兵學校300名學員開辟了一條直達山頂的登山步道,為鼓勵學員學硬漢而來作硬漢而去,而名硬漢嶺。硬漢嶺為火山碎屑巖與凝灰角礫巖所構成,1992,1993年來時有豪雨山崩土石滑動,步道毀壞并危及凌云禪寺安全。寄望能有效妥當的維護整修以保持靈山古剎之原有古樸韻味。

  由于季風吹來臺灣海峽的水汽,遇到觀音山嶺的阻擋,便降下化為云霧,有如飄綿滾絮、變幻無常,蔚為奇觀。被文人雅士命名為"坌嶺吐霧",名列清代淡北八景之一。同治年間大龍峒舉人陳維英曾題詩贊曰:"坌嶺微茫八里間,連朝吐霧罩鴉鬟,此中定有深藏貌,未許分明見一斑"。

  觀音山是臺灣北部火成巖區中最西北側之火山單元,以淡水河與大屯火山群遙遙相望,基本上為單一中心噴發的火山碎屑、凝灰巖與熔巖交替組成之復式火山。觀音山火山之主體可能是一中央噴發之錐狀火山,錐體半徑約1~2公里,噴發中心在觀音山主峰之東南方。在凌云山一帶之半環形之連峰可能是火山口壁之西側。在此以東,于石壁坑附近之地形,呈馬蹄狀之半圓形凹陷(圖4)可能是火山口所在,但火山口之東壁已經爆破或熔巖溢流巖漿庫匱空塌陷而崩塌,其部分碎屑構成分布于凌云山以東地區之集塊巖或原先之火山碎屑流與火山礫巖。

  觀音山火山活動時可能不猛烈,因而出露之主體并未含有可觀的'火山碎屑巖,仍以厚層的巖流為主。觀音山噴出熔巖流也和大屯火山群相似,均以安山巖為主。一般安山巖常呈灰或灰黑色,且多呈斑狀結構,由結晶較粗大之斑晶散布在石質細密之石基中(圖5)。斑晶礦物以鎂鐵礦物為多,包括橄欖石、輝石、紫蘇輝石、角閃石、黑云母等礦物,此外還有灰白色的斜長石。石基以斜長石和一些鎂鐵礦物的微晶(肉眼不能分辨的)和無結晶的火山玻璃所組成。

  本區安山巖熔巖依噴發之先后,由下而上可分別為三層,各層巖石在組織上和成分上都有多少不同。

  底層(或第一層)是粗粒普通輝石玄武巖或玄武巖質安山巖熔巖。主要露出于火山錐體之中心地帶,包括石壁坑及其東側之米倉村、烏山頭,至福隆山等地。安山巖顏色深灰,呈斑狀結構有許多黑綠色之普通輝石斑晶,散布在灰色細晶之石基中,斑晶大者可達5公厘左右。在顯微鏡下觀察巖石薄片,這些斑晶多成雙晶或叢晶(由數個晶體結集而成),輝石之外還有多數斜長石和少數橄欖石。

  中層(或第二層)的熔巖是由兩輝安山巖構成。巖石外觀灰色,普通輝石之斑晶雖粗大易見但甚稀少,細長之紫蘇輝石晶體頗多但均細小。本巖石之石基占量較多,由斜長石和紫蘇輝石細晶以及火山玻璃所組成。本層是觀音山中露出面積最廣的熔巖,主要分布于觀音山主峰北側之山坡。第二層斑晶稀疏之兩輝安山巖,常含第一層輝石斑晶多而聚集成叢的普通輝石安山巖之捕獲巖塊,根據年代對比的包裹定律,即可知其發生之先后順序,乃輝石安山巖(第一層)早于兩輝安山巖(第二層)。

  頂層(第三層)紫蘇輝石安山巖與一部分角閃石紫蘇安山巖為其特征,顏色淡灰色或灰紫,斑晶細小不顯著。有時可見有細長之紫蘇輝石或角閃石之小晶,石基較多包含微晶與玻璃質。本層主要分布在火山中央之頂部,由觀音山主峰至崩山一帶。

  在本地區內除上述之三層熔巖流之外,還有兩處獨立之小規模火山巖體,一是在觀音山站北側公路旁出露之黑云母角閃安山巖脈,為一厚約20~40公尺之脈狀小侵入體(或稱觀音坑巖脈),穿入觀音山層之粉砂巖之中。另一處是突出于成子寮附近低地上之萬年塔小山,巖石是橄欖石玄武巖,可能是一火山側噴發之巖體。萬年塔所產出者,其橄欖石含量較普通輝石為多,與福隆山玄武巖略有不同。

  根據結晶分化的效應,玄武質巖漿經由橄欖石、輝石與斜長石的結晶分化可以產生安山巖。同樣的由混染作用,也就是由基性的巖漿與酸性的巖漿混合,或是由玄武質巖漿,混雜了沈積物或地殼物質都可能衍生成安山巖。在觀音山地區安山巖或玄武巖中,常含有火山體基底的砂巖或硅質片巖,顯示地殼物質的混染作用具有舉足輕重的角色。

  觀音山各火山體的噴發時代,根據鉀—氬法定年的結果來看,觀音山火山之活動盛行于第四紀。由六十余萬年前開始;接著是五十余萬年前底層輝石玄武巖或玄武巖質熔巖之噴發;其次則為四十余萬年前,第二層兩輝安山巖;再依次為三十余萬年前第三層紫蘇輝石與紫蘇輝石角閃安山巖之噴發;最后以二十余萬年前橄欖玄武巖落幕。由火山噴發年代與塌陷破火山口地貌看來,觀音山非為活火山,有可能是座休眠火山或死火山。

  臺北觀音山位于我國臺灣臺北縣五股鄉、八里鄉交界,山形猶如橫臥的觀音像,莊嚴地矗立在淡水河南岸八里地區,與北岸的淡水市鎮、大屯火山群相望,為淡水河口的著名地標。

  臺北觀音山的海拔不高,卻相連著18座小山峰,最高的硬漢嶺也不過612公尺,山區步道密布穿梭,為臺北市西郊最熱門的登山去處之一。山上座落著不少名剎古寺,并可溯溪觀瀑、觀鷹賞鳥、眺望半個臺北和壯麗的大屯山列,是一處豐富的自然觀賞去處,觀音山上的山徑溪谷四通八達,登山路線林林總總、難易不同,登山客可以揀挑適合自己體力的山徑上山。其中最大眾化的路線是從五股的觀音山站牌出發,沿山階上登凌云禪寺,再由寺后的牌樓往上走,約1小時可抵硬漢嶺,在此登高眺覽,視野遼闊,整個臺北市自新光大樓以北的市景都在眼下,而對面的大屯山列及淡水河口山海相映的景象更是壯觀。

【臺灣最新導游詞】相關文章:

臺灣的導游詞07-24

臺灣的導游詞15篇08-11

臺灣日月潭導游詞01-20

臺灣阿里山導游詞01-27

臺灣名勝古跡導游詞04-21

臺灣的阿里山導游詞04-29

臺灣的日月潭導游詞08-10

臺灣秋茂園導游詞11-14

臺灣的日月潭導游詞09-12

久久一级2021视频,久久人成免费视频,欧美国产亚洲卡通综合,久久综合亚洲一区二区三区色
中文字幕日韩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 亚洲人成网站免费播放 | 亚洲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 最新日本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 亚洲日本电影久久 | 尤物视频免费在线观看 |